河南大学地貌学原理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大学地貌学原理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2008.12.17 1. 地貌学: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2. 气候地貌学:气候地貌学是研究地球上不同气候区的地貌形成、演变规律和地貌组合特
征的学科。

3. 构造地貌学:构造地貌学是研究地质构造受外力剥蚀后形成的地貌以及地壳构造运动形
成的地貌的学科。

第二章坡地地貌
1.坡地地貌: 坡地上的风化岩块或土体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动、或蠕动形成的地貌,称为坡地地貌。

2.风化作用: 出露地表的岩石,受日光照射、温度变化、水的作用和生物作用,发生破碎、分解,形成大小不等的岩屑、砂粒和黏土,这种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3.崩塌: 斜坡上的岩屑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坡移动,称为崩塌。

4.倒石堆: 沿斜坡崩塌的物体,在坡度较平缓的坡麓地带堆积成半锥形体,称为倒石堆。

5.滑坡: 斜坡上的大块岩体和土体,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称为滑坡。

7.坡积物:在坡面流水作用下,被带到平缓的坡路地带堆积下来的沉淀物
8.坡积裙:坡积物围绕坡地形成的地形
第三章河流地貌
1.河流:是地表线形凹槽内天然流水的统称,是地表水流最主要的形式.
2.河床:河谷中枯水期水流所占据的谷底部分称为河床
3.河床纵剖面:从源头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连线称为河床纵剖面
4.河流侵蚀基准面:每条河流下切侵蚀的最大深度并不是无止境的,往往受某一高度基面控制,河流下切到接近这一基面后即失去侵蚀能力,不再向下侵蚀,这一基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
5.壶穴:壶穴是基岩河床中被水流冲磨的深穴。

6.河流裁弯取直: 曲流形成后,不断侧蚀,同时不断向下游迁移。

当河床弯曲越来越大时,
河流的上下河段越来越接近,形成狭窄的曲流颈。

洪水时,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道取直,称为河流截弯取直。

截弯取直后,被废弃的弯曲河道,称为牛轭湖(oxbow lake)。

7.河漫滩: 河流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称为河漫滩
8.泥石流:泥石流是发生在沟谷和坡地上的包含小至粘土大至巨砾固液两相流。

9.冲积扇:山地河流带来的大量砾石和泥沙在山麓带发生堆积,形成一个半锥形的堆积体,平面呈扇形,称为冲积扇。

10.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是在构造沉降区由河流带来大量冲积物堆积而成的平原
11.三角洲:如果河流带来的泥沙超过海洋或湖泊的搬运能力,则形成向海(湖)突出的沉积体,平面形态象一个尖顶向陆的三角形,称为三角洲
12.三角湾:如果河流、海洋或湖泊的侵蚀作用大于河口区的沉积作用,就形成一个喇叭形的河口,称为三角湾或三角港。

13.河流阶地: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14.水系:具有同一归属的水体所构成的水网系统称水系
15.分水岭:分水岭是指把相邻两个水系分隔开来的河间高地。

在自然界,有的分水岭是山岭,有的是高原,也有的是微微起伏的缓丘。

16.分水岭迁移:有些分水岭两侧坡度和坡长是不对称的,在坡度较大一侧的河流,溯源侵蚀能力强、速度快,河流率先进入分水岭地区进行侵蚀,使分水岭降低并不断向侵蚀能力弱、速度慢的一侧山坡移动,称为分水岭迁移。

17.河流袭夺:分水岭的迁移导致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的上游段,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第四章岩溶地貌
1.盲谷:在岩溶区,常见河谷上游的水流,从某一陡坝下的泉眼涌出,流向前方时又有一陡坎,陡坎下方有一落水洞,水流进入落水洞流入地下。

这种河谷,称为盲谷。

第五章冰川地貌
1.冰川:在高山和高纬地区,气候严寒,地表积雪逐年增厚,经过一系列物理过程,积雪就逐渐变成冰川冰。

冰川冰受自身重力作用或冰层压力作用沿斜坡缓慢运动,就形成冰川。

(总结by Aimar 仅供参考)
2.雪线:在气候年变化不大的若干年内,每年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大致在同一海拔高度,这一高度的界线称为雪线。

3.冰川漂砾:被冰川搬运到很远或很高地方的巨大冰碛砾石,称为冰川漂砾。

4.冰碛物:冰川侵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由山坡上崩落下来的碎屑,进入冰川体后,随冰川运动向下游搬运。

这些被搬运的岩屑叫冰碛(物)。

5.羊背石:在冰川基床上,由基岩组成的小丘受冰川磨蚀作用形成的侵蚀地形,远望犹如伏地的羊群,故称其为羊背石。

(总结by Aimar 仅供参考)
6.锅穴:冰水平原上,由埋在砂砾中的死冰块融化引起的塌陷而成一种圆形洼地,称为锅穴。

(总结by Aimar 仅供参考)
第六章冻土地貌 & 第八章黄土地貌
1.冻土:温度在0?或以下并含有冰的地表冻结土层,称为冻土。

2.石海:在寒冻风化作用下,岩石遭受崩解破坏,形成大片巨石角砾,就地堆积在平坦的地面上,形成石海。

3.石河:在山坡上寒冻风化产生的大量碎屑滚落到沟谷里,堆积厚度逐渐加大,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整体运动,形成石河。

4.多边形构造土:由于冰的冻胀作用和土体的热胀冷缩,使地面形成多边形裂隙,构成网状,称为多边形构造土。

5.冰楔:在多年冻土区,地表水周期性注入到裂隙中再冻结,使裂隙不断扩大并为冰体填充,剖面成为楔状,称为冰楔。

第七章荒漠地貌
1.风沙流:含沙的气流称为风沙流,它是一种气-固两相流,是空气和沙质地表两种不同密度的物理介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2.吹蚀作用:风吹经地表,由于风的动压力作用,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者基岩上的风化物质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的过程,称为吹蚀作用。

3.磨蚀作用:风挟带沙子贴地面运行,风沙流中的沙粒对地表物质产生冲击和摩擦作用,如果岩石表面有裂隙和凹陷,风沙钻进裂隙和凹陷进行旋磨,这种作用称为磨蚀作用。

4.风积物:经风搬运再堆积的物质叫风积物。

第九章海岸地貌
1.波浪:波浪即是由风的压力所引起的海水规则的波状起伏运动。

2.波浪的分选作用:进流强大,粗大的砾石和沙粒被推向岸边;退流较弱,只能将细小的泥沙带回海岸。

海岸带物质的这种移动过程,叫做波浪的分选作用。

3.潮汐:潮汐是在太阳和月球引力作用下发生的海面周期性涨落现象。

4.海流:海流是由于盛行风或因海水温度和盐度不同而产生的密度和水平差异所引起的方向相对稳定的海水流动。

5.海啸:海啸是由突发的海底错动、海底滑坡、海底火山喷发、或滑入海洋中的陆上滑坡引起的巨型波浪。

6.泥沙横向移动:当外海波浪作用方向与海岸线直交时,海底泥沙在波浪作用力和重力的切向分力共同作用下作垂直岸
线方向的运动,称为泥沙横向移动。

7.泥沙纵向移动:当波浪的作用方向与海岸线斜交,海岸带泥沙所受的波浪作用力和重力的切向分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泥沙颗粒按两者的合力方向沿岸线方向移动,称为泥沙纵向移动。

第十章大地构造地貌 & 第十一章褶曲构造地貌
1.褶曲:褶曲是成层岩石受力后发生的波状弯曲,但其连续性未受破坏的一种构造变形。

2.单面山:单面山是沿岩层走向延伸、两坡不对称的山岭。

背斜构造或向斜构造经长期侵蚀作用或构造作用便形成单斜构造,如果单斜构造由于软硬岩层相间排列,就形成单面山。

第十二章断层构造地貌
1.断层:岩石受力发生断裂并有相对位移叫断层。

2.断层崖:断层活动形成的陡崖,叫断层崖。

3.断层三角面:断层崖如被沟谷和河谷切割破坏,残留的断层崖形成三角形的崖面,称为断层三角面。

4.断层线崖:如果断层上升盘是较软弱的岩层,剥蚀速度较快,结果断层上升盘比下降盘还低,这种由断层下降盘形成的断层崖,叫断层线崖。

5.断裂谷:沿断裂破碎带发育的河谷,称为断裂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