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意识的危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意识的危机
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从本书的题目上,大概可以了解到本书探讨的“中国意识的危机”应该与20世纪五四运动中的激烈的全面反传统主义有关,那么,这里的“意识危机”具体是什么?这样的危机延续了多长时间?现在是否还有这样的危机?怎样来解决这样的危机呢?这是我在读本书之前想到的一些问题。

这本书基本上是对五四时期反传统主义的根源和性质的研究,因为作者认为反对中国传统的激进五四运动反映着二十世纪中国知识界所呈现的在文化认同方面的深沉危机,它也是导致后来在文化上和知识界中许多发展的主要因素。

甚至数十年之后的文化反传统主义的各种表现都是以五四时期的反传统为出发点。

作者又是通过对五四时期著名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三人进行比较研究来阐明五四的反传统思想。

作者首先对五四时期全盘性反传统主义的根源进行了研究,提出两点:第一是传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道德秩序的解体,第二是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中国知识分子所共同形成的观念。

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道德秩序自古以来就和中国的普遍王权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中国普遍王权把它们二者高度整合在一起,并且历代文人都在利用这两种秩序来巩固普遍王权的观念,最终的结果是儒教与王权思想的糅合,成为了中国传统的支柱。

而在普遍王权的支配下,很少有人挑战传统,直至1840年以来,中国内部才开始了对传统的侵蚀,最后由辛亥革命结束了王权,也就意味着传统社会—政治和文化—道德的解体。

这个时期,在强烈民族主义的驱动下,人们不断向西方学习,以为只有用西方的思想来代替传统才能救中国。

而随着袁世凯和张勋等人企图利用传统来复辟帝制,为他们服务时,更加激起反传统的意识,促成了全盘性反传统主义。

借思想文化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令人很迷惑的一点。

因为作者说这不是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的思想而形成的,其根源还是一元论和唯智论思想模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作者认为,尽管在西方的冲击下,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价值观曾发生过根本的变化,但是与此同时,传统思想模式依然顽强有力。

另外,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途径有演变成以思想为根本的的整体观思想模式的潜力,这就有可能把中国传统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认为是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整体,这就为后来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埋下了伏笔。

作者首先从现代中国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和分析儒家思想来阐释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这一途径的传统根源。

作者研究了严复、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知识分子的思想(作者把他们作为现代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得出的结论就是他们都强调了为了进行社会政治改革,必须建立一种以改变了世界观为根底的文化基础。

在这里,我想到了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条件;在中国,要进行社会改革,必须有场思想解放的运动,我这么认为。

尽管很多人都在介绍西方的一些思想,甚至还从中国传统之中来寻找改革的理论基础,但为什么中国始终就没能像西方那样,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波及社会各个阶层的思想运动?
接下来,作者研究了孟子、荀子、朱熹、王阳明等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指出他们思想中的共同点是都强调心的智能和道德功能,这种思想模式主张以基本思想的力量和优先的地位来研究政治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倾向影响和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以思想文化来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然,正如作者所提出的对这种观点的两种异议,其中之一就是西方思想的影响问题。

我觉
得,从中国近代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学习西方技术到戊戌变法的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在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所有这一切都失败了,究其原因,是不是因为中国没有基本的思想基础?面对这一连串的失败,中国的知识分也在思考,到底怎么样才能彻底改变中国的衰落和软弱,而西方的强大正是从其资产阶级思想开始的。

所以,我想,当他们在研究西方的“发展强大史”时,自然找到了思想这一武器。

当然,我也并不敢否定作者的观点,以上所述只是我的想法而已。

作者接下来则是研究了五四时期著名的三位反传统主义者的思想,从他们接受到的西方思想开始,是如何让自己一步一步走进彻底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的。

这三位是陈独秀、胡适、鲁迅,作者从他们的思想研究中发现,他们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全盘性反传统主义和认为传统中某些遗留成分具有知识和道德的这种冲突,值得强调的是,这是具有普遍性的,在中国知识分子里,都存在这样的一种危机。

这里,我已经知道了中国传统意识危机的具体含义。

作者认为陈胡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是种形式主义,他们对中国传统没有做深入的研究,而且也没有考虑他们所主张的全盘西化是否适合中国,对中国是否有益,是否能解决中国的一些实际问题等。

而鲁迅,作者指出其伟大指出就在于他能在全盘性反传统主义的情况下,辩证的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成分具有知识和道德价值,他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现实有深刻的理解,对形式主义采取了拒接的态度。

但是,鲁迅在那时的文化—道德秩序解体情况下,也无法进一步探索超越全盘性反传统的可能性,他却被这种发现所撕裂,忍受着精神和思想的痛苦。

当然,作者还指出,五四的反传统主义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它揭示了中国意识危机的性质和影响,即文化领域的不稳定和不明确情况,使那些因社会政治和文化改变而产生的新文化和新知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中国的这一意识危机,还一直影响到了新中国,作者指出了毛泽东晚年的文化大革命就是和五四激烈的反传统有密切的联系,并且作者还提出了“无限可能性感”,即这种激进的反传统主义发展到全面的批判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这也是中国意识危机自辛亥革命后持续的原因和结果。

在结尾时,作者还指出多元论的实质性研究方法对解决中国意识危机似乎能提供一些方法。

最后,要提一点就是关于创造性的解决中国意识危机,到底如何解决传统和现代民主、自由、科学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中国也一直在试图寻求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

就从我们这一代人来看,对传统的东西所知甚少,就不用说能保留的了,甚至,还有一些人更是“哈韩族”、“哈日族”等。

就像我一直在想的问题,作为一名中国的大学生,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最应该开的一门课就是“语文”,或者是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内容有各个方面,而小学或者中学的课是不是也应该做一些调整呢?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真实感想,我想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整天忙着考英语证书等,而自己传统的东西呢?我并不是认为要一味的复古,只是要在这个充斥着所谓的“现代气息”的社会中,保留着那一缕传统的“芳香”。

这是我随感而发,请老师见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