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0章导论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
经济学的发展 经济学方法 经济学基本假定
一、从古典到新古典:现代经济
学的产生和演进
1 古典经济学(1776-1870前后) 2 边际革命(1870前后) 3 新古典经济学(1890—迄今) 4.凯恩斯革命 (1936)
(一)古典经济学(1776-1870前后)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哈尔·R.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 点》,中文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6年; 张五常,《经济解释》,香港花千树出版社;
辅助读物
戴维•弗里德曼,《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 学》,中信出版社;
罗伯特• 弗兰克,《牛奶可乐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莱维特,《魔鬼经济学》,中信出版社。
2008年雪灾、地震对经济的影响。 B.资源配置复杂化(微观问题)
生产什么,资源如何配置成为最重要的经 济问题。
2.边际革命(1870年前后)
通过市场、价格配置资源成为核心问题
A、关注重点从成本、生产、供给,转向欲 望、消费、需求;
B、运用增量(边际)分析个别消费者最大 化选择行为。
3.马歇尔的整合
讨论: 什么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排队? 一个亿万富翁和一个穷人同样花100元钱,
他们付出的成本一样吗? 资产的成本
上大学的成本
受到同样侮辱的不同个人,成本相同吗?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什么意义上是合 理的?
基本内容与结构
主体:个别经济行为——单个家庭、单 个企业、单个市场
核心变量:相对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3.选择与效率
经济效率:有限的资源满足了社会成员尽
可能大的需要
(1)配置效率 帕累托最优(Pareto efficiency)
非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改善 (2)X效率(激励兼容)
4.选择与成本 成本(机会成本):在资源稀缺条件下,
为获得一种利益而不得不放弃的其他最优替 代物价值。 (1)成本来自稀缺 (2)成本是放弃的最优替代收益 (3)有选择才有成本 (4)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
目的:资源优化配置条件
基本内容和结构
供求原理
消费者行为
技术和成本
市场结构与厂 商决策
要素价格与 收入分配
风险与资产 价格
经济率与福利
信息、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经济的循环流转
获取要素收入
要素市场
支付要素成本
提供要素
要素需求
家庭
企业
消费产品
供给产品
支付产品 价格
产品市场
产品收益
明确将一般性财富增长作为研究对象 构造了一个理论框架 “看不见的手”与“自利”
主要代表人物
马尔萨斯 大卫·李加图 马克思 约翰·穆勒
(二)经济学革命
1.经济环境与经济问题
欧洲1870前后的经济状况
中国三中全会前:“绝对匮乏”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全部储蓄)320亿,人均32

基本经济问题:供给不足
(二)科学方法的结构
P1 TT EE P2 …
起点(Problems 1),提出问题
依据现有理论和观察提出初步解释
(TT:Tentative Theory)
通过经验实证排除不真实理论
(Elimination of Errors)
修正命题,提出新问题(Problems2), 开始新一轮探索。
教学参考书
教科书:
萨谬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上), 人民大学出版社;
J. E.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北京大学 出版社。
更高深的读物
罗伯特 S·平狄克,丹尼尔 L·鲁宾费尔德
《微观经济学》(第6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经济工作总方针:“发展生产,保障供给”
生产什么:“以粮为纲,以钢为纲”
现在:相对过剩
2007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1万亿 元
各项贷款余额27.8万亿元 Nhomakorabea例:假定一个家庭的收支为
收入 必需品开支 余额(非必需开支)
5万元 3万元 2万元
基本经济问题
A.总量过剩(宏观经济问题) 讨论:1960年的困难与此1998年水灾、
5.萨谬尔森的整合
1948年,萨谬尔森将传统的新古典经济 学与凯恩斯经济学整合在他的《经济学》 中,构造了到目前为止仍然通行的教科书 体系。
二、经济学方法
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
经济学旨在说明经济现象的性质(属性) 及经济现象间关系。
(一)实证科学特征
1.可证伪性 2.假设与简化
(1)一般性或普适性 (2)假设 3.内部一致性 (1)语言逻辑(形式逻辑、普通逻辑) (2)数学逻辑 4.经验一致性
微观经济学
课程目标
培养理解经济问题的系统思维方法 Think as an Economist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理性行为的科学”
趋近目标:收益,好处、利益、报酬,快乐、福利、good 目标
远离目标:成本 、牺牲、代价、不快、痛苦,bad
课程要求
1.了解微观经济学基本体系和结构; 2.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3.了解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命题; 4.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简单的现实问题。
学习方法
注重前提假定 注重分析逻辑 注重结构的整体性
三、经济学基本假定
经济人 稀缺
(一)经济人
利益最大化追求者
自利 精于计算
讨论
如何理解利他主义行为?
(二)稀缺
1.稀缺:有限的手段难以满足无限欲望 人的欲望或需要(wants = needs)无限 性,“欲壑难填”。 满足欲望手段的有限性 2.替代与选择 消费替代与选择——生产什么(what) 技术替代与选择——如何生产(how)
1890,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经济学原 理》综合了古典经济学理论和边际学派的成果,构建 了以均衡价格理论为核心的新古典理论。
古典经济学(成本、生产、供给) 边际效用论(欲望、消费、需求)
新古典(经典、正统)经济学 供求均衡理论
4.凯恩斯革命
1929-1933的大危机,催生了凯恩斯的 《通论》,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