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案例分析题一
2018年4月15日四川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真题《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2018年4月15日四川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真题《教育公共基础知识》2018年4月15日四川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真题《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 ,全部选“√”,全部选“× ” 均记为0分。
1.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
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功能。
( )2.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要根据个体的本能需要、兴趣和爱好来确定教育目的。
(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
( )4.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 )5.课程有多重类型,综合课程就是活动课程。
( )6.教学的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既要适合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要有一定难度。
( )7.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教学过程设计。
( )8.组建班级干部队伍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
( )9.非正式群体在学校人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 )10.教育活动中,如果没有受教育者发挥主导作用就不会呈现好效果。
( )21、某教师因教育方式不当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后,学生因不堪忍受而自杀,该教师的行为有过失的因素,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22、师德对教师的行为起着规范和评价的作用。
( )23、保护学生安全不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 )2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 )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活动形式和教育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最高准则,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A.导向功能B调控功能C评价功能D反馈功能2.隐性课程有多种表现形式,以下不属于隐性课程的是( ).A.教育理念B.学校建筑C.班级管理方式3.在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中,每一个成员都会通过自己和他人的表现以及所获得的评价,判断其表现的优势与不足。
教育案例分析题题库(3篇)
第1篇一、学前教育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某幼儿园小班,5岁的幼儿小明在园内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小明用手指着其他小朋友大声喊叫。
问题:请分析小明这一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2. 案例背景:某幼儿园中班,6岁的幼儿小红在园内画画时,突然把画笔扔在地上,然后大哭起来。
问题:请分析小红这一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3. 案例背景:某幼儿园大班,7岁的幼儿小华在园内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时,总是抢着当“警察”,不愿扮演其他角色。
问题:请分析小华这一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4. 案例背景:某幼儿园小班,4岁的幼儿小强在园内玩耍时,不小心摔倒了,其他小朋友纷纷围过来关心。
问题:请分析小强摔倒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5. 案例背景:某幼儿园中班,6岁的幼儿小丽在园内进行绘画活动时,总是喜欢用手指甲在纸上划来划去,导致画面混乱。
问题:请分析小丽这一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二、小学教育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某小学三年级,10岁的学生小李在课堂上总是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
2. 案例背景:某小学五年级,11岁的学生小王在数学考试中总是出错,对数学学科缺乏信心。
问题:请分析小王这一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3. 案例背景:某小学六年级,12岁的学生小张在班级中与同学关系紧张,经常发生冲突。
问题:请分析小张这一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4. 案例背景:某小学四年级,9岁的学生小赵在语文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困难,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
问题:请分析小赵这一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5. 案例背景:某小学二年级,8岁的学生小刘在班级中表现优秀,但性格内向,不愿意主动与同学交流。
问题:请分析小刘这一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三、中学教育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某中学高一,15岁的学生小王在班级中与同学关系紧张,经常发生冲突。
问题:请分析小王这一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教育学知识的案例分析题(2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背景小明,男,12岁,某小学六年级学生。
小明性格开朗,热爱集体,但在班级中,他经常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
这些冲突大多源于课堂纪律、作业完成、个人兴趣等方面的分歧。
班主任王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小明的冲突行为进行干预。
二、案例分析1. 冲突事件一:课堂纪律问题在一次数学课上,小明因为没认真听讲,被老师批评。
下课后,小明认为老师对他不公平,于是与老师发生了争执。
争执过程中,小明情绪激动,甚至动手推了老师一下。
事后,王老师对小明的行为进行了反思,认为小明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为,是因为他在课堂上缺乏自信,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2. 冲突事件二:作业完成问题小明在完成作业时,经常因为粗心大意而犯错。
一次,他的数学作业错误率较高,王老师对他进行了批评。
小明感到很委屈,认为老师过于严格。
此后,小明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作业,甚至故意将作业本弄丢,以此抗议老师的批评。
3. 冲突事件三:个人兴趣问题小明喜欢画画,但他在班级中的学习成绩一般。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王老师安排了一个与数学相关的游戏,小明感到很无聊,于是故意在活动中捣乱,导致活动无法顺利进行。
三、案例分析处理过程1. 了解冲突原因王老师首先对小明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
通过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沟通,王老师发现小明出现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缺乏自信,容易受到外界影响;(2)对老师的批评过于敏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3)个人兴趣爱好与班级活动不符,导致参与度不高。
2. 制定干预措施针对以上原因,王老师制定了以下干预措施:(1)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小明树立自信。
王老师定期与小明进行谈心,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帮助他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
(2)关注小明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王老师要求任课教师关注小明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纠正他的错误,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3)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提高小明的参与度。
事业编教育类案例分析题(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
在语文课上,小明对阅读兴趣不大,阅读速度较慢,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弱。
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老师决定对小明的阅读策略进行指导,以提高他的阅读能力。
二、案例分析1. 问题诊断(1)阅读兴趣不足:小明对阅读缺乏兴趣,可能是由于平时阅读量较少,或者阅读内容不符合他的兴趣点。
(2)阅读速度慢:小明在阅读时,常常出现跳读、漏读的现象,导致阅读速度较慢。
(3)理解能力弱:小明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弱,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2. 教学策略(1)激发阅读兴趣针对小明阅读兴趣不足的问题,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阅读材料,如童话、科普读物等。
②开展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③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阅读资源,如报纸、杂志、广告等。
(2)提高阅读速度针对小明阅读速度慢的问题,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教授阅读技巧,如快速略读、跳读、扫读等。
②开展阅读训练,如限时阅读、接力阅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③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保持一定的阅读时间、定时阅读等。
(3)提升理解能力针对小明理解能力弱的问题,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教授阅读理解技巧,如概括文章主旨、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结构等。
②开展阅读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理解能力。
③鼓励学生做笔记,记录阅读过程中的疑问和心得。
3. 教学实施(1)课前准备①收集符合小明兴趣的阅读材料。
②设计阅读活动,如阅读分享会、阅读比赛等。
③准备阅读训练材料,如限时阅读、接力阅读等。
(2)课堂实施①导入:以一个与阅读相关的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②阅读指导:教授阅读技巧,如快速略读、跳读、扫读等。
③阅读活动:开展阅读分享会、阅读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④阅读训练:进行限时阅读、接力阅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⑤阅读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理解能力。
教育学性考案例分析题(2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职业素养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职业素养仍存在一定问题,如教育教学能力不足、职业情感缺失、职业道德缺失等。
为提升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本案例将分析某小学教师职业素养培养与提升的具体情况。
二、案例分析内容1. 案例背景某小学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较高。
然而,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不足,如教育教学能力、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等方面。
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决定开展教师职业素养培养与提升工作。
2. 案例分析(1)教育教学能力不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设计能力:部分教师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2)课堂管理能力:部分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不足,无法有效调控课堂纪律,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教学评价能力:部分教师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评价结果不客观,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职业情感缺失1)对教育事业缺乏热爱:部分教师对教育事业缺乏热爱,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2)对学生缺乏关爱: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关爱,无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3)职业道德缺失1)学术不端:部分教师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损害了教师形象。
2)师德失范:部分教师存在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师德失范行为,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
3. 案例分析结果针对以上问题,学校采取以下措施提升教师职业素养:(1)加强教育教学能力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2)开展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强化职业情感教育1)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对教育事业、学生的热爱。
基础教育学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然而,在课堂上,小明经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他常常东张西望,不能专心听讲,有时还会与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
每当老师提问时,小明往往回答不上来,学习成绩也一直处于班级的中下游水平。
家长和老师都对此感到十分困扰。
二、案例分析1. 生理因素(1)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与小明的年龄特点有关。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2)小明的身体状况也可能影响他的注意力。
例如,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等都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2. 心理因素(1)小明可能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导致他无法集中注意力。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明可能存在自卑心理,担心自己回答不出问题而选择逃避。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 教学因素(1)教师的教学方法可能不适合小明。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纪律管理可能存在问题。
教师应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育措施1. 生理因素(1)保证小明充足的睡眠,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2)关注小明的饮食健康,确保营养均衡。
2. 心理因素(1)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2)关注小明的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3. 教学因素(1)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四、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措施实施,小明的注意力有所提高,课堂纪律也得到改善。
他在课堂上能够专心听讲,与同学互动也更加积极。
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自信心也得到增强。
五、总结本案例通过对小明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措施。
教育基础的案例分析题(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小学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学习。
在语文学习方面,小明存在以下问题:1. 识字量少,无法独立阅读;2. 词汇量不足,写作困难;3. 朗读不够流利,语感较差;4. 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针对小明的这些问题,语文教师采取了一系列基础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小明的语文素养。
二、案例分析1. 案例描述为了提高小明的识字量,语文教师采取以下措施:(1)激发兴趣,培养识字兴趣。
教师通过讲述有趣的汉字故事、制作识字卡片等方式,激发小明对汉字的兴趣。
(2)游戏教学,提高识字效果。
教师组织小明参加识字游戏,如“猜字谜”、“接龙”等,让小明在游戏中学习汉字。
(3)生活情境,巩固识字成果。
教师引导小明在生活中寻找认识的汉字,如商品标签、广告牌等,加深对汉字的认识。
为了提高小明的词汇量,教师采取以下措施:(1)词汇积累,丰富词汇量。
教师通过讲解词汇的含义、用法,引导小明积累词汇。
(2)联想记忆,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教师鼓励小明运用所学词汇进行造句,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
(3)阅读拓展,拓宽词汇来源。
教师推荐适合小明阅读的书籍,让小明在阅读中积累词汇。
为了提高小明的朗读能力,教师采取以下措施:(1)示范朗读,培养朗读习惯。
教师通过示范朗读,让小明学习正确的朗读技巧。
(2)跟读练习,提高朗读流利度。
教师让小明跟读课文,逐渐提高朗读的流利度。
(3)角色扮演,增强朗读兴趣。
教师组织小明进行角色扮演,激发朗读兴趣。
为了提高小明的写作能力,教师采取以下措施:(1)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引导小明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2)指导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讲解写作方法,如开头、结尾、过渡等,提高小明的写作水平。
(3)鼓励创作,培养写作兴趣。
教师鼓励小明进行创作,提高写作兴趣。
2. 案例分析(1)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小明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小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案例分析题一
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案例分析题一————————————————————————————————作者:————————————————————————————————日期:ﻩ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案例分析题一(附解析)案例1: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
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
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
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
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教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答:(1)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2)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理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案例2: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师关系角度进行分析。
答:这个现象说明在现今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的缺点以及教师对学生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作学生的知心人.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应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应做到公正无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落后生,差生做为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不要扮演高高在上,遥不及的"老师".案例3 :70%的学生恐惧开家长会据北京汇文中学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谢海涛介绍,从调查结果看,至少有70%的学生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提心吊胆,剩下的30%是那些被公认的好学生。
教育学典型案例及分析题(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小明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但在美术方面有较高的天赋。
然而,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小明在学校常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斥,导致他产生了自卑心理,学习成绩也逐渐下滑。
二、案例描述1. 家庭环境小明的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的成长。
父母经常出差,小明由奶奶照顾。
奶奶对小明较为溺爱,导致小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
2. 学校环境小明就读于某小学,由于成绩一般,他在学校常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斥。
教师对小明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他的美术天赋。
3. 小明自身小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
在学习上,他害怕失败,不敢尝试。
在美术方面,他有着较高的天赋,但由于缺乏指导,他的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对小明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在本案例中,小明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的成长,导致他性格内向,缺乏自信。
奶奶的溺爱,使小明形成了依赖心理,不利于他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2. 学校教育对小明的影响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在本案例中,学校教育对小明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教师对小明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他的美术天赋,导致他在学校受到了同学的嘲笑和排斥。
这种环境使小明更加自卑,学习成绩逐渐下滑。
3. 小明自身因素的影响小明自身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也是导致他成长困境的原因之一。
在学习上,他害怕失败,不敢尝试。
在美术方面,他有着较高的天赋,但由于缺乏指导,他的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教育对策1. 家庭教育(1)父母应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
(2)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自信的品质。
(3)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2. 学校教育(1)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教育学考编案例分析题(2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背景随着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农村小学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流失严重等。
本案例以某农村小学为例,分析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提高的途径。
二、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农村小学位于我国某省份,学校现有学生300余人,教职工40余人。
近年来,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了教学环境。
然而,在教学质量方面,学校仍存在一定问题,如学生成绩普遍较低、师资力量不足等。
2. 案例分析(1)问题分析①教学质量不高:该校学生在参加各类考试中,成绩普遍低于城区学校。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方法落后、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等。
②师资力量不足:该校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教学能力较弱。
此外,农村教师待遇相对较低,导致优秀师资流失。
③学生流失严重:由于教学质量不高,部分学生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往城区学校就读,导致农村小学学生流失严重。
(2)对策分析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①提高教师待遇:通过提高教师工资、完善职称评定制度等措施,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
②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③加强教师考核: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评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②改进教学方法①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②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③加强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需求,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加强学生管理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③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育系统公考案例分析题(2篇)
第1篇【案例分析题】背景:某市教育部门为了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决定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一次教学质量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
案例:1. 在评估过程中,某中学教师A对评估工作持有消极态度,认为这种评估形式过于繁琐,对自身教学并无实质性帮助。
2. 教师B在评估中表现优秀,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方法灵活,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学生反映难以跟上教学进度。
3. 教师C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均表现良好,但在评估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未能准确表达自身学习情况,导致C老师的教学效果评估结果偏低。
4. 教师D在评估过程中,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自我反思,并积极改进,但在教学效果方面提升不明显。
问题:1. 针对案例中教师A、B、C、D的表现,你认为教育部门在评估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2. 针对这些问题,你认为教育部门应如何改进评估工作,以提高评估的公正性和有效性?3. 作为一名教师,你认为如何应对这种教学质量评估?请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你的观点和建议。
第2篇一、背景近年来,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乡村教师队伍不稳定,待遇较低,教学条件较差。
为解决这一问题,某地教育系统启动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二、措施1. 提高乡村教师待遇:通过增加乡村教师工资、提高绩效补贴等方式,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任教。
2. 改善乡村学校教学条件: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投入,改善教学设施、设备,提高教学质量。
3. 优化教师培训体系:开展针对乡村教师的专项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4. 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通过“互联网+教育”等方式,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三、成效1. 乡村教师待遇得到提高,队伍稳定性增强。
2. 乡村学校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3. 城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教育公平得到进一步保障。
教育案例的分析试题(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4岁,初中一年级学生。
小明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忙于工作,母亲对他疏于管教。
由于缺乏家庭关爱,小明性格孤僻,学习态度消极,成绩较差。
进入初中后,小明与同学关系紧张,经常逃课、打架,成为学校里的问题学生。
二、案例描述1. 学习态度消极:小明对学习毫无兴趣,上课经常睡觉、玩手机,作业完成质量差,考试成绩屡屡不及格。
2. 人际关系紧张:小明与同学关系紧张,经常发生争吵、打架。
他不愿意与同学交往,独来独往。
3. 行为问题突出:小明经常逃课、上网吧,甚至夜不归宿。
在学校里,他无视纪律,违反校规。
4. 家庭教育缺失:小明的父亲忙于工作,很少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母亲对他疏于管教,缺乏家庭关爱。
三、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因素:小明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缺乏家庭关爱,导致他性格孤僻,学习态度消极。
父亲忙于工作,母亲疏于管教,使得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缺少正确的引导和关爱。
2. 学校教育因素:学校在发现小明的问题后,没有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教师对小明的关注不足,导致他逐渐成为问题学生。
3.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对小明的成长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网络、游戏等不良诱惑,使小明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四、解决方案1. 家庭教育:首先,小明的父亲应抽出时间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加强与他的沟通。
其次,母亲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关心小明的成长,给予他关爱和支持。
2. 学校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小明的关注,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谈心等方式,了解小明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社会环境: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小明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校可以加强与社区、家长的联系,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
同时,社会应加强对网络、游戏等不良诱惑的监管,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五、实施策略1. 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针对小明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符合他成长需求的教育方案。
教育学基础的案例分析题(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
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英语教学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为了提高农村地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农村地区英语教学资源匮乏(1)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英语教师数量较少,且大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教学设施落后:农村学校英语教学设施简陋,如多媒体设备、图书资源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
(3)家庭环境限制:农村地区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家长对孩子的英语学习重视程度不够,难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 案例二:农村地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1)缺乏自信:农村地区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挫败感,导致自信心不足。
(2)学习氛围不浓厚:农村学校英语学习氛围相对较差,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3)教学内容枯燥:农村地区英语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案例三:提高农村地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措施(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2)改善教学设施:投入资金改善农村学校英语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丰富教学内容:结合农村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英语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5)开展英语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6)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志愿者活动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案例分析总结提高农村地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其次,改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再次,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
教育学公共基础知识1
一, 填空题1, 制度化教化阶段开始于:近代。
2, 各国的学校教化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化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提倡者是:孔子。
5,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化的重要性和教化与政治的关系。
6, 建国初期,对我国教化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化家是:凯洛夫。
7, 狭义的教化主要是指:学校教化。
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 古代中国学校教化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 乐, 射, 御, 书, 数。
9, 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化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 制度化教化或正规教化形成的主要标记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化系统。
11, 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 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化文献——《学记》。
13, 在古希腊,最早提动身觉法的大教化家——苏格拉底。
14, 古希腊闻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化代表作:《志向国》。
15, 在人类教化史上首次提出“教化遵循自然”学说的教化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 教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化学论》。
(首先提出普及教化思想的教化家及其著作)17, 强调教化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化学基础的教化家:赫尔巴特。
18, 资产阶级传统教化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 20世纪初好用主义教化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化》。
20, 主见老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化家:杜威。
好用主义21, 制度化的教化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化制度。
22, 一般教化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化。
23, 职业教化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化。
24, 英国教化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能,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教育学案例题库及答案(3篇)
第1篇一、选择题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 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B. 传授知识的过程C. 培养人的品德D. 培养人的智力答案:A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2. 教育的目的是()。
A.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B. 传授知识C. 培养技能D. 培养品德答案:A解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 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包括()。
A. 学前教育B. 小学教育C. 中学教育D. 高等教育答案:ABCD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涵盖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接受教育的全过程。
4.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A. 爱国守法B. 爱岗敬业C. 关爱学生D. 教书育人答案:ABCD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和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准则。
5.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
A. 引入新课B. 传授知识C. 巩固练习D. 反馈评价答案:ABCD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引入新课、传授知识、巩固练习和反馈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四个基本环节。
二、填空题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答案:培养人的2.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
答案: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3.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答案: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4.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答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5.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
答案:引入新课、传授知识、巩固练习、反馈评价三、判断题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要条件。
()答案:正确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要条件,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 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是“无私奉献”。
()答案:正确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是“无私奉献”,体现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高度热爱和责任感。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华版_(1)
2009 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华版(一)内容介绍>>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
”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
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1)教育观: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
(是人,而不是容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
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
”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
(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
“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案例分析题一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案例分析题一(附解析)案例1: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
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
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
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
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教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答:(1)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2)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理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案例2: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师关系角度进行分析。
答:这个现象说明在现今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的缺点以及教师对学生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作学生的知心人.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应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应做到公正无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落后生,差生做为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不要扮演高高在上,遥不及的"老师".案例3 :70%的学生恐惧开家长会据北京汇文中学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谢海涛介绍,从调查结果看,至少有70%的学生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提心吊胆,剩下的30%是那些被公认的好学生。
谢海涛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向家长揭孩子的短儿,甚至有些家长会遭到教师的严厉批评,以至于家长都不愿意开家长会,怕丢面子,而学生也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教师找爸爸”的想法。
另一方面,即使教师在家长会上以表扬学生为主,但多数家长回家后只表扬孩子几句,剩下的又是一顿“臭批”。
在学校进行的一次测试中,教师在家长会上表扬了全班学生,第二天教师问学生,谁在家长会后得到了家长的表扬,举手的只有两名学生。
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开家长会?如何让家长会成为教育孩子的新契机?如果你是学生家长,会后如何做好与孩子的沟通?答:举行家长会一般在学期开始,期中或期末举行.主要内容是向家长汇报学校或班级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计划,征求家长意见,表扬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等.家长会的方式有全校性的,年级的和班级的三种,一般是把三者结合起来,先开全校的,接着分班座谈.要让家长会成为教育孩子的拳契机,举办家长会就必须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向家长传授抚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交流推广成功的教育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素质.我以为新型家长会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往当家长的家长一个人口干舌燥却常常徒劳无功地喝"独角戏"到教师,家长坐台下,而是围成一圈,相邻而坐,学生也不再被一概排斥在家长会之列,成为永远的"缺席审判者",有些家长会让学生参加,有些家长会的内容请学生讨论决定.可通过以下模式:交流式,对话讨论式,展开式,家报告会,联谊式,参观游览式等.如果我是学生家长,我一定要和孩子沟通,更全面地了解孩子自己孩子,想办法和孩子交朋友,为他们创造和谐宽松的空间.案例4 :近日有报道称,新学期开学不久,南京市的一些小学一年级教师很是为自己班上一部分新生“超前”的学习基础发愁,有的孩子已经认识几百个汉字并且会做简单的加减乘除,识字最多的竟已过千,大大超出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要求。
按理说,学生基础好,教师工作起来也应该更轻松。
实则不然,“超前教育”带给小学教师更多的是多方面的困惑。
问题:你对当前家庭教育中这种“超前教育”现象的看法如何?答:一方面,有超前"基础"的孩子并不是全部,这就必然因学生基础差异太大,而导致学习进度参差不齐.另一方面,"超前教育"也容易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当孩子满怀憧憬地开始自己的学生生涯时,却发现学校里上课教的东西早已烂熟于心,便很容易对学校生活产生倦怠心理.上课不听讲自然是家常便饭.因此"超前教育"要因人而异."超前教育"的后果是不容忽视的,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超前要三思而后行的.案例5 :在一次小学语文课上,陈老师正和同学们尽情地“畅游”在《颐和园》这幅清新、美丽的“画卷”中,突然一双小手高高举起:“老师,课文第四自然段第四句话中的“滑”字,应改成“划船”的‘划’。
‘游过’。
这位同学突如其来的提问,似乎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他同学也似有所悟,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啊,应该是‘划船’而不是‘滑船’。
“是不是印错了?”“也许是作者错了。
”有位同学提议:“老师,我们写封信去问问《颐和园》的作者吧!”分析:(1)请运用已经学过的教育理论,提出自己处理教学过程中意外问题的看法。
(2)请针对上述案例,提出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作法。
答:陈老师的作法是:第一、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让同学们安静下来思考这一问题(2分);第二,针对同学的质疑,陈老师提出了三个思考题:一是昆明湖静得怎样?绿得怎样?二是昆明湖美吗?美在哪里?三是让同学们思考用“滑还是用‘划’字好?(2分)第三、简要解释”教学机智“的概念。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意外的突发事件或者事故,能冷静对待,巧妙地运用各种灵活机动的方法或手段,解决突发事件或事故的一种灵活的处理教学问题的一种方式(6分)案例6 :某中学的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要管理的事情太多,经常感到分身乏术,真希望有个助手能够帮助自己。
有一天,于老师突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行使班主任的“取权呢?于是决定试一试。
经过认真考虑,于老师决定选择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班干部郑莉莉作为第一个试验对象。
一天课后,于老师找到郑莉莉同学作了一次长谈,说明了自己的设想,也谈了老师对她的期望,第二天,在班会会议上,于老师向全班同学宣布了自己的计划:下一周,由郑莉莉同学当班上的“代理班主任”,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任课老师,班上的一切工作由“郑老师主持”。
思考:1、让学生“代理班主任”说明了于老师:A、信任学生B、为了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C、减轻老师的负担D、以上各项2、请运用所学过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课论,对于老师的这一做法作出理论分析。
答:第一、让学生“代现班主任”工作,说明于老师既信任了学生,调动了学生干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形成班级集体的核心力量。
(4分)第二、班主任培养班干部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两点:其一、大胆使用。
班上的主题班言、各种文化体育活、春游、社会调整等工作都是学生锻炼的大好机会,应该让班干部自己去策划、组织和安排,使班干部在活动中不断增长才干。
其二,热情支持。
帮助班干部正确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使他们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班主任工作有成绩,要给予肯定、表彰;工作有困难,要帮他们想办法解决:工作中出了贫子,要主动为他们承担责任,为他们撑腰,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6分)案例7:王老师讲秦牧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
”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教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你总爱钻牛角尖,学习成绩会好吗?”这时,学生的脸涨得通红,自尊心受到打击,欲言又止。
同时,这个学生又站起来顶撞撞老师说:“这样样的老师教学水平太差,不配当我们的老师!”分析:1、请指出王老师的错误有几点2、请分析学生的错误答:1)王老师的错误有两点:一是作为一个科任教师,有责任管理班级上的教学秩序,而不能把自己的责任推给班主任。
因为管理学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3分);二是王老师缺乏对学生的热爱之心。
王老师不应该用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来批评学生,这样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
这违反了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人格的基本义务,违反了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4分)分析题(2)学生的错误在于一是在课堂上不应该不举手就发言,违反了课堂纪律。
(1分)二是当王老师指出他们的错误时,他们不应顶撞王老师,缺少对教师的尊重(2分)。
案例8 :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
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
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
两位学生收起了“手”。
改用“口”。
开始互相辱骂对方。
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任老师,此类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
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
出口说道:“你这是什么老师?”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给我出去!”。
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动手去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
王老师非常愤怒,说:“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于是,双方进一步僵持起来。
思考:(1)你如何看待王老师和两位学生的言行?(2)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将如何处理此事?答:(1)从王老师的地位而言,其错误有三点:一是他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师道德,管理课堂秩序是他的职责之一,当学生发生打骂事件时,他有责任教育批评学生,而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让学生去找班主任(1分);二是王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应该赶学生出教室(1分)在师生关系上,违反了民主平等性的原则(1分)三是王老师没有运用合理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仅仅是简单粗暴地训斥学生(1分)。
从学生地位而言,在课堂上互相打骂的两个同学的错误有两点:一是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相互打骂,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违反了学校的纪律(1分);二是缺乏尊重老师的爱心(1分)。
(2)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运用多种策略,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例如渗透性策略、随和性策略,在学生发生打骂事件时,应及时进行调查、关心爱护和批评教育多种方法来教育管理学生(2分);其二,班主任要加强同各门学科的科任教师的沟通与协调,当科任教师跟学生发生矛盾时,要慎重处理,切忌在一方说另一方的坏话,避免师生之间矛盾的激化(2分)案例9 :班班主任老师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能努力刻苦学习的好学生;而学习成绩差的就是不努力不刻苦学习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