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夯基础 提质增效重落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基固本夯基础提质增效重落实

——2014年语文考纲读解体会

丹凤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组王书良

2014年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语文学科没有变化。这表明,今年的语文考试试卷结构、试题设置和命题要求将会按照近三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卷的体式命制,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雷滚滚东风到,今年花胜去年红。

变化极小唯稳是上

复习方略:稳定大局,丰富内涵。

认知策略:稳中求进,循序渐进。

今年“语文参考试卷”中,“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古诗文阅读”板块的所有题目,以及作文题与去年的一模一样,从中可以看到“平稳”过渡的意图。

参考试卷中大部分题目“不变”,考生更需关注那些“变化”的题目,其中三项内容考生尤其要引起重视。

其一,是“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主观性试题,该题是与对联有关的试题,其浓重的文化味与我省高考的一贯追求较为一致。

其二,“现代文阅读”板块的两篇选文。实用类、论述类阅读的文本注重文化类,这是一篇“非连续性文本”。这类文本在我省高考选文中已经出现过,而重视此类文本的阅读是网络信息时代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

其三,文学类阅读的文本选文可能是国内小说,此次出现在参考试卷中,似乎暗示着今年的文学类阅读文本以“叙事类”的可能性最大。

结论:“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以不变应万变,方是上策。

强基固本夯实基础

复习方略: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认知策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2014年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仍为社会科学类文章,这提示考生今年仍要注重,复习,做好重点突破。

1.从诗歌阅读来看,题目类型和题量分值固定。建议考生要多读诗歌鉴赏类文章,做一些典型的练习题,以提升鉴赏水平和解题能力。

2.阅读题仍将采用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做的方式来考查。文学类文本三年来一直是小说,考查角度稳定但考题难度较大。实用类文本近几年一直是人物评传。2013年考题选文略有变化,首次以“相关链接”的方式使用非连续性文本增加了选文字数。但是考查角度不变。尽管复习时应以这两类文体为重点,但对散文、人物访谈、新闻报道等的复习不能舍弃。

3.作文试题继续采用材料作文题型。特点是内容贴近生活,理解不设阅读障碍,立意多角度。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大多数都关注人文素养,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优良的品德以

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考生在平时学习中除了积累必要的语文素材外,还要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对事情要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抢抓机遇合理用时

复习方略:小火慢炖,细水长流。

认知策略:春光不自留,莫怪东风恶。(莎士比亚)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百天,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已经出炉,试卷结构和题型没有巨大变化,如何在最后冲刺的时间里做好复习?如何把握好语文要点,迎战高考?解读考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要注重语文百天复习方略。

我们总结了三个语文备考要点:一是小火慢炖,每天复习40分钟到一个小时;二是细水长流加重点突破把默写等内容作为平时复习,整块时间重点突破做语文习题,进行必要的练手;三是做得精不如弄得精加强理解,掌握方法,避免死记硬背,通过找规律来把握命题的方向和思路。做好这三点,语文成绩有可能在最后阶段再上一个台阶。

我们还要强调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应该掌握不同的复习侧重点。比如对于80、90分的学生而言,筛选概括、分段写段意、作文不跑题等最基本的能力掌握好,至少能达到及格水平。对于中等的同学来讲应该强化能力。不要丢最基础的东西,同时争取更高水平,比如拿到文言文、诗歌等部分的满分。而对于语文120分130分这样的同学来讲,首先基本能力要特别扎实,不仅仅是强化,同时要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尽可能在阅读上不丢分,作文行文注意亮点突出、兼具文采。

关于语文考试时间如何分配的问题,建议大阅读一定要在半个小时之内完成。小阅读要在15分钟之内完成。两块加起来绝对不能超过1个小时。作文建议留出45分钟左右,15分钟构思,30分钟写作,下笔时才能胸有成竹。

围绕成绩提质增效

复课策略:守住基本点,寻找得分点,明确采分点。

认知策略:高考能力平时化,平时训练高考化。

1.守住基本点。(1)抓住论述类文章阅读训练。论述类文章阅读总共9分,只要考生阅读能力提高,掌握了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可以得到6分以上。平时要训练考生的细心。

(2)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选材比较稳定,仍以史转类文章为主。考查形式比较稳定,实词、信息筛选、内容理解、翻译。虚词没有单独设题,放在翻译中考查,总共19分。

【实词题】2013年17套试卷,考查到55个一般实词,实词活用6个,通假2个,短语5个。

【虚词题】3套在翻译中出现。

【信息筛选】【内容理解】仍作为主要考点。

【翻译】9套考省略句,8套考词类活用(其中活用动词4个,意动3个,使动2个,活用为名词1个,名词作状语一个,),介宾后置2次,宾语前置2次,固定句式2次。

【考试热点】实词考查是重中之重,在翻译中占主要分值,所占分值8分左右。要求考生将120个常用的文言实词加强积累,学会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掌握在不同的语境中解释的方法和技巧。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位置推断法删除观察法搭配分析法语境推断法对应分析法特殊句式:要善于抓住语言标志。每种句式都有各自的特征,翻译是要还原成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夯基础、找规律、找方法】重点抓10篇:《烛之文退秦师》《鸿门宴》《游褒禅山记》《劝学》《过秦论》《师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

(3)名篇名句默写:2010年到2013年默写均在大纲规定的64篇之内。

【默写复习】教学方面应细水长流,“死敁活”结合,常抓懈,错别字是难点。第一阶段:撒网式复习,一字不漏,完整复习所有考试篇目;

第二阶段:查缺补漏,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突破难点,不留盲区;第三阶段:收网式复习,抓住文章中描写精彩的、体现中心的、或常被人们引用的段落和句子重点复习。

【建议】规定学生一周掌握3至4篇,每节课前5分钟抽查默写情况。

(4)写作:作为半壁江山的作文,更是重中之重。从06年开始连续6年一直是新材料作文,平时训练时应注意多关注社会性和人文性的相关材料,紧跟时代的主旋律。

【加强审题立意训练】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会由材料到社会人生的联系,不能就材料论材料。要培养学生概括提炼观点的能力,观点必须源于材料。

【加强语体表达训练】虽然高考作文文体不限,但考生必须写成符合自己选择的文体。要求考生最好写议论文,议论文的结构容易掌握。文章中观点鲜明、结构合理、材料充实、观点和材料紧密联系、开头开门见山、结尾点题,作文基本不会失分。考场60分钟写成一篇记叙文是有一定难度,大部分考生对记叙文的相关要素并没有很好掌握,人物个性不鲜明,情节不曲折,主题不鲜明。全篇平铺直叙,不容易得高分。

【加强素材积累和选用】大多考生对素材选用不熟练,要么堆砌材料,缺少议论;要么空洞议论,没有素材;要么材料和观点不相符。这是大部分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平时作文训练应多指导考生学会分析素材,学会概括地引用材料,防止材料的堆砌。要求观点、材料、议论成为有机一体。

【加强作文开尾的训练】作为应试作文,阅卷老师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每篇作文仔细阅读,首先看到的是开头和结尾。好的开头奠定了作文成功的基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就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结尾铿锵有力,升华主题,卒章显志。开头和结尾在语言上必须大加润色。以吸引阅卷老师。复课备考过程中应守住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得分点。

2.寻找得分点。诗词鉴赏:诗词鉴赏可以说是高考试卷中难度较大的试题,考查的大多是是一流作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三流作家的一流作品。考生在答题中存在一定的难点,读不懂,答题无采分意识。要求考生广见识、重细读,培养阅读品质。

(1)依托教材,梳理整合,构建知识网络。必修二、三、四选了

22首诗涉及11位诗人。选修教材选了30首诗,涉及24位诗人。明确诗歌发展的基本脉络,诗歌创作的时代风格。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知识网络图,梳理时应突出重点,不宜过细。温故知新,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明确古诗的分类,表达技巧,常见意象。

【诗歌分类】怀古咏史诗、思乡怀人诗,咏物抒怀诗、爱情思恋诗、宫怨闺愁诗、送别伤感诗、讽喻感遇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羁旅行役诗、爱国志向诗、哲理禅宗诗,题画碑帖诗。

【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艺术构思。要求考生明确题干要求,问什么,答什么。分清这几个不同概念术语的区别。

例如:2011年福建高考题,考生对衬托、对比、烘托三个概念混淆。三者的不同点:对比双方都是主体;衬托只有一个主体,另一个做衬体,一个次要事物来突出主要事物;烘托一般采用多个次要事物来突出主要事物,烘托一般主体不出现。

《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烘托)

《长恨歌》——回眸一笑白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衬托)

《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对比)

(2)培养细读意识,学会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牢记“五看”,强化借助有效信息解读诗歌的意识。五看:一看题目,二看作者,三看诗歌,四看注释,五看试题。明确答题要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