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改革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改革之我见
摘要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针对如何在新课改下进行课堂改革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改革新课改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已日益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

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主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

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若
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富有“弹性”的活动情境,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

“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如果过多,往往他们连问题都记不住,还合作探究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我认为:第一,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

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

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还要会倾听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

三、正确对待可能产生的学生差异
《标准》中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关系到如何理解和对待学生之间出现的差异。

一些教师担心实施新课程后学生的差距会变大,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对于这个问题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让每一个学生都接受义务教育,
并不意味着学生要在同一水平上发展。

义务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对所有的学生提出基本的要求,同时也为不同学生提供发展空间。

新课程提倡的教与学的方式,希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

这样就有可能使一些学生表现得比另外一些学生突出,获得更多的机会。

有这样一节小学数学课,“认识大数目”,课前老师让学生回家数一数一万粒大米有多少。

在课上学生分组交流时,有学生说我是一粒一粒数的,有的学生说我是先数100粒,放在一个小瓶子里。

10个这么多就是1000粒,再放在一个大一点的瓶子里。

10个大瓶的大米就是一万粒。

而另一个学生说数出100粒大米,然后放在桌面上。

10个这么大面积就是1000粒……这时有同学说,一粒一粒数不好,太麻烦,还是后两种方法好。

但有一个学生却说,一粒一粒数准确,但比较慢,后两种方法虽然快,但不准确。

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学生对问题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表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的学生甚至很少谈自己的想法。

因此,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差异应当正确地对待和分析,不能简单地认为差距变大就是两极分化。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创造了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动静皆宜、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为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使教学更加充满活力。

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求知欲望。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认知障碍,加速学习的进度,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
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中能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止为动态,变复杂为简单,变枯燥为有趣。

一旦知识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形象化、具体化、感性化的信息又逐步被深化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的浓缩信息,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有力的认知工具,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韩冬云.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黑龙江科
技信息.2011.08
[2]郑强.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科
学教育.2011.04
[3]张秀英.谈谈对小学数学新课改的几点认识与思考.黑龙江
科技信息.2008.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