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教育的启示_郑艳霞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中的一位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作家和实践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生活为本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强调将生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认为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生活中的一切经验和事物都可以成为学习的素材,这是一种以生活为本的教育思想。
这种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素质养成和生活的启迪,让学生在领悟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智慧。
二、注重情感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全人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他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培育和引导,才能使学生在行动中从容自信、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成为品德高尚、自信有为的人。
三、强调实践教育陶行知认为学校教育过于强调“传统文化”,而忽略了实践教育。
他主张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进行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这种教育方式主张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和经验总结,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陶行知提倡个性教育,主张教育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课程设计和引导,让学生找到自己个性的优势,并将其发扬光大。
他认为,没有个性就没有个人价值,教育的目的是贯彻培养学生的个性价值,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首先,陶行知的课程设计反映了“人本教育”的理念,即以学生为本和主体,关注学生的情感、精神和生活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特点,以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的人才为目的。
这对于现代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充分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其次,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撑,可以有效地指导教育者在课程设计和实践中进行创新。
我们需要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财富,发现教育中的更多可能性和机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挖掘和品尝教育的甜美和酸涩。
浅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的影响

浅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的影响1. 引言1.1 浅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的影响陶行知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深入探讨,我们可以发现他所提出的一些理念与当代教育的需求和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联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实践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全面的,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理念与当代教育改革的方向相呼应,对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也有着深远影响。
他强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思想教育,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这种关注家庭教育的理念对于当代家长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应该在当代教育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扬。
只有不断借鉴和传承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才华的新一代人才。
2. 正文2.1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的关注。
他提倡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主张通过实践活动和体验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应该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要关注学生的个体需要和发展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过程,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实现。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还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陶行知还提倡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教育内容要与社会需求和实际情况相适应,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和公民。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强调个性化教育、实践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对当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刻影响了当代教育理念。
本文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核心观点、实践意义以及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陶行知强调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倡以生活为教材,以生活为课堂,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知识和技能。
他认为教育应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当代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指导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能力培养,促使教育回归生活、回归本质。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当代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重要性、内涵、核心观点、实践意义、应用、启示、借鉴。
1. 引言1.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活教育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生活教育理论还强调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自立和自主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在于提倡以生活为根基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当代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包括许多重要观点和理念。
他强调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本的教育方式,要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这意味着教育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成长,使教育和生活相互融合。
陶行知强调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生活素养,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关注情感和品德素养的培养,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重视实践和体验的教育方式。
这些理念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启示,教育需要更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以生活教育的理念来改善当代教育质量。
通过引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念,可以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需求,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生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当代教育,重要性,独立性,创造力,情感,品德素养,轻松,谐和,学习环境,实践,体验,个体差异,发展需求,教育质量,启示。
1. 引言1.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20世纪中国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他提出了许多与当代教育理念相契合的观点和方法。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而非仅仅是传授知识。
他强调教育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将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首位。
陶行知主张通过实践和体验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体验和探索。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品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成为真正有担当、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舒适的氛围下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死记硬背,而应该是一种愉快的体验,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当代教育也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通过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生活教育的理念可以帮助改善当代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2 当代教育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当代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家、思想家和作家,他被誉为中国教育的“爱因斯坦”,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启示。
本文将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出发,探讨其在当代教育中的意义。
陶行知是一位非常注重生活教育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以生活为载体,以生活为中心,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他主张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生活技能,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情感教育。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情感,因此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他倡导教师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社会情感,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二、注重实践教育。
陶行知认为,知识是通过实践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的,因此提倡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他主张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义务劳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三、重视生活教育。
陶行知主张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生存、自理和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他提倡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识,使他们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可以为当代教育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陶行知的情感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情感沟通的能力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素质。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具备良好的情感素质,成为社会中的有益之人。
陶行知提倡的实践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当今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1. 引言1.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倡导以生活为本、以实践为主的教育理念。
这种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准备,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知识。
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生活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个人才能,从而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创造力的未来栋梁之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当代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1.2 对当代教育的影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广泛的。
在当代教育中,陶行知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倡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这与当今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个性成长的理念是一致的。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人文素养,这与当代教育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方向相契合。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影响还体现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
传统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
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倡以生活为课堂,以实践为主导,这种注重学生体验和实践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当代教育所接受和采纳。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在于推动了教育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模式的转变,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为当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和实践经验。
2. 正文2.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1. 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品格为重点。
陶行知认为,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启示

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启示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启示内容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近代着名的教育家, 生活教育理念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
他提出了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所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极其深远。
当前,我国的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大,生活教育理论正是把生活和教育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当前我国的教育理论发展、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搞好日益发展的社区教育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活教育改革实施陶行知在深刻批判封建传统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调查、实践和思考,创立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核心内容的生活教育思想。
学习、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有助于推动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一)生活教育的目的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陶行知进一步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
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那么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1.造就有生活力的国民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造就有生活力的国民,他主张,要造就有生活力的国民需要作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要办好师范教育。
二是“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试”。
他说:“创造的考成所要考成的是生活的实质,不是纸上的空谈。
”2.教人发明、制造和运用生活工具陶行知说:“空谈生活教育是没有用的。
真正的生活教育必以生活工具为出发点。
”生活教育教人发明、制造和运用生活工具,不仅仅是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改造社会,建设一个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和谐社会。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倡以自我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德,培养他们成为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陶行知强调将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
他认为教育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际生活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陶行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德。
他认为学生的品德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学生的人格品质是决定他们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他主张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感等品质,让他们在独立、自主、民主的人格基础上成长。
陶行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他认为学生应该成为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他人思维的人。
他主张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自主选择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陶行知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他认为教育应该立足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主张学校应该与社会联系密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醒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育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德,重视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倡导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在当代,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也提醒我们,在教育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素养。
只有良好的品格和道德修养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也提醒我们,教育要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
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启示陶行知(1891-1946)将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生活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时至今日,它依旧散发着智慧的光辉,指引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当前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相结合,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其次分析“生活教育”思想能够应用于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原因;最后探讨“生活教育”对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启发。
(一)引言陶行知认为,真正的革命者,从“生活教育”思想的角度出发,他必定是一个真正的、完全的生活教育者。
他借鉴和创新了杜威“生活教育”的思想,力图变革传统教育模式,融合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位一体的“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在其教育思想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
该理论的提出,不但考虑到了当时传统教育模式与社会现实脱节的情况,还考虑到了当时中国学校教育缺乏普及性以及人民教育意识淡薄的现实。
因此,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有着鲜明的进步性。
陶行知指出,教育是教给人们如何发明工具、制作工具以及使用工具。
人与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其中,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而,“生活教育”就是指一种生气盎然的活教育:教育围绕生活,生活依靠教育,两者相互交融、密不可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所以,教育有其先进性,“生活教育”思想仍适用于我们当代的教育改革。
(二)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语文是一项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类文化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学语文课程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侧重点,以学生拥有一定的语文应用能力、审视能力和探索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为其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为其更好地生活实践夯实根基。
多年以来,语文课程教学一直在踏着改革的步伐,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当前语文课程教学依然难以完全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作家,被誉为“终身教育先驱”。
他提出了许多关于生活教育的理论,对当代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强调以生活为基础的教育。
陶行知认为,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教育应该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他提倡以生活为基础,通过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第二,强调培养自主、独立的人格。
陶行知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个性发展。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有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特质,使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陶行知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出发,通过学习将其内化为知识和能力。
他提倡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学习变得有意义和有吸引力。
第四,提倡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评价体系。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差异。
他主张从学生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实践的学习方式。
他反对应试教育,强调评价应该是全面、客观和个性化的。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应该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第四,教育应该多样化,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差异。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对生活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对中国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情感体验和道德品质,提倡以生活为根基、以实践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这为当今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以实践为主体。
他认为,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获得知识、技能和品格的培养。
这一思想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实践,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种情感投入的体验,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输入和技能训练。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品质,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以品德教育为核心。
他认为,学生的品德素养和道德品质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只有在品德教育基础上才能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做学生品德教育的模范和引导者。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努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
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关注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国家的未来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陶行知,中国教育家、思想家,被誉为“最伟大的教育家”。
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代的教育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本文将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
他认为,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育应当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这意味着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这对于教育教学而言,就是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进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陶行知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他提出,“教师要以爱心和人格来感化学生”,并强调“教育者要用真诚的爱去教育孩子”。
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了教育者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要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长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
在教育教学方面,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陶行知提倡了“体验式教育”。
他认为,学生应当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获取知识,而不是单纯地接受书本的灌输。
他提出,“学校必须给学生提供歌唱、体操、劳动等实际经验,以丰富他们的生活”。
这种体验式教育思想强调了学生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获取知识,而非纸上谈兵。
在教育教学中,就要注重实践性强、体验性强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
他提出,“最重要的不是要培养多少的专门人才,而是要培养真理、善良、美好的人”。
他认为,人的品质和道德修养对于人的成功和幸福至关重要。
在教育教学中,就是要重视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注重教师的道德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教育的启示_郑艳霞

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月1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教育的启示○郑艳霞李彦群[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所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极其深远。
当前,我国的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大,生活教育理论正是把生活和教育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当前我国的教育理论发展、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搞好日益发展的社区教育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活教育;社区教育;教学改革合本院成人教育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建议和意见进行了甄别和筛选,然后在我院成人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中作出相应的修改。
自2004年五月份起,我们还实行了成人教育工作例会制度,规定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例会,专门安排和商讨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招生办学工作。
参加会议的人员一般是各系(部)的成教负责人,有时根据情况扩大到部分成教班主任。
由于会风民主,大家畅所欲言,真正做到了集思广益。
这些措施和制度,对改进成人教育管理,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招生办学工作等起到了积极和良好的作用。
六、招生工作及毕业工作近年来我省成人高等教育生源数量日益减少,基于利益因素,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之间为了争取生源可谓千方百计,导致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争夺战愈演愈烈。
为完成颇为艰巨的招生任务,我们非常重视招生宣传和生源组织工作,选派熟悉业务的专职人员负责这项工作。
每年认真制订招生计划,精心制作招生简章,在成人高考报名半年前即进行各种各样的招生宣传工作。
今年是我省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全面推行网上报名的头一年,鉴于许多考生对我院招生政策、专业、学制、课程设置等缺乏了解以及对网上报名程序不熟悉的实际,我院成人教育工作者八月中下旬几乎全员出动,赴各县(市、区)成人高考报名点进行招生宣传并直接帮助考生网上报名。
此举深得考生赞扬和支持,也自然为我院增加了不少生源。
另外,我们还与遵义市各县(市、区)大多数教育局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并根据各地教育局的要求,在生源相对集中的县(市、区)建立函授站和教学点。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被称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生活教育
的理论,认为教育应该从生活中来,并且以生活为基础。
他的理论对于当代教育有很大的
启示作用。
首先,陶行知强调生活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校中的
课堂教育,而应该从生活中来。
因为生活是错综复杂的,具有很高的多样性和繁杂性,所
以生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更好地发现生活的重要性。
当代教育应该注重
生活教育的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探究和学习,增强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实际能力。
其次,陶行知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特点和需求,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掘其潜能,让每一个学生有发展的空间。
当
代教育应该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陶行知推崇“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
的人才,而德育是最根本的。
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和高度。
当代教育
应该注重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德,让学生明辨是非、有做人的准则,同时还要
注重学生的学术、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在当代教育中,我们
需要从生活中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注重德育的培养,让教育更加符合人类的
本质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用、有贡献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
大的贡献。
浅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的影响

浅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的影响【摘要】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杰出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仍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理论,探讨了当代社会对生活教育的需求。
接着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理念和实践中的困难与挑战等方面展开讨论。
最后总结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以生活为中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当代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当代社会、核心观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综合素质、情感体验、困难、挑战、教育启示、发展方向。
1. 引言1.1 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理论简介陶行知,原名陶澍,字行知,号一诺居士,1891年-1946年,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思想家、文化名人。
他生前曾在清华学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知名学府任教,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他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源于生活”的理念,主张将生活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他认为,学校教育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感恩、尊重、自律和责任。
陶行知强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认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注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在教育实践中倡导情感教育,认为情感是学习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成长,才能让他们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教育者们应当借鉴他的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面对实践中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对当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对当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启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家庭教育对当今学校及家庭教育的启示摘要: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命题为内容。
它对脱离生活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批判,构建了生活教育理论,提倡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教育改革、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教育理论应该植根于家庭教育当中,这将对改变当今普遍存在的观念陈旧、方法失当、效果欠佳的家庭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活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陶行知,是继孔子之后的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伟大人民教育家,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构建了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命题为内容,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学校教育,也很好地指导着家庭教育。
如今,陶行知的时代距今已有多半个世纪了,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依然年轻,对现代的家庭教育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学校教育的启示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一文中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
它不是要求教育与生活联络。
……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
分开来说,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
从此类推,我们可以说: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
反过来说,平日过的是少爷小姐的生活,便念尽了汗牛充栋的劳动书,也不算是劳动教育,平日过的是奴隶牛马的生活,便把《民权初步》念得透熟,熟得倒过来背,也算不了民权教育。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读后感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读后感篇一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读后感哎呀,说起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我这心里可真是有不少想法呢!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教育界的一大“宝藏”理论。
你想想,生活本身就是教育,这得多牛啊!以前我总觉得教育就是在教室里,老师讲,我们听,然后做题考试。
可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的机会。
比如说,我帮妈妈做饭,这过程中我学会了怎么切菜,怎么掌握火候,这不就是一种教育吗?“教学做合一”也让我深思。
也许我们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是如果不去实践,那有啥用呢?就像我学了数学的公式,但是在实际买东西的时候不会算账,那不是白学了吗?我觉得这就像学游泳,光在岸上看别人游,听教练讲技巧,自己不下水试试,永远也学不会。
不过呢,我又在想,这理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啊!学校和老师能真正做到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习吗?家长们能理解这种教育方式,不只是盯着成绩吗?可能很难吧。
但反过来一想,要是大家都努力去做,那得多棒啊!总之,陶行知先生的这个理论让我又兴奋又有点担心,兴奋的是它真的很有道理,担心的是实施起来的困难。
但不管怎样,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尝试的,你们说呢?篇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读后感嘿,朋友!今天我想跟你聊聊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这可真是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一开始听到这个理论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着:“能有这么神奇?”但仔细琢磨琢磨,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儿!生活中到处都是知识,到处都是教育的机会。
比如说我上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社区里的老人打扫卫生,这过程中我学会了关心他人,学会了团队合作,这可比在书本上学到的“关爱”两个字深刻多了!“教学做合一”,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学习经历。
以前我总是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点,结果一到用的时候就傻眼了。
就像学骑自行车,光看别人骑,自己不上去练,永远也掌握不了平衡。
这理论不就是告诉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在做中去学,去巩固吗?不过,我也有点疑惑。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是20世纪初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
本文将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以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以以生活为基础和以生活为中心为核心思想的。
生活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所有的社会活动都离不开人类对于生活的需要和追求。
因此,在教育的领域中,生活应该成为教育的基础和核心,而不是教育的附庸或是花絮。
生活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教育能够带来更加实际的学习体验。
通过生活教育,学生能够更好的接触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2. 生活教育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由于生活教育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 生活教育能够增强学生们的社交能力。
生活教育中强调交流、合作以及团队精神,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具备的社交能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对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代教育也有着重大的启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教育需要跟随时代的潮流,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可以给当代教育带来以下几个启示:1. 教育要与实际生活相融合。
现代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层面,而是要更加注重现实生活的应用和着眼点,提供更加实际的学习体验。
2. 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感。
在现代教育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和自主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3. 教育要强调团队协作和社交交流。
现代社会对于人们的社交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学生们的社交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协作和社交交流的教育。
综上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当代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参考,教育者应该在日常教育中秉持这一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实际性更强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先驱,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当代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生活教育须立足于生活的真实场景,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并且重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具体来说,陶行知提出了三个重要的生活教育理念。
第一,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陶行知认为,学生需要不断地通过实践来增加经验,这样才能够将所学知识真正内化并且转化为自己的资产。
因此,在生活教育中,必须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尝试新的事物和经验。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够在生活教育中不断获得新的成长,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二,强调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认为,情感是生命的灵魂,是人最核心的本质。
因此,在生活教育中,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他提倡教育者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和引导学生,使他们产生自我意识和情感认知。
因此,教育者需要在生活教育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对话,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的情感认知与发展。
第三,珍视自由、创造、探究的精神。
陶行知强调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有自由、创造和探究的精神。
自由是指学生应该拥有自主权和创造的自由,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式去发掘和探究知识。
创造是指学生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能够不断地提出新的理念和想法。
探究则是指学生需要具有好奇心和探究心,能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奥妙与未知。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当今社会,教育教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这种情境下,陶行知对教育从实践和经验的角度进行了重视,并且强调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这些理论都能够与当今教育互相结合,互相借鉴,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所强调的实践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珍视自由、创造和探究的精神都需要我们深入领会,并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注重实践。
通过加强生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与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好。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和民主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入手,深入探讨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关于生活教育的理念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概念,是指通过生活中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以生活体验作为学习的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
在陶行知看来,这种生活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生活教育是教育的全过程,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对教育教学的启示1. 贴近生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应该从学生生活出发,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对于教育教学而言,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培养实践能力,注重动手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主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和体验所学知识,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培养科学精神,注重实践创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倡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倡实践创新。
教育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启发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月1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教育的启示○郑艳霞李彦群[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所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极其深远。
当前,我国的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大,生活教育理论正是把生活和教育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当前我国的教育理论发展、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搞好日益发展的社区教育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活教育;社区教育;教学改革合本院成人教育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建议和意见进行了甄别和筛选,然后在我院成人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中作出相应的修改。
自2004年五月份起,我们还实行了成人教育工作例会制度,规定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例会,专门安排和商讨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招生办学工作。
参加会议的人员一般是各系(部)的成教负责人,有时根据情况扩大到部分成教班主任。
由于会风民主,大家畅所欲言,真正做到了集思广益。
这些措施和制度,对改进成人教育管理,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招生办学工作等起到了积极和良好的作用。
六、招生工作及毕业工作近年来我省成人高等教育生源数量日益减少,基于利益因素,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之间为了争取生源可谓千方百计,导致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争夺战愈演愈烈。
为完成颇为艰巨的招生任务,我们非常重视招生宣传和生源组织工作,选派熟悉业务的专职人员负责这项工作。
每年认真制订招生计划,精心制作招生简章,在成人高考报名半年前即进行各种各样的招生宣传工作。
今年是我省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全面推行网上报名的头一年,鉴于许多考生对我院招生政策、专业、学制、课程设置等缺乏了解以及对网上报名程序不熟悉的实际,我院成人教育工作者八月中下旬几乎全员出动,赴各县(市、区)成人高考报名点进行招生宣传并直接帮助考生网上报名。
此举深得考生赞扬和支持,也自然为我院增加了不少生源。
另外,我们还与遵义市各县(市、区)大多数教育局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并根据各地教育局的要求,在生源相对集中的县(市、区)建立函授站和教学点。
为支持地方基础教育,我院不惜增加教学成本,送教上门,最大限度满足成人学生的学习要求,最大程度地即解决了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使其能顺利地结束学业。
从1999年至2006年,我院成人高等教育累计招生12956人,其中专科9121人,本科3835人。
招生对象95%以上是需要提升学历的中小学教师,真正体现了我们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宗旨。
2004年12月,我院由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电子注册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经过上级有关部门认真评选,荣获教育部学生司授予的“先进集体”称号。
(作者单位:贵州,遵义师范学院成教处563002)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当时的中国局势动荡,人民流离失所,陶行知力图通过教育改变积弱积贫的中国的现状,他批判地继承了中外历史上先进的教育学说,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思想。
这种新鲜的空气不但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给中国的救亡道路带来一线希望,而且也持续的影响了中国后来教育的发展。
“生活教育理论”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内涵极为丰富,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生活即教育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他所有的内容都要围绕此展开。
陶行知对此有精辟的阐述:“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陶行知认为生活与教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
首先是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也就是说指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同。
其次是生活对教育的决定性,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受什么样的教育。
如果生活出现了变化,那么教育的内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当生活向前不断发展时,教育也应随之不断发展。
再次是教育对生活的能动性。
虽然生活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但教育并不是仅仅处于被动的地位,它对生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教育可以改变生活,生活会因为教育而发生变化。
(二)社会即学校可以说,“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延伸,陶行知认为既然“生活即教育”,那么“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
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教育理念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传统教育观念,从而形成了社会与学校,学校与生活浑然为一体的崭新概念。
(三)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学说中最富有创造性的现代教育方法论之一,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原则的实施。
其主要涵义是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
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所建议的答语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怎样教就怎样训练教师。
”这里的“‘做’含有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三种特性,由行动而产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过程。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史话124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月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启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强调通过人的创造性劳动达到提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目的,它提倡全社会应成为一个大学校。
在这个学校里,人人可以受教育,人人不断求上进,这就是陶行知用毕生精力去从事和提倡的大众的、普及的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打破了传统教育只注重读书不注重德育、体育,不注重社会实践的陈规,力求使人的德、智、体、美、劳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培养和造就具有实践能力的,具有创造精神的,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这与我们现代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因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当代教育也有很大的启示。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影响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生长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花朵,它在指导生活教育实践的进程中逐步得到充实完善和发展,也变得更加得鲜艳。
这种理论不是僵死不变的,它是能动的活的生命体。
在现代的中国,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不仅吸收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对我国当代的教育理论有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学习陶行知的理论创造精神,在实践中去创造教育理论,发展教育理论。
只有教育实践才是推动教育理论发展的力量。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植根于教育实践,既来源于教育实践,又指导教育实践,在生活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
陶行知善于吸收前人和同时代人的先进教育理论和经验,并创造性地把这些理论和经验融入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对于今天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出发去吸收和继承。
无论是吸收杜威的教育思想,还是借鉴我国古代儒家的教育思想,还是借鉴同时代的教育家如蔡元培等人的教育思想,他都是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经过验证,合理地吸收和继承的,并将这些理论融汇到他的教育实践中去。
其次,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创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正是在吸收和继承他人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结果。
没有在吸收和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就不会有生活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可以说,陶行知的做法对于我们当前如何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借鉴和继承我国历代教育家优秀的思想和经验,提供了极大的启示。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借鉴作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近几年来,作为先前的应试教育的反动,素质教育在我国全面发展,生机蓬勃,不管是作为口号还是实际操作,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中的最受关注的热点。
但是,旧有的传统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我国的教育还或多或少的受着应试教育的束缚,重知识传授而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成绩是考核教师和学生的不二标准。
为了考出高分数,片面地强调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背诵记忆,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忽视了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培养。
这种教育与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是背道而驰的,它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抹杀了人的能动性。
因此,我们应加强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借鉴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淡化用个人成绩作为考核的标准,强调心理健康,全面推行我国的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生活教育理论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意义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甚至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创新。
陶行知曾经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和眼睛的观点,这对于儿童摆脱成人世界的束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有重大意义。
他的这种思想为我们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上的支持。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其涵义就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事怎样学就怎样教,由此可见,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做无论是“学”还是“教”都不能离开“做”这一核心。
正是在生活中的教育,让儿童自己去看、去做、去思考,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到答案。
答案不是来自于父母或者教师的权威,而是来自于儿童的实践。
长此以来,儿童就能形成不墨守成规、不因袭保守的做法而变成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因此,要以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要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填鸭式学习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要变偏重智力教育为能力与知识并重的教育,就必须借鉴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要以“做”为核心。
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生活教育理论对现代社区教育的现实意义目前红火的社区教育是教育与社区生活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态,是一种新兴的事物,是一种区域性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活教育。
他指出,与“生活即教育”有联带关系的就是社会,即学校。
教育与生活沟通起来,联系起来,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
按照生活教育理论来理解,社区教育的使命在于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用先进的知识改造相对落后的生活,用积极的教育取代消极的被动的教育,从而促进人在变动的社会中不断的自新,顺应时代的潮流,通过个人的提高又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实,现阶段我国的社区教育还被定义在成人教育的范围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社区教育在具体操作中应该实行地方自治的管理。
各地区根据不同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应本地区实际的教学计划和具体的培养目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