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家畜梨形虫和梨形虫病概述
小尾寒羊梨形虫病的诊治

小尾寒羊梨形虫病的诊治汇报人:日期:•引言•梨形虫病症状与诊断•梨形虫病治疗方法目录•预防措施与建议•总结与展望01引言0102梨形虫病概述梨形虫病对羊的危害较大,可引起贫血、消瘦、流产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梨形虫病是一种由梨形虫纲的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蜱类传播。
梨形虫病的流行与蜱类的活动密切相关,通常在春秋季节高发。
梨形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蜱类的叮咬,因此控制蜱类的数量和活动是预防梨形虫病的重要措施。
小尾寒羊是梨形虫病的易感动物之一,感染率较高。
小尾寒羊梨形虫病流行情况02梨形虫病症状与诊断病羊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呼吸、心跳加快,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结膜潮红或黄染,贫血,消瘦。
急性型病羊症状较轻,体温略有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贫血,体质消瘦。
慢性型症状表现根据病羊的症状表现,结合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
采集病羊的血液、脾脏等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虫体形态和染色特性进行确诊。
诊断方法实验室诊断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普通感冒与梨形虫病症状相似,但普通感冒无贫血和黄染现象,且病程较短。
与焦虫病鉴别焦虫病与梨形虫病症状相似,但焦虫病有高热、稽留热、眼结膜充血、黄染等症状,且血液涂片可检出焦虫。
03梨形虫病治疗方法选择对梨形虫病敏感的药物,如咪唑苯脲、三氮脒等,根据病情和体重计算用药量,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抗梨形虫病药物根据病情需要,可配合使用一些辅助治疗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辅助治疗药物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包括:大量出血不止、伤口无法愈合、器官功能严重受损等。
手术方法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如止血、缝合、器官切除等。
对于失血过多的病例,可进行输血治疗,以补充血容量,维持生命体征。
输血治疗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如止痛、退烧等。
课件:梨形虫病

二、发育史
• 靠蜱来传播
三、症状
• 1.牛发病后大部分为急性经过。感染后潜伏期 为19-20天
• 2.潜伏期后体温升高,40~42℃,稽留热
• 3.体表淋巴结肿大,并有疼痛感 • 4.当虫体进入红细胞后病情加重,呼吸心跳加快,
心音亢进,有杂音 • 5.眼角糜烂、流泪、粪干而黑、有时带粘液和血,
后期拉稀,迅速消瘦 • 6.贫血,但无血红蛋白尿
尖端连成“十”字形。
• 犬的巴贝斯虫已定论的有2种,即犬巴贝斯虫(Babesia canis)和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
一、病 原
1. 双 芽 巴 贝 斯 焦 虫 ( Babesia bigeminum ) : 寄 生 于 牛 红 细胞内,虫体形态有环形、 椭圆形和梨籽形等,但以双 梨形多见,双梨形虫体具有 以下特点:
• 寄生于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以高热、 黄疸、贫血、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胀为特 征。
一、病原特征
• 寄生部位不同 ,有不同 的形态。
• 寄生于红细胞内的虫
体称配子体:有环形、 椭圆形、逗点形、杆形、 十字形等,但以环形多 见。
病原特征
• 寄生于网状内皮细胞 中的虫体为裂殖体 (石榴体),可用肝、 脾、淋巴结病料涂片 染色镜检,可见被寄 生的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的核挤向一边, 细胞质中的石榴体是 许多着色微红或暗紫 色的颗粒组成 的卵圆 形集团。
• a. 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 径
• b.双梨形虫体尖端连成锐 角
• c.每个虫体有一块染色质 块
• 4.马巴贝斯焦虫:位于 马红细胞中央,其特征:
• a. 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 半径
• b.双梨形虫体尖端连成 钝角
• c.每个虫体有一块染色 质块
羊巴贝斯虫病(梨形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羊巴贝斯虫病(梨形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羊巴贝斯虫病是由莫氏巴贝斯虫、绵羊巴贝斯虫等寄生于绵羊、山羊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又称梨形虫病,俗称巴贝斯焦虫病、蜱热、红尿热,临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症、血尿症,具有高热、黄疸、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尿、发病急、致死率高、季节性强等特点。
本病在我国广泛存在,常呈地方性流行。
[病原特点]本病病原分类属于梨形虫纲(Piroplasmea)、巴贝斯虫科(Babesiidae)、巴贝斯虫属(Babesia)。
已报道的感染羊的巴贝斯虫有五种,分别为莫氏巴贝斯虫(B. motasi)、绵羊巴贝斯虫(B. ovis)、粗糙巴贝斯虫(B. crassa)、泰氏巴贝斯虫(B. taylori)和叶状巴贝斯虫(B. foliate)。
巴贝斯虫均寄生于羊的红细胞内,是由原生质和染色质二部分组成的单细胞原虫。
在羊红细胞内的虫体形态多样,呈单梨籽形、双梨籽形、圆形、卵圆形、椭圆形、环形、边虫形、阿米巴形、三叶形、十字形、钉子形、短杆形、纺缍形、逗点形等。
姬姆萨染色血片中,原生质呈淡兰色或着色不明显而呈空泡状,染色质呈紫红色。
不同种巴贝斯虫根据其典型虫体形态、大小和结构以资鉴别:1、莫氏巴贝斯虫:为寄生于羊红细胞内的多形性大型虫体,以双梨籽形虫体最多,可占60%以上。
典型虫体为尖端呈锐角相连的双梨籽形,每个虫体2团染色质,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长2.5~3.5微米,宽1.5~2.0微米),多数位于红细胞中央。
2、绵羊巴贝斯虫:为寄生于羊红细胞内的小型虫体。
小于红细胞半径,在红细胞内或单独存在呈圆形或单梨籽形,大小1.0~1.8微米;或成双存在而呈双梨籽形,长1.8~2.4微米,宽1.3~1.8微米,两虫体的尖端相连呈锐角、钝角或平角,大多位于红细胞边缘,每个虫体通常有2个染色质团,位于虫体较宽的一端。
梨籽形虫体占15%~16%。
3、粗糙巴贝斯虫:寄生于羊红细胞内的多形性大型虫体,其形态结构与莫氏巴贝斯虫相似;感染羊的许多红细胞内含四个虫体。
梨形虫病ok

防治
病理变化
粘膜苍白,黄染,血液稀薄如水,肝、脾肿 大,胆囊肿大,第三胃干硬,似足球状,膀胱 内充满红色尿液。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出虫体,是确诊的主要依据。体温升 高后1~2天,耳尖采血涂片检查,可发现少量 圆形和变形虫样的虫体;血红蛋白尿出现期, 虫体较多,且大部分为梨籽形虫体。
防治
牛体灭蜱 根据注重地区的活动规律,实施有效的 计划,有组织的灭蜱措施。常用的灭蜱药有:1%的 马硫磷,0.2%的硫磷,0.2%的杀螟松,0.2%害虫敌, 0.25%倍硫磷乳剂或25ppm溴氰菊酯乳油剂。 避蜱放牧 牛群应避免到大量孳生蜱的牧场放牧, 必要时可改为舍饲。 药物预防 对在本病流行地区放牧的牛群,于发 病季节可按2mg/kg体重肌肉注射咪唑苯脲溶液,可 保护牛只不受本病侵害。
病原形态
环形泰勒虫
裂殖体(石榴体)
生活史
蜱吸血时配子体进入蜱体→♀♂配子体结 合→幼合子→孢子体→唾液腺→蜱再吸入健牛 血时而接种→牛体网状内皮系统→形成裂殖体 (石榴体)(初期形成大裂殖体,即无性裂殖体;后 期形成小裂殖体,即有性裂殖体)→小裂殖子进 入红细胞内形成配子体
流行病学
环形泰勒虫病的传播者是璃眼蜱属的蜱,我国主要 为残缘璃眼蜱,它是一种二宿主蜱,主要寄生在牛。 璃眼蜱以期间传播方式传播泰勒虫 。泰勒虫不能
血,出血,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胀为特征,
发病率高,病死率大,使养牛业遭受严重
的损失。
病原形态
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寄生于红细胞内的虫 体称为血液型虫体(配子体),虫体很小,形态多样。 有圆环形、杆形、卵圆形、梨籽形、逗点形、圆点 形、十字形、三叶形等各种形状。其中以圆环形和 卵圆形为主,占总数的70~80%,染虫率达高峰时, 所占比例最高,上升期和带虫期所占比例较低。 寄生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所形成 的多核虫体为裂殖体(或称石榴体,或柯赫氏蓝体 Koch’s blue bodies)
梨形虫病

第三节、梨形虫病
第六章 原 虫 学
一、巴贝斯虫病
概述
第六章 原 虫 学
➢巴贝斯虫病,又称之为梨形虫病、蜱热、红尿病、
德克萨斯热等
➢巴贝斯科(Babesiidae)、巴贝斯属(Babesia)
的多种蜱传、红细胞内寄生的原虫。
➢多种脊椎动物发病,临床上主要以发热、血红蛋
白尿、溶血性贫血和死亡为特征
瑟氏泰勒虫病
第六章 原 虫 学
➢病原形态
1. 瑟氏泰勒虫(T.sergenti)寄生于红细胞内的虫体,
除有特别长的杆状形外,其他的形态和大小与环 形泰勒虫相似,也具有多形性,有杆形、梨籽形、 圆环形、卵圆形、逗点形、圆点形、十字形和三 叶形等各种形状。
2. 与环形泰勒虫的主要区别为各种形态中以杆形和
流行有季节性,本地牛不易感,外来和纯种牛 易感
环形泰勒虫病
第六章 原 虫 学
➢致病作用
虫体对细胞的直接破坏和虫体毒素作用
➢ 临床症状
潜伏期14-20d,稽留热(40-42℃),少数病 牛呈间歇热
体表淋巴结肿胀为本病特征
贫血,结膜黄染,可视黏膜和薄软皮肤出现结 节状出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
环形泰勒虫病
➢马巴贝斯虫和驽巴贝斯虫寄生于马
➢寄生于犬的巴贝斯虫有3种,我国是吉氏巴贝
斯虫(B. gibsoni)
双芽巴贝斯虫病
第六章 原 虫 学
➢概述:是寄生于牛红细胞引起的一种蜱传性的
季节性血液原虫病。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 故称之“红尿热”,也叫“德克萨斯热”或称 “蜱热”。
➢病原形态:双芽巴贝斯虫寄生于牛红细胞中,
双芽巴贝斯虫病
第六章 原 虫 学
共患疫病的检疫-梨形虫病

6
共患疫病的检疫-梨形虫病
2.实验室检疫
目前常用的是液直接涂片检查;浓集涂片检查法、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法等
34
血梨形虫
7
共患疫病的检疫-梨形虫病
3. 检疫后的处理
确诊为梨形虫病时,对患病动物隔离治疗,病死畜尸体深埋或高温处理;对 患病动物用精制敌百虫粉,配成1%溶液局部涂擦或喷雾。喷洒栏舍、牛场及蜱 活动的田间野地等场所。
34
8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9
《动物检验检疫》
共患疫病的检疫-梨形虫病
目录 Contents
1 临诊检疫 2 实验室检疫 3 检疫后的处理
共患疫病的检疫-梨形虫病
梨虫病是由巴贝斯科和泰勒科的各种梨形虫在血液内 引起的疾病的总称,本病是一种季节性的由蜱传播的血液原 虫病。
34
共患疫病的检疫-梨形虫病
1.临诊检疫
(1)流行特点 本病流行广泛,在我国的马、牛、羊、犬中,已发现8种巴贝斯虫
和4种泰勒虫。
34
4
共患疫病的检疫-梨形虫病
1.临诊检疫
(2)临床症状 牛发病初期,食欲减退、反刍减少。可视粘膜、唇边、乳房及会阴等处
的皮肤由白变黄,呈现黄疸;体温升高至39.5~41.5℃ ,呈稽留热;心跳 加快;呼吸急促,流鼻液、流涎。颈静脉怒张,呈嗜土癖:病牛迅速消瘦, 产奶量急剧下降;体表淋巴结肿大,触摸有痛感.尤以肩前淋巴结的右侧淋 巴结肿大显著。病牛全身无力,站立不稳,目光呆滞,心率在130次/min 以上。
犬 首先表现体温升高,在2~3d内可达42~43℃。可视粘膜先呈淡红
色,后来发红或呈黄疸。心悸亢进,脉搏3加4快,呼吸困难。有些病犬脾脏肿
梨型鞭毛虫

梨型鞭毛虫基本介绍梨型鞭毛虫(Giardia)也称为肠贾第鞭毛虫、贾第虫或贾第鞭毛虫,是一种双核鞭毛原生动物寄生虫(学名为Giardia lamblia,也称为Giardia duodenalis和Giardia intestinalis)。
牠的宿主包括多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虫类、两栖动物等,属于人畜共通传染病。
在哺乳动物,急性小肠型腹泻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次为急性大肠型腹泻、再其次为慢性小肠或大肠腹泻,极少数病例会出现急/慢性呕吐的症状。
虽然单纯感染到此寄生虫的宠物并不会产生严重的问题,但容易重复感染与复发的特性常会让饲主感到头痛。
历史背景Giardia最初是由von Leeuwenhoek于1681年在他自己的腹泻中观察到的,1859年由Vilem Dusan Lambl和1895年的Alfred Giard描述。
该机构的先前名称,纪念Giard和Lambl的贡献,于1915年被授予。
尽管G. intestinalis是第一个描述的原生动物寄生虫,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社区爆发后以及从流行地区返回的旅行者出现疾病后才发现其作为致病生物的作用。
在此之前,该生物体被认为是肠道无害的共生生物。
病原特性梨型鞭毛虫(Giardia spp.)分布范围遍及全世界,是肠道疾病最常见的鞭毛虫,主要活动于宿主的小肠组织内。
状似梨形或椭圆形、双侧对称的原虫,有四对鞭毛,又称贾第虫。
细胞内有双核,突起的腹面有吸盘,可吸附小肠黏膜上皮,正常情况下并不会侵入黏膜上皮或其他组织。
犬猫感染后之潜伏期约为5-16 天。
梨型鞭毛虫生活史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活动体(trophozoite;又名营养体):活动体长9-21微米,宽5-15微米,具有凸出的背面和平坦的腹面,其包含腹侧盘,由微管和微纤维组成的刚性细胞骨架。
这阶段虫体容易受破坏且无法在体外环境中生存,能持续寄生在小肠中,也可存在于带原者的粪便中。
活动体在小肠中能迅速繁殖,倍增时间为9-12小时。
一起山羊梨形虫病的诊治体会

引起 ,发 病率 和死 亡 率均 高 的疾病 。2014年 4月 份 以来 ,三 条岘 乡 上 长 出 黏稠 、湿润 的 菌 落 ,呈灰 白色 。将 涂 片染 色后 进 行 镜检 ,
塔 什 堡 村杨 某 饲养 的小 尾寒 羊 发生 以发热 、腹 泻 、消 瘦 、黄 疸 、 可 以观 察到 球杆 状 菌 (两 极 染色 )以及 革 兰 氏成 对 和单 个 的杆 状
病 毒及 补 能 量药 ,虽 有一 些 疗效 ,但 总体 效 果 均不 明 显 ,仍 有 羊 间约 为30d。在 此期 间对 山羊 进行 舍饲 ,并 给 予适 量 的精料 补给 。
发 病和 不断 死 亡 。
5.3 对 症 治 疗
2 临床 症 状
强 化 病情 严 重 羊 只 的护 理工 作 ,并 给 予 对症 治 疗 ,如 补 m 、
有 出血点 ;肠 系膜 淋 巴结存 在 出血 点 ,且 有 肿 大情 况 ;肝 脏 变 肿 饲 养 管 理所 导致 的羊 只 贫血 和 消瘦 并 不会 使 病羊 的体 温 升 高 ,且
变 大 ,存 在 出血点 和 瘀 血 ,呈 土 黄色 ,坏 死 灶 呈灰 白色 ,质 地 脆 病 情 发 展缓 慢 、持 续 时 间长 ,羊 不 会有 腹 泻 的情 况 ,对 饲养 营 养
使 用 虫 克 星 ,对 羊 群 进 行 皮 下 注 射 ,根 据 体 重 0.2~0.3mg/
以上 的 羔羊 及 1—2岁 的幼 年 羊病 势 严 重 ,病 程7d左 右 ,个 别 病例 kg,连 续 注射 两 次 ,用 药 次 日变 可见 羊 只排 出大 量虫 体 。 驱虫 3d
突然 死 亡 。对发 病 羊 用磺 胺 类 、诺 氟 沙星 、痢 菌净 等 抗生 素 和抗 后 对 羊 圈舍 进行 清 扫 ,将 羊 群 的尿 和粪 便 进 行集 中堆积 发 酵 ,时
认识犬梨形虫病

该 病的发病率具 有 明显地 区性 和季节性 ,
治疗原则是 杀灭病原体和蜱 , 对症治疗和
同时与气候关 系密切 , 主要原 因是蜱发 育阶段 加强护理。用贝尼尔配成 5 %溶液 ,以 3 毫 .5 分 四个发育变态 期 , 每个变态期来 临与犬感染 克/ 千克体 重深部肌 肉注射 , 必要时隔 日一次; 率 、发生率关系密切。春 天地温 l c ,虫体开 对症治疗注射强心剂 、 萄糖 液、维生素 C , Oc 葡 等 始活动 , 。 以上活跃 , 1 c 5 春天是若蜱寄 生高 峰 贫血严重者可输入健康犬血 ( 与病犬无交 互凝 期 ,夏天是成蜱活 动高峰期 ,秋天是幼蜱活动 集 反应者 ) 。同时配合抗 菌药 ,防止继发感染 。 高峰期 。另外 ,干燥可 以使 蜱死 亡率增高 ,犬 饲喂富含蛋 白质 、 生素的饲料 , 维 加强护理 。 预
预防 ・ 疗 治
炎 髫 鬟 鸯
薛志 成
犬梨 形虫病 是 由蜱 为媒 介感 染犬 的一 种 急性 型病理 变化 :淋 巴结肿 大 、紫红 色 ,
寄生虫病 ,主要引起犬体温升高 ( 0c 4 o 以上 ) 全 身出血性 变化 ,胃、小肠 、肾水肿 出血 , 、 、 肝 精神沉郁 、高度贫血 、逐渐消瘦等症状 ,使机 脾肿大 明显 , 是正常 的2 ; 倍 慢性型病理变化 : 体 出现全 身性 机能紊乱 , 别是 血液中红细胞 肝脾肿大 ,膀胱 内有红色尿液 ,黄疸 、尸体 消 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犬体温升高 、 留热 、 稽 呼吸困难、 精神沉郁 、 心 伊 维菌素注射可预防本病发 生 , 别是康复犬 0 特 麓 警 悸 亢进、行 走困难 ,肝脾可 以触及 ,眼睑、尾 和 新进 犬尤为重要。
梨形虫病

有用青蒿琥酯、长效土霉素(20mg/kg体重,肌肉注射) 和常山酮治疗该病的报道。
对症冶疗和支持疗法。
(十一)预防
灭蜱:消灭圈舍蜱和牛体上的蜱。 防止蜱接触牛体:定期离圈放牧(4~10月
(九)预防
1)灭蜱:参见外寄生虫病方法灭蜱。 2)调出、入动物,应选择在无蜱活动的季节进
行。 3)动物中出现病例时应及时报告疫情,并对相
关地区动物进行药物预防。
三、泰勒虫病P331
泰勒原虫是寄生于哺乳动物血液细 胞及其相关组织细胞中的一类原虫, 多种动物都有泰勒虫寄生,引起严重 疾病,给畜牧也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及早治疗。
可选药物:
1)咪唑苯脲(Imidocarb, Imizol),对各种巴贝斯虫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剂量为1~3mg/kg体重,配成10%溶液肌肉注射。
2)三氮咪(Diminazene,贝尼尔Berenil),剂量为3.5~3.8mg/kg体重,配
潜伏期约为1~2周。病初高热稽留, 脉搏和呼吸加快,精神 沉郁,喜卧地。食欲大减或废绝,反刍迟缓或停止,便秘或 腹泻。乳牛泌乳减少或停止,怀孕母牛常可发生流产。病牛 迅速消瘦、贫血,粘膜苍白和黄染。
慢性病例,体温波动于40℃上下持续数周,食欲减退,渐进 性贫血和消瘦。
血液学变化:血液稀薄,红细胞数降至100~200万/mm3,血红 蛋白量减少到25%左右,血沉加快10余倍。红细胞大小不均, 着色淡。白细胞在病初正常或减少,以后增到正常的3~4倍; 淋巴细胞增加15%~25%;嗜中性细胞减少;嗜酸性细胞降至 1%以下或消失。
T.annulata
T.annulata
一起甘肃省甘南州高原牦牛梨形虫病的诊治

中国牛业科学2016,42(6):92-93China Cattle Science牛病防治一起甘肃省甘南州高原牦牛梨形虫病的诊治杨㊀耀,中拉毛草,刘鹏海(甘肃省甘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合作747000)中图分类号:S823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9111(2016)06-0092-02收稿日期:2016-07-10㊀修回日期:2016-07-15前言2016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甘南藏族自治州多个牧场主反应牦牛出现血红蛋白尿㊁高热㊁贫血㊁消瘦㊁眼结膜苍白黄染等症状,镜检发现了梨形虫虫体㊂此次牦牛梨形虫病的发生给牧户造成一定的损失,今后应加强预防㊂㊀㊀牛梨形虫病是由泰勒虫和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蜱传血液原虫病的总称(旧称焦虫病),多呈急性经过,急性病例死亡率较高㊂在甘肃甘南州牦牛梨形虫病主要通过青海血蜱的叮咬进行传播,引起牦牛高热㊁消瘦㊁贫血㊁体表淋巴结肿胀等典型症状,进而导致各器官的功能障碍甚至死亡㊂1㊀发病情况2016年3月中旬到4月下旬,甘南藏族自治州多个牧场主反应牦牛出现高烧㊁精神沉郁㊁食欲不振㊁反当停止㊁久卧不起的情况㊂在进一步跟进的3个牧场,共计饲养牦牛486头,发病47头,因治疗及时死亡12头,死亡牦牛均呈急性经过㊂2㊀流行特点我州牦牛流行梨形虫病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该病在我州多发于3月中旬至4月下旬新牧草发芽的初春季节;第二,外地及周边新购进的牦牛易发该病,尤其是纯种牦牛从非疫区进入疫区后,极易发病,而当地土牦牛和黄牛则发病较少;第三,牦牛患其他疫病后易激发梨形虫病㊂第四,在周围多灌木林的牧场放牧时牦牛易发病,在纯草场的牧场发病较少㊂3㊀临床症状体表检查可发现数量不等的青海血蜱寄生,体温骤升至40.5ħ~41.8ħ,随病程加剧,渐显消瘦,高热稽留,久而不退㊂严重感染病例迅速消瘦死亡㊂病程较长者明显可见眼结膜苍白,先便秘后腹泻,粪便色黑混有血丝㊂后期黄疸㊁贫血㊁血尿等陆续出现㊂多数感染病例,患病后期鼻流黄白色分泌液,呼吸极度困难,精神不振,篓靡,濒死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卧地不起,衰弱而死㊂该病病程一般7~15d ,急性病例在3d 内死亡㊂4㊀剖检变化对病死牦牛尸体进行剖检,病理变化如下:血液稀薄如水,凝固不全,皮下脂肪及内脏被膜黄染;全身淋巴结呈不同程度的肿大,尤其颌下淋巴结㊁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和肩前淋巴结肿胀㊁有出血点,切面多汁;心包有大量积液,心外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肺脏由于高烧出现严重瘀血和水肿;肝脏边缘钝圆;真胃出血;脾稍肿大;小肠内有淡黄色㊁乳白色或灰绿色水样或糊状内容物,肠系膜有出血点㊂5㊀实验室诊断5.1㊀实验材料5.1.1㊀实验动物甘南州合作市卡加曼乡患病牦牛和死亡牦牛采耳静脉血涂片染色镜检㊂5.1.2㊀实验试剂及器材干净载玻片,香柏油,甲醇㊁姬姆萨染液(购自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显微镜(购自Motic公司)㊂5.2㊀血液涂片涂片:取两个无油脂的干净载玻片,一个作为推片,另一个载玻片作涂片㊂用滴管取一小滴耳静脉血滴在做好记录的载玻片上㊂将推片以45度置于耳静脉血滴前,待血液在推片上形成一条线时以均匀的速度推片㊂最后将涂成扇形的血片自然晾干㊂固定:待血液涂片自然晾干后将其置于染色缸上,加2~3滴甲醇固定,待血液全部被甲醇覆盖3 min之后使其自然晾干㊂染色:将自然晾干的血液涂片,用稀释好的姬姆萨染液染色20min㊂冲洗:等染色时间到了之后,将涂片用蒸馏水冲洗干净至淡粉色,待血片自然晾干后(滤纸吸干)用显微镜油镜(1000ˑ)下观察㊂5.3㊀实验结果显微镜观察涂片平均每个视野中有6~8个红细胞内有虫体出现,发现有些红细胞内存在单梨籽㊁双梨籽形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㊂有些红细胞内存在单梨形的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有些血片内存在两种虫体的混合感染虫体,形态呈梨籽形㊁椭圆形或者杆形,位于红细胞偏中央,每个虫体内含有一团染色质块㊂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㊁临床症状㊁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涂片镜检结果,确诊为牦牛梨形虫病㊂6㊀防治措施在防治本病时,应采取 预防㊁灭蜱㊁坚持治疗 三位一体的防治原则[1],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防治梨形虫病的关键是灭蜱㊂6.1㊀灭蜱首先立即隔离病牛,给牦牛舍及牦牛进行人工捉蜱和药物喷雾灭蜱㊂用1%敌百虫对牦牛体进行喷浴,用2%敌百虫对牦牛舍进行喷雾消毒并用水泥对墙缝进行堵塞㊂6.2㊀药物预防由于本病对牦牛危害较大,因而除发病后药物治疗外,药物预防也受到广泛重视㊂该次发病用于预防梨形虫病的药物主要是血虫净㊂对发病牦牛群中尚未出现症状的假定健康牦牛447头,按3.5 m g/k g的剂量用生理盐水配成7%溶液臀部肌肉注射血虫净,第1㊁2次隔日注射,第3次在15d后注射,共3次㊂结果经预防用药的439头牦牛,再未发病,有效率达100%㊂6.2㊀特效药治疗用1支鱼腥草(10ml/支)作稀释液,稀释血虫净(注射用三氮脒,5m g/k g),配合用20%土霉素注射液(0.1ml/k g)对发病的35头牦牛进行深部肌肉注射㊂轻症1次即可,重症每天1次,连用3d㊂个别牦牛出现不安㊁起卧,肌肉震颤等副作用,一般在1h之内消失,结果35头牦牛全部痊愈.6.3㊀辅以对症治疗根据患病牦牛实际情况,对于临床症状较严重的牦牛,除用上述药物治疗外,可进行适当的抗菌㊁强心补液等对症治疗㊂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为促进食欲,可适当的给以健胃和通便药物,以改善消化机能,促进机体的快速恢复㊂7㊀小结与讨论1)防治牦牛梨形虫病的根本措施在于灭蜱与治疗相结合,重在灭蜱㊂每年3月份开始就应用1%敌百虫对牦牛体进行喷浴,用2%敌百虫对牦牛舍进行喷雾消毒并用水泥对墙缝进行堵塞,并尽量避免到蜱孽生的牧场放牧㊂2)在甘南州建议按3.5m g/k g的剂量用生理盐水配成7%溶液臀部肌肉注射血虫净进行药物预防,对发病牦牛用鱼腥草稀释血虫净配合以土霉素进行治疗,治愈率很高㊂对贫血㊁脱水严重的病例,还应进行适量的保肝㊁强心及补液对症治疗㊂参考文献:[1]㊀罗光荣,曾华,何仁业.牦牛焦虫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J],草业与畜牧,2007,138(5):44-46.[2]㊀金鑫,李晓军,张兰江.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乡牛焦虫病的防治效果[J].草食家畜,2009,(01):58-61.39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杨㊀耀,等:一起甘肃省甘南州高原牦牛梨形虫病的诊治。
抗梨形虫药

抗滴虫药
硝基咪唑类:具有潜在的致突变和致癌作 用。
甲硝唑(灭滴灵) 地美硝唑(二甲硝咪唑)
其他:硝基呋喃类和四环素类
用姬氏法染色,虫体胞浆呈淡蓝色,核呈紫红色颗粒状。
抗梨形虫药(抗焦虫药)
(一)病原形态:
环形泰勒虫的配子体寄生 在牛红细胞内,虫体很小, 形态有多种多样,有70% 多的虫体形态是圆环形或 卵圆形,其他形态有杆形、 梨籽形、逗点形、十字形 和三叶形等等。
瑟氏泰勒虫的形态与环形 泰勒虫相似,只是红细胞 内虫体形态以杆形和梨籽 形为主。
➢ 为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新型抗梨形虫药,其疗效和安全 范围都由于三氮脒,毒性比三氮脒和其他药小。对多种动 物(牛、小鼠、大鼠、犬及马)多种巴贝斯焦虫病和泰勒 氏焦虫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甚至不影响动物机体对虫体 产生免疫力。临床上用于治疗和预防牛、马、犬的巴贝斯 焦虫病。
➢ 注意:①禁止静脉注射,较大剂量肌内或皮下注射,有 一定刺激性;②马属动物对本品敏感,尤其是驴、螺、高 剂量使用时应慎用;③毒性较低,但较高剂量可能会导致 动物咳嗽、肌肉震颤、流泪、流涎、腹痛、腹泻等症状, 一般能自行恢复,症状严重者可用小剂量的阿托品解救; ④首次用药间隔2周,重复用药一次,以彻底根治梨形虫 病。
(三)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但在病的早期使用较有 效的杀虫药,结合对症辅助治疗,可明显 降低死亡率
对症治疗包括补液、强心、止血、健胃、 缓泻,还应考虑给予抗菌素防止继发感染, 对严重贫血病例可进行输血。
抗梨形虫药(抗焦虫药)
(四)常用药物:
1、双脒苯脲(Imiຫໍສະໝຸດ ocarb):➢ 又名咪唑苯脲。
抗梨形虫药(抗焦虫药)
2、间脒苯脲(Amicarbalide): 疗效和安全性比双脒苯脲稍差。 3、硫酸喹啉脲(quinuronium metilsulfate) ➢ 又名阿卡普林,为传统抗梨形虫药,主要对
牦牛、藏羊梨形虫病防治

梨形虫病是虫媒疾病,通过硬蜱传播,因蜱的种类和分布有地区性,其活动有季节性,故梨形虫病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
1主要症状患畜体表寄生有蜱,高热稽留,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急促;反刍及胃肠蠕动减弱或停止,便秘或腹泻;可视黏膜苍白并逐渐黄染,血液稀薄,可视黏膜、肛门周边、尾根部、阴囊等皮薄处出现出血点或溢血斑;有血红蛋白尿,尿色随着病情加重呈浅红至棕红色或黑红色;有的患畜体表淋巴结肿大,重症若不及时治疗3~15d 死亡。
2病理变化患畜消瘦,僵尸状明显;皮下组织、肌肉结蹄组织和脂肪呈黄色胶样水肿;皮下、肌间、黏膜、浆膜上均见出血点和出血斑;肝、脾肿大;肾脏肿大,呈淡红黄色,有出血点;皱胃和肠黏膜潮红并有点状出血;切开肿胀的淋巴结,见暗红色、白色的大小不一的结节。
3诊断抽样调查本地蜱虫样本300份,显示主要蜱种为西藏革蜱、青海血蜱。
高寒草甸自然放牧区牦牛、藏羊蜱虫感染相对较低的原因是气候恶劣及自然天敌限制了蜱虫的繁殖。
低海拔,气候、植被较好的河谷农牧区,半舍饲、舍饲畜蜱虫感染率相对较高的原因是养殖方式粗放,蜱虫天敌少,防疫、驱虫、消毒不到位。
采集寄生蜱虫较多或排血尿病畜的耳静脉血液或颈静脉血液10mL ,制成血涂片,放入4℃冰箱保存,送检。
检测显示致病主要虫种为:牛巴贝斯虫、中华泰勒虫、瑟氏泰勒虫。
4预防对外地引进的牦牛、藏羊严格进行检疫、驱虫。
病死牛及其粪便、污染物严格按照GB16548规定进行处理。
体内体外结合驱虫,全年用药3~4次并视驱虫效果调整用药量。
驱虫药物有双甲脒、二嗪农、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碘硝粉、伊维菌素等。
本病流行地区发病期到来前用贝尼尔预防性治疗。
加强圈舍及周边的消毒,墙体裂缝及时封补。
5治疗治疗药物有咪唑苯脲、贝尼尔、硫酸喹啉脲、盐酸吖啶黄、青蒿琥酯等。
■张康林(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四川甘孜626000)中图分类号:S823.59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8964(2021)01-0059-01收稿日期:2020-11-25梨形虫病牦藏羊防治59。
羊梨形虫病

羊梨形虫病是由泰勒科和巴贝斯科的各种原虫引起的血液原虫病。
其中绵羊泰勒虫和绵羊巴贝斯虫是绵羊和山羊致病的主要病原体;由硬蜱吸血时传播。
该病在我国甘肃、青海和四川等地均有发生,常造成羊大批死亡,危害严重。
[病原]绵羊秦勒虫红细胞内虫体以圆形、卵圆形为大多数,约占80%,其次为杆状,边虫形很少。
圆形虫体的直径为0.6~2.0微米,卵圆形虫体长约1.6微米。
红细胞内的虫体数为1~4个。
红细胞染虫率一般低于2%。
在淋巴涂片中可见到淋巴细胞内或游离其外的石榴体。
石榴体直径约8微米,有的达10~20微米,其内含有1~80个直径1~2微米的紫红色染色质颗粒。
绵羊巴贝斯虫病原寄生在红细胞内,虫体有双梨籽形、单梨籽形、椭圆形和变形虫形等各种形状。
其中双梨籽形占 60%以上,其他形状虫体较少。
梨籽形虫体为2.5~3.5微米X1.5微米,大于红细胞半径;虫体有两个染色质团块。
双梨籽虫体尖端以锐角相连,位于红细胞中央。
[诊断要点]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1.感染泰勒虫病羊主要表现为病初体温升高到40~42℃,呈稽留热型;脉搏加快,呼吸促迫,鼻发鼾声,心律不齐;食欲减退,便秘或腹泻;精神沉郁,四肢僵硬,喜卧地;眼结膜初为充血,继而苍白,并轻度黄染;畜体消瘦;体表淋巴结肿大,肩前淋巴结肿大尤为显著,可由核桃大至鸭蛋大,触之有痛感。
死于泰勒虫感染的羊,可见尸体消瘦,贫血;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尤以肩前、肠系膜、肝、肺等处更为明显;肝脏、胆囊、脾脏显著肿大,并有出血点;肾脏呈黄褐色,表面有淡黄或灰白色结节和小出血点;真胃粘膜有溃疡斑,肠粘膜有少量出血点。
2.感染巴贝斯虫病羊的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至4l~42℃,稽留数日或至死亡;呼吸浅表,脉搏加速,精神委顿,食欲减退乃至废绝;粘膜苍白,显著黄染;时而可见血红蛋白尿,并出现腹泻;红细胞减少至每立方毫米200万~400万,大小不匀。
剖检死于巴贝斯虫感染的羊时,可见粘膜与皮下组织贫血、黄染;肝脾肿大变性,有出血点;胆囊肿大2~4倍;心内外膜及浆粘膜亦有出血点和出血表现;肾脏充血发炎;膀胱扩张,充满红色尿液。
动物寄生虫病-反刍动物原虫病

梨形虫病
家畜梨形虫病(旧称焦虫病)是由孢子虫纲、 梨形虫亚纲、梨形虫目中的巴贝斯科 (Babesiidae)和泰勒科(Theileriidae)的多种原 虫所引起各种疾病。
梨形虫病不能直接感染,必须通过适 宜的蜱作为传播者才能将病原传播,蜱 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而梨形虫 病的流行也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
尸体消瘦,贫血,血液稀薄如水。皮下组 织、肌间结缔组织和脂肪均呈黄色胶样水 肿状。
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 临床检查: 病原检查: 血片检查
血清学诊断:
治疗:
1、咪唑苯脲 对各种巴贝斯虫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剂量为1~3mg/kg体重,配成10%溶液肌肉注射。 该药安全性较好。
2、三氮咪(贝尼尔) 剂量为3.5~3.8mg/kg体重, 配成5~7%溶液,深部肌肉注射。黄牛偶尔出现起卧 不安,肌肉震颤等副作用,但很快消失。水牛对本药 较敏感,一般用药一次较安全,连续使用易出现毒性 反应,甚至死亡。
预防:
1、灭蜱 。 2、 应选择无蜱活动季节进行牛只调动。 3、用咪唑苯脲进行药物预防 。 4、免疫
目前国外一些地区已广泛应用抗巴贝斯虫弱 毒虫苗和分泌抗原虫苗
羊球虫病是由艾美科艾美耳 属的球虫寄生于羊肠道所引 起的一种原虫病,发病羊只 呈现下痢、消瘦、贫血、发 育不良等症状,严重者导致 死亡,主要危害羔羊。
5、两岁以内的犊牛发病率高,但症状轻微,死 亡率低;成年牛发病率低,但症状较重,死亡 率高,特别是老、弱及劳役过重的牛,病情更 为严重。当地牛对本病有抵抗力,良种牛和由 外地引入的牛易感性较高,症状严重,病死率 高。
症状:
发热 体温升高到40~42℃,呈稽留热型 消瘦,贫血,黄疸 血红蛋白尿
渭源县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绿色防控

渭源县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绿色防控渭源县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该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果树生长,以苹果、梨等为主要果树种植。
然而,随着果树种植规模的扩大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梨小食心虫也逐渐成为一大危害果树的害虫。
本文将就渭源县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绿色防控进行介绍。
一、梨小食心虫的生物特征及危害1、生物特征梨小食心虫又名梨斑螟,成虫体长约 5mm-6mm,羽翅展开宽度为 14mm 左右,翅膀前缘呈银白色,后缘为黑褐色。
幼虫体型短而胖,身体呈淡黄色,头部呈黑色,身体长约为5mm-8mm。
2、危害梨小食心虫出现在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以成虫在梨园内活动为主。
成虫主要在夜间活动,以花蕾、花、果实为食。
幼虫主要以果实和芽为食,从果皮下钻入,形成类似于结球的白色茧,导致果实发育不良,严重时会直接导致果实落地。
梨小食心虫不仅会对果实造成损害,还会导致果实破裂,影响果实的卫生质量,使梨园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
二、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措施传统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措施以化学农药为主,但这种方法已经受到农民的质疑,特别是有机果农更是坚决反对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害虫。
因此,绿色防治措施逐渐受到广大果农的重视,以下是几种绿色防治方法:1、物理措施物理措施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虫方法,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用灯光诱杀、用黏纸诱捕等。
其中,灯光诱杀主要利用了梨小食心虫会在夜间活动的特点,架设在梨园内的特定灯光可以吸引害虫进入特定位置,然后再使用运用杀虫灯来对其进行歼灭。
使用黏纸诱捕的方法则是将黏纸放置在果树下方,在害虫活动频繁时可以将害虫粘住,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微生物和植物杀虫剂等天然物质来对害虫进行防控。
利用天敌进行防虫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将卫星恐龙和蜘蛛等天敌引入到梨园内,可以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此外,利用一些微生物和植物杀虫剂也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这些生物杀虫剂不会对果树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具有较强的环保性和绿色防治的特点。
梨小食心虫在甘肃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控技术

2 0 1 7年
第 7 期
G a r t s u A g r .S c i . a n d T e c h n . N o . 7 2 0 1 7
9 3
梨小食心虫在甘肃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控技术
李红旭 ,曹素芳 ,刘 小勇 ,赵 明新 ,王 玮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 究所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术研 究与示范( 1 6 4N 0 K C A 0 6 3 — 2 ) ,农业部 园艺作物生物 学与种质创制 学科群 西北果树科 学观测 实验站。 作 者简 介 :李 红旭 ( 1 9 7 4 一) ,男 ,陕西岐 山人 ,副研 究 员 ,主要 从 事 梨树 育种及 栽培技 术研 究工作 。联 系电话 :
( 一 般 在 4月 中旬 至 5月下 旬 ) 。成 虫 羽化 后 1 ~ 3 d
虫各 代虫态 的出现无 明显界 限 ,世代重 叠 _ 4 ] ,
果农 很 难 掌 握最 佳 的喷 药 时 间 ,防 治效 果 不理 想 。
开始产卵 ,成 虫对 糖醋液有很强 的趋性 。有转主
为 害 习性 ,1 ~2代 成 虫 主要 产 卵 于桃 、杏 、李 树 新 梢 上 ,幼 虫 孵化 后 即蛀 梢 或蛀 果 为 害 。3— 4代
果面并不凹陷,幼虫在果 内蛀食并排粪其中。2 0 d
左 右 幼 虫 老 熟 后 脱 果 化 蛹 ,脱 果 孔 较 大 且 明显 ,
被害果早期脱落 ,或随果入库 ,造成减产和烂果。
2 发 生规律
蛀食梨 、桃 、苹果 的果实 和桃树的新 梢 ,是甘肃 省果树上 的重要害虫之一 3 ] 。据 2 0 1 0 、2 0 1 1 年我 们连续 2 a 对甘肃省天水 、静宁、景泰、张掖等主
牛梨形虫病临床症状与防治

牛梨形虫病临床症状与防治作者:董存梅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20年第7期董存梅(甘肃省肃北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酒泉 736300)摘要:牛梨形虫病是一种牛养殖中常见的寄生虫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对养牛生产影响较大。
该文对牛梨形虫病的病原、生活史、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详细论述,以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病率,提高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牛梨形虫病;生活史;病状;治疗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0.07.052Clinical Symptoms and Control of Bovine PiroplasmosisDong Cunmei(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of Subei County,Gansu Province,Jiuquan 736300,China)Abstract:Bovine piroplasmosis is a common parasitic disease in cattle breeding.It has obvious seasonal character and has great influence on cattle production.In this paper,the pathogen,life history,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ovine piroplasmosi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cattle breeding.Key words:bovine piroplasmosis,life history,symptom,treatment0 引言牛梨形虫病是一类血液原虫病,是由寄生在牛血细胞或血浆内的巴贝斯虫和泰勒虫引起,该类病通常通过硬蜱传播,因而在硬蜱活跃的季节发病率较高。
牛梨形虫病的流行病学、症状与治疗方法

牛梨形虫病的流行病学、症状与治疗方法
赵光莲
【期刊名称】《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年(卷),期】2024()2
【摘要】牛梨形虫病是由巴贝斯科和泰勒科的各种不同的梨形虫寄生在牛血液内
所引起的疾病总称。
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蜱的活跃季节传播,依靠蜱传播
而引起本病的暴发与流行。
病牛临床表现发热、贫血、黄疸、迅速消瘦和精神不振等,是各种梨形虫病共同的症状。
我国牛梨形虫病主要病原体有双芽巴贝斯虫、牛
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4种。
南方各省以巴贝斯虫病比较多,西北、
华北、东北等地则以泰勒虫病较为广泛。
梨形虫病会给牛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并
能引起大批死亡,患病后病势严重,死亡率可达90%以上,会使养牛业遭受巨大损失。
【总页数】3页(P143-145)
【作者】赵光莲
【作者单位】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
【相关文献】
1.新疆牛梨形虫病单一与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2.南方草地牛血液原虫综合防制技术研究——红安试验点牛梨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3.南方草地牛血液原虫综合防
制技术研究──Ⅰ.牛梨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4.牛梨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5.新疆哈密市一起疑似牛梨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