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学习:浅谈中国笛子的突出特点
笛子的介绍以及音色特点
笛子的介绍以及音色特点笛子是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起源于中国。
它是由竹子制成的,通常有六个音孔和一个吹口,通过调整手指的位置来改变音高。
笛子的音色柔和悦耳,具有独特的韵味和表现力。
下面将从笛子的历史、构造、演奏技巧、音色特点等方面详细介绍。
笛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
最早的笛子是用动物的骨头或角制成的,后来逐渐发展成用竹子制作的乐器。
在中国古代,笛子被广泛应用于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戏曲等领域,成为重要的乐器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笛子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笛子,如竹笛、竹横笛、竹箫等。
笛子的构造相对简单,主要由笛身和吹口组成。
笛身通常由竹子制成,长度约为一尺至三尺。
笛子的笛身上有六个音孔,通过调整手指的位置来控制音高。
吹口位于笛子的一端,演奏时需要用嘴唇轻轻吹气,使空气通过吹口进入笛身,产生音响。
演奏笛子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首先是正确的吹奏姿势,要保持身体放松,吹气时要用腹部呼吸,并且控制吹气的力度和气息的稳定性。
其次是手指的灵活运动,需要准确地控制音孔的开合,以产生不同的音高。
此外,演奏笛子还需要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掌握,以及音色的表现力。
笛子的音色特点独特而丰富。
它的音色柔和、清脆、悦耳,具有一种深情、清新的美感。
笛子的演奏可以表达出各种情感,如欢乐、忧郁、悲伤等。
它的音色在演奏中可以自由地变化,既可以细腻柔和,又可以高亢激昂,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笛子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技巧有着密切的关系。
演奏时,通过调整吹气的力度和嘴唇的姿势,可以改变笛子的音色。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如颤音、滑音、吐音等,来增加音乐的表现力和变化。
此外,演奏者还可以利用气息的控制和手指的技巧,改变音色的明暗、轻重,使音乐更加生动有力。
笛子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乐器,它的音色特点柔和悦耳,具有独特的韵味和表现力。
通过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和运用各种技巧,演奏者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音乐的变化。
无论是在宫廷音乐、民间音乐还是现代音乐中,笛子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喜爱的乐器之一。
少儿长笛入门:笛子演奏和创作艺术
少儿长笛入门:笛子演奏和创作艺术中国笛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为它音色优美、嘹亮动听、流传之广、流派之多,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大家庭里的主要成员之一。
在二十世纪中叶,中华大地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笛子演奏家,其中冯子存(1904-1987)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他以一曲《喜相逢》震撼了神州大地,首次将中国笛子以独奏的形式搬上了舞台,故此曲在中国笛子艺术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冯子存是在民间音乐极其丰富的环境里磨练成长的,他出生于山西阳原县,从小生活贫困,常与哥哥一起干活。
他的大哥会拉四胡,二哥会吹笛子、打板鼓等民间乐器;在闲暇时间,经常随哥哥一起参加民间的演出活动。
后来因为生活所迫,随哥哥赴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包头地区做手工艺活皮匠。
虽然白天干活很累,但仍然坚持每天晚上在当地搞一些小型文艺演出活动,与民间艺人一起演出二人台小戏,也随当地艺人学习二人台音乐;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和磨练,并将二人台音乐与山西民间音乐柔和在一起,这些积累都成为冯子存创编笛子独奏曲的重要素材,如《八仙庆寿》、《十对花》、《拜大年》、《喜相逢》等,都源于二人台音乐。
如果要了解和研究冯子存笛子艺术,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二人台艺术。
二人台是一种地方小戏,由二人对歌对舞,故名二人台。
它主要流行于内蒙西部、山西、陕西、宁夏、河北等部分地区,因为它它短小精悍、形式活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二人台的音乐也非常有特色常用的乐器有笛子、四胡、扬琴;另外还有一件打击乐器;四块瓦(四块竹板,一手两块,互相撞击可奏出多端的节奏),有时也加三弦、梆子等等;其中各种乐器必须相互配合,才可构成一条完整、优美又极有特色的旋律,所以老艺人称二人台中的笛子为“骨头”,扬琴是“兜底”的、四胡是“填缝”的。
不过经过冯子存的加工发展,笛子的旋律性及独立性增强了,并逐渐变成一种独奏乐器。
1953年冯子存代表河北省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观摩大会”,演奏他自己编写的台子曲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得到来自全国各地音乐专家的高度评价。
笛子的演奏特点分析的论文
笛子的演奏特点分析的论文笛子的演奏特点分析的论文笛子,又称竹笛,是中国传统乐器,在民间音乐、戏曲、民族乐团、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均有运用,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艺术特点各具特色,本文主要选取具有独特演奏特点的曲笛与梆笛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梆笛曲《喜相逢》民间艺人冯子存(1904—1987)是演奏北方梆笛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所整理、改编和演奏的梆笛曲《五梆子》、《喜相逢》等,是在河北、山西、内蒙古一带流传的民间乐曲和地方戏曲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演奏手法上吸收了“二人台”伴奏乐器中的笛子的演奏特点。
二人台流行于山西北部、陕北榆林、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及河北张家口等地区,是在蒙、汉两族民歌坐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歌舞和小戏剧种。
早期由两人坐唱,有乐器伴奏,人称“打坐腔”。
后来发展为一丑一旦,均由男演员扮演,有一些简单的手势动作。
后来又出现了女演员。
二人台分为东西两路。
东路以歌舞表演见长,以舞霸王鞭为重要内容;西路注重故事情节,以唱、做为主。
二人台的道具有霸王鞭、折扇、手絹等,音乐分为唱腔和器乐牌子曲两大类,牌子曲曲目有100多种,其曲调来自戏曲、说唱、佛曲和民歌。
二人台的`伴奏乐器有笛子、四胡和扬琴,被称作“三手丝弦”,另加梆子击板和四块瓦(四块小竹片,形状似瓦,每只手捏两块碰击发声)加强节奏。
其中笛子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被艺人称为“骨头”。
其演奏很有特色,常以上下装饰音来润饰旋律,民间叫做“加花字”。
这些装饰音不仅与本音之间常有较大的音程幅度,而且装饰音演奏起来速度较快,使旋律显得刚劲明快,很有个性。
二人台牌子曲的结构为板式变奏体,是同一基本音乐主题由慢到快的变化反复,旋律也由繁到简,其结构程序为:第一段,慢板,一板三眼的 4 ∕ 4 节拍;第二段,二流水板,一板一眼的 2 ∕ 4 节拍;第三段,捏子板,有板无眼的1 ∕ 4 节拍。
“捏子”这里是指音乐紧凑而取其骨干音的意思。
冯子存长期从事二人台小戏的伴奏,二人台伴奏及牌子曲演奏中笛子的特点在他整理、改编并演奏的梆笛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长笛学习:笛子知识讲解
长笛学习:笛子知识讲解乐器名称:笛子别称雅号:竹笛;横笛;"横吹"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结构组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长管,上面开有若干小孔。
常见的六孔竹制膜孙笛由笛头、吹孔(1个)、膜孔(1个)、音孔(6个)、后出音孔(1 个)、前出音孔(2个,又名筒音)和笛尾组成。
使用材质:笛身一般为竹制。
笛膜(演奏时贴于膜孔处的一个小薄片)一般用嫩芦苇杆中的内膜制成。
从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 "骨哨"、"骨笛",人们惊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
而这个相似却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
笛子在这七千多年历程中的沿革和发展不由令世界惊叹:中国竹笛艺术是如此地魂丽多姿。
历代文人曾为它写下了无数美妙的诗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促杜工部潸然肠断,使喻成龙鬓发成霜。
近年来,随着中国考古的发现:首先是浙江河姆渡出七千年前的骨哨,骨笛;美国华侨收藏的战国时期七个按孔横吹的铜笛;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公元前433年)曾候乙墓中的两支横吹的笛;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公元168年)中两支横吹笛;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汉初期)一支用二节竹制成的七个按音孔横吹的笛。
这些文物虽是凤毛麟角,但都是中国竹笛鼻祖有力的见证。
从而*了原史料中记载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把笛子传入中国的说法。
中国竹笛的种类及名称极为丰富多彩。
如以形制为名:饰龙谓:"龙头笛"。
乐师在皇帝面前将双手交叉作拱手之意来演奏谓:叉手笛;以尺寸为名的如截竹一尺八寸的洞箫渭:"尺八"。
唐代传入到日本仍谓"尺八"。
我国福建南中常用的洞箫即为"尺八";以典故为名如:汉代音乐家蔡邕,拆"柯亭"第十六根竹制笛,其音色优美,后人赞好笛子谓:"柯亭笛"。
我国民乐中竹笛的重要地位及特点
我国民乐中竹笛的重要地位及特点竹笛是中国古老的乐器之一,其在中国民乐中拥有着重要的地位。
竹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曾是中国古代宫廷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也是庶民乐队中常见的乐器。
在中国的民间乐队中,竹笛更是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了我们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竹笛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是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我国民乐中竹笛的重要地位及特点进行介绍。
竹笛在中国乐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简单而又神奇的乐器。
竹笛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演奏技巧,可以模仿自然界各种声音,如鸟鸣、风声、水流等。
竹笛的音质圆润清越,声音纯正,悠扬动听。
这种音色非常适合表现古代诗歌、民谣和故事。
竹笛的声音能够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感和情绪,它不仅限于古老的中国传统音乐,也能够演奏现代的音乐作品。
竹笛的声音具有着独特的魅力,其音色圆润、婉转、悠扬。
竹笛可以让人们在琴棋书画之外,又一次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刻地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情感。
竹笛通过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让人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并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
竹笛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在中国的音乐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竹笛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它能够通过不同的演奏方式、音色和音高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竹笛演奏的技巧十分复杂,通过吐音、吹音、尖音等手法,演奏出不同的音符和音色。
竹笛的演奏方式也非常丰富多样,可以通过吹奏、吹打、吹唱等方式演奏出不同的音乐作品,从而展现出竹笛的独特魅力。
竹笛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乐器,其在现代音乐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的民间音乐、戏曲演出、舞台表演等各个方面,竹笛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作品,竹笛都能够演奏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曲调,成为音乐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竹笛的音色和表现方式都能够为音乐作品增添独特的魅力和情感,成为音乐作品的灵魂所在。
长笛总结
长笛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内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
外型为一根开有数个音孔的圆柱型长管。
早期的长笛是乌木或椰木制,现代多使用金属,比如普通镍银合金或专业型的银合金,9K和14K黄金以及贵金属铂等,偶尔也有表演者使用特殊的玻璃长笛。
传统木质长笛的音色特点是圆润、温暖、细腻,音量较小,而金属长笛的音色就比较明亮宽广。
不同材料的长笛完全根据演奏者的爱好选择。
但是在乐队中应该统一使用一种长笛,以得到最和谐、饱满的音响效果。
结构组成:管身(含吹节, 主节和尾节)和按键系统。
使用材质:普通型:无缝镍银管,专业型:硬质真银。
乐器特色:清新、透彻,色调是冷的。
高音活泼明丽,低音优美悦耳,广泛应用于管弦乐队和军乐队。
构造与发音原理长笛为木质或金属管状体,全长62厘米,笛头闭塞,塞头距管端约5厘米,笛尾开放。
为便于携带与调音,由2或3段插接组成。
笛身为圆柱体,内径1.9厘米,从与笛身插接处起,其内径至塞头渐缩细为1.71厘米。
以离塞头1.7厘为中心,开椭圆吹孔,上覆吹孔盖,开同样椭圆孔,与吹孔相连,使盖面与孔壁形成锐角,气流即冲击此边棱,激棱发音,管壁开指键孔若干,用指尖控制音键启闭,以变换开管长度,产生不同音高。
每个音孔有固定的音,在演奏时根据演奏指法吹出不同的优美旋律。
孔的发音原理:长笛属于边棱音振动的乐器。
当气流吹入管口尖锐入口处时,气流一半向外通过,一半向内进入,形成了上下两列分离的涡漩。
这时涡漩之间出现了空吸的现象。
由于管口的压力强度低于大气的压力,而使两列分离的气流涡漩相互的吸引,由此产生了碰撞与摩擦而发出振动的声音。
嘴唇与笛孔摆放的位置也是很重要的,要想得到一个正确的气流角度就必须将下嘴唇的唇边对齐笛孔的内边缘,再将笛孔的平面摆平,不可向外翻,也不可向内倾斜。
如笛孔向外,则抑制了基频而突出了高次泛音,这样就会使大量的气流吹离吹口,而减弱了边棱音的振动与摩擦,使其出现漏气声、音质不结实、杂音变多。
如笛孔向内,射入吹口的气流角度偏小,则音色不丰满、不明亮、声音发闷、没有光泽。
长笛专业在民族音乐中的技术特色及应用
长笛专业在民族音乐中的技术特色及应用作者:赵嘉琦来源:《当代人(下半月)》2018年第09期摘要:长笛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从中世纪初期的木质牧笛开始到文艺复兴时期管制长笛,长笛在管乐团、交响乐团演奏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且由于音域較广可以作为独奏的乐器。
长笛声音婉转动听,根据气息和手指技巧的变化可以演奏出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因此,根据长笛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音色与技巧的完美结合,以此展示出民族音乐的韵律美。
关键词:长笛技术;民族音乐;应用一、长笛的起源长笛作为目前流传广、历史悠久的吹奏乐器之一,历史形态各不相同,例如我们可以在博物馆和史料图片中了解到,制作长笛的前身有:木头、芦苇、动物的牙齿等做成的小管,上面有空用来发声。
长笛的名字来源于拉丁文flatus,有清风拂过的意思。
19世纪初,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舍弃传统的木质笛,人们试着用金属做乐器,金属做成的长笛开始问世,随着特奥巴尔德·波姆发明的按键装置,长笛完成了定型。
由于民族特色、地域的因素,长笛在不同民族的意识形态不尽相同且多种多样,时至今日长笛在西方国家多用贵重金属金、银、铜制成,金属的材质会影响到演奏者的音色。
长笛共三截拼接而成。
长笛在中国的原型就是萧、竹笛一类,做成一只管吹奏,甚至各种各样的哨子也都属于长笛一类。
二、长笛的演奏技巧及特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加深加快,长笛在我国发展迅速,其音色优美、声音婉转,音域较宽,可以演奏三个音区,所以除了外国流传进来的乐谱,我国还改编和创作了许多由长笛演奏的独奏曲例如《梁祝》、《春江花月夜》等。
我国的长笛演奏家的演奏方法早期主要来源于东欧,到现今为止,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流入我国,我国长笛演奏技巧不断提高,但是和其他吹管乐器一样,长笛演奏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气息:吹管乐器主要力量来源于气息,在长笛演奏过程中的呼吸和我们日常呼吸不一样,正常呼吸是胸腔呼吸,胸腔吸气快但是吸入的气息不多,不能满足长笛演奏的需要,正确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呼吸,在胸腔吸气的同时扩张腹部,让胸腔和腹部都充分吸气,身体就像一个巨大的储气仓,再由腹部肌肉控制缓慢呼出,能让演奏者提高吸气量而且长度吹奏时间长,能吹奏长连线音,胸腹式呼吸需要大量时间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我国民乐中竹笛的重要地位及特点
我国民乐中竹笛的重要地位及特点民乐是我国具有鲜明特色的音乐文化形态,其中的竹笛具有重要的地位。
竹笛作为民族器乐中最为常见的乐器之一,自古以来就被广泛使用,并且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音乐特点。
本文将探讨我国民乐中竹笛的重要地位以及其独特的音乐特点。
竹笛作为我国最早出现的管乐器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竹制笛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竹笛逐渐成为了我国民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乐器。
从长期的文化积淀来看,竹笛在我国历史上的表现十分突出。
早在古代,竹笛就被用来伴奏诸如龙舞、狮舞、花鼓戏、秧歌等各种传统民俗表演。
同时,在我国的宫廷音乐中,竹笛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常常被用于表现纯朴、清新而又优美的音乐形态,例如《清明上河图》中的《稼歌行》等乐曲。
二、竹笛的音乐特点竹笛的音色清脆、明亮、自然,富有吹奏者自己的表现力,因此被称为“笛音天籁”。
竹笛有着独特的吹奏技巧和风格,其演奏的特点如下:(一)情感表达丰富。
竹笛演奏者可以通过掌握不同打击力度和呼吸力度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使音乐更加生动、感人。
(二)技巧多样。
竹笛是一种艺术性、技巧性都很强的乐器,在演奏上要求吹奏者具备较高的技巧,如吹奏口法的掌握、呼吸法的协调等。
(三)音乐形式多样。
竹笛既可以独奏,也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在民乐中常常与二胡、琵琶、古筝等其他乐器搭配演奏,形成多样的音乐形式。
(四)特定的表演情境。
竹笛常与某些特定的表演情境相联系,如狮子舞、龙舞等各种传统娱乐活动,这也为竹笛带来了更广泛的听众和欣赏方式。
三、竹笛的各类演奏形态竹笛的演奏形态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独奏:竹笛独奏可以充分展现其独特的一面,向听众展现出浓郁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重奏:竹笛与其他乐器合奏,如二胡、琵琶、古筝等组成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形式多样。
(三)伴奏:竹笛常常在其他艺术形式中充当伴奏,如戏曲、舞蹈、歌曲等表演活动中,与其他乐器协奏演奏。
总之,竹笛作为我国民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长达千年的历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竹笛在中国民乐中的主要地位与突出特点
竹笛在中国民乐中的主要地位与突出特点摘要:竹笛是中国传统民乐表演中广泛使用的乐器,它在中国音乐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崇高的地位,是民族乐器的一大典范。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在民乐表演中演奏竹笛的经验创作出本变文章,在此与各位同仁共享关键词:竹笛;中国民乐;主要地位;突出特点竹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民族气质的体现,其自身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史上已经到达不可比拟的高度。
本文从简单介绍竹笛出发,进一步介绍中国民乐表演中的竹笛,最后创造性的总结出竹笛在中国民乐中的主要地位与突出特点1 竹笛的简介竹笛即笛子,在中国传统音乐表演中被广泛使用的乐器,因其主要由竹子制成所以又被称为“竹笛”。
笛子用于音乐表演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使用的范围、地域极广,笛子自身品种繁多,目前广泛流传使用的笛子主要有曲笛、梆笛、定调笛、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
笛子具有明显的中华民族乐器的特点,它发出的声音动情、婉转。
古人将笛子称为“龙吟”,笛子发出的声音在古代被人们称之为“荡涤之声”,故笛子在古时又被叫做“原名涤”,日本使者在唐朝是将笛子引入日本,日本人至今还称竹笛为“涤笛”。
中国的传统竹笛在经历5000多年的历史后演变为如今我们经常看到的笛子。
现在的中国笛子是民族乐队表演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在表演中多用于独奏,也是合奏的重要乐器。
[1]竹笛起源于中国的皇帝时期,随后经历了5000年的漫长发展时期,现在广泛使用的竹笛的原型是宋朝时期的笛子,其基本构造是基于一段空竹管,这段竹管在被砍伐后,去除竹管里的竹节,使其成为空堂竹管,竹管的外型呈圆柱形,接下来在竹管的管身上并排开凿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音孔、两个基音孔和两个助音孔中国竹笛的种类多样,名称及多并且各个地域叫法不一样,竹笛的命名依据也颇多,如依据竹笛的形状命名,竹笛的外形像“龙”,就会被叫做“龙头笛”;如依据表演时的形状,音乐师将双手交叉作拱手状来演奏的竹笛,被称为“叉手笛”;如以竹笛的外形尺寸为依据进行命名的,竹笛有一尺八寸长,被称为“尺八笛”。
长笛音色的种类与应用
长笛音色的种类与应用长笛是一种横吹气鸣乐器,独特的声音质地使得它在各种音乐风格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长笛音色种类及其应用。
1. 清澈明亮的音色长笛的清澈明亮音色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
这种音色适合演奏高亢激昂的曲目,如古典音乐中的奏鸣曲、交响曲等。
其优雅而婉转的音色能够表达出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和情绪,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听觉享受。
2. 甜美磁性的音色长笛的磁性音色在演奏浪漫的曲目时特别显著。
这种音色温暖柔和,带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适合演奏巴洛克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等。
在演奏浪漫的情歌、小夜曲等曲目时,甜美磁性的长笛音色能够为音乐增添一份浪漫和温馨。
3. 柔和浑厚的音色长笛的柔和浑厚音色适合演奏一些抒情、民族或者古风的音乐曲目。
这种音色给人一种自然而纯净的感觉,能够表现出音乐作品中的深情和内敛。
在演奏一些节奏轻快、韵味独特的曲目时,柔和浑厚的长笛音色能够为音乐增添一份古典雅致的韵味。
4. 轻快活泼的音色长笛在演奏一些轻快活泼的曲目时能够展现出其灵活多变的音色。
这种音色呈现出的是一种轻快、活泼的气息,能够增添音乐的活力和动感。
在演奏一些节奏明快、欢快的曲目时,轻快活泼的长笛音色能够为音乐带来一份轻松愉悦的感觉。
长笛的音色种类多样,丰富的音色变化使得它在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抒情音乐还是民族音乐,长笛都能够通过其独特的音色为音乐锦上添花。
长笛还可以与其他乐器进行合奏,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音色效果,为音乐增添更多的层次和魅力。
长笛音色的种类与应用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使得长笛成为人们喜爱的乐器之一。
关于笛子的具体介绍
关于笛子的具体介绍笛子,又称竹笛,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
它是一种吹奏乐器,由竹子制成,通常有六个音孔和一个吹口。
笛子的音色柔和悦耳,能够表达出深情和哀愁,因此在中国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笛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大约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最早的笛子是用竹子制成的,后来逐渐发展出了用其他材料制作的笛子,如玉、象牙、竹节等。
然而,竹子仍然是最常见和最受欢迎的笛子材料,因为它具有独特的音质和易于制作的特点。
笛子的演奏方式相对简单,但要掌握好技巧并发挥出其独特的音色并不容易。
演奏者需要通过吹气和手指的协调来控制音高和音色的变化。
笛子的音域较为广泛,可以演奏出高亢激昂的音乐,也可以演奏出柔和婉转的旋律。
因此,笛子在中国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以及现代音乐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笛子常常与其他乐器如琵琶、古筝、二胡等合奏,形成悠扬动听的音乐。
它也常常用于伴奏戏曲、舞蹈和民间音乐表演。
除了在中国,笛子也在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地有着类似的乐器,但在音色和演奏技巧上有所不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笛子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现代的笛子已经有了许多改进,如增加音孔、改变音孔位置等,使得演奏更加灵活多样。
同时,一些现代音乐家也在尝试将笛子与其他音乐风格如爵士乐、流行音乐等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方式。
总之,笛子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悠久的历史。
它不仅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在现代音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演奏者还是听众,都能从笛子的美妙音色中感受到中国音乐的魅力。
长笛学习:20世纪中国竹笛独奏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20世纪,中国⽵笛独奏艺术进⼊了史⽆前例的发展阶段。
1938年,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家卫仲乐先⽣随"中国⽂化剧团"赴美国演出时,⾸次⽤中国⽵笛独奏民间乐曲《鹧鸪飞》,并在美灌制了唱⽚[1];1953年,中国⽵笛演奏家冯⼦存先⽣成功地独奏了《喜相逢》《黄莺亮翅》等乐曲,在全国引起了极⼤的轰动[2]。
此后,中国⽵笛不但是伴奏、合奏等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乐器,⽽且成为⾳乐舞台上深受群众喜闻乐见的独奏乐器。
20世纪六⼗年代,中国⽵笛独奏艺术形式迅猛发展起来。
以北派冯⼦存、刘管乐和南派赵松庭、陆春龄为代表的南北两⼤流派对中国⽵笛的演奏技巧、演奏风格、形制⾰新与作品创作进⾏了全⾯的探索,从⽽将中国⽵笛独奏艺术的发展全⾯推向了⾼峰。
20世纪七⼋⼗年代以来,⼀⼤批中、青年演奏家脱颖⽽出,⼀批批改编、创作的优秀中国⽵笛作品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众多⽵笛演奏家、制作家开始对中国⽵笛的形制进⾏开拓性的⾰新,先后研制出"多⾳孔⽵笛"、"新⽵笛"(加键笛)、"排笛"、"⼝笛"等。
近年来,⼜出现了"弯管笛"、"巨笛"等。
20世纪中国⽵笛艺术多元化的发展,使中国⽵笛彻底结束了数千年来扮演单⼀伴奏⾓⾊的历史,完全以主⾓的神采登上了国内乐坛,并且已风靡世界各地的舞台,成为世界⼈民共同喜爱的极具艺术魅⼒的中国民族独奏乐器之⼀。
⼆ 20世纪中国⽵笛独奏艺术发展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 1.南北两⼤流派不同独奏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中叶,中国⽵笛独奏艺术发展迅猛,形成了不同的演奏技巧、演奏风格、演奏作品,以及使⽤不同的中国⽵笛形制的南北两⼤流派。
所谓中国⽵笛南⽅流派,即以赵松庭、陆春龄为代表的中国南⽅⽵笛演奏家,以演奏"曲笛"为主,善于对⽓息进⾏巧妙控制,以及运⽤⼿指演奏技巧中的"颤"、"叠"、" 增"、"打"等,将江南民间丝⽵⾳乐、江浙⼀带地⽅戏曲⾳乐,和南⽅诸多民歌等加⼯、创编为中国⽵笛独奏曲;其演奏风格委婉、秀丽,形成了中国⽵笛南⽅流派独特的演奏艺术风格与群体演奏模式。
中国竹笛艺术及其流派分析
中国竹笛艺术及其流派分析1. 引言1.1 中国竹笛艺术及其流派分析中国竹笛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竹笛在中国音乐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既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之一。
中国竹笛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不仅有着奔放激昂的北派风格,还有着细腻婉约的南派风格,每一种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中国竹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历史悠久。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竹笛不断吸收和融合各种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点。
中国竹笛的音色清澈动人,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内在的美感。
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环境中,中国竹笛发展出了不同的流派,如北派和南派。
北派竹笛以豪放奔放、气势磅礴为特点,南派竹笛则以细腻婉约、柔美动人为特色。
不同流派的竹笛艺术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浓厚底蕴和独特风格。
中国竹笛在音乐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音乐艺术的不断创新,中国竹笛艺术也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中国竹笛的起源与历史中国的笛子在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据说中国的古代笛子主要分为簫、篪、散等种类,这些古代的笛子很可能是中国现有的竹笛的前身。
随着时代的变迁,竹笛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乐器,其音色清脆悦耳,在表达情感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的历史上,竹笛在各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和演变。
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区,竹笛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和用途,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无论是北派还是南派,中国的竹笛艺术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对中国竹笛的起源和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古老乐器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2 中国竹笛的艺术特点中国竹笛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音色纯净清脆、音域宽广丰富、演奏技巧独特多样等方面。
我国民乐中竹笛的重要地位及特点
我国民乐中竹笛的重要地位及特点竹笛是我国传统民乐中的一种重要乐器,被广泛地应用于音乐、舞蹈、戏曲等不同领域中。
竹笛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竹笛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竹笛逐渐演变成了不同形式和类型,成为了我国民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竹笛的特点是它在使用竹子作为原材料的同时也包括其声音。
竹笛音色干净而清脆,声音自然而不尖锐,为听感清新舒适。
竹笛也具有音色丰富多变的特点,可以通过不同发音技巧和口型发出不同的音调和音色,让演奏者可表达出更丰富的情感和表情。
竹笛的演奏方式也较为简单灵活,通过调整指法和吹奏方式,演奏者可以轻松地掌握不同的音乐风格以及表达出不同的意境。
竹笛在我国民乐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早在唐朝时期,竹笛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音乐、舞蹈、戏曲等领域中,并且成为了古代宫廷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今天,在现代社会中,竹笛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无论是在民间音乐中还是在大型演出中,竹笛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竹笛的演奏和制作也有其独特的技艺和传统。
竹笛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从选择竹子到打磨,再到调音,每一步都需要高超的技艺和精良的材料。
在演奏方面,需要演奏者掌握一系列的技巧和吹奏方法,用以掌握节奏、调子以及表达情感。
竹笛制作和演奏的技巧和经验不断传承,保持了竹笛文化的独特性。
总的来说,竹笛在我国民乐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点。
其简单的演奏方法和优美的音色,使其成为了民乐文化中的瑰宝。
同时,竹笛的制作技艺和演奏传承也保障了民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随着现代音乐和文化的不断进步,相信竹笛文化也将继续发扬光大,为我们的文化遗产做出更重要的贡献。
【浅谈竹笛-长笛演奏的技巧】 长笛和竹笛同时演奏
【浅谈竹笛\长笛演奏的技巧】长笛和竹笛同时演奏【浅谈竹笛\长笛演奏的技巧】长笛和竹笛同时演奏摘要:在乐器演奏中,竹笛是我国最古老民族乐嚣,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意义。
长笛是一种音色优美动听而异常迷人的乐器,音域宽广,有较强的穿透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竹笛和长笛虽都属吹奏乐器,但他们的演奏技巧却各不相同。
关键词:竹笛;长笛:演奏技巧一、竹笛的特点竹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股哨”,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为现在的竹笛。
竹笛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意义。
竹笛多年来以其“穿云裂石”之音和悠远的神韵,一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但竹笛在很长的时期中一直处于伴奏乐器的地位,直到解放后,竹笛大师冯子存首次将独奏曲《放风筝》《喜相逢》通过舞台展现给全国观众,轰动全国。
从此后,竹笛改变了伴奏乐器的地位,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音乐舞台。
二、长笛的特点长笛是一种音色异常优美动听的乐器。
长笛音域宽广,穿透力强,表现力丰富,适合以独奏的形式表现音乐的丰富内涵。
同时长笛在交响乐和管乐队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长笛与竹笛一样历史悠久,其发展既继承了传统乐器音色悠扬的特点,又具有其独特的时代性。
几百年以来长笛从木、金、到银;由孔到键,由单管到多节,由原来只能吹几个单音到现在交响乐团最妩媚的娇娇者。
长笛音色独特,其音色在低音区浑厚、朦胧,中音区清澈、抒情、柔和,高音区光辉、明亮、穿透力强,是当之无愧的木管乐之冠。
三、竹笛和长笛虽都属吹奏乐器,但他们的演奏技巧却各不相同。
竹笛的演奏技巧传统的竹笛一般只有六个音孔,低音大笛也只有七孔,除了竹笛设计中原有的半音以外,乐曲演奏中的半音、转调主要是依靠演奏演员的演奏技巧和演奏经验,通过半孔按法及叉口指法来完成、这对于演奏人员的演奏水平和音准控制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员怎样实现半音及转调,需要依靠演奏人员的经验。
具体使用手指的什么部位来实现半音及转调,不仅要根据音乐旋律的要求,还必须结合演奏人员自身的条件来决定。
笛子介绍——精选推荐
笛子求助编辑编辑本段简介笛子别称雅号:竹笛;横笛;“横吹”。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使用材质:中国乐器中的笛身一般为竹制。
兽骨、玉石、金属、有机玻璃等其他材质亦可制成笛子。
笛膜:演奏时贴于膜孔处的一个小薄片,一般用嫩芦苇杆中的内膜制成。
乐器特色:属于木管乐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鸣乐器类。
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
英语:中国乐器的笛子英语为其拼音dizi,西洋乐器的笛的英语为flute。
编辑本段形状构造笛子的孔笛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长管,上面开有若干小孔。
常见的六孔竹制膜笛由笛子正面的吹孔(1个)、膜孔(1个)、音孔(6个),笛子背面的后出音孔(2个)、前出音孔(2个,又名筒音),以及笛管的笛头、和笛尾组成。
吹孔是笛子的第一个孔,气流由此吹入,使管内空气振动而发音。
膜孔是笛子的第二个孔,专用来贴笛膜,笛膜多用芦苇膜或竹膜做成,笛膜经气流振动,便发出清脆而圆润的乐音。
不论中国乐器或西洋乐器,在吹孔与笛头之间,有木片塞住,成为笛头塞(Crown)。
笛头塞的位置是决定笛子音调的因素之一。
竹笛接口为了解决笛子因吹奏发热后发声频率升高的问题,在孔建华等老一辈艺术家的推动下,竹笛金属调音套管接口技术应运而生[1]。
该技术在全国乐器厂竹笛的制作中已被广泛采用,并成为中国竹笛的常规配置而普及全国。
除了解决发声频率调节的问题之外,由于带接头的竹笛在接头处可以卸下,使细长的笛子分成2截,保管时无需使用长于笛身的容器,因而携带更为方便。
带有接口的竹笛称为“插口竹笛”。
笛子竹笛接口可分为“单插”和“双插”。
单插型:接口铜管只有一层,内壁于竹子内壁相接并作为笛子的一部分,外壁与笛头端的铜管相插。
优点是设计简单方便修理,缺点是长时间使用可能会漏气。
双插型:通过两层插口解决了单插型的漏气问题。
编辑本段笛子历史远古时代中国笛子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那时先辈们点燃篝火,架起猎物,围绕捕获的猎物边进食边欢腾歌舞,并且利用飞禽胫骨钻孔吹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
长笛音色的种类与应用
长笛音色的种类与应用长笛是一种古老的管乐器,历史悠久,音色优美,被广泛应用于交响乐、室内乐、独奏等领域。
长笛音色的种类和应用非常丰富,本文将从音色的特点、演奏技巧和音乐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长笛音色的特点长笛是一种管乐器,音色明亮、清澈,音域广阔,可表达丰富的情感。
长笛的音色在管乐器中是非常独特的,它具有极好的穿透力,能够轻松地渗透到其他乐器的声音中,形成完美的合奏效果。
在演奏中,长笛音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音色明亮:长笛的音色非常明亮,富有韵味,能够迅速吸引听众。
2. 清澈柔和:长笛的音色柔和圆润,有一种清澈的质感,宛如清泉般的流畅和悠扬。
3. 音域广阔:长笛的音域宽广,既能演奏高音段落,也能演奏低音段落,表现出非常广阔的音乐空间。
4. 表现力丰富:长笛既能够演奏细腻的抒情乐段,也能演奏激昂奔放的乐曲,表现出多样的音乐情感。
二、长笛音色的种类长笛音色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1. 头音:长笛的头音音色明亮、高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适合演奏高亢的旋律和高难度的技巧乐段。
2. 中音:长笛的中音音色比较圆润、温柔,适合演奏一些旋律柔和的音乐,如抒情曲、民歌等。
3. 低音:长笛的低音音色较为浑厚、富有韵味,适合演奏一些沉稳、深沉的曲调,如古典音乐中的柔术段落、交响乐中的低音组等。
每种音色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特点,在演奏中需要根据乐曲的要求和情感表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音色。
三、长笛音色的应用长笛音色的丰富性和表现力使其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长笛音色可以演奏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民族音乐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长笛音色在这些领域的应用。
1. 古典音乐长笛在古典音乐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交响乐队和室内乐中的常用乐器之一。
在古典音乐作品中,长笛音色被广泛应用于独奏、合奏和管弦乐队的各个部分。
由于长笛音色的明亮和通透,它可以很好地和其他乐器相融合,形成特别动人的音乐效果。
长笛入门:笛子演奏的特色
笛⼦属于⽊管乐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鸣乐器类。
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
据传说,笛⼦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笛⼦的表现⼒⼗分丰富,可演奏出连⾳断⾳、颤⾳和滑⾳等⾊彩性⾳符;还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论演奏舒缓、平和的旋律,还是演奏急促、跳跃的旋律,其独到之处都可从中领略。
此外,笛⼦还擅长模仿⼤⾃然中的各种声⾳,把听众带⼊鸟语花⾹或⾼⼭流⽔的意境之中。
从1971年新⽣的"⼝笛"(⼜名俞⽒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的 "⾻哨"、"⾻笛",⼈们惊奇地发现⼆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这个相似却⾛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笛⼦在这七千多年历程中的沿⾰和发展不由令世界惊叹:中国⽵笛艺术是如此地魂丽多姿.历代⽂⼈曾为它写下了⽆数美妙的诗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之嫠妇,促杜⼯部潸然肠断,使喻成龙鬓发成霜.
中国笛⼦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发⾳动⼈、婉回。
古⼈谓"荡涤之声",故笛⼦原名为“涤”,⽇本⾄今还保留有"涤笛",后演变为如今的笛。
笛⼦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
笛⼦实际上是⼀类乐器的通称,如果从⾳⾼上分类,笛⼦⼀般分为曲笛(笛⾝较为粗长,⾳⾼较低,⾳⾊醇厚,多分布于中国南⽅)、梆笛(笛⾝较为细短,⾳⾼较⾼,⾳⾊清亮,多⽤于中国北⽅各戏种)和中笛(形状、发⾳特点介于曲笛和梆笛之间)。
[转载]怎样才算好乐器——长笛篇
[转载]怎样才算好乐器——长笛篇展开全文第一眼看上去,好像所有种类的长笛都是一样的,其实当你吹奏他们的时候会发觉其中的不同,他们的音色不同,一些长笛有额外的按键或是特殊的构造。
本章介绍的是长笛的这些不同之处,为试用和评价长笛提供有关的知识。
绝大多数的知识点同样适用于短笛、中音长笛和低音长笛。
一支长笛听上去的音色如何,是由很多不同的方面决定的。
本章从长笛的材质和漆、木质长笛和短笛本管开始,紧随其后的是为了演奏需要而购买的其他部件:机械装置、垫子,例如一直线的和偏移的按键G,分离按键E的机械构造,开孔或者闭孔按键以及B管;还有一些昂贵的长笛所独有的特征。
谁是正确的?当长笛手们讨论哪种材料最适合长笛,或者有关不同的按键系统和特殊机械构造的用途时,几乎不可能达成共识。
在本章中也包括了各种不同的选项。
只有通过尽可能多的演奏长笛和聆听长笛手的演奏,你才能找到自己所认同的观点。
材质大多数的长笛是金属制作的,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被称作木管乐器。
为什么那?原来最初的时候长笛是木质的乐器后来改用金属制作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它原本典型的木管音色。
音色长笛的材质的确影响到他的音色,但是只在某些程度上,譬如两支银质长笛的音色互相比较要比它们分别和另一支金质长笛比较明显的多。
用来制作乐器的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价值、耐用程度和关泽的持久度等等。
镀银机会几乎所有廉价的长笛都是镀银的。
一些听上去有点明亮,而另一些听上去稍微温暖点,这是管身使用了较硬或者较软的合金的结果。
镍黄铜或者黄铜大多数的制造商使用镍黄铜管来制作长笛,他是一种有着不同硬度选择的合金。
另一些则使用黄铜管,它相对较软,比较容易损坏。
尽管镍黄铜通常被称为日耳曼银,但在这种合金中并不含银。
银你在长笛上花的钱越多,那么上面银质的部分也就越多,相应的镍黄铜也就越少——从嘴唇贴盘开始,一直到银质的按键。
这种珍贵的金属据说能使长笛的声音更加丰满、温暖和宽广,并更具色彩。
少儿乐理知识:浅谈中国笛子的突出特点
少儿乐理知识:浅谈中国笛子的突出特点导读:本文少儿乐理知识:浅谈中国笛子的突出特点,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回。
古人谓“荡涤之声”,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后演变为如今的笛。
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
笛子实际上是一类乐器的通称,如果从音高上分类,笛子一般分为曲笛(笛身较为粗长,音高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于中国南方)、梆笛(笛身较为细短,音高较高,音色清亮,多用于中国北方各戏种)和中笛(形状、发音特点介于曲笛和梆笛之间)。
在强盛的唐朝也是竹笛的兴旺时期,笛曲丰富,人材辈出,随着唐朝歌舞音乐和大曲的盛行,出现了许多盛名的演奏家,如李暮、孙梦秀、尤承恩、许云封等一代神笛.汉代和晋代的马融、蔡邕、桓尹、绿株等演奏家.曲目有《武溪深》、《落梅花》、《梅花三弄》、《紫云回》、《云州曲》等,遗憾的是历代众多的笛曲却没有谱子能留传下来,就现在演奏《梅花三弄》即晋代桓尹的笛曲,也只能从古琴谱的《梅花三弄》中去翻版演奏了。
滔滔江河,滚滚长江。
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竹笛再次掘起, 更放异彩。
以北派冯子存、刘管乐,南派赵松庭、陆春龄为代表的南、北二派笛风均以深厚的民间音乐功底谱写及改编了一大批笛曲,为以后几十年的笛曲和笛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笛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长江后浪推前浪,到了六七十年代人材辈出无穷。
无论从演奏技法和曲目更是脱颖、创新,使笛子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并逐渐摆脱了南、北之分的概念。
乐曲的内容从强调地方风格到追求意境的刻画,广泛吸取其它艺术品种及姐妹乐器的技法而融汇贯通,大大丰富了笛子本身的表现力,1991年朱践耳先生为竹笛和22件弦乐器而作的室内交响乐《第四交响曲》荣获瑞士玛丽.何塞皇后国际交响乐大赛奖。
国外评赞为“具有如此奇妙的音响及不可替代的民族性”,可见中国竹笛的可容性及它的广泛性正以它那不可抗拒的能量走向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笛学习:浅谈中国笛子的突出特点
在强盛的唐朝也是竹笛的兴旺时期,笛曲丰富,人材辈出,随着唐朝
歌舞音乐和大曲的盛行,出现了很多盛名的演奏家,如李暮、孙梦秀、尤承恩、许云封等一代神笛.汉代和晋代的马融、蔡邕、桓尹、绿株等
演奏家.曲目有《武溪深》、《落梅花》、《梅花三弄》、《紫云回》、《云州曲》等,遗憾的是历代众多的笛曲却没有谱子能留传下来,就
现在演奏《梅花三弄》即晋代桓尹的笛曲,也只能从古琴谱的《梅花三弄》中去翻版演奏了。
滔滔江河,滚滚长江。
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竹笛再次掘起, 更放
异彩。
以北派冯子存、刘管乐,南派赵松庭、陆春龄为代表的南、北
二派笛风均以深厚的民间音乐功底谱写及改编了一大批笛曲,为以后
几十年的笛曲和笛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笛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
灭的贡献。
长江后浪推前浪,到了六七十年代人材辈出无穷。
无论从演奏技
法和曲目更是脱颖、创新,使笛子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并逐渐摆
脱了南、北之分的概念。
乐曲的内容从强调地方风格到追求意境的刻画,广泛吸取其它艺术品种及姐妹乐器的技法而融汇贯通,大大丰富
了笛子本身的表现力,1991年朱践耳先生为竹笛和22件弦乐器而作的室内交响乐《第四交响曲》荣获瑞士玛丽.何塞皇后国际交响乐大赛奖。
国外评赞为“具有如此奇妙的音响及不可替代的民族性”,可见中国竹
笛的可容性及它的广泛性正以它那不可抗拒的能量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