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导学案附答案演示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山那样思考
主备人:张二玲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3、确立正确的生态观,增强我们的忧患意识,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4、通过讨论理解含义丰富的语句的过程,教会学生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清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关系。 2.理清文章脉络和情感。
3. 通过讨论理解含义丰富的语句的过程,教会学生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的方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方法】
1.导读法 2.讨论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狼嗥的含义,初步感知课文 一、导入课文:《像山那样思考》
二、作者简介
“近代环保之父”——
奥尔多·利奥波德
(1887—1948) 美国作家,生态伦理学家。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乡年鉴》出版。本书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的思考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三、初步感知文本、研习文本 (一)测读课文 嗥叫( ) 驯服( ) 蔑视 ( ) 迸发 ( ) 湍急 ( ) 艾蒿 ( ) 疲惫 ( ) 饿殍 ( ) 蜿蜒 ( ) 毛骨悚然 ( ) (三)思考问题:
1、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
2、听到这野狼的嚎叫,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3、这一声狼嗥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有何深意?
4、面对这声嚎叫,其他的事物有什么反应?
8、这里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排比句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9
四、作业
1、课后练习一(书上)
2、写出五个与狼有关的成语并解释。
3、完成“学案”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通过研习,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体味语言。
一、研习文本,思考讨论,深入感悟
1、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二、“我”对狼是什么态度?
1、阅读4、5、6段,找出作者对狼的最初看法是怎样的?为什么?请结合关键句来回答。
原因(文中关键句):
2、后来作者还是这样认为吗?原因是什么?
他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呢?如果具体点,是哪一刻?哪一场景触动了作者的心灵?
3、至此,作者对狼观点发生了变化
4、提问思考: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人的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后,天堂出现了么?出现了什么情况?
三、作者对狼的看法不断在更新,面对那一座座无狼出没的山,所作者提出要怎样去思考呢?利奥波德开始像山那样思考。
1、想一想:面对狼这声嚎叫,山是怎样思考的?
仅仅是长远的危险”。还如“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提问:如何理解?)这是梭罗的名言,作者对此也是完全赞同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荒野中万物之间都是怎样的。应该说
3、所以,我们要像山那样思考,思考什么呢?
4、体味语言。想想这些哲理性句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①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嚎叫。
②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③他不知道像山那样思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④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5、探讨狼嗥的内涵:
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它的叫声想告诉我们什么?)
6、明确并齐读:
我们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
我们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
人和自然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否则,当危机发生时,我们也许才能真正体会这声狼
嗥的真正内涵
7、补充句子:像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
8、小结:
在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这些平实的记叙之后,人们渐渐能够意识到,狼的嗥叫声中所饱含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失去了一种可贵的生存的经验——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的人类,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利奥波德在文中的悲悯和忧虑让读者看到了一颗高贵而敏感的心灵,读过此文,应该能够听到利奥彼德的大声疾呼了。
找一位同学来朗读文章的最后一节。
五、拓展思考
想一想:如果人类不能像山那样思考,这世界会怎样?(课件)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反馈练习《学练同步》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荡漾.(yàng)皱.巴(zhòu)艾蒿.(hāo)
B.迸.发(bēng)饿殍.(piǎo)补偿.(cháng)
C.兆.头(zhào)蠕.动(nuó)悚.然(sǒng)
D.嗥.叫(háo)闪烁.(shuò)湍.急(chuài)
2.依次填入下文空缺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___________,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___________,在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___________是狼,___________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A.所以因此无论或
B.因此但是无论或
C.所以但是即使还
D.因此因此即使还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
B.当它爬上岸朝向我们,并摇晃着它的尾巴时,我们才发觉我们错了:这是一只狼。
C.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
D.对鹿来说,它是死亡的警告;对松林来说,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对郊狼来说,是就要来临的拾遗的允诺。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我想在这一片天籁中__________出诺日朗瀑布的咆哮,却难以如愿。
(2)诺日朗瀑布,正是压抑后的一次__________和喷泻。
(3)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________在白色的水中。
A.分辩爆发淹没
B.分辨暴发湮没
C.分辨爆发淹没
D.分辩暴发湮没
5.选出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A.陪我来的朋友指着一湖碧水,无动于衷
....地告诉我:“这就是诺日朗。”
B.难道我不该与土地息息相通
....吗?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绿叶与青菜的泥土吗?
C.即使是愤世嫉俗
....的可怜人和最最忧悒的人也能在大自然中找到最甜蜜、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侣。
D.狼的嗥叫使那些在夜里听到声音,白天去察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悚然
....。
6.把下面的句子变成陈述句。
难道我不该与土地息息相通吗?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绿叶与青菜的泥土吗?五、课后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我现在想,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而且,大概就比较充分的理由来说,当一只被狼拖去的公鹿在两年或三年就可得到补偿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复原。
牛群也是如此,清除了其牧场上的狼的牧牛人并未意识到,他取代了狼用以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的工作。他不知道像山那样去思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
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所有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同一种东西: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用这一点去衡量成就,似乎是很好的,而且大概也是客观的思考所不可缺少的,不过,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也许,这也就是梭罗的名言潜在的含义。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7.“牛群也是如此”中“此”指代什么?“正因为如此”中“此”指代什么?
8.最后一段“这也就是梭罗的名言潜在的含义”中的“这”与“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中的“这”指代的意义相同吗?如不同各指代什么?
9.最后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10.这三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