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评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些旅游资源虽
有一定的质量,如
果在一定地区范围
河北沧州铁狮子
内只是个孤独的景
点,而无法与其他
景点共同构成景观
群,这样的资源游 览价值也不大。
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所要开发的资源 在景观特征上雷同 于邻近的景点,甚 至在质量上还略逊
北京雍和宫
一筹,其游览价值
便会大大下降。
讨论:北京雍和宫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为什么却游客 稀少?
案例分析
桂林和杭州两大旅游城市在接待境外游客方 面常常不相上下,有时桂林甚至超过杭州。 但在接待国内游客方面,杭州每年约为 2000万人次,而桂林只有600~700万人 次。请分析其原因。
(1)桂林和杭州的游览价值相近,境外游客比较富裕, 以航空交通方式旅行。桂林、杭州对他们来说,市场距 离差异小,故接待数量不相上下。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受经济条件和休闲 时间的影响,到杭州的经济距离短,到桂林的经济距离 长。 (3)国内旅客还不够富裕,大部分选择火车或汽车作为 旅行交通工具。桂林地处我国的西南部,交通不便;而 杭州地处东部沿海,交通发达。杭州的通达性比桂林好。
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大量旅游者的
到来,以及为
接待旅游者而
进行的各项服
务,必然冲击
当地正常的社
会秩序。
联系实际
• 请你联系当地实例,说明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 负面影响。
旅游开发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乡村或少数 民族地区的传统社区风貌、民俗文化被现代城市文化所取 代,民俗活动表演化、庸俗化。文物和地方特产的商业化 仿造,社区居民从事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销售,古老的 民间艺术和衣食习俗后继乏人而面临失传。又如真实的文 物古迹遭受破坏,仿古建筑泛滥。再如过多的游客、不文 明的旅游行为、过度的旅游地建设,造成旅游地过度城市 化和社会风气不健康,拥挤、污染、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 增多。旅游开发不当,占用农田,迁走原住民,抬升旅游 地物价,破坏当地居民的谋生方式,带来当地居民难以接 受的生活方式;犯罪率上升等都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大气污染加重
活动:
• 旅游对莫高窟空气质量的影响 • 对敦煌莫高窟的实地监测表明:40名游客在同一个洞窟中 停留37分钟,洞窟中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都会发 生很大的变化。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达到正常值的6 倍以上。每位游客每小时呼出的水汽的67%(约21克水)、 二氧化碳52%(4.7升)在游客离开洞窟之后,仍然会长 时间停留在洞窟的空气中。
环境污染
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文物古迹的破坏分为有意和无意的两种行为。第一张 图片是对文物古迹的有意破坏,对此我们应予以谴责。第 二张图片是对文物古迹的无意破坏,因为人们的呼吸、汗 水等会对古迹造成损坏,对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 敦煌现在在旅游高峰时,就限制入窟的人数。
旅游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由于旅游 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过度、旅游开发的盲目 性造成的
(二)旅游发展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旅游与环境有互惠的关系(共生关系)。 良好的环境为旅游提供资源,旅游发展 迫切要求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政策法规和 措施的落实,进而促进环境保护。
(三)旅游发展中如何保护环境
P65的活动、P66的阅读
一是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 二是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
周庄黄金周 周庄黄金周
地区接待能力——基础设施
有利于旅游 资源开发
基 础 设 施
完善 先进
服务 质量高
游客 增加
不完善 落后
服务 质量低
游客 稀少
不利于旅游 资源开发
客源市场
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 客源地 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
P67 活动
• 思考: • 从旅游资源保护角度出发,你认为上述措 施是否得当? • 为了解决游客数量与接待能力之间的矛盾, 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黄山无序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案例借鉴
日本多家旅游社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出一日游特别 团。游客在观赏湖山美景之际,动手搜集园林中的 垃圾。游客只需在风景区搜集垃圾一小时,便可以 免费享受温泉浴和午餐。 德国人的环保意识非常强烈,把保护环境视为仅次 于就业和打击刑事犯罪的国内第三大问题。德国也 是一个很自律的民族,长期的环保教育使他们具有 了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对自己国家的自然环境,特 别是著名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珍爱备至,几乎人人 都养成了自觉执行各项环保法规的习惯。
(三)旅游资源的三大效益评价
旅游资源的效益不仅体现其经济价值,还体 现为社会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在开发 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既要提高经济收益,更 要重视旅游资源的环境意义和长期开发利用 可能造成的问题。
(一)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表现在六个方面: 1。水资源良性平衡遭破坏 2。大气污染加重 3。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4。珍稀自然遗产面临威胁 5。良性生态平衡遭破坏 6。文物古迹遭毁损
讨论:下图反映了旅游活动对地理 环境环境有何影响?
1、水资源良性平衡受到破坏
思考:下列旅游活动中对旅游资源 有什么不利影响?
天柱山风光
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开发地的容人量(人/平方米) 和容时量(小时/景点)。旅游景区单位面积所容纳的 游人数,为容人量,它是风景区的用地、设施和投资 规模在设计时的依据。容时量指景区游览所需要的基 本时间,它体现了风景区的游程、内容、景象、布局 和建设时间等内容。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地 理 位 置 与 交 通
优越的位 置、方便 的交通 游客 “进得来、 出得去、 散得开” 开发 价值大
游客 数量多
位置偏远 交通不便
路途费用 过多,时 间过长, 出入不畅
游人 稀少
开发 价值小
评:交通不便的地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再高,与不具有开发价值。
通达度
天柱山 位于安徽 省潜山县境内, 曾被汉武帝封 为南岳。山上 “峰无不奇, 石无不怪,洞 无不杳,泉无 不吼”,兼有 雄、奇、灵、 秀等美感。但 游客稀少,为 什么?
冬
三峡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摩崖石刻
泰山石刻
(一)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
①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②资源的集群状况 ③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附近是否有特征 相似的景点
游览价值
资源的质量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非凡性
千岛湖亲水游
资源的集群状况
北京雍和宫的历史文化价值虽然很高,但因北京有故宫、 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更吸引游人的旅游资源,所以相对来说, 雍和宫的游览价值有所下降。
(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景区旅游环境容量 地区接待能力 客源市场条件 施工难易条件
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二、旅游资源评价
(一)评价原则
全面分析原则、综合评价原则
(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
地形地貌 生态环境 自然景观 人为景观 地理区位 交通条件 发展潜力 开发前景 单因素状况 和综合状况 优势和 限制性 因素 科学定位
(1)客观实际的原则
(2)全面系统的原则 (3)符合科学的原则 (4)效益估算原则 (5)高度概括的原则 (6)力求定量的原则
第二节 旅游资源评价
一 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 旅游资源评价
案例:黄山无序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 在位于海拔l 000多米的黄山核心风景区,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楼堂馆 所,而且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这主要是因为黄山旅游发展股份公司麾下7家 宾馆的盈利,吸引了更多的后来者跃跃欲试,争相修建楼堂馆所对外营业。 比如黄山市的一些政府部门,就纷纷在黄山核心风景区内修建自己的招待所, 接待游客。 既然要修建楼堂馆所,首先不可避免的是开山炸石,伐木毁林。楼堂馆 所建好,紧随而来的是餐厅的油烟,宾馆的污水,还有遍地的生活垃圾。建 筑使用的钢筋、水泥和碎石四处堆积,原来的植被已经荡然无存。 为了配合旅游饭店经营的需要,黄山的水通过管道输送给数量越来越多 的宾馆和招待所。因为输水管道施工的需要,经过上亿年地质构造才形成的 黄山岩体被凿开敲碎,输水管通到哪里,哪里就是碎石遍地。在半山腰、在 游人步行道的两旁,管道、碎石随地可见。远远望去,秀美的黄山伤痕累累。 据统计,黄山风景区内的输水管道长达40千米,一直通到了黄山的顶峰。 没有了水源的黄山,旅游景观大打折扣。如观瀑楼对面的瀑布叫“人字 瀑”,往日一股瀑布飞流直下,在中途分为两股,像是在悬崖峭壁上写出的 一个大大的“人”字。但今天,峭壁上只剩下瀑布曾经冲刷过的痕迹。而 “梦笔生花”的真松树是一棵长在山峰顶端的黄山松,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 只是一棵塑料树,真树已在几年前枯死。
(二)评价内容
(评价资源的旅游价值和环境价值)
1、三大浏览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美学价值(艺术观赏价值)
科学考察价值
2、三大开发价值(来自百度文库大效益):
经济价值 社会文化价值 生态环境价值
3、六大开发条件:
1)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2)景观的地域组合条件
3)景区旅游容量条件
4)市场客源条件 5)投资条件 6)施工条件
1 游客数量与文物古迹保护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 以敦煌莫高窟为例,提出保护文物和合理发展旅游业 的方案。
3、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4、珍贵自然遗产面临威胁
5、良性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6、文物古迹遭到毁损
来雁塔
http://www.3xiang.net/one/3809.html
杭州市余杭镇安乐 山上有一座古塔,名曰 安乐塔,始建于吴越五 代十国,重建于明代, 此后屡有修复,最近一 次为1984年。此塔因与 雷峰塔形似,当地人称 它为“小雷峰塔”,是 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7 月3日,记者登临此塔时 发现古塔被人满身乱涂 乱画。
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 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 利用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
案例分析
据悉,每年到杭州旅游的人主要来自上海市 和江苏省,来自全国其他地区的人比重少,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到杭州旅游的人主要来自上海市和江苏省, 这说明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经济发达地 区的距离。 到杭州旅游的人来自全国其他地区的人比 重少,这说明旅游资源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有一定的质量,如
果在一定地区范围
河北沧州铁狮子
内只是个孤独的景
点,而无法与其他
景点共同构成景观
群,这样的资源游 览价值也不大。
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所要开发的资源 在景观特征上雷同 于邻近的景点,甚 至在质量上还略逊
北京雍和宫
一筹,其游览价值
便会大大下降。
讨论:北京雍和宫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为什么却游客 稀少?
案例分析
桂林和杭州两大旅游城市在接待境外游客方 面常常不相上下,有时桂林甚至超过杭州。 但在接待国内游客方面,杭州每年约为 2000万人次,而桂林只有600~700万人 次。请分析其原因。
(1)桂林和杭州的游览价值相近,境外游客比较富裕, 以航空交通方式旅行。桂林、杭州对他们来说,市场距 离差异小,故接待数量不相上下。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受经济条件和休闲 时间的影响,到杭州的经济距离短,到桂林的经济距离 长。 (3)国内旅客还不够富裕,大部分选择火车或汽车作为 旅行交通工具。桂林地处我国的西南部,交通不便;而 杭州地处东部沿海,交通发达。杭州的通达性比桂林好。
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大量旅游者的
到来,以及为
接待旅游者而
进行的各项服
务,必然冲击
当地正常的社
会秩序。
联系实际
• 请你联系当地实例,说明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 负面影响。
旅游开发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乡村或少数 民族地区的传统社区风貌、民俗文化被现代城市文化所取 代,民俗活动表演化、庸俗化。文物和地方特产的商业化 仿造,社区居民从事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销售,古老的 民间艺术和衣食习俗后继乏人而面临失传。又如真实的文 物古迹遭受破坏,仿古建筑泛滥。再如过多的游客、不文 明的旅游行为、过度的旅游地建设,造成旅游地过度城市 化和社会风气不健康,拥挤、污染、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 增多。旅游开发不当,占用农田,迁走原住民,抬升旅游 地物价,破坏当地居民的谋生方式,带来当地居民难以接 受的生活方式;犯罪率上升等都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大气污染加重
活动:
• 旅游对莫高窟空气质量的影响 • 对敦煌莫高窟的实地监测表明:40名游客在同一个洞窟中 停留37分钟,洞窟中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都会发 生很大的变化。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达到正常值的6 倍以上。每位游客每小时呼出的水汽的67%(约21克水)、 二氧化碳52%(4.7升)在游客离开洞窟之后,仍然会长 时间停留在洞窟的空气中。
环境污染
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文物古迹的破坏分为有意和无意的两种行为。第一张 图片是对文物古迹的有意破坏,对此我们应予以谴责。第 二张图片是对文物古迹的无意破坏,因为人们的呼吸、汗 水等会对古迹造成损坏,对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 敦煌现在在旅游高峰时,就限制入窟的人数。
旅游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由于旅游 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过度、旅游开发的盲目 性造成的
(二)旅游发展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旅游与环境有互惠的关系(共生关系)。 良好的环境为旅游提供资源,旅游发展 迫切要求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政策法规和 措施的落实,进而促进环境保护。
(三)旅游发展中如何保护环境
P65的活动、P66的阅读
一是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 二是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
周庄黄金周 周庄黄金周
地区接待能力——基础设施
有利于旅游 资源开发
基 础 设 施
完善 先进
服务 质量高
游客 增加
不完善 落后
服务 质量低
游客 稀少
不利于旅游 资源开发
客源市场
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 客源地 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
P67 活动
• 思考: • 从旅游资源保护角度出发,你认为上述措 施是否得当? • 为了解决游客数量与接待能力之间的矛盾, 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黄山无序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案例借鉴
日本多家旅游社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出一日游特别 团。游客在观赏湖山美景之际,动手搜集园林中的 垃圾。游客只需在风景区搜集垃圾一小时,便可以 免费享受温泉浴和午餐。 德国人的环保意识非常强烈,把保护环境视为仅次 于就业和打击刑事犯罪的国内第三大问题。德国也 是一个很自律的民族,长期的环保教育使他们具有 了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对自己国家的自然环境,特 别是著名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珍爱备至,几乎人人 都养成了自觉执行各项环保法规的习惯。
(三)旅游资源的三大效益评价
旅游资源的效益不仅体现其经济价值,还体 现为社会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在开发 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既要提高经济收益,更 要重视旅游资源的环境意义和长期开发利用 可能造成的问题。
(一)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表现在六个方面: 1。水资源良性平衡遭破坏 2。大气污染加重 3。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4。珍稀自然遗产面临威胁 5。良性生态平衡遭破坏 6。文物古迹遭毁损
讨论:下图反映了旅游活动对地理 环境环境有何影响?
1、水资源良性平衡受到破坏
思考:下列旅游活动中对旅游资源 有什么不利影响?
天柱山风光
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开发地的容人量(人/平方米) 和容时量(小时/景点)。旅游景区单位面积所容纳的 游人数,为容人量,它是风景区的用地、设施和投资 规模在设计时的依据。容时量指景区游览所需要的基 本时间,它体现了风景区的游程、内容、景象、布局 和建设时间等内容。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地 理 位 置 与 交 通
优越的位 置、方便 的交通 游客 “进得来、 出得去、 散得开” 开发 价值大
游客 数量多
位置偏远 交通不便
路途费用 过多,时 间过长, 出入不畅
游人 稀少
开发 价值小
评:交通不便的地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再高,与不具有开发价值。
通达度
天柱山 位于安徽 省潜山县境内, 曾被汉武帝封 为南岳。山上 “峰无不奇, 石无不怪,洞 无不杳,泉无 不吼”,兼有 雄、奇、灵、 秀等美感。但 游客稀少,为 什么?
冬
三峡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摩崖石刻
泰山石刻
(一)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
①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②资源的集群状况 ③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附近是否有特征 相似的景点
游览价值
资源的质量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非凡性
千岛湖亲水游
资源的集群状况
北京雍和宫的历史文化价值虽然很高,但因北京有故宫、 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更吸引游人的旅游资源,所以相对来说, 雍和宫的游览价值有所下降。
(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景区旅游环境容量 地区接待能力 客源市场条件 施工难易条件
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二、旅游资源评价
(一)评价原则
全面分析原则、综合评价原则
(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
地形地貌 生态环境 自然景观 人为景观 地理区位 交通条件 发展潜力 开发前景 单因素状况 和综合状况 优势和 限制性 因素 科学定位
(1)客观实际的原则
(2)全面系统的原则 (3)符合科学的原则 (4)效益估算原则 (5)高度概括的原则 (6)力求定量的原则
第二节 旅游资源评价
一 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 旅游资源评价
案例:黄山无序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 在位于海拔l 000多米的黄山核心风景区,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楼堂馆 所,而且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这主要是因为黄山旅游发展股份公司麾下7家 宾馆的盈利,吸引了更多的后来者跃跃欲试,争相修建楼堂馆所对外营业。 比如黄山市的一些政府部门,就纷纷在黄山核心风景区内修建自己的招待所, 接待游客。 既然要修建楼堂馆所,首先不可避免的是开山炸石,伐木毁林。楼堂馆 所建好,紧随而来的是餐厅的油烟,宾馆的污水,还有遍地的生活垃圾。建 筑使用的钢筋、水泥和碎石四处堆积,原来的植被已经荡然无存。 为了配合旅游饭店经营的需要,黄山的水通过管道输送给数量越来越多 的宾馆和招待所。因为输水管道施工的需要,经过上亿年地质构造才形成的 黄山岩体被凿开敲碎,输水管通到哪里,哪里就是碎石遍地。在半山腰、在 游人步行道的两旁,管道、碎石随地可见。远远望去,秀美的黄山伤痕累累。 据统计,黄山风景区内的输水管道长达40千米,一直通到了黄山的顶峰。 没有了水源的黄山,旅游景观大打折扣。如观瀑楼对面的瀑布叫“人字 瀑”,往日一股瀑布飞流直下,在中途分为两股,像是在悬崖峭壁上写出的 一个大大的“人”字。但今天,峭壁上只剩下瀑布曾经冲刷过的痕迹。而 “梦笔生花”的真松树是一棵长在山峰顶端的黄山松,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 只是一棵塑料树,真树已在几年前枯死。
(二)评价内容
(评价资源的旅游价值和环境价值)
1、三大浏览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美学价值(艺术观赏价值)
科学考察价值
2、三大开发价值(来自百度文库大效益):
经济价值 社会文化价值 生态环境价值
3、六大开发条件:
1)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2)景观的地域组合条件
3)景区旅游容量条件
4)市场客源条件 5)投资条件 6)施工条件
1 游客数量与文物古迹保护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 以敦煌莫高窟为例,提出保护文物和合理发展旅游业 的方案。
3、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4、珍贵自然遗产面临威胁
5、良性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6、文物古迹遭到毁损
来雁塔
http://www.3xiang.net/one/3809.html
杭州市余杭镇安乐 山上有一座古塔,名曰 安乐塔,始建于吴越五 代十国,重建于明代, 此后屡有修复,最近一 次为1984年。此塔因与 雷峰塔形似,当地人称 它为“小雷峰塔”,是 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7 月3日,记者登临此塔时 发现古塔被人满身乱涂 乱画。
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 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 利用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
案例分析
据悉,每年到杭州旅游的人主要来自上海市 和江苏省,来自全国其他地区的人比重少,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到杭州旅游的人主要来自上海市和江苏省, 这说明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经济发达地 区的距离。 到杭州旅游的人来自全国其他地区的人比 重少,这说明旅游资源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