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十四节气小雪的诗句大全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雪的诗句大全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雪的诗句大全

小雪在不断的演变的和发展变化中,留下了许多的文化,其中就有许多的诗词,那么描写小雪的诗句有哪些呢有哪些描写小雪下雪的古诗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小雪的诗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描写小雪的诗句

1、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梅》

3、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4、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6、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7、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9、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大德歌·冬》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1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1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15、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16、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7、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18、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19、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2、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21、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描写小雪的诗

《小雪》

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下雪天时,戴叔伦在窗前看书。花雪随风飘扬,煞是好看,许多都飞到山林里。诗人在窗前看书,看着飞扬的雪花,感到阵阵寒意。

“一片飞来一片寒”很应景的说。

《夜泊荆溪》

唐·陈羽

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

小雪时节,诗人陈羽夜宿舟中,待他醒来,就看到这样一幅景象。

小雪已经停了,天气放晴,芦叶暗了许多,水波急促,鹤声嘶厉。诗人在孤舟上歇了一夜,眼看着山头月亮落到溪水下面。虽然有点寒冷,但景色还是很美妙的说。

《沁园春》

宋·陈睦

小雪初晴,画舫明月,强饮未眠。

念翠鬟双耸,舞衣半卷,琵琶催拍,促管危弦。

密意虽具,欢期难偶,遣我离情愁绪牵。

追思处,奈溪桥道窄,无计留连。

天天。莫是前缘。自别後、深诚谁为传。

想玉篦偷付,珠囊暗解,两心长在,须合金钿。

浅淡精神,温柔情性,记我疏狂应痛怜。

空肠断,奈衾寒漏永,终夜如年。

这一天,小雪初晴的夜晚,诗人陷入了深深的追思之中。

他在思念一女子,即使现在有琴有酒有佳人,却依然无法排解心中对女子的思念。这一整夜,诗人都在思念中度过,一夜如年。可见诗人心中的深情。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雪的诗句

白露节气运动养生方法

24节气白露养生

白露节气养生短信

立春节气养生知识

立春节气的经络养生

节气

诗句

二十四

二十四节气谚语(整理版)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雨水节气谚语 ◆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 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 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 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有关春雨的气象谚语有: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惊蛰期间的谚语 ◇惊蛰至,雷声起。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春分节气谚语 ◆描写昼夜等长的,如: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有: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无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西风多阴雨”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清明节气谚语 ◆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立春】 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后阳气开始上升,日照增加,风和日暖,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生长的季节,万物至此渐次复苏。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陆游丨木兰花·立春日作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雨水】 2月18日-20日,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惊蛰】 3月5日/6日,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田家》 宋梅尧臣 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春分】 3月20日/21日,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一到,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余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二十四节气与诗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与诗歌 篇一:二十四节气诗歌 源:作文网 一、冬至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小雪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二十四节气与诗歌),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 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 唐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三、立春的诗词 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宋朝女诗人朱淑贞的立春诗,别有一番欢乐愉快的情味: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 篇一:二十四节气谚语(整理版)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雨水节气谚语◆ 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有关春雨的气象谚语有: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惊蛰期间的谚语◇ 惊蛰至,雷声起。◇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春分节气谚语◆描写昼夜等长的,如:“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有:“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无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有:“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春分西风多阴雨” “春分刮大风,

24节气有关的谚语大全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 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 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 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小寒不 太冷,大寒三九天) "二十四番花信风"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栋花. 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雨水节气谚语 ◆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 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赣) 雨水明,夏至晴。(湘) ◆雨水节气的寒、暖、风、雷现象对未来天气 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长江流域及江南有关这方面的气 象谚语也有不少,例如: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 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 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 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 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湘)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浙) 早晨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苏、浙) ◆有关夜(晚)雨的气象谚语有: 雨滴黄昏头,行人不要愁;雨滴鸡开口,行人不要走。(赣) 雨打夜,落一夜。(浙) 夜雨三日雨。(浙) 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吉) 雨下黄昏头,明天是个大日头。(陕) 晚上下雨白天晴,晒得泥草青又青。(赣) ◆有关春雨的气象谚语有: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惊蛰期间的谚语 惊蛰描述着雷声将小动物惊醒,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关于惊蛰,有不少的谚语。农谚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每年第一声春雷几时打响,在农民眼里是很重要的。在这儿介绍几个根据惊蛰何时打雷,推测未来天气和收成情况的谚语: 一是雷打在惊蛰前,那一年的雨水就特别多,“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杭州),容易产生低温阴雨天气。但对于山区就不同了,“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雨水虽多,但对于山区农田好排水,雨多倒是一件好事。二是雷在惊蛰当天响起,就不管种什么都丰收,如:“惊蛰闻雷米如泥”“惊蛰雷鸣,成堆谷米。”三是惊蛰过了好多天都未听到响雷,那就会因缺雨水而影响收成。 另外,再给出一些与惊蛰有关的其他谚语,供参考: ◇惊蛰至,雷声起。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惊蛰不藏牛。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春分节气谚语 ◆描写昼夜等长的,如: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诗

二十四节气诗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各个节气对应公历(阳历)时间点: 春季 立春:2月3-5日交节; 雨水:2月18-20日交节; 惊蛰:3月5-7日交节; 春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4月4-6日交节; 谷雨: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5月5-7日交节; 小满:5月20-22日交节; 芒种:6月5-7日交节; 夏至:6月21-22日交节; 小暑:7月6-8日交节; 大暑: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8月7-9日交节; 处暑:8月22-24日交节; 白露:9月7-9日交节; 秋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10月8-9日交节; 霜降: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11月7-8日交节; 小雪: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12月6-8日交节; 冬至: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1月5-7日交节; 大寒:1月20-21日交节 注:如果按照农历换算“立春”一般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前后,“雨水”是正月十五 古诗 【立春】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简析:此诗通过描写飞雁高飞远天、游鱼迸出冰面的画面,写出了立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愉悦。 木兰花·立春日作【宋】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雨水】2月18日-20日,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雨》唐李商隐 ①②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③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④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⑤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注:①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②白门:指今江苏南京市。③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④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⑤缄札:书信。 简析:《春雨》作于大中四年,是诗人初到徐幕雨夜思家所作,题作《春雨》,却并非直接写春雨,而是抒写在春夜雨中的相思之情。

24节气有关的诗词歌赋

24节气有关的诗词歌赋 立春 【立春】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雨水 【雨水】2月18日-20日,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畹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惊蛰 【惊蛰】3月5日/6日,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田家》 宋梅尧臣 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春分 【春分】3月20日/21日,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余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逃李艳妆新。 清明 【清明】4月5日/4日,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谷雨 【谷雨】4月20日前后,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立夏 【立夏】5月5日/6日,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小满 【小满】5月20/21日,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宋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残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堂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芒种 【芒种】6月6日前后,“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夏至 【夏至】6月22日前后,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关于二十四节气大雪的谚语

关于二十四节气大雪的谚语 导读:“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干支历亥月的结束以及子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的12月7或8日,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西北地区则不到1毫米;大雪,雪的大小按降雪量分类时,一般降雪量5.0~10毫米。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二十四节气大雪的谚语,欢迎阅读。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腊雪是宝,春雪不好。 瑞雪兆丰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男也懒,女也懒,下雨落雪翻白眼。 狗仗人势,雪仗风势。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霜重见晴天,雪多兆丰年。(山西太原) 冬有三白是丰年。(同上) 雪姐久留住,明年好谷收。(浙江、湖南、河南扶沟)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江苏苏州) 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同上) 江南三足雪,米道十丰年。(河南开封) 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江苏常熟) 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同上) 雪落有晴天。(湖南) 雪后易晴。(江苏常熟)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河北沧县) 腊月里三白雨树挂,庄户人家说大话。(内蒙古呼和治特) 夹雨夹雪无休无歇。(《田家五行》论雨) 雪打高山,霜打平地。(江苏无锡) 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谚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谚语大全 导读:二十四节气各有各的不同,留下了许多有意思的谚语。下面是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谚语大全,欢迎阅读了解。 二十四节气——春天的相关谚语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二十四节气——夏天的相关谚语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后,海水浪潮渐大。)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二十四节气——秋天的相关谚语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

二十四节气习俗谚语大全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 六月绵被拣人甲。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 六一,一雷压九台。 七一,一雷九台来。 五月蝶,讨无食。

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中国有很多谚语,在古代人们没有天气预报的时候,常常就会通过二十四节气来判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很多的谚语,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雨水节气谚语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吉) 惊蛰期间的谚语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春分节气谚语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有雨是丰年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清明节气谚语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 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谷雨-农谚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立夏节气谚语 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豫、湘)。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云)。 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鲁)。 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鲁)。 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云)。 小满节气谚语 小满大满江河满

二十四节气俗语谚语

二十四节气俗语谚语 1、小寒暖,立春雪。 2、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3、六月六秋,早收晚丢。 4、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5、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6、山黄石头黑,套犛种早麦。 7、瓦块云,晒死人。 8、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9、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10、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11、立秋节日雾,长河做大路。 12、秋来伏,热得哭。 13、小满不下,黄梅偏少。 14、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15、鸡迟回窝有雨,鸡早回窝大睛。 16、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17、天上鲤鱼斑,地下晒谷不用翻。 18、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19、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 20、四月八,冻死黑豆英。 21、淋伏头,晒伏尾。

22、一场秋雨一场寒。 23、南风打大寒,雪打清明秧。 24、小暑一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 25、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6、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27、夏至下雨十八河。 28、立春晴,雨水匀。 29、雹打一条线,霜杀一大片。 30、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31、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 32、处暑下雨烂谷箩。 33、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34、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35、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36、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37、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38、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39、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 40、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 41、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42、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43、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24节气及诗歌(拼音版)

二十四节气诗词(必背) 【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ch ūn 雨y ǔ惊j īn ɡ春ch ūn 清q īn ɡ谷ɡǔ天ti ān , 夏xi à满m ǎn 芒m án ɡ夏xi à暑sh ǔ相xi ān ɡ连li án , 秋qi ū处ch ǔ露l ù秋qi ū寒h án 霜shu ān ɡ降ji àn ɡ , 冬d ōn ɡ雪xu ě雪xu ě冬d ōn ɡ小xi ǎo 大d à寒h án 。 立l ì春ch ūn 宋s òn ɡ 黄hu án ɡ庭t ín ɡ坚ji ān 韭ji ǔ苗mi áo 香xi ān ɡ煮zh ǔ饼b ǐn ɡ ,野y ě老l ǎo 不b ù知zh ī春ch ūn 。 看k àn 镜j ìn ɡ道d ào 如r ú咫zh ǐ ,倚y ǐ楼l óu 梅m éi 照zh ào 人r én 。 春ch ūn 夜y è喜x ǐ雨y ǔ (雨y ǔ水shu ǐ ) 唐t án ɡ 杜d ù甫f ǔ 好h ǎo 雨y ǔ知zh ī时sh í节ji é ,当d ān ɡ春ch ūn 乃n ǎi 发f ā生sh ēn ɡ 。 随su í风f ēn ɡ潜qi án 入r ù夜y è ,润r ùn 物w ù细x ì无w ú声sh ēn ɡ 。 野y ě径j ìn ɡ云y ún 俱j ù黑h ēi ,江ji ān ɡ船chu án 火hu ǒ独 d ú 明m ín ɡ 。 晓xi ǎo 看k àn 红h ón ɡ湿sh ī处ch ù ,花hu ā重zh òn ɡ锦j ǐn 官 ɡu ān 城ch én ɡ 。 闻w én 雷l éi (惊j īn ɡ蛰zh é ) 唐t án ɡ 白b ái 居j ū易y ì 瘴zh àn ɡ地d ì风f ēn ɡ霜shu ān ɡ早z ǎo ,温w ēn 天ti ān 气q ì候 h òu 催cu ī 。 穷qi ón ɡ冬d ōn ɡ不b ú见ji àn 雪xu ě ,正zh èn ɡ月yu è已y ǐ闻 w én 雷l éi 。 震zh èn 蛰zh é虫ch ón ɡ蛇sh é出ch ū ,惊j īn ɡ枯k ū草c ǎo 木m ù开k āi 。 空k òn ɡ余y ú客k è方f ān ɡ寸c ùn ,依y ī旧ji ù似s ì寒h án 灰hu ī 。

二十四节气谚语诗歌

二十四节气谚语诗歌 (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前厅。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雪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蘖,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粮抢时间,玉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夏种秋菜紧防洪,预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二十四节气谚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谚语大全 导读:1、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2、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3、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 4、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5、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6、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7、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8、立秋下雨喜悠悠,处暑下雨万人愁。 9、小寒暖,立春雪。 10、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11、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 12、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13、小雪白兆大旱,大雪白连根烂。 14、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15、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16、星星稠晒死牛,星星稀淋死鸡。 17、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18、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19、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20、过了大寒,又是一年。21、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22、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23、雨天麻雀叫喳喳,云退晴刮刮。 24、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25、小寒寒,惊蛰暖。 26、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27、黄河中下游: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28、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29、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0、立冬小雪,抓紧冬耕。 31、三月雷,麦屹堆。 32、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33、麦怕清明连夜雨。 34、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35、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36、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 37、霜降无霜,碓头无糠。 38、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 39、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40、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41、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42、春分无雨到清明。43、风前暖,风后寒;霜后暖,雪后寒。

二十四节气 诗歌教学内容

二十四节气诗歌

源:作文网 一、冬至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小雪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小雪 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 唐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三、立春的诗词 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 (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宋朝女诗人朱淑贞的立春诗,别有一番欢乐愉快的情味: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一、立春 1、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唐·白居易《立春后五日》 2、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3、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宋·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4、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5、新春与新岁,时候不相先。——宋·梅尧臣《立春在元日》 二、雨水 1、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唐·元稹《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2、春雨知时,山桃含笑,梦醒贫家。——清·赵熙《东风齐著力·雨水节种花》 3、片云风驾雨飞来,顷刻凭看遍九垓。——明·朱元璋《新雨水》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唐·韦庄《谒金门·春雨足》 三、惊蛰 1、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宋·范成大《秦楼月·浮云集》 2、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唐·韦应物《观田家》 3、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唐·元稹《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4、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宋·苏辙《游景仁东园》 5、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宋·赵蕃《闻蛙》 四、春分 1、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唐·元稹《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2、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宋·苏轼《癸丑春分后雪》 3、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清·顾贞观《柳梢青·花朝春分》 4、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唐·徐铉《春分日》 5、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宋·欧阳修《踏莎行·雨霁风光》 五、清明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2、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唐·温庭筠《清明日》 3、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唐·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5、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唐·孟浩然《清明即事》 六、谷雨 1、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唐·元稹《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 2、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明·方太古《谷雨》 3、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宋·陈允平《过秦楼·谷雨收寒》 4、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宋·元绛《映山红慢·谷雨风前》 5、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宋·朱槔《谷雨》 七、立夏 1、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宋·赵友直《立夏》 2、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宋·薛澄《立夏》 3、春力不夏胜,夏力不春淩。——明·郭之奇《三十日立夏》 4、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明·蔡汝楠《山中立夏即事》 5、涉春尚鲜雨,入夏转多风。——明·唐之淳《通州立夏日作》

小雪节气有关的谚语及童谣

小雪节气有关的谚语及童谣 黄河中下游 小雪节气期间,北方各地最低气温多在零下,应该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地区正值初雪期,在降水较少的时期,小雪的到来意义非同小可。 河北:“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是农民朋友对小雪节气时下雪的赞扬,此时的雪水能抗旱防寒。 山东:“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小麦冬灌,保墒防冻。植树造林,采集树种。改造涝洼,治水治岭。水利配套,修渠打井。” 河南:“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长江中下游 小雪期间,长江中下游开始进入冬季,部分地区可见初霜。但初雪来得迟,一般在12月中下旬。这一地区在小雪节气期 间开始了小麦、油菜的田间管理,并开始积肥。 江苏:“立冬下麦迟,小雪搞积肥。” 上海、浙江:“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华南

福建、广东:小雪期间地里仍有庄稼,有谚语可查。福建当地有:“小雪点青稻”的说法,青稻指的是晚稻。广东则有:“小雪满田红”,大雪满田空”,这里所谓的红,不是指红颜色,而是指农活多,此时开始收获晚稻,播种小麦。 根据小雪有无雪预测来年年景 从一些有关小雪的谚语中,可以看出,小雪期间如果下雪,年景好,不用长工,庄稼都长得好。如:“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小雪雪漫天,来年必丰产。果园清得净,来年无病虫。” “小雪雪满天,来岁是丰年”等。 根据小雪晴雨预测后期天气 根据小雪晴雨预测后期天气,江南各省各有不同的说法。如浙江省的“小雪无云大旱。”湖南省的“小雪晴天,雨至年边。”湖北省的“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 节气农谚小雪农事 节到小雪天降雪,农夫此刻不能歇。 继续浇灌冬小麦,地未封牢能耕掘。 大白菜要抓紧砍,菠菜小葱风障遮, 大小冬棚精细管,现蕾开花把果结。 冬季积肥要开展,地壮粮丰囤加?。 植树造林继续搞,果树抓紧来剪截。 牛驴骡马喂养好,冬季不能把膘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