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民歌钢琴作品的魅力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 究
[ 关键词] 民歌
一
钢琴作品
分 为二 的矛盾 体 。如 生命 的基本 现 象便是 呼 吸 , 由呼 、 吸 矛 盾 运 动 构 成 。 音 乐 结 构 上 的 呼 应 也 正 是 这 种 矛 盾 运 动 的最 基 本 的体 现 。 这种 呼应 现 象犹如 提 问与应 答 , 两 者 相 辅相 成或 相反 相成 , 互 相依 附 、 对 立统 一 。
家在 “ 中西 ” 融 合 之 路 上 的 有 益 尝 试 。 将 民歌 作 为 钢 琴 变
奏 曲主 题 的 创 作 是 我 国 作 曲 家 较 早 涉 及 的 中 西 融 合 的 领
组 成部 分 。
该 结 构 形 式 是 源 自我 国 古 代 四 句 律 诗 。 起 一 陈述 ( 呈
示 ); 承一 巩 固 ; 转一 发展 ; 合一 结 束 。 在 古诗 中的“ 起、 承 、 转、 合” 的 侧 重 点 是 内容 的 需 要 和 体 现 。 一般 来说 , 古 诗 中
( 2) 、 起 承 转 合 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民 歌
民 歌 是 指 每 个 民族 的 传 统 歌 曲 , 主 要 以 口头 传 播 。 它
是 劳 动 人 民 的 智 慧 创 作 ,在 流 传 过 程 中 不 断 经 过 集 体 的 加 工而 成 。 民歌 表达 了劳动人 民的思想 、 感情 、 意志、 要 求 和 愿望 , 具 有强 烈 的现 实性 , 是各 民族 文艺 中的一 个 重要
识 意义 的重 要 的组成 部分 。 ” 五 声 音 阶 及 以五 声 音 阶 为 骨 干 ,七 声 音 阶 是 我 国 各 种 民族 调 式 的 基 础 。 在 五 声 调 式 中, 由于 五 声音 阶 中的 “ 宫、 商、 角、 微、 羽” 在 同 宫 系 统 中
可“ 互 为 主 从 ”, 便有了“ 同宫异 腔 ” ; 当旋 律 音 阶 中缺 少 角 音时 , 造 成调 式模 糊 ; 当“ 宫一 角 ” ( 大三 度音 程) 关 系 发 生 转移 时 , 便 出现 “ 异 宫犯调 ” , 如 果 是 近 关 系 转 调 则 后 调 并
音 乐智 慧 结 晶 , 具有 简 明朴 实 、 平 易近 人 、 生 动 灵活 的特
点。
二 、 民歌 钢 琴 的 结 合 发 展
钢 琴 传入 中国仅 有百 余年 的历 史 , 在这 期 间 , 钢 琴 的
本 土 化 音 乐 创 作 过 程 中 , 民 族 旋 律 的 创 作 改 编 占 了 很 大
式。
娱 、 文化 留传或 生活 实质 的表 现 。 其 中 民 歌 是 包 含 了 人 与 社 会 生 活 有 着 最 直 接 最 紧 密 的 联 系 , 经 过 广 泛 的 群 众 性 的编 作 、 口头 传 唱 而 逐 渐 形 成 和 发 展 起 来 , 是 无 数 民 众 的
2、把 握 曲 调 的 线 性 美 ( 1) 、 调式音 阶 “ 调式 , 是 一切 有调 性音 乐 的基础 。 民 间的 自然调式 , 不 是 由 哪 一 个 人 所 创 造 的 , 而 是 由 不 同 的 民 族 在 长 时期 的 历 史 发 展 进 程 中 ,随 着 整 个 民族 文 化 的 形 成 并 带 有 标
因 此 ,中 国 民 歌 的 结 构 方 式 也 包 含 着 传 统 的 审 美 情 趣 和 习惯 , 在 结构 上主 要 有两点 。
( 1) 、 呼 应式
乐与 西 方音 乐技 法 民歌 主 要 包括 主 题 、 结构思 维、 音 乐文 化 及 音 乐发 展 手
法; 西方 音 乐技 法 包括 了和 声 、 曲式 、 复调手法等。 钢琴作品的“ 中西 融 合 ” ,
的部分 。 上 世纪 初 , 随 着 西 方 作 曲 技 法 以及 钢 琴 等 西 洋 乐
器 传入 我 国 , 与 中国 的传统 音 乐文化 发 生碰 撞 、 交织 及融 合 , 从 而 使 我 国 的 民 族 音 乐 开 始 了一 条 新 的 发 展 之 路 。 在 专 业 的 钢 琴 音 乐 创 作 中 , 由 于 传 统 音 乐 文 化 的 影 响, 中国作 曲家在借 鉴 西方 作 曲技法 的 同时 , 往 往 采 用 五
既是技法的融合 、 风格的融合 , 更是文化的融合。 如 何 将 民 歌 发展 为 钢 琴 音 乐作 品 , 本 文从 钢 琴 作 品 结 构 自然 美 、 曲调线性 美、 技 法形 式 美 和 融 合 的 情 态 美等 方 面 加 以 阐述
呼 应 是 音 乐 结 构 中最 基 本 的 结 构 。 世 间 万 物 都 是 一
把 握 民歌钢 琴作 品 的魅 力
贺 丽萍
【 摘 要j v l中 ' 国 民歌 与 钢 琴 变 奏 曲作 品 为主 题 的 音 乐作 品 . 融合 了民 族 音
红 河学 院音 乐学 院
“ 恬淡 平 和 ” 等 主张 , 体 现 了 在 自然 经 济 背 景 下 形 成 的 自
然 和 谐美 , 具有 中国传 统 美 学 的特 征 : 统 一 性 和 整体 性 。
黄 钟 丈 昌 地 理、 气候 、 语言、 文化、 宗教 的影 响 下 , 都 会 产 生 人 类 自
从古至今 , 在每 个 时代 、 地域 、 民族 、 国家 , 在 不 同 的
的“ 转部” 是诗 意 的升华 : “ 合部” 起 画 龙点睛 的作 用 。 作 为
音 乐结 构 ,是 呼 应 原 则 的 衍 生 ,其 侧 重 点 是 一 种 音 乐形
不 出 现 新 调 号 和 临 时 升 降 号 等 转 调 中 的 独 特 方 式 。 当这 些 转 调 手 法 运 用 到 变 奏 曲 中 时 。使 得 音 乐 作 品 中 的 调 式 音阶、 记 谱 形 式 呈 现 出 纷 繁 复 杂 的现 象 。
( 2) 、 节奏、 节 拍
声 性 音 调 。 如 《中 国 民歌 主 题 钢 琴 变 奏 曲 》 就 是 我 国 作 曲
[ 关键词] 民歌
一
钢琴作品
分 为二 的矛盾 体 。如 生命 的基本 现 象便是 呼 吸 , 由呼 、 吸 矛 盾 运 动 构 成 。 音 乐 结 构 上 的 呼 应 也 正 是 这 种 矛 盾 运 动 的最 基 本 的体 现 。 这种 呼应 现 象犹如 提 问与应 答 , 两 者 相 辅相 成或 相反 相成 , 互 相依 附 、 对 立统 一 。
家在 “ 中西 ” 融 合 之 路 上 的 有 益 尝 试 。 将 民歌 作 为 钢 琴 变
奏 曲主 题 的 创 作 是 我 国 作 曲 家 较 早 涉 及 的 中 西 融 合 的 领
组 成部 分 。
该 结 构 形 式 是 源 自我 国 古 代 四 句 律 诗 。 起 一 陈述 ( 呈
示 ); 承一 巩 固 ; 转一 发展 ; 合一 结 束 。 在 古诗 中的“ 起、 承 、 转、 合” 的 侧 重 点 是 内容 的 需 要 和 体 现 。 一般 来说 , 古 诗 中
( 2) 、 起 承 转 合 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民 歌
民 歌 是 指 每 个 民族 的 传 统 歌 曲 , 主 要 以 口头 传 播 。 它
是 劳 动 人 民 的 智 慧 创 作 ,在 流 传 过 程 中 不 断 经 过 集 体 的 加 工而 成 。 民歌 表达 了劳动人 民的思想 、 感情 、 意志、 要 求 和 愿望 , 具 有强 烈 的现 实性 , 是各 民族 文艺 中的一 个 重要
识 意义 的重 要 的组成 部分 。 ” 五 声 音 阶 及 以五 声 音 阶 为 骨 干 ,七 声 音 阶 是 我 国 各 种 民族 调 式 的 基 础 。 在 五 声 调 式 中, 由于 五 声音 阶 中的 “ 宫、 商、 角、 微、 羽” 在 同 宫 系 统 中
可“ 互 为 主 从 ”, 便有了“ 同宫异 腔 ” ; 当旋 律 音 阶 中缺 少 角 音时 , 造 成调 式模 糊 ; 当“ 宫一 角 ” ( 大三 度音 程) 关 系 发 生 转移 时 , 便 出现 “ 异 宫犯调 ” , 如 果 是 近 关 系 转 调 则 后 调 并
音 乐智 慧 结 晶 , 具有 简 明朴 实 、 平 易近 人 、 生 动 灵活 的特
点。
二 、 民歌 钢 琴 的 结 合 发 展
钢 琴 传入 中国仅 有百 余年 的历 史 , 在这 期 间 , 钢 琴 的
本 土 化 音 乐 创 作 过 程 中 , 民 族 旋 律 的 创 作 改 编 占 了 很 大
式。
娱 、 文化 留传或 生活 实质 的表 现 。 其 中 民 歌 是 包 含 了 人 与 社 会 生 活 有 着 最 直 接 最 紧 密 的 联 系 , 经 过 广 泛 的 群 众 性 的编 作 、 口头 传 唱 而 逐 渐 形 成 和 发 展 起 来 , 是 无 数 民 众 的
2、把 握 曲 调 的 线 性 美 ( 1) 、 调式音 阶 “ 调式 , 是 一切 有调 性音 乐 的基础 。 民 间的 自然调式 , 不 是 由 哪 一 个 人 所 创 造 的 , 而 是 由 不 同 的 民 族 在 长 时期 的 历 史 发 展 进 程 中 ,随 着 整 个 民族 文 化 的 形 成 并 带 有 标
因 此 ,中 国 民 歌 的 结 构 方 式 也 包 含 着 传 统 的 审 美 情 趣 和 习惯 , 在 结构 上主 要 有两点 。
( 1) 、 呼 应式
乐与 西 方音 乐技 法 民歌 主 要 包括 主 题 、 结构思 维、 音 乐文 化 及 音 乐发 展 手
法; 西方 音 乐技 法 包括 了和 声 、 曲式 、 复调手法等。 钢琴作品的“ 中西 融 合 ” ,
的部分 。 上 世纪 初 , 随 着 西 方 作 曲 技 法 以及 钢 琴 等 西 洋 乐
器 传入 我 国 , 与 中国 的传统 音 乐文化 发 生碰 撞 、 交织 及融 合 , 从 而 使 我 国 的 民 族 音 乐 开 始 了一 条 新 的 发 展 之 路 。 在 专 业 的 钢 琴 音 乐 创 作 中 , 由 于 传 统 音 乐 文 化 的 影 响, 中国作 曲家在借 鉴 西方 作 曲技法 的 同时 , 往 往 采 用 五
既是技法的融合 、 风格的融合 , 更是文化的融合。 如 何 将 民 歌 发展 为 钢 琴 音 乐作 品 , 本 文从 钢 琴 作 品 结 构 自然 美 、 曲调线性 美、 技 法形 式 美 和 融 合 的 情 态 美等 方 面 加 以 阐述
呼 应 是 音 乐 结 构 中最 基 本 的 结 构 。 世 间 万 物 都 是 一
把 握 民歌钢 琴作 品 的魅 力
贺 丽萍
【 摘 要j v l中 ' 国 民歌 与 钢 琴 变 奏 曲作 品 为主 题 的 音 乐作 品 . 融合 了民 族 音
红 河学 院音 乐学 院
“ 恬淡 平 和 ” 等 主张 , 体 现 了 在 自然 经 济 背 景 下 形 成 的 自
然 和 谐美 , 具有 中国传 统 美 学 的特 征 : 统 一 性 和 整体 性 。
黄 钟 丈 昌 地 理、 气候 、 语言、 文化、 宗教 的影 响 下 , 都 会 产 生 人 类 自
从古至今 , 在每 个 时代 、 地域 、 民族 、 国家 , 在 不 同 的
的“ 转部” 是诗 意 的升华 : “ 合部” 起 画 龙点睛 的作 用 。 作 为
音 乐结 构 ,是 呼 应 原 则 的 衍 生 ,其 侧 重 点 是 一 种 音 乐形
不 出 现 新 调 号 和 临 时 升 降 号 等 转 调 中 的 独 特 方 式 。 当这 些 转 调 手 法 运 用 到 变 奏 曲 中 时 。使 得 音 乐 作 品 中 的 调 式 音阶、 记 谱 形 式 呈 现 出 纷 繁 复 杂 的现 象 。
( 2) 、 节奏、 节 拍
声 性 音 调 。 如 《中 国 民歌 主 题 钢 琴 变 奏 曲 》 就 是 我 国 作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