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旧址主席园讲解词

古田会议旧址主席园讲解词
古田会议旧址主席园讲解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欢迎来到主席园瞻仰主席像。我是讲解员***。

(主席园台阶下)

主席园是古田会址旅游区的一处新景观,入口平台直径18.40m,象征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朝圣台阶共151级;上一级台阶后为一个1.9m的平台,与随后的11级台阶,象征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接着是第二个1.9m 的平台与21级台阶,象征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随后是第三个1.9m的平台与35级台阶,象征着1935年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遵义会议胜利召开;之后是一个7.1m 平台的83级台阶,象征着党的生日和毛主席的寿辰。

(台阶上主席塑像前)

登上高处后,我们可以发现主席园这里松竹茂盛,群山环抱,视野开阔。

主席园的主体建筑是一座汉白玉毛主席雕像。这尊雕像始雕于1969年,仅雕至粗坯,由于历史原因,其后一直放在古田会议会址旁的民居里整整沉睡了40年。2009年为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当地政府找到塑像的作者之一的杨振荣老师,请他继续指导完成雕刻工作,并于2009年6月6日安矗。

主席像高7.1米,寓意7月1日党的生日;基座3米加上像高共10.1米,与第一平台宽1.949米,寓意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接下来,向我们敬爱的毛主席行礼。

鞠躬礼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

全体肃穆,向毛主席三鞠躬: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礼毕!

敬献鲜花向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敬献鲜花(或花篮)。

请领导上前,整理花篮缎带。

接着,有请各位领导和嘉宾逆时针环绕主席像一周。

主席像的基座共八个平面,正面镌刻“毛泽东”和“1893.12.26—1976.9.9”两行字,背面镌刻《毛泽东在闽西》,介绍毛泽东在闽西进行革命实践活动及雕像的简要情况,其他6面分别镌刻着毛泽东生前不同时段的毛体书法诗词,体现了领袖人物在中共革命道路上不同的思想意境和乐观的革命心态,逆时针方向依序是《清平乐·蒋桂战争》、《如梦令·元旦》、《七律·长征》、《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采桑子·重阳》。其中《清平乐·蒋桂战争》、《如梦令·元旦》、《采桑子·重阳》是毛主席在闽西所写。

(环绕主席像一周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领导的莅临指导,请大家对我的讲解和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或建议,再次谢谢大家!

古田会议会址介绍

古田会议会址介绍 古田会议会址,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采眉岭笔架山下。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此召开了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党的经验,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也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建国后,古田会议会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提供给游人了解当年革命先烈光辉事迹、接受爱国教育的场所。 古田会议会址原是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民国初年,为推行新学,该祠改为和声小学。1929年5月,红军第二次挺进闽西,进驻古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时,把和声小学改为曙光小学。

还未进入会址,站在远处就能到在一片开阔的田野上,座落着一幢庄严肃穆的祠堂,后山坡上,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在绿荫的衬托下,闪闪发光,那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走近后你会更能体会一种接近历史,接近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

走到会址门口,横匾上写的是“北郭风清”四个大字,大门两侧刻着一副对联“学术放西欧开笛子新智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字里行间透视出祠堂的主人对学习新式科学、振兴民族的先进意识,体现了古田人民既学习西洋文明又不放弃传统文化的办学思想。跨进会址大门,院子很宽敞,用鹅卵石堆砌而成,仿佛走进了近代的民居。 进入院门,展现在眼前的就是就是古田会议会场旧址。会场上有6列学生桌椅陈旧而整洁,一半高一半低,因为当时的条件艰苦,曙光小学高低年级同在一个班上上课,但孩子们还是乐观向上、积极学习。黑板上方中央排列着石印的马克思和列宁像,在孩子们不上课的时候,

领导人们就在这里进行了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期间,天降大雪,把古田装点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参加古田会议的代表们衣着单薄,于是他们在会场中间烧起了几堆篝火,一边烤火取暖,一边聆听毛主席作报告。三

成都金沙博物馆参观笔记1000字

金沙博物馆参观笔记 今年春节,我回到了故乡成都。看到路边那带花纹的圆环标志,好像似曾相识——那正是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啊!带着期待的心情,我便坐车前往了那里。 进入金沙遗址公园,圆形的遗迹馆映入眼帘。走进馆内,是一大片考古发掘的地点,土地上一个个正方形的深坑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从上面往下看,我仿佛望见考古工作者们当年辛勤工作的身影和他们挖掘到文物时的喜悦。指示牌上标明了各个重要文物的出土地点,我仿佛离那些神秘的古代文明又走进了一步。在一个“方块”里有一堆不起眼的土,原来,那里出土了数量极多的象牙,不过因为保护象牙的规定,采取了回填的措施。我站在那里,隔着那堆土,已经感受到了历史文物那股强大的魅力。 走进陈列馆,我们跨越时光的长河,轻轻叩响古蜀王国神秘的大门,3000年前的一段辉煌文明梦幻般地呈现在眼前。 第一展厅——远古家园。一个个古蜀人辛勤劳作、安居乐业的情景被真实地还原。他们住在简陋的泥砌房子里,端着陶罐,用石器耕种。沿着展厅,我们进入了原始人的世界,仿佛与他们生活在一起。 第二展厅——王都剪影。这里展出的,是出土的一个个当时的建筑碎片、生活用的器皿、各种工具。其中工具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古代人能够制造出如此实用的工具,是非常了不起的。严谨的建筑布局,规整的丧葬墓地,精湛的生产工具与手工制品。这一切,犹如一块块文明的碎片,拼接出一幅朦胧的古蜀社会的历史画卷。 第三展厅——天地不绝。在远古时代,人们认为万物有灵,对自然神与祖先神充满了敬畏之情,常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旨在与天地神灵沟通,希望得庇佑。展厅以古蜀人“沟通天地”的内容为主题,再现古蜀国宗教祭祀的场景。其中展示了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卜甲等文物来彰显出这个古老王国曾经对宗教祭仪的重视。 第四展厅——千载遗珍。这个精心布置的展厅里陈列着金沙遗址出土的最为珍贵的文物。中央是最为著名的文物——“太阳神鸟”金饰。在玻璃展示柜里,这薄薄的一片圆环形金饰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四只神鸟美丽而又神秘。围绕这件无价之宝的数件玉器、镀金铜器等,都十分美丽,向世人展现出金沙先民瑰丽奇幻的精神世界。 第五展厅——解读金沙。金沙遗址等遗迹证明了古蜀国的存在,可是我们对此的了解还远远不足。古蜀文明来自哪里?它们去向何方,为何断代?究竟是谁铸就了这个文明?在这个展厅里,学者们搜寻的证据正渐渐地理清历史的来去缘由,以现有的遗迹证据,为我们解读这个神秘的文明。 此时此刻,参观完毕的我,心中依旧盘旋着这些问题。我虽身处现代,但是内心仿佛已经乘上时光飞船,来到这片古老土地上,与我的祖先们共同生长,见证古蜀文明历史的发展……

寻访红色足迹、瞻仰革命遗迹——参观古田会议旧址心得体会

寻访红色足迹、瞻仰革命遗迹——参观古田会议旧址心得体会作为重庆市农业环境监测站的一名预备党员有幸参加了站党支部组织的参观古田会议旧址的红色之旅,虽时间短但收获丰,她必然是我人生中一个新的起跑线。 2016年8月1日早晨,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古田会议旧址,进行参观和瞻仰。在古木参天的辉映下“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跨过青石大门、进入宽敞的前院,再进入一道红色的木门,就是古田会议会场旧址。6排学生桌椅陈旧而整洁,会场中心的圆柱张贴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靠墙架着一块黑板,黑板上方排列着马克思和列宁像。会场右侧厢房第一间,只有一桌二凳,是当年毛主席的临时办公室。就在这简陋的小房间里,毛泽东主席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引领中国共产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在纪念馆内,睹物思昔,党员同志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馆里每一张图片,每一件文物,深切体会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真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深情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在听取讲解后,对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对会议决议的历史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一九二九年十二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曙光小学领导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这次会议明确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用马克思主义建设党和军队,从根本上划清了新型人民军队与一切旧军队的界限。古田会议决议由此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和建军的纲领性文献,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通过“寻访红色足迹、瞻仰革命遗迹”活动,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不仅瞻仰了革命圣地,了解了一段恢弘的革命历史,还深刻学习了“古田会议”精神的内涵,体现了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让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我党从创立到成长过程中的艰辛历程,同时对我党每一次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要继承弘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继承弘扬古田会议的精神,不断发扬和坚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切实做到工作务实、作风扎实,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把饱满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把创新精神和扎实工作结合起来,重实际、求实效;要努力通过自学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努力

金沙遗迹馆至陈列馆导游词

金沙遗迹馆至陈列馆导游词 (走出遗迹馆) 各位游客朋友们在我们的对面就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陈列馆。陈列馆是一座斜坡式的方形全钢结构建筑,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它与遗迹馆的外形一方一圆,一起构成博物馆内的两个主体建筑。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它们均采用斜坡的方式,喻示着金沙遗址从大地上冉冉升起。其顶上的方格就像考古发掘中的一个个探方,显示着金沙遗址的大量遗迹尚未发掘,神秘的宝藏还未彻底探明。两座建筑就象两片叶子飘落在摸底河两岸的大地上,建筑在这里与地界充分的交融,在交界处模糊了彼此,让我们不要去惊扰这片神圣的土地和那些沉睡了千年的精灵,而那些已经被破译的远古信息却在清晰地再现与表达。 我们面前这条静静流淌的河流被称为摸底河,她由西向东把金沙遗址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几千年来她默默无闻的陪伴着金沙遗址,但是它到底源于何时,却不得而知了。而“金沙”这个美丽的名字,启用于何时,我们也不得而知。在金沙遗址范围内发掘的一座五代后蜀时期墓葬出土的墓碑上,将此处称为“金沙乡”,隶属当时的犀浦县,说明至少在五代时期“金沙”这一名称就已存在了,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过摸底河后)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陈列馆展览面积约6000平方米。分为五个展厅,主要以金沙遗址所发掘的重要遗迹和遗物为主要内容,在这里发现的一号坑是目前金沙遗址祭祀区发现的形状最规整,也是埋藏文 物最集中的祭祀遗存。虽然由于机械施工破坏,原坑的形制已不清楚,但从残存的坑部情况看,坑内的器物分层叠放。其上层全部堆积象牙,从断面观察,象牙

多达8层,最长的象牙近1.6米。摆放极有规律,场面非常壮观。在这个坑的下层还埋葬着玉器和铜器等,由于还没有发掘至底部,玉器、铜器的数量还是未知数。 大家不禁要问,祭祀中用这么多的象牙,这些大象来自哪儿,成都平原有野生大象吗,当年三星堆出土81根象牙的时候,考古工作者对象牙的来源作了种种猜测。那时候,专家们似乎倾向于大象外来说,人们认为,这些象牙也许来自云南或者印度。当人们面对金沙如此众多的象牙时,这些大象的来源再次困扰着考古学家。与三星堆不同的是,这次,大象本地说占据了上风。而现在成都地区乃至四川境内根本没有野生大象,如果这种观点成立,那么是否预示着3000多年前的成都平原的气候与现在有较大的区别。经科学研究,距今3000年前后是全球的温暖期,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2--3度,从文献记载看,在当时的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有大象的存在。在甲骨文卜辞中有商王猎取野生大象的记载,中原地区还曾用象兵作战。 但是目前对象牙的保护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首先是由于考古发掘出土的象牙十分有限,保护研究很不深入,此前,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保护象牙成功的先例,其次是象牙的结构和树木的树轮相似,分层组成,一旦表层的象牙质受到破坏,很快就会风化成为粉末,再也无法固定,更无法保护。金沙遗址发现象牙后,文物保护专家积极寻找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目前主要采用了就地回填处理和有机硅 封存两种办法来对象牙进行保护。 我们接下来的参观将从二楼走下一楼,再从一楼走到地下一层。在地下一层里,不仅有我们的最后一个展厅《金沙之谜》,还有我们的4D影院,每隔20分钟会放映精彩的四维特效影片《金沙传奇》,那里还有许多参与互动项目,它们将会诱发你的思古之情,让你重温古蜀文化的传统智慧,而各项有趣的游戏更会为你增添一份快乐与惊喜。在地下一层中还设有书吧、礼品商店、咖啡厅、快餐店等休闲

李大钊纪念馆导游词

李大钊纪念馆导游 李大钊纪念馆于1996年8月18日奠基,1997年8月16日落成。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乐亭县新城区,占地面积6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地方特色、民族风格与现代建筑格调为一体,主体建筑是一座多功能综合性的三层大楼,分上、中、下三层。一楼建有图书室、阅览室、会议厅等。二楼建有办公室、会议室、研究室、接待室、贵宾室、珍藏室、书画厅、影视报告厅。三楼建有瞻仰厅、展厅。整个建筑物呈灰、白色调,多用自然采光,朴实、大方、简明、庄重。 纪念馆坐北朝南,其建筑布局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是:牌楼式的南大门,用黑色花岗岩做成的门匾上,镶嵌着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李大钊纪念馆”六个苍劲有力的鎏金大字。 进入纪念馆,迎面是八根功绩柱,建在导向路南端的平台上,柱高3.8米,呈六棱形,用淡红色毛面花岗岩镶砌而成。柱体上端,雕刻着红旗托党徽的图案,象征李大钊在中国革命史上立下的丰功伟绩。李大钊的8大功绩是:“首传马列播真理,照亮神州启明星;学十月革命经,选社会主义道路;领导五四导航向,开创历史新纪元;关怀青年倾心向,培养干部建业勋;创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奠核心;受托会见孙中山,促成国共首合作;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工农闹革命;重视军事抓武装,争取将领冯玉祥”。 沿功绩柱平台向北是一条通往纪念广场的导向路,导向路的北端有四根导向柱,把集中的人流分散到纪念广场。 在纪念广场东西两侧的浮雕墙上,镶嵌着八块高12米、宽5米的大型汉白玉浮雕。这八块浮雕的内容分别是:(一)童年岁月;(二)含愤东渡;(三)五峰情深;(四)红楼星火;(五)五四旗手;(六)开天辟地;(七)国共合作;(八)赤旗世界。 从纪念广场北端,登上38级台阶,可到瞻仰大厅。这38级台阶,象征李大钊走过的38年人生历程,寓意让前来参观的人们踏着先驱的革命足迹,学习李大钊同志业绩,寻找大钊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完成他的未竟事业。 进入序厅,东西两侧墙上镶嵌着反映李大钊当年发动工农革命运动场面的浮雕,形象逼真,气势磅礴。 瞻仰大厅内,正面安放着李大钊汉白玉坐像,高26米,基座高1米,沉静、深思的神态再现他忧国忧民的心境,和蔼可亲的面容表现他曾为一代青年的良师益友。整个造型体现李钊同志既有革命家的气度,又有政治家的风范;既有领袖人物的气质,又有学者的风度。雪白的汉白玉象征着李大钊同志高风亮节,光照千秋,大公无私,一尘不染的品格。 坐像背后是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 瞻仰大厅的西侧,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陈云、叶剑英、彭真、李先念、邓颖超等的题词。瞻仰大厅的东侧,是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乔石、李瑞环、刘华清等的题词。瞻仰大厅的东西两侧是展厅,展览以目前搜集到的有关实物、图片、文献等,展示李大钊伟大的一生和光辉业绩。整个展览共分12个专题,展出文物、资料、照片、图表、模型、素描、油画等492件(套)。其中东展厅5部分,西展厅7部分。前言及12部分主要内容是:前言展示:李大钊,字守常,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少年立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他从爱国主义立场出发,经过民主主义而走向共产主义,并顺应时代的需要,率先在中国大地上高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为中国昭示了新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他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在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古田会议心得体会

走访红色足迹、瞻仰革命遗迹 ——参观古田会议旧址心得体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在洞察历史中揭示规律,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古田会议旧址,进行参观和瞻仰,体验红色之旅,仔细地聆听了讲解员的讲解,并认真地参观了“古田会议会址”等古迹。 【红色足迹意义重大】地处闽西的上杭县古田镇,在古木参天的辉映下“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一九二九年十二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曙光小学领导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明确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用马克思主义建设党和军队,从根本上划清了新型人民军队与一切旧军队的界限,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和建军的纲领性文献,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新的里程碑具有深远的意义。。 【回眸历史永放光芒】九十年过去了,有一种声音至今,还在闽西红土地上激荡和飞扬:这里是中国红色军队的发源地和创建地之一,中国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与这里紧密相连。红色之旅,一处处的革命历史遗迹,闪耀更加璀璨的光芒。古田会议旧址史册,随着时光的飞逝而洗涤得更加熠熠生辉,必将成为闽西红土地上最为显赫的革命圣地。早在一九六一年就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田会议会址,闻名遐迩,但它不是孑然独立的,与红四军政治部旧址“松荫堂”、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中兴堂”、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旧址“协成店”等众多革命旧址构成为古田会议旧址群,完整地印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承载了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的无限荣光。 6排学生桌椅陈旧而整洁,会场中心的圆柱张贴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靠墙架着一块黑板,黑板上方排列着马克思和列宁像。会场右侧厢房第一间,只有一桌二凳,是当年毛主席的临时办公室。就在这简陋的小房间里,毛泽东主席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引领中国共产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在纪念馆内,睹物思昔,党员同志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馆里每一张图片,每一件文物,深切体会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真理。一个贫穷落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迅速变成了一个蒸蒸日上、阔步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回报祖国展望未来】学习没有休止符,事业没有完成时。虽时间短但收获丰,她必然是我人生中一个新的起跑线,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参观古田会议旧址心得体会

参观古田会议旧址心得体会 2013-10-24本文来源于康复二支部作者:雪嫣儿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重走长征路,体验红军生活----红色体验游报名开始啦!! 7月10-11日,我们从赣州出发驱车近4小时来到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赴革命圣地古田会议会址和古田会议纪念馆,进行参观和瞻仰。通过听取讲解,大家对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对会议决议的历史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7月10-11日,我们从赣州出发驱车近4小时来到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赴革命圣地古田会议会址和古田会议纪念馆,进行参观和瞻仰。通过听取讲解,大家对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对会议决议的历史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古田会议纪念馆是一所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田会议会址为依托建立起来的专题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在纪念馆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是多样,除固定陈列外,每年还能在举办重大活动时参观临时展览和制作的流动版面,纪念馆是广大部队官兵和中小学生等的第二课堂。在古田会议纪念馆,闽西苏区地图、毛泽东同志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案的雕塑、写着红军“六项注意"”的包袱布、刻在石头上的红军留款信等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深深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开展革命工作的艰难困苦,先辈们坚韧不拔的革命信念,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概让我们这些后人所敬仰,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们对新时期如何发扬古田会议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古田会议址始建于1848年,古田会议是建党建军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古田会议决议》是我党我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开辟出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之路。而古田会议精神则体现了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古田会议光芒映照下的革命圣地之旅,已成为闽西旅游的重要特色。 通过“红色之旅”活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不仅瞻仰了革命圣地,了解了一段恢弘的革命历史,还深刻学习了“古田会议”精神的内涵,对增强大家的爱国情怀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通过参观学习活动,大家对党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我们要继承弘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继承弘扬古田会议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献身教育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的一座遗址类博物馆,也是展示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古蜀文化的专题类博物馆。博物馆于2004年底立项建设,2007年4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由遗迹馆、陈列馆、游客中心、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金沙剧场、园林区等部分组成。是一座集教育、研究、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博物馆。并成为展示成都悠久历史的标志性景观。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金沙遗址发现于2001年2月8日,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古蜀文化遗址。遗址分布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遗址内目前已发现祭祀区、宫殿区、墓葬区、居民生活区等,据考证,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文明以后古蜀文化的又一都邑所在,也是3000多年前成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沙遗址发现当年即被评选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也被誉为本世纪初中国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目前,金沙文化已经和都江堰、大熊猫一道被列为成都市的三大文化品牌。 金沙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456亩,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成都市区的摸底河自西向东从馆内流过,两岸的河岸风光构成了博物馆的横向景观轴;游客则从南自北依次参观金沙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和陈列馆,而这条南北向的开放空间又构成了博物馆的纵向文化轴。环绕在博物馆建筑周围的,则是植被茂盛的园林区,游客在领略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可在林间小憩,感受自然之趣。整座博物馆以其合理的功能布局,充分实现了现代博物馆的各种社会功能。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两大主体建筑为遗迹馆和陈列馆,都采用了斜坡的方式,喻示着金沙遗址的冉冉升起。遗迹馆为近圆形,陈列馆为方形,一圆一方象征着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两座建筑分布在摸底河的南北两岸,相得益彰,同时与园林区融为一体。当飞机飞过成都的上空,人们会看到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两座建筑就像两片叶子飘落在绿色的草地上,而博物馆也成为了成都市重要的地标性建筑。 遗址特色 金沙遗址是2001年2月8日在一次基建施工过程中偶然发现的。目前已发现的重要遗迹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活动场所、一般居址、大型墓地等。出土文物有金器、铜器、玉器、石器、漆器等6000余件,其中,数以吨计的象牙、璀璨的金器和五彩斑斓的玉器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迄今为止,金沙遗址是世界范围内出土金器、玉器最丰富,象牙埋藏最密集的遗址。目前可以确认,金沙遗址的年代为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600年,极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后,成都平原兴起的又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蜀国在商

中文导游词:龙岩古田会议会址导游词

中文导游词:龙岩古田会议会址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代表XX旅行社欢迎大家观临本地,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XX,你们可以叫我X导,在我身边的是王师傅,他的驾龄丰富,请大家放心乘坐,今天就由我和王师傅为大家服务,各位有什么建议和要求都可以提出来,我们将尽力为大家服务。[大家在以后的游览中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全心全意为您服务是我社宗旨]在此我希望各位能够在本次游览中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最后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牌号。 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的地理位置和古田会议会址的基本情况。 古田镇位于上杭县的西北部,与新罗、连城两县交界,地形奇特,山清水秀,军事有利防守,当年龙岩同往古田,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上下个二十里,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接下来,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会议会址的情况。古田会议会址初建于1848年,红军第一次挺进闽西,根据《少年先锋队队歌》又将和声小学改为曙光小学,而闻名中外的古田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各位,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贵重物品跟我下车,我们的游览时间为2小时,现在是9点,11点我们将在这里集中乘车参观下一个景点,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牌号,车是一辆蓝百相间的旅游中巴。 各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地方,你们看,在一片开阔的田野上,座落着一幢,庄严肃穆的祠堂,后山坡上,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在绿荫的衬托下,闪闪发光,那就是的古田会议会址。 在古田会议广场,左侧就是当年红军的阅兵场,场上设有司令台,1930年元旦,在此召开了别开生面的军民联欢会,演出结束后,朱德军长还给了每位演员两个铜板的压岁钱,在往右看,那有一口饮水井和荷花池,这是当年毛泽东散步、休息、思考问题的地方。古田会址大门横匾上书写着“北郭风清”四个大字,大门两侧,刻着一幅对联:“学术放西欧开笛子新智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字里行间透视出祠堂主人,学习,开放,振兴的意识,体现了古田人民既学习西洋文明又不放弃传统文化的办学思想。 进入红漆木门,就是当年古田会议会场旧址,你们看4跟圆柱上张贴着字纸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反对机会主义”,“反对盲动主义”,“反对逃跑主义”。大厅6列学生桌椅陈旧而整洁,左边主席台上摆着两张四方桌和一排长凳,墙上架着一块黑板。黑板上方中央挂着石印的马克思和列宁像,再上方挂着红色会标“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会场下厅的三合地板有好几处斑斑黑迹,这是当年古田会议召开期间,天气寒冷,红军代表们衣裳单薄,代表们烤火取暖留下的痕迹.从这里可以看到革命前辈没当年创业的艰苦,我们再看左右两边的厢房,右侧的第一间是毛泽东的临时办公室,房间陈设极为简陋,只有一桌两凳。当年毛泽东同志就在这里批阅文件,接见与会代表。左侧厢房第二间是朱德同志的临时办公室。 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会议召开的情况和主要功绩: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这是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次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曙光小学召开。120多位红军党代表,士兵代表以及地方干部代表和妇女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作了报告,并多次讲话,朱德同志作了军事报告,陈毅同志传递草的《古田会议决议》。 那么古田会议的主要功绩在于总结了中国红军建立两年多的丰富经验,纠正了部队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从而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基础,使我军同一切旧式军队划清界限而开始成为一支新型的真正的人民军队,它是我建党建军伟大的历史进程的一个里程碑。可以说古田会议铸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了中央来信,并作了反对枪毙逃兵的讲话。代表们

成都金沙博物馆解说词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材料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2007年8月编

(讲解从南大门始) 上午(下午)好!欢迎大家光临我们金沙遗址博物馆。我是讲解员,非常荣幸,今天能陪同大家参观我们博物馆。现在各位已经站在三千年前曾经兴盛一时的金沙遗址的土地上了,让我们走进金沙,一起开始一次梦幻般的发现之旅吧。 (从大门到遗迹馆间或陈列馆前内容) 发现于2001年2月8日的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城区西北部,占地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古蜀文化遗址,也是古代蜀国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都城所在。金沙遗址被评选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被誉为本世纪初中国第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 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起来的,占地面积达456亩(与国外观众讲解时必须用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8000多平方米,博物馆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游客接待中心等几个部分组成。[以横贯东西的摸底河为横向景观轴,以南北轴线的开放空间形成纵向文化轴,通过功能协调,充分实现现代博物馆教育,休憩,观光,游览的多种功能(大多数时候可省)] 金沙遗址发现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领导非常关心、关注金沙遗址的发掘、保护与建设工作,江泽民、曾庆红、吴官正、乔石、宋平、尉建行、李岚清、吴仪、王乐泉、李铁映、姜春云、陈至立(视时间可适当省略一些)等二十多位中央领导先后视察了金沙遗址,并指示要把金沙遗址发掘好、保护好、建设好。 金沙遗址的保护与建设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尤其是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作为成都建设文化强市的突破口,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条件,为金沙遗址成为我国一流博物馆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金沙遗址发现后,市委、市政府重新规划了遗址周边的所有建设项目;2002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国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在成都召开金沙遗址保护的专家论证会,市委、市政府根据论证会意见,划定了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对一般观众可不必讲)]2003年开始进行遗址的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确定了遗址周边建筑的高度及色彩的协调等具体操作问题。从2004年起,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年年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目标和责任目标。2004年底金沙遗址博物馆立项和建设全面启动,市政府全额投资 4亿人民币(不含土地费),并提出了把金沙遗址博物馆建成“国

古田会议纪念馆导游词

古田会议纪念馆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田会议纪念馆。我是导游小金,今天就由我为大家导游讲解,希望陪您走过一段难忘的旅程。 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的地理位置和古田会议会址的基本情况。 古田镇位于上杭县的西北部,与新罗、连城两县交界,地形奇特,山清水秀,军事有利防守,当年龙岩同往古田,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上下个二十里,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接下来,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会议会址的情况。古田会议会址初建于1848年,红军第一次挺进闽西,根据《少年先锋队队歌》又将和声小学改为曙光小学,而闻名中外的古田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各位,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地方,你们看,在一片开阔的田野上,座落着一幢,庄严肃穆的祠堂,后山坡上,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在绿荫的衬托下,闪闪发光,那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 在古田会议广场,左侧就是当年红军的阅兵场,场上设有司令台,1930年元旦,在此召开了别开生面的军民联欢会,演出结束后,朱德军长还给了每位演员两个铜板的压岁钱,在往右看,那有一口饮水井和荷花池,这是当年毛泽东散步、休息、思考问题的地方。古田会址大门横匾上书写着“北郭风清”四个大字,大门两侧,刻着一幅对联:“学术放西欧开笛子新智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字里行间透视出祠堂主人,学习,开放,振兴的意识,体现了古田人民既学习西洋文明又不放弃传统文化的办学思想。 进入红漆木门,就是当年古田会议会场旧址,你们看4跟圆柱上张贴着字纸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反对机会主义”,“反对盲动主义”,“反对逃跑主义”。大厅6列学生桌椅陈旧而整洁,左边主席台上摆着两张四方桌和一排长凳,墙上架着一块黑板。黑板上方中央挂着石印的马克思和列宁像,再上方挂着红色会标“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会场下厅的三合地板有好几处斑斑黑迹,这是当年古田会议召开期间,天气寒冷,红军代表们衣裳单薄,代表们烤火取暖留下的痕迹.从这里可以看到革命前辈没当年创业的艰苦,我们再看左右两边的厢房,右侧的第一间是毛泽东的临时办公室,房间陈设极为简陋,只有一桌两凳。当年毛泽东同志就在这里批阅文件,接见与会代表。左侧厢房第二间是朱德同志的临时办公室。 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会议召开的情况和主要功绩: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这是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次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曙光小学召开。120多位红军党代表,士兵代表以及地方干部代表和妇女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作了报告,并多次讲话,朱德

陕西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

陕西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 1983年10月,成立西安事变纪念馆筹建处。 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正式建成西安事变纪念馆,并对外开放。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陕西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用。 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一)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原金家巷1号张学良公馆内)。 1982年,国务院将这里辟为西安事变旧址,并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张学良公馆建于1932年,为东西排列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四周筑砌青砖围墙,大门开在北墙正中。 东楼是机关楼,中楼是客厅、会议室,西楼是张学良居室。 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蒋介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以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亲日派的阴谋,促成国共合作,团结抗日。 12月17日,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率领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同张、杨协商,与蒋介石谈判,迫使他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周恩来、叶剑英等到西安后,即住在张公馆的东楼,在中楼与张学良、杨虎城会谈,并和二人与南京政府代表宋子文等谈判。 止园是杨虎城公馆所在地,位于西安市北大街青年路北侧。 建于1933年,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 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这里密商发动兵谏,周恩来也曾亲临止园商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 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力主抗敌,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 蒋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飞抵西安,要挟张学良、杨虎城:如不加紧“剿共,即将张学良、杨虎城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 张学良、杨虎城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 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

重游古田会议旧址群,深感科学发展流

寒假调研报告 《重游古田会议旧址群,深感科学发展流》 姓名:*** 学号:********** 年级专业:2007级市场营销 院系中心:管理学院营销系 *******大学 20010年02月6日

重游古田会议旧址群,深感科学发展流 龙岩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深印记。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溪乡调查》等光辉著作,闽西成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当年十万闽西儿女踊跃参加红军,中央主力红军86000多人的长征队伍中,有26000多名闽西儿女。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闽西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全市在册革命烈士 2.36万名,占全省烈士人数的一半多。1955年~1965年间,闽西有68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占福建省籍将军总数的82%,成为全国著名的“红军之乡”、“将军之乡”。 在红军红色革命的浪潮中,古田会议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一波。古田会议指的是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是在古田召开的,顾以“古田会议”命名。古田会议在我国的建党建军史上是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总结了中国红军建立两年多来的丰富经验,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基础,使我军同一切旧式军队划清了界线而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而《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它对党和军队的建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从此“古田会议精神”作为我党我军发展的重要指导精神而广为流传,被写进了红军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章。而古田会议旧址也为了红色旅游的一个基地。作为一个古田人我觉得自己应该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实践“古田会议精神”。为古田的发展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为家乡的繁荣和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前我也曾带着景仰的心情参观过古田会议旧址群,但这次重游古田会议旧址群,给我的震撼是极大的,感慨只有一个“变化真大啊!” 古田会议旧址 古田会议旧址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社下山西麓。该遗址始建于1848年,当时是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1917年这里是“和声小学”的所在地。1929年5月,红四军进入古田后,将学校更名为“曙光小学”。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主持会议的有红四军前敌委员会领导人毛泽东、朱德、陈毅,红四军各级党代表、士兵代表和地方党组织的代表、妇女代表等12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

古田会议会址导游词

古田会议会址 各位团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龙岩古田旅游观光。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员,我姓叶,大家叫我小叶好了。今天就由我为大家提供讲解服务,希望我的讲解能令大家满意,也预祝大家古田之行能够开心、顺利。 我今天将要带领大家游览的是古田会议会址。大家请看,在这片开阔的田野上,坐落着一座庄严肃穆的祠堂,后山坡上,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红色大字在绿荫的衬托下,闪闪发光,那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古田会议会址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古田会议会址原是廖氏宗祠,又称万源祠,初建于1848年。戊戌变法后,万源祠改为古田第一所小学----和声小学。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挺进闽西、进驻古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时,根据《少年先锋队歌》歌词大意“曙光在前头”,把和声小学改名为曙光小学。至今在会址的外墙上还保留着红军宣传员刷写的标语“保护学校”,大家过来看看,字写得不错吧! 大家抬头看大门横匾上写的是“北郭风清”四个大字,大门两侧刻着一副对联“学术放西欧开笛子新智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字里行间透视出祠堂主人,学习、开放、振兴的意识,体现了古田人民既学习西洋文明又不放弃传统文化的办学思想。各位游客,大家随我一起跨进会址大门,院子很宽敞,用鹅卵石堆砌而成。在进入这一道红色木门,显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古田会议会场旧址。你们看会场上有6列学生桌椅陈旧而整洁,一半高一半低,因为当时的曙光小学是复式学校,高低年级同在一个班上上课。会场中心4根圆柱上张贴着红军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反对机会主义”“反对盲动主义”“反对冒险主义”。左边主席台上摆着两张四方桌和一排长凳,桌上摆了一个大壶和两个小茶碗,靠墙架着一块黑板,黑板上方中央排列着石印的马克思和列宁像。再加上布置的是长条的红色会标“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 或许大家想不到,古田会议期间,天降大雪,把古田装点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参加古田会议的代表们衣着单薄,于是他们在会场中间烧起了几堆篝火,一边烤火取暖,一边聆听毛主席作报告。大家可以看到,这些三合土地板有好几处斑斑黒迹,就是当年红军烤火留下的痕迹。 古田会议会址左侧厢房第一间是毛泽东的临时办公室。大会期间,毛泽东就在这间只有一桌二凳是简陋房间办公,批阅修改会议文件。接见与会代表,为代表们释疑解惑。古田会议会址右侧有一块大草坪,这是红四军的阅兵场。阅兵场西南端设有阅兵台,古田会议结束后,红四军在这里举行了元旦迎新晚会。会址左前侧还有一口井和一个池塘,因池塘生长着中午开花的“午时莲”,所以又叫莲花池。毛泽东最喜欢在莲花池边散步、休息和思考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还对这口池塘记忆犹新。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片稻田就是2000年心连心艺术团搭台演出的场地。“心连心”艺术团演出时也有过这么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演出前一天,古田天气晴朗,可艺术团进入古田的那天,仿佛是先辈们考验演员,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但演员任冒雨在会址前演出。但是,当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古月出场讲话的时候,天空即停止了下雨。演出一结束,雨又下起来了。由于这场天气变故,当地老百姓对古田会址的特殊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关于古田会址和毛泽东的种种“神话”,民间有多种传说。老百姓以朴素、直观的感觉认为主席当年来过的地方是吉祥之地。 好了,古田会议会址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大家可以提出来,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希望我的讲解能令大家满意,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自由参观、拍照留念。

寻访红色足迹古田会议旧址实践队总结报告

社会实践成果编号:xmushsj2011___________ 暑期社会实践论文(调研报告)寻访红色足迹古田会议旧址总结 寻访红色足迹古田会议旧址实践队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执笔人:杨子显 团队人数:8 实践时间:7月1日—7月2日

目录 一、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践经过 (4) 三、实践学习—古田会议及其精神 (5) 四、实践感悟 (6)

一、摘要 我队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通过寻访红色足迹古田会议旧址,了解古田会议的内容,学习古田会议决议这一历史性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及精神。了解相关的历史细节及历史故事,结合历史故事感受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轨迹。 本次实践我队队员不仅是参观会议旧址,机械的学习,还吃住于当地农户家里,与当地村民真诚、深入的交流,直接的体会到当地的民风民俗,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我们民族淳朴、吃苦耐劳的民族气质,学习到了许多课堂中所学不到的东西,从而也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古田会议所发生的背景及历史细节。实践,有助于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生活,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学习到了古田会议的内容,其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反对以任何借口削弱党对红军的领导,必须使党成为军队中的坚强领导和团结核心。其强调要重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要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即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在农村革命战争的环境中,在党和军队的主要成分是农民的条件下,如何克服来自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及其他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影响,把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把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会上毛泽东同志针对党和红军中存在的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及其危害,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强调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要经常注意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党的建设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古田会议决议》还把党的思想建设同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制度上正确解决了党的思想建设如何服务于党的政治任务问题。明确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全心全意地为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强调红军必须健全党的各级组织,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党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从而开创了探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先河。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的一座遗址类博物馆,也是展示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古蜀文化的专题类博物馆。博物馆于2004年底立项建设,2007年4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由遗迹馆、陈列馆、游客中心、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金沙剧场、园林区等部分组成。是一座集教育、研究、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博物馆。并成为展示成都悠久历史的标志性景观。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金沙遗址发现于2001年2月8日,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古蜀文化遗址。遗址分布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遗址内目前已发现祭祀区、宫殿区、墓葬区、居民生活区等,据考证,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文明以后古蜀文化的又一都邑所在,也是3000多年前成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沙遗址发现当年即被评选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也被誉为本世纪初中国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目前,金沙文化已经和都江堰、大熊猫一道被列为成都市的三大文化品牌。 金沙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456亩,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成都市区的摸底河自西向东从馆内流过,两岸的河岸风光构成了博物馆的横向景观轴;游客则从南自北依次参观金沙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和陈列馆,而这条南北向的开放空间又构成了博物馆的纵向文化轴。环绕在博物馆建筑周围的,则是植被茂盛的园林区,游客在领略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可在林间小憩,感受自然之趣。整座博物馆以其合理的功能布局,充分实现了现代博物馆的各种社会功能。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两大主体建筑为遗迹馆和陈列馆,都采用了斜坡的方式,喻示着金沙遗址的冉冉升起。遗迹馆为近圆形,陈列馆为方形,一圆一方象征着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两座建筑分布在摸底河的南北两岸,相得益彰,同时与园林区融为一体。当飞机飞过成都的上空,人们会看到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两座建筑就像两片叶子飘落在绿色的草地上,而博物馆也成为了成都市重要的地标性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