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辅导个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辅导个案

宣化四中郝翠莲

一、个案基本情况:

姓名:小雯

性别:女

年龄:13岁

学校与年级:初中二年级

辅导时间:2004年9月至2006年4月

辅导者:班主任

二、问题行为概述;

1、学习方面:以很差的成绩直升初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全班最后一名,只有语文及格。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严重不守纪律,经常讲话、起哄,影响他人学习,经常不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

2、行为方面:经常迟到,有旷课现象,曾离家出走。经常说谎,不接受批评,反抗意识强,与同学、老师有冲突、顶撞等偏激行为。好打闹,欺负其他同学。

3、性格方面:容易冲动,自制力差,散漫任性,暴躁、好强、叛逆,但讲义气,经常扮演“大姐大”的角色。

三、个案生活背景材料:

1、童年生活非常幸福,父母开酒楼,收入不错,对小雯很好。

2、父母在小学三年级时离异,随母生活。据闻离异的原因是由于其母亲沉迷于赌博引起的。当时父亲在法庭上求小雯跟他,但小雯坚决不从,此后小雯感觉到父亲已不爱她。

3、其母亲继续她的赌博生涯,有钱时给小雯很多零用钱;在麻将馆几天不回家,要小雯负责送饭;没钱时就留在家里,拿小雯出气,造成小雯离家出走。

4、其父亲已经重组家庭,并育有一子。

5、母亲基本上不在家常住,小雯的生活起居由外婆负责,晚上一个人在家。

四、个案分析与诊治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经过研究,认为单亲家庭子女容易患上具有双重人格的“单亲家庭子女综合症”。他指出:“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上出现缺陷,一般表现为两个倾向:一种是自卑、嫉妒心强;另一种倾向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本案小雯所患的就是典型的双重人格,在感情上得不到应有的爱,生活上得不到良好的照顾,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产生了消极悲观、愤恨不已的心理,为父母的离异而感到羞愧,抬不起头,不能在挫折中奋起直上,而是破罐破摔以至放任自我。

2、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心理健康和适应不良的儿童与青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健康的或不良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与子女的“垂直面上”的关系,离异家庭子女人际关系之所以不良,其主要根源也在于他们与离异父母关系的紧张,由此而形成了消极态度与放任情绪,并常常扩展到与他人交往的关系中,令小雯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不良,造成交际心理抑郁。

3、离异家庭子女对自己的态度是极为消极的。由于在家庭里得不到父母离异之前的那种完整、温馨的亲情,在学校里又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社会的传统偏见和舆论往往使得他们抬不起头。因此,与完整家庭子女相比较,他们一方面显得自卑,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却又显得非常固执,甚至吹牛自夸,即使做错事也不会感到羞愧。这种看似矛盾的性格表现,实际上正是离异家庭子女在性格自我态度特征上的两极化体现。同时,离

异家庭子女也很容易自暴自弃,缺乏发愤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具体表现为分心、畏缩、懒散,甚至害怕上学,学习有困难、有始无终等。如下资料所示:

两类家庭问题行为的比较(%)

4、学校教育的不当:初中的老师认为小雯是个问题学生,只对她进行纪律上和品德上的约束与批评,不能敏锐地觉察到她在人格发展方面潜在的自卑倾向,不善于发现其优点,而有针对性地给予成功的体验,培养其自信心,反而却鄙视、责骂,使她感受不到学校关爱,从而仇恨学校、仇恨老师,最终造成其破罐子破摔的现状。

5、个案诊治:小雯具有典型的单亲家庭的双重人格,其行为表现出来是破罐子破摔的现状,但经过交谈,我发现其行为主要是掩饰其内心的自卑和对爱的渴望,不愿被人看到自己的内心感受,刻意表现出无所谓、满不在乎,但又由于对爱的缺失和教育的不当,形成了很多不良行为,治疗的关键不是急于纠正其不良行为,而是从其根源入手,治疗她的自卑心理,给予其爱的补偿,唤醒她的自尊意识,形成健全的人格,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从而循序渐进地纠正其不良行为。

五、个案辅导策略:

(一)与案主的个别辅导

1、倾诉自我心声,合理的宣泄调适

案主最大的心理问题是压抑自己,有心事不敢向人倾诉,怕别人了解到她不为人知的家庭情况,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理解和爱。通过听她的倾诉,了解其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生活状况、心理意识等,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寻找突破口,找到开启她心灵大门的钥匙。

第一次面谈:引导她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倾诉,从中了解到她的情绪和认知困扰,以及其家庭环境的情况,真诚帮助鼓励她正确认识自己、父母、同学。

2、“捕捉闪光点”找回人格尊严

只有充分发掘离异家庭子女的积极因素,才能更好地以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小雯在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全班最后一名,仅语文及格,我抓住她“语文及格”这个“闪光点”,让她担任《语文》科代表。开始她不肯,她说她的成绩这么差,其他同学会怎样看她呢,会不服她的。通过多次的交谈和鼓励,她终于答应试试,看得出她从来没有这样开心过,她说这是她第一次担任班干,我与该科老师交流了她的情况,一起鼓励她。同时,我也发现她口才比较好,鼓励她承担了几次主题班会的主持,在小品演出和文艺汇演等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在承担主题班会时,开始是手把手的教她,到后来是由她自己去构想并完成,让她一步一步地找到自信,找回自我。

3、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让她寻回“爱”的感觉

创设班级亲情氛围,让老师、同学在情感上与她协调一致,以至心理相容,彼此之间形成融洽的亲密关系,使她充分享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她就会逐渐忘却父母离异给他带来的人格尊严上的伤害,重新找到自己因情感体验过敏而丢失在家庭和社会的合理地位,从而使她增强自信和自尊,恢复自爱和自强,在老师、同学的理解和关怀下,使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与家长、老师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1、与小雯的母亲:向其分析女儿的困惑,以及她所需要满足的情感缺失,劝其多关心女儿,不要沉迷赌博,要多与女儿在情感上的交流。帮助她树立起教育小孩的信心,让她感到女儿需要她的爱才能健康成长。

2、与小雯的父亲:让他知道女儿对他感觉上的改变以及对父爱的渴望,希望他能尽父亲的责任,能让她重新体验“父爱”。

3、与其他任课老师: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关注她,及时肯定她的微小进步,为她创造在集体中展示自我的机会,特别注重在尊重她的前提下向她提出希望和要求,不要采取放弃她的态度,尽量不要对她做出极端否定的评价。

六、教育效果:

(一)反复阶段:

开始时收效不大,每次谈话后,她坚决表示要改正,但坚持几天又放弃,依然是我行我素。每次找她辅导,她都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很痛苦,决心改正,但由于不良行为的形成时间太长,不断出现反复。这样的辅导过程大约经历了大半年。

(二)稳定渐进阶段

1、社交方面:小雯的交谈辅导已由过去的老师主动找她,发展成她主动找老师交谈,她已把班主任当成她的知心朋友,遇到不开心的时候会找老师倾诉发泄,然后自我感觉轻松很多。和同学、老师的关系有所好转,已经找到几个好朋友一起倾诉心事,但对家庭带给她的伤害仍然不向朋友倾诉,仍然表现出对此满不在乎,不愿被同学发现自己最脆弱的一面。

2、学习方面:已从倒数第一名进步到全班60人中第45名,语文、政治、等文科及格,缺交作业现象减少,上课除了数学自认为完全不懂外,其他科目基本上都能听讲,偶然也会讲话,但经提示后能克制。

3、行为方面:不再出现旷课和离家出走的现象,偶然迟到,但会主动找老师解释,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不再顶撞老师和欺负同学,不再故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