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看杨宪益译《桃花源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阐释学论文翻译四步骤论文:从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看杨宪
益译《桃花源记》
内容摘要:本文以乔治·斯坦纳在哲学阐释学基础上提出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将阐释学“翻译即理解”的基本观点分解渗入到斯坦纳的“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四个具体的翻译步骤中,在这一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家杨宪益的主体性在“吸收”到“补偿”四个步骤中得到了体现。
关键词:阐释学斯坦纳理解翻译四步骤
1.阐释学与翻译
阐释学是关于理解和解释文本意义的哲学理论。阐释学是当代最具生命力的哲学思潮之一,阐释学与翻译研究又有着天然联系。译本是对原文的一种解释,一种阐述或阐发,一种注解诠释,而这些又都可以归结为“释义”——对原作品意义的解释。阐释学派的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明显地体现了阐释学派的一个基本理念:真正的理解是对语篇作出“创造性的重新阐释”并提出了以作者为中心和以译本读者为中心的两种翻译途径,乔治·斯坦纳继承并发扬了施莱尔马赫的观点,他明确指出“翻译即理解”,认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实际上乃是翻译过程。
2.阐释学关照下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成为后世向往中的理想圣地。该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在其思想深度和文学意境的塑造方面均体现了作者非比寻常的文学造诣,堪称文质兼美,情境俱佳的典范之作。时至今日,《桃花源记》被多次翻译,林语堂、herberta·giles、杨宪益、黄俊雄、毛荣贵、罗经国等人都曾翻译过该文,其中属杨宪益先生的翻译最为使人印象深刻,下面用阐释学派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对杨的译文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2.1信任
首先,译者进入的是“信任”的层面,“一项信念的投入”,读者相信原文是严肃的作品,言之有物,有翻译的价值。杨宪益先生一生致力于把中国文学翻译成英文,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他毕生的愿望,就是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全世界。因此,杨先生及其夫人一起翻译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如《红楼梦》、《离骚》、《屈原》等。
《桃花源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自然也被列入其中。杨宪益先生将翻译《桃花源记》作为向西方介绍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个窗口,认为该文是能够被翻译且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样就完成了翻译的第一步骤——信任,一切翻译活动都从信赖开始。
2.2 侵入
所谓的侵入,就是侵占与发掘。指牵涉到的两种语言之间,两种思维形式之间造成的冲突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侵入”一词常使人联想起侵犯、占领等具有掠夺性色彩的词。而实际上,侵入是对原文的理解,这正好反应了阐释学派中的重要思想——翻译即理解。作为翻译的第二个阶段在斯坦纳看来都是有偏见的,是对原作者意图和视阙无法避免的攻击,因为译者无法不对他的时代和背景妥协(george·steiner 2001:87)
例如:
原文: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译文:in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the jin dynasty, there was a man of wuling who was a fisherman by trade.
该句中,译者在译文中添加使用了“reign”、“jin dynasty” 两个词语,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更替这一历史,保留了中国古文化中的一些特有的质素,使西方读者能更多的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明的变迁。
2.3.吸收
在对原文的入侵以后便进入输入吸收的过程,即原文意义向目的语言中的移植,这是前一个步骤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原文的意思和形式必须移植规划到译语之中,用译语完整的体现原作的所有信息。阐释学认为,文本中含有原作者的
视界,理解者则是有其所处具体时代氛围形成的视界。两种视界间存在着由时间间距和历史情景变化引起的差距。因此,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向作者靠拢,以达到“视界融合”。
原文:黄发垂髫,并依然自乐。
译文:and all of them, whether old people with white hair or children with their hair tied in a knot, were happy and content with themselves.
2.4.补偿
所谓补偿,是指对原作进行重组,采用一定策略对之前阶段中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发生的信息丧失进行补偿,即对翻译过程中的丢失、偏差、过失进行补偿、修改,把原有的东西归还到原来的地方。
译作之所以能对原作进行补偿,是因为它能使原作在新的地区和新的文化领域里继续生存下去。西方读者对中国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知之甚少,杨宪益先生对《桃花源记》的翻译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西方读者从中了解了东晋时期人们的特殊心态、社会状况等,即通过翻译显示出了它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原作就得到了补偿。
3.小结
本文在阐释学的基础上,运用其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观点,从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步骤分析了陶渊明的
名作《桃花源记》,系统地论证了阐释学派的观点——“翻译即理解”,其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时间的差距,历史背景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等因素都会成为翻译的障碍,给翻译带来困难。译者需要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在翻译过程中准确的理解原文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努力使自身的视域与作者所处时代的视域相靠近,做到视域融合。以期重现作品精髓,同时彰显作者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
[2]蒋侠,2010,阐释翻译“祥林嫂”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j],《绥化学院学报》第30卷第五期,132-133页。
[3]朱瑞君,2009,从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看译者主体性—以翟理斯《聊斋志异》译本为例[j],
[4]《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第23卷第6期,92-96页。
[5]陶渊明,1988,桃花源:诗并记[m].中国文学史勘考
资料选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曹姗姗,中国石油大学(青岛)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