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隧道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目前,公司承建的隧道和地下工程项目众多,从客观方面来说存在长大隧道、浅埋隧道、偏压隧道、黄土隧道以及富水软弱破碎围岩等不良地质情况的风险;从主观方面来说存在开挖方法不当、进尺过大、支护不及时、监控量测不到位、工序安全距离超标等危险因素,极易造成隧道的坍塌事故。
隧道坍塌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机械损坏等危害,甚至可能造成数人死亡的灾难。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资源共享,反应迅速;依靠科学,规范管理。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公司成立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指挥中心,下设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组,安全质量管理部为归属职能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分工合作,事发单位具体负责。
指挥中心及其成员、公司各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见公司《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3.2 根据生产事故的性质和危及程度由上级或公司在事发现场
设立现场指挥部,作为现场抢险救援的指挥机构。
指挥长由事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副指挥由事发单位的副职领导担任,事发单位各部门负责人为现场指挥部成员。根据实际情况,现场应组建指挥联络组、抢险救援组、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安全疏散组、后勤保障组、善后恢复组等应急处置工作组。各应急处置工作组人员构成及具体职责由各单位在现场应急预案(处置方案)中
进行明确(各应急处置工作组的主要工作职责可参照公司《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补充和完善)。
4、预防与预警
4.1监控及预防措施
4.1.1各项目部应根据具体隧道特点,结合本专项预案,编制现场应急预案(处置方案),并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
4.1.2各项目部应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要求的间距进行布点和频率进行监控量测,对可能发生坍塌危险的部位要加大监测的频率。并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及时掌握围岩、杆件受力情况。
监测对象:围岩、衬砌、锚杆、钢拱架及其他支撑等。
监测部位:地表、围岩内、洞壁、衬砌内和衬砌内壁等。
监测类型:位移、压力。
监测方法:
(1)监测人员:在监测之前,首先要细致地观察隧道内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裂隙的发育和扩展情况,渗漏水情况,观察隧道两边及顶部有无松动岩石,锚杆有无松动,喷层有无开裂以及中墙衬砌上有无裂隙出现,尤其是中墙衬砌如发现有裂缝则要用裂缝观察仪密切观测记录裂缝的开展情况。
(2)位移监测:在隧道入洞口一定范围内及埋深较浅的隧洞,需监测地表沉降和水平位移。拱顶沉降通常采用水准仪监测,隧洞拱顶一般较高,可在拱顶用短锚杆设置挂钩,悬挂长度略小于隧洞高度的铟钢丝,下面悬挂标尺的方法监测。
(3)压力监测
压力监测包括地下洞室内部和支衬结构内部的压力,以及围岩和支衬结构间接触压力的监测。压力监测通常采用应力计或压力盒。在
支衬内部及围岩与支衬接触面上的压力盒的埋设,只需要浇筑混凝土前将其就位固定;监测围岩压力的压力盒则需专门的钻孔,将压力盒放入钻孔内预定的深度后,用速凝砂浆充填密实。
4.1.3 洞口段开挖前,首先要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施工中应经常对边、仰坡进行检查、特别是在雨雪之后,发现裂隙及其他可能滑塌的迹象,及时进行处理。
4.1.4洞顶边、仰坡周围的排水系统须在雨季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减少对坡面的冲刷。
4.1.5偏压洞口施工应先做好支挡、反压回填等工作后,再根据地形或设计进行开挖。
4.1.6根据勘测设计资料,采取合理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地质情况及时预测预报,穿越不良地质地段时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
4.1.7每次开挖后,由地质工程师对掌子面进行观察并做地质描述记记录,及时进行支护。
4.1.8 根据设计情况以及开挖揭示的实际地质,保证各工序间的安全步距。
4.1.9各项目部应整合现场应急资源,建立由本项目员工组成的专职或兼职应急处置队伍,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4.1.10隧道施工时应在Ⅳ、Ⅴ、Ⅵ级围岩地段预先设置逃生管道。管道采用φ600~φ800mm的承插钢管,从衬砌工作面布置至距
离开挖面20m以内的适当位置,管内预留工作绳,方便逃生、抢险、联络和传输各种物品。承插钢管纵向连接可采用链条等措施,防止坍塌时将钢管冲脱。
4.1.11各项目部应当根据现场需求,做好应急资金、设施、设备、
救援物品等储备工作。在隧道开挖工作面、衬砌作业面附近应设置移动式急救箱,除配置必需的生存食品外,还应配置部分自救、互救用品和应急用具等;隧道洞口应设置固定急救箱,配备急救用医疗器械和应急药品,其种类和数量应根据隧道所处地理位置、附近医疗机构状况、风险主要类型、作业人员数量等因素,进行配置。
4.2预警行动
4.2.1预警条件:
(1)监控量测信息所反应的围岩变形速度或数据值超过允许值;
(2)洞口仰坡或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突然开裂或原有裂隙逐渐
加宽;
(3)顶部或掌子面不断掉下土块、小石块或构件支撑间隙不断
变大、张开;
(4)岩层的节理缝或裂隙变大、张开;
(5)渗水、滴水突然加剧或变浑等。
4.2.2现场人员发现上述异常现象后,必须立即通知隧道内所有作业人员停止作业,紧急撤离至安全地段,并报告本项目部负责人。
4.2.3项目部应急救援机构接到预警信息后,应按照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采取下列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1)发布预警公告。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
和重要物资,并进行妥善安置。
(2)加强相关信息监控、收集、实行日夜值班制度。
(3)封闭、隔离或者限制进入危险地段,终止可能导致危害扩
大的活动。
(4)指挥应急处置所需物资、机械设备、救援队伍等相关保障
部门进入应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