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状血管瘤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观察和内科处理
海绵状血管瘤的处理依其临床表现 而定;观察就是定期MRI随访,目的在于了 解病灶是否扩大或出血。用于病灶小、无 症状和位臵深在难以到达者。 内科处理限于治疗癫痫。幕上海绵 状血管瘤每年新增癫痫率是2.4%。有癫痫 史的孤立病灶患者手术切除病灶后,75% -88%患者癫痫不再发作。 没有药物可使病灶缩小或稳定。
治疗-放疗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普通放疗 对海绵状血管瘤无效;相反,放疗 可促进病灶的新发;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不能消除病灶,减少出血率不显 著,而并发症率很高。
治疗-手术切除 幕上的可到达的病变的手术切除 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很低。病灶全切除后再 出血的病例未见报道; 位臵深在病灶的切除并发症发生 率增加; 病变部位不同,处理策略略有区 别。丘脑内囊病变与脑干病变有相似的处 理原则。如病变位于软脑膜下或浅层,则 应手术干预;而如病变在深部,没有合适 的手术径路到达,则应观察。
治疗-新发癫痫
已知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每人每年新发 癫痫率为2.4%。1-5年随访中癫痫新发生 率为4.3%-11%。癫痫可能与新近出血有 关也可无关。 如果癫痫用药物很容易控制,则其手术 指证与无症状者相同。有些患者用药后癫 痫消失,有些则成难治性,需要评估病变 切除对控制癫痫的好处。
治疗-难治性癫痫
癫痫是幕上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的表现,
占40%-80%。
癫痫的发作或加剧常与出血相关。 含铁血黄素中存在的铁是已知的致痫物质; 占位效应所致的局灶神经功能障碍倒罕见;
自然史
海绵状血管瘤并非均是先天性的,也可是获得 性的。家族型或散发型均有新发病灶的文献报道。 出血如已破坏了病灶囊进入周围脑组织,则此后 的出血率特别高,出血是否造成持久神经功能障 碍与病灶部位有关。病变在脑干或基底核可造成 局灶神经功能障碍和死亡。皮层下病灶很少能大 到能造成神经功能缺失的程度;癫痫是皮层下病 变主要发病形式。
影像特征
随着MRI和其它更精密的技术的发明和 使用,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现率增加。 它们的影像表现是非常特殊的。在出 血的急性期,在T1上呈等信号,T2为低信 号;亚急性期(3周至数月)表现为典型的 ¡ °爆米花¡ ±样特征。在T1和T2上均表现为 高信号中心区(高铁血红蛋白)和周围含 铁血黄素形成的低信号环。
治疗-占位效应 患者可能因为重要脑区受压而出现神经 功能缺失。手术的目的就是为神经组织减 压,预防因再出血而出现神经功能的进一 步恶化或病变增大。 对病情变化较慢或局灶神经功能缺失 已固定的患者,处理方案与无症状者相同。 对手术易于到达病变区的患者应该建议其 切除,而病变位臵深在的患者则需权衡手 术利弊以及观察等待的风险。
海绵状血管瘤存在两种形式: 散发型 家族型 散发型是孤立个体,常为单个病灶; 家族型则以多发病灶为特征,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多发病灶和癫痫家族史是家族型海绵状血管瘤的病 征特征;
临床表现
海绵状血管瘤多发生于20-50岁间 出血是海绵状血管瘤的恒定特征。 病灶内反复少量出血和自发血栓形成 →病灶增大。 在这些出血腔或血栓腔中发生机化和内皮 化→进一步增大。 偶尔出血也可破出囊外,在周围脑组织中 形成团块状出血灶。
伴有难治性癫痫 术前检查需明确海绵状血管瘤的区域是否就 是癫痫活动的起源点。要了解癫痫的临床表现 (发作前、发作和发作后的症状和体征)、发作 间期或发作时脑电图定侧或定位、功能检查或神 经心理检查是否均与海绵状血管瘤的部位相一致。 对信息一致的患者,如前述方法进行手术切除。 一些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可能存在独立的癫 痫灶。在有长期癫痫发作史的患者,癫痫可以传 播到海马引起兴奋毒性损伤,这种损伤即可形成 独立的致痫灶。当颞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有明确 海马硬化的证据,则两处异常可同时切除;当这 种关系并不明确,则应该作单独的病灶切除。
以难治性癫痫为主诉的患者要按难治性癫痫 的规范作检查,包括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的视频头 皮脑电图检查、发作期和发作间期单光子发射断 层扫描或PET检查以及神经心理学检查。可选择的 手术包括单纯病灶切除、病灶切除加邻近异常组 织切除、病灶切除加脑电图检查作为癫痫起源区 的邻近甚至更远的皮层切除。 海绵状血管瘤本身不含神经组织,因此不产 生癫痫。产生癫痫的必定是邻近组织。可能存在 一块重要组织,如果被切除或使之失连接,就有 可能治愈癫痫。这块组织可能就在病灶周围,也 可能在远处。如何确定它仍是难题。
处 理
海绵状血管瘤的处理依其临床表现而定; 干预的目的就是防止出血、消除占位效应、 消除或减少癫痫发作;需比较治疗的危险。 比如:无症状或偶然发现的病灶、初发或 可控癫痫、难治癫痫、病灶出血或增大引 起神经功能障碍或卒中表现。处理的指证 和目的因此而不同,还受到其它因素如患 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和是否多发等的影 响;
处理策略-明显出血 有明显出血史的患者再出血率达年4.5%,约 为无出血史患者的4倍。出血可连续发生。是否紧 急干预依据患者神经功能恶化速度和血肿造成的 占位效应程度来定。因此,手术的目的不仅是预 防再出血,而且是减压和解除占位效应。 一些患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内血肿,急诊 清除血肿时发现海绵状血管瘤。只要术中病灶被 全切除,并经术后MRI证实,则不需进一步干预。 对怀疑有海绵状血管瘤,而在脑内血肿的最 初影像中无其影像证据,要么尽快作选择性探查; 要么先行观察,等到以后检查确诊。
处理策略-无症状的孤立病灶 没有临床出血史的患者年出血率很低,明显 低于AVM。首次出血很少威胁生命。病变部位也是 应考虑的因素。不同部位病变出血后果不同。在 中央区、语言区、计算皮层、内囊或丘脑病变即 使小量出血也可表现明显症状;而位于非重要区 域病变即使明显增大或病变外出血也可无明显临 床后果。 现代外科技术已可使幕上单个病灶安全切除, 因此建议年轻无症状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应该手 术切除,即使病灶位于功能区。无症状的难以到 达区域的病变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增大,手 术干预要慎重。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西安大兴医院神经外科
流行病学
脑血管畸形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在4%左右;
分类: (1)静脉畸形 (2)动静脉畸形 (3)海绵wenku.baidu.com血管瘤 (4)毛细血管扩张症;
海绵状血管瘤约占所有血管畸形的5%-10%。 对22000份MRI资料分析,海绵状血管瘤发生 率为0.4%–0.5%。 以此估计,全球约有1800万–2200万人患有 海绵状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