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钢铁产量(1950-2015年)

合集下载

钢铁产业60年发展历程

钢铁产业60年发展历程

钢铁产业60年发展历程1、1947-1957建国初期,在废墟上建立的新中国钢铁产业当时的钢铁工人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凭借着能够吃苦耐劳的品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力的推动了钢铁产业尽快的恢复生产。

鞍钢,本钢,石景山钢铁厂(首钢前身)等的高炉很快的恢复投产。

1950年抗美援朝爆发后,钢铁工人更是发扬与高炉共存亡的精神,大力恢复和发展钢铁的生产,以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从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做好了前期准备。

2、一五计划时期针对钢铁工业在重工业,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制定了“以钢为纲”的工业发展指导方向。

鞍钢的扩建,包钢,武钢的建设标志着新中国钢铁产业的新纪元。

在一五初期,几大钢铁企业逐步由恢复开始发展起来。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中央和地方均要积极发展钢铁企业,沿海和内地均要发展钢铁企业,不仅要有大型钢厂,还要建立中小型钢厂的指示,从而形成了钢铁部门大中小并举的一贯方针。

确立了除鞍钢,武钢,包钢外还要在山西太原,四川重庆,湖南湘潭,安徽马鞍山,北京石景山创办中型钢铁企业,在河北邯郸,河南安阳,山东济南,江苏南京,新疆乌鲁木齐,贵州贵阳,安徽合肥等十八个省市创办小型钢铁企业的产业布局。

钢铁产业逐步建设发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这一系列技术上规模建设上的重大突破和进展为一五计划计划中所定的钢产量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基础,给新中国的钢铁产业发展建立了很大的信心。

一五计划规定1957年钢铁工业产值为33.1亿元,实际达到46.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9.8%。

钢铁产量1957年生铁594万吨,钢535万吨,钢材436万吨,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5.2%,31.7%和31%。

钢材品种1952年全国能冶炼的钢种170个左右,到1957年增加到352个,1952年可生产的钢材品种300多个,到1957年增加到4000多个。

中国钢铁工业—在宏观经济变动中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在宏观经济变动中发展—
第 一 部
中国钢铁工业
―在宏观经济变动中发展―
袁钢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研究中心主任
一、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概况
钢铁工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影响全局的重要位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之初,钢铁工业十分落后,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加快发展钢铁工 业,一直是中国尽快实现工业化的重要目标。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阶 段。 1、“大炼钢铁”运动发起和失败(1950年-1977年)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中国领导人提出“以钢为纲”,把加快钢铁工业发 展置于整个经济发展的优先主导地位。在原苏联援助下修复和建设了鞍钢、武钢、包 钢三家国家级大型钢铁厂。全国各地还建成了20多家中小钢铁厂。这些钢铁厂成为以 后时期全国各地发展钢铁工业的基础。1958年,中国政府提出钢铁产量15年后超过英 国达到2500万吨,发动了“大炼钢铁”、“大跃进”运动。1958年至1960年连续三年 钢铁产量大幅度增长,粗钢产量从1957年的535万吨增加到1960年的1866万吨,三年 分别增长49.5%、73.4.5%和34.5%。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大量 资源投入到钢铁工业中,虽然促成钢铁产量短期迅速增加,但是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 衡,经济增长急剧下跌,钢铁正常生产无法维持。1960年至1962年,经济增长速度跌 落为-1.4%、-29.7%、-6.5%,1961年和1962年,粗钢产量下降到870万吨、667万吨, 钢铁产量增长速度下降为-53.4%、-23.3%。追求钢铁产量超速增长的过高目标,欲速 不达,反而造成经济增长和钢铁工业的剧烈波动和倒退。 “大炼钢铁”失败后,中国钢铁工业飞跃发展的愿望一直十分强烈,教训长时期 里没有得到认真反思。从1963年到改革开放前夕1977年的15年里,钢铁生产又发生两 次大起大落。第一次,1964至1966年,粗钢产量连续三年高速增长25% -26%,1966年 粗钢产量增加到1532万吨。随后两年增长速度跌落为-33.4%、-11.4%,粗钢产量下降 到904万吨。第二次,1969年至1971年,钢铁产量增长速度回升到20%-48%,到1973年 粗钢产量上升到2522万吨, 实现了15年前提出的目标。 但是, 钢铁生产扩张速度过快, 缺少经济基础支持,1974年和1976年钢铁产量又出现大幅度下跌,直到1977年还没有 恢复到1973年时的钢铁产量水平。

中国历年钢铁产量(1950-2015年)

中国历年钢铁产量(1950-2015年)

1950-2015年(上半年)新中国历年钢‎产量数据——附6大老牌工‎业国1900‎—1990钢产‎量数据2008年世‎界钢铁产量排‎名-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新钢钒炼‎钢厂车间2009年1‎月22日,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国际钢‎铁协会(IISI)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67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总产量‎为为13.297亿吨,同比下降1.2%,产量连续第二‎年超过13亿‎吨。

欧盟、北美、南美和独联体‎等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均有所下降‎,但中东及亚洲‎特别是中国钢‎产量有所提高‎,其中中国钢产‎量为5.02亿吨,同比增长2.6%,较2002年‎的2.22亿吨增加‎1倍多。

中国钢产量占‎世界粗钢总产‎量的38%。

2008年,亚洲粗钢产量‎为7.7亿吨,同比增长1.9%,占世界总产量‎的58%;其中,韩国和印度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8%和3.7%;日本1.18亿吨,同比下降1.2%。

欧盟27国钢‎产量为1.99亿吨,同比下降5.3%。

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主要产钢国‎产量均有所下‎降。

北美钢产量同‎比下降5.5%;美国生产粗钢‎9100万吨‎,同比下降6.8%。

独联体钢产量‎同比下降8.1%。

其中,俄罗斯钢产量‎6900万吨‎,同比下降5.4%;乌克兰370‎0万吨,同比下降13‎.1%。

中国钢铁产量‎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并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中国钢铁产量‎比排名2-8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德国、乌克兰等七个‎国家的总和还‎多!2007年中‎国净出口钢铁‎5488万吨‎,相当于印度全‎国的钢铁产量‎。

2008年中‎国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近两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三‎分之一,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提高。

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突‎破5亿吨大关‎,增长幅度在6‎.3%至10.4%之间。

有关中国解放后钢铁产业的历史事件

有关中国解放后钢铁产业的历史事件

有关中国解放后钢铁产业的历史事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解放了。

解放后,中国钢铁产业迎来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一、全国统一的钢铁计划解放后,中央政府开始制定并实施全国统一的钢铁计划。

1953年,中央政府发布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了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这标志着中国钢铁产业进入了有计划的发展阶段。

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解放后的中国面临着庞大的经济重建任务,为了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钢铁产业得到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1958年至1961年的大跃进时期,中国发起了一系列的大规模工业化运动,其中包括了以钢铁为重点的“大炼钢铁运动”。

虽然这个运动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但也加快了钢铁产业的发展。

三、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解放后的中国钢铁产业不仅依靠技术引进,还开始进行自主创新。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苏联的钢铁技术,如鞍钢和本钢的引进。

之后,中国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了自主创新。

1970年代,中国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国产大型高炉,标志着中国钢铁产业技术水平的突破。

四、建立钢铁生产基地解放后的中国钢铁产业逐渐建立起了一系列钢铁生产基地。

1950年代,中国建立了鞍山、本溪、抚顺等一批钢铁生产基地。

1960年代,中国的钢铁产业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扩展,建立了武汉、重庆、包头等地的钢铁基地。

这些钢铁基地的建立,为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解放后的中国钢铁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1950年代,中国的钢铁产量从几十万吨增长到了几百万吨。

1960年代,中国的钢铁产量更是突破了1000万吨的大关。

此外,中国的钢铁产业也逐渐实现了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六、国际合作与开放解放后,中国的钢铁产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开放。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国外的钢铁技术和设备,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的钢铁产业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参与全球竞争。

钢铁大国的历程

钢铁大国的历程

[本文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而作]钢铁大国的历程---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纪实余扬斌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

在这90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既有在战争年代中枪林弹雨、生死攸关的斗争;又有新中国建立后在建设征程中的沉重付出、血的教训与光昭日月的荣耀辉煌。

90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32800多个平凡但伟大的日子,承载了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而其中,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体现国家实力和民族素质的,历尽坎坷再造辉煌的新中国钢铁大国的历程,它是这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中的绚丽华章。

旧中国留下来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冶炼铁、钢和使用铁、钢的国家。

冶炼术在中国的起始年代,见诸于青铜器铭文的,应始于周成王时代(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1078年)的同簋,又名毛伯彝。

此器腹内有铭文190余字。

据郭老(沫若)考证,当时已有冶铁术。

而后,则是春秋晚期的铜剑铁柄和湖南长沙杨家山出土的铸铁鼎和钢剑等。

但在此后漫长的年代里,中国的炼铁、炼钢工艺始终没有多大发展,也没有采用近现代世界上先进的冶炼技术和工艺。

直到1890年,晚清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办汉阳铁厂,才引进国外新的冶炼技术和工艺装备。

建厂后,1894年出铁、同年开始出钢。

到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铁矿有限公司。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当时远东第一流的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尚有几个官办的小军火工厂,主要冶炼军火用钢。

辛亥革命后,一些民族资本家在山西阳泉、北京石景山、湖北汉口等地建立了一些新的炼铁厂。

此后,随着日本势力侵入中国东北,为掠夺钢铁资源,也先后在1911年和1917年选址本溪、鞍山筹建炼铁厂矿。

到1919年,中国全国用近代冶炼技术生产的生铁为 16.6万吨,1921年产钢7.7万吨,势头尚好。

近十年钢铁行业产量统计

近十年钢铁行业产量统计

近十年钢铁行业产量统计2009年至2019年间,全球钢铁行业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

在这十年里,钢铁行业的产量经历了起伏和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对近十年(2009年至2019年)钢铁行业的产量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该行业的发展趋势。

2019年全球钢铁产量达到了17.57亿吨,较2009年的12.77亿吨增长了37.4%。

然而,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战等因素对钢铁行业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是对近十年钢铁行业产量统计的具体分析:2010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3.47亿吨,同比增长5.1%。

亚洲地区成为全球钢铁产量最大的地区,占比为65.2%。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产量为6.8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0.4%。

2011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4.95亿吨,同比增长11%。

中国的钢铁产量继续增长,达到7.7亿吨,占全球产量的51.5%。

2012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5.79亿吨,同比增长5.6%。

尽管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但亚洲地区仍然保持了较高的钢铁产量。

中国的钢铁产量达到7.9亿吨,占全球产量的50%。

2013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6.04亿吨,同比增长1.6%。

全球钢铁产量增长的势头放缓,尤其是中国的钢铁产量增速明显放缓,仅为2%。

2014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6.63亿吨,同比增长3.7%。

中国的钢铁产量持续增长,达到8.03亿吨,但增速降低到0.9%。

2015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6.06亿吨,同比减少3.4%。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过剩产能,导致钢铁产量下降。

2016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6.12亿吨,同比增长0.4%。

中国的钢铁产量继续下降,降至6.8亿吨。

2017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6.26亿吨,同比增长0.9%。

中国的钢铁产量继续下降,降至6.49亿吨。

2018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8.06亿吨,同比增长11.1%。

中国的钢铁产量开始出现反弹,达到7.93亿吨,占全球产量的43.9%。

历年钢铁均价表

历年钢铁均价表

历年钢铁均价表摘要:一、引言二、中国钢铁产量的历史变迁1.新中国成立时期的钢铁产量2.2009 年的钢铁产量3.2014 年的钢铁产量三、中国钢铁产量的成就1.钢铁产量世界第一2.钢铁生产总量的突破四、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集团1.宝钢集团的介绍2.宝钢集团的年产量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钢铁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材料,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可以直接反映出该国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实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产量也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

本文将结合历年钢铁均价表,详细阐述中国钢铁产量的历史变迁、成就以及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集团。

二、中国钢铁产量的历史变迁1.新中国成立时期的钢铁产量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钢铁产业基础非常薄弱。

1949 年,中国钢铁生产量只有784 万吨,人均12.48 斤,甚至不够打一根锄头。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钢铁产量逐渐上升。

2.2009 年的钢铁产量2009 年,中国钢铁生产总量突破5 亿吨,生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钢铁产业已经跃居全球首位,并且成为了世界钢铁生产的重要基地。

3.2014 年的钢铁产量2014 年,中国钢铁生产量再次突破,达到了8 亿吨,连续3 年位居世界钢铁生产总量第一。

这一成绩充分展示了我国钢铁产业的雄厚实力和巨大潜力。

三、中国钢铁产量的成就1.钢铁产量世界第一自2009 年以来,中国钢铁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这充分证明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在全球钢铁市场中,中国钢铁产量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对世界钢铁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2.钢铁生产总量的突破从1949 年的784 万吨到2014 年的8 亿吨,中国钢铁生产总量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

尤其是在2009 年至2014 年间,我国钢铁生产量连续突破5 亿吨和8 亿吨大关,展现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强大实力。

四、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集团1.宝钢集团的介绍宝钢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集团,成立于1978 年。

经过多年的发展,宝钢集团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

钢铁工业60年回顾与展望

钢铁工业60年回顾与展望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一、钢铁工业60年的发展历程1.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恢复和初步发展(1949—1957)我国近代钢铁工业起步于1890年成立的汉阳铁厂。

但由于制度缺陷和长期战乱,钢铁工业发展相当缓慢。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能生产钢铁的大企业只有19家,勉强能够修复生产的只有7座高炉、12座平炉、22座小电炉,当年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仅相当于最高年产量的1943年的1/6。

新中国成立后,新政府进行的第一步工作是对已有的钢铁企业进行接管。

1947年至1950年相继接管了30多家钢铁企业。

第二步是组织企业迅速恢复生产。

1949年7月,石景山钢铁厂(首钢前身)、鞍钢、本钢率先恢复生产。

此后,钢铁工业恢复生产工作迅速由东北向全国展开。

短短的3年间,全国共恢复和扩建高炉34座,平炉26座。

到1952年,全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达到134.9万吨、192.9万吨和112.9万吨,全面超过解放前的历史最高水平;钢铁工业总产值达到136959万元,比1949年增长6.1倍。

1953年至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这一时期,在苏联的帮助下。

钢铁工业开始了大规模投资建设。

投资的重点是建设武钢及鞍钢和本钢的改扩建等8个重点钢铁项目。

此外,还改扩建了河北龙烟铁矿、安徽马鞍山铁矿、湖北大冶特殊钢厂等8个限额以上的钢铁项目;以及天津钢厂、唐山钢铁厂、北京石景山钢铁厂、上海第一钢厂等23个限额以下钢铁项目。

“一五”时期,钢铁工业的基建投资额达34.5亿元,占全国工业基建总投资的13.9%。

其中,鞍钢的改建投资为15.45亿元,占该时期钢铁工业总投资的44.8%。

经过大规模建设,形成了鞍钢、武钢、包钢鼎足而立的新局面。

到1957年,全国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了3倍,其中,鞍钢钢产量291.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4.4%;实现工业产值46.5亿元,比1952年增长2.7倍。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忆--------------------------------------------------------------------------------:// /sites/aqzn/cyjzlnr.jsp?contentId=25154308841432009-11-09 15:31:23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访问次数: 7371世界钢铁大国梦想照进现实——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回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整整60年了。

在60年中,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在战争废墟上艰苦创业,既有顺利发展的机遇,也有探索前进的挑战;有过三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的沉痛教训,也遭遇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挫折。

尽管如此,中国钢铁工业仍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钢铁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心和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满足下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不断改善品种质量,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钢铁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奉献,实现了前人的跻身于世界钢铁大国的梦想。

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粗钢产量的3164倍,钢产量占到全球的38.2%。

一、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程回忆新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大体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0年)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01年以来)四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两个黄金发展期”、“三次基本建设高潮”和“一段坎坷、曲折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0-2015年(上半年)新中国历年钢产量数据——附6大老牌工业国1900—1990钢产量数据2008年世界钢铁产量排名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新钢钒炼钢厂车间2009年1月22日,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国际钢铁协会(IISI)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67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总产量为为13.297亿吨,同比下降1.2%,产量连续第二年超过13亿吨。

欧盟、北美、南美和独联体等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均有所下降,但中东及亚洲特别是中国钢产量有所提高,其中中国钢产量为5.02亿吨,同比增长2.6%,较2002年的2.22亿吨增加1倍多。

中国钢产量占世界粗钢总产量的38%。

2008年,亚洲粗钢产量为7.7亿吨,同比增长1.9%,占世界总产量的58%;其中,韩国和印度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8%和3.7%;日本1.18亿吨,同比下降1.2%。

欧盟27国钢产量为1.99亿吨,同比下降5.3%。

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主要产钢国产量均有所下降。

北美钢产量同比下降5.5%;美国生产粗钢9100万吨,同比下降6.8%。

独联体钢产量同比下降8.1%。

其中,俄罗斯钢产量6900万吨,同比下降5.4%;乌克兰3700万吨,同比下降13.1%。

中国钢铁产量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并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中国钢铁产量比排名2-8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德国、乌克兰等七个国家的总和还多!2007年中国净出口钢铁5488万吨,相当于印度全国的钢铁产量。

2008年中国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近两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三分之一,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提高。

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突破5亿吨大关,增长幅度在6.3%至10.4%之间。

这种钢产量的迅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矿石支撑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还有中国的企业扩大生产能力。

另外也可以看到,以宝钢、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这些公司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发生了变化,通过引进技术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使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吨钢的综合能耗已经基本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际上每吨钢消耗的综合能源标准煤是645公斤,而中国大型的和特大型的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是680公斤,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

就是说中国的钢铁工业产量迅速增长,能耗、钢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钢铁产量一直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1980年,中国粗钢产量仅为3712万吨,分别是日本和美国的1/3和1/3略强。

然而,30年后的今天,中国钢铁工业已成为世界巨人,无人能及。

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将突破5亿吨。

与此同时,日本与美国的粗钢产量仍将分别为1.2亿吨和1亿吨左右,与30年前的产量基本持平。

如此算来,当原先的世界最大钢铁工业国呈“水平状”发展的时候,中国的钢铁产量在近30年间猛增了13倍!目前,中国的钢铁产量分别已是日本和美国的5倍左右!更为壮观的是: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相当于世界前十大国的钢铁产量的总和!如果说,石油是工业化的血液,那么,可以说,钢铁是工业化的脊梁!大多数人认可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何时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将是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分水岭!2008年钢产量世界前18名中国大陆 50091万吨(相当于日本的4倍,美国的5倍,德国的11倍)日本11874万吨美国 9149万吨俄罗斯 6851万吨印度 5505万吨韩国 5349万吨德国 4583万吨乌克兰 3711万吨巴西 3371万吨意大利 3048万吨土耳其 2641万吨中国台湾 2021万吨西班牙 1905万吨法国 1787万吨墨西哥 1762万吨加拿大 1513万吨英国 1354万吨比利时 1086万吨2008年世界钢铁产量排名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5亿吨钢都用到哪里去了中国钢材消费增长主要是由国内需求支撑,特别是建筑业。

从建筑、机械、汽车、造船、铁道、石油、家电、集装箱等八大用钢行业来看,建筑用钢是最大的钢材消费行业,以总建筑规模每年20亿平方米左右,按平均直接消耗钢材每平方米50公斤计,每年需要钢材1亿吨。

其次是机械,这八大行业用钢消费量基本占全国钢材消费量的70%以上。

建筑、机械、汽车、造船、铁道、石油、家电、集装箱等八大行业2005年需用钢材2.13亿吨,2010年需用钢材2.61亿吨。

国产轿车几乎都使用了国产汽车钢板;国产钢材可以满足铁道用钢需求;国产建筑用钢可与世界先进水平媲美。

东部地区是全国钢材最大消费地区。

东部地区建筑业使用钢材的消费量,比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总和还要多20个百分点,基本上每年均占全国建筑业使用钢材消费量的61%-62%,中部地区占19%-20%,西部地区占18%-19%。

可以看出,近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主要还是集中在东部。

2006年中国建筑用钢约1.8亿吨(相当于日本、美国钢铁产量的总和)2004年机械行业用刚达到3500万吨2007年汽车行业用钢达到1255万吨2008年集装箱行业用钢将达到580万吨2006年造船行业用钢达到582万吨2005年家电行业用钢达到525万吨2004年铁路用钢达到360万吨2005年中石化企业用钢160万吨四川灾后重建需3700万吨钢材 3.7亿吨水泥三峡工程用钢约50万吨鸟巢体育场用钢约4.6万吨2008年世界钢铁产量排名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目前,北京在建建筑超过一万幢纽约时报: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工地我国房屋建筑分为两大类,即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则又分为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

目前,每年新建建筑面积大约20亿平方米,其中城市住宅5亿平方米至6亿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4亿平方米至5亿平方米(主要在城市),农村住宅7亿平方米至 8亿平方米。

这就是说,目前每年在城市要新增8亿平方米至9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据预测,从 2000年到2015年是我国民用建筑发展“鼎盛期”的中后期,到2015年民用建筑保有量的一半是2000年以后新建的。

此外,既有建筑量也相当巨大,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以每幢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计算,相当于还要再建造300万幢建筑物。

仅以北京市为例,2007年北京市各类房屋的开复工面积突破1亿平方米,这在中国建筑史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是空前的,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到2010年,北京市民用建筑总量达到近6.08亿平方米。

中国每年大约有20亿平方米的建筑总量,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一半,全世界一半的建筑机械都在中国的各大工地上忙碌。

由此也不难解释,中国每年生产的5亿吨钢材、14亿吨水泥、2500万吨玻璃,以及200万台工程机械都用到哪里去了。

2008年世界钢铁产量排名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2008年世界钢铁产量排名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世界钢铁工业概况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世纪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铁工业发展缓慢,产量有限,生产国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

1937年总产量1.1亿吨,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美国和西欧共占总产量的3/4,再加上原苏联则达87.5%。

这是战前世界三大钢铁生产地区。

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源地,开发较早;美国起步迟,但发展迅速;苏联十月革命后,由于经济发展与国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钢铁工业的发展。

各国丰富的煤铁资源,有利的经济技术和方便的运输条件都给各国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迅猛地发展,产量倍增,钢铁工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

50~60年代是世界钢铁产量迅猛发展时期。

1950年只产1.89亿吨,而1968、1972、1974年分别超过5亿吨、6亿吨、7亿吨,到1979年达7.4亿吨,其间净增5.5亿多吨,年平均增长1900万吨。

同期,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由4个增加到16个,并出现了设备能力超过1亿吨的国家。

进入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市场萎缩,能源供给紧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等等,致使钢铁工业开工不足,产量停滞或下降。

产量维持在6.7~9亿吨。

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钢铁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原联邦德国,到1980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同期,原苏联大力发展钢铁工业,于1971年超过美国,登上“冠军”宝座。

进入70年代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日益壮大,产量成倍增长。

亚洲的中国、印度、朝鲜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1982年超过原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四钢铁生产大国,1990年生产6400多万吨。

拉美的巴西年产2600多万吨,居第6位。

阿根廷、墨西哥产量增长也较快。

过去非洲除南非外,几乎是空白,此后埃及、阿尔及利亚都有发展。

战后以来新建的钢铁企业多向沿海、河、湖布局。

全世界大型厂的3/5在沿海分布,其中半数以上是50年代后建成的,这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特征。

如法国的福斯、敦刻尔克,德国的不来梅,意大利的塔兰托,美国的雀点厂,中国的宝钢,特别是日本大型钢铁厂几乎全部建在沿海地区。

德国鲁尔区经过调整,钢铁工业逐渐向莱茵河畔集中。

尽管各地区钢铁工业发展条件有差异,但都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这些大都是经济发达地区。

六大老牌工业国(美、德、英、法、日、俄)1900—1990钢产量数据1900年:美国1035万吨,德国665万吨,英国498万吨,沙俄221万吨,法国159万吨,日本5万吨1910年:美国2651万吨,德国1370万吨,英国648万吨,沙俄344万吨,法国341万吨,日本16万吨1913年:美国3180万吨,德国1832万吨,英国778万吨,法国469万吨,沙俄423万吨,日本25万吨1920年:美国4281万吨,英国921万吨,德国854万吨,法国271万吨,日本81万吨,苏联16万吨1930年:美国4135万吨,德国1151万吨,法国944万吨,英国744万吨,苏联586万吨,日本229万吨)1940年:美国6077万吨,德国1914万吨,苏联1832万吨,英国1318万吨,日本686万吨,法国441万吨1950年:美国8785万吨,苏联2733万吨,英国1655万吨,西德1212万吨,法国865万吨,日本484万吨,中国大陆61万吨1955年:美国10617万吨,苏联4527万吨,西德2134万吨,英国2011万吨,法国1263万吨,日本941万吨,中国大陆285万吨1960年:美国9007万吨,苏联6529万吨,西德3410万吨,英国2500万吨,日本2248万吨,法国1730万吨,中国大陆1351万吨1965年:美国11926万吨,苏联9100万吨,日本4116万吨,西德3682万吨,英国2744万吨,法国1960万吨,中国大陆1223万吨1970年:美国11931万吨,苏联11589万吨,日本9332万吨,西德4504万吨,英国2831万吨,法国2377万吨,中国大陆1779万吨1971年:苏联12064万吨,美国10927万吨,日本8856万吨,西德4031万吨,英国2421万吨,法国2284万吨,中国大陆2132万吨1972年:苏联12559万吨,美国12088万吨,日本9690万吨,西德4371万吨,英国2542万吨,法国2405万吨,中国大陆2338万吨1973年:美国13681万吨,苏联13148万吨,日本11932万吨,西德4952万吨,英国2665万吨,法国2527万吨,中国大陆2522万吨1974年:苏联13621万吨,美国13220万吨,日本11713万吨,西德5323万吨,法国2702万吨,英国2238万吨,中国大陆2112万吨1975年:苏联14133万吨,美国10582万吨,日本10231万吨,西德4042万吨,中国大陆2390万吨,法国2153万吨,英国1978万吨1976年:苏联14480万吨,美国11612万吨,日本10740万吨,西德4242万吨,法国2322万吨,英国2240万吨,中国大陆2046万吨1977年:苏联14670万吨,美国11370万吨,日本10241万吨,西德3899万吨,中国大陆2374万吨,法国2209万吨,英国2047万吨1978年:苏联15140万吨,美国12432万吨,日本10211万吨,西德4125万吨,中国大陆3178万吨,法国2284万吨,英国2030万吨1979年:苏联14910万吨,美国12369万吨,日本11175万吨,西德4604万吨,中国大陆3448万吨,法国2336万吨,英国2147万吨1980年:苏联14798万吨,日本11140万吨,美国10146万吨,西德4384万吨,中国大陆3712万吨,法国2318万吨,英国1128万吨1985年:苏联15467万吨,日本10528万吨,美国8006万吨,中国大陆4679万吨,西德4049万吨,法国1880万吨,英国1572万吨1986年:苏联16055万吨,日本9828万吨,美国7403万吨,中国大陆5220万吨,西德3713万吨,法国1786万吨,英国1472万吨1987年:苏联16189万吨,日本9851万吨,美国8088万吨,中国大陆5628万吨,西德3625万吨,法国1769万吨,英国1741万吨1988年:苏联16307万吨,日本10568万吨,美国9176万吨,中国大陆5943万吨,西德4103万吨,法国1910万吨,英国1895万吨1989年:苏联16009万吨,日本10790万吨,美国8772万吨,中国大陆6159万吨,西德4108万吨,法国1931万吨,英国1874万吨1990年:苏联15442万吨(俄罗斯8962万吨),日本11033万吨,美国8972万吨,中国大陆6635万吨,德国4084万吨,法国1802万,英国1724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