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重要概念总结)

合集下载

16个经济学常考名词汇总

16个经济学常考名词汇总

16个经济学常考名词汇总16个经济学常考名词汇总总结了一些在经济学常识里常考又易混淆的名词,方便区分记忆。

(66到到111常考,是重点)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关键词:愿意且能够二者必须同时满足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自身价格(反相关)、消费者收入水平(正相关)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正相关,互补品反相关)、消费者偏好(正相关)、价格预期。

2、需求定理: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需求数量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变化成反比关系,在需求曲线途中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移动。

关键词:价格与需求数量3、逆向选择: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即优汰劣胜,导致市场失灵。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4、失业:主体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仍未得到工作机会,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关键词:有劳动能力愿意就业没有工作失业类型:摩擦性失业(劳动者正常流动)、结构性失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季节性失业(季节变化)、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的衰退或萧条)。

5、充分就业: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的社会就业状况,国家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所有经济资源均得到充分利用,并不等于没有失业。

关键词:自然失业率长期均衡6、通货膨胀: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货币需求量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的现象。

关键词: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的影响:1)不利于靠固定收入维持生活的人,有利于浮动收入的人2)不利于储蓄者3)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债务人4)不利于公众,有利于政府通货膨胀与失业-----菲利普斯曲线该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高。

7、基尼系数:用于表明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测定收入差距程度的指标。

基尼系数值在0-1之间,等于0说明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0.2收入高度平均;0.2-0.3收入比较平均;0.3-0.4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等于1说明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微观经济学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求关系的核心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通过对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出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市场均衡数量。

掌握供求关系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作规律,也有助于我们预测商品价格的变化。

2.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的是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变动规律。

价格理论包括了边际效用理论、生产要素价格理论、垄断定价理论等多个方面。

了解价格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商品价格的变化,也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价格的走势。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市场的组织形式和市场的竞争程度。

市场结构包括了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寡占市场等多种形式。

了解市场结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市场的运作规律,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

4.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企业生产的成本和成本的变动规律。

成本理论包括了生产要素成本、边际生产成本、长期成本、短期成本等多个方面。

了解成本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生产决策,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

5.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社会收入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机制。

收入分配包括了工资收入、利润收入、地租收入、利息收入等多个方面。

了解收入分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社会政策。

二、宏观经济学1.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

国民经济核算包括了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收入、经济增长率等多个指标。

了解国民经济核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经济的总体状况,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

2.货币理论货币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货币的发行和货币的价值。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汇总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汇总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汇总1.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社会资源稀缺的分配和利用的学科。

它研究人们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选择,使得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经济学主要关注个人、企业和政府在面临稀缺资源时做出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影响市场、产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2. 经济学的分支经济学主要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大分支。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现象,如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如消费者的选择、企业的产出等。

3.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一个核心概念,它描述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是在市场上由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的。

当需求增加且供给不变时,价格上升;当供给增加且需求不变时,价格下降。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4.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是指生产或消费一个单位额外产品或服务所增加的成本,边际收益是指生产或消费一个单位额外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收益。

经济学家认为,个体经济单位在决定生产或消费时,应该考虑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关系,以使得收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

5.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一个行动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品或服务。

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人们做任何选择都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的选择,这种放弃的成本就是机会成本。

经济学家认为,个体或企业在做决策时应该考虑机会成本,以使得选择最合理。

6.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卖方和买方之间的关系。

通常来说,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寡占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价格、数量和质量都有不同的影响,影响着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7. 政府干预政府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税收、补贴、管制等手段来调节市场的运作。

政府的干预可以改善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但也可能导致市场扭曲和资源浪费。

经济学家对政府的干预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些认为应该大力干预,有些认为应该尽量少干预。

8.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

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基本概念1. 经济学定义:研究社会如何管理有限资源以满足无限需求的社会科学。

2. 经济体系:市场经济(供需决定价格和产量)与计划经济(政府决定资源分配)。

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

二、供需理论1. 供给与需求: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生产的商品或服务数量,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2. 市场均衡: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市场价格和数量。

3. 价格弹性:需求和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

三、生产要素1. 劳动力:人力资源,包括技能、经验和教育水平。

2. 土地: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和矿产。

3. 资本:人造生产工具,如机器、工厂和交通工具。

4. 企业家精神:创新、风险承担和组织生产的能力。

四、市场结构1. 完全竞争:市场上许多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化,无市场势力。

2. 垄断竞争:许多卖家,但每个卖家提供有区别的产品。

3. 寡头市场:少数卖家控制大部分市场份额。

4. 垄断:单一卖家控制整个市场。

五、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1. 国民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2. 经济增长:GDP的增长表示经济产出的增加。

3. 经济周期:经济活动在扩张和衰退之间的循环波动。

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1.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2.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公共支出来影响经济。

七、国际贸易1. 比较优势: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拥有相对较低的机会成本。

2. 贸易顺差与逆差:出口与进口的差额,顺差为正,逆差为负。

3. 国际贸易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八、经济效率与公平1. 经济效率:资源分配使总产出最大化。

2. 公平:资源分配的公正性,考虑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

九、经济指标1. 通货膨胀: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水平上升。

2. 失业率:劳动力市场中无业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口比例。

高中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全)本文将总结高中经济学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该学科。

1. 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分配的学科。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经济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

- 生产要素:劳动、土地和资本。

- 供给与需求:供给是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需求是市场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

-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由供求关系决定资源配置,计划经济由政府指导资源配置。

2. 市场与资源配置- 市场均衡: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价格和数量。

- 边际效益原理:每个额外单位的投入或消费的效益递减。

- 生产可能性曲线:展示两种不同商品生产的可行性和效率。

- 外部性:市场行为对非市场参与者造成的影响。

- 公共物品:不排斥非付款人使用且一人使用不会影响其他人使用的商品。

3.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的总体表现和政策影响。

-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值。

- 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

- 失业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的比例。

- 经济增长:长期增加GDP的过程。

-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4.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决策和市场行为。

-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决策依据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是否平衡。

- 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生产者收到超过成本的收益,消费者获得物品超过支付的价值。

- 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等市场形式。

- 弹性:价格或收入变化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程度。

总结经济学包括基础知识、市场与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理解这些知识点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原理和现实世界经济现象。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初级经济师考试中的经济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这些知识点是考生须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1. 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无限欲望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基本概念:- 供给与需求: 描述市场中商品和服务的关系。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市场上的价格会根据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来确定。

- 机会成本: 指放弃某种选择而选择另一种选择所付出的成本。

当资源有限时,选择一种方案必然会放弃其他方案。

- 边际效益: 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或成本。

边际效益的理论可以用来决定最优决策。

2.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和发展趋势。

以下是一些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 国内生产总值(GDP):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是评估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过剩导致物价上升的现象,而通货紧缩则是指货币供应不足导致物价下降的现象。

- 失业率: 衡量就业人口中没有工作的比例。

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劳动力市场表现的重要指标。

3.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决策、市场交易和资源配置等经济行为的细节。

以下是一些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 边际效用理论: 个体在消费决策中,会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来选择最优消费组合。

- 市场结构: 描述市场中不同卖方和买方的数量和性质,包括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竞争等不同的市场结构。

- 弹性: 衡量市场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是衡量市场反应程度的重要指标。

以上就是初级经济师考试中的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经济学基础概念总结

经济学基础概念总结

经济学根底概念总结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率:社会能从其拥有的稀缺资源中生产出最多的物品和劳务。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

时机本钱:为了得到*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边际变动:对行动方案微小的增量调整。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动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一个工人一个小时〔或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滚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以及他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实证表述: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标准表述: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

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未要求〕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当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较少时,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中具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根据时机本钱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当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时机本钱较少时,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中具有比较优势。

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市场:*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垄断者:一些市场只有一个卖者,而且这个卖者决定价格,这个卖者被称为垄断者。

经济学核心概念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核心概念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核心概念知识点总结1. 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们描述了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方式。

供给指的是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数量,而需求是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当供给上升,需求不变时,价格下降,数量增加。

而当需求上升,供给不变时,价格上升,数量增加。

2.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在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状态,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将达到最优化的水平。

在均衡状态下,供给等于需求,双方都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市场均衡对于经济体的稳定和经济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成本与效益成本与效益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用来评估经济活动的效果与代价。

效益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目标所获得的收益,而成本则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所需要支付的代价。

经济活动的最佳选择是在效益大于成本的情况下进行,以达到最优化的结果。

4. 政府干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政策和法规来干预市场。

政府的干预可以包括价格管制,资助,补贴等方式来调节市场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公平和效率。

但是政府的过度干预也可能导致市场的扭曲和资源的浪费。

5.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当我们作出一项选择时,我们放弃的其他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每一次决策都意味着机会成本。

因此经济学家强调要对每一次决策进行慎重考虑,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

6. 企业和市场结构企业是经济体中的生产者,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的企业数量和规模分布。

市场结构对市场的竞争程度和价格机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竞争型市场结构通常能够产生最有效率的结果,而垄断市场结构则可能导致价格垄断和资源浪费。

7. 经济增长与周期性经济增长是指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增长,周期性则是指经济发展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变化。

经济增长和周期性对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经济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学科,对于理解和解释社会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关系,并寻求有效配置资源,满足人们需求的学科。

它关注生产、分配和消费资源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社会的影响。

以下是经济学基础知识点的总结。

1.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和价值的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则是由政府集中决定资源配置和价值的经济体制。

2. 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指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量取决于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和资源供应等因素,需求量则取决于消费者收入、价格和个人偏好等因素。

3. 价格机制:价格在市场经济中起到调节供需关系的作用。

价格上升会减少需求,增加供给,从而使市场达到平衡;价格下降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4. 弹性和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需求的弹性则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高的商品价格变化会对需求产生较大影响,需求弹性低的商品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则较小。

5. 生产和成本理论:生产理论研究如何将有限资源转化为商品和服务。

成本理论则探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成本种类及其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6. 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边际效用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消费对个人满足感的变化。

边际成本指生产或消费一单位增加或减少所产生的额外成本。

7.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中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

8.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对非直接参与者造成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正外部性)或负面的(负外部性)。

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或几乎免费使用的物品,使用一个人并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的机会。

9.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产出的长期增加,通常由劳动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因素推动。

经济周期则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周期内波动的过程,包括繁荣、衰退、复苏和萧条四个阶段。

10. 货币和通货膨胀:货币是一种经济中广泛接受的支付工具,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归纳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管理资源的学科,它关注生产、分配和消费资源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基础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些经济学基础知识点进行综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一、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给量高于需求量时,价格往往下降;当需求量高于供给量时,价格往往上升。

供求关系的理解对于经济学学习非常重要。

二、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当做出某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在经济学中,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每个选择都会有机会成本。

理解机会成本有助于我们评估不同的决策,并选择最具效益的方案。

三、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对某一单位变动的增益。

边际成本是指进行某一单位变动所需的成本。

在经济学中,决策者通常会考虑到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来进行决策。

当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决策者会选择继续进行某项活动;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效益时,决策者会选择停止或转变活动。

四、弹性在经济学中,弹性是指某一经济变量对另一经济变量的响应程度。

需求弹性测量了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

供给弹性测量了价格变动对供给量变动的影响程度。

理解弹性有助于我们研究市场的反应和预测经济变化。

五、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本。

这些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力是指人们的工作能力;土地是指自然资源,如农田、矿产等;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的设备、工具和资金。

六、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上企业相互竞争的程度和形式。

有四种常见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每种市场结构都面临不同的竞争和定价方式,不同的结构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同影响。

以上所列举的经济学基础知识点只是众多概念中的一部分。

经济学作为一门广泛的学科,涵盖了更加复杂和深入的理论和模型。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指的是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动。

2.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供求关系达到稳定状态,市场上的商品数量与消费者需求相等,价格也保持稳定的状态。

市场均衡的价格和数量由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做出某种选择时放弃的最好的备选选择的成本。

它衡量了进行一种活动所付出的实际成本,包括放弃的利益和资源的浪费。

4.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或成本。

边际效应是经济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因为它能够帮助判断做出某个决策的好处是否超过了成本。

5.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等。

这些生产要素被组织和结合起来实现商品和服务的生产。

6.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衡量市场对价格变动产生的反应的程度。

供求弹性是价格弹性的一种,它衡量市场对商品或服务需求或供给变动所产生的反应。

7.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理想的资源分配状态。

市场失灵可能由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全和市场垄断等因素引起。

8.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期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投资和改善技术水平来实现。

9.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物和服务供给量的增长而导致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减少购买力和消费者福利。

10.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中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以上是《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的主要内容。

这些基础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分析经济活动、市场运行和政府政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1.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分配方式的学科,其基本概念包括资源、稀缺性、机会成本、边际分析、供求关系等。

2.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就是市场均衡点,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中存在的各种竞争形式,包括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纯粹垄断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果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4.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生产函数则是描述生产要素如何转化为产出的数学模型,通常用来衡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5.成本与收益成本是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的货币和资源,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收益是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能获得的货币和资源,包括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分配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外部性、公共品、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

政府通常需要通过政策手段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7.货币和金融市场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的功能,金融市场是货币和资本的交易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等。

8.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国际金融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资金流动和汇率变动。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对于全球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9.经济增长和发展经济增长是指国民总收入和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经济发展则是指国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全面提高。

经济增长和发展是每个国家都追求的重要目标。

10.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包括繁荣期、衰退期、滞胀期和复苏期等。

经济政策是政府用来调控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

以上就是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市场中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通过供求关系可以分析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价格和数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市场的结构和状况。

2.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和市场的组织形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寡占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对市场价格、产量和效率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3.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无法达到最优状态的现象。

市场失灵常出现在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垄断等情况下,这时政府就需要介入,执行一些政策来纠正市场的失灵。

4.成本与收益成本与收益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收益则来自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所获得的利润。

企业需要在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平衡,以求得最大化的利润。

5.弹性弹性是对商品价格或需求量变化的反应程度的度量。

常见的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弹性的大小会对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结构和市场均衡产生一定影响。

6.货币与金融货币与金融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涉及货币供应、货币政策、利率、银行体系以及货币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

货币与金融的发展水平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7.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的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国际要素流动理论。

国际贸易也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8.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它描述了国民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内的不断增加。

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自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通过经济增长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发展水平。

9.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经济学重要概念总结归纳

经济学重要概念总结归纳

经济学重要概念总结归纳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着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有效的决策来满足无限的需求。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成为了理论构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

本文将对这些重要概念进行总结归纳,并探讨其对经济学的影响和应用。

一、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它们描述了市场中商品的定价和交换过程。

供给描述了卖方愿意以何种价格和数量出售商品,而需求则反映了买方愿意以何种价格和数量购买商品。

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经济学家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表示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该曲线在市场中的交点即为均衡点。

二、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或消费对总体效益的影响。

在经济学中,边际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决策分析和资源配置中。

通常来说,边际效应随着增加或减少的数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即边际收益递减或递增。

经济学家利用边际分析来帮助企业决策者和政府制定者做出最佳选择。

三、成本与效益成本与效益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投资决策和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成本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支付的货币成本,而隐性成本则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获取其他机会而放弃的成本。

效益是指从某项活动中获得的利益,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比较帮助经济学家和决策者评估决策的效果和可行性。

四、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追求某种利益而放弃的最优选项的成本。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追求一种活动意味着放弃其他可能的活动,而这个放弃的成本就是机会成本。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概念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权衡过程。

决策者需要权衡不同的机会成本来做出最优决策。

五、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新增加的一单位消费对个人或者企业总体满足程度的改变。

边际效用在消费者行为和供应商决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个人或企业权衡某种决策时,边际效用帮助他们决定是否继续增加消费或生产。

边际效用的变化根据个体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完整版)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资源的学科。

它包含以下基础知识点:1. 供求关系: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和数量。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主要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市场价格和供应量。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做出经济决策时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机会。

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经济活动的成本和效益。

4. 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资源时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在决策中,我们通常会比较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以做出最优选择。

二、宏观经济学知识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政府的干预。

以下是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1. 国内生产总值(GDP):GDP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它是经济中的常见现象,对消费和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3.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并正在找工作的人的比例。

失业率的高低可以反映经济的运行状况。

4. 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在市场上可供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的增加或减少会影响物价和经济活动。

三、微观经济学知识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与决策。

以下是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1.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在消费决策中会比较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以追求个人最大化效用。

2.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当价格变动时,需求或供给的相对变化的程度。

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价格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3. 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等。

供给和需求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分配。

4. 波动及不确定性:市场经济中存在周期性波动和结构性不确定性。

了解波动和不确定性对经济决策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四、国际经济学知识国际经济学涉及国际贸易、外汇市场和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经济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经济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个人和家庭的消费,企业的生产和市场交易,以及政府的干预和监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归纳总结一些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不同的经济体系、市场结构、货币和金融政策等。

1. 经济体系经济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用来组织和管理经济活动的机制。

在世界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类型的经济体系,包括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 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和价格的形成主要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

市场经济强调私有产权、竞争和自由市场,通过供求关系来确定商品和劳动力的价格。

许多发达国家都采取市场经济制度。

- 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中,政府对资源的配置和价格的形成实行严格的计划和控制。

政府通过五年计划和指令性计划来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

苏联和中国曾经是计划经济的代表国家。

- 混合经济:混合经济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结合体。

在混合经济中,政府会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实行一定的干预和调控,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促进经济平衡发展。

许多国家都采取混合经济制度。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中,由供求关系和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所决定的市场表现和行为特征。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到市场的效率和竞争程度。

- 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参与者众多,产品同质化,市场信息完全透明,企业间自由进出。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不存在垄断现象。

农产品市场和某些劳动力市场可以被认为是完全竞争市场。

- 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某一种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企业占有主导地位,能够对产品和价格进行控制。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可以通过设置高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并对市场进行操纵。

例如,电信行业和水电行业常常存在垄断市场。

- 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主导地位,能够对市场进行控制。

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但是市场仍然会受到少数几家企业的主导。

宏观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宏观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宏观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总结1.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不仅是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还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健康状况和经济活动的规模。

2.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内货币价值和经济总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资本投资、技术进步和创新等方式实现。

3.通货膨胀与通缩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货币贬值,价格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缩则是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货币升值,价格普遍下降的现象。

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助于激发消费和投资,但高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和经济不稳定。

4.失业率失业率指的是劳动力市场上未能找到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

失业率高通常会导致经济活动不足,而失业率低则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工资上涨。

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实现稳定的一种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金融稳定等。

6.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实现稳定的一种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税收政策和政府支出政策。

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财政政策可以影响民间消费、投资和就业等。

7.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通过比较优势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国际贸易还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源互补,但也会面临贸易摩擦和不平等的问题。

8.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出现周期性波动的现象。

经济周期一般分为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

经济周期的波动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如投资、消费、信贷等。

9.国民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分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收入在不同个体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情况。

公平的国民收入分配有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不平等的国民收入分配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经济不平衡。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进行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个人、组织和国家等经济主体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的选择。

2. 经济学的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资源、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

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生产包括生产者的行为和生产方式,分配包括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消费包括个人和组织的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

3. 经济学的目的经济学的目的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经济产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宏观经济总量关系的学科,包括总产出、总消费、总投资、总就业、总需求、总供给等宏观经济指标。

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等宏观经济问题。

它探讨宏观经济中的经济波动与对策,以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方法与效果。

3. 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总需求和总投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个体行为与市场机制的学科,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结构、价格机制等。

2. 市场的基本概念市场是买卖商品和劳务的地方,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市场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寡占市场等。

3. 弹性的概念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在价格变动时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供给弹性包括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

四、生产者行为的理论1. 生产函数与边际生产力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输入用于生产可能产生的最大产出。

边际生产力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对产出的增加程度。

2. 生产成本与产出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产出包括总产出、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

经济学课程学习总结理解经济运行规律掌握基本的经济概念

经济学课程学习总结理解经济运行规律掌握基本的经济概念

经济学课程学习总结理解经济运行规律掌握基本的经济概念在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中,我逐渐理解了经济运行的规律,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经济概念。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的是人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选择以满足无限的需求。

通过学习经济学,我认识到了经济学的重要性,也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供需关系对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则是指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的平衡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形成。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产量增加;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产量减少。

通过研究供求关系,我们可以预测市场的变化趋势,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其次,学习经济学还让我了解到了生产要素的作用。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

经济学告诉我们,这些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和配置方式决定了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例如,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使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

通过合理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我们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学习经济学还使我对市场与政府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调节机制的经济体制,而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监管和调控的角色。

市场的自由竞争和价格机制可以有效分配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但也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和不公平现象。

政府应当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来调节市场,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学习经济学让我更加认识到市场与政府的相互关系,也提醒了我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要理性对待市场和政府的作用。

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一些重要的经济概念。

比如,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失业率是衡量劳动力就业情况的指标等等。

这些经济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经济现象的认知和分析。

综上所述,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使我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经济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济学十大原理。

①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②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③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④原理四: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⑤原理五:贸易能够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⑥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良好途径。

⑦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⑧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产品和劳务的能力。

⑨原理九: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

⑩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权衡取舍。

2.需求:需求——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的价格,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它永远是有限的影响因素包括:1)价格2)相关产品价格替代品、互补品3)偏好4)收入正常品、劣等品5)预期价格6)广告7)时间3.需求价格(demand price):对于特定数量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4.需求数量(demand quantity):消费者在每一种价格上所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最大数量。

5.需求曲线(demand curve):反映需求价格与需求数量的相互关系6.需求规律(需求法则)在影响商品需求的其它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需求的数量与其价格存在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即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反之则需求量上升7.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本产品价格变动引起,反映为需求点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非本产品价格变动引起,反映为需求曲线的转移。

8.供给(supply) :各种可能价格下企业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数量9.供给的影响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2 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3生产要素的价格4对未来的预期5自然状态6相关产品的价格7政府政策8 其他因素10.供给价格(supply price):对于特定数量商品企业愿意提供的最低价格11.供给数量(supply quantity):厂商在每一种商品价格上所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最大数量,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12.供给曲线(supply curve):反映供给价格与供给数量的相互关系13.基本供给规律在影响供给的其它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正方向变动的关系14.均衡变动1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2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3供求变动与均衡转移15 供求均衡:供给方与需求方在市场上达成行为的一致•不存在过多的需求数量不存在过多的供给数量不存在双方行为变动的趋势:均衡价格、均衡数量16, 市场需求函数:Q d=a0-a1P市场供给函数:Q s=-b0+b1P市场均衡:Q d=Q s17. 政府干预与市场非均衡①行政管制:a.最高限价:政府规定的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形成供不应求解决的办法:发放购物券,实行配给制b.最低限价: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这个行业产品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形成超额供给解决的办法:政府收购超额供给的商品,用于储备或出口;实行产量限制。

c.双重管制d.绝对管制管制价格的影响:::=资源使用不当产品分配不公产品质量变异黑市交易盛行②税收管制:税收(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征税)。

补贴18. 最低工资法:改变劳动的供给量改变劳动的需求量19. 政府收税的影响:无论政府对谁征税,对经济活动的结果都是相似的。

对厂商征税,使得供给减少,对消费者征税,使得需求减少。

但是征税的总量往往是由双方共同承担20.弹性的一般定义——度量一个变量的变化关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敏感程度21. 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因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所带来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22. 用其绝对值来衡量⏹=0 ⇒完全无弹性⏹<1 ⇒弹性不足(缺乏弹性)日常用品柴米油缺乏替代品⏹=1 ⇒单位弹性(单一弹性)⏹>1⇒弹性充足(富有弹性)⏹=∞⇒弹性无穷大(完全弹性)23 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该商品的必需程度==替代品的可获性==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有比例的大小= 考察的时间长短==商品定义的宽窄===商品的耐用程度24. 价格弹性与企业收益(1)当-1<E p<0,若dP>0,则dR>0 (2)当E p<-1,若dP<0,则dR>0(2)当E p=-1,价格变动不影响收益应用::dTR/dP=Q(1-E dp)E dp>1:dTR/dP<0:企业收入与价格变动方向相反E dp<1:dTR/dP>0:企业收入与价格变动方向相同故:当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时,企业的定价策略也不一样25. 需求价格弹性:;定义:需求对收入水平变化的敏感程度26. 恩格尔定律:家庭在食品项目上的开支取决于其收入水平或总的消费水平(比利时家庭调查)结论: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在其总支出中的比例下降恩格尔系数(Engel’s c oefficient):食物上的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EC = FC /TC恩格尔法则(Engel’s law):随着消费者收入的不断增加,食物的消费支出占家庭的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就会不断地减少【以恩格尔系数来反映总体生活水平的富裕程度】27. 需求收入弹性的应用收入弹性与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和产品组合相关需求收入弹性大的商品:利润大、风险也大需求收入弹性小的商品:利润小、风险也小【不同收入弹性的组合(风险与收益的偏好)】收入弹性是判断市场的成长、饱和与衰退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某产品的收入弹性大于1,表明该产品市场处于成长状态;⏹如果某产品的收入弹性等于零,那么可说该产品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如果某产品的收入弹性小于零,则该产品处于衰退状态。

28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涉及两种产品A和B,反映产品B的价格变动对产品A的需求产生多大影响29. 替代品和互补品若A和B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的,则E AB>0 若A和B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的,则E AB<0若A和B两种商品相互独立,则E AB=030. 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基数效用】边际效用是总效用函数的导数===总效用曲线凹向横轴===边际效用曲线凸向横轴==当TU最大时,MU 等于零31.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戈森第一法则)物以稀为贵——边际效用原理1.MU的大小与欲望的强弱成正比2.MU的大小于消费的数量反向变动3.MU是特定时间内的效用4.MU实际上永远是正值5.MU是决定产品价值的主观标准32.消费者剩余CS=消费者愿付货币-实付货币33. 目标函数:效用最大化max TU=f(X,Y) 约束条件:货币约束、商品价格约束P X X+P Y Y=I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均衡条件:MUx/Px=MUy/Py34. 【序数效用】边际替代率:同一无异曲线上,增加单位X所能够替代的Y 的数量为X对Y的边际替代率。

MRS XY=-dY/dXMRS XY=MU X/MU Y边际替代率递减: 随着X的增加,X对Y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35. 消费者选择的原则:①支出一定,满足最大②满足一定,支出最小最大化条件MRSxy=Px/Py 约束条件M=PxX+PyY36. 消费者均衡条件:均衡条件:无异曲线和预算线的斜率相等,即:MRSxy=Px/Py MUx/Px=MUy/Py37. 穷人喜欢现金转移支付还是实物转移支付如果实物转移支付迫使领取者消费的实物大于他自己决定的情况,则喜欢现金转移支付。

如果实物转移支付并没有迫使领取者消费的实物大于他自己决定的情况,则现金和实物转移支付对领取者的消费和福利影响相同38. 生产函数: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时间下,各种生产要投入量的某一组合与其生产的最可能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称生产函数,即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39. 生产要素一般分为四类1.自然资源N(nature resource) 2.资本投资K(capital) 3.劳动L(labor) 4.企业家才能E40短期生产函数:对既定产品,技术条件不变化、固定投入(通常是资本)一定、一种可变动投入(通常是劳动) 与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间的关系。

通常又称作短期生产函数41. 总产量(Total Product):可能的最大产量和变动投入之间的关系TP = Q = f(L) 平均产量AP AP L = Q / L42. 边际产量MP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其它诸投入要素保持不变、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投入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动:MP L=ΔTP/ΔL= dTP/ dL43. 、短期生产的三阶段:第一生产阶段:dAP/dL > 0 第二生产阶段:dAP/dL<0,MP>0 第三生产阶段:MP<0【经济生产阶段:第二阶段】44. 边际实物报酬递减法则一般说来,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只是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连续增加,而其它诸要素投入量均保持不变,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终究会呈递减趋势。

意义:在既定固定投入下,通过增加可变投入达到产量的增加是有限的。

边际实物报酬递减法则普遍存在。

但在后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中,某些行业和部门已经出现了边际报酬递增现象。

45. 短期生产的最优选择L的边际收益产品(边际生产收入)MRP L=P×MP L最优要素投入数量的确定:MRP L=P L因此,决策的基本原理是:应当使用追加的可变投入要素,直到最后1个单位的边际产量收入与其成本相等46. 长期生产函数在考察的时间足够长时,不只一种投入在变动。

可能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投入可以变动、甚至所有的投入都可以变动如果分析期内投入的劳动和资本均为可变,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为:Q = f ( L, K)通常又称为长期生产函数47. 等产量线:能够取得相同产量的投入组合的轨迹。

48. 投入替代:不同投入要素之间有一定的技术替代关系MRTS LK = MP L/MP K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LK: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维持同样的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投入可以替代另一种投入的数量,叫作该投入要素对另一种投入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产量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相反数】50.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法则:沿着同一条等产量线,以一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可替代的数量是越来越少。

这是边际实物报酬递减法则在多变量分析中的反映,表现为等产量线凸向原点51.生产者的优化选择: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投入要素价格下,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

包括两种情况:1、成本既定,产量最大2、产量既定,成本最小52.等成本线:投入成本相等的要素组合,即:C =P K K + P L L53. 等成本线:反映在一定价格水平与成本状态下企业能够雇佣的要素组合状况:K=C/P K-P L/P K•L成本或要素价格发生变动时,等成本线转移:企业可能雇佣的要素空间变动54. MP L/MP K=P L/P K称为生产者最优条件55. 生产的扩张线:技术水平不变,投入价格不变,生产成本变动下生产者最优投入组合的轨迹56. 规模报酬规模的增长率导致的产出增长率规模报酬=µ/r规模:生产要素在企业的集中程度规模变动:企业各生产要素按同一比例变动规模变动率r产出增长率µ57. 规模报酬递增的来源①劳动分工(个人熟练程度、工作转化时间、机械简化----18世纪亚当.斯密)②技术装备密集度与利用率③集中采购与运输④管理协调、财务效应(企业集团的银行)等规模报酬的一般规律1、一般说来,当企业从最初的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2、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以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