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水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 水电站项目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名称
XXX水电站项目
二、项目建设地点
XXX水利枢纽工程右岸;XXX河XXX水利枢纽工程左岸;XXX水利枢纽工程右岸。
三、项目建设单位
XXXx开发中心
四、项目可行性编制依据
1、《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2、《水力发电厂水能设计规程》
3、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产业政策
4、XXX运行管理资料
5、XXX河XXX河流域水文资料
五、项目概况
XXX 新建水电站项目由三处水电站组成,分别是XXX水
利枢纽工程水电站;XXX河XXX水利枢纽工程水电站;XXX 水利枢纽工程水电站。
三处水电站的规划用地面积1800 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 平方米。
该项目总投资1560 万元,所需资金由建设单位筹集。
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1171 万度,
实现产值433万元
第二章水电发展的趋势一、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水力资源作为再生清洁能源,是中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平衡和能源工业可在能源平衡和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进入21 世纪,国家从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的可持续供应、环境保护,以及西部大开发等方面考虑,制定了优先开发水电的方针,水电建设迎来
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1 世纪,尤其是21 世纪前叶,水电发展必将进入黄金时期。
1、中国水力资源概况
(1) 水力资源总量中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达960 万km2,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根据最新水力资源复查结果,我国大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在1万kW及以上的河流共
3886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年电量为60829亿kW- h,平
均功率为69440万kW 理论蕴藏量1万kW及以上河流上单站装机容量500kW及以上水电站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 164
万kW 年发电量24 740亿kW.h,其中经济可开发水电站装机容量40179.5万kW 年发电量17 534亿kW- h,分别占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的74.2%和70.9%。
(2) 水力资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常规能源资源包
括煤炭、水能、石油和天然气,我国能源资源探明( 技术可开发量)总储量8450 亿t 标准煤(其中水能为可再生能源,按使用100年计算),探明剩余可采(经济可开发量)总储量为1590 亿t 标准煤,分别约占世界总量的2.6% 和11.5%。
我国能源探明总储量的构成为原煤85.1%、水能11.9%、原油2.7% 、天然气0.3%,能源剩余可采总储量的构成为原煤51.4%、水能44.6%、原油2.9%、天然气1.1%。
我国常规能源资源以煤炭和水能为主,水能仅次于煤炭,居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果按照世界有些国家水力资源使用200 年计算其资源储量,我国水能剩余可开采总量在常规能源构成中则超过60%。
由此可见,水能在我国能源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
“十一五”期间和今后更长远时期,国家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持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优先发展水电,能够有效减少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消耗,不仅节约了宝贵的化石能源资源,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2、水电开发现状建国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水电建设。
虽然由于历
史、资金及体制等因素,水电建设曾出现起伏,呈现波浪式前进的态势,但50 多年来水电也获得了可观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初期,水电建设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及用电增长较
快的东部地区,大型水电站不多。
20 世纪50 年代末,开始在黄河干流兴建刘家峡等大型水电站,但仍以东部地区的开发建设为主,西南地区丰富的水力资源尚未得到大规模开发,水电在电力工业中的比重逐步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开发西部地区水力资源提到重要位置,尤其是提出“西电东送”战略以后,西南地区丰富的水力资源逐步得到开发利用。
除长江干流上三峡水电站外,在长江重要支流雅碧江、大渡河、乌江上均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巨型水电站,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澜沧江、南盘江、红水河均已建成或正在建成一批百万kW以上的骨干水电站。
这些河流或河段水力资源的开发,为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 拉开了序幕。
2004年底,全国常规水电已开发装机容量
10256万kW(水电
总装机容量10 826万kW 其中抽水蓄能电站570万kW), 年发电量3 280亿kW.h,占全国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的18.9%,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3.3%。
其中,东北地区的辽、吉,华北地区的京、津、冀,华东地区的闽、浙、皖、鲁、赣,中南地区的豫、湘、粤、琼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常规水电开发程度均超过技术可开发量的50%,最大达88.7%;
水力资源富集的西南地区川、滇、藏开发程度分别为11.7%、7.5%和
0.3%,西北地区陕、甘、青、新开发程度分别为23.8%、36.5%,18.4%和2.7%。
根据目前电源建设进展情况,预计
2005 年全国常规水电将新增投产容量1170 万kW,2005 年底全国常规水电开发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1430 万kW。
3、2020 年水电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使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 年力争比2000 年翻两番,这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国民经济必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电力需求也将持续较快增长。
因此,必须按照电力发展规划、“西电东送”的需要、大型河流开发进程、大中型水电项目规划和前期工作深度以及小型水电站合理建设规模等要求,研究制定水电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到2010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19 400万kW占
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6.0%,开发程度达35%;到2015 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降达到27100万kW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8.6%,开发程度达50%;到2020 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2800万kW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8.5%,开发程度达60%。
按规模划分,大中型常规水电;降在2005 年底装机7636 万kW 的基础上,在“ ^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
期间分别需要投产6764万、6450万kW和4450万kW到2010 年、2015 年和2020 年末,全国大中型常规水电站总规模将分别达到14400万kW,20850万kW和25300万kW 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5万kW
以下电站)2005年底装机容量3 794 万kW,以后按每年250万kW左右投产,到2010年、2015 年和2020年末,全国小型水电站总规模将分别达到5000万、6250 万kW和7500 万kW。
按区域划分,到2010年,在全国水电发展到19 400 万kW规模时,东部地区开发总规模将达到 2 700万kW占全
国的13.8%,其开发程度达90%以上;中部地区总规模为5 800 万kW,占全国的29.8%,其开发程度达到78.4% ;西部地区总规模为10 900万kW占全国的56,4%其开发程度达到24.9%,其中,四川、云南、贵州的水电开发总规模分别为3
190万、2 090万kW和1 530万kW 开发程度分别为26.6%,20.5%和78.6%。
到2020年,在全国水电发展到32 800万kW规模时,东部地区开发总规模将达到 2 900万kw,占全国的9%水
力资源基本开发完毕;中部地区总规模为7200万kW,占全
国的22%,其开发程度达到90%以上;西部地区总规模为22 700万kW 占全国的69%其开发程度达到51.5%,其中,四川、云南、贵州的水电开发总规模分别为7600万、6 280 万kW和1 830万kW 开发程度分别为63.3%,61.6%和94%
按1 3大水电基地划分,到2010年、2015 年和2020 年,13大水电基地的总体开发程度分别达到35%,55%和70%.其中,至2010年末,金沙江中下游、雅碧江、大渡河、澜沧
江、怒江和长江上游水电基地开发程度分别达到 3.1%,
13.4%,25.6%、21.5%、0.8%和78.7%;至2015 年末,金沙江中下游、雅碧江、大渡河、澜沧江和怒江水电基地开发程度分别达到
29.1%、57.0%、68.5%、57.4%和14.0%;至2020 年末,金沙江中下游、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和怒江水电基地开发程度达到54.9%、72.9%、86.9%、76.4%和33.7%。
根据全国水电电源规划及“西电东送”规划研究成果分析,至2005 年、2010 年、2015 年和2020 年,初步安排全国水电“西电
东送” 总容量分别为1 980 万、4 440 万、8 750 万kW和10 650万kW 其中,南部通道“西电东送”总容量分别为880万、1440万、2 430万kW和3 260万kW,中部通道“西电东送”总容量分别为1 100 万、2 850 万、6 020 万、7 090万kW北部通道“西电东送”总容量分别为0万、
150万、300万、300万kW 扣去2004年前已有的水电“西电东送”容量约1470万kW(天生桥一、二级,云电外送,川电外送和三峡、葛洲坝等) ,上述各水平年全国水电“西电东送”累计增加外送容量分别为510 万、2970 万、7280 万kW和9180 万kW
4、实现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1 ) 完善水电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国家有关部门曾组织力量进行“六五”到“九五”的水电重点
科技攻关,并取得了一大批技术创新程度高、对我国水电建设产生了重
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充分体现了国家优势和行业总体优势。
近期电力体
制的改革,虽有力地促进了电力工业和水电建设的发展,但如何保证水
电科技创新体系的完整过渡,保证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和有效地管理及使用,已经成为实现水电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水电科技创新具有与特定工程结合紧密的特点,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今天,要在政府倡导下,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协力支持、统筹安排,联合攻关,技术跨越,持续发展” 的水电科技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水电企业集团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强化科技工作的管理协调;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营造有序的环境,积极组织具有前瞻性、储备性和实用性的科研攻关。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科研与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发展,优化科研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水电可持续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技术支持。
(2 ) 加强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划,保证水电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川水电外送和云南水电外送等跨区域“西电东送”:降成为我国21 世纪初叶能源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
“西电东送”突出反映出水电规模大、投产时间较集中、送电河流和电源出力特性及送电特性差异大等特点,因此,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划的力度。
要制定水电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需求及电源规划的有机结合,指导水电的健康发展。
要认真研究受电市场的需求水平和需求特性,以能源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规划受电水平和受电特性。
同时,要根据水电的开发进程,认真分析各省区、各流域、各大型电源的外送水平与送电特性,经济合理地规划送受电方案,将水电发展规划超前落实到电力规划特别是受端市场的电力规划中。
在强调规划的同时,要积极开展水电竞争交易的研究和探索,实现
长期供电协议与年度、月度、日前、发电权、辅助服务等电力市场交易品种的有机结合,将宏观规划纳入到市场合约的范畴,以市场需求和合理的市场竞争交易规则引导水电投资和水电的优化运行,充分发挥水电可再生能源的效益。
在目前超高压、跨区域、大容量输电的背景下,抽水蓄能电站预计将有较大的发展,有必要开展全国和各大区抽水蓄能电站合理规划布局研究。
要在选点规划基础上,跟据各电网的负荷发展水平及特性和电源、电网结构等特点,着重解决配置总规模、经济合理布局、不同抽水蓄能电站作用定位和不同的需能量(满装机发电小时)规划等问题。
通过研究,一方面优化抽水蓄能电站资源的总体规划;另一方面也使抽水蓄能电站从优化电网网架结构和安全经济运行的总体要求出发,成为电源和电网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从而实现经济、合理、有序开发。
(3) 加强水电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友好的协调河流是完整的生态体系,也是人类社会的生命线。
水电开发使河流贡献给人类以无穷无尽的可再生能源,同时还可产生防洪、灌溉和供水等效益,有效地缓解了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消耗的矛盾,因此,水电建设和生态保护不存在根本对立的问题。
从全局的角度考虑,水电建设有利于环境保护,并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但水电开发也将对河流生态体系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有些既往的河流开发与水电建设中,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存在过度开发与利用、片面强调经济效益、不重视有关生态恢复措施等非环境友好问题,给水电可持续发展蒙上了与环境保护对立
的阴影。
水电可持续发展必须高举起环境友好的旗帜,在河流和水电站的开发任务和目标上,要充分考虑能够产生的环境效益,并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尽可能减少负面环境影响。
当前,要系统地总结以往水电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努力完善和创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客观科学地评价工程开发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铲除忽视环境保护或极端环保主义者肆意概念炒作的倾向;要积极推进相关环境保护措施的科研攻关工作,如增殖放流、鱼道、分层取水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要进一步完善和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做到违者能究,违者必究。
二、XXX水电建设情况
XXX范围内已经建设投产2座水电站,1#水电站装机160KW*3,1999 年投入运行,平均年运行超过240 天,累计产值500 万元。
2#水电站装机260KW*2,2008 年11 月开工建设,2009 年5 月竣工。
根据已有水电站运行情况看,XXX 蕴藏巨大的水力能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依据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依据
XXX河属XX流域,是XXX市第一大河流,基本呈南北走向,源于XX市XXX源县与XX市交界处的XX岭的XX峪,向东南经XX 市XXX源县,XXX市XXX水、XXX南、X、X、X、X、X8个县(区),于XX县X入XXX省境内,经新XXX河入X海,全长xxkm,总流域面积
XXX kn^,其中XX境内长XX km, 流域面积xxkm2。
XXX河XXX以上河长212.7 km,流域面积6319 km2。
XXX 河在山东境内的流域面积中,山区面积占
46.1 %,丘陵面积占26.52 %,平原面积占27.38 %。
XXX河流域地理坐标东经117025/~118042/,北纬34023/~36020/。
XXX河流域上游属泰XXX山区,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群山起伏,沟壑纵横;中部为绵延起伏的丘陵地带,下游为地势平坦的河谷冲积平原,XXX城坐落在上游山区丘陵与下游河谷平原的过度地带。
XXX河XXX城以上,河长10km以上的一级支流共32 条,其中从右岸汇入的有x 条,从左岸汇入的有x条,较大的一级支流有x河、x河、XXX河、小涑河,其中XXX河、小涑河在XXX城内汇入XXX河。
XXX 河为天然山洪河道,洪水形成历时短、流速快、峰高量大、陡涨陡落。
上游山区河道比降陡、切割深,下游平原河道比降小、弯曲大、主河槽凹凸相连,XXX 附近,河道较为顺直,河床比降接近
1/2000 ,主河槽断面宽约690m。
3.1.2 地形与地貌
XXX市地处XX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和XX丘陵南部,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差异明显。
北部以泰XXX山脉和
蒙山为骨架,构成著名的XXXx区。
XXX市内北、西、东三面群山环抱,地势较高,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南部为扇状冲积平原。
x山、XXX山、x山和x山四条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控制XXX、xx 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
全市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种地貌类
型,其面积各约占三分之一左右。
山地集中分布在北部、西部各县,一般海拔300m 以上,植被茂密,是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的基地;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区外围,一般海拔100〜300m,适宜发展防护林和经济林;平原包括XXX沐河冲积平原、山间沟谷平原、涝洼平原,主要分布在XXX城以南的各县、区,一般海拔100m
以下,平原区土层较厚,土质肥沃,是粮食蔬菜的主要产区。
XXX城处于蒙山山丘与XXX河冲洪积平原相衔接的过渡地带,北部为x山余脉,西南部是xx中南山区边缘。
XXX城内除x山、x山为海拔高程80〜83m左右的低丘外,其余大部分地势平坦,地面坡降约
1/1000~1/2000 ,海拔高程60~70m。
3.2 水文气象
3.2.1 气象
XXX市属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具有气候适宜,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
春季回暖迅速,少雨干燥多风;夏季高温高湿多雨,是暴雨、山洪、水涝、雷击、冰雹、台风的多发季节;秋季气温和雨量骤减,天高气爽,光照充足;冬季干燥寒冷,雨雪稀少。
素有冬寒少雪,夏热多雨,春旱夏涝秋又旱的气候规律。
造成本流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气旋、冷锋、台风和倒槽等。
XXX市多年平均气温13.2 C,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6.5 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 C,月平均最高气温在7月为30.7 C,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5 C;历年平均气压1008毫巴,历年最多风向为NNE或NE历年平均风速2.7m/s , 历年最大风速21m/s。
3.2.2 水文
XXX市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443mm月平均最高蒸发量在6月份为208mm月平均最低蒸发量在1月份为42mm历
年平均相对湿度68% ;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2402h;全年无霜期198天,历年最大冻土深0.32m。
XXX市为xx省降雨量最为丰沛的地区之一。
根据XXX气象局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868mm最大降水量发生在1960年为1417mm最小年降水量发生在1988年为530mm降水量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份是最小年份的2.67 倍。
由于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量冬夏差异悬殊,年内分布亦极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其中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4%,春夏秋冬四季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5%、63%、18%、4%。
复杂的地形条件和下垫面条件的不一致性,造成了降水区域多呈带状分布,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是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平原多于北部山区,具有从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的趋势。
根据XXX水文站实测资料,有记载以来XXX河年径流量
最大年是1964年,径流量为65.8亿卅;最小年是1968年,径流量为8.49亿m。
就年内而论,七、八两个月的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量的60%,一、二月份则径流很小,往往断流。
3.2.3 水温、冰情及断流情况
根据XXX站1961〜1985年不连续的实测19年的水温资料:XXX河XXX多年平均水温为13.8 °C,最低水温为00C最高水温为
35.5 °C。
水温的变化以年为一个完整的循环期,最高水温发生在每年的
7〜8 月份,最低水温则出现在每年的1〜2 月份的中上旬,年最高最低相差300C 左右
根据XXX站1957〜1966年10年的实测统计资料,全河冰冻年份有8 年,平均冰冻天数为25.4 天,最长的1960~1961 年为49天,河心冰厚发生在1957年,厚0.25m。
岸边结冰
于每年的12 月下旬,全河封冻一般在每年的1 月份和2 月上旬,解冻时间一般在2 月中下旬或3 月初。
根据XXX站1961〜1993年33年的实测统计资料,XXX河只有1989〜1990 年出现断流,历时92 天。
3.3 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概况
3.3.1 现状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XXX河上游共建成水库444座,其中大型水库5 座,中型水库22 座,小型水库417 座。
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26.07亿m,其中大型水库18.11亿m,中型水库4.44亿m,小型水库总库容3.52亿m。
大中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607knf,其中大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4739km2,中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868knf,
XXX河现有拦河闸坝共8座,总库容5248万方,控制灌溉面积125.1 万亩,形成了以水库为主和河道梯级开发为辅的工农业用水体系。
全流域共有万亩以上灌区41 处,设计灌溉面积375 万亩,现状有效灌溉面积162万亩,其中XXX城以上设计灌溉面积321 万亩,现状有
效灌溉面积140 万亩。
XXX城以上XXX河流域大、中型水库情况见表3—1;
XXX河流域现状拦河闸坝工程示意见图3—1。
332流域规划建设成果
1998年9月,xxx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的《X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对XXX河干流水利工程进行了统一规划,其主要成果如下:省界〜x段:设计行洪流量8000m3/s,强迫行洪流量
8300mi/s ;治理长度50km。
x~xx 口段:设计行洪流量12000m/s,强迫行洪流量12300m i/s ;治理长度6km。
刘家道口〜XXX河口段:设计行洪流量16000m i/s ;治理长度17kmo XXX河口〜XXX河口段:防洪标准50年一遇,设计行洪流量13000m3/s ;治理长度43km o东xx河口〜xxx段:防洪标准20年一遇,设计行洪流量5500mi/s ;治理长度36km。
规划xxx~XXX河口段堤顶超高2.5m,其他河段堤顶超高
2.0m o XXX河省界〜xx共有险工54处,总护险长度26.142km ;
新改建涵洞194座,其中右岸98座,左岸96座;新建过路闸21座、坡道195处。
XXX河流域规划拦河闸坝工程示意图
XXX城以上XXX M流域大、中型水库统计表
表3—1
(1)XXX概况
XXX管理范围南至XXX水利枢纽、北至北外环和汶泗公路汤头桥,总面积57平方公里。
机关人员编制x人,实有x 人。
下设x管理所、XXX管理所、XXX河管理所和xx管理所,均为自收自支事业单
位,人员编制x人,实有x人。
(2)水资源现状
XXX管理范围内共四座XXX拦截XXX河XXX河干流。
XXX河各种年份年总来水量为:P=25% W=227059万立方米;P=50%,W=122675 万立方米,P=75%,W=55505 万立方
米,P=95%,W=12930万立方米。
(3)工程主要技术特性指标
1、x工程技术特性指标表
2、XXX工程技术特性指标表
3、XXX河角XXX工程技术特性指标表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水电站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可
持续发展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大力发展水电事业,加快滨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第四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一、水电站选址XXX河XXX水电站地处XXX内,毗邻市
区,交通条件都十分便利。
XXX水电站在XXX河右岸XXX下
游,距坝轴线40米处;XXX河水电站在XXX河左岸XXX河XXX下游,距坝轴线30米处;XXX水电站在XXX河右岸XXX 下游,距坝轴线30 米处。
XXX地质条件。
在场地15m深度范围内,可液化的土层有2层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N)之标
准贯入试验判定方法,在抗震设防烈度为忸度条件下,液化指数为
2.26~16.61 ,场地液化等级为轻微~严重,由此可见,大坝蓄水后,
存在砂土液化的可能性。
XXX蓄水后水位抬高
至69.5m ,地下水水力坡度增大,地下水的流量也同时增加,势必对
XXX蓄水产生影响。
根据室内颗粒分析成果,其颗粒组成d10=0.298 、
d30=0.610 、d60=1.318 ,不均匀系数C U=4.42 ,抗冲刷能力较低。
左
岸为第四系壤土,XXX蓄水后,其下部浸水,尤其动
水位的反复掏刷,可能产生小规模崩塌。
二、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XXX 地处鲁东南,属温带季风区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集中。
年平均气温13。
年
平均降雨量813MM历年最大降雨量1358MM最小降雨量457MM 6~9月份汛期降雨平均605MM占全年的74%。
(2)基础配套三座水电站位于市区附近,交通、通讯、
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完善
(3)工程地质状况查阅建设XXX的地勘资料,三处地基状况较好,无异常情况。
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及实施进度计划
、项目建设规模
XXX水电站土建工程一览表
XXX河水电站土建工程一览表
二、实施进度计划
项目被批准,立即组织实施,严格落实各项措施,筹措资金,考察设备,力求快速安全优质完成。
具体见下表
第六章建设方案及技术设计
一、工程总体设计
1、厂区总平面布置
考虑建筑条件,工程布置要求,施工,投资等各种因素,
三座水电站布置见附图。
2、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1)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保证发电生产流程线连续短捷方便。
(2)考虑合理的功能分区保证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
(3)结合场地地形地质地貌等条件因地制宜做到结构紧凑布置,节约用地(4)建筑物的布置应符合防火卫生规范及各种安全规定和要求,满足地上地下工程管线的附设绿化布置以及施工的要求。
(5)厂容与整体规划相协调,要注意并减少污染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有利管理方便生活
二、土建工程方案设计依据和规范《水力发电厂水能设计规范》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
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设施要求:(1)车间内墙使用防水,不吸潮可冲洗的材料
(2 )车间地面使用防滑防水不吸潮的材料,并有一定的坡比便于排水。
各种管线沟设计成暗沟。
(3)车间设排气孔和顶部通气孔,上岗人员穿工作服装佩戴标志。
(4)车间内有良好的照明、安全和消防设施,各种安全标志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