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扶贫策略探讨

农业科技扶贫策略探讨
农业科技扶贫策略探讨

1.突出科技成果在科技扶贫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科技成果是指科技行政部门认可的在一定范围内经实践证明先进、成熟、适用,能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或生态环境效益的科学技术成果[7]。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8]。突出农业科技成果在扶贫工作中的引领作用,要做到以下几点。

1.1通过选育优质丰产种子,提高农产品质量

针对扶贫地区的生产环境,充分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及时追踪世界前沿先进育种技术,充分运用分子设计、分子标记、转基因技术、虚拟设计分子育种等现代分子育种技术[9],选育一大批优质、丰产、安全的农作物种子,为增加贫困地区群众经济收入、持续提高我国农作物安全生产能力,奠定扎实基础。

1.2通过运用生物防治技术,打造安全健康牌子

教育贫困地区群众树立健康生活理念,了解生物农药特性,学会正确使用,不用不合格农资产品[10],确保生产的农作物无公害、无残留、无碍人体健康。利用天敌昆虫的特性,以虫治虫;设置粘虫板、诱杀灯等诱虫装置,减少植物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频率,确保食品健康。多施有机肥、生物肥、复合肥、配方肥,科学施用化肥,努力提

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

1.3通过运用污物处理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

教育贫困地区农民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旧路,严格保护可利用水源,确保农业生产用水无污染;帮助农民建立科学合理的废弃物堆积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废水要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倡导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微生物制剂、酶制菌等,以减少臭味、抑制病虫滋生,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11];对废弃物实施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食用菌栽培等多途径利用,形成循环产业。

2.突出科技服务在科技扶贫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科技服务是靠科技进步求发展的手段。突出科技服务在科技扶贫工作中的促进作用,重点是积极推广良种良法[12],提高困难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13]。通过做给农民看,指导农民干,给农民做示范,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2.1举办技术讲座,让农民长见识

技术讲座是打开封闭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举办农业种养技术讲座,可以是现场进行,也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还可以通

农业科技人员技术扶贫工作方案与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汇编

农业科技人员技术扶贫工作方案与农业科技培训实施 方案汇编 农业科技人员技术扶贫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中心,以科技服务和精准扶贫帮扶为基础,以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为载体,加快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成立农业产业扶贫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于农业服务中心,由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朱坤负责日常工作。 三、具体内容 (一)编制贫困村产业扶贫规划 1、洋垭村产业扶贫规划:全村106户,共417人。其中通过精准识别贫困户21户76人。该村林地面积广,植被良好,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土地资源。拟规划种植中药材63亩,其中天麻7亩、乌药50亩、猪苓6亩;核桃种植面积200亩;养殖黄羊600只。 2、溪口村产业扶贫规划:全村106户,共416人。其中通过精准识别贫困户25户84人。该村林地面积广,植被良好,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土地资源。拟规划种植中药材900亩,其中天麻200亩、乌药

500亩、猪苓100亩、芫胡100亩;核桃种植面积XX亩;木耳和香菇各1000斤;养殖黄羊500头。 (二)精准帮扶措施 1、宣传党的深化农村改革政策和强农惠农政策。 2、邀请农技专家到乡、村讲大课、办讲座。 3、农业技术人员下村现场指导,解答农户疑难问题。 4、定期组织农户进行科技培训,学习先进技术,有条件可带领农户到外地考察取经。 5、举办转移就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和新型职业农民。 6、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推广新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产业扶贫领导小组要全面统筹协调农业产精准扶贫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实行包片总负责。坚持“分级负责、分组选派、分级管理、谁派谁管”的原则。制定“施工图”,签订“军令状”,编制贫困村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清单。 (二)创新工作方法 驻村农业扶人员分解帮扶工作任务,主动作为,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和有效方法,提升帮扶能力和水平。通过会议座谈、信息报送、情况通报、经验介绍、发放资料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贫困村(户)转变观念,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驻村家业科技人员到村开展技术指导原则上每月不低于10天,开展技术培训每年

部门工作总结-农业部门个人总结

农业部门个人总结 一、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业 务工作水平 生产综合科主要承担着局编制全市农业生产的中长期规划、年度农业重点工作计划、协助制定涉农政策(农业生产的 管理意见)和农业生产情况的统计分析等项职能。虽然这些工 作既枯燥又琐碎,在一般人看来也不显山露水,但自以为每一件事都不容有细微的差错,否则,不是失之千里就是贻笑大方。要求主办者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又要具有一定的农业各产业和门类的基本知识和较高的分析问题、总揽全局的理论和政策水平,并且要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本科室的组建和下属各单位人员的到位到20xx年年底才算真正完成。两年来我首先还是进一步端正 自己的观点和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指导自己的言行,自觉加强思想和作风修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自己适岗履职的水平。虽然自己是90年毕业的植保专业的本科生,也有在乡镇机关10 多年担任多岗位负责人的工作经验,新的岗位对自己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学习、学不好就不可能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各项工作更谈不上得心应手。所以,这两年我着重: 一是自觉加强政治和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新时期党和政 府(特别是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提高理论政策水平。机关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如不是特殊情况从不缺席,平时注意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抓好自学;

二是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向专家学专业知识,不耻下问,向老同志和同事学工作经验,虚心讨教,边干边学,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工作的经验,掌握工作的关键,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水平和综合能力。三是自觉服从组织的分工和安排。从不计较个人的苦累与得失,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生怕工作有差错而影响了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由于本科室的许多工作需要与其他单位和部门配合、协作,共同完成,可以说这也是本科室工作能否正常顺利运转的关键。所以我特别注意工作关系的协调,凡事更多的是讲风格,充分尊重和体谅共事者,把困难留给自己,给别人更多的支持与便利,但又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和包揽而影响工作。五是克服家庭分居城乡两地的矛盾,坚持从不因家庭和个人的原因而耽误和影响本职工作,六是日常工作中做到了雷厉风行,对于上级交办的每一项工作,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能快则快,按时、按质,绝不误事。七是遵章守纪,较好地遵守机关的出勤纪律、财经纪律、廉政纪律。工作中绝不吃拿卡要,贪赃枉法。八是坚持优质服务、热情服务。 二、强化制度建设,抓好计划统计和生产综合的基础工作 为了使部门工作和事务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系统规范,两年中,我参照XC市农委《农业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 核办法》结合本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细则完善,对本系统农 业统计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目标管理,不断强化对条线工作业务的指导。在局及所属场圃、企事业单位中配齐了计划统计人员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认真组织好对条

2016复习农业推广理论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思考题 1、简述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及主要社会功能。 (1)含义: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他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产业、繁荣农村社会的目标。 (2)主要社会功能: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可以分为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两类。 1.直接功能(1)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3)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4)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5)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2.间接功能(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4)优化农业生态条件。(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6)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2、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农业推广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1)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类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并认为人类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由低级到高级呈梯状排列,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认为,以上五个层次的需要是循序渐进的。当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便为人们奋斗的动力。(2)需要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①应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启发诱导、挖掘农民需要;要尊重农民的客观需要;辨别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的需要;分析满足需要的可能性、可行性,尽可能满足农民合理可行的需要。②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根据需要层次理论,推广人员应用对不同地区(发达、一般、落后等)和不同个体(生产水平高低等)制订不同的推广目标,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不同需要。③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所谓需要的主导性就是在众多的需要中,某种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起主导作用,它是关键的需要,只要一经满足,就会起较大的效果。 3、衡量农业科技成果质量的标准有哪些。技术方法类成果与物化成果的推广方法有什么不同? (1)衡量科技成果质量通常有5项标准:创新性(指其创新点在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技术等方面,比已有成果更具有科学先进的实用价值)、成熟性(指成果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程度。成熟的成果应经多年、多点观察、试验、验证,具有重演性,定性-成熟)、效益性(指成果采用后,应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其中经济效益是决定成果转化快慢的关键。有些难以协调三效矛盾,长远与近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的成果转化问题,就需要一定的政府行为来组织转化)、适用性(指成果在生产上的适应范围。适应性广的成果易转化,否则转化成本高,规模效益差,难以转化)、实用性(指成果在应用推广过程中的难易程度。有些技术,创新性、成熟性、效益性都没毛病,但操作复杂,要求实施条件苛刻,甚至现有条件无法实现,这样的成果只能作为储备技术)。(2)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在推广应用时的难易程度,在技术市场中交换的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①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特点:商品性,特异性,时效性。②技术方法类无形成果的特点:生态区域性,效果的不稳定性,综合性和相关性,不可逆转的时序性,持续性和应用的分散性。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关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的调研报告(1)

关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的调研报告(1)

南召县对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情况的 调研报告 创新南召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必须围绕“保粮食、调结构、促增收、惠民生”这一目标,牢固树立“三化”协调发展理念,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展”为中心,坚持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着力强化农业大项目建设、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培育现代农业体系、健全农业服务网络,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力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整合,实现农业生产要素集约化、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化、农区工业化、农村社区化,努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健康发展。 一、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的发展现状、类型和数量 (一)种植业方面 近几年来,我县按照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主线,柞蚕、苗木花卉、油料、瓜果、蔬菜及其它作物合理配置,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的综合农业产业链条。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5万亩,油料25万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0万亩,辛夷栽培面积19.6万亩,农作物总产量42.4万吨,其中,粮食作物总产11.7万吨,油料总产0.7万吨,蔬菜总产30万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

下八个方面的成就: 1、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发展。从2007年开始,粮食保持连续增产的良好势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单产连创历史新高,总产快速增加。预计今年粮食产量有望达到13万吨。 2、油料作物增长势头迅猛。2007年以来,受市场价格的逐步提升,我县花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由最初的15万亩发展到目前的25万亩,总产约10万吨。与此同时,随着种植技术的更新,先进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蔬菜、水果、蚕茧等经济作物单产不断增加、总产逐步提高。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保持协调发展,这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3、花卉苗木产业。近年来,全县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0万余亩,主要以玉兰系列,桂花、五角枫、黄栌、紫薇、木瓜等为主,达200多个品种,从业人员5万多人,各类园林专业公司38家,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74家,苗木花卉专业生产村45个,专业生产队伍3800余人,2012年销售额突破6.8亿元。 4、柞蚕产业。一是产业发展已成规模。我县现有柞坡面积121.8万亩,可开发利用面积105万亩,占全省可利用面积的53%,柞茧产量占全省的80%,全县除皇路店、城关两镇外,其他14个乡镇都有面积不等的蚕坡。目前,从事柞蚕生产的行政村有262个,蚕农2万多户。其中,经县委、县政府命名授牌的柞蚕专业村有15个,柞蚕重点生产村年人均收入达4000

2020年度科技扶贫工作方案(3篇)

2020年度科技扶贫工作方案(3篇) 为落实《X省农业科技精准扶贫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和《X市科技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方案(2018-2020年)》,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要求 每个脱贫摘帽县建成X个农业科技园区,X家以上“星创天地”。选派“三区”科技特派员X名,本地科技特派员X名以上(其中脱贫摘帽县X名),开展培训X万人次以上,转化或示范X 项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以科技助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提升科技在脱贫防贫工作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中的支撑能力,确保完成全市科技扶贫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重点任务 (一)因地制宜选派科技特派员。每个县组建至少X个科技服务团队,贫困村所在乡镇至少有X家科技服务站,年初签订服务协议。从市农业局、林业局、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选派专业技术人才组成2020年度“三区”科技科技特派员队伍。发挥县级科技主管部门主动性,结合本县农业发展和扶贫脱贫任务,从本县农业科技园区、农林部门、职业学校、农技协会中选派本土专家,从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中选派技术能手,X个脱贫摘帽县共计选派X人以上(含每个县X名网络科技特派员)

组成本地科技特派员队伍,保持贫困村全覆盖。积极扩大培训覆盖面和针对性,以对本地扶贫产业、特色产业中的企业、合作社、扶贫微工厂、扶贫车间培训为主,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培训和对口帮扶,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致富,同时兼顾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和有关贫困人员的培训,每半年开展X次贫困村致富带头人技术培训,实事求是开展贫困人员培训,对培训中包含贫困人口的要做好登记。 (二)开展法人特派员结对帮扶工作。以落实科技部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为抓手,鼓励从市重点农业科研院所、各县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星创天地等选派法人科技特派员,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园区、星创天地或基层组织等结对帮扶,围绕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产业发展咨询、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示范推广、实用技术指导及培训、贫困地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贫困地区脱贫需求等方面服务。 (三)实施重点人群帮扶工作。要结合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清单,及时分析掌握贫困户、边缘户等重点贫困群众需求,在摸清底数基础上,对有劳动能力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开展科技培训,提升就业本领。对本县特色扶贫产业、工厂、车间等进行重点帮扶,采取主动上门与网络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协助产业扶贫。 (四)组织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培训。市科技局与市委

2019乡镇农业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2019乡镇农业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精选【一】 一年来,在市农业局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落实党的亲民、爱民、扶民、利民的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脚踏实地服务于三农,狠抓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012年度,粮食单产夏粮540公斤,秋粮650公斤,总产85780吨。较去年分别增长20公斤,32。5公斤,3777吨,增长率为3。8%,3。6%,4。6%,年内,徐集马铃薯基地连片流转土地1000余亩,增建马铃薯钢架大棚380个,食用菌基地连片流转土地506亩,增建香菇180个,增建土耳大棚100个。 目前,全镇已发展大宗村(秸秆利用、玉米淀粉、生物制剂)、太和村(香菇)、北李庄、冯唐(木耳)、徐集、俞河涯、苏河、西周楼(马铃薯)、南胡庄(早春西瓜)、葛村、苏庄、苑庄(木材加工)、白楼(水泥制品)(苗木花卉)、小于村(植保机防)、城后张庄(板鸭加工)、邓寨、东邵村(蔬菜种植)等30余个特色经济专业村,形成了大宗生物、木材加工、苗木花卉、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张汪板鸭、早春西瓜等六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二、积极做好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年内完成小麦保险、玉米保

险,保险率为100%。 三、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 1、示范村建设。市分配任务4个村,建池户数312户。年内实际建池的示范村有4个,已建池312户。其中,五所楼村120户、西周楼56户、徐集100户、杜村56户,本年度已完成。 2、服务网点的管理。2008年度四个服务网点,2009年度四个服务网点分别是:镇、苏河、北宋庄、白楼、杨仓、五所楼、辛庄、夏楼等沼气服务站管理工作。 四、农业龙头企业 1、年内扩建新发展8个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XX市ZZ生态科技有限公司、ZZ有限公司、XX市ZZ木业、ZZ 化工有限公司、XX市ZZ有限公司、XX市ZZ木业有限公司、XX市ZZ 专业合作社、XX市ZZ木业。 2、标准化基地建设:年内新建徐集村马铃薯基地1000亩,新建大棚409个。食用菌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新建大棚120个。 3、特色专业村的建设:完成14个村(徐集、葛村、冯堂、苏河、城后张庄、圈里、西周楼、大苏庄、东绍桥、白楼、孟仓、杜坦、邓寨、颜村)。并相应成立了11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主导产品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进行了有效地对接。 五、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村建设 市分配任务太阳能路灯安装两个村,实际完成2个村,任庄、蒋庄共安装了太阳能路灯27盏,太阳能热水器2360台。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考试真题与答案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一、分析题 1、改图反应的是农业创新扩散过程: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与农民的采用过程是平行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包括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和从众阶段。1.突破阶段 在突破阶段单位时间内的采用者人数最少,在跟随阶段结束从众阶段开始时人数最多。在突破阶段扩散的对象被称为创新先驱者(或称进步农民),这些一般是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或农村的领袖人物。突破阶段农业创新的采用者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他们最需要与外界多发生联系,农业推广单位与农业推广人员必须了解这一特点,并予以适当的扶持。2.紧要阶段。紧要阶段也称为自我推进阶段,该阶段经历的时间和人数主要决定于突破阶段先驱者的试用结果,如试用结果确实产生良好效益,早期采用者会在短时间内增加人数。紧要阶段的扩散对象被称为早期采用者,他们也是农村中接受新事物的积极者,只是客观条件和心理因素致使其不愿做冒险的先驱者。3.跟随阶段。跟随阶段的扩散对象被称为早期多数,他们最讲实际,一旦发现创新成功,便会积极热情设法采用,扩散的范围、人数和效益额取决于早期多数,因为早期多数对后期多数起重要作用。4.从众阶段。后期多数所处的阶段中扩散速率不断减小,又称为浪峰减退阶段。 2、该公式反应的是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有:①以改变农民为中心的策略。从农民本身人手,使其行为发生改变。提高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状况的改善,提高生产技能,为行为改变创造更多的积极因素;改变农民对农业创新的态度,提高农民对农业创新的认识;增强农民行为改变的内在动力。②以改变环境为中心的策略。从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入手,使其行为发生改变。如改善生产、生活、文化环境及经营环境。③农民与环境同时改变策略。提高素质与改变工作环境同时进行。 3、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可以是单项技术措施,也可以是多项技术组装的综合技术,综合技术效果的总和一般低于各单项技术效果的简单累加,但任何一项单项技术都不能像综合技术那样使农业生产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农作物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应用,总是与整个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科学的运用相应配套的栽培技术、科学的耕作制度、灌溉技术、新农药和化肥等新成果的应用,良种内在潜力才能得到充分表达。如:良种配良法,采用推广时,还要配以与之相应的先进栽培技术、耕作、种植、灌溉制度等。 二、论述题(以下内容挑重点写即可) 1、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就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沟通的过程,推广效果取决于信息与沟通,信息为内容,沟通为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说,沟通比信息更重要。沟通是影响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没有沟通,推广的内容就不可能被农民所接受。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进行巧妙有效的沟通,使农业科技成果得以尽快推广。 (1)与农民做知心朋友与农民沟通的第一步就是与农民做知心朋友,这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世界观问题。如果推广人员只看到农民文化成度低、素质低,农村条件差,从心底瞧不起农民,不想和农民交朋友,那就很难和农民沟通,,推广工作也很难取得成功。因此,我们一开始与农民接触,就要表现出朴实、诚恳、谦虚、热情。要人乡随俗,放下架子,给农民讲解用词一定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要关心了解农民生产的生活需要,和农民朋友共同探讨所关心的问题,给农民提供信息、传授技术,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和素质,取得农民的信任,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2)找准切入点推广沟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农民接受新技术,采用新成果,为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农民究竟要什么?生产中有什么问题?这是与农民沟通的第二步——找准切入点。在市场经

第二节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实践及第三节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策略和主要措施

第二节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实践 【考点】发展阶段 (一)启动建设阶段:1953-1978年 (二)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2年 (三)全面推进阶段:1992至今 (1)明确“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 (2)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业增收。 (3)坚持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和保护农业。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 (4)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5)持创新农业体制机制。 【例题:单选】纵观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不包括()阶段。 A.启动建设 B.探索发展 C.全面推进 D.根本实现 【答案】D 【解析】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经历了启动建设、探索发展、全面推进阶段。D表述明显与现实不符。 【例题:多选】我国现阶段对农业的主导思想是()。 A.扩大农产品贸易开放,减少对农业的保护 B.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 C.坚持创新农业体制机制 D.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 E. 坚持在宏观调控中保护农业 【答案】BCE 【解析】本题考查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考点】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的进展 (一)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进一步改进: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城镇化率提高。(二)农业产出增加、质量和结构优化:2006年,我国第一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入依法监管的新阶段。 (三)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201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科技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四)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农作物种收综合机械水平达到52%,农业的机械化已到了中期阶段。 (五)农业经营体制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快发育。 【真题:多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的特点有()。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显著增强。 一是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环境得到优化。国务院出台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后,科技部率先行动,与自治区政府签订了部区会商议定书,出台了促进宁夏科技发展的26条政策措施,加大了对我区农业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为指导和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在不到两年时间内,我区先后出台了加强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深化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等涵盖农业科技工作诸多领域的科技政策,明确了农业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召开了科技奖励大会、科技工作会议,对包括农业科技在内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奖励了一批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典型,优化了农业科技创新环境。 二是农业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通过科技改革、资源整合,初步形成了能够满足农业发展基本需求的研发推广体系。培育组建了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6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农科院、水科所、气象所等3个非营利科研机构队伍建设、科研条件、基础设施有了显著改善,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由改革前的50%上升到85%。建立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 三是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成绩斐然。积极争取并实施了电子农务平台、盐碱地改良、设施园艺、压砂地持续高效利用、枸杞、马铃薯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组织实施自治区级农业科技项目数百个,启动了自治区“5183农业科技工程”,投入科研经费上亿元,取得并转化一批科技成果。研究开发出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和地方标准,引进选育优良农作物、牧草、林木、蔬菜品种数百种,水产品扩展到8个类型20多个品种。实现了小麦第4次、水稻第5次、玉米第6次更新换代,创造了水稻单产933.85公斤、玉米单产1248.9公斤的历史新高。冬麦北移技术扩大示范推广到30万亩,亩产较春麦增加100-150公斤,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奶牛年产量达6700公斤,处于全国先进水平。黄河鲶鱼人工繁育、经济林木花卉快速繁育等农业高新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全区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0%,农业新技术推广覆盖率超过75%,畜禽改良率达到90%以上。2007年以来,我区共取得100多项自治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有效途径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有效途径 《南方农村杂志》2014年第三期 一、当前广东省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主要存在问题 建国以来,广东农业生产经营制度总体上经历了一个“分、统、分”的演变过程。第一次“分”,即进行土 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农民土地所有制。而紧接下来的“统”,即实行农业合作化到建立人民公社 体制。第二次“分”,即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集体和家庭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的再调整,有 效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农业经济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农村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渐暴露。广东目前农业生产经营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地矛盾:一家一户经营的耕地规模小―小农经济效益低下―青壮劳动力流转到第二、三产业―耕地流转不畅,种田者多为妇女和老人,“ 有田无人耕,有人没田种”矛盾出现―农业生产发展滞后。而造成目前这种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正是当下 的农业生产经营制度。从理论上讲,制度效率有一定的时间长度和阶段性,只能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发 挥作用,且效率的高低呈现阶段性,即制度设计运行前期效率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效率递减,在制度 完成任务后,效率也释放完毕。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初始是基于解决温饱设计的,和当时的生产力水 平相适应,在改革开放初期所释放的制度效率显著,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 速增长。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农民对行业期望值的提高,现行的农业生产经营制度 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一)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关于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经济学界和法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一是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权属不清。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 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但对于集体的界定却仍不清晰。如《民法通则》中的集体为乡(镇) 、村两级,而《农业法》则界定为乡(镇)、村或村内集体经济所有。二是在国家和农村集体的二元土地所有权结构下,在国家、集体、农民的三重土地关系格局中,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权能缺失,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土地财产权利制度尚未确立。三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非市场化转让存在缺陷。由于权属不清和权能残缺,农村地权关系不稳定,缺乏流动性,农民土地财产权及相关 权益缺乏有效的保护,农民土地经营预期不稳定,从而影响了经济绩效。 (二)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小据对全省30个县(市、区)250个村民小组7991户农户家庭经营状况调查,2012年7991户农户中除234户(占2.9%)不耕田或者田给别人耕外,经营耕地面积最小的农户 仅0.1亩,经营耕地面积最大的农户有294亩,人均经营耕地面积0.67亩。其中:经营耕地面积不足 5亩的农户有6307户,占78.9%;经营耕地面积5-10亩的农户有1073户,占13.4%;经营耕地面积 10-20亩的农户有282户,占3.5%;经营耕地面积20亩以上的农户有95户,占1.2%。近80%农户 种地规模户均经营不足5亩。建立在超小规模和高度分散基础上的家庭承包经营,一定程度上让农民拥有自主经营权,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但是,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 平和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分户的家庭经营土地规模小、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难有大的改善, 农业生产经营的收益无法进一步提高。 (三)务农人员老龄化,文化程度偏低据对全省30个国家调查县中抽选30个村民小组的调查,2012 年底有经营耕地户1076户,家庭总人口5228人,其中,在家务农人数1801人,外出务工人数1849 人,其他人员1578人(其他人员包括学龄前儿童、在家读书、在外读大中专、丧失劳动能力者、有劳 动能力但在家待业人员)。务农人员平均年龄51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4%。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 断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向非农行业和流向城市,而率先进入城镇的通常是农村青壮劳动力,老年 人则更多滞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导致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农业生产逐步“老龄化”。(四)集体统一经营效用的弱化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统一经营,是指由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的经 营职责,为集体内成员提供生产、生活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在 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中强调家庭经营的积极性比较多,对加强集体的统一服务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重视不够,使得很多地方农业双层经营变成了单层经营,集体统一服务的效用不断退化,有名无实。据统计, 2012年全省村集体经济组织无经营收益的占25.5%,年经营收益5万元以下的占33.3%,年经营收益 在5万元以上的占41.2%。(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弱小,缺乏政策扶持广东农户仍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据统计,2012年广东约72%的耕地未参与流转。2012年广东50亩以上种粮大户不到1万户 ,仅占全省纯农户和兼农户0.8%;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1.5万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 业总数354家,合作社14863家,农户入社仅占一成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加快耕地规模经营的主

2020科技扶贫工作方案

2020科技扶贫工作方案 为落实《X省农业科技精准扶贫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和《X市科技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方案(2018-2020年)》,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要求 每个脱贫摘帽县建成X个农业科技园区,X家以上“星创天地”。选派“三区”科技特派员X名,本地科技特派员X名以上(其中脱贫摘帽县X名),开展培训X万人次以上,转化或示范X项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以科技助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提升科技在脱贫防贫工作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中的支撑能力,确保完成全市科技扶贫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重点任务 (一)因地制宜选派科技特派员。每个县组建至少X个科技服务团队,贫困村所在乡镇至少有X家科技服务站,年初签订服务协议。从市农业局、林业局、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选派专业技术人才组成2020年度“三区”科技科技特派员队伍。发挥县级科技主管部门主动性,结合本县农业发展和扶贫脱贫任务,从本县农业科技园区、农林部门、职业学校、农技协会中选派本土专家,从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中选派技术能手,X个脱贫摘帽县共计选派X人以上(含每个县X名网络科技特派员)组成本地科技特派员队伍,保持贫困村全覆盖。积极扩大培训覆盖面和针对性,以对本地扶贫产业、特色产业中的企业、合

作社、扶贫微工厂、扶贫车间培训为主,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培训和对口帮扶,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致富,同时兼顾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和有关贫困人员的培训,每半年开展X次贫困村致富带头人技术培训,实事求是开展贫困人员培训,对培训中包含贫困人口的要做好登记。 (二)开展法人特派员结对帮扶工作。以落实科技部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为抓手,鼓励从市重点农业科研院所、各县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星创天地等选派法人科技特派员,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园区、星创天地或基层组织等结对帮扶,围绕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产业发展咨询、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示范推广、实用技术指导及培训、贫困地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贫困地区脱贫需求等方面服务。 (三)实施重点人群帮扶工作。要结合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清单,及时分析掌握贫困户、边缘户等重点贫困群众需求,在摸清底数基础上,对有劳动能力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开展科技培训,提升就业本领。对本县特色扶贫产业、工厂、车间等进行重点帮扶,采取主动上门与网络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协助产业扶贫。 (四)组织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培训。市科技局与市委组织部共同组织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培训,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解读和乡村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

农业局生产综合科年工作总结

农业局生产综合科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统计工作水平 我们对应泰州市农委的要求,根据《农业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行了细则完善, 对本系统农业统计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目标管理。对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统计工作任务,按规定按要求组织实施,进行统一扎口规范、审查、核实、提供、公布本部门范围内的统计数字,确保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对上级各部门布置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服务业、农业生产综合、农产品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等统计月报、定报、季报、年报等专项业务工作,都能做到全面、准确、及时、规范,保质保量,并按要求形成书面分析材料进行报送。将年度报表、相关资料及分析材料分别装订成册,分门别类地进行保管,做到有案可查,井井有条。我局的计划统计工作获得了泰州市农委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继续在四市两区中处于先进行列。年、年被泰州农委表彰为系统计划统计工作先进集体。 二、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形势分析研究和职能工作情况调查,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按照泰州市农委、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局领导的要求,我们经常组织开展农业生产调查研究,认真进行生产形势分析,为上级领导决策和指导全市的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今年来主要是按季度开展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形势的调研、预测、分析工作,及时总结研究各阶段生产中的情况和问题,提出建议,形成专门材料上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有关部门,并在上级各有关部门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情况调研总结等会议上进行了交流。按照泰州市农委及市政府和局领导的要求,组织开展了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现代农业发展及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等五次专项农业调查和分析,并形成了专门材料、报表等进行了报送。 为了确保系统全年各项职能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将上级各部门对局和局对各单位、乡镇的考核任务专门拟文进行了分类汇总,并就有关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和明确。全年分三次对系统各项职能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总并报局各位领导参考。 另外,结合职能工作的开展,还进行了系统农业招商引资、乡镇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调查分析,累计全年共组织进行农业生产调查十四次,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农业调查等任务指标。 三、认真做好规划、计划、政策意见制定等项工作 一是组织进行了年农业重点工作目标的调研,制订了《年泰兴市农业重点工作及考核办法》,以市委办文件形式下发,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对乡镇农村经济工作百分考核,为促进系统职能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是根据市政府编制“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的要求,我们组织全系统各单位及相关专门人员对十五期间我市农业发展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国家、省、市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完成了泰兴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十一五”期间政府投资农业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简要总结了高台县合黎镇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农业;现状;问题;对策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高台县合黎镇积极抢抓省、市、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机遇,立足“三农”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农村经营管理机制,引导农户开展土地“四化”经营,鼓励发展技术服务型、产销一体型、生产流通型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探索推行“企业(合作社)+支部+农户”新型利益连接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1高台县合黎镇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种植结构适时调整 近年来,高台县合黎镇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加大小作物制种面积,扩大畜牧饲草种植面积,全镇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全镇农作物总播面积完成2017.5hm2,种植小麦36hm2,商品玉米678hm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56hm2,其中:番茄46hm2,辣椒干88hm2,洋葱294.5hm2,设施农业128hm2,各类制种747hm2,其中:玉米制种482hm2,瓜菜、花卉制种265hm2。制种玉米较2016年的904hm2下降了46.7%。

1.2示范点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把培育科技示范点作为科技推广的有效手段,建亮点、增效益。在全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点3个,其中:夏季示范点2个、冬季1个,共落实试验示范10项。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 1.3特色种植稳步发展 受大环境影响,2017年以玉米制种为主的制种产业波动较大,镇政府积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户在稳定玉米制种的基础上,扩大非粮作物制种和蔬菜、辣椒干、加工番茄等区域特色产业,全镇2017年落实玉米制种面积482.07hm2。非粮食作物制种291.13hm2,分别是花卉55.13hm2,蔬菜123.87hm2,瓜类112.13hm2,其他作物制种4.47hm2。 1.4“四化”经营持续发力 1.4.1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全镇耕地面积1543.4hm2,2017年共流转土地面积323.8hm2,涉及农户542户,涉及41个经营主体,占总耕地面积的21%。截至目前,共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家庭农场30家,带动农户2310户,连片流转241户,零星流转301户,流转价格4500~15000元/hm2。 1.4.2农业机械化发展 截至目前,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9770kW,拥有各种拖拉机1865台,占总农户数4146户的45%。耕作、排灌、收获、植保、畜牧、

2020年度科技扶贫工作方案

2020年度科技扶贫工作方案 为落实《X省农业科技精准扶贫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和《X市科技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方案(2018-2020年)》,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要求 每个脱贫摘帽县建成X个农业科技园区,X家以上“星创天地”。选派“三区”科技特派员X名,本地科技特派员X名以上(其中脱贫摘帽县X名),开展培训X万人次以上,转化或示范X项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以科技助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提升科技在脱贫防贫工作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中的支撑能力,确保完成全市科技扶贫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重点任务 (一)因地制宜选派科技特派员。每个县组建至少X个科技服务团队,贫困村所在乡镇至少有X家科技服务站,年初签订服务协议。从市农业局、林业局、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选派专业技术人才组成2020年度“三区”科技科技特派员队伍。发挥县级科技主管部门主动性,结合本县农业发展和扶贫脱贫任务,从本县农业科技园区、农林部门、职业学校、农技协会中选派本土专家,从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中选

派技术能手,X个脱贫摘帽县共计选派X人以上(含每个县X名网络科技特派员)组成本地科技特派员队伍,保持贫困村全覆盖。积极扩大培训覆盖面和针对性,以对本地扶贫产业、特色产业中的企业、合作社、扶贫微工厂、扶贫车间培训为主,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培训和对口帮扶,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致富,同时兼顾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和有关贫困人员的培训,每半年开展X次贫困村致富带头人技术培训,实事求是开展贫困人员培训,对培训中包含贫困人口的要做好登记。 (二)开展法人特派员结对帮扶工作。以落实科技部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为抓手,鼓励从市重点农业科研院所、各县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星创天地等选派法人科技特派员,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园区、星创天地或基层组织等结对帮扶,围绕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产业发展咨询、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示范推广、实用技术指导及培训、贫困地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贫困地区脱贫需求等方面服务。 (三)实施重点人群帮扶工作。要结合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清单,及时分析掌握贫困户、边缘户等重点贫困群众需求,在摸清底数基础上,对有劳动能力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开展科技培训,提升就业本领。对本县特色扶贫产业、工厂、车间等进行重点帮扶,采取主动上门与网络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协助产业扶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