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狡黠(xiá)B. 颓废(tuí)C. 喧闹(xuān)D. 脂粉(zh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茁壮B. 喧哗C. 暴燥D. 风采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我喜欢在公园里散步,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迷人:令人陶醉)B. 他用狡黠的眼神看着我们,让我们感到不安。

(狡黠:形容人诡计多端)C.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曲折:形容事物复杂多变)D. 他很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名列前茅:比喻成绩优异)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和哥哥去公园散步,他很高兴。

B. 老师让我们回家复习功课,我们要认真完成。

C. 这部电影的情节很感人,让我流下了眼泪。

D. 我们班同学都很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我们都很健康。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我回答:“我喜欢吃苹果。

”B. 他问我:“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我回答:“我喜欢吃苹果”。

C. 他问我:“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我回答:“我喜欢吃苹果”。

D. 他问我:“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我回答:“我喜欢吃苹果”。

6.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比喻)B. 他的声音像流水一样清脆。

(拟人)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比喻)D. 他的歌声像鸟儿一样动听。

(拟人)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声音像流水一样清脆。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歌声像鸟儿一样动听。

8.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声音像流水一样清脆。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歌声像鸟儿一样动听。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贮藏(zhù)铁锹(qiāo)熏陶(táo)B.恪守(kè)感慨(kǎi)酝酿(niàng)C.贮蓄(zhù)稍纵即逝(shāo)神采奕奕(yì)D.跻身(jī)咄咄逼人(duō)悲天悯人(mǐn)答案:C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straight 拍案而起震聋发聩B.幅员狼藉走头无路C.追溯狰狞不知所错D.颁发狼藉消声匿迹答案:A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演讲直击人心,让全场听众振聋发聩,获益匪浅。

B.他拍案而起,扔下手机,拂袖而去。

C.他追溯了自己的过去,感慨万分,决定重新开始。

D.他的演讲内容丰富,引经据典,令人敬佩。

答案:A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阅读古典名著,使我受益匪浅。

B.为了避免交通堵塞,我们应该选择绿色出行。

C.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热心帮助同学。

D.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答案:C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喜欢在早晨跑步,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B.《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C.这个问题很难,我不知道该怎么解决?D.他高兴地说:“我成功了!”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

()答案:√2. 《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代表作。

()答案:√3.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

()答案:√4.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答案:√5. 《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风云。

()答案:√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____集,其中包括《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篇目。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拘泥(nì)B. 蒸馏(liú)C. 酝酿(niàng)D. 倔强(jià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翩翩起舞B. 人才辈出C. 豪言壮语D. 味同嚼蜡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明天去吗?”他问道。

B. “你明天去吗?”他问道。

C. “你明天去吗?”他问道。

D. “你明天去吗?”他问道。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举办了一次作文比赛。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举办了一次作文比赛。

C.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举办了一次作文比赛。

D.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举办了一次作文比赛。

5.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

A. 崇高B. 伟大C. 贫穷D. 富裕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B.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树叶在风中跳舞。

B. 树叶在风中跳舞。

C. 树叶在风中跳舞。

D. 树叶在风中跳舞。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努力学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B. 他努力学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C. 他努力学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D. 他努力学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难道你不觉得这个题目很难吗?B. 难道你不觉得这个题目很难吗?C. 难道你不觉得这个题目很难吗?D. 难道你不觉得这个题目很难吗?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共30分)1. 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

(每空1分,共5分)(1)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2)他总是那么乐观,即使遇到困难,也从不气馁。

(3)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团队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词语运用。

(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一筹莫展B. 一蹶不振C. 一劳永逸D. 一视同仁(2)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风起云涌B. 风平浪静C. 风声鹤唳D. 风雨交加3. 病句修改。

(每题3分,共9分)(1)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非常谦虚。

(3)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管理。

4. 古诗词默写。

(每句2分,共6分)(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阅读理解(共40分)1. 现代文阅读。

(共20分)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省略)(1)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4分)(2)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6分)(3)文章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4分)(4)你认为这篇文章对你的启示是什么?(6分)2. 古文阅读。

(共20分)阅读下列古文,回答问题。

(古文内容省略)(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每题2分,共8分)A.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翻译下列句子。

(每题4分,共8分)A.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文章中体现了哪些儒家思想?(4分)三、写作(共30分)1. 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30分)材料内容省略要求:内容具体,语言流畅,结构完整,书写工整。

注: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保持卷面整洁。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

开八中2021届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命题教师:昝文平一、语文知识积累。

〔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以下词语拼写有误的是哪一项〔〕A、烂漫〔làn〕酝酿〔niàng〕B、衬托〔hōng〕抖擞〔sǒu〕C、澄清〔chéng〕拆散〔chāi〕D、棱镜〔líng〕娇媚〔mèi〕应和〔yìnghè〕创伤〔chuāng〕贮蓄〔zhù〕憎恨〔zèng〕混为一谈〔hùn〕花团锦簇(cù)煞有介事〔shà〕众目睽睽〔kuí〕2、以下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选项是哪一项〔〕A、宛转嘹亮憔悴决然不同B、睫毛倜傥淅沥不求胜解C、草垛云霄侍弄咄咄逼人D、确凿寻觅逃窜翻来复去3、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有没有扎实的阅读根底,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B、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平安,防止不发生事故。

4、以下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园丁集??飞鸟集?。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命假设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5、以下句子与原文相附的是〔〕A、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快乐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动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闲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C、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伟大的父亲。

2024年全新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4年全新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4年全新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纤维(xiān)拥挤(jǐ)矫健(jiǎo)颤栗(lì)B. 炽热(chì)咀嚼(jué)恬静(tián)骨髓(suǐ)C. 脚踝(huái)稚嫩(zhì)沉湎(miǎn)狡黠(xiá)D. 聚拢(lǒng)嘹亮(liáo)憧憬(chōng)翩跹(xiā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隽永恬谧风雨飘摇呼天抢地B. 铺垫琢磨脍炙人口一劳永逸C. 偶尔留连忍俊不禁丢三落四D. 领略瞩目世外桃园倾盆大雨3.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形容雨势极大,好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B. 风雨飘摇:形容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C. 留连:形容留恋不舍,舍不得离去。

D. 憧憬:向往,理想。

二、填空题4. 《木兰诗》中,“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的品质。

5. 《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的“要”的意思是()。

6. 《济南的冬天》中,“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句中“秀气”的意思是()。

7. 《植树的牧羊人》中,“1920年,他在普罗旺斯高原买下了一片荒地,一住就是30多年,直到1945年去世”一语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8. 《太空一日》中,“过了两三天,我听不到那奇怪的声音了,失重的感觉也慢慢习惯了”一语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9. 《河中石兽》中,作者在第一段就提出了“石兽为何没于沙中,久不能出”的问题,这叫()。

10. 《老王》中,作者写老王送香油和鸡蛋,表现了老王()。

三、阅读题(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一只狼径直向前走,另一只狗坐在路边露出牙齿,发出挑衅的咆哮。

②“你太自不量力了,你这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你真的想打架吗?”狼说。

初一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语文

初一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摇曳(yè)腹诽(fěi)B. 舒适(shū)沮丧(jǔ)惊愕(è)C. 漂泊(bó)融洽(qià)憾事(hàn)D. 谨慎(jǐn)恣意(zì)奔腾(tē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不乱扔垃圾。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C. 他的文章充满了激情,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D. 这座桥虽然很窄,但是可以容纳很多车辆通过。

3. 下列成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喜出望外(wài)胸有成竹(zhú)B. 雪中送炭(tàn)画龙点睛(jīng)C. 畏首畏尾(wèi)一挥而就(jiù)D. 水滴石穿(chuān)一蹴而就(cù)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像一头雄狮,威武雄壮。

B. 小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她的歌声如同一股清泉,沁人心脾。

D. 这本书我已经看了三遍了。

5.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高兴——快乐B. 美丽——好看C. 坚强——刚强D. 悲伤——快乐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小明喜欢吃苹果、香蕉、橘子等水果。

B. “请问,你能告诉我去图书馆怎么走吗?”C. 这本书很厚,我一天读不完。

D. “这个苹果真甜!”他说。

7.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8.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近字正确的一项是()A. 早晨——朝晨B. 轻松——轻松C. 拼搏——拼博D. 走路——走途9.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一直努力,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春》这篇文章的主题?A. 春天的美好B. 祖国河山的壮丽C.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D. 劳动人民的辛勤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特点?A. 语言优美B. 情感真挚C. 描述细致D. 故事性强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背影》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A. 描写B. 叙述C. 抒情D. 议论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主题?A. 童年的快乐B. 对知识的渴望C. 对生活的热爱D. 对教育的反思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的情感?A. 悲伤B. 思念C. 感激D. 愤怒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朱自清。

()2. 《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

()3. 《背影》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鲁迅。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冰心。

()5. 《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巴金。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2. 《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3. 《背影》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5. 《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春》这篇文章的主题。

2. 简述《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特点。

3. 简述《背影》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

4. 简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主题。

5. 简述《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的情感。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结合《春》这篇文章,谈谈你对春天的感受。

2. 请结合《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谈谈你对冬天的感受。

3. 请结合《背影》这篇文章,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

4. 请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谈谈你对知识的渴望。

初一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初一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diàn)B. 碧血丹心(jiān)C. 破釜沉舟(fǔ)D. 雕梁画栋(dǒ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并不理想。

B. 我们一定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C. 他的学习成绩提高了,但他的父母仍然为他担忧。

D. 他不仅学习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3. 下列诗句中,用词准确、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六雁行愁断绝。

D. 春风知别苦,离人泪如雨。

4. 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一丝不挂C. 一丝不挂D. 一丝不苟5. 下列对联中,对仗工整、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雨后初晴,山色空蒙雨亦奇B.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6. 下列名著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的一项是()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西游记》D. 《水浒传》7.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曹雪芹所著,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B.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以曹操、刘备、孙权三国的战争故事为主线。

C.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以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为主线。

D.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以宋江、吴用、林冲等108位好汉的故事为主线。

8. 下列诗句中,表达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一项是()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 胡马窥江去无迹,人在江村白发新。

D.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9. 下列词语中,与“精益求精”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追求卓越B. 持之以恒C. 功不唐捐D. 艰苦奋斗10. 下列句子中,表达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的一项是()A.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喧嚣(xiāo)B. 拥戴(dài)C. 摩挲(mā)D. 颠簸(bō)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恣意B. 炽热C. 颠簸D. 纤细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

”他说。

B.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他说。

C.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

”,他说。

D.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他说。

4. 下列词语中,与“骄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骄纵B. 骄傲C. 骄傲D. 骄傲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学校有很多学生。

B. 我们学校的学生很多。

C. 我们学校的学生多。

D. 我们学校的学生,很多。

6. 下列词语中,表示“形容人”的一项是()。

A. 风度翩翩B. 落落大方C. 倾国倾城D. 风华正茂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眼睛很明亮。

C. 他的眼睛像灯一样亮。

D. 他的眼睛像太阳一样亮。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风儿轻轻地吹过。

B. 风儿轻轻地吹。

C. 风轻轻地吹过。

D. 风轻轻地吹。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书,喜欢画画,喜欢唱歌。

B.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C.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D.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眼睛很明亮。

C. 他的眼睛像灯一样亮。

D. 他的眼睛像太阳一样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朝霞”的“霞”字笔画数是__________。

2. “朝霞”的部首是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一文的作者是谁?A. 郭沫若B. 茅盾C. 朱自清D. 鲁迅2.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恬静B. 婀娜C. 奔波D. 矜持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小红说。

B. “今天天气真好。

”小红说。

C. “今天天气真好!”小红说。

D. “今天天气真好”小红说。

4.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咖啡(kāfēi)B. 甘蔗(gānzhè)C. 拖鞋(tuōxié)D. 挑剔(tiǎotī)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看了很多书。

B.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看了许多书。

C.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看了一些书。

D.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看了本书。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一文的主题是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

()2. “恬静”一词中,“恬”字的读音是“tián”。

()3. 句子结尾的感叹号表示强烈的感情色彩。

()4. “奔波”一词中,“波”字的读音是“bō”。

()5. “挑剔”一词中,“剔”字的读音是“tī”。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一文中,描述春天的句子有:“春天像______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2. “恬静”一词中,“恬”字的读音是______。

3. 句子结尾的感叹号表示______的感情色彩。

4. “奔波”一词中,“波”字的读音是______。

5. “挑剔”一词中,“剔”字的读音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春》一文的主题思想。

2. 请简述“恬静”一词的意思。

3. 请简述句子结尾的感叹号的作用。

4. 请简述“奔波”一词的意思。

5. 请简述“挑剔”一词的意思。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春》一文的内容,写一个与春天有关的句子。

人教版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纤巧(qiǎo)B. 畏首畏尾(wèi)C. 惊愕(è)D. 狂妄(kuáng)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鸦雀无声B. 震耳欲聋C. 风驰电掣D. 一帆风顺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小明每天早晨都按时起床,但是他经常迟到。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

C. 我昨天晚上梦见我变成了一个宇航员。

D. 我们应该发扬勤奋学习的精神。

4. 下列诗句出自哪位唐代诗人?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 下列成语出自哪部文学作品?A. 画龙点睛B. 揠苗助长C. 画蛇添足D. 狐假虎威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很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小说、散文、诗歌等。

B. 他喜欢看书,尤其是小说、散文、诗歌等。

C. 他很喜欢看书,尤其是小说、散文、诗歌等。

D. 他很喜欢看书,尤其是小说、散文、诗歌等。

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眨一眨地望着我们。

B. 那朵白云像一只羊,悠闲地吃着草。

C. 这本书的内容像迷宫,让人猜不透。

D. 春天的阳光像金子一样洒在大地上。

8.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座大桥横跨在江面上,像一条巨龙。

B. 小明在比赛中跑得飞快,像一阵风。

C. 这本书的内容很复杂,像一团乱麻。

D. 春天的花儿盛开,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9. 下列诗句出自哪位宋代诗人?《泊船瓜洲》10. 下列成语出自哪部文学作品?《曹刿论战》11. 下列句子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登鹳雀楼》12. 下列词语出自哪部文学作品?《月光启蒙》13. 下列句子出自哪位宋代诗人?《江雪》14. 下列词语出自哪部文学作品?《草船借箭》15. 下列句子出自哪位唐代诗人?《望庐山瀑布》三、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20分)16.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翘首(qiáo shǒu)B. 稚嫩(zhì nèn)C. 悠然(yōu yán)D. 悲怆(bēi chuà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瑰丽B. 倾轧C. 沉浸D. 哀愁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B. 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计划。

C. 他虽然努力学习,但成绩却始终没有提高。

D. 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5.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A.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B.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C.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D.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6.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请你把这本书给我。

B. 请你把这本书给我。

C. 请你把这本书给我。

D. 请你把这本书给我。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语重复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8. 下列句子中,没有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9. 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残缺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杜甫B. 王勃C. 白居易D. 李白答案:B2.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A. 唐僧B. 观音菩萨C. 太上老君D. 如来佛祖答案:A3.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碧云天,黄叶地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 两岸猿声啼不住答案:C4. “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甲”字是什么意思?A. 第一B. 最好C. 最差D. 最美答案:BA. 温故知新B. 不耻下问C. 有教无类D. 三人行,必有我师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水浒传》中的宋江被称为“及时雨”。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杜甫的名句。

(×)4.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是诸葛亮的故事。

(√)5.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床前明月光,_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答案:浊酒一杯家万里3. “海内存知己,_________。

”答案:天涯若比邻4. “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答案:山随平野尽5.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李白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论语》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答案:《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2.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情节。

答案: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为兄弟,共同发誓扶危济困,共创大业。

3. 请解释“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赋得”是什么意思。

答案:“赋得”是指按照规定的题目或词牌填写诗词。

4. 请列举出唐代“初唐四杰”的名字。

答案: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含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注意“萧”“瑟”“碣”“澹”“竦”“峙”等字的写法。
(二) 文言文阅读 (24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 . “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 . “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三、课内阅读:莫怀戚散文《散步》 (21分)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4) 潮平两岸阔,。
(5) 我寄愁心与明月,。
(6),断肠人在天涯。
(7) 乡书何处达?。
(8),小桥流水人家。
(9)《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答案】 (1) 秋风萧瑟(2) 东临碣石 (3) 水何澹澹 (4) 风正一帆悬 (5) 随君直到夜郎西 (6)夕阳西下 (7) 归雁洛阳边。 (8) 枯藤老树昏鸦,(9)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A .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 .艺术节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C.这次学校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绞尽脑汁,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
D. 平顶山公园玉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3月初持续到4月底,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朵花。

人教版初一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拥挤(yōng jǐ)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B. 沉着(chén zhù)拥挤(yōng jǐ)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C. 沉着(chén zhù)拥挤(yōng jǐ)纷至踏来(fēn zhì tà lái)D. 沉默(mò)拥挤(yōng jǐ)纷至踏来(fēn zhì tà lái)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B. 翻天覆地(fān tiān fù dì)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C.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D. 惊天动地(jīng tiān dòng dì)风驰电挚(fēng chí diàn zhì)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通过具体事例,生动地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B. 他的成绩提高了,这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篮球打得很好。

D. 我对他的成绩表示怀疑,认为他一定是作弊了。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他们的友谊像金子一样珍贵。

(珍贵:宝贵,贵重)B. 雨后的田野,空气特别清新。

(清新:新颖,新鲜)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读起来引人入胜。

(丰富:种类多,数量大)D. 她的歌声清脆悦耳,仿佛天籁之音。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综合(共16分)(本题8分)走入初中,同学们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学期的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主要是“重阳赏菊花”和“参观国家博物馆”。

1. 10月4日重阳节后,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参观菊花展,记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请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①走进主展区北海阐福寺,人们霎时会被眼前的各色菊花深深吸引。

那丛丛簇簇的菊花随风摇摆,像亭亭玉(丽、立)的少女翩翩起舞,无比(娇、骄)媚。

阐福寺院内共设(制、置)14间展棚,集中展示了一千余盆利用短日照技术调控花期的各种菊花。

②前院及周边还散布着悬崖菊、多头菊、并蒂.菊等。

特别是并蒂菊,五六朵菊花并列生长在一条茎.上。

③它们的朝向不同,花朵紧紧贴在一起,像姊妹永不分离一样,令人瞪目结舌。

悬崖菊、塔菊、球菊、多头菊也相映成趣;有的全部盛开,争奇斗艳,毫不吝啬地展现它们的魅力;有的好似在和游人捉迷藏,在花叶的荫蔽下匿.笑,憨态可掬;④还有的含苞(待、侍)放,好像在贮.蓄力量,想早些看看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1)(2分)文段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并蒂(dì) 茎(jīng ) 匿(nì)笑 贮(zhù)蓄 B .并蒂(tì) 茎(jìng ) 匿(nì)笑 贮(chǔ)蓄 C .并蒂(tì) 茎(jìng ) 匿(ní)笑 贮(zhù)蓄 D .并蒂(dì) 茎(jīng ) 匿(ní)笑 贮(chǔ)蓄 (2)(2分)检查文段,结合内容和词语意思,文中加粗词语选择错误的一项是( )A .因为形容花姿态美好挺拔,所以“亭亭玉立”正确。

B .因为表现花朵娇艳、美丽、多姿,所以“娇媚”正确。

C .因为寺院内设立、提供展棚,所以“设制”正确。

人教版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一)

人教版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一)

人教版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酝酿(niàng)应和(hè)棱镜(líng)咄咄逼人(duō)B. 粗犷(guǎng)莅临(lì)贮蓄(zhù)混为一谈(hùn)C. 吝啬(lìn)确凿(zuó)倜傥(tǎng)人迹罕至(hǎn)D. 分歧(qí)侍弄(sì)徘徊(huái)花团锦簇(cù)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瘫痪憔悴云宵恍然大悟B. 诀别静谧企盼翻来复去C. 嘹亮荫蔽干涩喜出望外D. 吝啬化妆祷告由然而生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C. 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 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C.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 古诗文默写。

(10 分)(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杜甫B. 王勃C. 白居易D. 李白答案:B2.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字,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A. 说话B. 高兴C. 讲解D. 读书答案:B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是:A. 快速、迅速B. 勤奋、努力C. 欢乐、愉快D. 研究、探讨答案:DA. 破釜沉舟B. 亡羊补牢C. 背水一战D. 指鹿为马答案:A5.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B.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C. 春风又绿江南岸D. 碧云天,黄叶地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的作者是罗贯中。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

(√)3.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长篇小说。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李白的诗句。

(×)5.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是诸葛亮与周瑜的故事。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青青子衿,_______。

”(悠悠我心)2. “海内存知己,_______。

”(天涯若比邻)3. “床前明月光,_______。

”(疑是地上霜)4. 《咏鹅》的作者是_______。

(骆宾王)5. “水至清则无鱼,_______。

”(人至察则无徒)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卖油翁》的故事情节。

答案:《卖油翁》讲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通过卖油翁的自若表现,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 请写出《静夜思》的全文。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请解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左传》,意思是说做事要一气呵成,如果中断再继续,就会越来越没有动力,最终。

4. 请简述《背影》一文中父亲的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2009学年度(上)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4分)训诫()收敛()禀()告忍俊不禁()cu()然蹂lin()清lie()梦mei()以求2.填空。

(8分)(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

(4)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里写出了景物的曲折有致的诗句是:,。

3.下列对句子含义的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浓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B.《行道树》中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行道树是在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为能够给市民制造清新的空气、夏日里献出浓荫而高兴。

C.《第一次真好》中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的原因是:第一次的经历常常是失败的,使人感到沮丧。

D.“生命中的第一次越多,生命也就越益多姿多彩”,这就是说,要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

4.下列句中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是那样的高大雄伟,人站在它面前不过如芝麻粒儿,但人们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高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

A.而山也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它的高大雄伟B.而山却默默不语,因为它知道:衬托别人,奉献自己是光荣的C.而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D.而山也因为给人类提供了大展雄姿的舞台而骄傲5.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

(《大中国》)C.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

(《小芳》)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

(《牵手》)6. 根据要求进行仿写。

(2分)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祖国是蓝天,我就是蓝天上的一朵云。

母爱是,我就是;母爱是,我就是。

7.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共4分,每题2分)校园里,有不少同学的习惯不好:一次性包装袋随手乱扔,不喜欢的饭菜也挑出来丢在地上,把废纸撕成小片后从窗口抛下,为走近道而从草坪上穿过……为此,学校组织系列教育活动,来矫正同学们的这些不良习惯。

(1)请你设计一句广告词来宣传这次活动答:(2)如果你遇到一个同学有上诉某种行为,你打算和他说什么?答:二、文言文阅读(18分)(一)古诗理解。

(4分)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9.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2分)(二)阅读古文,回答下面问题。

(14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经典著作之一。

是我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之一,其中的“四书”指《论语》、《孟子》、、、(2分)11.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1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4分)①人不知而不愠.()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③学而不思则罔.()④诲女.知之乎()13.翻译句子。

(2分)①为人谋而不忠乎??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写出《论语》十则中至今沿用的成语。

(2分)(两条即可)①②15.《论语》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

请从选段选择一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一方面阐述的道理谈谈对自己的启迪。

(3分)例:启迪:。

三.现代文阅读。

(28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16分)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5"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6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7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8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9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10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6.给这三到六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

(2分)···17.这篇文章作者采用了以联想衬实的写法,实写的是:;联想的是:;如果用一句成语来概括,就是。

(3分)18.在写草的段落里,作者为什么要写人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2分)19.在第四段里,描写花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者把花当成什么样的人来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20.同学们都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精彩。

请你尝试陈述说它精彩的理由。

(3分)21.你觉得春天还像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12分)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

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过影像。

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21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

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呼吸。

这一幕,定格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人们扒开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废墟时的那一刻。

在地震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从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这种凝固的姿势。

5月13日22时12分,震后第二天,德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

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墟下,年近50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

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4个学生都活了下来。

5月14日7时,震后第三天,崇州市看到了这种姿势。

当一夜未眠的搜救人员从怀远镇中学垮塌的教学楼下找到吴忠洪的遗体时,这位45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曲着,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已经死去的学生。

5月14日早上,震后第三天,什邡市看到了这种姿势。

搜救人员在龙居中心小学的废墟里刨出一个死去的女子,她同样正努力护着3个孩子,而她的头已被砸下的重物削去一半。

幸存师生仔细辨认,才认出那是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绵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

在平武县南坝小学塌下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下,48岁的代课女老师杜正香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死死地各拉住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

汶川县也看到了这种姿势。

当那里的幸存者们徒手搬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他们惊呆了:29岁的男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

孩子都还活着,这位平时爱唱歌的老师却已经离我们而去。

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尽管不能以影像的形式流传,却足以在人们心间永久驻留。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了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相信没有功利的考量,来不及是非的权衡,而只有人性深处的本真,以及人类心中永不泯灭的爱。

再强大的自然伟力,也摧毁不了它。

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

22.文章标题“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有哪两重含义?(2分)23.老师们倒下的姿势,基本上都有“紧紧护住”、“死死护着”、“死死拉着”这样的动作,请你说说这些加点词的作用。

(2分)24.第6段中“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

”这句话的加点词体现了救援人员怎样的心情?(2分)25.请你说说对第10段中“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

”这句话的理解。

(3分)26.读完全文,请你给文中一位最让你感动的老师或老师群体写一句颁奖词。

(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60字)(3分)四、作文(50分):告别了小学,你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