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字规范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汉字规范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汉字规范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汉字规范化学习的体会与建议

乾佑中学李海棉

汉字的标准化整理工作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各方面的规范化标准问题已基本解决,已经为实现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铺平了道路。但汉字规范化工作不仅要体现在书面上,而且还要落实到实际应用中。普及正字法知识,抓好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已成为语言文字工作的当务之急。今后的任务应该是:“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全民参与,彻底解决社会用字混乱的问题。就学校而言,抓好教育用字的规范化,大力开展创建文字规范化学校的活动,则是文字规范化工作的中心任务”。我认为要抓好教育用字的规范化,目前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注重用字规范化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大力宣传国家的用字法规,积极普及汉字规范化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规范化用字的思想认识,是当前创建汉字规范化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首要指标。在那些乱用繁体字、乱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简化字的人们中,有许多人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觉得遵守不遵守国家的语言文字法规无所谓,才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惯。有些人则是受了港台“复繁风”和某些学术观点的影响,觉得既然有的学问家、社会名流都认为写繁体字好,我为什么不能写呢?这正是缺乏法律意识,分不清国家法规与学术争鸣之界限的具体表现。学术问题是可以百家争鸣的。学术观点如果跟国家法规吻合,自然没有问题;但如果跟国家的法规有出入,就应以国家法规为准。只有当学术观点被国家法规肯定后,才可以被执行。另一方面,汉字正字法知识的缺乏也是造成用字混乱的重要原因。有的人是很想写规范字的,但由于缺乏正字法的知识,自己写错了也不知道。要

解决这些问题,就应立即行动起来,加大宣传的力度,积极做好普及正字法知识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尽快使广大师生了解并掌握汉字正字法的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养成按正字法标准规范地使用汉字的良好习惯。

第二,搞好规范化用字的环境

搞好校园用字、课堂用字和公共场所用字的规范化,对实现教育用字的规范化大有好处,同时也是文字规范化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由于全社会对教育的支持,学校的物质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这是值得庆贺的。但另一种现象却使人非常担忧:由于受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校在标语用字、校训用字、板报用字,以及课堂板书用字、作业批改用字、公文用字等方面,不规范的问题相当突出。校园用字对学生用字的熏陶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就拿宣传品用字来说,一般都很醒目,学生常常把它们当作效法和模仿的样板。另外,还要坚决制止印刷品中的不规范用字的情况。目前盗版刊物层出不穷,错字、别字、不规范字让人实在头痛。在有些商店、理发店等店面上“借用”的字花样百出。所以,搞好规范化用字环境不仅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第三,要抓好中小学用字的规范化

要实现学校的文字规范化,首先应从中小学做起。我国有上亿的中小学生,如果中小学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搞得好,学生的文字规范化意识比较明确,又有较高的文字水平,高校乃至全社会的文字规范化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反之,中小学的用字规范化搞不好,想解决高校乃至社会上的用字混乱现象,必然是事倍功半。可是,目前中小学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的规范化工作,从实现文字规范化的要求来说,还存在不足。这在大纲、教材、教法以及高考试题中都有反映。如教学大纲中就没有明确提出实现文字规范化的要求,这自然要影响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材方面看,初中语

文课文《小桔灯》中的“桔”,就是“橘”的俗体,并不是正字。某些被编入课本的名家名著,由于其写作年代久远,个别字的用法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又不便于更改的,就应加以注解,注明现今的规范写法。如《背影》一文里“他望车外看了看说”等句中的“望”,《故乡》一文里“检贝壳”中的“检”等,按现在的规范应分别写作“往”、“捡”。我们尊重前辈作家,但不能连一个不合规范的字都不敢改动。还有高考“指挥棒”的问题,高考试题中虽有修改错别字的内容,但很少有测试字形规范和字体规范的内容。有的省市在阅卷中甚至公开强调作文中以及其他答卷中的繁体字、异体字不扣分,这在表面上是对考生的宽容大度,实际上却贻害无穷。

第四,要抓好师范院校用字的规范化

提高中小学教育用字的规范化水平,师范院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抓好师范院校的用字规范化工作,是保证中小学用字规范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因为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用字规范化工作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中小学用字规范化水平的高低,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和学生的用字水平上。特别是教师的一手字,往往对学生有巨大的示范作用。有许多学生写规范字的好习惯,就是在老师的影响下养成的。因此,抓好一个教师就可以带动一大批学生共同提高。师范院校是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基地,肩负着为中小学不断补充合格人才的重任。师范院校只有不断加强用字规范化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并不断优化校园用字的规范化环境,才能促使师范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用字规范化水平。而作为一个师范生,只有积极与学校配合,努力提高自己的用字规范化水平,才能使自己职业技能素质更加优良,当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的愿望才能够得以实现。

现代汉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二章汉字第五节现代汉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一、现代汉字的标准化 现代化社会要求各项事物标准化,以提高使用效率,便于多方交流;信息化的发展推动图书情报、印刷排版、生产管理、办公室事务等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逐步实现自动化和现代化。为此,人们要求现代汉字有一个数量限制,要求汉字字形稳定而明确,要求字音按照规范的普通话确定标准读音,要求汉字字序规范化,统一字典的查字法。就是说,要求在对现代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的基础上做到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以提高用字的规范。 (一)定量 “定量”主要是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总量,包括常用汉字、通用汉字及各类专业用字的数量。确定了标准用字量,有利于人们的学习和运用。在教学方面,可以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规定识字教学的要求;在出版印刷方面,可以准备固定数量的字模,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新闻通讯方面,能加快传送消息的速度;在汉字信息处理方面,能减少工序。总之,确定了汉字用字的标准量,就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大大地减少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 1981年,国家标准局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供电脑中文信息作为交换码使用,《辅助集》也已于1990年公布。1988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从而确定了常用字量和通用字量。这一系列规范化基础工程的完成,是定量工作所取得的具体成果。 汉字定量研究中还有一些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这主要是指姓名用字、地名用字、方言字、科技专用字、翻译用字中的生僻字和新造字。按照汉字定量的要求,姓名用字、地名用字、方言字、科技专用字、译音用字都有必要制订字表,加以适当的限制。 (二)定形 定形是为所有现行汉字确定标准字形。无论印刷体、手写体都要有明确的字形标准。 我国在汉字定形方面,先后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55年1月,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1956年,国务院又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文字改革委员会编辑出版了《简化字总表》,收入2236个简体字(1986年重新发表时又略有调整)。这样,消除了汉字长期以来繁简并存,多体并存的混乱情况,统一了汉字的形体,初步建立起汉字字形的规范。 1965年1月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作为一般书刊等出版物汉字印刷体字形的标准。《字形表》规定了6196个汉字的标准印刷字体,对汉字的笔画数目、笔画形状、笔画顺序、结构方式都作了说明,建立了印刷用汉字字形的规范,使印刷体与手写体基本达到一致。现在一般书、刊、报中所使用的字体,依据的就是这个字形表。 1988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公布了《现在汉语通用字表》,字表收字7000个,不但规定了现代通用字数量,而且规定了每个汉字的规范字形,包括笔画数和笔形,所以是一个规范字形的字表。 目前,汉字定形需进一步整理异体字。异体词的整理也亟待进行。如“笔画—笔划”、“繁琐—烦琐”之类同音、同义而异形的词语。另外,汉字笔画的种类、名称和具体写法,汉字部件的数量、名称和具体写法,也需要进行研究,定出具体的规范。 (三)定音

语文教师熟练掌握汉字规范标准样本

专任教师纯熟掌握中文规范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指引,以优化学校语言文字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师生素质为目的,制定语文教师纯熟掌握中文规范原则。 一、规范中文含义和原则 中文规范化,就是依照中文发展规律确立形体和书写统一正字原则。规范中文涉及通过整顿简化字和未整顿简化传承字。通过整顿简化字是指国家正式发布《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顿表》、《当代汉语通用字表》所收字。以上字表所收录字范畴内,三个字表规定就是规范中文原则。未整顿简化传承字是指以上字表未收录社会公认中文,以国家审定《新华字典》、《当代汉语词典》、《中华大字典》为原则。凡不属国家发布和审定字,都不是规范字,其中涉及一切错别字、已经发布废除异体字、繁体字、旧印刷字、《第二次中文简化方案(草案)》中简体字和自造简体字。 二、教师用字规范意义 教师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不但在中文规范化方面要率先垂范,并且应当认真教诲学生读写规范中文。这是国家法令规定,也是职业道德规定。教师如果在授课板书和批改作业时,用字不规范,就会误人子弟。事实表白,中学毕业生仍写错别字因素之一,与中小学教师用字不规范有密切关系。当前,社会上语言文字规范

意识比较淡薄,滥用繁体字,乱用不规范简化字现象相称严重。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在用字规范方面,要更尽职尽责。为此,必要采用办法让广大教师确立用字规范意识,认真进行掌握规范中文训练。语文教师板书、教案、批改作业和编制试卷用字必要规范。 三、教师掌握书写基本功意义和规定 中文书写基本功指掌握对的执笔办法、写字姿势和用笔办法,写出笔画清晰有力、构造工整匀称,力求美观中文,并按照行款格式,纯熟地进行实用书写技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有书写工具——毛笔,体圆锋尖,刚柔相济,富有弹性,在善书者手中,可以随心所欲,八面出锋,写出来笔画变化无穷,并能体现出书者精神风貌。近年来,由于钢笔、粉笔长期、广泛使用和某些有志之士努力,在毛笔书法基本上,又产生了硬笔书法这一新艺术品种,并因受到广大群众爱慕而方兴未艾。 (一)教师掌握书写基本功意义 在中小学校中,中文不但是教学工作重要工具,也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与否能写规范工整和比较美观中文,直接关系到教诲教学效果和教师威信,也会对学生产生成积极或悲观影响。对学生中文书写进行示范、指引和严格规定,不但是语文和写字课教师重要任务,也是各科教师共同任务。使青少年掌握中文书写技能,不但是一种知识技能教诲,也

浅论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浅论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语言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信息载体。标准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人们准确的传递和理解信息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交际范围和交际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我国汉语言文字使用的现状出发,分析研究了我国目前汉语言文字存在不规范的原因及我国需要亟待规范汉语言文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的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规范化汉语言文字必要性可能性 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是以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为起点的,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在科技、军事、文化、卫生等各个方面都创造了很多震惊世界的“神话”,这些文明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流传到世界各地靠的就是语言文字。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正在向着世界性的强国而迈进,中国要把更多的中国文明传播到世界去,要打出中国的形象靠的也是汉语言文字。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语言之一,更是联合国规定

使用的国际语言。因此,学好用好汉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性的现状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就提出要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20世纪80年代,又决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从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到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普及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为汉语言文化的规范使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是,据笔者观察目前对于汉语言文字的使用,却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读音不规范。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08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这十大差错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球来宾。然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l?栉蠖脸闪耍鮻琛?008年,这是国人在引用名言时经常读错的字。社会热词中容易出错的是“三聚氰胺”。今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让生僻词汇“三聚氰胺”迅速家喻户晓。“氰胺”应读q?恚睿纭瘈啵睿 似毡榻湮蠖廖瘛。睿纭。睢? (2)用词不当。由于人们对词语的含义了解的不太确切,经常把一些经常使用的“同音异形字”或者是近义词误用,而造成了语言文字使用的不规范,比如以“品味”和“品位”两个“同音异形字”为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品味”指的是品尝滋味,“品位”指品格地位,即质量、规格或水平,比如说夸奖某个女孩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时就应该说“这个女孩很有品位”而不能说成了“这个女孩很有品味”。

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试题

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试题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2分) 1.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以身作责 B.专心至志 C.提心吊胆 2. “山”的笔顺是() A.竖、竖折、短竖 B.竖折、竖、短竖 C.竖折、短竖、竖 3. 根据《简化字总表》,下列词组中用字全都符合规范标准的一组是() A.烟雨濛濛 B.像雾像雨又像风 C.天翻地复 4. 下列各组字中,全部是独体字的一组是() A.人、口、手、水 B.工、农、而、庆 C.门、也、习、杨 5.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规范的是() A.家俱 B.惟一 C.成分 D.陷井 6. 下列三组词语中用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水天相联、对联、联欢 B.连续、联合、连忙 C.联跑带跳、联想、连累 7. 下列各组字中,每个字末笔都是“撇”的一组是() A.万、力、戈 B.芳、乃、伤 C.叨、匕、易 8. 下列三组中,“母”的笔顺完全正确的是() A. 横折钩竖折点横点 B. 竖折横折钩点横点 C. 竖折横折钩横点点 9. “标志”不要误写作“标识”,依据的规范标准是() A.《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B.《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10. 下列成语用字正确的一项是()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徙伤悲 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失之东偶,收之桑榆 D.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1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必竟人是必需各自飞行的,彼此能看一眼已是一剎又已是千年。 B.这位老人看起来饱经风霜,面容苍桑。 C.理想若真人人唾手可得,世上也就无所谓烦恼和痛苦了。 D.他说了几句话,总算有个交待了。 12. 向来甲班和乙班的篮球赛总是十分精彩,两班实力在()。 A.一发千钧 B.上行下效 C.伯仲之间 D.杵臼之交。 13.“貂chán”是传说中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名字的正确写法是() A.貂禅 B.貂蝉 C.貂婵 14. “在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中,‘非________利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横线处应该选用的字是() A.赢 B.盈 C.营 15.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A.题词和招牌的手写字 B.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C.文物古迹 16. 合体字的形体结构形式有左右(如“江”)、上下(如“耸”)、包围(如“国”)等类型。下列字中,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顾、汰、获、柯 B.森、轰、聂、何 C.呈、焦、尘、菜 1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异体字在以下所列的()中可以保留

小学生规范使用汉字的评价标准及方法

^ 小学生规范使用汉字的评价标准及方法 一、小学生语文字词能力 小学生语文字词能力是指学生在小学年龄段掌握汉语拼音这 一工具进行拼读、认读汉字及注音、书写、使用字词,积累词语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反映在学习拼音、识记汉字、积累字词的过程中,更体现在使用拼音、汉字和对字词的掌握应用上。这一基本能力的及早培养和形成,不仅为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也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基础,同时还是一个人走进精神文明的第一步,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把字词能力作为小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子项来研究与评价,可以促进小学字词教学的变革,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良好地学习行为是小学生积累字词和正确运用字词的保障。因此,小学生字词能力不仅体现在知识的应用上,还体现在其学得和习得的学习行为中。 小学生的字词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为学生能否见词知音、见词知义。 [ (二)表现为学生是否有一定量的词语积累。 (三)表现为学生能否正确写出(输出)字形、字音和字义。 (四)表现为学生是否具有初步的拼音意识、词语构词的意识等。 字词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的。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字词能力的形成性评价,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评价反思,强化对字词知识和字词学习方法的掌握,同时承认学生对字词积累的差异性,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空间,帮助学生将字词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学得向习得迁移。 二、小学生语文字词能力评价 (一)字词能力评价的总目标 ⒈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⒉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并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 ⒊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能根据读写的需要使用汉字,能独立识字。

不规范标准使用汉字的标准示范

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示例: (1)示例:①望文生义,不能准确地辨音析义。②粗心大意,书写潦草。 ③喜欢标新立异,尚未养成使用规范汉字的习惯。④受社会中不规范汉字及网络语言的影响。 (2)示例:不仅不利于语言表达与交流,而且严重地损害了汉字使用的严肃性。 (3)示例:④让错别字无处藏身!②使用规范汉字,人人有责。③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汉字。④规范汉字书写,彰显汉字魅力。 一是别字将字“甲”写成字“乙”,这是最大量的错别字。因为读音相同相近,如“账本”误为“帐本”,“粗犷”误为“粗旷”;又因为字形相似,如“气概”误为“气慨”,“装潢”误为“装璜”;还因为意义混淆,如“凑合”误为“凑和”,“针砭”误为“针贬”。再就是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不知道“墨”指战国时的“墨翟”;“黄粱美梦”误为“黄梁美梦”,不知道“黄粱”指的是做饭的小米。还有,忽视语文法规,如“重叠”误为“重迭”,“天翻地覆”误为“天翻地复”。其实,早在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叠”、“覆”二字已经恢复使用。 二是错字书写中笔画多或少,如“污染”的“染”经常有人在“九”中加上一点,“茂盛”的“茂”下面多加一点。 三是不规范的简化字如写二简字(第二次简化字简称“二简字”,1986年国务院批准废止第二次简化字方案),将“玻璃”的“璃”字右边写成“力”,将“酒

水”中的“酒”右边写成“九”,将“算术”的“算”写成“”,将“太原”的“原”写成“元”。 四是滥用繁体字已经简化了的字仍然写成繁体字,这是用字不规范的表现,应该属于错别字的范畴。如常用的繁体字“观点”、“表现”、“论坛”。 五是滥用谐音如今许多广告词中的滥用谐音最多。如卖沙发的写成“坐想(享)其成”,卖饮料的写成“饮(引)以为荣”,卖蚊香的写成“默默无蚊(闻)”,卖衣服的写成“换(焕)然一新”等,这种谐音的滥用误导了学生对正确汉字的认识和使用。《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能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使用成语、词语不得滥用谐音字。”虽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对此条没有特别的规定,但建议学生在作文中尽量不要使用成语谐音。 六是书写不规范汉字书写笔画要规范,不规范的书写会造成对字的理解有偏差。如“本”指草木的根或茎干,泛指事物的根本或者根源,与“末”相反,有的人写成“大十”上下结构,就失去了字本来的意义。 规范使用汉字的意义: 我国现代汉字规范工作酝酿于20世纪上半叶。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这一工作开创了全新的局面。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了多项汉字规范,初步实现了社会用字标准化,推动了我国教育、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近20年来,随着国家现代化、信息化事业的快速推进,我国语言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语言文字规范同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联系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在新时代、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题 姓名: 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答题卡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B 。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国语和简化汉字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以 B 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普通话和汉字 3.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 。 A.义务 B.权利 C.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A 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普通话 B.普通话、方言 C.具有一定方言特点的普通话 5.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A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6.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C 。 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 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 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7.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8年1月26日发布的《现代汉语常

用字表》包括常用字和次常用字共 A 个。 A.3500 B.4500 C.5500 8.在我国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应以 A 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A.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B.简化字和繁体字 C.中文和英文 9.因公共服务的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C 。 A.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规范汉字 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异体字在以下所列的 C 中可以保留使用。 A.地名 B.人名 C.姓氏 11.数目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 C 。 A.繁体字 B.异体字 C.大写形式 12.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第 C 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1 B.2 C.3 13.在普通话中,“赵钱孙李”这四个字的声调排列顺序是 A 。 A.去声、阳平、阴平、上声 B.去声、阴平、阳平、上声 C.上声、阴平、阳平、去声 14.下列3个词,轻声和不轻声的意义不同的是 C 。 A.学生 B.西瓜 C.运气 15.在普通话中,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个字的声母都是翘舌声母的一组是 B 。 A.成长、手术、暂时、展示 B.师生、战术、顺畅、生产 C.神舟、注释、珠算、申诉 16.在普通话中,下列三组词中所有字韵母都相同的一组是 B 。 A.进行、亲近、清新、信心 B.风筝、奉承、升腾、逞能 C.轰动、冷冻、生动、工农 17.在普通话中,“发”字在下列三组词语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 A.发生、发现、开发 B.发生、发扬、理发 C.发型、发育、奋发 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是 A 。 A.前仆(fù)后继 B.砖坯(pī) C.恐吓(hè) 1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是 B 。 A.阿(ā)罗汉 B.挨(ái)近 C.十里堡(pù) 20.在下列词语中, A 中的“恶”读作“ě”。 A.恶心 B.好恶 C.邪恶 21.汉语人名的结构是姓在前,名在后。在外事公务中用汉语拼音拼写运动员“王励勤”的姓名时, B 。 A.按西方“名在前,姓在后”的习惯,拼作Liqin Wang B.按《汉语拼音正词法基

汉字各项规范标准

小学汉字各项规范标准 工作教育培训制度 为做好师生规范汉字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师生规范汉字素养,特制定本制度。 1.教师要积极参与规范汉字培训和测试,不断提高自身规范用字水平,把规范汉字的要求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和教学基本功能力考核中,考核结果作为聘用、晋级和评优的条件之一。 2.学校每学年开展推普周活动,对师生进行语言文字法规及常识的宣传、培训,活动要求全员参与,积极投入,出勤率和表现与评选语言文字先进个人挂钩。 3.学校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规范汉字教育培训工作,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以身作则,严格管理。 4.语文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和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知识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接受规范汉字的听说读写能力教育培训,90%以上的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汉语拼音和规范汉字。学校将写字作为评价教学业绩的重要依据。 5.其他学科教师也要立足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对学生进行用语用字规范化的指导和管理。 开封市联合小学 2016年 规范汉字书写评价标准 优秀——写规范字,书写笔顺正确,笔画正确且到位,字体正确;字迹工整、端正;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匀称,整体效果好;用笔有提、按、顿、挫的变化,字迹明显入端正、规范楷体有书法美感;纸面整洁;书写速度较快;写字姿势正确。 良好——写规范汉字,笔顺正确,笔画正确,字迹工整、端正;行款较为整齐,布局匀称;用笔有提、按、顿、挫的变化;纸面整洁;书写有一定的速度;写字姿势正确。

合格——写规范汉字,笔顺正确,笔画正确,字体正确;字体端正,大小匀称;不写怪体字;纸面比较整洁;书写有一定的速度;写字姿势正确。 不合格——写字不规范,有多个错字;字体不端正,结构比例失调,歪斜不稳;纸面不整洁;书写速度慢;写字姿势欠正确。 权重——规范、正确:20%;工整、端正:20%;匀称、美观:20%;整洁、无污:20%;写字姿势:10%;书写速度:10%。 开封市联合小学 2016年 规范汉字书写工作奖惩制度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汉字书写规范化水平,在学校营造人人都是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良好氛围,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师 l.在教学、行政管理工作中正确使用国家通用的规范汉字,较好达到要求的学校各项评先创优活动优先考虑,严重违反规定的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不得评为先进个人。 2.每年度评选规范汉字书写工作先进个人,在教职工大会上予以表彰和宣传,并在年度考核、评选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时予以优先考虑。 3.对于在语言类、文字类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其奖按学校奖励制度。 二、学生 l.对无违规用语用字的学生,当年度综合素质测评加奖励分1分; 2.对因违规用语用字而被学校通报批评的学生,取消其当年度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资格;

语言文字规范化最新行文格式要求

语言文字规范化行文格式要求 一、公文文号的正确使用 印发公文时,年份外的符号应该用六角形符号“〔〕”(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中选择),而不应该用小括号“()”或中括号“[ ] ”。副科级以上单位有资格发公文。 如:区汉语委发(2009)5号(不规范) 区汉语委发[2009]5号(不规范) 区汉语委发〔2009〕5号(规范) 二、标题的要求 (一)正文必须要有标题(封面除外)。标题使用二号小标宋体字。不得将标题字打印大小不一或中间加入其他艺术体。 (二)标题字数较多时,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不能把词、词组和专用术语分开。多行标题的排列方式一般是正宝塔、倒宝塔或棱形,避免出现上下长度一样的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三)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正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正文种类。标题中除规范性文件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如有副标题则回行居中,字体使用四号楷体。如标题下附属单位名称和时间则用()括住,字体使用四号楷体,单位名称与时间间隔两个空格,时间使用数字形式,如:(东胜区教育局2009年11月11日) 三、正文的要求 (一)正文要与标题隔一行。

(二)正文使用三号仿宋体字。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文中一级标题使用三号黑体,二级标题使用三号楷体,三级标题使用三号仿宋体加粗,四级以下级标题与正文字体相同。一级标题后若回行不使用标点。 (三)全文层次序号的使用 1.第一层为“一、”,以下可排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 2.第二层为“(一)”,以下可排(二)(三)(四)……,此序号采用输入法输入,括号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 3.第三层为“1.”1后面添加的是圆点,而不是顿号或句号。以下可排2. 3. 4. 5. 6. 7.……。 4.第四层为“(1)”,此序号是采用输入法输入,括号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1)以后可排(2)(3)(4)(5)……。 5.第五层为“①”,此序号是从插入中的特殊符号里选择,圆圈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①以后可排②③④⑤⑥……。此序号还可以不单独作为标题序号在句子里使用。 (四)行文格式的要求 1.每个自然段的首行必须左空两格(包括序号)。一级标题前面左空两格。 2.请示、报告、通知等有称谓的,文章的第一行称谓须顶格。 (五)正文中如有引用的内容则必须准确无误,必要时用括号加以标注。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公文标题使用简

语文教师熟练掌握汉字规范标准

专任教师熟练掌握汉字规范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指导,以优化学校语言文字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师生素质为目标,制订语文教师熟练掌握汉字规范标准。 一、规范汉字的含义和标准 汉字规范化,就是根据汉字发展的规律确立形体和书写的统一正字标准。规范汉字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传承字。经过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国家正式发布的《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收的字。以上字表所收录字的范围内,三个字表的规定就是规范汉字的标准。未整理简化的传承字是指以上字表未收录的社会公认的汉字,以国家审定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华大字典》为标准。凡不属国家公布和审定的字,都不是规范字,其中包括一切错别字、已经公布废除的异体字、繁体字、旧印刷字、《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体字和自造简体字。 二、教师用字规范的意义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不但在汉字规范化方面要率先垂范,而且应当认真教育学生读写规范汉字。这是国家法令的要求,也是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如果在讲课板书和批改作业时,用字不规范,就会误人子弟。事实表明,中学毕业生仍写错别字的原因之

一,与中小学教师用字不规范有密切的关系。目前,社会上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比较淡薄,滥用繁体字,乱用不规范的简化字的现象相当严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用字规范方面,要更尽职尽责。为此,必须采取措施让广大教师确立用字规范的意识,认真进行掌握规范汉字的训练。语文教师板书、教案、批改作业和编制试卷用字必须规范。

三、教师掌握书写基本功的意义和要求 汉字书写基本功指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写字姿势和用笔方法,写出笔画清楚有力、结构工整匀称,力求美观的汉字,并按照行款格式,熟练地进行实用书写的技能。 中国特有的书写工具——毛笔,体圆锋尖,刚柔相济,富有弹性,在善书者手中,可以随心所欲,八面出锋,写出来的笔画变化无穷,并能表现出书者的精神风貌。近年来,由于钢笔、粉笔的长期、广泛使用和一些有志之士的努力,在毛笔书法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硬笔书法这一新的艺术品种,并因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而方兴未艾。 (一)教师掌握书写基本功的意义 在中小学校中,汉字不仅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写规范工整和比较美观的汉字,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教师的威信,也会对学生产生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对学生的汉字书写进行示范、指导和严格要求,不仅是语文和写字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是各科教师的共同任务。使青少年掌握汉字书写技能,不仅是一种知识技能的教育,也是德育、美育的一项内容;而它又是一项繁难的教育教学工作。只有全体教师串先垂范,齐抓共管,才能达到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至少在课堂板书、批改作业和指导课外活动时,不能对学生的书写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书写基本功是一个合格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必备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语言文字规范化学生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阵地,把握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在新世纪的位置,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实际,以拓展和深化语言文字工作,需要我们深思慎行。为此,特制定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学生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通知》、《关于全国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蓬勃发展,全面提高我校师生员工语言文字规范化程度。 二、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普及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是现代汉语规范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提出,在20世纪内,实现普通话作为“教学用语、工作用语、宣传用语、交际用语”的目标。据此,我校师生的培养目标如下: 1、把推行普通话作为打造学校品牌的条件之一;作为对社会、

对家长承诺之一;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 2、把“普及普通话”纳入学科教学规范之中。学校规定: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具体包括课堂教学的讲课与提问、实验指导、辅导答疑、考试、考查、监考等场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带头讲好普通话。学生个个都能用流利的普通话、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地进行发言、讨论、辩论和演讲。 3、让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措施的实施,学校领导要带头说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常用语言,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教职工与家长沟通时也必须使用普通话,让家长也习惯用普通话与学校沟通。 4、让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和其它集体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它集体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将对学生今后工作生活中的良好语言文字面貌奠定坚实基础。 5、学生在各学科各课程教学活动中都必须使用普通话,如课堂提问、答问问题、课堂讨论以及校园内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流等。 (二)使用规范汉字。 汉字规范化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组成部分,学校是推广和普及规范汉字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认真落实语言文字规范,

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要求和制度

丰小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要求和制度学校是推广普通话和教学规范化文字的重要基地。为了推动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使之更好地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基本要求。 一、学校成立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分管,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制度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二、领导率先垂范,带头使用规范字和讲普通话,并学习、掌握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把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每学期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 三、师生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学校和班级设立推普活动小组,做到定人、定时、定点、定主题地开展活动。 四、各科教学均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把学生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各科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正确使用规范字,切实掌握《简化字总表》,严格按照国家公布的汉字规范化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应该讲普通话,书面作业和试卷书写用字应该规范。 五、加强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领导,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教师资格条例》有关规定,把普通话合格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资格认定的内容,并作为聘用、晋升和评优的条件,记入业务档案。各科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标准,语文学科教师达到二级甲等。 六、在各科教学和学校一切集体活动中,教师、学生都必须使用普通话。全校师生要逐步做到在校内外一切场合都说普通话。 七、各科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正确使用规范汉字,切实掌握《简化字总表》,严格按照国家公布的汉字规范化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学。对学生书写的不规范字要加以纠正。 八、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要经常化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各班结合日常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课外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第四节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一、填空题 1、五十年代中期,国家制订了积极而稳步地进行文字改革的方针,确定了、、为文字改革的三项任务。 2、汉字整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 3、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 4、一般说来,一个汉字都有它的、、三个要素。 5、在现代汉语用字数量统计方面近来做了许多研究工作,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公布了《()》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前者收字3500个,后者收字7000个。 6、在现代汉字定形方面,有关部门做了许多工作,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等文件,从异体字整理、汉字简化、印刷体字形规范等方面做好定形工作。 二、判断题 ()1、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把汉字规范化和标准化作为当前汉字工作的主要任务。 ()2、汉字简化遵循从俗从简的原则。 ()3、汉字定形有两大任务。一是整理异体字,二是整理异形词。 ()4、汉字排列方法有义序法、音序法、形序法和号码法。 ()5、汉字编码是指把汉字变换成代码,主要指汉字输入码的编制。 三、问答题 1、《简化汉字总表》采用了哪些简化方法?举例说明。 2、什么是异体字?为什么要整理异体字? 3、汉字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 4、笔画法、部首法,在汉字的排列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5、汉字编码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2、简化笔画、精减字数; 3、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4、形、音、义; 5、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6、简化字总表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问答题 1、(1)简化部件(2)同音和异音代替(3)草书揩化(4)换用简单符号(5)保留特征和 轮廓(6)构成新的形声字和会意字 2、异体字是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异体字是不折不扣的累赘,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只会增加人们的负担,在学习和应用中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印刷、打字等工作中浪费物质财富。因而必须要进行异体字的整理。 3、汉字标准化包括:定量、定形、定音、定序。(1)定量是规定汉字使用的数量。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依据。(2)定形是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以〈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简化字总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基础。(3)定音是指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以〈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依据。(4)定序是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一般有音序、义序、形序为排列方法。 4、汉字编码概括起来主要有字形编码法、字音编码法和形音编码法。形码是根据汉字的笔 画、部件、部首等进行分解编码。音码是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编码的基础。形音结合是兼取字形和字音的特点进行编码。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要求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和市教委、市语委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大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抓好普通话的推广活动,切实提高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使语言文字工作与校园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事业服务,特制定本要求: 一、常规管理 1.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分管领导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会议。 2.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氛围,主管领导认真检查落实。 3.校园设警示标语牌、永久性标语牌;在学校走廊、张贴有关于讲普通话的宣传标语,时时提醒学生养成加强说普通话的意识;在教学楼、图书室等公共场所设“请说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的提示牌;使校园内形成人人都说普通话,都使用规范汉字的氛围。

4.对校内所有公示牌、上墙的制度、办法及所发文件、所写文字材料负责监督审查,对不规范用字现象要立即纠正、整 改。 5.校名牌、楼名牌、室名牌及校徽;学校的公文、文件头和校刊校报的刊头报头学校的公章、印鉴、图章;自编自印的各类印刷品等几个方面的用字必须规范化、标准化。 二、教学管理 1.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应使用普通话,在板书、批改作业、家校联系册、科研论文、案例等中写规范汉字;每学期对教师教案、板书、论文、科研材料等进行一次抽样检查。 5。在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将用语用字规范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3.加强对各类教材、教辅读物、讲义、试卷、教案、等用语用词的规范审核把关。 4.把普通话口语课作为拓展型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固定任课教师,使用统一教材,着重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师资管理 1.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录用教师条件,新教师上岗条件,教师续教育内容。 2.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对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小学生规范方案使用汉字的评价标准及方法

小学生规范使用汉字的评价标准及方法 一、小学生语文字词能力 小学生语文字词能力是指学生在小学年龄段掌握汉语拼音这一工具进行拼读、认读汉字及注音、书写、使用字词,积累词语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反映在学习拼音、识记汉字、积累字词的过程中,更体现在使用拼音、汉字和对字词的掌握应用上。这一基本能力的及早培养和形成,不仅为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也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基础,同时还是一个人走进精神文明的第一步,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把字词能力作为小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子项来研究与评价,可以促进小学字词教学的变革,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良好地学习行为是小学生积累字词和正确运用字词的保障。因此,小学生字词能力不仅体现在知识的应用上,还体现在其学得和习得的学习行为中。 小学生的字词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为学生能否见词知音、见词知义。 (二)表现为学生是否有一定量的词语积累。 (三)表现为学生能否正确写出(输出)字形、字音和字义。 (四)表现为学生是否具有初步的拼音意识、词语构词的意识等。 字词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的。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字词能力的形成性评价,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评价反思,强化对字词知识和字词学习方法的掌握,同时承认学生对字词积累的差异性,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空间,帮助学生将字词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学得向习得迁移。 二、小学生语文字词能力评价 (一)字词能力评价的总目标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并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3.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能根据读写的需要使用汉字,能独立识字。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5.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用毛笔临帖,字写得优美匀称,纸面干净。 &能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学习资源和课堂以外的学习渠道自主识字。如,在生活中利用书报、影视、商标、网络自主识字,经常和同学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 识字写字评价,既要有《语文课程标准》的整体目标,也要有教材的阶段目标,还要有课时的规定目标。因此,识字与写字的评价,一评识字数量,即《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二评识字质量的要求,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

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语言文字规范化 语言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信息载体。标准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人们准确的传递和理解信息的重要因素。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是以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为起点的,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些文明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流传到世界各地靠的就是语言文字。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正在向着世界性的强国而迈进,中国要把更多的中国文明传播到世界去,要打出中国的形象靠的也是汉语言文字。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语言之一。因此,学好用好汉语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交际范围和交际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用语逐渐盛行,这对我们的传统语言形成了一种冲击,对我们学生语言的成长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就此我想谈一谈自己的个人意见。 一、充分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日趋国际化、现代化、社会化、信息化。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交通和信息的挑战、劳动和就业的挑战无不在21世纪的教育中充分表现出来。先进的教育思想决定着教育发展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所以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把教育的现代技术手段视为参与21世纪竞争的基础条件。因为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手段的竞争!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已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中文信息处理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先决条件,普及普通话的用字规范化有利于提高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和交换的效益和水平;反过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必将有力地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提高国民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二、采取教学措施。所谓教学措施就是指通过学校教学活动,把规范的汉语言文字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从小接受规范的语言文字熏陶,养成正确、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学校是传播标准化汉语言文字的“主战场”学校是提供标准化教学的主要场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明确要求课堂既是语言文字学习的主要阵地,又是学生学习的生动乐园。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语音标准、书写规范,并强调遣词造句、标点运用、行款格式准确。 三、充分利用广播、幻灯、录音等多媒体资源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优化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环境。 1.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定时播放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内容。 2.学校要求教师尽量使用幻灯、投影、录音等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 3.微机课教师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语文教师进行字音教学要求尽量使用多媒体制做课件,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要利用多媒体的有利条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和交互性等进行字音教学。课文朗诵尽量使用教学录音,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朗诵示例,让

现代汉字标准化和规范化--新

现代汉字标准化和规范化 现代汉字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性质相近、作用相关的两个问题。 标准化 主要解决现代汉字在定量、定型、定音以及定序这几个方面所涉及的各项国家标准。 规范化 主要解决如何使汉字应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问题,包括解决笔画简化、字型整理和字数精简这三个问题。 一、汉字的标准化 文字作为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必须实现标准化。汉字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四定”,就是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一)定量 定量就是确定现代汉字的字量,包括各种专门用字的字量,实现汉字字数有定量。 汉字自古至今的总字数多达数万。 《康熙字典》收字47000多字, 《汉语大字典》收字54000多字, 1994年出版的《中华字海》收字86000多字。 在这86000多字中,大部分是文言古语用字,只有一万多个是现代汉字。在这一万多个现代汉字中,使用的频率并不相等,有的高有的低。 1. 1988年1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了收有3500个字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内还区分为常用字2500字和次常用字1000字。 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社公布了收有7000个字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这两份表分别规定了常用字和通用字的数量。 常用字: ?是教学用字,包括小学、初中等几个级别的教学用字。(根据汉字字频和覆盖率的关系,我们知道:2400个常用字覆盖率99%,可以作为小学的识字量;3800 个常用字覆盖率是99.9%,可以作为初中的识字量。) ?选定常用字要综合考虑以下四个方面因素: 第一,频率高的 第二,学科分布广的 第三,构词能力和构字能力强的 第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 通用字: ?是印刷出版用字, ?是记录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到的字。从全部现代汉字中除去罕用字,得到的就是通用字。 ?选定通用字对于印刷出版、辞书编纂、汉字的机械处理和信息处理都有重要的作用。 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收字6763个,这个字量是计算机内汉字字库收字量的国家标准。 3. 目前还要制订人名各种专用字表,如人名用字表、地名用字表、译音用字表以及其他各类专用字表。 (二)定型 定型就是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形体。过去的简化汉字、整理异体、统一字形等工作,为汉字的定形打下了基础。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为现代印刷通用汉字提供了字形标准。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依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确定的字形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