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湿温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于阳明胃,发为热重湿轻;素体中焦阳气较为虚弱的人, 则侵入的病邪易从湿化而病变偏于太阴脾,发为湿重热轻。 若中阳之盛衰无明显偏颇,则大多发为湿热并重之证。
湿温的病理特点
1.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2.病变重心为中焦脾胃,病邪也可弥漫三焦 3.病理演变虽有卫气营血的传变,但病变主要在气分 4.初起以湿中蕴热,邪遏卫气为主要病理变化 5.中期有邪在气分病理性质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的不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湿温的诊断依据
1.发病季节-夏秋 2.发病特点: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湿热留 恋气分阶段较长。 3.初起证候:湿热困遏卫气,湿象偏重,热象不显。 4.特殊表现:白 、便血
四、辨证论治
(一). 辨证要点 1、辨湿与热的轻重程度 2、辨湿热在三焦的所属部位 3、辨卫气营血的浅深层次 4、辨湿热之伤阴伤阳
(一)病因: 湿热病邪
(二)、病理变化
湿温病理演变示意图:
自口鼻而入 湿热病邪
卫分邪解 邪遏卫气
湿困中焦
湿渐化热
湿浊蒙上
泌别失职
湿热蕴毒
湿流下焦
湿热中阻
湿阻肠道 湿热并重 湿热酿痰,
传导失司
蒙蔽心包
热重于湿
化燥入血 伤络便血
气随血脱
关于“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中气:中焦脾胃阳气;阳明:阳明胃;太阴:太阴脾 指素体中阳比较旺盛的人,邪入中焦易从热化而病变
槟榔6g 厚朴3g 草果仁2g 知母3g 芍药3g 黄芩3g 甘草1.5g。 雷氏宣透膜原法(《时病论》) 厚朴3g(姜制) 槟榔4.5g 草果Hale Waihona Puke Baidu2.5g(煨) 黄芩3g (酒炒) 粉甘草1.5g 藿香叶3g 半夏4.5g(姜制) 加 生姜二片为引, 水煎服。
(3)、湿困中焦
【临床表现】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呕吐,口 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大便溏 泄,小便浑浊,苔白腻,脉濡缓。
温病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 —湿温
南京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2008.9
一.概述
(一).定义
湿温是感受湿热病邪所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本病的 特点是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 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较缓, 病势缠绵难愈,病程较长。病机演变虽有卫气营血浅 深层次的不同变化,但主要稽留于气分。病变过程中
【病机】湿困脾运,气机郁阻。 【治疗方法】燥湿化浊。 【代表方剂】雷氏芳香化浊法(《时病论》)
藿香叶3g 佩兰叶3g 陈广皮4.5g 制半夏5g 大腹皮3g(酒洗) 厚朴3g(姜汁炒)加鲜荷叶 9g为引。
(4)、湿浊上蒙,泌别失职
【临床表现】热蒸头胀,呕逆神迷,小便不通,渴不多 饮,舌苔白腻。
【病机】湿浊久困,蒙上流下 【治疗方法】先予芳香开窍,继进淡渗利湿。 【代表方剂】芳香开窍用苏合香丸,淡渗利湿用茯苓皮汤。 苏合香丸(《和剂局方》) 茯苓皮汤(《温病条辨》)
茯苓皮15g 生薏仁15g 猪苓9g 大腹皮9g 白通 草9g 淡竹叶6g
(5)、湿阻肠道,传导失司
【临床表现】少腹硬满,大便不通,神识如蒙,苔垢 腻。
【病机】湿阻肠道,浊气上攻,传导失司 【治疗方法】宣通气机,清化湿浊。 【代表方剂】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猪苓15g 茯苓15g 寒水石18g 晚蚕砂12g 皂 荚 子9g
3.禁润 -润之则病深不解。
瞑不欲言。
(四).湿温的分型辨治
1.湿重于热证治
(1)、湿遏卫气
【临床表现】恶寒少汗,头痛如裹,身重肢倦,身热不
扬,午后热甚,胸闷脘痞,面色淡黄,口
不渴,
苔白腻,脉濡缓。
【病机】湿郁卫表,内阻脾胃
【治疗方法】芳香辛散,宣气化湿。
【代表方剂】藿朴夏苓汤、三仁汤。
苡仁、猪苓、泽泻-淡渗
适用于湿邪较重,热象不 证较著者)
杏仁-开上
藿朴夏苓汤
夏朴蔻-畅中
豆豉、藿香-疏表透邪, 利湿
(芳化及渗湿作用较强, 显,表
(2)、邪阻膜原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如疟状,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 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或如积粉, 脉缓。
【病机】 湿热秽浊郁闭膜原。 【治疗方法】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代表方剂】达原饮、雷氏宣透膜原法 达原饮(《温疫论》)
小便黄赤,或身目发黄,苔黄而腻,脉滑数。 【病机】湿热郁蒸气分,蕴而化毒 【治疗方法】清热化湿,解毒利咽。 【代表方剂】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飞滑石十五两 绵茵陈十一两 淡黄芩十两 石菖蒲 六两 川贝母 木通各五两 藿香 射干 连翘 薄 荷 蔻仁各四两
(2)、湿热中阻
【临床表现】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 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苔黄腻, 脉濡数。
(二).治则治法
治则-清热化湿 健脾醒胃
湿重于热-祛湿为主兼以清热 湿热并重-清热化湿并举 热重于湿-清热为主辅以化湿 湿热化燥-治同温热类温病 余邪未净,脾胃虚弱-清解余邪,
化燥伤阴-滋阴生津 湿胜伤阳-温阳化湿
(三). 初起的治疗禁忌
1.禁汗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 三禁 2.禁下 -下之则洞泄。
【病机】湿热交蒸,郁阻脾胃 【治疗方法】辛开苦降、清化湿热。 【代表方剂】王氏连朴饮(《霍乱论》)
川连3g(姜汁炒) 制厚朴6g 石菖蒲3g 制半夏3g 香豉(炒)9g 炒山栀9g 芦根60g,
辛开苦降-以辛味燥性的药物如半夏、厚
朴开散湿浊、痰邪,以苦味寒性药物,清泄
热邪,治疗湿热痰浊阻滞中焦脾胃,而出现 痞闷胀满、苔黄滑等症的治法。
(二)历代医家对湿温的认识
1.《难经·五十八难》 “伤寒有五,有伤寒,有中风,有
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2.宋代朱肱在《伤寒类证活人书》中提出:湿湿当用“白虎
加苍术汤主之”。
3.清
代,薛生白撰写了论述湿温病的专著《湿热病篇》.
(三)湿温与现代疾病的关系
1.伤寒 2.肠炎、痢疾 3.钩端螺旋体病
二、病因病机
湿阻肠道与热入心包鉴别
神昏程度较重,谵语或昏愦,并有灼 热、舌蹇、舌绛。
热入心包
神昏
湿阻肠道
满、苔垢。
神昏程度较轻、昏蒙,并有便秘、腹
湿阻肠道与阳明腑实鉴别
苔黄厚焦燥,可见谵语 阳明腑实
便秘、腹满、神昏 湿阻肠道
苔垢腻,可见昏蒙
腹满且硬痛拒按,潮热 腹满但不甚痛、无按痛,
2.湿热并重证治
(1)、湿热蕴毒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胸痞腹胀,肢酸倦怠,咽喉肿痛,
湿温的病理特点
1.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2.病变重心为中焦脾胃,病邪也可弥漫三焦 3.病理演变虽有卫气营血的传变,但病变主要在气分 4.初起以湿中蕴热,邪遏卫气为主要病理变化 5.中期有邪在气分病理性质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的不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湿温的诊断依据
1.发病季节-夏秋 2.发病特点: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湿热留 恋气分阶段较长。 3.初起证候:湿热困遏卫气,湿象偏重,热象不显。 4.特殊表现:白 、便血
四、辨证论治
(一). 辨证要点 1、辨湿与热的轻重程度 2、辨湿热在三焦的所属部位 3、辨卫气营血的浅深层次 4、辨湿热之伤阴伤阳
(一)病因: 湿热病邪
(二)、病理变化
湿温病理演变示意图:
自口鼻而入 湿热病邪
卫分邪解 邪遏卫气
湿困中焦
湿渐化热
湿浊蒙上
泌别失职
湿热蕴毒
湿流下焦
湿热中阻
湿阻肠道 湿热并重 湿热酿痰,
传导失司
蒙蔽心包
热重于湿
化燥入血 伤络便血
气随血脱
关于“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中气:中焦脾胃阳气;阳明:阳明胃;太阴:太阴脾 指素体中阳比较旺盛的人,邪入中焦易从热化而病变
槟榔6g 厚朴3g 草果仁2g 知母3g 芍药3g 黄芩3g 甘草1.5g。 雷氏宣透膜原法(《时病论》) 厚朴3g(姜制) 槟榔4.5g 草果Hale Waihona Puke Baidu2.5g(煨) 黄芩3g (酒炒) 粉甘草1.5g 藿香叶3g 半夏4.5g(姜制) 加 生姜二片为引, 水煎服。
(3)、湿困中焦
【临床表现】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呕吐,口 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大便溏 泄,小便浑浊,苔白腻,脉濡缓。
温病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 —湿温
南京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2008.9
一.概述
(一).定义
湿温是感受湿热病邪所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本病的 特点是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 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较缓, 病势缠绵难愈,病程较长。病机演变虽有卫气营血浅 深层次的不同变化,但主要稽留于气分。病变过程中
【病机】湿困脾运,气机郁阻。 【治疗方法】燥湿化浊。 【代表方剂】雷氏芳香化浊法(《时病论》)
藿香叶3g 佩兰叶3g 陈广皮4.5g 制半夏5g 大腹皮3g(酒洗) 厚朴3g(姜汁炒)加鲜荷叶 9g为引。
(4)、湿浊上蒙,泌别失职
【临床表现】热蒸头胀,呕逆神迷,小便不通,渴不多 饮,舌苔白腻。
【病机】湿浊久困,蒙上流下 【治疗方法】先予芳香开窍,继进淡渗利湿。 【代表方剂】芳香开窍用苏合香丸,淡渗利湿用茯苓皮汤。 苏合香丸(《和剂局方》) 茯苓皮汤(《温病条辨》)
茯苓皮15g 生薏仁15g 猪苓9g 大腹皮9g 白通 草9g 淡竹叶6g
(5)、湿阻肠道,传导失司
【临床表现】少腹硬满,大便不通,神识如蒙,苔垢 腻。
【病机】湿阻肠道,浊气上攻,传导失司 【治疗方法】宣通气机,清化湿浊。 【代表方剂】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猪苓15g 茯苓15g 寒水石18g 晚蚕砂12g 皂 荚 子9g
3.禁润 -润之则病深不解。
瞑不欲言。
(四).湿温的分型辨治
1.湿重于热证治
(1)、湿遏卫气
【临床表现】恶寒少汗,头痛如裹,身重肢倦,身热不
扬,午后热甚,胸闷脘痞,面色淡黄,口
不渴,
苔白腻,脉濡缓。
【病机】湿郁卫表,内阻脾胃
【治疗方法】芳香辛散,宣气化湿。
【代表方剂】藿朴夏苓汤、三仁汤。
苡仁、猪苓、泽泻-淡渗
适用于湿邪较重,热象不 证较著者)
杏仁-开上
藿朴夏苓汤
夏朴蔻-畅中
豆豉、藿香-疏表透邪, 利湿
(芳化及渗湿作用较强, 显,表
(2)、邪阻膜原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如疟状,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 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或如积粉, 脉缓。
【病机】 湿热秽浊郁闭膜原。 【治疗方法】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代表方剂】达原饮、雷氏宣透膜原法 达原饮(《温疫论》)
小便黄赤,或身目发黄,苔黄而腻,脉滑数。 【病机】湿热郁蒸气分,蕴而化毒 【治疗方法】清热化湿,解毒利咽。 【代表方剂】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飞滑石十五两 绵茵陈十一两 淡黄芩十两 石菖蒲 六两 川贝母 木通各五两 藿香 射干 连翘 薄 荷 蔻仁各四两
(2)、湿热中阻
【临床表现】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 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苔黄腻, 脉濡数。
(二).治则治法
治则-清热化湿 健脾醒胃
湿重于热-祛湿为主兼以清热 湿热并重-清热化湿并举 热重于湿-清热为主辅以化湿 湿热化燥-治同温热类温病 余邪未净,脾胃虚弱-清解余邪,
化燥伤阴-滋阴生津 湿胜伤阳-温阳化湿
(三). 初起的治疗禁忌
1.禁汗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 三禁 2.禁下 -下之则洞泄。
【病机】湿热交蒸,郁阻脾胃 【治疗方法】辛开苦降、清化湿热。 【代表方剂】王氏连朴饮(《霍乱论》)
川连3g(姜汁炒) 制厚朴6g 石菖蒲3g 制半夏3g 香豉(炒)9g 炒山栀9g 芦根60g,
辛开苦降-以辛味燥性的药物如半夏、厚
朴开散湿浊、痰邪,以苦味寒性药物,清泄
热邪,治疗湿热痰浊阻滞中焦脾胃,而出现 痞闷胀满、苔黄滑等症的治法。
(二)历代医家对湿温的认识
1.《难经·五十八难》 “伤寒有五,有伤寒,有中风,有
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2.宋代朱肱在《伤寒类证活人书》中提出:湿湿当用“白虎
加苍术汤主之”。
3.清
代,薛生白撰写了论述湿温病的专著《湿热病篇》.
(三)湿温与现代疾病的关系
1.伤寒 2.肠炎、痢疾 3.钩端螺旋体病
二、病因病机
湿阻肠道与热入心包鉴别
神昏程度较重,谵语或昏愦,并有灼 热、舌蹇、舌绛。
热入心包
神昏
湿阻肠道
满、苔垢。
神昏程度较轻、昏蒙,并有便秘、腹
湿阻肠道与阳明腑实鉴别
苔黄厚焦燥,可见谵语 阳明腑实
便秘、腹满、神昏 湿阻肠道
苔垢腻,可见昏蒙
腹满且硬痛拒按,潮热 腹满但不甚痛、无按痛,
2.湿热并重证治
(1)、湿热蕴毒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胸痞腹胀,肢酸倦怠,咽喉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