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6 年肖少卿编撰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以“针灸处方学”命名的专著《中国针灸处 方学》,他在书中写到:
“输穴和药物在性质上虽然不同,但从其主治疾病的作用方面来看,却起着异曲同工、 殊途同归的效果。例如外感风寒出现头项强痛、恶寒、脉浮紧的症状时,在中药方面可用麻 黄汤来发汗解表;在针灸方面可用风池、大椎、合谷、复溜来发汗解表。又如阳明腑证出现 痞、满、燥、实、坚(大便不通)的症状时,可用承气汤来攻下,在针灸方面可取天枢、丰 隆、支沟、大敦、阳陵泉来泻火通便。中药治法中有汗、吐、下、消、和、清、温、补八法, 而针灸方面也有同样的治法[[15]]。”
…… 1.1.2 “穴性”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范式的提出,往往对学科的发展至为重要,它能够形成一个讨论和发展的平台,让 后人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11]]穴性理论一经提出,就迅速得到针灸界的认同,例如, 当今流传很广的《经穴性赋》就是在此基础上编撰的,1937 年李文宪在《针灸精粹》中引 用了《实用针灸指要》关于穴性的论述。但是毕竟民国时期政局不稳,学术交流不甚通畅, 穴性理论提出后造成的针灸学演变,主要还是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穴性理论提出后,对针 灸影响之大,这很可能是罗兆琚始料未及的。 1.1.2.1 腧穴功效归纳出现了新的形式
很明显,肖少卿先生建立针灸处方学的根据,就是“穴性”理论。自《中国针灸处方学》 后,针灸处方学的专著以及教材陆续出版,至今已有十余部针灸处方学刊行。 1.1.2.3 针灸辨证论治体系的演变
在针灸处方学建立起来的同时,针灸的辨证治疗体系实际上发生了悄无声息的变 化。 唐**,男,11 岁,住南阳县李八庙公社龙王庙大队。1965 年 3 月 29 日初诊。
正如中药处方学建立的基础是药物功能那样,针灸处方学建立的基础,是“穴性” 理论。孙震寰在《针灸心悟》中说道:“穴性喻药性,处方不识药性,由于腧穴主治发展的自身特点[[14]],针灸主流著 作一直以来没有对穴位进行“穴性”归纳,所以针灸学中没有类似中医的处方学。“穴性” 理论的提出,为建立类似中医的针灸处方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罗兆琚先生在提出“穴性”理论时,并没有对其理论渊源进行回溯,只是说“药性 穴性,其义一也”,显然是比附药性而提出“穴性”的。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 能、主治等几个方面,通过后面罗兆琚先生所提出的“穴性”具体内容来看,“药性穴性, 其义一也”中的“药性”是指药物的功能(功效)。在本草学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在《本经》 中就已经有药物功能的归纳,但是药物功能归纳的规范化,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长 期以来有关中药功能的认识都在若明若暗之中,没有鲜明地提出,明清的本草逐渐有了改善, 但直至民国时期,本草(中药)才对药物的功能作了专项介绍。”[[2]]民国时期开始出现中 医学的学校教育,对中医教材提出了切实的要求,“由于按药效分类的本草易于学习运用, 20 年代前后中医药学校多仿照此体例编写教科书”[[3]],更促使药物功效分类研究。正是 由于民国时期中药按药物功效分类,同时加强了药物功效的研究,这就为“穴性”理论的提 出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
继罗兆琚在《实用针灸指要》中,将腧穴 262 穴分为八大类之后,以后许多针灸学 者沿着这种思路,做了这方面的努力。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为对单个腧穴的“穴性”进行描述,如[[12]]: 合谷穴功用:镇痛镇静,通经活络,清热解表。 天枢穴功用:健脾理气,和胃通畅,调经导滞。 足三里穴功用: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理气降逆,通经活络。 另一种为以功效统穴的归类法,如[[13]]: 解表类 发散风寒类:风池、风府、风门、列缺、头维、四白、玉枕、天柱。 发散风热类:鱼际、少商、中府、尺泽、大椎、曲池、合谷。 1.1.2.2 针灸处方学的建立
基于中药和针灸穴位的功能一致,中药的治法和针灸的治法相通,那么处方学的建立就 是水到渠成之事。 宣肺清热方[[16]] 处方: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尺泽、外关。 主治:风热感冒:因风热袭肺,证见鼻干咽痛,咳嗽痰稠,汗出发热恶风,头胀痛,口渴欲 饮,脉浮数,舌苔薄而微黄。 随症加穴:喉痛者加少商、照海;痰多者加丰隆。 方义:本方以宣散风热,清肃肺气为主。督脉为阳脉之海,主一身之阳气,大椎为其经输, 又系六阳之会,故借以表散阳邪而解热;合谷、曲池为手阳明原穴,二穴并用,具有清肺气、 退热邪的功用;鱼际为肺经荥穴,用以清肃肺气,宣散风热,以镇咳嗽、咽痛;尺泽为肺之 合穴,针刺泻法,以泄肺脏之热邪;外关为手少阳之络,通于阳维,用于疏散在表之阳邪, 祛风解热。六穴同用,共奏宣散风热、清肃肺气之效。[[17]]
但是,任何理论都不可能空穴来风,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穴性理论也不可能无中
生有,陡然提出。近十年来,有针灸学者[[4]]考查古文献,认为自《内经》以降,历代文 献中都有散在记载。并认为《内经》“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的提法,是“穴性” 理论的滥觞。
“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素问?气穴论》)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风水肤胀,为五十七痏。”(《灵枢?四时气》) “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间各一,五指 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发三寸边五,更入发三 寸边五,凡十痏。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痏。巅上一,囟会一,发际一。廉泉一, 风池二,天柱二。[[5]](《灵枢?热病》) “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俞,余论其意,未能领别其处,愿闻其处,因闻其意。岐 伯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 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 此八者,以泻四支之热也;五藏俞傍五[[6]],此十者,以泻五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7]] 者,皆热之左右也。”(《素问?水热穴论》) “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两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踝上各 一行,行六穴。”(《素问?骨空论》) “帝曰:水俞五十七处者,是何主也?岐伯曰: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 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 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伏菟上各二行行 五者,此肾之街也,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 凡五十七穴者,皆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素问?水热穴论》)[[8]] 以后历代宗《素问》者,也有散在记述,如《铜人腧穴图经》中:“今附:若频刺风门, 泄诸阳热。” 宋?《太平圣惠方》、《资生经》:“三里下气也。”[[9]] 元?杜思敬《治病直刺诀》:“阴都穴,进饮食和脾胃。”“巨厥,化气除诞。”“合 谷穴,解表发汗。” 明?张介宾《类经图翼》:“风门,此穴能泻一身之热。” 清?严振《循经考穴编》也有不少论述。如“少商以泄腑热。攒竹宣泄诸阳之热。风门 泄诸热气。三焦俞能生津液。灸足三里引火下行。听会宣泄耳气。足临泣泄水(水肿),使五 脏通利而不损元气。风门能提下焦之气。上星出血能宣泄诸阳热气。气海生气之海,男子能 藏精,女子以藏血。” 《行针指要歌》:或针风,先向风门气海中;或针水,水分夹脐脐边取;或针结,针著 大肠泻水穴;或针劳,须向风门及胸膏;或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 记;或针嗽,肺俞风门须用灸;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翻胃 吐食一般针,针中有妙少人知。 清?岳含珍的《经穴解》一书较完整地解释了腧穴功能作用以及性能,书中运用中医的 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学说,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腧穴的主治作用机理系统 地进行了具体分析、归纳、分类阐述。如“中府穴,此穴主泄胸中之热,以实肺气”。在(肺 之肝病)项中:“胆热呕逆,其汁必苦,金可以克木者,宜补此穴以降胆上逆之气。” 就在罗兆琚在《针灸杂志》中发表他的专著《实用针灸指要》,系统论述穴性之前,《针 灸杂志》刊登了河北社员魏复乾《致针灸学研究社众位社员书》[[10]],文中建议社员根据 各自经验,建立平肝针、宽胸针等针灸方: “鄙人今欲为举者方便见以创造一针灸表即何者为平肝针、何者为宽胸针、何者为清痰 利气针、何者为除风散寒针,将详细有验效之穴填入表内,……,今以拙见,妄填几项,祈 本社诸位同志互相润色,互相纠正……” 针名 除风针 百会 风府 风门 风池 合谷 散寒针 清热解毒针 清痰针 列缺 亶中 上脘 丰隆关元 三里 肺俞 利气针 亶中 上脘 关元 三里
主诉:患头部热肿痛已 4 天。 现病史:4 天来后头部突发高突肿痛,痛处拒按,触之觉热,食欲不振,脉象滑数。 辨证:证属风热痰火型头痛。 治则:疏风清热导痰。 取穴:针泻风池、风府、丰隆。 效果:针治 1 次愈。 随访:1965 年 7 月 20 日其母前来诊病,转告针愈未发。
按 本例辨证要点是:后头部突然发热肿痛,拒按,触之觉热,又见滑数之脉。故以风 热痰火,上扰清阳之头痛辨治,针泻风池(祛风通络、清热清肿)、风府(祛风清热,消肿止 痛)、丰隆(化痰),施用祛风豁痰、消肿止痛之法而收效。针泻风池、风府属邻近取穴[[18]], 即可祛头风,又可消肿止痛,还能借助丰隆以散局部之痰火;针泻丰隆祛痰浊,配以风池、 风府,有助清降头部之风痰火热。[[19]]
该书还示范性的将 262 穴进行了穴性归类,共分为气、血、虚、实、寒、热、风、湿八 大类。如气类穴义: 中府 理肺利气 尺泽 调肺气 鱼际 清热利气 曲池 行气 巨骨 开肺降逆气 天枢 调肠胃之气 缺盆 开胸降气 陷谷 调胃气 公孙 运脾气 大包 行胸腹中诸气 攒竹 宣泄热气 大杼 理气道 通谷 理五脏之乱气 俞府 降逆气理肾气清肺顺气 劳宫 清热理气 阳陵泉 行气导浊 太冲 降气 气海 固元气振阳气凡一切气疾俱以此穴为主 膻中 升脾气降胃气 大椎 调和卫气 并列表方便查询,如气类穴义经络检查表。
上面的病例,除了最后的是用穴位,而不是用药物治疗之外,从辨证分型到治则治法, 所运用理论与中医辨证别无二致。对于疗效的解释,也大多套用中医处方学理论。赵洪钧先 生在《中西医结合看“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论“证”概念的误区》[[20]]一文中, 对“辨证论治”这一概念的产生及其功能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得出结论作为中医特色的“辨 证论治”,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诊疗思路,是将中医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一种思路。 这种思路其实无论中医、西医,还是针灸都可以采用,不同医学之间的区别在于将什么样的 理论运用到诊疗过程中去。建立在“穴性”理论之上的针灸处方学,实际在辨证论治过程中, 所运用的理论和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毫无区别。也就是说“穴性”理论催生了一种新的 针灸辨证论治体系[[21]]——与中医一样的辨证论治体系。然而,这种新的针灸诊疗思路是 否符合客观实际,能否很好地指导针灸临床,值得我们注意,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
“穴性”的讨论
1.1 腧穴主治演变之“穴性” 1.1.1 “穴性”概念的提出
在讨论“穴性”之前,需要对“穴性”的概念进行界定,以避免概念混淆而造成分 歧。当前发表的关于“穴性”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中,有不少实际讨论的是“穴位的属性”, 包括了特定穴理论和狭义的“穴性”。本文所探讨的穴性,是狭义的“穴性”,不包括特定 穴(如五俞穴、背输穴)等固有属性,即特指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仿照中药药性理论中的 药物功能(功效),归纳出来的穴位功能或功效,在有的书中也称之为“穴义”。
罗兆琚在《针灸杂志》第二卷 1-5 期中连载了专著《实用针灸指要》,在该书中,第 一次明确提出“穴性”理论: “药性穴性,其义一也,凡研究药剂者,莫不谙熟药性,针灸家对于穴性之研究,实未之前 闻也,本篇共集穴性二百六十二穴之多,并依经脉次序、详细举出,尚冀针灸同志,努力精 求,继续发明,俾臻完善,实所望于先后进君子。[[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