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各系统症状于一身 1.神经系统:CNS 表现为,精神和行为的异常;大脑的组织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如出血、水肿、 变性;脑电波异常。这些可能与能量代谢、酸碱紊乱、胍类和 PTH 中毒有关。
外周神经: 下肢皮肤搔痒,痛觉过敏,不宁腿。 2. 心血管系统 :心包炎、心力衰竭——尿毒症的晚期症状,生命垂危的标志。可能与尿素的 刺激,电解质紊乱、酸碱紊乱有关。 3.呼吸系统:深慢呼吸、胸膜炎、肺钙化、氨臭。机理是呼吸中枢受抑制、尿素的刺激、血钙 浓度增加、尿素分解等所致。 4.消化系统:溃疡、不适。肠道氨的刺激,胃酸分泌增加等所致。 5.皮肤:严重的搔痒、尿素霜。PTH 的刺激和尿素的皮肤排泄等所致。 6.免疫系统:易发生严重的感染。系胍类等毒性物质抑制免疫系统的作用。 7.内分泌系统:严重紊乱。女性相关激素增加;胃泌素、醛固酮、PTH 升高。机理是肾脏的排 泄减少、肝脏的灭活减少,代偿性的分泌增加。 8.代谢障碍:糖耐量降低;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 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防止肾过度负荷;透析疗法;肾移植
概述:
肾脏的生理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包括:排泄废物毒物;调节水电平衡;调节酸碱平衡;调节血压;内分泌功能(肾素(renin)、 促红素(EPO)、PGs、活性 VitD 等) 肾功能障碍发病环节: 1、肾小球功能障碍:GFR(肾小球滤过率)急剧↓<125ml/min ——肾血流量↓;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面积↓;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均可导 致肾小球功能障碍。 2、肾小管功能障碍:包括近曲小管功能障碍;髓袢功能障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功能障碍 3、内分泌功能障碍
(儿茶酚胺↑、RAA ↑、Ca2+内流↑) ·舒张血管力量↓( PGE2 ↓、激肽↓) 血液流变学变化 ·粘度升高—纤维蛋白原 ·WBC 阻塞—WBC 变形能力 ·微血管痉挛、管壁增厚。
2、肾小管阻塞→管内压↑→球囊压↑→有效滤过压↓→GRF↓
3、肾小管原尿返流 肾小管原尿返流→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和毛细血管→GFR↓→少尿无尿 —————————————————————————→↑
∵ 渗透性利尿、甲基胍抑制重吸收 Na+ 摄入↑→钠潴留 摄入↓→低钠血症 3.钾代谢失调—肾排 K+固定,与摄入量无关 早期:正常(∵醛固酮↑ 、肾小管上皮钠泵↑ ) 晚期:高钾血症,低钾血症 〇钙磷代谢障碍与肾性骨营养不良 *血磷↑主要是 GFR ↓所致。 *血钙↓主要是肠道吸收钙减少所致。
•[Ca][P]=常数, • 1,25-(OH)2D3↓, •降钙素↑, •肠粘膜损伤。 *骨营养不良 ·儿童: 佝偻病 ·成人: 骨软化、骨质疏松 发生机制:1. 血钙↓2. PTH↑3. 1,25(OH)2D3↓4. 酸中毒 〇肾性高血压 机制: 1. 钠水潴留--钠依赖性高血压 2. RAS 活动↑--肾素依赖性高血压 3. 肾减压物质生成↓--PGA2 ↓PGE2 ↓ 〇肾性贫血 机制: 1.肾促红素生成↓2.毒物抑制 RBC 生成 3.铁利用障碍 4.毒物破坏 RBC 5.出血 〇出血倾向 ※主要是血小板功能抑制
——少尿型多见,尿比重低(低渗尿、等渗尿);尿钠>40mmol/L, 尿肌酐/血肌酐<20;去 除病因,肾功能不能迅速恢复。
发病机制(少尿的发生机制) 病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肾泌尿功能急剧障碍(少尿无尿)。 包括:肾小球因素(包括肾血流量减少和肾小球病变);肾小管因素;肾细胞损伤。 1、肾血流减少→GFR↓ 肾灌注压降低 肾血管收缩 ·收缩血管力量↑
2.氮质血症: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 非蛋白氮:尿素、肌酐、尿酸
3.水中毒 4.高钾血症:排出↓、分解↑、K+外移 5.代谢性酸中毒: AG ↑型 多尿期: 多尿的机制:1.肾小球滤过逐渐恢复;2.肾小管阻塞解除;3.新生肾小管功能低;4.渗透性利尿
(尿素) 尿量成倍增加,3-5 天后可达到 3000-4000ml,一般病人在 6-7 天达到高峰。 多尿期表示肾功能逐渐恢复,但是,肾脏对尿液的浓缩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可因多尿而出现低 钾血症、低钠血症、低磷血症和高钙血症。 恢复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CRF)
概念:慢性肾病→肾单位进行性破坏→ 残存肾单位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出现的内环境紊 乱及多种机能和代谢障碍。
——代谢废物和毒物逐渐蓄积,内环境紊乱,多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和异常
慢性肾病:1.包括肾或全身性疾病;2.病程缓慢:数月、数年或更长。
病因:包括肾疾病(★慢性肾炎);肾血管疾病;尿路慢性阻塞
成人 80~120ml/min;新生儿 40~65ml/min。 发病机制: 健存肾单位减少:
病因肾单位不断破坏健存肾单位日益↓肾功能代偿仍不全肾功能衰竭 矫枉失衡:
肾小球过度滤过: 健存肾单位过度滤过(代偿) 肾小球硬化肾功能衰竭
肾单位功能丧失的机制:原发病的作用;继发性进行性肾小球硬化。
机能代谢变化:
〇泌尿功能障碍
*尿量的变化
夜尿:
多尿:
尿量> 2000ml/24h
1.残存肾单位过度滤过
2.渗透性利尿
3.肾浓缩功能障碍
尽管尿量增多,NPN 仍不断升高!
少尿:
肾单位及 GFR 极度减少
*尿渗透压的变化
早期:低渗尿: 尿比重<1.010
(浓缩功能,稀释功能正常)
晚期:等渗尿: 尿比重固定在 1.008~1.012
病理性蛋白尿可以分为四型: 1 溢出型蛋白尿:由于肾外疾病导致血液中某种低分子蛋白质浓度增加,从肾小球大量滤过, 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出现蛋白尿。如肌红蛋白尿。 2 肾小球型蛋白尿: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明显增加,大量的 血浆蛋白进入原尿。最典型的例子是肾病综合征。另外还见于急慢性肾炎,肾小球肾病,糖尿 病性肾小球毛细血管间硬化。特点是:尿液中含蛋白的量较多,3g/24h 以上,以白蛋白为主。 3 肾小管性蛋白尿:因肾小管坏死,重吸收蛋白质的功能障碍而引起。常见于活动性肾盂肾炎、 先天性肾小管疾病、低钾性肾病、重金属中毒。特点是:尿蛋白量较少,一般低于 1g/24h,尿 中只有少量的白蛋白,主要以溶菌酶 和 微球蛋白为主。 4 肾组织性蛋白尿:肾组织中的蛋白质向尿液中排泄。 肾脏感染时排泄 IgA,肾小球肾炎时 排泄纤维蛋白。
肾血流减少,肾小管阻塞,肾小管原尿返流均可导致 GFR 下降和尿液弥散至间质,肾小管阻塞, 毛细血管受压。最终导致少尿。
4、肾组织细胞损伤及机制(参与急性肾衰的发病) 损伤的细胞
@肾小管细胞:功能紊乱、坏死原尿回漏 @内皮细胞:肿胀、血小板聚集、功能紊乱 @系膜细胞:分泌内皮素等滤过面积、Kf 机制 @ATP :导致钠泵失灵、钙超载 @OFR: 脂质过氧化、共价键结合性损伤 @GSH :细胞抗氧化能力、膜稳定性 @PLA2 :细胞骨架解体、膜降解、PGs/LTs 发病过程与机能代谢变化: 〇少尿型 ARF(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少尿期: 1.尿的变化:少尿无尿;尿成分的变化 少尿:尿量< 400ml/24h 无尿:尿量< 400ml/24h 低比重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尿毒症 (uremia)
概念:急、慢性肾衰的严重阶段,水、电 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内环境严重紊乱以及代谢产 物和毒物大量潴留引起的自体中毒症状。 发病机制--尿毒症毒素的作用
※尿毒症毒素的种类和作用 包括:PTH;胍类化合物;尿素;胺类;中分子毒素;其他物质 1.PTH 皮肤搔痒、引起胃泌素的释放、神经细胞钙化、软组织坏死。 2.胍类 甲基胍、胍基琥珀酸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最强的毒性物质。 3. 尿素 : 氰酸盐---抑制许多酶类 4. 胺类:氨基酸脱羧后的产物,对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毒性。 5. 中分子物质:多肽、细胞或细菌碎片等。 机能代谢变化 ·各系统功能障碍和物质代谢紊乱
1.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近球细胞分泌) 2.促红细胞生成素---肾性贫血
(肾脏髓质、皮质、近球细胞分泌) 3.25-(OH)2 维生素 D3 的羟化---骨营养不良 ( 1-羟化酶 ) 4.激肽释放酶-激肽-前列腺素系统---肾性高血压 5.甲状旁腺激素和胃泌素(肾脏灭活)
---肾性骨营养不良和消化性溃疡
(浓缩功能,稀释功能)
均值 1.010 终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尿成分的改变
蛋白、细胞、管型
〇内环境紊乱
*氮质血症 (NPN↑)
※尿素↑、肌酐↑、尿酸↑
※内生肌酐清除率↓
*代谢性酸中毒
早期:肾小管功能泌酸保碱功能障碍,AG 正常 晚期:GRF,固定酸排泄障碍,AG *水、电解质紊乱 1.水代谢失调:进水↑→水中毒;进水↓→脱水 2.钠代谢失调—CRF 的肾为“失盐性肾”
患者,女,35 岁。患“肾小球肾炎”、反复浮肿 20 年,尿闭 1 天急诊入院。 患肾炎后反复眼睑浮肿。6 年来排尿每天 10 余次,夜尿 4-5 次,2000ml/天。期间, BP19.3/13.3kPa,Hb40-70g/L,RBC1.3-1.761012/L。尿蛋白+,RBC、WBC、上皮细胞 0-2/HP。 3 年来夜尿更明显,尿量约 3000ml/天,比重 1.010 左右。全身骨痛并逐渐加重。近 10 天来尿少、 浮肿加重,食欲锐减、恶心呕吐、腹痛。全身瘙痒、四肢麻木轻微抽搐。一天来尿闭,症状加 重急诊入院。 T37、R20、P120、BP20/13kPa、RBC1.49 1012/L、Hb47g/L,WBC9.6 109/L,血磷 1.9mmol/L, 血钙 1.3mmol/L。尿蛋白+,RBC10-15/Hp,WBC0-2/Hp,上皮 0-2/Hp,颗粒管型 2-3/LP。X 线 检查:双肺正常,心界略扩大,手骨质普遍性稀疏、骨质变薄。
肾功能不全
一、概述 当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严重障碍时,人体内环境就会发生紊乱,其主要表现为代谢产物
在体内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并伴有尿量和尿质的改变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 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这就是肾功能不全。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还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还包括近曲小管,髓袢 和远曲小管。最后是集合管。 内容:概述;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尿毒症(Uremia)。
发展过程:
内生肌酐清除率
氮质血症
代偿期
30%以上
无
↓
不全期
25%~30%
轻中度
↓
衰竭期
20%~25%
较重
↓
尿毒症期
20%以下
严重
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在成人体内含肌酐约 100g,其中 98%存在于肌肉,每天约更新 2%, 人体血液中肌酐的生成可有内、外源性两种,如在严格控制饮食条件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 况下,血浆肌酐的生成量和尿的排出量较恒定,其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内源性肌酐的影响,而且 肌酐大部分是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排泌量很少,故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 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可反映 肾小球滤过功能和粗略估计有效肾单位的数量,故为测定肾损害的定量试验。 内生肌酐清除率公式为 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 或 Ccr=[(140-年龄)×体重(kg)]/[0.818×Scr(umol/L)] 内生肌酐清楚率计算过程中应注意肌酐的 单位 女性按计算结果×0.85。注:Ccr(内生肌酐清除率) Scr(血肌酐)
肾功能衰竭的分类: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AFR)
概念:各种原因→GFR 急剧↓和肾小管变性坏死→内环境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 主要表现有少尿或无尿、水中毒、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 症。 原因与分类: 1、肾前性 ARF 原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特点:无肾实质损害,为功能性肾衰。
——尿量减少、尿钠<20mmol/L;尿肌酐/血肌酐>40;去除病因,肾功能迅速恢复。 发病机制:有效循环血量↓→肾血流量急剧↓→GFR↓,肾小管重吸收↑→少尿,内环境紊乱。 2、肾后性 ARF 原因:肾以下尿路阻塞 特点:早期无肾实质损害,属功能性肾衰。晚期肾严重损伤。
发病机制:尿路阻塞→肾小球囊内压↑→肾小球有效滤过压↓→GRF↓→少尿无尿,内环境紊 乱。 3、肾性 ARF 原因: 1.急性肾小管坏死:包括急性肾缺血;急性肾中毒(重金属、有机溶剂、药物、生物性) 2.急性肾实质性疾病: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血管病 3.体液因素异常:低钾、高钙等 4.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阻塞肾小管 特点:有肾实质损害(器质性);常有急性肾小管坏死(ANT)——主要由肾持续缺血和肾毒物引起。
〇非少尿型 ARF ·GFR 和肾小管损害程度较轻 ·病程较短症状较轻预后较好 ·非少尿型与少尿型可相互转化
因尿量不少容易忽视。尿的浓缩功能障碍。仍然可出现氮质血症、电解质代谢紊乱等。 防治原则 病因学治疗: ARF 的治疗: 少尿期:1.控制输液量 2.控制高血钾 3.纠正酸中毒 4.透析疗法 5.清除自由基 6.营养补充必须氨 基酸 多尿期:1.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补充营养 3.透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