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人才就是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认为人才就是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能从容的解决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综合素质强,能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效益(经济,社会等方面),事情讲的话就是这么简单,但做起来可能就会很难,你认为你很胜任自己的工作吗?对自己你给你打分,满分十分,你能的几分,所有人,工作中讲的是工作热情度,职业道德(在能胜任工作技能的前提下)
键是在于这个岗位是否更有利于你将来的发展?你必须对自己有个职业规划,如果是有利于你发展的,那就好好在里面干,积累到足够的资源,为将来作好充分的准备,如果这个公司没什么潜力和前途,也学不到什么本事,那不如趁年轻,一边工作一边开始找一份新的工作。在台积电人力资源副总理李瑞华眼中,好人才就是具备3Q的人才,其中IQ不只是专业知识或逻辑思考能力,还包括学习能力。而EQ涉及工作热情,AQ涉及抗压能力,也都是重要条件。就业情报董事长翁静玉则强调,好人才就是“好用的人才”。
说到人才征聘的标准,台积电人力资源副总经理李瑞华认为最重要的是3Q,也就是IQ、EQ与AQ。
首先是IQ,除了职位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这还代表思考与逻辑能力,以及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当前具备的能力,经过两、三年就会经过相当折损,因此不断学习的能力格外重要。
再者,关于技能,不仅是专业技能,沟通与英文能力也包括在内,否则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个人势必难以实时吸收新知识,而若无法良好沟通,再有才干也难以全然发挥。
至于EQ,就是一个人的“情绪智商”,要看一个人对于工作与生命是否充满热情,是否是个有“同理心”与“敏感度”的人,同时还要看是否能够与他人互信,相互激荡出潜能。
AQ则是“逆境商数”,强调一个人的毅力、魄力与耐力,面对逆境时是否有正面积极的心态,面临困难是否不轻易放弃。
就业情报董事长翁静玉则认为,当个人在选择公司时,或许会希望公司稳定成长,员工福利健全,但是求职者也要先问自己能否为公司创造绩效,员工一起努力,公司才能稳定成长,也才会有好的福利。
翁静玉眼中的好人才,是“好用”的人才,是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能够配合公司步调,具备做事行动力的员工,同时还要学习力强、绩效佳,就算是不得已的加班,也是出于责任感,也是为自己学习经验与自己的未来加班。
翁静玉并不鼓励经常转换工作,一开始在30岁之前,或许可以去试探自己适合的工作,但之后随着年纪渐长,必须趋于稳定,为自己的眼光负责。
对于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她认为必须具备较佳的服从性,扎实地为往后打好基础,并对自己不断要求,超越挑战,“让主管低估你的能力,而不是高估你的能力”,后来才发现给你的舞台太小,应该给你更多发挥的空间。最后是要有创意,不要等上司做决策才做执行的工作,应该要主动设想解决的对策,让老板作选择题。
李开复是微软公司的副总裁,比尔盖茨七人智囊团的成员;陈章良是北京大学
的副校长。他们在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中走到了一起,提出自己认为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并排序。李开复作为人才需求方的代表认为人品、智慧、团队精神、激情对于人才来说最重要,而陈章良作为人才供给方的代表认为创新、执著、自信最重要。在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这个问题上,他们进行了很有意思的辩论。
■要创造力,还是要人品
李开复在解释为什么首选人品时说:“公司的精神就在于此。”他认为,微软公司雇用的都是最好的人,公司要对雇员绝对的信任,让雇员去把握自己和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一个人的人品出了问题,一定不会在考虑范围之内。
而作为老师,要为人师表的陈章良认为,人品虽然很重要,确实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信赖,人品应该是第一位的。但是,现在在招聘雇员的时候关键是看这个人能不能干活。“很多人品非常好的人但是工作能力不行,雇用这样的人对公司来讲肯定是不行的。”
听到陈老师这么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要是一个人创造力很好而人品很差怎么办?陈老师这样解释道:“创造力好人品不好的人,社会会淘汰他的。人品这个事情,一次两次的挫折,逐渐会告诉自己做人不能这么做,还有教育的希望。”
李先生不能完全同意陈章良的看法,“不同意的地方,其实是学校和企业的差别问题。”在微软公司,一个人要进入到公司的话,会有很大的空间,会得到很大的信任,所以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绝对不能考虑人品有问题的员工。他认为:“如果陈老师有信心去教一个人的人品,那么这个人在他的带领下既学好了人品,本来又很有创新能力,又很有智慧,再来微软辛勤工作,我们不是特别开心吗?”在李先生发表完他的看法后,陈老师诙谐地说:“典型的资本家!”
■是创造力重要,还是智慧重要
李先生的观点很明确,“创造力非常重要,但是我认为智慧更重要。”他这样解释,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可以选择什么时候该创新,什么时候该利用前人的成果,他更具备一定的弹性做出选择。有些人可能自认为很有创新能力,但是创造出来的东西不见得有用。“我宁肯雇一个有智慧的人,然后教他怎么去创新。就像我宁肯雇一个人品很好的人,然后培养他其他方面的知识一样。”
“但是,创新的能力能被教会吗?”这是陈老师对李先生这段话的疑问。创新本是一个可以学习的过程,但重要的还是从小的培养。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头脑里就会一直有一种创新的观念。“这种创新跟刚才开复讲的智慧是有一定关系的,创造力和智慧本身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同的。”
■是要竞争力,还是要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非常重要。”李先生这样理解,公司在做任何一个项目的时候,都不是一个人去做的。不论是做研究开发还是合作的项目,都是多位同事一起想办法,
如果这个时候大家都彼此竞争,自己做自己的,不告诉别人自己做什么,这样也许就会有很多的结果出现,最后对公司一点用都没有。“我所说的团队的意思是团队的成功才是我们的成功,个人的成功不算是最终的成功。”
陈老师则认为这要看在什么场合来说,“团队精神对一个公司、一个群体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比如说数学家陈景润,他做的是一个人的工作,一张纸、一根笔、一个人,在这种时候强调团队,你说陈景润的团队是怎么样的?”接着他对团队精神进行了分析。团队精神跟自己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有关,不是老师可以教的东西。北大的学生都觉得自己很牛,都是高考的状元。“面对这些北大非常牛的学生,怎么能够从他们身上看出团队精神?怎么能够要求他们有团队精神呢?”
■团队精神里是否可以有竞争
李先生说:“竞争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我觉得中国的大学生总是在想我以前都是第一名,现在为什么不是第一名?我怎么能够超越他?我想竞争力可以是一个很健康的东西,如果我们每一件事情都考虑它是一个不是你赢就是我输的情况,可能会有负面的效果,甚至造成一个人的人品出问题。我们的微软公司就不是这样。”陈老师把话茬儿接了过去,“微软公司先把对手杀掉,然后成为最强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竞争的过程。”他举了个例子,现在中国足球的希望是什么?能够走出国门。“事实上,这些都是竞争的过程,当然恶性的竞争是不对的。盖茨所写的《未来的世界》怎么样,里面充满着竞争。所以竞争与合作、在合作中求竞争、竞争中求合作,这是他们成功的地方。同样我想每一位同学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想,我怎么能比以前的我做得更好,这才是良性的竞争。在团队精神这方面,我觉得从学生的供方学校和作为学生的求方企业之间,还是存在错位和脱节的。”
李先生指出了企业和学校在评估学生时最大的差别:学校的老师希望学生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而微软公司看重的是团队一起做出来的工作。陈老师说:“但是,个性化的发展我一直很看重,如果大家一模一样这一定是死的。”
■执著和自信也很重要
李先生这样解释他所选择的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在认定一个目标后,你能够很执著地去实现它。但执著不应该是盲目的执著。而且,要执著必须要有自信。所谓的自信就是,第一要有能力,第二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我认为自信是很重要的,一个有智慧的人是可以帮助他启发自信的,但是一个人要是有自信没有智慧,我就没办法了。”这次陈老师终于表示了同意,他说:“如果这个前提存在的话,那我也同意这两个蛮重要的。”
-------------------------------------------------------------
2002年 02月18日来源:北京青年报张浩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