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农村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
【摘要】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高度重视孩子们的安全,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农村小学生是全国小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成长转变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关注,付出更多的关爱。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缺乏,安全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思想观念保守,保障学生的安全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家长、教师要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确保每位孩子的健康平安的成长。
如果人们失去对生命的畏惧,那么他们便不会了解生命的可贵,且往往会无视生命的价值,失去对生命最基本的怜悯之情,进而导致悲剧的不断上演。因此,教师应该从小就培养小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生命意识,通过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他们能够客观、冷静地看待生活中的危机、处理危机,养成临危不惧的优秀品格,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保护自己及其他人的人身安全。
一、调查研究分析安全隐患成因
(一)家长方面:
1、家长疏于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存有侥幸心理,例如孩子放学不能及时把孩子接回家,口头说教为主,而对系统的安全教育问题知之甚少。
2、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常常出现随意穿马路、闯红灯、超载等现象,孩子们在父母身上找不到榜样的作用,容易被孩子模仿,留有巨大隐患。
(二)教师方面:
1、部分教师对孩子的安全不够重视,他们认为学生根本不存在安全隐患。
2、部分教师对学生安全教育较少,大多数学生安全知识掌握较少,安全意识淡薄。
3、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够强,与家长沟通太少,他们认为孩子在放学后,安全问题与自己毫无关系。
二、加强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生在校的安全保障是学校的重要职责,让学生了解安全常识,掌握安全自我保护方法,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要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电视、班会、板报等宣传阵地或聘请相关人员到校,认真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和讲解。为了加强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教育,学校建立了文化窗、校园黑板报,让学生自己制作班级黑板报及小学生手抄报等,都进行了安全知识的教育。利用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安全活动,让每一位教师明确,让每一位学生知晓。学校要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抓好安全卫生工作,学校要有安全提示牌、警示牌等,学校要做到安全制度落实,人员到位,责任明确。
(二)形成法律观念,健全责任制度
因教育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及家长对法律认识的偏差,从而导致了很多安全问题的发生。比如农村家长多会认为孩子在学校,只要出了安全问题就认定与学校有关,混淆家长的监护权与学校的责任。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明确安全责任,签定安全责任书;其次是要增强农村学生家长的法律意识,明确监护权与学校责任的区别,明确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角色。所以提高农村法律意识,完善安全责任制度是减少校园事故,放心让孩子玩好的保证。
(三)强化学生自身安全意识
1、交通安全
我们学校交通较为便利,出大门就是马路,来往的车辆比较多,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雾天,雨天,雪天等,学生最好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以便于车辆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乘坐校车的同学听从老师,校车司机安排,乘车途中不追逐打闹。
2、消防安全
禁止学生玩火。有的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家长和老师玩火,这是十分危险的。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造成火灾。农村学校教室取暖依靠火炉,要对学生经常进行防火安全教育,远离火炉,火炉周围禁止堆放易燃物品等。
3、防溺水
天热时,教育学生不要单独到河里、池子里游泳。不到河里或池子里去捉鱼虾。
4、校园安全
严禁在学校里追逐打闹,不爬高,不做危险性游戏
5、社会安全
远离有毒动物;不再工地、危房,杂物较多、堆放木材、油桶等地玩耍;不要跟陌生人讲话、接触,更不要吃陌生人送给你的食物;放学回家不要在外面玩,应先回家,如果有什么事需外出应与家长商量,好让家人知道你的去向;不要离家出走,与大人赌气出门在外,让大人操心,也避免遇上坏人。
农村小学生人数占我国小学生总数的较大比例,他们的成长更需要我们的关注,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是造福下一代的“造福工作”,是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利民工程”。学生安全维系着家庭的幸福,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面对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学校、家庭、社会要共同努力,合理解决,从而让小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自由自在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