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两会“新词”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两会“新词”解读
在刚刚闭幕的2018两会中出现了许多新概念、新提法、新表述,为了能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新概念、新提法、新表述,本期理论问答邀请专家对2018两会期间出现的“新词”进行解读。
品质革命
主持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品质革命”一词非常亮眼。李克强总理在部署2018年工作时指出:“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品质革命之路如何行稳致远?
张敬伟:“品质革命”蕴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出“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事实,二是指明“中国制造”破茧成蝶的路径。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质量强国的战略目标,为“中国制造”启动“品质革命”提供了政策动力。经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工匠精神也成为中国制造业对标全球先进制造行业的自觉意识。
“中国制造”的全球形象也在发生变化,没有了“山寨大国”的尴尬,中国智能手机和中国高铁技术也为“中国制造”正了名。但“中国制造”还需通过全产业的“品质革命”,实现由大到强的全方位提升。首先,要形成质量为本的产业文化,使提高供给质量成为各行业、全产业和市场主体的立身之本。其次,要在流通环节对所有产品形成常态的质量监管和品质监控。其三,建立有序的质量供给体系和质量促进机制。其四,重视消费端对高质量产品的诉求,让购买“中国制造”成为消费者的自觉自愿。中国消费者已经有了在“中国制造”和“全球制造”之间理性选择的空间和能力,消费端的趋利性理性,将对“中国制造”的供给端形成倒逼力量。否则,“中国制造”将不得不面对“日本马桶盖式”的市场耻辱。其五,政策推动、市场驱动、企业主动和监督、监管联动是“品质革命”的不竭动力。加之中国互联网+的助力,IT技术叠加AI的“中国创造”,也能更快地促进“中国制造”在新经济周期实现华丽转身。值得一提是,征信机制和高质量服务也是“品质革命”关键要素,没有诚信和服务,就没有高质量供给。
大而不强的“中国制造”必须通过“品质革命”的洗礼,才能实现新技术时代的“精品制造”,为中国实体经济提供更强更持久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通过“品质革命”,中国经济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城镇调查失业率
主持人: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2018年将把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调查失业率”这一指标作为预期目标。仔细翻阅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只是提及了“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个指标,而今年却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为何要增加
这个指标,这个指标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深刻含义?
和静钧:城镇调查失业率,是指调查失业人员占调查从业人数与调查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调查失业人员”与“事实失业人员”也是不同概念,需要专业界定与专业分析。因此,调查失业率数据的获取,需要有劳动力调查工作系统这一基础工程作有力铺垫。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这一词语,表明我国劳动力调查工作已经在全国各地展开并趋于成熟。以往的登记失业率,属行政性登记,失业人员自行前往登记后形成的数据就可以简单地换算出登记失业率,政策福利性强,一般由人社部管理。除此之外,登记失业率只针对城镇非农户口居民,而调查失业率则面向所有城镇常住人口,调查技术专业性更强,社会统计学意义更强,一般由统计局或专业机构来执行。
从登记失业率到调查失业率,不仅只是方法上的切换,同时也是理念上的革新,更是宏观经济决策科学化上的突破。登记失业率可以直观地反映城镇非农户籍居民失业状况,却无法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景气,登记失业率常年保持在较低数据上稳定不变,与经济转型与产业发展的实际不符合,很难成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参考依据。而调查失业率,其调查统计的口径更广更专业,其数据更接近真实,而且可以细分出各行业各领域的具体的失业状况与新增工作岗位数等劳动力调查数据,更具有作为经济运行一项指标的意义。在继续保有登记失业率这一数据之外,强化及推广调查失业率工作,无疑对今后经济工作将起到巨大指引作用。
最多跑一次
主持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这一承诺成为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受到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尤其是企业界人士点赞。您认为“最多跑一次”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才能落实“最多跑一次”?
袁晓江: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这一承诺成为两会的热门话题之一,受到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尤其是企业界人士的点赞。
“最多跑一次”说明政府转变职能有了明显成效。为人民服务是人民政府的理念和宗旨,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为中心。但是,由于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的制约,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方式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开办一个企业,门槛多,障碍多,审批环节繁多复杂,影响了企业的创办和成长。个人办事需要诸多没有必要的证明,被一些部门“踢皮球”。近几年来,政府的改革力度加强,提出转变政府职能,要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五年来,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90%,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压减74%,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大幅减少。中央政府定价项目缩减80%,地方政府定价项目缩减50%以上。全面改革工商登记、注册资本等商事制度,企业开办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可以看到,政府的改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