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齐哈尔概况
天鹅颈下的明珠齐齐哈尔
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嫩江平原,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和省直辖市,也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商贸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198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3个较大城市之一。全市辖7区8县l市,幅员面积4.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其中市区人口143.9万,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因有世界珍禽丹顶鹤在此栖息,齐齐哈尔又有“鹤城”的美誉。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充分利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和黑龙江省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带“哈大齐”工业走廊的重大战略机遇,坚持“全党抓企业、全民搞招商、全力推改革、全面建小康”的总体发展思路,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正在朝着建设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中国绿色食品主产区和集散地、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装备工业基地、全国闻名的生态旅游胜地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奋力迈进。
2007年,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564.5亿元,增长15%,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财政总收入完成46亿元,为预算的130.8%,增长26.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亿元,为预算的146.2%,增长28.9%;财政总支出完成101.2亿元(包括上级财政补助支出),增长29.3%,地方财政支出完成71.6亿元,为预算的122.4%,增长2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1亿元,增长31%。
装备工业基础雄厚
素有“钢铁机械城”之称的齐齐哈尔市,是一个开发潜力巨大的老工业基地。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4户,总资产361亿元,已形成机械、冶金、化工、电力、轻工、纺织、建材、医药、造纸、食品等门类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工业产品达1300多种,享誉国际市场。轧制设备、重型锻压设备产量居全国同行业前列,铁路货车产量占全国1/3,机床、钢材、机制纸、食糖、纺织品产量和发电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这里有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共和国长子”的齐齐哈尔第一重型机械厂和“掌上明珠”北满特钢,有亚洲地区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基地齐齐哈尔车辆厂(现齐车集团)和位居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前列的齐重数控和齐二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齐重数控制造的五轴联动重型卧式加工技术世界领先,齐二机床制造的数控重型落地铣镗床占有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大型数控龙门并联机床,可实现五坐标联动,属国际前沿技术。
这里还有被称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
的商品焦生产基地的黑化集团,目前黑化集团正在进行百万吨冶金焦技术改造,有望成为黑龙江省最大、全国著名的煤化工基地。齐化集团拥有100万吨石油炼制与加工能力,技术与装备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齐齐哈尔的和平、建华、华安三大军工生产企业,都曾经为共和国作出过卓越的贡献。
如今,齐齐哈尔市抓住、抓好发展装备工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力争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强化政策支持,依托核心企业,加快建设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把齐齐哈尔建成国内较大的重型装备、数控车镗铣床技术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国防装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铁路货车技术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
绿色产业独具优势
农业方面,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努力克服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2007年,粮豆薯总产107.6亿斤。畜牧业产值实现80亿元,增长4.5%,占农业总产值的38%。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分别增长7.1%、67%和1.5倍,主要农作物全部实现了无害化种植。以抓企业上项目为突破口,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达到7个。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龙头企业达到155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十三条产业链发展较快,带动了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促进了农区工业化。投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2亿元,增长37.4%,新增农机作业合作社56个,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9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1.9%,实现劳务收入40.5亿元,增长25%。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发放综合直补、粮食、生猪、奶业、良种等补贴资金10亿元。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投入帮建资金4856万元。163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农村贫困人口下降了8.3%。
齐齐哈尔是经国家权威机构命名的“中国绿色食品之都”。这里由于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中西部,农业资源富集,土质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具有发展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市现有耕地2740万亩,草原852万亩,苇塘124万亩,林地676万亩,水面556万亩,大小河流175条,粮食总产量100亿斤。如今,齐齐哈尔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664万亩,无公害种植面积达到1395万亩,5个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进展顺利,7个县、区无公害产地认定的整体推进任务也如期完成,年加工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达78万吨,实现利税3.27亿元。
近年来,齐齐哈尔空气清新,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国家二级标准。现已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2个,各类自然保护区13个,绿色食品基地95个,绿色畜禽养殖量达2000
万头(只),肉类产量39万吨。先后共有9个产品获有机产品标识认证,73个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标识认证,112种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识,8个县区获得14个“中国特产之乡”称号。其中,拜泉县被联合国工发组织确认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并获得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
现在,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已有47户,年产量454万吨。光明、伊利、汇源、金锣、飞鹤、知心仁、台湾元盛等一批知名企业也纷纷落户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已成功承办了7届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引领并促进了全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通过成功举办绿博会和农博会,使齐齐哈尔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之都。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一直以来,齐齐哈尔市实施大开放、大招商战略,牢固树立“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公务员是公仆,损害投资者利益是罪人”的理念,着力营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对外来投资者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目前,齐齐哈尔市与63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广泛的经贸往来,缔结国内外友好城市、友好市区29个,一大批外商投资企业落户齐齐哈尔。
为了吸引外来投资者,齐齐哈尔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四通八达,昂昂溪站开办国际联运业务已投入使用,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在齐齐哈尔停靠。公路纵横交错,民航已开通了齐齐哈尔至中国主要城市航线及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的国际航线。各种现代化通信和信息手段方便快捷,宾馆、饭店、商场、娱乐场所齐全。
作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上重要一极的齐齐哈尔规划区,规划面积达112平方公里,已有南苑、北苑、富拉尔基等8个园区纳入规划,入区企业122户,完成投资54亿元,产业定位是到2020年把规划区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国著名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和对俄贸易基地。目前,齐齐哈尔市已辟建各类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36个。
齐齐哈尔还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抓企业,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引导重点行业和企业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降低了能源和资源消耗。
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按照建设生态市、园林城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经营,做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志性工程建设、住宅建设和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建设同步推进,相继改造建设了联通大道、中环广场、党政办公中心、劳动湖、橡胶坝、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和平广场等一大批城市建设重点工
程。加快旧房拆迁改造,建设了王仔花苑、南慧花园、兴海花园、东市场小区、吴方名苑、锦湖名苑等一大批花园式、智能化居民住宅小区。
使齐齐哈尔城市道路宽敞通畅,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首届魅力城市评比中,齐齐哈尔市以开阔舒朗、灵秀大气的城市风格荣获“中国魅力城市”称号。2005年又获得省级园林城市殊荣。
在庭院绿化中,以创建省、市级花园式单位为突破口,促进了单位庭院绿化的普及和档次的提升。市园林管理部门指导绿化条件好的单位一步到位,对于没有绿化条件的,建议采取垂直绿化和摆放盆花的形式增加绿化面积;市检察院占地面积53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了2680平方米,几年来他们投资40多万元栽植各类乔、灌木1300株,为永安大街增添了景致;飞鹤乳业在实现企业腾飞的同时,注重环境建设,先后投资200万元进行环境整治和绿化,种植草坪6.5万平方米,栽植树木7000棵,使厂区绿化覆盖率达45%。
现在,全市已有61个单位成为省级花园式单位。已累计完成造林22.19万亩,义务植树872万株,重点完成环城治沙防护林工程41.69公里,使齐齐哈尔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清丽可人、舒适雅致。
旅游产业生机勃勃
齐齐哈尔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具特色。塞北的黑土文化与草原的游牧文化汇聚交融,荟萃了风格独特、古朴自然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世界现有鹤类15种,中国有9种,扎龙就有6种,其中尤以丹顶鹤最为珍贵。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新闻网等20多家新闻网站举行的推举国鸟活动中,丹顶鹤以绝对优势票名列第一。
拥有百年历史的龙沙公园,人文与自然景观巧夺天工,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市内综合性园林。省级风景名胜区明月岛,嫩江环抱,静谧深幽,古朴自然,万善寺建筑群和黑龙江将军府,更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建于1939年并列入《中国宗教名胜》的大乘寺,是我国东北著名的佛教圣地。昂昂溪新石器古文化遗址、金代蒲峪路遗址、金长城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一度的中国(齐齐哈尔)关东文化旅游节暨冰雪游览会,吸引着大批海内外游客,来这里品冰雕、赏雪景,雪地观鹤、溜冰滑雪,品味绿色美食文化,观民俗风情和冬泳,使游客在这里尽享冰雪世界的无穷乐趣。
齐齐哈尔旅游资源开发在围绕生态旅游做文章。“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城市旅游形象品牌,代表了鹤城的
特色与风格,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影响力;装备工业游、绿色农业游、红色旅游也都各具特色;“情系黑土地”旅游线路,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是继“魅力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之后,齐齐哈尔又拥有的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也使齐齐哈尔成为中国最富吸引力的旅游城市之一。
文化资源底蕴深厚
据史籍和文化遗存佐证,早在1.1万年前,已有先民生息繁衍在齐齐哈尔这块黑土地上。他们沿嫩江两岸而居,以渔猎为生。清康熙38年(1699年)起为黑龙江省省城,以“扼四达之要冲,为诸城之都会”的紧要之地闻名遐迩,一直到建国后的1954年,曾作为黑龙江省省城长达255年之久。
齐齐哈尔为达斡尔语,是“边疆”和“天然牧场”之意,又有“龙沙”、“卜奎”等别称和“鹤乡”、“鹤城”的美誉,是我国著名的边陲重镇。文化上,以鹤文化、湿地文化、冰雪文化、边疆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为重要形式,尤以鹤文化为典型特征,画鹤、写鹤、唱鹤、摄鹤、研究鹤蔚成风气,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文化现象。
在抗击外来侵略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齐齐哈尔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清末寿山将军“欲战不能,疆土不保,负罪甚深,惟有殉国而谢桑梓”;马占山将军“以孤留塞外数旅之众”,临危受命,指挥“江桥抗战”,于1931年11月4日打响了武装抗日的第一枪;抗联名将李兆麟将军也在此留下战斗的足迹;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的马恒昌小组在全国第一个倡议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成为全国工业战线的一面红旗;“仙鹤姑娘”徐秀娟是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的生活原型,为寻找一只走失的丹顶鹤献出了年轻生命。
齐齐哈尔科技教育实力雄厚,共有科技人员14.8万人,各类科研机构25个,高等院校5所,齐齐哈尔大学是省属综合性大学。
齐齐哈尔的文艺创作十分活跃,成果丰硕。近年来省级以上获奖作品180多件,被称为“齐齐哈尔文化现象”。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热播的电视剧《插树岭》,就是齐齐哈尔市著名老作家陈玉谦夫妇共同创作的;话剧、评剧和龙江剧有多部作品获得国家文华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杂技《悬空走绳》获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
体育项目以速滑、冰球、花样滑冰、游泳等闻名于世。齐齐哈尔市冰球队是全国冠军队,70%的队员是国家队队员;罗志敏是中国第一个速滑世界冠军;张维娜、曹宪明花样滑冰连续9年获全国冠军;方丹连续8届获全国单人滑冠军;王秀兰曾获短道速滑亚洲冠军,三破世界纪录;薛瑞红多次获得速
滑世界冠军,还有多名现任国家队速滑名将都是齐齐哈尔培养的运动员;亚洲飞鱼阎明获亚运会金牌;世界蛙王黄晓敏获奥运会(搜狐联想2008奥运、联想官网)银牌。2003年9月齐齐哈尔成功地承办了亚洲男排四强赛;今年4月又成功举办了国际冰球世界锦标赛甲级A组的比;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冬运会将在齐齐哈尔市举办。
人居环境合理改善
齐齐哈尔历史上有着“风刮卜奎”之说。风沙大、灰尘重,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度感觉“灰头土脸”。从2001年开始,齐齐哈尔加大了绿化步伐,实施“城市森林化、植物群落化、树种乡土化、园林人性化、景观生态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0.4%,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4l平方米。市民更切身体会到风沙少了、空气质量好了、城市环境美了。
齐齐哈尔市市委书记杨信多次强调,绿地重于房屋,城市规划、建设要把绿化放在优先位置。每年植树30万株,栽花、种植绿篱100万平方米。政府加大了对绿化投入,由过去的几百万元增加到了数千万元。全民义务植树的热情空前高涨,单位、社区及社会力量纷纷参与植树造林,“公仆林”、“纪念林”、“爱心林”、“党员林”、“先锋林”随处可见。绿化主管部门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建设花园式工厂、学校、医院,鼓励群众认养绿地、树木。
为了减少烟尘排放,齐齐哈尔还在部分高档小区使用清洁供暖方式,王仔花苑、锦湖名苑、兴海花园均在建筑上采用了大量的节能保温技术,并使用了电供暖,获得成功。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进展,齐齐哈尔正以崭新的风貌展示其勃勃生机,正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走向又好又快发展的辉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