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的雨情、水情分析
淮河长期预报模型研究——以2007年预测淮河蚌埠站大洪水为例

春 日期表达 )R为天 文要 素影 响 ( ; 近远 日点 月相 、 年
月太 阳黑子 、 日月食 、 赤纬 角大小 ) S T为太 平 洋 月 ;S 2 6点海 温 ; 为 环 流 特 征 量 ( 半 球 大 气 活 动 中 8 Ⅳ. 北
3 5
维普资讯
期 预 报 方 法 实 践 。 经 若 干 年 后 ,再 发 生 这 类 洪
进入 2 世 纪 后 ,我 国旱 涝 日趋 严 重 ,尤 其 淮 1
水 ,我 们 就 会 运 用 这 个 预 测 方 法 来 进 行 指 导 防
汛 ,为人 民造 福 ,这 就 是 本 文研 究 的 出发 点 和 立
足点。
维普资讯
中 国 防汛 抗 旱
20 0 8年 第 2期 (0 8年 4月 ) 20
淮河 长 期 预 报模 型 研 究
以 20 07年 预 测 淮河 蚌 埠 站 大 洪水 为例
范垂 仁 李 秀斌
( .长春 自然灾害预测研 究服务 中心 ,吉林 长春 10 2 ; 1 30 4 2 .东北 电 网有 限公 司 白山发 电厂 ,吉林桦甸 120 ) 3 40
【 摘 要 】 文中首先 阐明为什 么要研 制淮河长期预报模 型的 出发 点和立足 点;本模 型是从 全方位 、动态 的、立体 的长序
列的交叉 学科入手 ,提 出要采用定性和 定量 相结合 思 路,根据 淮河 流域水 文气 象特 点研制 了可公度 网络 图、 气候指 数计算预测 最大流量等九 种方 法; 同时对这 些模 型思 路、方法 物理机 制、应用 条件 也作 了详细 介绍 , 并以 20 0 7年 淮河蚌埠 站为实例 作 了预测 ,最后又 同我们今春发表在 “ 黄皮 书” 预测 意见进行 对 比,最大流量
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地震、雪灾、水灾、旱灾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7月份淮河流域发生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2)7月17日重庆遭受115年来最强雷暴雨袭击(3)7月18日济南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袭击(4)8月中旬超强台风“圣帕”肆虐南方七省(5)6月3日云南普洱发生6.4级地震(6)3月初历史罕见暴风雪和风暴潮袭击东北和华北地区(7)7月末晋、陕、豫三省遭受严重洪涝灾害(8)6月上旬持续强降雨过程袭击南方七省(9)7月上旬四川连续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10)6至8月东北地区遭受严重夏伏旱民政部日前发布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与救灾工作情况指出,2007年以来,中国气候异常,降雨严重不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多灾并发,点多面广,部分地区重复、连年受灾,局部地区雨情、汛情、旱情、灾情超历史记录,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363亿元。
另据统计,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2325人,紧急转移安置14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7.3亿亩,其中绝收面积8620万亩;倒塌房屋146万间。
据介绍,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主要呈现出5个特点:一是多灾并发,水旱灾害损失重;二是点多面广,重复受灾区域大;三是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多;四是登陆台风偏晚偏多,人员伤亡和损失少;五是城市受灾,经济社会影响程度深。
业内人士分析,2007年造成人口死亡的主要灾种是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约占全国总量的63%,其次是风雹灾害。
因灾致死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被洪水冲走(溺水)、雷击、山体坍塌和泥石流掩埋、建筑物倒塌,其中雷击致死的比重从2006年的14%上升为25%,雷击致死人数明显高于往年。
1月10日,雪灾殃及中国19个省份2月17日, 中四川特大沙尘暴3月20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黄河杭锦旗奎素段发生决堤3月21日, 新疆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5月12日,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5月30日, 青岛市暴发浒苔水污染事件6月11日,南方洪灾(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福建、上海等12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7月18日, 今年最严重的台风“海鸥”重创台中市7月23日,新疆遭遇自197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7月28日, 台风“凤凰”袭击台北8月30日,四川攀枝花6.1级地震10月6日,西藏当雄县6.6级地震11月2日,云南省楚雄县受到泥石流和洪水侵袭3月份,新疆、四川、河南、河北、湖北、甘肃等省(自治区)先后发生6次地震,四级以上地震4次,震级偏强. 贵州、云南、广西、新疆等地先后遭受风雹灾害,甘肃省酒泉市遭遇沙尘暴袭击. 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甘肃、青海等地局部地区先后发生9起崩塌、滑坡灾害.还有很多损失轻微的自然灾害,但是能找到些资料的就只有以上这些了!2009年天灾地震雪灾台风水灾2009.08.08台湾台风2010.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
2007年淮河洪水和防汛调度

9 中 ,共 发生 洪 涝 灾 害 8 3年 5次 ,平 均 11年 发 生 1 . 次 洪涝 灾害 ( 钱名 开等 ,《 河流 域水 旱灾 害分析 》 。 淮 )
新 中国成 立 以来 ,淮河 经过 系统 治理 ,水灾 造成
的损 失显著 减少 ,特 别是 19 年 以来 的治淮 1 骨 91 9项 干工程 的实 施 ,使 流 域洪涝 灾情 得 到有效 控制 。20 03
1 2
收稿 日期 :20 一 l0 0 7 l一5
作者简介:钱
敏 ,男 ,教授级 高级工程师 ,主任。
维普资讯
钱 敏 ∥2 0 0 7年淮河洪水和 防汛调度
水位 ,润河集至汪集河段创历史新高。王家坝 、鲁台 子站最 高水位 均 为有资 料记 载 以来 的第 2位 ;人江 水
年 流域性 大 洪水 和 15 9 7年 、1 6 9 8年 、16 9 9年 、17 94
面积 为 1 9万 、1. 84万 、1. 5 1万 和 1. 24万 k m ,分 别 占淮河 水 系面积 的 10 、9 % 、7 % 、6 % 。 0% 7 9 5
22 水 . 情
受 降雨影 响 ,淮河干 流 出现复 式洪 峰 。其 中 ,淮
淮河 干流 以及入 江水 道全 线超 过警戒 水位 ,超 警 时间在 2 3 。其 中 ,王家 坝至 润河集 河段 超保 证 0~ 0d
2 0 7年洪水概述 2 0
21 雨 . 情 淮河 流域 2 0 0 7年梅 雨 期 为 6月 1 日至 7月 2 9 6
日,历 时 3 ,较常年 长 1 。期 间共 出现 6次 大范 7d 4d 围降 雨过程 ,流 域 平 均 降雨 量 4 7mm,淮 河 水 系 达 3
2007年汛期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的雨情和水情特征分析

ZHAO n Na ,YANG a — n ,QIDa n U i i I — i Xio Da n ,a d LI Ru— Hu
1 . t n l to oo ia ne Na i a e r lg c lCe tr,C iaMeer lgia mi ita in,Bej n 1 0 8 o Me ’ h n to oo c l Ad nsr t o iig 001
20 0 7年汛期淮 河流域 致洪暴 雨 的雨情 和水情特征 分析
赵 琳 娜 杨 晓 丹 齐 丹 刘 睿 卉
1 国家 气 象 中 心 ,北 京 10 8 00 1
2 总 参 气 象 水 文 中心 ,北 京 10 8 00 1
摘
要
利用 2 0 年 6月 1 07 9日~7 2 月 3日淮河流域 1 7 6 个测 站逐 日降水 观测资料 ,对 2 0 年汛 期淮河流 07
a R h r i a t r r mp o e o a a y e t e s a il e o a d s rb t n o r cp t t n a d fo d n e t r s s H B e en fe )a e e ly d t n l z h p t — mp r l it i u i fp e i i i n l o i g fa u e at o ao
江苏省2007年气候公报

江苏省2007年气候公报综述2007年全省年平均气温继去年创纪录之后又刷新纪录,达到16.4℃,较常年偏高1.5℃,是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高值,其中冬、春季气温异常偏高。
年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多,但时空分布不均,变化起伏大,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占全年69%,汛期暴雨频发,降水强度大,主要降雨带在淮河流域,局部地区出现较严重洪涝。
日照时数较常年略偏少,尤其是12月偏少显著。
2007年江苏省气象灾害较多,影响较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因气象灾害死亡130人,其中雷电和大雾死亡人数为近几年之最。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雷电、大雾、寒潮、台风、冰雹、龙卷、干旱、飑线、大风等。
今年对农业、旅游、林业等行业为较好的气候年景,对海盐、渔业等行业气候年景较差。
第一章气候概况一、气温1、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5℃,为1951年来最高值全省各站年平均气温(2007年1月~2007年12月)15.1(赣榆)~18.1(苏州)℃(见图1),呈南高北低分布,较常年偏高0.9(泗洪)~2.2(靖江、南通、昆山、苏州)℃(见图2)。
南京年平均气温17.4℃,比常年偏高1.9℃,为1951年来最高值。
2007年全省平均气温16.4℃,比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51年来最高值,异常度值为1.95,属显著偏高年份。
其中淮北地区年平均气温15.6℃、江淮之间年平均气温16.3℃、苏南地区年平均气温17.5℃,均为1951年来最高值。
图1 江苏省2007年1~12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 江苏省2007年1~12月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2、冬季、春季气温异常偏高,为1951年来同期最高值冬季(2006年12月~2007年2月)全省各站平均气温为3.1(丰县)~7.1(苏州)℃,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1.3(如皋、宜兴)~2.6(靖江)℃,全省冬季平均气温5.2℃,比常年偏高2.2℃,为1951年来同期最高值。
南京平均气温为5.8℃,较常年偏高2.1℃,与2001年并列为1905年来同期最高值。
关于2007年淮河大水的思考

45 . m。其 中王 家坝至润河集河段 超过 以人 为本 、 学 防洪 、 法 防洪 ,0 7 没有 实施 移 民迁建 的城 东湖 、城西 湖 、 6 科 依 2 0
保证水位 , 王家坝 7月 1 1日最高水位 年淮河 防汛抗 洪取得 了巨大成绩 。实 和方邱 湖等行蓄洪 区 ,由于需要转移 2 . m, 95 为加快 治淮 的决策 是 人员 多 , 9 润 群众安置难 , 难下达分洪命 很
台、 蚌埠 和浮山等几处 卡 口段 , 行洪能
位持 续时 间长 、 行洪不 畅 , 特别是蚌埠
二 、 0 7年 淮 河 大 水 暴 露 出 的 主 力不够。20 20 0 7年淮南和蚌埠等站高水
洪 泛 区和行 蓄洪 区 内 4 0万人 实施 了
出 01m; 洪 峰 流 量 比 2 0 年 8 % ; . 7 03 4 经济损 失 15亿 元 , 2 0 5 比 0 3年 下河等低 洼易涝地 区。 据分析 ,0 7 2 0 年
(6 0 /)大 4 0 3 ;0天 洪 量 比 减少了 5 %。 7 1m3 s 9 m/ 3 s 7 三是工程 险情大大减少 , 因内涝农 作物受灾 面积 3 5 5 0万亩 , 占
四是 中游 正阳关 以下河 段仍然行 国务 院召开治淮工作会 议 ,决定 加快 是工程减 灾效 益十分显 著。20 0 7年淮 洪不畅。随着正 阳关 以上淮 河干流和 治淮建设 。截至 目前 , 淮河 1 骨干 河 防洪体系共减 淹耕地 3 3 9项 2 3万亩 , 减 洪 汝河等支流 的治理 ,上游 洪水 传播
月1 1日最高水位 2 . m, 78 为历史最高 及时和正确 的 ,治淮 建设 的成效是 显 令 。根据 淮河防洪规划 , 2 要退 建 、 废弃
洪水预报在2007年淮河防汛抗洪中发挥重要作用

7月 2 5日)淮河 流域出现 了 6次大范 围降雨过程 , 降雨量达 4 7毫 米 , 3 淮河
二 、 0 7年 淮 河 洪水 预 报 20
9 %, 0 预报站 次之 多 、 精度之 高均 为历
防洪 体系 , 加上新建 的保 庄圩 、 台及 每秒 时, 阳关以上河道水 位较 治理前 防洪减灾工程体 系, 一步提高 了淮河 庄 正 进
移民迁建工程, 使得今年蓄洪时仅撤退 明显 降低 , 下泄 速度大大 加快 ; 正阳关 流域防洪保 障能力 , 在抗御今年淮河大
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 19 年和 2 0 段和正南淮堤 、 与 91 03 寿西淮堤等 3 0多公里 工程 已基本完成 ; 7 淮干上 中游河道整治
淮河干流先后 实 及堤 防加 固工 程 、 防洪水库工 程 、 沙颍 年相比 , 此次行 蓄洪 区运用 的最大特点 堤防进行 了除险加 固,
史之最 。 以下就其 中的几 次典 型的预报
洪水预报是 2 0 0 7年淮河防汛工作 结果作简单描述。 受降雨影 响 , 淮河干流 王家坝站 6
干流出现复式洪峰 , 干流水位全线超警 中重要 的非工程措施 , 这场抗洪 斗争 在
戒水位 , 王家坝至润河集3 0日 8时开始起涨 , 7月 3日 2 至 0
洪泽湖大堤抗震加 固 二是通过堤防加固和河道疏浚 , 淮 淮入沂续建工程 、
用。 特别是 2 0 0 3年加快治淮建设 以来 , 河干 流及重要支 流的河道 行洪能力 明 工程 、 包浍 河初步治 理工程 、 人海水道
一
批验收并投入使用 的工程 , 经受 了洪 显增强。 淮北大堤和重要城市圈堤的加 近期工程 、 淮河 中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 高。 19 年 和 20 91 0 3年大水后 , 国家对 道近期治 理工程 、汾泉河初步 治理工
2007年7月19日黄淮地区区域性暴雨成因分析

Me e r l gc la d Envr n ntlS in e t oo o i a n io me a ce c s
V01 31 . No 4 . N0 . 08 v 2O
20 0 8年 1 1月
20 0 7年 7月 1 日黄 淮 地 区 区 域 性 暴 雨 成 因分 析 9
西南 气流 ;0 P 7 0 h a在 达 川 附 近有 一 低 涡 , I 由低 涡 延 伸 出的切变 线位 于达 川 、 康 、 阳、 州 到 徐 州 一 安 南 郑
线 ;5 P 低 涡 和切 变线 位置 与 7 0h a接 近 。到 8 0h a 0 P
关 键 词 :区域 性 暴 雨 ; 中尺 度 对 流 复 合 体 ; 顶 亮温 ;急 流 次 级 环 流 云 中图 分 类 号 : 4 8 3 P5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 1 8 2 0 ) 4— 0 7—0 17 74 ( 0 8 0 0 4 5
引 言
夏季副热带 高压边 缘 向北输 送 的西 南 暖湿气 流 与南下冷空气 常相遇于黄淮地 区 , 给河南 省带来 暴雨 等灾害性天气 , 而且 冷暖气流交汇 产生 中小尺度 对流
mm 以上 ;1个 站 达 2 m 以 上 。其 中 , 降 水 主 4 5m 强
要集 中在 1 8日 2 0时到 1 9日0 8时 , h最 大 降水量 1 达 6 . 5 7 mm。此 次 暴雨 过 程 降水 区域 广 , 响范 围 影 大, 在河 南省 黄淮 流域 造成 了一 定 的洪 涝灾 害 。
现, 导致强降水 出现 。本文对 20 0 7年 7月 1 日河 南 9
省黄淮地 区区域性暴 雨成因进行分 析 , 探究 此次 区域
科学应对风云变幻 当好防洪决策参谋——2007年淮河洪水期间淮委气象预报工作简述

达 系统 、 I A S系统 、台风监测 与查 人 员发布预报短信 :1—2 MC P “ 9 0日,流域 要 天气报告 :预计未来 1 “ 0日,副 高加 询系统等 )时刻监测着流域的天气 、 降 自西向东出现中 ~大雨 、 局地暴雨的降 强 西伸 , 暖湿气 流活跃 , 江淮梅雨 在淮
制断面的气象预报信息 ; 日 8 每 时参与
现了不 同程度 的旱情 。 气象预报人员并
6 3 月 0日, 根据气象 资料分析 , 后 中央气象台及流 域有关省 气象 台的流
未掉 以轻心 ,密切监视 环流形势 的变 期梅雨形势非常稳定 , 副高脊线位置 和 域媒体视频会 商 , 并与部水文局气象处
雨情、 水情 、 灾情 等防汛 信息 , 时将 水系有暴雨 ~大暴雨降水天气 。9日, 及
形式多样 的服务方式 、准确 的预
流域 的 2 、8小时面 雨量预报结 果输 降雨区继续东 移 ,降 水主要位 于淮河 报 ,无不体现 着淮河 防总 气象工作 多 44 入水情 洪水预报 系统 ,有效增 长了洪 中下游 ,有暴 雨 、局地 大暴雨 降水天 年来 在淮河 防汛抗灾 中发 挥的重要作 水预报的预见期 。 气 。预计 , 王家坝 以上 2 4小时面雨 量 用 ,突出 了气象 预报在 防汛中的保 障 和参 谋作用 。淮 河防总和淮 委领导及 7月 4日 1 ,在第 5次淮 河防 约 5mm、 0时 0 王家坝 ~蚌埠 5 m 蚌埠 ~ 0 m、
定 量面雨量预 报 ,向淮 河防总及 各相 页发布 了 6月下旬流域 天气预报 :淮 7日, ~1 “ 8 0日” 。随后 , 降雨如期而至 ,
2007年淮河暴雨洪涝的气象水文特征

20 0 7年 淮 河暴 雨 洪涝 的气 象水 文特 征
矫 梅 燕 2 ) ) 金 荣 花2 齐 丹2 )
’ 中 国科 学 院大 气物 理研 究所 , 京 1 0 2 ) ’ 国家 气 象 中心 , 京 1 0 8 ) ( 北 0 0 9 ( 北 0 0 1 ’ 中 国科 学 院研 究 生 院 , 京 10 4 ) ( 北 0 0 9
集 的淮 北地 区 , 致使 淮河 流域底 水 明 显增 加 , 为后 期 强 降水导 致 的全流 域性 洪水埋 下 隐患 。 图 1 20 为 0 7年 6月 1 9日一7月 1 日淮 河 流域 0
20 0 7年 江淮 流域从 6月 1 9日开始 入 梅 , 降雨 增
加 。 别是 6月 2 特 9日一 7月 1 日, 河 流 域 出现 了 0 淮
日 、2 2 日 、6 2 日 、 2— 3 2— 8 6月 2 日一 7月 1日 、 — 9 2
3日、—7日和 8 9日( 1 , 中 , 4次 为 连 续 4 — 表 )其 后
性 大暴 雨 天气 过 程 , 而前 3次 的降 雨过 程雨 势 不强 , 但 由于降雨 中心基本 上 出现在淮 河 支 流分 布 比较 密
一
7月 1 0日的 4场 强 暴 雨 过 程 。 大 尺 度 的 环 流 分 析 表 明 : 河 的 强 降 水 出 现 在 大 尺 度 环 流 形 势 相 对 稳 定 的 梅 雨 形 淮 势 下 , 热 带 高 压 的稳 定 对 于 强雨 带 的 建 立 影 响 最 明 显 ; 河 干 流 的水 位 流 量 变 化 呈 现 出上 游 水 位 高 , 情 严 重 的 副 淮 汛 特 征 。 王 家 坝 的 水 位 经 历 了两 次 快 速 上 涨 后 超 过 保 证 水 位 , 位 的 变 化 与 淮 河 强 降 雨 、 其 是 淮 河 上 游 强 降 雨 过 水 尤 程 有 较 好 的 对 应 关 系 。与 历 史 上 淮 河 洪 涝 年 比较 发 现 : 0 7年 淮 河 梅 雨 期 的 总 降 水 量 低 于历 史 上 淮 河 洪 涝 年 的 20 15 9 4年 、 9 1年 和 2 0 19 0 3年 的 降 水 量 , 历 史 第 4位 ; 河 干流 的 水 位 则 超 过 了 1 9 为 淮 9 1年 和 2 0 0 3年 . 历 史 第 2位 , 为
新时期水文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水文工作的几点思考前言:笔者有幸参加了水利部水文局今年五月份组织的全国水文站站长培训班,主要学习了管理学、水文基础业务知识、新时期水文工作的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
通过一个多星期的学习、参观,感触颇多。
本人整理了一下笔记,有几点心得体会和思考,写出来与同仁们交流交流。
关键词:水文工作现状发展服务一、水文工作现状水文是个很古老的行业,特别是解放后历经60年的发展,我国水文事业在水文站网规划布设、水文测验、水文情报预报、水文分析计算、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文科学研究、水文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历年防汛抗旱、水工程规划设计及运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水环境保护等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水文在防汛等方面作用尤为明显1998年在长江、松花江、珠江等主要江河发生大洪水或特大洪水期间,广大水文职工冒着生命危险,克服种种困难,及时测报洪水,提供了大量准确的水文信息,为防汛指挥决策、水利工程的安全调度和运行提供重要依据。
在中央决定长江是否分洪及保卫哈尔滨等重要城市决策的关键时刻,提供了关键性的依据。
2007年在淮河流域大洪水期间,水文部门根据天气情况和实时水雨情信息,多次预报,滚动预报,并于7月9日晚发布警告预报:王家坝水文站将于11日中午前后出现29.60米左右的洪峰水位,超过保证水位0.30米。
7月9日晚,国家防总依据这个预报结果,果断决定7月10日启用蒙洼蓄洪区拦蓄洪水。
洪水预报有力地保障了防汛抗洪决策指挥的科学性,有效地减轻了淮河上下游防洪压力,保护了淮河堤防和沿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灾效益显著。
2、水文能力不断提高全国水情站网不断完善,向水利部水文局报汛的水情站数由2006年3200个增加到6100个,水情信息量增加较快。
报汛时效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水情测报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全国自动测报站达6385个,约占报汛站总数的80% 。
中央报汛站信息30分钟内报达水利部水文局的比例已由2006年的82.0%提高到92.7%,同时错报率降低至2.8‰。
决战淮河2007首场洪水

入汛期洪水 调度 。姜唐 湖蓄洪 区的启
家坝上下游干 流行洪压力 。
可以增 加正阳关以上 7 . 6亿立方米 按照国家防总批准的洪水调度方 用 ,
1 1时 1 ,淮河 防总常务 副总 案 , 5分 王家 坝超 过保证水位 即开 闸蓄洪 , 的调蓄库容 , 对降 低正 阳关水位 , 控制
淮 河 干 流 王 家 坝 站 的 水 位 已到 达 洼蓄洪区。 同样 , 面对严峻 的淮河汛情 , 沿淮
2 .7米 , 8 3 流量 4 2 10立方米每 秒 , 比 相
在王家坝闸 门徐徐启动后 ,水位 三省顾 全大局 , 团结协作 , 同筑起 淮 共
精心调度 治淮工程体 系显现威力 7月 1 0日, 根据淮 河防汛总指 挥
彻夜不熄 的灯光 可以作证 :一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石 洛河 洼 等行 ( ) 蓄 洪 条雨情 、 汛情 的信息在这里 汇集 , 一道 开展 了大规模 的防洪建设 ,在 干流拓 姜 唐湖 、 姚段 、
通过利用分洪 、 洪河道及时 分泄 道命令 、 行 决定又从这里发 出。运筹于帷 宽了上下游河道 , 开挖 了怀 洪新河 , 兴 区 ; 建了淮河入海水道 ,实施 了行 蓄洪区 洪水 , 先后启用 了分 淮入沂工程 、 苏北 幄之 中 , 决胜 于千里之外 , 给洪 水以出
维普资讯
和调蓄淮河洪 水 ,保证正 阳关以下淮 拦 蓄洪水 ; 利用行 蓄洪 区行 蓄洪 , 先后 控淮河洪水 , 确保所有的防汛措施走在 北大堤等堤 防的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
启用 了河南老王坡滞 洪 区、安徽漾 洼 前 面 。
19 9 1年 江 、 大水后 , 河 流域 蓄洪 区 、 淮 淮 上下六坊堤 、 润段 、 南 邱家湖 、
2007年淮河流域暴雨洪涝及2003年的对比分析

( ) 雨 量 。 河 流域 2 0 2梅 淮 0 7年梅 雨 量普 遍 在 5 0 8 0 0 ~ 5
m m ,
水 位 2 . 超 保 证水 位 01 王家 坝 开 闸分 洪 , 先 后 98 4 m, . m, 8 并
雨量 中心在 沿淮 地 区 ;0 3年 梅 雨量 普 遍在 4 0 9 0 20 0 ~ 0
20 0 7年 6月 3 日~ 0 7月 9 日
J n 0t uy9i 0 7 u e3 oJ l n2 0
20 0 3年 6月 2 日~ 9 7月 4 日
J n 9 t uy4i 0 3 u e2 oJ l n2 0
图 2 20 0 7年 和 2 0 0 3年 强 降水 过 程 累 计 雨 量
20 0 3年 3 雨量 相差 不 大 。 2d梅 暴雨 l ,0 3年 出现 1 个 暴雨 日。 扫 20 1
次洪峰水位 2. 超过 20 95 m, 9 03年 的最 高 水 位 (9 l , 2. 4 m) 是 15 以来 的淮 河流 域第 二 大洪 水 。淮 河流域 启 动 了 9 94年 个行 蓄洪 区 , 安徽 省范 围 内就启 用 了 8 仅 个行 蓄洪 区。
强降水雨带维持在淮河流域 , d 5 累计雨量 20 50 m( 0 ~0 图 m
2 , 月 3日淮北 中西部 l 个 县市 暴雨 , 中 8 )7 1 其 个县 市 大暴
雨 , 大太 和 , 2 93mm。 最 为 4I 由此可 见 , 连续 性 强 降水 是淮 河
压 10 E脊线位于 3  ̄3。 2。 0~ l N,安徽m现了全省性降水 , 5
() 4 降水 的时 间分 布 特征 。 河 流 域 20 淮 07年梅 汛期 降 水基 本上 是 连续 性 的 , 只有 不 连 续 的 4d 降水 , 有 明显 无 没 的 梅雨 中断 ;0 3 梅 汛 期 降 水 基 有 明显 的梅雨 中 断 。 ( )最 强 降水 过程 及最 大 日降水 量 。0 7 6月 3 ~ 5 20 年 07 月 9日淮 河 流域 出现 了 梅汛 期 内的最 强连 续 降 水 过程 , 每 天都有 暴雨 出现 ,0 1 d累计 雨量 30 5 0 m ( 2 , 月 8 0~ 5 m 图 )7 日沿淮 到江 淮北 部 2 个县 市暴 雨 , 中 l 个 县市 大暴 雨 , 5 其 5
2007年淮河防汛抗洪工作综述

域交汇 , 造成连续 降水 。
1主要降雨 过程 、
支 流 : 颍河 、 沙 竹竿河 、 河 、 潢 白露
根据估算 的最大 3 0天洪 量初 步分
王家坝 、 润河集 、 正阳关 、 蚌埠( 吴家 河、 史灌河 、 池河 等均 出现超警戒 水位 析 ,
梅雨期 , 淮河流域先后 出现六次大 洪水 , 超幅 为 03 ~1 6 .5 , m。其 中, 9 竹竿 渡 )洪水重 现期为 1 ~2 5 0年 ,洪泽湖 范 围降雨过 程 , 6月 1 l 2 E、 河竹竿铺 、 河潢川 、 即 9E ~2 l6 潢 白露 河北庙 集站 ( 中渡 ) 约为 2 。 5年
3 0天降雨出现时间均 为 6 2 月 6日至 7 高水位 为 15 2 创历 史 新高 , 0 . m, 7 超历 月2 5日。 淮河水系最大 3 0天降雨量绝 史 最高水位 03 m。洪泽湖最高水位为 .6
徐 洪河 均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 。
淮河水 系宿鸭湖等 1 座 大型水库 与 20 1 0 3年相当 ,为新 中国成立 以来仅 二、 工情、 灾情及特点 ( ) 一 工情及特点
20 0 7年淮 河流域及淮河水 系最大 超 汛限水位 0 3~ .6 . 22 m,南 湾水库最 次 于 15 6 9 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 。
超 过 20 0 3年 ; 王家坝 ( ) 润河集 、 总 、 鲁 台 子 站 最 大 流 量 分 别 为 8 3 m/、 00 3 s
降雨历 时长 , 覆盖 范围广 , 水总 7 2m3 、90 3 ,均 超 过 19 和 降 5 0 / 7 5 m/ s s 9 1年
洪泽湖 E平均最大 出湖流量 1 0 3, l 1 m/ 10 s
人退水进 科学调度——安徽省淮河流域2007年防汛抗洪工作综述

维普资讯
知, 出3 派 2个工 作组和专家组 , 导 、 洪 , 蓄正 阳关 以上 来水 ; 指 滞 三是打开 姜 16 90万条 , 防浪布和土工布 2 0万平方 3 督查防汛抗洪排涝。针对汛情发展 , 依 唐湖进 、 洪闸 , 退 启用姜唐 湖蓄( ) 行 洪 米 、 砂石料 1 0万吨。 中。 其 省级防汛用袋 据 《 防洪法》 《 、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 区迅速削减洪 峰 ;四是启用上六坊堤 、 4 0多万条 、防浪布和土工布 10多万 6 2 案 》7月 1 , 0日宣布 进入 紧急 防汛期 , 下六 坊堤行洪 区行洪 , 加快正 阳关河段 平方米、 砂石料等 2 . 3万多 吨、 生舟艇 救 随着汛情 的发展 . 防汛应急预案 由Ⅳ 洪水下泄速度 。特别是 姜唐 湖的运用 , 20多艘 、 将 0 救生衣 20 10件 , 支持 各地抢
重 。累计直接 经济损失 8 、2 元 , 8 亿 4 其 贯彻 落实中央领导 重要批示精 神 。郭
金 龙 书 记 、王 金 山省 长 多 次 亲 临 省 防 二 、 洪抢 险行 动情 况 抗
7月份 , 降雨带一直滞 留在淮河 水 中水利设施损失 1.3 2 亿元 。 7 系 ,强 降雨带走 向与淮河 干流走 向一
主 要有 以下 四个 特 点 : 1 降 雨 时 间长 , 围广 , 、 范 强度 大 19 年和 20 91 0 3年 。淮 河 干 流 出现 了 4
一
线 指导。省委 、 省政府及省防指坚决
次洪 水过 程 , 峰未 消 , 峰又起 , 前 后 峰 贯彻落实党 中央 、国务 院 的要求 和国
全力敞泄 防控有序——江苏省淮河流域2007年防汛抗洪工作综述

0 3年 以来 全面 加快 了治 淮工 组 织 、 大党 员 发挥 战 斗堡 垒 、 锋 御洪水方案》 及有关调度运用 办法启 别是 2 0 广 先 用行蓄洪 区 ,依照国家政策开 展行 蓄 程建设 ,许 多重点工程在抗 御今年淮 河洪水 中发挥 了极为重要 的作用 。同 20 6 0万元 的防汛 抢险 物资 , 接近 2 0 03 6 全 民动 员 , 、 是夺 取 防 汛抗 洪胜 全面发动, 部门联动, 军民联防, 社会
维普资讯
全 力 敞 泄
— —
挖 有 序
江苏省淮河流域 2 0 0 7年防汛抗洪工作综述
江 苏省 防 汛 防旱 指挥 部 办公 室
一
、
水情、 雨情和灾情
江苏 省淮 河下游 的里 下河 、 白马湖 、 宝 华省 长 、 连珍 副 书记 和黄 莉新 副省 张
1 9亿元 ,其 中水利工程设 施直接 二是 洪水来得猛 。受淮河 上中游 失 3 .
0 亿元 。 7月 1日洪泽湖入湖流量不足 10 0 0立 的近 2 0
连续强 降雨影响 , 淮河来水迅 速增加 。 经济损失 1 4 元。 . 亿 7 远远低 于 2 0 o 3年 展情 况 , 4日及时调度 三河 闸开闸 7月 泄洪 ,超前预降洪泽湖水位 , 6日三河
闸6 3孔 闸门全部提 出水面 , 全力 敞泄
方 米每秒 , 水位 仅 1 . 1 5米 , 于 汛限 9 低 水位 05 . 5米。7月 1 0日 8 时入洪泽湖
二、 防汛排涝工作的主要措施
50 汛情 发生后 , 省委 、 在 省政府 的正 淮河 洪水 。入江水道最大流量达 80
总流量 达到 14 O立方米 每秒 ,超过 确领 导下 ,省 防指认真贯 彻落实胡 锦 立方 米每秒 , 过了大水 的 19 年 最 J 14 超 91 温家宝 总理重要批 示精神 , 大行 洪 流 量 。 7月 8日起 调 度 灌 溉 总 渠 了 19 年的入湖最大流量 ; 9 1 水位也迅速 涛总书记 、 周密 部署安排 , 全力 开 泄洪 , 大泄洪 流量 5 6立方 米每秒 , 最 2 抬高至 1. 米 , 38 9 超过汛 限水位 1 9 , 迅速组织发动 , .米 3 其 中 7日、 8日连续两 天水位增 幅超过 展抗洪排涝工作 。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水利事业保持了投资加大、建设加快,基础增强、管理加强,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2007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旱灾害呈现先旱后涝、旱涝急转和旱涝并发的局面。
淮河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台风前少后多强度大,山洪灾害频发,城市暴雨内涝严重。
北方大部及南方一些地区发生冬春连旱,江南、华南等地发生严重夏伏旱,旱情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和作物生长关键期,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
面对严重的水旱灾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有关部门周密部署,受灾地区干部齐心合力,军民团结一致,夺取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 2007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10.0mm,折合降水总量为57763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5.1%。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六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317.9mm,比常年值偏少3.1%;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四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1128.4mm,比常年值偏少6.0%。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和甘肃分别偏多13.8%和11.5%;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内蒙古、江西、黑龙江的偏少程度超过20%,北京、广西、河北、湖南、广东、天津偏少15%~10%。
地表水资源量 2007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4242亿m3,折合径流深256.0mm,比常年值偏少9.2%。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六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7.8%,南方四区比常年值偏少9.5%。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江苏和山东分别偏多49.4%和41.3%;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北京、内蒙古、黑龙江偏少40%以上,天津、江西、广西、山西、辽宁偏少30%~20%。
5-1淮安市淮河入海水道情况简介

淮安市淮河入海水道情况简介一、基本情况淮河入海水道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居其北侧,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口入黄海,横穿淮安、盐城两市的五(县)区及省淮海农场,全长163.5公里,我市境内河道长63.5公里,流经清江浦区、市工业园区、淮安区三区,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的治淮战略性水利工程,分两期实施,已实施完成的一期工程设计排洪流量2270m3/s,二期工程设计排洪流量7500m3/s。
两岸中心线堤距750米,目前洪泽湖防洪标准已达到100年一遇,二期工程实施后,洪泽湖防洪标准将达到300年一遇。
一期工程建成后,淮河入海水道分别于2003年7月4日开始行洪,连续运行33天,泄洪44亿立方米;2007年7月10日开始行洪,连续运行22天,泄洪34.2亿立方米,为取得淮河流域抗洪胜利发挥了巨大效益。
按照《淮安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规定,淮河入海水道河道管理范围为南堤以南肩线为界;北堤堤外有调度河的至调度河北子堰堤脚线征地红线,无调度河的至北堤堤脚线外征地红线。
二、主要问题(一)部分堤顶道路未硬化,防汛保障能力不足。
入海水道南堤和北堤宁连路桥以西段堤顶道路未硬化,现为泥结石道路,防汛等级不高,成为影响防汛抗洪工作的重要制约因素,给城市防洪安全带来隐患。
(二)行洪区滩地未征用,工程管理难度较大。
由于行洪滩地没有征用,为了方便群众耕种,我市境内入海水道沿线共建生产桥36座,违章种养殖、违章搭建现象时有发生;入海水道北堤有上堤马道18条,沿线村庄倾倒生活垃圾、夜间偷倒垃圾现象屡禁不绝,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同时威胁城市防洪安全。
(三)部分涵闸下游冲刷严重,急需增做防护工程。
从淮扬高架桥至苏嘴一心村境内有6座穿堤涵洞(新涧河洞、十四中沟洞、南支河洞、渔宾河洞、衡河洞、窑头河洞),为渠北片10个乡镇街道拦蓄农业灌溉用水和排涝服务。
由于多年排水冲刷,有两个涵闸下游土坡出现大面积坍塌,需要增做防护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200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的雨情、水情分析
作者:王维国, 章建成, 李想, Wang Weiguo, Zhang Jiancheng, Li Xiang
作者单位:王维国,章建成,Wang Weiguo,Zhang Jiancheng(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李想,Li Xiang(国家气候中心)
刊名:
气象
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MONTHLY
年,卷(期):2008,34(7)
被引用次数:2次
1.冯佩之;李翠金;周自江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析1951-1980 1985
2.毕宝贵;矫梅燕;廖要民2003年淮河流域大洪水的雨情、水情特征分析[期刊论文]-应用气象学报 2004(06)
3.龚振淞;王永光;许力2003年夏季中高纬度环流与淮河流域降水[期刊论文]-气象 2004(02)
4.王东生;康志明;杨克明2003年淮河流域梅汛期首场大暴雨成因分析[期刊论文]-气象 2004(01)
5.郁淑华长江上游暴雨对1998年长江洪峰影响的分析[期刊论文]-气象 2000(01)
6.万玉明;梅修宁;周雨华1998年汛期长江流域洪灾中期天气过程分析[期刊论文]-气象 1999(09)
7.宗志平淮河流域出现流域性洪水,江南华南等地持续高温干旱[期刊论文]-气象 2007(10)
8.丁一汇1991年江淮流域持续性特大暴雨研究 1993(09)
9.周自江;宋连春;李小泉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降水分析[期刊论文]-应用气象学报 2000(03)
10.陶诗言;倪允琪;赵思雄1998夏季中国暴雨的形成机理与预报研究 2001
11.陶诗言中国之暴雨 1980
1.龚振淞.王永光.许力2003年夏季中高纬度环流与淮河流域降水[期刊论文]-气象2004,30(2)
2.周文艳.Guo Pinwen.罗勇.Chen Xinwu.黄昌兴.Zhou Wenyan.Guo Pinwen.Luo Yong.Chen Xinwu.Huang Changxing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空间变率研究[期刊论文]-气象2008,34(8)
3.王九大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成效及若干问题探讨[期刊论文]-人民长江2008,39(14)
4.赵亮.邹力.王成林.尹洪波.ZHAO Liang.ZOU Li.WANG Cheng-lin.YIN Hong-bo ENSO年东亚夏季风异常对中国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期刊论文]-热带气象学报2006,22(4)
5.章国材.毕宝贵.鲍媛媛.廖要明2003年淮河流域强降水大尺度环流特征及成因分析[期刊论文]-地理研究2004,23(6)
6.卢燕宇.吴必文.田红.孙维1961-2005年淮河流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会议论文]-2009
7.张娇.王东勇.田红.朱红芳.陈晓红.ZhangJiao.Wang Dongyong.Tian Hong.Zhu Hongfang.Chen Xiaohong
2003年与2005年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期刊论文]-气象科学2008,28(4)
8.裴洪芹.邰庆国.尼玛临沂市降水特征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
9.胡姗姗.HU Shan-shan夏季热带对流对江淮流域降水的影响[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
10.王毅荣.WANG Yi-rong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典型旱涝年降水特征[期刊论文]-水土保持通报2006,26(2)
1.王晓芳2007年7月8-9日淮河流域特大暴雨过程MCS观测分析[期刊论文]-暴雨灾害 2012(2)
2.郭锐.李泽椿.张国平ATOVS资料在淮河暴雨预报中的同化应用研究[期刊论文]-气象 2010(2)
引用本文格式:王维国.章建成.李想.Wang Weiguo.Zhang Jiancheng.Li Xiang200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的雨情、水情分析[期刊论文]-气象 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