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病例影像分析20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诊断

弥漫增大型 :需与炎性疾病如急性肾孟肾炎和黄色 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等鉴别 。淋巴瘤: 临床症状和 体征不明显 ; 实验室化验检查结果呈阴性 ; 病 灶 轻度强化 ;④肾周脂肪无受侵 。后者 :有泌尿 系感染症状 ; 实验室检查有相应的改变 ; 增强 明显,病变边界模糊;④肾周筋膜增厚。
C.D.T1WI及T2WI示胰腺肿大,胰管显示狭窄,肝内外胆管及胆总管轻度扩张
A
B
C
D
E
F
A~C.CT平扫及增强扫描示胰腺肿大,轻度强化,呈典型“腊肠状”表现,胰周见低 密度 影,呈“包鞘样”改变,胆囊体积增大,壁稍增厚,胆总管扩张; D~F.T1WI,T2WI及增强扫描表现同上
病例三
病史



A
B
C A~D. 胰腺明显肿胀,呈“腊肠状”改变,胰周可见环形低密度,呈“包 鞘样”改变,胆总管显示扩张,三期增强,胰腺组织强化尚均匀
D
A
B
C
D
A~D.CT平扫示胰头肿大,呈团块状软组织密度,相应段胆总管明显狭窄,胆囊 体积增大,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密度均匀
A A.B.肝内胆管及胆总管中上段扩张,下端呈“鸟嘴样”狭窄,胆囊肿大
5.弥漫增大或肾周肿物型肾脏形态无明显改变,但轮廓 增大,是肾淋巴瘤的另一特征性表现。

继发性淋巴瘤多伴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和多 脏器(肝、脾和腰大肌等)浸润肿大。 MRI典型表现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 低或等信号,DWI呈高信号。

A
B
一、肾内肿物型(单发) A.CT平扫示左肾中部类圆形稍高密度灶,密度均匀,边界模糊,侵及左侧 腰大肌,与其分界不清; B.增强扫描病变轻度强化
术中所见

术中见肿瘤大小约 15cm ,周围未见正常肾 组织,且肿瘤组织无包膜,与周围腹主动脉 粘连明显,动脉旁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因 肿瘤体积过大,与周围大血管界限不清,腹 主动脉旁残留部分肿瘤组织。
病理:肾淋巴瘤

肾脏淋巴瘤(renal lymphoma)分原发性和继发 性,二者均属于结外淋巴瘤,以继发性为主, 原发性罕见(仅占 0.7% )。肾脏淋巴瘤绝大 部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以B细胞型为 主。 NHL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青少年及中 老年人多见。

原发性肾淋巴瘤诊断标准:
肾脏肿物;
无淋巴结及内脏器官等部位淋巴瘤肾外 侵犯的证据; 无白血病性血象及骨髓抑制的表现。

肾淋巴瘤(包括原发和继发)分类:
一、肾内肿物型
二、肾弥漫增大型
三、肾周肿物型
四、肾盂型
CT表现
1.平扫肿瘤为等或稍高密度。
2.增强扫描时,因其少血供,故多呈轻度强化。
3.未经治疗的淋巴瘤很少发生坏死。故强化均匀(密度 或信号),为其特征之一。 4.因淋巴瘤质地柔软,虽易包绕和推移血管但血管受侵 狭窄和闭塞少见,亦为淋巴瘤特征性表现之一。

53岁,男,尿黄两周,眼黄、面黄一周余。

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全腹未 及包块、压痛,腹水征(-),双下肢不肿,NS()。
谷丙转氨酶72U/L(5~40U/L),总胆红素370.9 μmol/l(2.52~25.76μmol/L),直接胆红素283.4 μmol/l ( 0 ~ 7 μmol/ L ) , 间 接 胆 红 素 87.5μmol/ L (0.0~18.0μmol/L)。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h,04HBeAb乙肝病毒e抗 体阳性 (+)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 (+) ,乙肝病毒 PreS1抗原阳性(+)。
少见病例影像分析
安医大二附院
郑穗生 相丽 陈琦 赵茹
病例一
病史



63 岁,女性,系左腰腹疼痛半月余入我院泌尿外 科。 患者 2013年 12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腹疼痛, 夜晚加重,不伴发热及肉眼血尿等症状。外院就诊 彩超:左肾弥漫性病变伴肿大;左输尿管扩张伴左 肾积水;脂肪肝。 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不亢进,移动性 浊音(–)。双肾区叩痛(–),双侧输尿管行径区 无压痛,耻骨上膀胱区压痛(–)。

CT平扫

A
A
B
C
D
E
F
A~F.左肾区见一巨大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密度尚均匀,与胰腺、脾脏分界清晰, 肾周筋膜增厚、毛糙,腹膜后可见大小不等的淋巴结
A
B
C
D
A.CT平扫;B~D.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肿块呈轻至中度强化,延迟期强化稍减退, 未见静脉瘤栓,其内可见穿行血管影,局部包绕腹主动脉,肿块侵犯左侧腰 大肌致其肿胀且两者分界不清,腹膜后且见多发肿大淋巴结
A 三、肾周肿物型 A.CT平扫左肾见一周新月形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左肾向前移位; B.增强扫描肿块仅轻度强化,与明显强化的肾实质分界清楚
B
A 四、肾盂型
B
A.双侧肾门处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沿肾盂、输尿管壁生长,右侧肿块大而肾积 水程度相对较轻,左侧无肾积水,肿块密度均匀; B.增强扫描肿块轻度强化,密度均匀
病史

尿 常 规 : PRO 1+ , LEU ± ; 肾 功 能 : CREA 127μmol/L,URCA 388μmol/l;PT系列:PT% 128.2%,FIB 4.72g/l,D-Dimer 1.02mg/L。 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肺功能提示: 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残气量、 弥散功能正常。
鉴别诊断


肿物型单发病灶主要需与肾癌相鉴别: 肿块密度: 淋巴瘤即使体积较大亦常无坏死,肾癌坏死常见; 强化程度:前者轻度,后者早期多呈明显不均匀 强化; 静脉瘤栓:前者罕见,后者晚期常见;④ 前者易包绕血管,但血管受侵狭窄和闭塞少见,后 者则相反;⑤腰大肌受侵:前者常见,后者极少见。 肿物型多发结节需与白血病肾脏浸润和肾转移瘤鉴 别。鉴别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病史及其他实验室检 查。
A
B
C 一、 肾内肿物型(多发) A.双肾皮髓质交界处多发类圆形病变,T1WI呈稍低信号; B.T2WI呈稍低信号; C.DWI呈高信号; D.E.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边界清晰,未见静脉瘤栓
D
A
B
C D 二、肾弥漫增大型 A.CT平扫示双肾轮廓增大,边界略显不规则,其内多发结节样低密度灶,边界 不 清; B.增强扫描病变轻度强化,肾皮髓质交界区不清晰; C.D.合并双肺及纵隔淋巴瘤
发现肝脏包块3年余,肝区疼痛半年,加重一周。

体格检查:神清,精神一般,全身浅表淋巴结未 触及肿大。皮肤巩膜黄染,肝区叩击痛阳性,肝 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
外院超声示:肝右叶占位。

病史

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 2.75(0-13.6)ng/ml,糖类抗 原19-949.39(0-27)U/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病理表现
临床及组织学将AIP分为2个亚型:
Ⅰ型为淋巴浆细胞硬化性胰腺炎; Ⅱ型为特发性导管中心性胰腺炎。 亚洲人群中,患者绝大部分为Ⅰ型;其 病理学特点为病变胰腺组织明显肿大,镜下 见大 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纤维组 织 增生,腺泡萎缩,可伴闭塞性静脉炎。
临床特点
AIP 与一般胰腺炎不同,多无胰腺炎的症状和 体征,无嗜酒史; 无痛性阻塞性黄疸是其常见表现; 中老年男性多见,对激素治疗有效; 血清学检查IgG4及γ-球蛋白水平升高;
B
A
B
T1
C A~D.T1WI胰腺明显肿胀,呈“腊肠状”改变,信号尚均匀,周围脂肪间 隙尚清晰
D
A
B
T2WI
C
A~C.肝内胆管及胆总管中上段扩张,胆囊增大,胰腺呈“腊肠样”肿大,胰周未 见明显渗出,胰管未见明确显示
A
B
A.B.肝内胆管及胆总管中上段扩张,下端呈“鸟嘴样”狭窄, 胆囊增大,胰管未见显示

影像表现
1)弥漫型: 最常见,胰腺弥漫性肿大,腺体饱满, 失去正常老年胰腺“羽毛状”形态而呈“腊肠状”特 征性表现; 边缘锐利,小叶轮廓消失; 胰周少量 渗出,无胰周脂肪浸润。 2)局灶型:多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胰头多 发,极易误诊为胰腺癌。 3)胰周呈“包鞘样”改变,为其特征性表现之一,伴 淋巴结肿大,钙化、假性囊肿及胰腺萎缩少见。 4)主胰管多表现为节段性或弥漫性狭窄;病变区主胰管 显影常消失,这主要与胰腺肿大压迫、胰管周围纤维 化和炎症有关系。
18.59(1-15.2)ng/ml。

免疫十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阳性(+),乙肝病毒 e抗体阳性(+),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阳性(+)。
A
B
C
D
A~D.CT平扫示肝右叶有一不规则团块状混杂密度病灶,其内测 CT值 -34至 51HU,其周 似见低密度包膜,另见少量腹水,肝脏外形失常,边缘呈波浪状改变;脾 肿大 ,达八 个肋单位
A
B
C
及分布走行异常的肿瘤血管,于右叶膈面下可见子灶形成
D
A~D.动脉期肝右叶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并可见动静脉瘘和管腔不规则
Aபைடு நூலகம்
B
C
D
A~D.门脉期肝右叶病灶强化减低,周边包膜呈相对低密度影,门静脉内未见 明确栓子形成
A
B
C
D
A~D.延迟期肝右叶病灶密度进一步减低,病灶周假包膜呈稍高密度,右叶 膈顶下病灶呈低密度
鉴别诊断

肾周肿物型主要需与后腹膜及肾周恶性肿瘤鉴别 : 淋巴瘤:肿块常包绕肾脏,但肾脏形态和强化密度 均 保持正常 ; 平扫时肿块密度均匀 ,增强时 轻度 均匀性强化 ; 包绕周围血管时血管尚保持通畅 。 后者 : 为肾外占位性病变 , 病灶体积较大 ,密度 不均 ,强化不均匀;肿瘤推移或直接侵犯肾脏 , 造成肾脏形态 和密度发生改变;血管受推挤或侵犯 ; 可见癌栓或血栓形成。
C. 门脉期瘤体强化区密度减低; D. 延迟期,病灶仍呈低密度;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
鉴别诊断 主要有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肉瘤、脂肪瘤。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分型:
脂瘤型
肌瘤型
血管瘤型
鉴别诊断

脂瘤型 多由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组成,脂肪成分> 70% ,肿瘤周边或其间可见少量畸形厚壁血 管和梭形平滑肌细胞;CT平扫时肿瘤组织密 度与脂肪相似 ,CT 值一般低于 -40HU, 并可见 条索状、斑片状软组织密度; MR 平扫在短 T1、长T2脂肪信号内出现条索状、斑片状稍 长 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脂肪成分无明 显强化,其内软组织结构强化明显。
鉴别诊断

肾盂型主要需与肾盂癌鉴别 :肾盂型 :为可双侧 起病 ; 瘤体较大 , 涉及范围长 ,常沿输尿管壁向 下蔓延 ,但所引起的泌尿系梗阻相对较轻 ; 密度 均匀 ,增强多轻度强化 。肾盂癌 : 体较小时便常 引起尿路梗阻 、出血 、感染等情况 ; 双侧起病者 更为罕见。
病例二
病史
病理结果
肝(右叶)肝细胞性肝癌(中-低分化) 伴大量坏死,肿块大小15cm×12.5cm×
9.5cm,断端切缘未见癌。
脂肪性肝细胞癌(fatty HCC)
具有良好分化,肝细胞内有大量 空泡形成,空泡内物质为脂肪,而非糖 原。
A
B
C A.平扫示肝内一肿块内含脂肪区域,CT值为-56HU;
D
B. 动脉期示部分瘤体内有强化;
A
B
A.B.DWI示胰腺信号增高
病理结果

手术:取上腹正中切口,胆总管增粗,直径约 2.5cm。暴露胰头部,显露胰腺。探及胰腺呈 弥漫性病变,质硬,胰头部肿大,两次行胰 腺穿刺活检均提示炎症性病变。考虑慢性胰 腺炎伴胆总管下段梗阻。 免疫组化: IgG4阳性,符合自身免疫性胰腺 炎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 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常被误诊为胰腺肿 瘤而进行不必要的手术治疗。AIP对激素治疗 敏感,激素治疗后胰腺功能及形态改变可有 明显的好转或恢复。因此,正确认识AIP的临 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A A
B
C
D
A.B.肝右叶类圆形混杂信号病灶,内可见片状短T1信号;
C.D.T2WI肝右叶类圆形低信号为主混杂信号影,边界较清晰,病灶周似可见假包 膜影
A
B
A.B.T2冠状位示肝脏内一类圆形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病灶,边界比较 清晰,周边可见包膜信号
术中所见
肝脏重度硬化性改变伴左肝轻度代偿, 肿瘤位于右半肝 SⅤ、 SⅥ、 SⅦ、 SⅧ段, 直径约 15cm ,有假包膜,突出肝包膜伴破 裂并与大网膜粘连,右侧膈肌粘连明显, 肿瘤压迫右侧肾上腺,腹腔少量腹水。
鉴别诊断
AIP虽少见,但因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故 多可明确诊断。在影像学鉴别诊断困难时, 可结合类固醇激素实验性治疗,必要时结合 血清学IgG4水平检查。
A
B
C
D
A.CT增强示胰腺肿大,强化密度减低,胰周可见少许渗出影,胰头内结节状高密度影为胆道支架;
B.MRCP示主胰管节段性显示,肝内外胆管及胆总管轻度扩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