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语言功能_2015
脑的语言功能
![脑的语言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adee796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5.png)
脑的语言功能
吴馥梅
【期刊名称】《现代特殊教育》
【年(卷),期】2000(000)004
【摘要】人类的语言能力包括口语、认读、书写等方面,这种能力是人脑特有的高级整合功能。
可以说,语言是高度结构化的声音与文字符号的特定组合,是人脑思维活动的直接产物,是一种现实的意识过程。
认知神经科学把语言作为一种认知功能,而不是单纯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工具。
随着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istics)的兴起,语言的实质及其神经机制将得到进一步研究。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动物只有简单的信息交流方式。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吴馥梅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8.2
【相关文献】
1.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语言功能定位中的研究进展
2.功能磁共振(fMRI)与脑语言功能研究综述
3.功能神经影像学—语言功能的脑磁图研究
4.两种语言任务脑功能区激活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比较
5.中国语言相关脑功能区与语言障碍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脑的高级功能》 讲义
![《人脑的高级功能》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b19744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7.png)
《人脑的高级功能》讲义在探索人类奥秘的征程中,人脑无疑是最为神秘和令人着迷的领域之一。
人脑不仅能够处理和存储海量的信息,还具备一系列高级功能,使我们能够思考、感知、创造、记忆、表达情感以及做出复杂的决策。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人脑的这些高级功能。
一、语言功能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而人脑在语言处理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
语言功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
在大脑中,与语言相关的区域主要有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
布洛卡区位于大脑左半球额叶的后部,负责语言的产生和表达。
如果这个区域受损,患者可能会出现表达障碍,即能理解他人的语言,但自己说话困难,吐字不清。
威尔尼克区位于大脑左半球颞叶的后部,它与语言的理解密切相关。
若此区域受损,患者能说话,但所说的话没有意义,也听不懂别人的话。
此外,语言的学习和发展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接触和模仿语言环境,逐渐掌握语言规则和词汇。
而成年人在学习新语言时,大脑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二、记忆功能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反映,它使我们能够积累知识和经验,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
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通常只能保持几秒钟到几分钟,其容量有限。
例如,我们临时记住一个电话号码,但如果不加以重复或强化,很快就会遗忘。
而长期记忆则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甚至终身难忘。
长期记忆又可以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包括对事实、事件和概念的记忆,比如历史知识、个人经历等。
程序性记忆则主要是关于技能和习惯的记忆,如骑自行车、游泳等。
记忆的形成涉及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信号传递。
当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或经历新的事件时,大脑中的神经元会产生新的连接或者加强已有的连接,从而将这些信息存储下来。
三、思维功能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形式。
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主要依靠表象来进行思考,比如艺术家在创作时常常通过脑海中的形象来构思作品。
《人脑的高级功能》 知识清单
![《人脑的高级功能》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dbfc914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4.png)
《人脑的高级功能》知识清单一、语言功能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它使得我们能够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传递知识。
1、言语区人脑的语言中枢分为多个区域,包括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书写中枢和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额下回后部,如果此区域受损,患者能听懂别人的讲话,但自己不能讲话,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
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颞上回后部,若此区受损,患者能讲话,但听不懂别人的讲话,表现为听觉性失语症。
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此中枢受损,患者会出现失写症。
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角回,受损时会导致失读症。
2、语言学习和发展语言能力并非天生就完全具备,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逐渐发展起来的。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模仿,不断掌握语言的规则和用法。
语言学习不仅包括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还包括语音、语调、语义理解和语用等方面的综合培养。
二、学习和记忆1、学习学习是指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观察、听讲、实践等。
学习能够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形成新的神经连接和神经通路。
2、记忆记忆是将学习到的信息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短期记忆短期记忆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只能保持几秒到几分钟。
其容量有限,容易受到干扰而遗忘。
(2)长期记忆长期记忆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甚至终身不忘。
长期记忆又分为陈述性记忆(如对事实、事件的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如对技能、习惯的记忆)。
记忆的形成与大脑中的海马体、新皮层等区域密切相关。
反复的学习和强化能够促进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的转化。
三、思维和推理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
通过思维,我们能够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2、推理推理是从已知的事实或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的过程。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归纳推理则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推理能力的发展与大脑的额叶等区域的发育和功能有关。
大脑对言语和记忆的作用
![大脑对言语和记忆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35a61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c.png)
大脑对言语和记忆的作用作为人类最神奇的器官之一,大脑是我们灵魂的所在之处,它掌管着我们的行为、思想、感受等诸多方面,而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其作用尤为显著的莫过于我们使用的言语和记忆。
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大脑对言语和记忆的作用。
言语与大脑从辨认、理解、表达的角度来看,言语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认知活动,其成功的实现,涉及大脑的多个区域,包括了歧义处理、语法处理、语音识别、韵律处理、文本理解等众多的方面。
通过神经成像技术,科学家发现,当人们阅读或听取语言的时候,大脑处在一个高度联动的状态,这与我们的语言信息处理的高度复杂性密不可分。
语言处理涉及的多个脑区包括致密的前额、颞叶、顶叶等多个脑区,其互相转化和交流,来帮助我们处理和表达语言信息。
比如,当我们听到一个单词的时候,大脑的听觉皮层接收到声音,而搜寻单词的意义例如“apple”,则由颞叶的某些区域组成的语义网络负责。
到了表达语言的时候,大脑会通过语言编码区来进行语言编码和发送技术。
除此之外,言语和大脑之间的联结还与人类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语言情感是由许多互相关联但不完全重叠的区域所构成的,并牵扯到了大脑的各个模块,例如,情感加工和语言处理都涉及到了额叶、杏仁核、海马等多个区域,这些区域一起构成了一种神经网络,以帮助我们处理细微的情感变化。
记忆与大脑除了言语,记忆也是重要的关注点之一。
被人类视为是大脑中最神奇的能力之一,记忆通过把过去的经验和信息存储、加工、检索来为人类赋予了无法估量的益处。
大脑对于记忆的处理与其对言语的处理一样复杂,其涉及到了许多的脑区及其互动。
科学家以被广泛认可的模型——Atkinson-Shiffrin模型将人类的记忆分为三个主要类型:感觉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其中,感觉记忆是指暂时储存在我们脑内的原始外部输入;短期记忆是指经过处理和组织后加工的信息; 而长期记忆通常是指存储在我们的脑内,并经过加工和重新组织的记忆信息。
《人脑的高级功能》 知识清单
![《人脑的高级功能》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80d3b39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37.png)
《人脑的高级功能》知识清单一、语言功能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它使得我们能够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
1、语言中枢人脑中有多个与语言相关的中枢,包括:(1)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位于大脑左半球的额下回后部。
此区域受损,患者能理解他人的语言,但自己不能讲话,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
(2)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位于大脑左半球的颞上回后部。
此区域受损,患者能讲话,但不能理解他人的语言,表现为听觉性失语症。
(3)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位于大脑左半球的角回。
此区域受损,患者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表现为失读症。
(4)书写中枢:位于大脑左半球的额中回后部。
此区域受损,患者能听懂别人讲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说话,但不会书写,表现为失写症。
2、语言学习语言的学习和掌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大脑多个区域的协同作用。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模仿、练习和接受反馈来逐渐掌握语言规则和词汇。
同时,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和记忆学习和记忆是人类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方式,也是人脑高级功能的体现。
1、学习学习是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等。
2、记忆记忆是将获得的信息或经验在脑内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1)短期记忆: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数秒到数分钟之间。
它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短暂增强有关。
(2)长期记忆: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以保持终生。
长期记忆的形成与新突触的建立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等有关。
3、记忆的过程记忆的过程包括编码、储存和提取三个阶段。
(1)编码:是将外界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并进行处理的过程。
(2)储存:是将编码后的信息在脑内保存的过程。
(3)提取:是将储存的信息重新再现的过程。
4、遗忘遗忘是指记忆的信息不能被提取或提取困难。
遗忘的原因可能包括记忆痕迹的消退、干扰等。
《人脑的高级功能》 知识清单
![《人脑的高级功能》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199bbe8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d.png)
《人脑的高级功能》知识清单一、语言功能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它使得我们能够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传递知识。
1、言语区人脑的言语区主要包括四个区域:H 区(听觉性语言中枢)、S 区(运动性语言中枢)、V 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和 W 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H 区受损,患者能听见别人说话,但听不懂意思;S 区受损,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不能讲话;V 区受损,患者能讲话、书写,但看不懂文字;W 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2、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大脑多个区域的协同工作。
首先,听觉或视觉信息传入大脑,经过分析和处理后,在相关言语区形成语言的概念。
然后,通过神经信号传递到运动中枢,控制发声器官或手部肌肉,产生语言表达。
3、语言的理解对于语言的理解,大脑需要对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进行综合分析。
听觉信息在 H 区进行初步处理,然后与其他区域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从而理解语言的含义。
二、学习与记忆1、学习学习是指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观察、思考等方式实现。
例如,我们通过学习数学公式、历史事件、外语单词等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2、记忆记忆是将学习到的信息存储和提取的能力。
(1)短期记忆短期记忆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容量有限。
例如,我们临时记住一个电话号码,但如果不进一步强化,很快就会遗忘。
(2)长期记忆长期记忆可以保持很长时间,容量几乎无限。
长期记忆又分为陈述性记忆(如对事实、事件的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如骑车、游泳等技能的记忆)。
3、学习与记忆的机制学习和记忆与大脑中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重塑有关。
当我们学习新事物时,神经元会形成新的突触连接,或者加强已有的连接。
同时,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接收也在学习和记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情绪情绪是人脑的一种高级功能,它包括喜怒哀乐、恐惧、焦虑等多种感受。
1、情绪的产生情绪的产生与大脑中的多个区域有关,如杏仁核、下丘脑等。
《人脑的高级功能》 讲义
![《人脑的高级功能》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570177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f.png)
《人脑的高级功能》讲义一、引言人脑,这个堪称宇宙中最神秘和复杂的器官,拥有着一系列令人惊叹的高级功能。
这些功能不仅使我们能够感知世界、思考问题、产生情感,还赋予了我们创造、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人脑的这些高级功能。
二、语言功能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重要工具,而人脑在语言处理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复杂性和灵活性。
语言的理解涉及到对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分析。
当我们听到他人说话时,听觉皮层会首先接收到声音信号,并将其传递到负责语言处理的区域,如韦尼克区。
在这里,声音信号被解析为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然后与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以理解其含义。
语言的产生则需要大脑多个区域的协同工作。
布洛卡区负责语言的生成和表达,它将我们想要表达的思想转化为具体的语言形式。
同时,运动皮层控制着发音器官的运动,使我们能够清晰地说出话语。
此外,语言还具有创造性和多义性。
我们可以通过组合词汇和语法规则来创造新的表达,并且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三、记忆功能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存储和提取,它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至关重要。
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通常只能保持几秒钟到几分钟。
例如,我们在拨打电话号码时,会暂时记住这串数字,但如果不加以重复,很快就会忘记。
长期记忆则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甚至是一辈子。
长期记忆又分为陈述性记忆(如事实、知识)和程序性记忆(如技能、习惯)。
记忆的形成涉及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强化。
当我们经历新的事物时,相关的神经元会被激活,并通过神经递质的作用建立新的连接。
随着重复和强化,这些连接会变得更加稳固,从而形成长期记忆。
同时,记忆的提取也并非简单的“回放”,而是一个重建和再加工的过程。
我们在回忆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当时的情绪、环境等。
四、思维功能思维是人脑对信息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过程。
逻辑思维使我们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推理进行思考,解决数学问题、推理谜题等。
大脑语言功能区PPT精品文档
![大脑语言功能区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724e26f52ea551810a68799.png)
1
2
人类大脑的语言功能区
3
人类大脑的语言功能区通常分作四个
书写区 视觉性语言区 听觉性语言区
4
运动性语言区
运动性语言中枢,又叫言语运动中枢、说话中枢,是语言 中枢的一部分。位于额下回后部(44、45区),又称作布 若卡氏区,即Broca区,位于大脑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 裂的部位。
6
视觉性语言区
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韦尼克区的一部分和 位于其上方的角回):位于39和37区,顶下叶的角回, 靠近视中枢。此中枢受损时,患者视觉无障碍, 但角回受损使得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失去联系(大 脑长期记忆的信息编码以听觉形式为主),导致原 来识字的人变为不能阅读,失去对文字符号的理 解,称为失读症。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听觉性语言区
听觉性语言中枢(韦尼克区的一部分):位于22区, 位于颞上回后部,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听取、理 解别人的语言,此处受损,患者能讲话,但混乱 而割裂;能听到别人讲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 (听觉上的失认),对别人的问话常所答非所问,临 床上称为感觉性失语症。
8
如果此中枢受损,会产生运动性失语症。运动性失语症指 患者虽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却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患 者仍保留听懂别人说话,以及写字和阅读的能力。
5
书写区
书写中枢,又称书写性言语中枢,是语言中枢的一 部分,位于额中回的后部(8区)。 书写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的后部,此 处受损,虽然其他的运动功能仍然保存,但写字、 绘画等精细运动发生障碍,临床上称为失写症
大脑前额叶皮质在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中的功能
![大脑前额叶皮质在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中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862d48c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2.png)
大脑前额叶皮质在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中的功能大脑前额叶皮质是人类大脑中位于额叶的一部分,被认为在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中具有重要功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大脑前额叶皮质在语言处理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一、大脑前额叶皮质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语言理解是指我们对听到的或阅读到的语言信息进行处理和理解的过程。
大脑前额叶皮质在语言理解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1. 语义理解大脑前额叶皮质参与了语义理解的过程。
语义是指语言中词汇、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在研究中发现,前额叶皮质与语义的处理密切相关。
通过运用成像技术,科学家们发现前额叶皮质在语义理解任务中显示出明显的活动。
2. 情感处理前额叶皮质还参与了与情感有关的语言理解任务。
情感是人类交流和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表明,前额叶皮质在情感评估和情感表达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它帮助我们理解别人的情感,并参与对情感的反应和表达。
3. 推理和逻辑推理和逻辑能力是我们进行语言理解的重要方面。
前额叶皮质在推理和逻辑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它帮助我们分析和推测句子中的逻辑关系,带来对信息更全面和准确的理解。
二、大脑前额叶皮质在语言产生中的作用语言产生是指我们使用语言来表达观点、思想和情感的过程。
大脑前额叶皮质在语言产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语音表征前额叶皮质参与了语音的产生和表征。
语音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前额叶皮质帮助我们控制和发出不同的语音,并参与到语音的识别和理解过程中。
2. 语法处理前额叶皮质在语法处理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语法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规则,前额叶皮质帮助我们生成和理解语法正确和通顺的句子。
通过运用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发现前额叶皮质在语法产生和理解任务中显示出了明显的活动。
3. 语义选择前额叶皮质参与了语义选择的过程。
语义选择是指在产生语言时,选择具有适当意义的词汇和短语。
前额叶皮质帮助我们准确地选择并使用合适的语义内容,以便有效地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意思。
结论大脑前额叶皮质在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神经系统—大脑的语言功能(生理学课件)
![神经系统—大脑的语言功能(生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daa18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3.png)
3.慢波睡眠与快波睡眠是不断相互转换的,都可以直接转入 觉醒状态
(三)睡眠产生的机制
1.神经通路 在脑干尾端存在引起睡眠和脑电波同步化的中枢,即脑 干网状结构上行抑制系统,与上行激活系统相对抗,使睡眠 与觉醒相互转化。 2.神经递质 慢波睡眠与脑干5-HT有关; 快波睡眠与脑干5-HT和NE有关。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1.行为觉醒状态是指动物出现觉醒时的各种行为表现。 行为觉醒的维持可能是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的功能。
2.脑电觉醒状态是指脑电图波形呈去同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快波。 脑电觉醒的维持与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和脑
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的乙酰胆碱递质系统有关系。
(二)睡眠的时相
1.慢波睡眠: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的时相 表现为:① 感觉功能减退; ② 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减弱; ③ 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如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觉醒和睡眠
二、觉醒和睡眠
觉醒和睡眠都是生理活动所必要的过程,只有在觉醒状态下, 人体才能进行劳动和其他活动;而通过睡眠,可以使人体的精 力和体力得到恢复,于睡眠后保持良好的觉醒状态。
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7-9小时,儿童需要睡眠的时间比成年 人长,而老年需要睡眠的时间就比较短。
睡眠时的表现:血压下降、 心率减慢、瞳孔缩小、尿 量减少、体温下降、代谢 率减低、呼吸变慢、胃液 分泌可增多而唾液分泌减 少、发汗功能增强等.
瞳孔缩小、尿量减少、体温下降、代谢率减低、呼吸变慢、 胃液分泌可增多而唾液分泌减少、发汗功能增强等
意义: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有利于促进生长,促进体力恢复。
大脑的语言和沟通
![大脑的语言和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e26cc5d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b.png)
大脑的语言和沟通大脑是人类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它控制着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语言和沟通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大脑在语言和沟通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相关的神经机制。
一、语言的神经基础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
当我们说话或听别人说话时,大脑中的多个区域参与了语言的处理和理解过程。
研究表明,布罗卡区和温克尔斯区是语言的关键区域。
布罗卡区位于左脑额叶,与语言产生相关,而温克尔斯区位于颞叶,与语言理解相关。
当我们想要说话时,大脑先将意图发送到布罗卡区,然后该区域会调动运动神经元参与到语音发声的运动中。
与此同时,大脑还会将信息传送到温克尔斯区,以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
这些区域之间通过神经纤维相互连接,形成了语言处理的神经网络。
二、语言的习得与大脑发育语言的习得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婴儿从出生时开始接触语言,通过模仿和学习,逐渐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技能。
这一过程伴随着大脑的发育和神经回路的形成。
在婴儿大脑中,语言相关的区域逐渐成熟和连接。
研究发现,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是在出生后的前几年。
这个时期大脑对语言的学习和模式识别能力较强,因此,儿童在这个时期学习语言更容易,也更容易掌握纯正的发音和语法。
三、语言障碍与大脑异常有些人可能会面临语言障碍的挑战,如阅读困难、语言发育迟缓或失语症等。
这些问题可以与大脑的异常有关。
例如,阅读困难可能与大脑中负责字词识别的区域功能异常有关;而失语症可能与布罗卡区或温克尔斯区受到损伤有关。
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和神经可塑性训练可以帮助改善语言障碍。
通过刺激大脑中的神经回路,重塑或加强受损的连接,可以帮助提升语言能力。
四、沟通的多样形式语言是最常见的沟通方式,但除此之外,大脑还参与到其他形式的沟通中。
例如,面部表情、姿势和手势等非语言信号也可以表达出情感、意图和信息。
研究揭示了大脑如何解码和理解这些非语言信号。
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在模仿和理解他人动作时扮演重要角色。
《人脑的高级功能》 知识清单
![《人脑的高级功能》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e664a76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5.png)
《人脑的高级功能》知识清单一、语言功能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它使得我们能够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传递知识。
1、大脑皮层言语区W 区:此区域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V 区:损伤后,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S 区:发生障碍,患者不能讲话。
H 区:出现问题,患者听不懂别人讲话。
2、语言中枢的特点大多数人的语言中枢在左半球。
语言中枢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协同工作。
二、学习与记忆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让我们能够不断积累经验和适应环境的变化。
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2、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分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瞬时记忆:持续时间极短,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消失。
短期记忆:持续时间较短,但通过多次重复,可转化为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持续时间长久,甚至能保持终生。
3、记忆的机制涉及神经元之间的新突触的建立。
与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三、情绪情绪是我们对环境变化的一种复杂反应,与人脑的高级功能密切相关。
1、情绪的产生由外界刺激引起。
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2、情绪与健康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
长期的消极情绪可能导致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四、思维与决策思维和决策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认知功能。
1、思维是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的想法。
2、决策在多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的过程。
受到经验、情感、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五、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类最独特和宝贵的能力之一。
1、创造力的表现能够产生新颖、独特且有价值的想法、作品或解决方案。
2、影响创造力的因素知识储备:丰富的知识为创造提供基础。
思维方式:灵活、开放的思维有助于激发创造力。
环境因素:宽松、鼓励创新的环境能促进创造力的发挥。
六、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
1、自我意识的形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
《人脑的高级功能》 知识清单
![《人脑的高级功能》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65060db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8.png)
《人脑的高级功能》知识清单一、语言功能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它使我们能够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
1、语言中枢人脑的语言中枢包括多个区域,如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和书写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若此区域受损,患者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看懂文字,但自己却不能讲话,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若受损,患者能讲话、书写,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称为听觉性失语症。
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角回,若受损,患者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称为失读症。
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若受损,患者能听懂别人讲话和看懂文字,但不能写字,称为失写症。
2、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语言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大脑多个区域的协同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有表达的想法和意图,这与大脑的前额叶皮质有关。
然后,运动性语言中枢将这些想法转化为语言指令,控制呼吸、发声和口腔肌肉的运动,从而发出声音。
语言的理解则需要听觉系统接收声音信号,并将其传递到听觉性语言中枢进行分析和处理。
同时,视觉性语言中枢也会参与对书面语言的理解。
二、学习和记忆学习和记忆是人类不断获取新知识和适应环境的重要能力。
1、学习学习是指获得新行为和新知识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经验、观察、阅读等多种方式进行。
学习的类型包括非联合型学习和联合型学习。
非联合型学习如习惯化和敏感化,不需要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明确的联系。
习惯化是指当一个不产生伤害性效应的刺激重复作用时,机体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敏感化则是指一个强刺激导致对弱刺激的反应增强。
联合型学习则需要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如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后,条件刺激单独出现时也能引起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操作式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动物自身的某种活动或操作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2、记忆记忆是将学习到的信息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大脑在语言和记忆中的作用机制
![大脑在语言和记忆中的作用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f9307c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8.png)
大脑在语言和记忆中的作用机制古人有云:“言为心声”,这句话传承了千年,仍然传递着我们对语言的神秘和重视。
事实上,语言和记忆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意义举足轻重,而大脑是这两个方面的核心控制器。
本文将从大脑的结构和机制入手,探讨大脑在语言和记忆中的作用方式。
一、大脑结构的概述大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相当于上级中枢神经系统,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
大脑半球上覆盖着灰质,结构很复杂,由大量的神经元组成。
其中,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是大脑的四个主要分区。
这四个分区对人类语言学以及记忆系统均有着格外重要的作用。
二、大脑在语言中的作用机制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其善于表达思想和感情的特点令世界上所有文化都流传着语言学的许多理论。
大脑在语言中的作用机制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理解的神经机制人类语言的工具主要是声音。
大脑将听到的声音抽象为语言符号,然后通过语言模型理解出其所表达的含义。
语言模型是指大脑在长期经验中累计下来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较好地反映人类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特别的是,大脑在理解语言时经常结合自身的上下文信息来辅助模型的表达,因此,在语言交流中,我们通常会根据语气、表情、背景、社交关系等多方面的上下文信息进行语言理解。
2. 语言产生的神经机制语言是大脑对外部环境的反应,其产生的神经机制与语言理解相应。
言语的产生涉及到多个功能区,包括语音产生区、语言意义的编码区、语言规则的编码区等。
语音产生区负责声带运动和音节的调整,而语言意义的编码区和语言规则的编码区则负责想法和语言模式的转化。
3. 语言存储的神经机制语言的存储是指语言信息在记忆中的存储、加工和提取。
语言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自动的、非意识到的信息,另一类则为需要主动记忆和回忆的信息。
自动信息的处理与前面所述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记忆则涉及到大脑的多个功能区,如颞叶、杏仁核、下丘脑等。
三、大脑在记忆中的作用机制记忆在人类生命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脑皮层几个主要的语言区及其语言功能
![大脑皮层几个主要的语言区及其语言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dfea3fde84254b35eefd34f6.png)
大脑皮层几个主要的语言区及其语言功能.(2009-11-29 18:28:54)标签:杂谈在语言加工的中枢机制中有几个批层是语言的主要区域: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左半球额叶的布洛卡区.颞上回的威尔泥克区和顶一枕叶的角回等.研究这些脑区病变或者损毁造成的语言功能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语言活动的大脑机制.(一)布络卡区.19世纪60年代,法国医生布洛卡从身体右侧瘫痪,并且患有严重的失语证病人的尸体解剖中发现,病人左额叶部位的组织有严重的病变.根据这个情况他推测语言运动应该定位在第三额回后部.靠近大脑外侧裂处的一个小区.这个脑区就被命名为布洛卡区.布落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运动性失语症或者表达性失语症.患有这种失语症的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都不受影响.他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是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而费力.由于病人的发音器官完整无损,功能正常,因此,语言运动功能的障碍是由布洛卡区(语言运动中枢)的损伤引起的.有人认为,布洛卡区能产生祥细而协调的发音程序,这种程序被送到相邻的运动皮层的颜面区,从而激活嘴.咽.舌.唇和其他与语言动作有关的肌肉.1983年鲁利亚发现,如果布洛卡区受到毁损,就会导致发音程序的破坏,进而产生语言发音的障碍.在布洛啊区发生病变的情况下,有些病人不能使用代词.连词,不能处理动词的变化,不能使用复杂的句法结构,他们的话语是一种吞吞吐吐的.电报式的语言.布洛卡区损伤还可能出现词语反复现象,这种病理惰性说明了语言调节机制的破坏.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布洛卡区损伤的病人不仅产生语言运动障碍,而且语言的理解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二)威尔尼克区1874年德国学者威尔尼克发现杂大脑左半球颞叶颞上回处有一个语言活动区,它的主要功能是分辨语音,形成语义,因而和语言的接受(或者印入性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威饵尼克区损伤可以引起接收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语症.病人说话时,语音和语法都很正常,但是却不能分辩语音和理解语义.接收性失语症的一种比较轻的形式叫词盲,这种病人可听到声音,但是不能分辩构成语言的复杂声音模式,比如一个病人说:"我可以听到声音但不能把单词分离出来."接收性失语症的另一种表现,是对词做出错误的估计.这些病人能够重复对他说过的单词,说明他们能知觉到声音的模式,但这些声音模式失去了原有的符号价值.比如,让病人指一把汤匙,她嘴里说""汤匙,对了",但是手却指向一件无关的物体.与患有表达性失语症的病人相反,患有接收性失语症的病人谈吐自由.语流很快,但他们的话语没有意义,几乎不能提供任何信息.切断或损伤将威尔尼区与布洛卡区联系起来的神经纤维束-----弓形束,也将产生同样的结果.这种病人语言流畅,发音清晰,但是理解语义的能力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布洛卡区仍在工作,但是它没有接受来自威尔尼克区的信息,因而病人说出的话在意义上发生畸变.(三)角回角回在威尔尼克区上方.顶一枕叶交界处.这是大脑后部一个重要的联合区.角回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关系,在这里可以实现视觉与头脑感觉的跨通道联合.角回不仅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也可以将口语转换成书面语言.但看到一个单词时,词的视觉信号先从视觉初级到达角回,然后转译成听觉的形式;同样,在听到一个单词时,由威尔尼克区所接受到的听觉的形式,饿将送到角回,再作处理.因此,切除角回将使单词的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失去联系,从而引起阅读障碍.这种病人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切除角回还将引起一视的失语症,这种病人由于在看到的物体和听到物体的声音之间失去联系,因而不能理解词语的意义.鲁利亚曾指出过,大脑左半球的顶一枕部以及颞一顶部密切参与相应的编码过程;若这些部位受到损伤,将破坏同时性的空间图式,因此,在语言(符号)水平上将引起一定的理解逻辑语法关系的破坏,出现语义性失语症.其他一些人的研究也说明,角回部位存储着语法和拼写的规则.近年来,心理语言学家和神经科学家采用脑成像等技术进一步研究了语言的脑神经机制,结果发现语言的加工厂广泛分布在脑的不同区域里面.。
大脑语言区域的活动和功能
![大脑语言区域的活动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de26601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f.png)
大脑语言区域的活动和功能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而大脑语言区域则是支撑人们使用语言的重要部分。
通过研究大脑语言区域的活动和功能,可以深入了解语言的本质和人类思维的奥秘。
大脑的语言区域主要分布在左侧半球。
在这个区域内,有两个重要的区域,即布罗卡区和温克尔区。
布罗卡区位于额叶的下部,主要控制言语产生的运动功能;而温克尔区位于颞叶的上部,主要参与语言的理解和记忆。
由于大脑语言区域的特殊性质,当这些区域发生损伤时,就会导致语言能力的严重受损。
布罗卡区的损伤会导致产生语言的能力受到影响,而温克尔区的损伤会影响理解和记忆语言的能力。
除了产生和理解语言外,大脑语言区域还能够识别语音和语调等音频信息。
这些音频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不同的语音和情感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意思和情感状态。
除此之外,大脑语言区域还能够处理语言的语法和语义信息。
语法是指语言的结构和规则,而语义则是指语言的意义和含义。
大脑语言区域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运用语言,从而更好地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大脑语言区域的活动和功能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发现,不同语种的语言区域的活动和结构存在差异。
例如,中文的语言区域和英文的语言区域存在显著的差异。
这表明,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人们的语言使用和表达方式也存在文化差异。
此外,研究还发现,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会影响大脑语言区域的结构和活动。
儿童的大脑语言区域的结构和活动与成人存在差异,这表明儿童的语言学习具有机能可塑性。
另外,研究还发现,双语者的大脑语言区域相对于单语者会存在一些特殊的结构和功能。
总之,大脑语言区域的活动和功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研究大脑语言区域的活动和功能,可以深入了解语言的本质和人类思维的奥秘,为改善和促进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人脑的高级功能》 讲义
![《人脑的高级功能》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014fad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d.png)
《人脑的高级功能》讲义一、引言人脑是一个极其复杂而神奇的器官,它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高级功能。
这些功能使我们能够思考、感知、学习、记忆、创造,并与周围的世界进行复杂的交互。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人脑的一些主要高级功能。
二、语言功能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重要工具,而人脑在语言处理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
1、语言的理解当我们听到或读到一段语言时,人脑能够迅速将声音或文字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
这涉及到对词汇、语法和语义的分析和整合。
大脑的不同区域,如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分别负责语言的生成和理解。
2、语言的生成我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大脑会组织词汇和语法结构,形成连贯的语句。
这个过程需要高度的协调和控制,不仅要考虑内容,还要考虑语言的流畅性和适当性。
三、思维与推理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
1、逻辑思维人脑能够根据已知的信息和规则,进行推理和判断。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或逻辑谜题时,我们运用逻辑思维来得出正确的结论。
2、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不同,创造性思维允许我们突破常规,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这在艺术、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
3、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帮助我们评估和分析信息的可靠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它使我们能够辨别真伪,避免盲目接受和传播错误的观点。
四、学习与记忆学习和记忆是人脑适应环境和积累知识的重要方式。
1、短期记忆能够暂时存储少量的信息,例如刚听到的一个电话号码或刚看到的一个单词。
但这种记忆容易遗忘,需要通过不断的复述或关注来保持。
2、长期记忆长期记忆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并且相对持久。
它分为陈述性记忆(如事实、事件)和程序性记忆(如技能、习惯)。
学习的过程就是将新的信息转化为长期记忆的过程,这涉及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强化。
五、情绪与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内外刺激的主观体验和反应。
1、情绪的产生大脑中的边缘系统,如杏仁核,在情绪的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刺激会引发不同的情绪,如恐惧、愤怒、喜悦等。
大脑的语言功能_2015
![大脑的语言功能_2015](https://img.taocdn.com/s3/m/bae1ef1502020740be1e9bdd.png)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特征之一•语言不但是一种声音,而是由声音、手势、符号组成的用于交流的系统•全世界有一万多种语言•儿童在各种文化环境下获取语言的方式很相似•多数人认为语言这个创造性系统是人类所独有的1.使用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特征之一,是人类特有的行为。
1.使用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特征之一,是人类特有的行为。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动物在自然环境中运用任何一种哪怕只是与人类语言复杂性稍微接近的交流系统•动物:声音,面部表情等来传递恐吓等信号,功能非常有限•语言:语法、单词组合、句子创造;具有创造性•猩猩能记住少数单词、学会手势语含义----只能说明具有记忆能力2. 语言不单是一种声音,而且是一个由声音、符号和手势组成的用于交流的系统3,语言和智力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语言对于思维并不是必须的4. 儿童在各种文化语言环境中获得语言的方式非常相似Central sulcus: 中央沟,将额叶与顶叶分开Sylvian fissure: 大脑外侧裂,将额叶与颞叶分开奥地利医学生Gall坚信颅骨上的隆起反映了脑表面的隆起,并在1809年提出一个人的性格倾向与脑的大小相关。
颅相学从来没被主流科学认可,但1827年出版的一本关于颅相学的书曾销售过10万册。
Flourens对严厉批判颅相学,他的切除实验表明某一特定气质并不因为有些大脑的区域被切除而消失;但Flourens相信大脑是一个功能整体,不可细分•对某些脑区的认识大都来自于对失语症的研究;失语症是是脑损伤引起的部分或全部语言功能的丧失•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时期人们认为失语症是由舌头控制的1770年前后,把失语症描述为表象或抽象思维与语言表达符号之间联系能力的丧失1825年,法国一内科医生提出:语言功能是由额叶特异地控制;1864年,Broca提出语言表达只由一侧大脑半球控制,且几乎总在左半球•法国神经科医生博卡是将科学天平扭向大脑功能定位侧的第一人,他曾遇到一位病人,该病人能理解别人的言语,但却自己不能说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特征之一•语言不但是一种声音,而是由声音、手势、符号组成的用于交流的系统•全世界有一万多种语言•儿童在各种文化环境下获取语言的方式很相似•多数人认为语言这个创造性系统是人类所独有的1.使用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特征之一,是人类特有的行为。
1.使用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特征之一,是人类特有的行为。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动物在自然环境中运用任何一种哪怕只是与人类语言复杂性稍微接近的交流系统•动物:声音,面部表情等来传递恐吓等信号,功能非常有限•语言:语法、单词组合、句子创造;具有创造性•猩猩能记住少数单词、学会手势语含义----只能说明具有记忆能力2. 语言不单是一种声音,而且是一个由声音、符号和手势组成的用于交流的系统3,语言和智力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语言对于思维并不是必须的4. 儿童在各种文化语言环境中获得语言的方式非常相似Central sulcus: 中央沟,将额叶与顶叶分开Sylvian fissure: 大脑外侧裂,将额叶与颞叶分开奥地利医学生Gall坚信颅骨上的隆起反映了脑表面的隆起,并在1809年提出一个人的性格倾向与脑的大小相关。
颅相学从来没被主流科学认可,但1827年出版的一本关于颅相学的书曾销售过10万册。
Flourens对严厉批判颅相学,他的切除实验表明某一特定气质并不因为有些大脑的区域被切除而消失;但Flourens相信大脑是一个功能整体,不可细分•对某些脑区的认识大都来自于对失语症的研究;失语症是是脑损伤引起的部分或全部语言功能的丧失•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时期人们认为失语症是由舌头控制的1770年前后,把失语症描述为表象或抽象思维与语言表达符号之间联系能力的丧失1825年,法国一内科医生提出:语言功能是由额叶特异地控制;1864年,Broca提出语言表达只由一侧大脑半球控制,且几乎总在左半球•法国神经科医生博卡是将科学天平扭向大脑功能定位侧的第一人,他曾遇到一位病人,该病人能理解别人的言语,但却自己不能说话。
病人死后,博卡对其进行解剖,发现左额叶上有损伤。
;来自动物实验的结果为脑功能定位学提供了支持•博卡1964年提出语言表达只由一侧大脑半球控制,而且几乎总是在左半球;这一观点后来被Wada实验支持•1861年,一个男性病例,自杀未遂,打破了自己的头骨,医生用压舌板对暴露的额叶施加压力时,病人会立刻停止说话,而且一直等到压力解除后才能恢复说话。
•Wada检验:用于研究一侧脑半球功能的较为简单的方法:注射速效巴比绥类药物到一侧颈动脉,药物被优先带到注射部位同侧的脑半球,这可使一侧半球被麻醉10分钟左右•在多数情况下,只有麻醉左半球才可干扰语言功能,而麻醉右半球则没有作用•Broca区第一次清楚地证明脑功能可以进行解剖上的定位•1874,德国神经科医生Wernicke报道了损伤Broca区之外的另一个位于左半球的脑区也可以干扰语言功能,现称为Wernicke区•Broca区、Wernicke区的边界还未被清除界定•在明确了两个语言功能区后,Wernicke和其他学者认为听觉皮层、Wernicke区、Broca区和语言所依赖的肌肉之间彼此相互联系构成语言加工系统,而损伤这个系统的不同部分可导致各种语言功能的障碍Angular gyrus: 角回Broca失语症:明显的语言表达困难,而听理解却可以正常,常被称为运动性失语症或非流畅失语症病人使用的单词多为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许多功能词(冠词、介词、连接词等)被遗漏,语言缺乏时态变化理解能力还是不错的,对较为困难的问题理解也存在障碍•近日,来自南卡罗来纳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言语诱导”(speech entrainment)的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可以改善中风患者由于患布罗卡氏失语症所引发的言语缺失功能,使患者可以流利地进行讲话,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Brain上。
•失语症是一种由于大脑左半球损伤而引发的严重的交流问题,主要表现为说话时断时续,通常在三分之一的中风患者中发生,严重影响个人的交流沟通能力。
使用这项新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明显改善其讲话的能力。
•研究者Julius Fridriksson表示,我们这项研究首次实现了布罗卡氏失语症患者可以进行流利地语句交流,同时这项研究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风后患者的大脑功能表现,也为相应疗法的开发提供了帮助。
•研究中,13个患者完成了3组单独的行为任务用于理解患者发声的转换和产生,每一位患者都完成了长达三周的训练,其每天都进行言语交流的训练。
这项新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自主发音的产生能力,可以使得中风患者发出简短的脚本文字,并且可以轻松告诉别人。
于此同时神经影像技术也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理解了“言语诱导”发生的机制。
•研究者Fridriksson说,前期研究揭示了言语诱导的训练可以改善布罗卡氏失语症患者言语产生的能力,这就为开发相应的治疗中风患者失语症的新型疗法提供了帮助和希望。
Wernicke失语症:损伤颞叶上部也可以引起失语症,语言表达相当流畅但理解却很差不想当将军的厨师不是好司机。
•构成这一系统的关键部分是Broca区、Wernicke区、弓状纤维束(连接这两个皮层区的轴突束)和角回•第一个任务:复述口语单词•单词的读音进入耳朵后,先由听觉系统对其进行加工,然后再由神经信号到达听觉皮层。
根据该模型,只有信息在经过Wernicke处理后再能被理解为有意义的单词。
•为了复述这些信号,脑需要通过弓形纤维束把信号从Wernicke区传递到Broca区。
•在Broca区,脑又把这些信息转换为讲话所需的控制肌肉运动的编码,Broca区的输出信号在被传送到临近的运动皮层,以驱动唇口等肌肉运动,从而实现复述•第二个任务:大声朗读书面材料:这种情况下,输入信息先进入视觉系统的纹状皮层和高级视觉皮层区处理,然后视觉信息传递到角回•这一模型能对Broca失语症和Wernicke失语症的关键部分做出简单解释:•Broca区损伤后,由于正确的信号不能传递到运动皮层,严重妨碍语言的表达,另一方面,由于Wernicke区没有受到损伤,所以语言理解能力相对完好。
•由于Wernicke区是把语音转换成有意义的单词的场所,因此损伤这一区域可以导致严重的理解障碍,但由于Broca区仍能驱动讲话所需要的肌肉,因此语言表达功能不受影响。
•Wernicke-Geschwind model也存在基础错误且过于简单化:视觉信息可不经过角回而直接从视觉皮层到达Broca区;中风所引起的语言障碍通常可以明显地恢复,看起来,其他皮层区有时可以代偿受损皮层所失去的功能•切断弓形纤维束可导致传导性失语症;传导性失语症的主要特征在于复述单词困难图中标出了书面和口语单词复述任务的各个处理阶段每个阶段下面标明了由PET成像所观察到的与上述任务特异性相关的皮层区域Striate cortex:纹状皮层Extrastriate cortex: 纹外皮层Anterior superior temporal cortex:颞上皮层前部Interior frontal cortex: 额下皮层•双语失语症:脑损伤可能是两种语言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一般来说,较早学习、且较熟练的语言更容易被保存下来;这说明两种语言可能由不同的神经元集群来加工,尽管这两个神经元集群可能有重叠•手语失语症:损伤手语使用者的左半球似乎可以引起语言性失语症相似的语言功能障碍;病人的手语口语功能一起恢复•双语失语症:脑损伤可能是两种语言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一般来说,较早学习、且较熟练的语言更容易被保存下来;这说明两种语言可能有不同的神经元集群来加工,尽管这两个神经元集群可能有重叠•手语失语症:损伤手语使用者的左半球似乎可以引起语言性失语症相似的语言功能障碍;病人的手语口语功能一起恢复•胼胝体(corpus callosum)是脑内最大的联合,约有2亿根穿行于两侧半球间的神经元轴突•胼胝体的重要作用在1950年前一直没有被发现•动物裂脑手术后,动物行为没受到明显的影响;•裂脑动物有时表现的像两个独立的脑•动物裂脑手术后,动物行为没受到明显的影响;•裂脑动物有时表现的像两个独立的脑•外科医生觉得可以把切断胼胝体(corpus callosum)作为治疗人类某些重度癫痫症的最后手段;希望借此能够阻止癫痫活动从一侧半球向另一侧半球扩散•对于裂脑人,可以通过控制视觉刺激,可以使得视觉信息只传递到一侧脑半球•只要不通过眼睛的移动把图像呈现在视网膜的中央凹上,那么右半球只能感觉到来自注视点左侧的物体,而左半球只能感觉到来自注视点右侧的物体•利用类似照相机快门的装置,使图片或单词只闪现几分之一秒。
由于图像呈现的时间小于眼睛扫描所需要的时间,因此图像只能被一侧脑半球感觉到•如果一幅图像只呈现在左侧视野,那么裂脑人常常表示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用来控制语言的左半球没有看见这个单词,而看到这个单词的右半球又不会说话•或者一个物体只能被左手触摸到,裂脑人也不能对其进行描述,但是右半球控制的左手却可以凭触觉挑出语单词意思匹配的物体•一些裂脑研究表明,两侧半球可以引起出冲突行为:•一个例子:让裂脑人只能用右手搭积木,而该裂脑人的右手通常不擅于处理这类事物;当不擅长此类工作的右手搭积木的时候,擅长此类工作的左手会过来争夺右手的工作;只有在实验人员的干预下把左手推开,裂脑人才能用右手完成搭积木的工作•一个病例:左手想脱掉衣服,而右手想穿上衣服这表明两个彼此独立的脑半球分别控制着身体的两侧•对大部分右利手人来说,左半侧的外侧裂(Sylvian fissure)比右侧长,且倾斜的角度小•颞平面的不对称性•65%的脑的左侧颞平面大于右侧,而大约只有10%的右侧颞平面比左侧大•部分大脑的左侧颞平面可比右侧相应区域大5倍•人类在胎儿时期已经能看到这种不对称性•类人猿的左侧颞平面也比右侧大•语言的左侧半脑优势很可能是因为左侧颞平面大的缘故•MRI证实了大脑两侧的结构结构不对称•可调整磁场相对于脑的角度•电刺激一些特定的脑区可以影响语言功能•这些影响包括:发声、言语中断、类似失语症的言语困难•电刺激某些脑区可以选择性的影响某些语言功能,这些脑区恰恰与导致失语症的那些脑区大致吻合•有研究发现:刺激相邻近的脑区可能导致不同的失语反应;刺激远离的脑区也可能导致类似的失语反应;这提示脑的语言去可能远比Wernoicke-Geschwind模型描述的要复杂;而且,参与语言加工的脑区远较博卡区,维尼克区广泛27•图中注明了可能产生言语或阅读困难的脑区•受试者经Wada实验测试,是一位强烈的左半球语言优势者•(a)受试者被要求尽可能多地说出某一类词,如食物或动物等•(b)受试者默读他之前听到的句子•(c)被试者被动地听一个人讲故事•双侧脑半球都有激活,说明非语言优势半球也涉及到语言功能•3岁的儿童听说话时的脑部激活模式,激活的部位分布与成年人类似•主要激活部位在颞叶,并且在左脑半球•但这些结果并不能说明幼儿的语言处理过程和成人一样,但是却意味着幼儿的早期听觉区域和偏侧性与成人类似•fMRI成像•美式手语所利用的一些语言区与听力正常者讲英语所用的脑区相同•原理:将一种放射性并可释放正电子氟或氧的同位素原子结合到2-脱氧葡萄糖上,放射性的2-脱氧葡萄糖被注入血液后流经脑代谢旺盛的神经元在吸收葡萄糖的同时也吸收2-脱氧葡萄糖,2-脱氧葡萄糖被神经元内的酶磷酸化,经磷酸化后的2-脱氧葡萄糖无法脱离神经元•全称为: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1],是核医学领域比较先进的临床检查影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