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纲要》中幼儿教师角色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纲要》中幼儿教师角色的思考

——正确认识幼儿教师角色,为自己创造辉煌的舞台,走向成功。

孙苗苗

摘要:《纲要》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幼儿教育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根据纲要的指出教师要成为孩子的倾听者,观察者;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学习者,创造者。新《纲要》实施中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新课程在改变幼儿学习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教师的角色。

《纲要》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它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对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进行了一系列革新,对幼儿教育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十条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可见教师的角色问题是幼儿教育领域一个基本而有重要的问题。教师对幼教理论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育改革,信息时代赋予教师新的角色既不是母亲,也不是同伴,而是“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团体。在团体里,每个人都有一种身份,处于某一位置,或分担一份责任。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里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幼儿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幼儿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创设能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段表述对于教师课程实践中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信息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教师“传授”知识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被教师“引导”幼儿通过主动学习,自己发现知识所取代,教师也由“知识输出者”转变为给儿童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刻给予儿童指导和支持的“导师”。幼儿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无比强烈与急迫。如果教师还是一味担当“知识的输出者”的角色,就会抹杀幼儿认识世界的兴趣与积极性。禁锢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剥夺幼儿自己探索世界。因此教师要成为孩子的倾听者,观察者;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学习者,创造者。

一、成为倾听、观察,理解型的教师。

“倾听”在教师的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不仅要牢固树立“幼儿是自己生长过程中强大的积极主动的有能力的主角”的观念。倾听、观察行为无疑能向孩子传达教师对他们的关注、重视、尊重和欣赏。对他们及他们所说的话持欢迎态度。因此,“既丰富了倾听者,又刺激了讲话者。”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倾听。倾听、观察并不只是对儿童语言和行为的知觉和记忆,而且包括对它的意义的建构和解释。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观察。教师应该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去倾听幼儿谈论的热点话题,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从而确立起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如:我们班孩子在户外活动时,有个孩子在草丛中发现了一条蚯蚓,并招呼自己的同伴一起过来看,一个,两个,一会儿工夫就围了一群孩子,老师也凑过去听孩子们饶有兴趣地交谈,并能及时地为孩子提供工具,开展了“挖蚯蚓”活动,并且就地而坐一起认识、讨论蚯蚓的各种特点与功效,孩子们的需要在教师的及时调整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二、成为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但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经验有限,他们往往还不会归纳事物的特点,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介入和引导,从而促进孩子的主动学习,如有一次我带领小朋友们在草地上自由的玩耍,我发现许多幼儿都在做“踩影子”的游戏,他们对影子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充分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幼儿去找影子,找找自己身边各种不同的影子,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发现:有的影子在前面,有的影子在后面,有的在左面,有的在右面,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大,有的小,当幼儿回答各种不同的答案后,小朋友们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并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呀,怎么会这样呢?”,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找到了答案。为了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我又提出了疑问:“是不是一天中,我们的影子总是这样不变的呢?”,这又激起了孩子进一步探索影子的兴趣,推动了活动不断向前发展。教师在幼儿活动中的支持作用体现为:在活动的开展的环节重,通过观察,倾听,参与幼儿的活动,掌握幼儿活动的脉搏,把握幼儿活动的方向,通过“抛球-接球-抛球使活动得以开展,维持,延续直至结束。

三、成为合作型教师。

1、新《纲要》中指出:师生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对话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主要是以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项目作内容。幼儿的学习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和学习息息相关。关系是互动的结果,互动是有“内容”的,互动的内容往往决定着学习的质量,教师应该同等地参与到他们所探索的事物,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所设想的可能性,以及活动的本身进程之中。这种互动包含着智慧的激发与碰撞、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身上所负载的社会文化,不是以由上至下的“倾泻或灌输的方式传递给儿童,而是一种哺育、一种滋润。

2、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还应该善于把自我完善和集体和谐统一起来。应积极鼓励教师进行各种学习和培训,要求教师关注教育杂志上的、网络里的可改信息。把平时有关看到的、想到的、读到的等等文章,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在读书笔记中进行摘记和撰写体会,这不仅是一种学习的积累,更是个人素养的一种提高。大家融洽地聚合在一起,心与心连接在一起,产生了共同的理想和使命感、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文化及共同信息,在幼儿园中处处表现出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教师与领导间的相互协作和支持。“支持、互动”的氛围,会使教师们加深对《纲要〉的认同感、并对《纲要》的实施积极投入与探索。

四、成为创造型教师。

在这个时代,创造力就是生命力,是一切知识与财富的来源。人的创造性与创造能力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人的创造性与创造能力有一个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众多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创造性与创造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与创造力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这首先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成为创造型教师。作为创造型教师,必须树立创造是教师职业基本要求的信念,把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并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当成自己最起码的职责。其次,要树立每个幼儿都具创造力的信念,让具有不同个特征、不同发展类型的幼儿的创造能力都能够自由发展。并让每个幼儿都能创造性地学习、生活和发展。通过自己创造性地工作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向上的,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促进他们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并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把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为幼儿提供各种能亲自操作、探索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落实到实处。

五、成为学习型教师。

人只有不断从环境中吸取对自己有益的知识来发展自身、完善自我,通过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幼儿教师要成为终生学习者,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