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机械结构设计大作业

合集下载

机械创新设计大作业

机械创新设计大作业

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创新设计大作业*名:***学号: **********班级:机设0922指导老师:肖志权一、 设计题1、 车用垃圾桶:经常在公交车上看到歪倒的垃圾桶,影响整体的美观,起不到设置的效果,而且这样易被踩坏或踢坏。

是否可以设计一种方便公交车用的新型垃圾桶。

3.1 具体作业:设计方案说明,含示意图或初步设计图(三维+二维)。

设计方案:▲ 公交车上的垃圾桶东倒西歪是因为车内垃圾桶不固定,由于车厢的颠簸导致这种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会使乘客想丢垃圾的时候却发现垃圾桶倒在地上,或者是甚至找不到垃圾桶,致使垃圾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还影响了车厢内的整洁。

鉴于这种情况,可设计一种固定在车厢某个地方,并且可以让乘客更方便丢垃圾的垃圾桶,如图1。

图1 车用垃圾桶结构示意图脚踏板 杆1杆2桶盖螺栓孔脚踏式垃圾桶利用四杆机构实现桶盖的自动启闭的,如图1,螺栓孔可以将垃圾桶固定在公交车上,垃圾桶就不会因为车的摇晃而晃倒;该机构是一个双摇杆机构,当乘客丢垃圾时用脚踩脚踏板位置时,杆1带动杆2作为摇杆向上摇动,此时由连架杆将运动传至桶盖,桶盖即作为另一摇杆摇动。

当乘客将脚踏板踩到底部极限位置时,桶盖即可完全打开。

4. 简易垃圾袋支架4.1 任务要求: (1) 设计出运动原理图; (2) 放垃圾时,支架自动张开,撑开垃圾袋; (3) 不放垃圾时,支架自动吸合,密封垃圾袋; (4) 支架是可调的,能适应各种大小的垃圾袋。

4.2 具体作业:设计方案说明(材料、结构等),含示意图或初步设计图(三维+二维)设计方案:简易垃圾袋支架运动原理图如 图2所示图2 简易垃圾袋示意图横杆托盘 螺母螺栓旋转轴M 连接件V 挂件主支撑架2主支撑架1▲ 简要说明各构件所起的作用。

V 挂件:悬挂垃圾袋。

M 连接件:增加主支撑架刚度。

旋转轴:连接主支撑架1和主支撑架2,能使两支撑架绕着它转动。

主支撑架:起支撑作用。

横杆:带动托盘,能沿着主支撑架的滑道上下滑行,对于不同大小的垃圾袋,都可以通过调节横杆,使其能适应各种不同大小的垃圾袋。

新编机械结构设计大作业

新编机械结构设计大作业

《结构设计》课程大作业一、课程大作业的目的:1、课程大作业属于机械专业设计类课程的延续,是机械系统设计的一次全面训练,可以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课程大作业,进一步学习掌握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公差与配合、金属工艺学、材料热处理及结构工艺等相关知识,联系实际并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提高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2、加强学生运用有关设计资料、设计手册、标准、规范及经验数据的能力,提高技术总结及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实施的前期技术准备。

二、课程大作业的基本要求:1、分组与选题:①自由组合,每组原则上三人(最少2人);每组的同学统一提交、共同答辩。

②具体课题题目(由指导教师给出),同组同学集体研讨后完成。

2、大作业的基本要求:①大作业的论述必须合理;②大作业中的内容要注明出处,注明资料来源(参考文献及资料);③总的文字(含图、表)不少于2万字,使用标准A4纸打印成稿(文字选用宋体小四号,页边距均为2cm,单倍行距),封面需要注明课题详细名称、参加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等。

三、课程大作业题目及其要点举例说明在下列的机械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机械结构性能的途径或措施有那些?(围绕题目和要点)机自082-28吴铁健、-29张明、-14张钦亮:(二十八)便于切削设计准则(1)便于退刀准则(2)最小加工量准则(3)可靠夹紧准则(4)一次夹紧成形准则(5)便利切削准则(6)减少缺口效应准则(7)避免斜面开孔准则(8)贯通空优先准则(9)孔周边条件相近准则机自083 -06焦文、 -36张浩然、 -14丁世洋:(一)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1、载荷分担2、载荷均布3、减少机器零件的应力集中4、利用设置肋板的措施提高刚度(二)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1、改善润滑条件2、合理选择摩擦副的材料和如处理3、使磨损均匀,避免局部磨损4、调节和补偿机自083 -07李重阳、 -18左野、 -17何权峰:(三)提高工艺性的结构设计1、铸造零件的工艺性2、热处理零件的工艺性3、切削加工工艺性4、零件装配的工艺性(四)轴系结构的设计1、滚动轴承的轴系结构设计2、滚动轴承及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和固定方法(1)轴肩和轴环(2)圆螺母(3)套筒(4)轴用弹性挡圈(5)紧定螺钉(6)轴端挡圈(7)销钉(8)其他方法机自083 -20张旭阳、 -19张帆、 -10高升:(五)提高轴系结构刚度的主要措施(1)合理选择轴截面的形状(2)改善支撑(六)提高轴系结构强度的主要措施(1)合理安排轴上载荷的传递路线(2)改善轴上零件结构(3)减少应力集中(4)提高轴颈的表面质量机自083 -12 邱璐、 -25 吴梦、 -29 宋娜:(七)滚动轴承的配合1、滚动轴承配合的特点2、滚动轴承配合的选择(1)载荷大小和方向(2)轴承的工作温度(3)轴承的固定形式(4)轴承的拆装条件(5)轴承的精度等级(八)提高滚动轴承轴系刚度和精度的措施(1)提高轴承支撑刚度和精度(2)选用刚度大的轴承(3)采用多支点轴系(4)轴承预紧(5)合理配置精度机自083-08 唐嘉澜、机自082-02 生小飞、-11 贺仁良:(九)机械润滑方式的概述(十)常用的润滑方式及装置(1)人工加油(脂)润滑(2)滴油油杯润滑(3)油绳、油垫润滑(4)油环、油链润滑(5)侵油及飞溅润滑(6)油雾润滑(7)压力供油润滑(8)定时定量集中自动供油润滑系统(十一)典型零部件润滑方式的选择(1)滚动轴承(2)齿轮及蜗杆传动机自082-10 于军、-30朱光召、 -22金金:(十二)改善滚动轴承轴系的结构工艺性(十三)轴向间隙及轴系轴向位置的调整方法(十四)改善轴的结构工艺性机自084-06 朱洁、 -11 张媛媛、 -15 刘杰:(十五)机械装置密封的概述(1)密封的基本要求(2)常见的密封装置(静、动密封)(十六)组合密封装置(十七)旋转密封装置的工作机理和选择原则(十八)接触式旋转密封装置(1)毡圈密封(2)密封圈(3)唇形油封(4)机械密封机自081-32冷浩威、 -18王剑、 06李亮:(十九)非接触式旋转密封装置(1)迷宫密封(2)离心式密封(3)螺旋密封(二十)静密封装置(1)直接接触密封(2)垫片、垫圈密封(3)密封胶密封(4)字紧式密封机自083-04 赵晶晶、-22 赵丽丽、机自082-25 陈星彤:(二十一)薄板件设计准则(1)薄板翻边准则(2)薄板零件禁攻丝准则(3)薄板件判定标准(4)形状简单准则(5)节省材料准则(6)足够强度刚度准则(7)避免粘刀准则(8)弯曲棱边垂直切割面准则(9)平缓弯曲准则机自082 -12 李冰、 -17 杨紫旭、 -40 王大明:(10)避免小圆形卷边准则(11)槽孔边不弯曲准则(12)复杂结构组合制造准则(13)避免直线贯通准则(14)压槽连通排列准则(15)空间压槽准则(16)局部松弛准则机自081-33 张旭、-21 迮晓晨:(二十二)防腐蚀设计准则(1)避免大面积叠焊准则(2)避免缝隙残留物准则(3)避免局部微观腐蚀环境准则(4)防止流体通道淤积原则(5)避免大温度和浓度梯度差准则(6)防止高速流体准则(7)腐蚀裕度准则(8)最小比表面积准则(9)便利后继措施准则(10)良好力学状态准则机自082-32 陈博、-18 倪鑫、-03宋子芊:(二十三)公差设计准则(1)关键配合尺寸的加工要求明确准则(2)同一道工序准则(3)减少钢体转动位移准则(4)避免双重配合准则(5)最小公称尺寸准则(6)避免累积误差准则(7)形状简单准则(8)最小尺寸数量准则(9)采用弹性元件准则(10)采用调节元件准则机自081-16 张德振、-15 徐景宾、-25 王思宾:(二十四)工艺设计准则(1)螺钉的扭矩扭力要求(2)内孔后处理准则(3)重要安装面受保护准则(4)精密零件包装强化要求准则(5)模具件外观判定(6)工装辅助装配设计准则(7)容易松动的位置加螺纹胶等防松措施(8)易掉细小物件固定准则(9)可更换件方便拆装准则(10)开关防误操作准则(11)重零部件组装中先支撑准则(12)相近组件中明显区分部件准则机自081-24 胡宇博、机自083-02 王华尊、-09 姜明龙:(二十五)焊接件设计准则(1)何连续性原则(2)免焊缝重叠(3)缝根部优先受压(4)免铆接式结构(5)免尖角(6)构的设计便于焊接前、后的处理、焊接的操作和检测(7)接焊缝强度较大,尤其动载荷时优先采用(8)接区柔性准则(9)少的焊接(10)材料的可焊性,碳钢中的碳含量(11)前处理、后处理工艺(12)焊缝受载形式利于焊接工艺准则机自083-42 赵家新、机自083-21 赵飞龙:(二十六)可靠性设计准则(1)冗余法则(2)零流准则(3)可靠的工作原理准则(4)裕度准则(5)全阀准则(6)简单准则机自082-27 刘塑、-19 李鹏鹏、-16 李宝玉:(二十七)力学原理设计准则(1)强度计算和试验准则(2)均匀受载准则(3)力流路径最短准则(4)减低缺口效应准则(5)变形协调准则(6)等强度准则(7)附加力自平衡准则(8)空心截面准则(9)受扭截面凸形封闭准则(10)最佳着力点准则(11)受冲击载荷结构柔性准则(12)避免长压杆失稳准则(13)热变形自由准则机自082-28吴铁健、-29张明、-14张钦亮:(二十八)便于切削设计准则(1)便于退刀准则(2)最小加工量准则(3)可靠夹紧准则(4)一次夹紧成形准则(5)便利切削准则(6)减少缺口效应准则(7)避免斜面开孔准则(8)贯通空优先准则(9)孔周边条件相近准则机自082-06陈浩然、-07李桢、-08石海洋:(二十九)热应力设计准则(1)问题点明确准则(2)知识点明确准则(3)减法结构准则(4)加法结构准则(5)方向调节原则(6)消除温度差准则(7)自由膨胀准则(8)柔性准则机自084-09王川、-17张坚、-32吴朝:(三十)塑胶件设计准则(1)零件配合无变形过应力准则(2)避免翘曲准则(3)细长筋受拉准则(4)避免内切准则(5)避免尖锐棱角准则(6)铸塑构件避免局部材料堆积(7)避免局部表面倒塌准则(8)避免公差精度准则(9)非各向同性准则(10)粘合面剪切力原则(11)螺栓带衬板准则(12)最小壁厚准则(13)避免局部材料堆积准则机自084-13王廷瑞、-30尚男:(三十一)运动部件设计准则(1)可活动部件预防准则(2)运动部件防护和标识准则(3)运动部件长期磨损期储存腐蚀的SFC分析准则(4)磨损后的运动部件安全设计准则(5)最大活动范围受控准则(6)运动部件装配专用工装夹具准则机自084-04胡天宇、-05于乐、-10李承鑫:(三十二)轴支撑设计准则(1)轴向静定准则(2)固定轴承轴向能双向受力准则(3)固定轴承四面定位准则(4)松弛轴承至少一圈定位准则(5)受变载轴承圈固定准则(6)可分离轴承的配合固定准则(7)可分离轴承的调隙准则(8)便利安装拆装准则(9)滚动轴承滑动轴承不混用准则(10)保障轴向定位可靠准则(11)过渡配合准则(12)避免双重配合准则机自084-14徐韬铠、-18卢猛、-20唐洋洋:(三十三)铸件设计准则(1)最小壁厚准则(2)筋长方向柔性准则(3)避免局部材料堆积准则(4)良好的受力状态准则(5)便利模具制作准则(6)脱模方便准则(7)流动畅通准则(8)便于排气准则(9)清除表皮方便准则(10)便于切削加工准则机自084-07王显斌、-19袁家昕、-25谭诗远:(三十四)便于装配设计准则(1)预留装配活动空间准则(2)一道工序只操作揖个活动零件准则(3)装配累积误差受控准则(4)密封圈装配过程光滑过渡准则(5)清洗烘干排液便利准则(6)加工过程表面要求(7)标准工具准则(8)便于运送的原则(9)便于方位识别的准则(10)方便抓取准则机自082-04宁良宇、 -30朱光召、机自084-26 王嘉循:(11)方便定位准则(12)简化运动准则(13)方便接近准则(14)避免同时入轨准则(15)一体化准则(16)简单连接件准则(17)避免高精度装配公差准则(18)组合制造准则(19)便于拆卸准则。

机械设计轴系大作业(最新版)

机械设计轴系大作业(最新版)

轴系部件设计计算说明书学院(系):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班:机械1209设计者:鲍涛(20123067)指导老师:闫玉涛2014 年 12 月13日东北大学目录一、设计任务书及原始数据 (1)二、根据已知条件计算传动件的作用力 (2)2.1计算齿轮处转矩T、圆周力Ft及径向力Fr (2)2.2计算支座反力 (2)三、初选轴的材料,确定材料的机械性能 (3)四、进行轴的结构设计 (3)4.1确定最小直径 (4)4.2设计其余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且初选轴承型号 (4)4.3选择连接形式与设计细部结构 (5)五、轴的疲劳强度校核 (5)5.1轴的受力图 (5)5.2绘制弯矩图 (6)5.3绘制转矩图 (7)5.4确定危险截面 (8)5.5计算安全系数,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8)六、选择轴承型号,计算轴承寿命 (13)6.1计算轴承所受支反力 (13)6.2计算轴承寿命 (14)七、键连接的计算 (14)八、轴系部件的结构装配图 (14)一、设计任务书及原始数据题目: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入轴组合结构设计轴系结构简图带轮受力分析简图原始数据见表1传动件计算结果T=36836NF t=1169.4NF r=425.6N理(ΣM z=0)得出求解b点垂直面支反力R bz的计算公式:R bz=F r/2代入圆周力F t的值,得:R bz=425.6/2=212.8N根据垂直面受力平衡原理(ΣF z=0),得出d点垂直面支反力R dz的计算公式:R dz=F r-R bz带入以求得的b点垂直面支反力的值R bz,得:R dz=425.6-212.8=212.8N2、计算水平面(XOY)支反力根据受力分析图,我们可以利用水平面力矩平衡原理(ΣM y=0)得出求解d点水平面支反力R dy的计算公式:R dy=(Q•s+F t•l/2)/l代入径向力F r与a点带传动轴压力Q的值,得:R dy=(900×100+1169.4×160/2)/160 =1147.2N根据水平面受力平衡原理(ΣF y=0),得出求解b点水平面支反力R by的计算公式:R by=F t-Q-R dy带入d点水平力支反力R dy的值,得:R by=1169.4-900-1147.2=-877.8N三、初选轴的材料,确定材料的机械性能支座反力计算结果R bz=212.8NR dz=212.8NR dy=1147.2NR by=-877.8N四、进行轴的结构设计4.1确定最小直径按照扭转强度条件计算轴的最小值d min。

机械创新设计作业之欧阳音创编

机械创新设计作业之欧阳音创编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作业题目:护栏清洁机院(部):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小组:2组小组成员:指导教师:沈孝芹完成日期:2015.06目录1前言1.1课题的意义目的及背景1.2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1.3课题的指导思想1.4所要解决主要问题2原理方案设计2.1功能设计法的简介2.2功能分析2.3功能原理分析2.4功能分解并列出功能树2.5功能求解列出功能元解形态学矩阵2.6组合形成几种可用原理方案2.7建立评价目标进行方案评价3机构设计3.1机构设计原则的运用与讨论3.2机构的选型3.3机构方案评价3.4机构的构型4结构设计4.1概述4.2结构方案的变异设计4.3设计结果介绍5结论6谢辞7附件摘要工业化的建设使城市人口和车辆逐年增多,人、车道路交通产生很大的矛盾,几乎所有道路拥挤的地方都安上了护栏隔离,城市公路中央护栏可以引导驾驶员的视线,以防车辆驶出路外造成交通事故。

隔离护栏经过日晒雨淋,经常是脏兮兮的,不仅影响路容的整洁美观,而且护栏本身容易损耗。

城市公路中央护栏的清洗,不仅是为了整洁的市容,而且能够延长护栏的使用寿命。

为了保持城市公路中央护栏良好的引导视线功能和清洁美观,需要对护栏进行定期清洗。

人工清洗护栏的劳动强度大,清洗效率低,每人每天大约只能清洗600米左右。

白天车流量很大,人工清洗护栏不安全且影响交通,一般在晚上车流量相对较小时清洗,而晚上清洗时经常有发生车撞环卫工人的事故。

于是城市公路中央护栏清洗机的出现具有实际的意义。

关键词:护栏清洁;智能化;环卫1 前言1.1、课题的意义目的及背景目前,针对城市道路护栏的清洗方式主要有两种:人工清洗和借助汽车所配高压水洗刷清洗。

但人工清洗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清洗效率低,一般每人每天只能清洗300米左右的护栏;且环卫工人作业时身处于高速行驶的机动车辆中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在交通道路比较狭窄的地段危险系数更高;经常身处汽车噪音大、车量尾气浓度高的工作环境下对工人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机械设计大作业(参考)

机械设计大作业(参考)

机械设计实训班级:08061041学生:王武学号:20080008指导教师:刘昭琴完成时间:2010年1月15日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CAD设计》任务书课程代码:01030039 题号: A2 发给学生:王武题目: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1—V带传动2—运输带3—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电动机6—卷筒已知条件:1. 卷筒效率0.96(包括卷筒与轴承的效率损失);2. 工作情况: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3. 使用折旧期10年;4. 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设计工作量:1. 减速器装配图1张(A0或A1);2. 低速轴和低速轴齿轮的零件图各1张(比例1:1);3. 设计说明书1份,约30页,1万字左右。

说明书要求:1. 说明书既可手写也可打印,纸张为A4打印纸,页边距为左2.5cm、右2cm、上2cm、下2cm;说明书内大标题三号宋体,小标题小三号宋体,正文小四号宋体且为单倍行距。

2. 说明书包括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和总结,请按该顺序装订。

必须按给定题号的参数做设计,否则作不及格处理。

交出设计所有资料的最后时间:2010.01.15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任务 (1)三.课程设计的步骤 (1)四.课程设计的有关注意事项 (2)第二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3)一.分析和拟定传动方案 (3)二.选择电动机型号 (4)三.计算总传动比和合理分配传动比 (6)四.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6)第三章传动零件的设计 (7)一.选择联轴器的类型和型号 (7)二.设计减速器外传动零件 (7)三.设计减速器内传动零件 (8)第四章减速器箱体的设计 (23)第五章润滑方式和密封类型的选择 (24)个人总结 (26)。

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大作业

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大作业

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大作业引言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的意义、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

意义与挑战机械创新设计的意义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的意义在于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通过创新设计,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效率和可靠性,为各行业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机械创新设计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创新设计的挑战机械创新设计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技术创新需要不断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设计范式,需要工程师具备广泛的知识和创新能力。

其次,机械创新设计需要与不同行业的需求相结合,需要深入了解各行业的特点和需求,才能设计出更适用的机械设备。

此外,机械创新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需要设计出更节能、环保的机械设备。

应对策略多学科融合机械创新设计需要多学科的融合,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知识。

只有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才能产生创新的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

因此,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加强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应对机械创新设计挑战的重要策略。

创新设计方法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机械创新设计的需求,需要采用更加创新的设计方法。

例如,可以借鉴生物学的原理,设计出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机械结构。

可以采用仿真和虚拟实验的方法,提前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智能化设计和优化。

实例分析机器人创新设计机器人是机械创新设计的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创新设计,可以实现机器人的智能化、灵活化和高效化。

例如,可以设计出具有自主导航和感知能力的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线、医疗护理、农业等领域。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可以学习和适应不同环境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哈工大工程机械金属结构大作业

哈工大工程机械金属结构大作业

哈工大工程机械金属结构大作业工程机械金属结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机械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我选择了工程机械金属结构的大作业。

大作业的主题是进行一个工程机械金属结构的设计与制造,可选题目包括机箱、机座、托架等等。

我选择了机箱作为我的大作业课题,因为机箱作为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结构的设计和制造至关重要。

首先,我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了解到机箱的设计需要考虑机箱的受力分析、结构设计以及材料的选取。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我采用了有限元软件来进行模拟分析,对机箱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的受力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根据受力分析的结果,我确定了机箱的主要结构和尺寸,并进行了初步的结构设计。

接下来,我开始考虑机箱的制造工艺。

由于机箱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刚度,我选择了铝合金作为机箱的材料。

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非常适合用于工程机械金属结构的制造。

我与厂家进行了合作,根据机箱的设计图纸,定制了一批符合要求的铝合金板材。

在制造过程中,我采用了数控冲床和数控弯曲机来进行切割和弯曲加工。

通过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机箱的加工精度和一致性。

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多次的试验验证,最终完成了机箱的制造工艺。

在整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对受力分析和结构设计的理解和掌握。

这需要我广泛阅读各种相关的书籍和论文,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

其次是在材料选取和制造工艺上的选择和优化。

这需要我与厂家和专家进行密切合作,进行多次的沟通和协商。

通过这个大作业,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工程机械金属结构的设计与制造,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完成这个大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学会了如何去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总结来说,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机械金属结构大作业是一门非常有挑战性的课程。

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学生具备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大作业

机械创新设计大作业

拖把涮洗桶随着我国拖把市场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一些生产技术应用与研发也成为业内企业关注的焦点。

目前,市场上虽然出现了一些新式拖把,但在最基本的使用方面和老式的拖把相比,也没什么差别。

不管是新式还是老式,但最使用户感觉不便的是拖把洗净后要把水拧干的确很为难,不是用脚踩就是用手拧,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劲,同时又弄脏双手,特别是冬天使用起来又冷又不卫生。

也有把拖把洗净后挂于墙壁自然脱水,这样使其长时间处于很湿的状态下而影响拖把的使用寿命。

通过本次的设计,拖把洗涤甩干机能满足加工需求,保证加工精度,使用较为方便,工作可靠,便于维修、调整。

提高了工作效率,预计能达到设计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由于知识的缺乏和实践经验的不足,难免有些遗漏,疏忽及错误,望老师能够批评指正。

需要解决的问题A. 拖把洗涤甩干机的框架思路设计B. 拖把洗涤甩干机的结构方案a)总体方案b)结构组成c)传动机构及其运动原理C. 拖把洗涤甩干机的设计方案与分析a)总体与零部件的设计思路b)结构设计与分析c)功能设计与分析D. 拖把洗涤甩干机主要零部件的Pro/E三维造型图和CAD的二维图总体设计本次设计的拖把洗涤甩干机,运用了创新设计方法里系统分析法中的设问探求法和缺点列举法等、联想类比法中的联想法和类比法等,进行了总体的结构方案设计和组成结构以及运动原理的设计。

针对目前拖把的一系列问题,为此设计的该拖把洗涤甩干机由外到内满足:(1)装置为脚踏式,整体呈“L”型。

(2)组成结构有扶手(含卡套),箱体,甩水筒,洗涤波轮,踏板,齿轮传动机构,排水管,滚轮等组成。

(3)卡套可以使拖把放入甩水筒时,拖把杆在筒的中心线上,有效的减少震荡,提高除水效率。

卡套松紧可以调节。

(4)发挥洗涤和除水功能的甩水筒和波轮分别安装在两厢(材料均来自废旧的家用小型洗衣机,废物再利用,节省成本),呈阶梯形布置,底下接有排水管。

(5)齿轮传动机构(含有锥齿轮,单向轴承和带轮传动)集体安装于一张底板,和排水管安置于箱体腹部,保证外形美观。

机械设计大作业二设计螺旋起重器(千斤顶)

机械设计大作业二设计螺旋起重器(千斤顶)

机械设计大作业二-设计螺旋起重器(千斤顶)机械设计大作业报告二:设计螺旋起重器(千斤顶)一、设计题目:螺旋起重器(千斤顶)的设计二、设计背景与目的在工程领域,起重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用于进行物体的提升、降落和搬运。

螺旋起重器作为一种常见的起重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好等优点。

本次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款结构合理、性能稳定的螺旋起重器(千斤顶),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

三、设计要求与参数1.设计要求(1)最大起重量:1000kg(2)最大起重高度:100mm(3)螺旋直径:16mm(4)螺旋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5)设备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和冲击。

2.设计参数(1)材料选择:优质碳素结构钢(如Q235)(2)驱动方式:手动操作(3)传动方式:螺旋传动(4)结构形式:采用紧凑型设计,便于携带和使用。

四、设计步骤与方案1.确定总体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和参数,确定螺旋起重器的总体方案。

主要包括传动方式、结构形式、操作方式等。

考虑到手动操作的特点,设计时应注重设备的便携性和易用性。

2.结构设计根据总体方案,进行结构设计。

主要包括螺旋部分的长度、直径和材质选择,以及支撑部分的材料和结构形式等。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设备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3.传动系统设计根据总体方案和结构设计,进行传动系统的设计。

主要包括传动轴的直径、长度和材质选择,以及齿轮或蜗轮蜗杆等传动元件的选择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传动效率、平稳性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4.操作系统设计根据总体方案和结构设计,进行操作系统的设计。

主要包括操作手柄的形状、长度和材质选择,以及操作机构的运动方式和结构设计等。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操作简便、省力和安全等因素。

5.校核与分析对所设计的螺旋起重器进行校核与分析,主要包括强度校核、刚度校核和稳定性分析等。

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图纸绘制与说明根据所设计的螺旋起重器,绘制相关图纸,包括总装图、部件图和零件图等。

《机械精度设计》大作业示例模板

《机械精度设计》大作业示例模板

机械精度设计课程大作业题目: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的精度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的精度设计
如图所示为一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出轴,该轴材料为45钢,生产批量为大批量,该轴上的φ55mm轴颈分别与两个规格相同的0级滚动轴承的内圈配合,轴承工作时外圈固定,内圈与轴颈一起旋转,负荷状态为轻负荷,φ60mm的轴径和φ45mm轴头分别与齿轮基准孔配合,φ62mm轴段的两端面分别为齿轮和滚动轴承内圈的轴向定位基准面,试设计该轴的尺寸精度、几何精度、表面精度,并将设计结果以零件图的形式表达。

1、轴类零件的结构简图(电子版)
说明: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和基本尺寸即可,各项公差要求是要设计的部分,无需标注。

2、评分标准(该表可单独作为1页)
3、轴类零件的精度设计图(A3手绘)TG801 65 P224。

2016新编机械系统设计课程大作业

2016新编机械系统设计课程大作业

《机械系统设计》大作业指导书《机械系统设计》大作业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

通过大作业练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

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

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通过设计,使学生获得机械系统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课程设计题目:1、针对一种较为熟悉的机械产品(如手表、洗衣机、摩托车、变速自行车、家用缝纫机、健身器材等)进行以下分析:1)该机械产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利用网上资源和市场);2)机械系统的功能分析(画出功能结构图,分析各子功能的实现原理);3)对该产品的支承系统、控制系统、操纵系统和安全系统进行分析、对产品进行价值分析,提出技术经济方面的改进方案;4)对产品进行总体评价,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可以是子功能实现方案,也可以是支承方案的改进等),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注:2人一组,自行结对。

论文要求:一、封面二、中文摘要(100-150字),关键词(4-5个)三、目录四、正文,分章节,比如第一章(电风扇市场调研 1.1 电风扇使用场合1.2 电风扇种类1.2.1 吊扇1.2.2 落地扇第二章(另起一页)第X章结论1) 2)参考文献具体格式要求参见《浙江农林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系列材料2011版》《机械系统设计》课程大作业院(系)专业学生姓名班号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市委组织部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为重点,全面启动“大教育、大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机械结构创新设计及应用大作业-双齿条往复式移动机构原理及结构设计

机械结构创新设计及应用大作业-双齿条往复式移动机构原理及结构设计

机械机构创新设计及应用大作业(2015年春季学期)题目: 双齿条往复式移动机构原理及结构设计姓名:学号:1120810125 班级: 1208101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日期:2015.6.5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要求1 按附录的撰写规范独立完成课程论文撰写,拒绝雷同,否则按零分处理2 大作业需同时提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予以存档,电子文档由班长收齐(缺电子文档得零分),统一发送至:jkliu@一、设计题目1、设计要求1)双齿条往复式移动机构原理如下图所示2 3 41-上齿条2-下齿条3-不完全齿轮4-框架图1双齿条往复式移动机构原理图2)当双齿条向右运动时需产生不小于1000N的推力。

3)运动的最大速度0.05m/s。

4)往复运动行程土50mmm。

2、需完成工作1)论述其原理,给出不卡死的条件。

2)给出结构设计(必须给出齿条的支承、导向、齿轮的支承)。

3)提示:图中虽然给出了齿条由两侧推杆支承和导向,也可以把支承和导向设计在齿条上,然后在右侧设计一个推杆。

二、工作原理介绍本装置是利用不完全齿轮的定向转动,通过改变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位置来实现往复运动。

假设齿轮转向为逆时针,转速为■ rad/so结合图1所示,当不完全齿轮的有齿部分与上部齿条啮合时,齿条向左运动,速度v = -「r (向右为正方向);当不完全齿轮的有齿部分与下部齿条啮合时,齿条向右运动,速度v=「r。

当齿轮与齿条不啮合时,运动台(即齿条)停止运动。

三、不卡死条件如图1所示,当不完全齿轮的轮齿与上下两个齿条同时接触时,机构会出现卡死现象。

为了防止在运动过程中机构卡死,必须保证r f:2 arcs in其中:::齿轮与齿条不啮合时所能的转动角度;r f :不完全齿轮有齿部分齿根圆半径;r a:不完全齿轮有齿部分齿顶圆半径;四、齿轮齿条设计1、齿轮结构设计由不卡死条件:::2 arcsin^其中:::不完全齿轮有齿部分对应的圆心角;r f :不完全齿轮有齿部分齿根圆半径,r^ (z 2)m/ 2 ;r a:不完全齿轮有齿部分齿顶圆半径,r f =(z-2.5)m/2 ;z:完全齿轮齿数。

打孔机的结构原理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

打孔机的结构原理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作业(打孔机的设计)一、设计任务书 (1)二、确定总共能(黑箱) (2)三、确定工艺原理 (2)(一)机构的工作原理: (2)(二)原动机的选择原理 (2)(三)传动机构的选择和工作原理 (3)四、工艺路线图 (5)五、功能分解(功能树) (5)六、确定每种功能方案,形态学矩阵 (5)七、系统边界 (7)八、方案评价 (7)九、画出方案简图 (8)十、总体布局图 (9)十一、主要参数确定 (9)十二、循环图 (13)一、设计任务书表1二、确定总共能(黑箱)的轮机通过齿轮传动带动齿条上下平稳地运动,这样动力头也就能带动刀具平稳地上下移动从而保证了较高的加工质量。

(二)原动机的选择原理(1)原动机的分类原动机的种类按其输入能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A.一次原动机此类原动机是把自然界的能源直接转变为机械能,称为一次原动机。

属于此类原动机的有柴油机,汽油机,汽轮机和燃汽机等。

B.二次原动机此类原动机是将发电机等能机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能量转变为机械能,称为二次原动机。

属于此类原动机的有电动机,液压马达,气压马达,汽缸和液压缸等。

(2)选择原动机时需考虑的因素:1:考虑现场能源的供应情况。

2:考虑原动机的机械特性和工作制度与工作相匹配。

3:考虑工作机对原动机提出的启动,过载,运转平稳等方面的要求。

4:考虑工作环境的影响。

5:考虑工作可靠,操作简易,维修方便。

6:为了提高机械系统的经济效益,须考虑初始成本和运转维护成本。

综上所述,在半自动钻床中最益选择二次原动机中的电动机作为原动件。

(三)传动机构的选择和工作原理(1)传动机构的作用1、把原动机输出的转矩变换为执行机构所需的转矩或力。

2、把原动机输出的速度降低或提高,以适应执行机构的需要。

3、把原动机输出的等速回转运动转变4、实现由一个或多个动力机驱动或若干个速度相同或不同的执行机构。

(2)传动机构选择的原则1:对于小功率传动,应在考虑满足性能的需要下,选用结构简单的传动装置,尽可能降低初始费用。

哈工大《机械机构创新设计及应用》大作业.

哈工大《机械机构创新设计及应用》大作业.

哈工大《机械机构创新设计及应用》大作业.《机械机构创新设计及应用》大作业(2014年春季学期)大作业一题目:两个齿条机构串联组合的位移机构原理及结构设计1 大作业二题目:柔性铰链及其应用姓名崔晓蒙学号1110811005班级1108110班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报告提交日期2014.6.11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大作业要求1.完成课堂布置的2道大作业题,拒绝雷同和抄袭,否则均为零分;2.大作业最好包含自己的体会等;3.大作业统一用该模板撰写,字数不限,表达清晰完整即可;4.正文格式:小四号字体,行距为1.25倍行距;5.用A4纸双面打印(节约用纸);左侧装订,1枚钉;6.大作业需同时提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予以存档,电子文档由班长收齐(缺电子文档得零分),统一发送至:********************.cn;7.此页不得删除。

评语:教师签名:年月日题目一设计题目5——两个齿条机构串联组合的位移机构原理及结构设计1 (2人)1设计要求1) 两个齿条串联的位移机构如图1所示1、2-齿条r1'、r2'—双联齿轮的节圆半径S1、S2—位移量图1 两个齿条串联的位移机构原理图说明:图1中,气缸活塞推动齿条1运动,双联齿轮位置不变2) 齿条2需产生不小于1000N的推力3) 运动的最大速度0.1m/s4) 往复运动行程±300mm2需完成工作1) 论述其原理,给出上齿条(齿条2)的位移S2与气缸位移为S1之间的关系。

2) 给出大致的结构设计(必须给出齿条的支承、导向、齿轮的支承,气缸不需要设计)1.该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1.1结构分析由结构简图分析可知,这种两个齿条机构串联组合的位移机构由两个齿条及其对应的导轨,节圆半径分别为r 1'、r 2'的双联齿轮及其固定轴和一个气缸组合而成。

气缸是它的动力源,最终所需要的运动或者动力由上面的齿条2输出,所以它属于执行件,而中间固定的齿轮则属于传动件。

机械创新设计大作业

机械创新设计大作业
设计大作业
09140510003
机设 0921
图 2:垃圾桶三维
二维 Auto CAD 图如图 3 所示
图 3.车用垃圾箱二维 CAD 图
4
机械创新设计大作业
09140510003
机设 0921
图 4.车用垃圾桶部件示意图
5
机械创新设计大作业
09140510003
7
机械创新设计大作业
09140510003
机设 0921
二:TRIZ 理论的应用 1.根据 TRIZ 理论中技术进化法则, 设想和规划如下产品的发展趋势 或技术路线 (1)轴承的发展路线 单排球轴 承 (2)手机—个人通讯设备 单功能通讯手机 短信通话手机 照相功能手机 娱乐音影手机 智能手机 多排球轴承 微球轴承 气体轴承 磁悬浮轴承
2
机械创新设计大作业
09140510003
机设 0921
中将为垃圾箱手持杆,当前很多垃圾箱并未有用于手持的部分,但是 在公交车上垃圾箱装满要及时处理,而为避免杂物将弄脏,对司机来 说和不便,所以我讲垃圾箱加上一个手持杆,但要将垃圾倒出时能很 方便;考虑强度问题,杆半径初步为 R=20;第三部分为手持杆尾的 吸盘, 主要用于将垃圾箱与公交车吸附一起, 这样可以讲垃圾箱固体, 从而解决垃圾箱移动问题,再设计中吸盘要能有足够面积,由 P= F S 得,力 F=PS,能承受垃圾箱整体重量。且橡胶吸盘可移动,方便司 机使用,最大程度节省公交车空间。
图 5:半自动黑板擦机构 各构件作用如下:
6
机械创新设计大作业
09140510003
机设 0921
1.黑板擦杆
2.主运动杆
3:黑板
4:杆,左右水平运动
设计说明:杆 1 与擦黑板的杆 2 为一曲柄滑块机构,杆 1 的圆周运 功带动 2 的运动。其中构件 4 垂直固定,只能做水平运动,主要作用 为保证 2 杆强度和垂直度,防止杆 2 的损害和擦除过程中的不均衡。 这种设计的半自动黑板擦,通过交流电机提供动力,使得整个机构运 动。能做到: (1) 力度适当,要能擦掉痕迹; (2) 能清除死角; (3) 操作容易,结构简单,去除痕迹快; (4) 闲置时,不影响正常板书

0-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大作业-要求 (1)(1)

0-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大作业-要求 (1)(1)

课程大作业学生须完成2个课程大作业:机器方案及传动设计、支承轴系部件装置设计。

课程大作业的设计工况条件、设计参数与所选课程设计题目和参数一致,并与后续学期课程教学内容并行实施(温馨提醒:望保留计算数据,备后续第三学期课程设计再次使用),按规定时间节点提交。

大作业成绩计入平时成绩。

1)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每位同学一组设计参数和工作条件,技术参数和工作条件应交叉组合,不得重复。

2) 课程大作业学生须独立完成。

课程大作业具体内容要求如下:(1) 课程大作业 1:机器方案及传动设计本课程大作业按自行选定的课程设计题目和设计参数进行设计。

1) 机器传动方案给出2-3种方案,进行评价,优选一种方案。

2) 机器结构方案设计包括装配方案、结构布局、支承方案、连接方案。

给出2-3种方案,进行评价,优选一种方案。

3) 驱动方案设计根据设计要求选定电动机类型及型号。

4) 运动与动力参数计算各级传动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总传动比和各级传动比、转速、功率、转矩等。

5) 传动性能设计根据传动方案,进行相应传动零部件设计,如带轮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或螺旋传动等性能设计与校核。

6)传动件结构设计根据传动方案,传动性能设计,进行相应传动件结构设计。

具体要求:1) 画出方案简图并进行评价,方案简图与评价结果均汇总于设计报告中。

2) 按规定模板撰写设计报告。

3) 方案图(要表述清楚,利于不同设计者理解本人设计表达)。

4) 传动零件零件图绘制(零件图采用CAD软件绘制)(2) 课程大作业 2:支承轴系部件装置设计本课程大作业按本课程前期自行选定的课程设计题目和设计参数进行设计(为课程大作业1的局部结构的详细结构设计,属于部件装配图)。

1)完成轴系支承方案设计给出2-3种支承方案,进行评价,优选一种方案。

2)支承轴系部件装置结构设计完成设计方案传动轴系装置结构设计。

3)轴的性能分析4)轴承的性能分析5)键/销性能分析具体要求:1)画出轴系支承结构图(A2或A3图幅,按适当比例绘制)2)按模板撰写设计报告。

机械设计作业集范文

机械设计作业集范文

机械设计作业集范文1.简介(200字):机械设计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工程学科,它涵盖了从机械原理到机械构件设计的整个过程。

机械设计作为大多数机械设备和系统创建和改进的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个机械设计的作业题目,并提供相应的解答。

2.题目1:滚动轴承设计(300字):设计一个用于汽车悬挂系统的滚动轴承。

要求该轴承能够承受特定的载荷和转速,并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和寿命。

请给出该轴承的几何参数、材料选择和设计计算。

解答:滚动轴承的设计需要考虑载荷和转速的影响,以及材料的选择。

首先,通过载荷和转速计算得到所需的基本参数,包括轴承直径、内外圈的宽度等。

然后根据这些参数,选取适合的材料,如优秀的滚动轴承钢。

同时,还需计算轴承的寿命,选择合适的类型和结构。

最后,进行结构优化和强度分析,确保轴承的可靠性和寿命。

3.题目2:齿轮传动设计(300字):设计一个用于农机的齿轮传动系统,要求具有高传动效率和强大的承载能力。

系统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轴承等构件。

请给出齿轮的模数、齿数和设计计算。

解答:齿轮传动系统设计需要考虑传动效率和承载能力。

首先,根据传动比和转速确定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模数和齿数。

然后,根据承载能力计算所需齿轮的材料,如硬质合金钢。

接下来,进行齿轮的强度计算,包括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

最后,进行齿轮的几何优化,以满足传动效率的要求。

4.题目3:连杆机构设计(300字):设计一个连杆机构,用于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该机构需要具有高精度和无振动的特点。

请给出连杆长度和设计计算。

解答:连杆机构设计需要考虑精度和振动问题。

首先,确定机构的运动要求,包括转角和速度。

然后,根据运动要求确定连杆的长度和关节点的位置。

接下来,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计算机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最后,进行振动分析和优化设计,确保连杆机构的稳定性和精度。

5.结论(200字):机械设计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需要进行准确的计算和优化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及设计课程设计大作业

机械制造装备及设计课程设计大作业

机械制造装备及设计课程设计大作业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在机械制造装备及设计课程的学习中,大作业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实践,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综合考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设计》课程大作业一、课程大作业的目的:1、课程大作业属于机械专业设计类课程的延续,是机械系统设计的一次全面训练,可以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课程大作业,进一步学习掌握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公差与配合、金属工艺学、材料热处理及结构工艺等相关知识,联系实际并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提高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2、加强学生运用有关设计资料、设计手册、标准、规范及经验数据的能力,提高技术总结及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实施的前期技术准备。

二、课程大作业的基本要求:1、分组与选题:①自由组合,每组原则上三人(最少2人);每组的同学统一提交、共同答辩。

②具体课题题目(由指导教师给出),同组同学集体研讨后完成。

2、大作业的基本要求:①大作业的论述必须合理;②大作业中的内容要注明出处,注明资料来源(参考文献及资料);③总的文字(含图、表)不少于2万字,使用标准A4纸打印成稿(文字选用宋体小四号,页边距均为2cm,单倍行距),封面需要注明课题详细名称、参加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等。

三、课程大作业题目及其要点举例说明在下列的机械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机械结构性能的途径或措施有那些?(围绕题目和要点)机自082-28吴铁健、-29张明、-14张钦亮:(二十八)便于切削设计准则(1)便于退刀准则(2)最小加工量准则(3)可靠夹紧准则(4)一次夹紧成形准则(5)便利切削准则(6)减少缺口效应准则(7)避免斜面开孔准则(8)贯通空优先准则(9)孔周边条件相近准则机自083 -06焦文、-36张浩然、-14丁世洋:(一)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1、载荷分担2、载荷均布3、减少机器零件的应力集中4、利用设置肋板的措施提高刚度(二)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1、改善润滑条件2、合理选择摩擦副的材料和如处理3、使磨损均匀,避免局部磨损4、调节和补偿机自083 -07李重阳、-18左野、-17何权峰:(三)提高工艺性的结构设计1、铸造零件的工艺性2、热处理零件的工艺性3、切削加工工艺性4、零件装配的工艺性(四)轴系结构的设计1、滚动轴承的轴系结构设计2、滚动轴承及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和固定方法(1)轴肩和轴环(2)圆螺母(3)套筒(4)轴用弹性挡圈(5)紧定螺钉(6)轴端挡圈(7)销钉(8)其他方法机自083 -20张旭阳、-19张帆、-10高升:(五)提高轴系结构刚度的主要措施(1)合理选择轴截面的形状(2)改善支撑(六)提高轴系结构强度的主要措施(1)合理安排轴上载荷的传递路线(2)改善轴上零件结构(3)减少应力集中(4)提高轴颈的表面质量机自083 -12 邱璐、-25 吴梦、-29 宋娜:(七)滚动轴承的配合1、滚动轴承配合的特点2、滚动轴承配合的选择(1)载荷大小和方向(2)轴承的工作温度(3)轴承的固定形式(4)轴承的拆装条件(5)轴承的精度等级(八)提高滚动轴承轴系刚度和精度的措施(1)提高轴承支撑刚度和精度(2)选用刚度大的轴承(3)采用多支点轴系(4)轴承预紧(5)合理配置精度机自083-08 唐嘉澜、机自082-02 生小飞、-11 贺仁良:(九)机械润滑方式的概述(十)常用的润滑方式及装置(1)人工加油(脂)润滑(2)滴油油杯润滑(3)油绳、油垫润滑(4)油环、油链润滑(5)侵油及飞溅润滑(6)油雾润滑(7)压力供油润滑(8)定时定量集中自动供油润滑系统(十一)典型零部件润滑方式的选择(1)滚动轴承(2)齿轮及蜗杆传动机自082-10 于军、-30朱光召、-22金金:(十二)改善滚动轴承轴系的结构工艺性(十三)轴向间隙及轴系轴向位置的调整方法(十四)改善轴的结构工艺性机自084-06 朱洁、-11 张媛媛、-15 刘杰:(十五)机械装置密封的概述(1)密封的基本要求(2)常见的密封装置(静、动密封)(十六)组合密封装置(十七)旋转密封装置的工作机理和选择原则(十八)接触式旋转密封装置(1)毡圈密封(2)密封圈(3)唇形油封(4)机械密封机自081-32冷浩威、-18王剑、06李亮:(十九)非接触式旋转密封装置(1)迷宫密封(2)离心式密封(3)螺旋密封(二十)静密封装置(1)直接接触密封(2)垫片、垫圈密封(3)密封胶密封(4)字紧式密封机自083-04 赵晶晶、-22 赵丽丽、机自082-25 陈星彤:(二十一)薄板件设计准则(1)薄板翻边准则(2)薄板零件禁攻丝准则(3)薄板件判定标准(4)形状简单准则(5)节省材料准则(6)足够强度刚度准则(7)避免粘刀准则(8)弯曲棱边垂直切割面准则(9)平缓弯曲准则机自082 -12 李冰、-17 杨紫旭、-40 王大明:(10)避免小圆形卷边准则(11)槽孔边不弯曲准则(12)复杂结构组合制造准则(13)避免直线贯通准则(14)压槽连通排列准则(15)空间压槽准则(16)局部松弛准则机自081-33 张旭、-21 迮晓晨:(二十二)防腐蚀设计准则(1)避免大面积叠焊准则(2)避免缝隙残留物准则(3)避免局部微观腐蚀环境准则(4)防止流体通道淤积原则(5)避免大温度和浓度梯度差准则(6)防止高速流体准则(7)腐蚀裕度准则(8)最小比表面积准则(9)便利后继措施准则(10)良好力学状态准则机自082-32 陈博、-18 倪鑫、-03宋子芊:(二十三)公差设计准则(1)关键配合尺寸的加工要求明确准则(2)同一道工序准则(3)减少钢体转动位移准则(4)避免双重配合准则(5)最小公称尺寸准则(6)避免累积误差准则(7)形状简单准则(8)最小尺寸数量准则(9)采用弹性元件准则(10)采用调节元件准则机自081-16 张德振、-15 徐景宾、-25 王思宾:(二十四)工艺设计准则(1)螺钉的扭矩扭力要求(2)内孔后处理准则(3)重要安装面受保护准则(4)精密零件包装强化要求准则(5)模具件外观判定(6)工装辅助装配设计准则(7)容易松动的位置加螺纹胶等防松措施(8)易掉细小物件固定准则(9)可更换件方便拆装准则(10)开关防误操作准则(11)重零部件组装中先支撑准则(12)相近组件中明显区分部件准则机自081-24 胡宇博、机自083-02 王华尊、-09 姜明龙:(二十五)焊接件设计准则(1)何连续性原则(2)免焊缝重叠(3)缝根部优先受压(4)免铆接式结构(5)免尖角(6)构的设计便于焊接前、后的处理、焊接的操作和检测(7)接焊缝强度较大,尤其动载荷时优先采用(8)接区柔性准则(9)少的焊接(10)材料的可焊性,碳钢中的碳含量(11)前处理、后处理工艺(12)焊缝受载形式利于焊接工艺准则机自083-42 赵家新、机自083-21 赵飞龙:(二十六)可靠性设计准则(1)冗余法则(2)零流准则(3)可靠的工作原理准则(4)裕度准则(5)全阀准则(6)简单准则机自082-27 刘塑、-19 李鹏鹏、-16 李宝玉:(二十七)力学原理设计准则(1)强度计算和试验准则(2)均匀受载准则(3)力流路径最短准则(4)减低缺口效应准则(5)变形协调准则(6)等强度准则(7)附加力自平衡准则(8)空心截面准则(9)受扭截面凸形封闭准则(10)最佳着力点准则(11)受冲击载荷结构柔性准则(12)避免长压杆失稳准则(13)热变形自由准则机自082-28吴铁健、-29张明、-14张钦亮:(二十八)便于切削设计准则(1)便于退刀准则(2)最小加工量准则(3)可靠夹紧准则(4)一次夹紧成形准则(5)便利切削准则(6)减少缺口效应准则(7)避免斜面开孔准则(8)贯通空优先准则(9)孔周边条件相近准则机自082-06陈浩然、-07李桢、-08石海洋:(二十九)热应力设计准则(1)问题点明确准则(2)知识点明确准则(3)减法结构准则(4)加法结构准则(5)方向调节原则(6)消除温度差准则(7)自由膨胀准则(8)柔性准则机自084-09王川、-17张坚、-32吴朝:(三十)塑胶件设计准则(1)零件配合无变形过应力准则(2)避免翘曲准则(3)细长筋受拉准则(4)避免内切准则(5)避免尖锐棱角准则(6)铸塑构件避免局部材料堆积(7)避免局部表面倒塌准则(8)避免公差精度准则(9)非各向同性准则(10)粘合面剪切力原则(11)螺栓带衬板准则(12)最小壁厚准则(13)避免局部材料堆积准则机自084-13王廷瑞、-30尚男:(三十一)运动部件设计准则(1)可活动部件预防准则(2)运动部件防护和标识准则(3)运动部件长期磨损期储存腐蚀的SFC分析准则(4)磨损后的运动部件安全设计准则(5)最大活动范围受控准则(6)运动部件装配专用工装夹具准则机自084-04胡天宇、-05于乐、-10李承鑫:(三十二)轴支撑设计准则(1)轴向静定准则(2)固定轴承轴向能双向受力准则(3)固定轴承四面定位准则(4)松弛轴承至少一圈定位准则(5)受变载轴承圈固定准则(6)可分离轴承的配合固定准则(7)可分离轴承的调隙准则(8)便利安装拆装准则(9)滚动轴承滑动轴承不混用准则(10)保障轴向定位可靠准则(11)过渡配合准则(12)避免双重配合准则机自084-14徐韬铠、-18卢猛、-20唐洋洋:(三十三)铸件设计准则(1)最小壁厚准则(2)筋长方向柔性准则(3)避免局部材料堆积准则(4)良好的受力状态准则(5)便利模具制作准则(6)脱模方便准则(7)流动畅通准则(8)便于排气准则(9)清除表皮方便准则(10)便于切削加工准则机自084-07王显斌、-19袁家昕、-25谭诗远:(三十四)便于装配设计准则(1)预留装配活动空间准则(2)一道工序只操作揖个活动零件准则(3)装配累积误差受控准则(4)密封圈装配过程光滑过渡准则(5)清洗烘干排液便利准则(6)加工过程表面要求(7)标准工具准则(8)便于运送的原则(9)便于方位识别的准则(10)方便抓取准则机自082-04宁良宇、-30朱光召、机自084-26 王嘉循:(11)方便定位准则(12)简化运动准则(13)方便接近准则(14)避免同时入轨准则(15)一体化准则(16)简单连接件准则(17)避免高精度装配公差准则(18)组合制造准则(19)便于拆卸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