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杵磨针》教学设计
1.读背小古文。
2.学习读小古文的方法——猜读、补白。
3.认识文言文单字成词的特点,知道古今义。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一、猜人物:李白
师:今天我们要读的这个文言文小故事,跟他有关,他是谁呢?先猜猜看。
1.他是唐代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他被世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生:李白
李白,一点儿都不陌生,他才高八斗,出口成章,他的诗篇,誉满天下。他的诗句张口就能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可你知道吗?李白小时候,有些不太愿意读书,很贪玩。今天我们读的这个故事,就是他小时候的故事,叫《铁杵磨针》,一起读读。注意这个“杵”字读音。再读。什么意思,谁知道?(把铁棒磨成针)
二、读正确、有节奏
师:打开书,翻到52页,先自己去读读,看能否把字音读准,对句的停顿拿不准的地方,在旁边打个小问号。开始。(生练读)
师:不着急,再去读一读,看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停顿的问题。(生再练读)师:现在觉得,有八九分把握,能读对的,举手。(指2名读)
师:我特别留意这其中的几个新字读准了吗?媪、妪、拙、卒,都读准了。一起读读。
师:好,读得不赖。下面拿起笔,我来读,你们听,与你的哪个地方停顿的不一样,用笔标一下。(生听)
师:听准了吗?再练习着读一读。(生读)
师:现在,有十分把握能读准读对的,举手。(指2名读)
师:如果不仅能读准确,读出小古文特有的味道来,就更好了。谁再试试。
师:看,小古文就当这么读。就这样读古文。我们一起读。(齐读)读着读着,其中那种音乐的美感就出来了。
师:这个文言文小故事,共有6句话。咱男女生一人一句交替着读读。
师:咱们再换换行,一小句一行,成诗的样式,再读。谁来?
师:古人读的文章从右往左读,且没标点,读文讲究句读,就是要依文义,自已读出停顿来,咱也来试试,读读这没有标点的文言文,谁敢挑战一下?(指名读)
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师: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这么短小的一篇文言文,老师我提几个问题,看能不能答的上来?
师:第一问: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
生:磨针溪。
师:磨针溪在哪儿?
生:在眉州象耳山下。
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文中第一句明明白白的写着。谁能通过读,让我们听清楚,这故事发生的地方。
生:读。
师:还可以怎么读?
生:读。
师:第二问,这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李白)(老师有些明知故问了),那我找一人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圈,文中的哪些词是来称呼李白的?
生:李太白,白,太白
师:这有意思了,一会儿李太白,一会儿白,又一会儿太白,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生:因为李白字太白。这自然指的是同一个人。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不重复,富有变化美。
师:第三问,故事中还有一个人物,是谁?
生:老媪,
师:对她的称呼,还有一种说法,找找看。
生:老妪
师:大胆猜猜看,老媪、老妪什么意思?得猜的有理有据。
生:老女人。年老的女子。
师:很会思考。对年老的女子,我们该怎么称呼?
生:老奶奶,老婆婆。老太太
师:李白和老奶奶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同桌两个,合作着读读,一起商量琢磨,看能读懂几分?(生生合作)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不求字字落实,能知道大概即可。
咱们一句句地读,让他一句句地说。(课件加重点字注释)
生: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婆婆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婆婆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笑老奶奶笨。老奶奶说,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成功了。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师:随机纠正:世传,传说。去,离开。方,正在。之,代指老婆婆。卒:完成。单字成词,这就是文言文的特点。
师:谁再来说说?
生:说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故事中,只有老奶奶的话语,李白的话都给略去了。
(课件呈现:对话)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他会怎么问?
生:老奶奶,你磨那根铁杵干什么用?
生:老奶奶,你在做什么?(明知故问,我想李白只是有些贪玩,视力没出现什么问题。)师:咱这次尝试一下,谁能试着用文言文,问一下:
生:不知老媪磨铁杵,有何用?(磨铁杵,何以用?)
师:白笑其拙。李白是怎么笑老奶奶的?(白笑曰:)
生:尔甚愚。铁杵何时能成针?(此乃愚不可及,铁杵何以成针?)
师:咱们找同学分角色来读读:男生读李白,女生读老媪,剑宇读旁白。
(合作读:注意语气,表情,一起来)
师:我搞不懂了,既然写李白的故事,怎么不去写李白的话?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生:不写李白的话,读者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有道理)
生:因为这个小故事想告诉人们的道理,或者说,李白明白的道理就藏在老奶奶的话里。师:聪明的孩子们。的确,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后来变成了一句通俗易懂的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起读。
师:把这句话记诵于心。并能给大家带来力量。
师:来,我们试试看能不能背下来了?(填空背)
师:再删掉几个字呢?
师:什么都没有呢?
师:课下把这个故事讲给爸妈听,有机会也可去四川这磨针溪边走一走,寻找李白的身影。(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