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半期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半期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30题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中,孕育了我国
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2、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当是
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3、学完“百家争鸣”有关历史后,几个同学在一起讨论本班科任老师的教学管理风格,其
中借用史实评论不太恰当的是
A.小刘:数学老师是法家的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班规,并严格执行
B.小张: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风范
C.小汪: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主动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的真传
D.小徐:政治老师很会摆架子,特别注意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4、下列观点,属于战国时期墨家的是
A、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B、兼相爱,交相利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制天命而用之
5、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制度 D.加强君主专制
6、南宋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西学
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8、下列思想家中提出“知行合一”学说的是:
A.王阳明B.程颢、程颐C.朱熹D.陆九渊
9、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是
A、铭文
B、金文
C、籀文
D、甲骨文
1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汉字和书法发展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B、楷书盛行于汉代,隶书盛行于唐代
C、唐代怀素、张旭的书法追求规范和法度
D、北宋的“宋四家”均以草书见长
11、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

其中“书同文
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12、在浙江绍兴的兰亭,可以欣赏到东晋“书圣”的书法作品——《兰亭序》。

这幅作品
也是人们学习行书的典范。

这位“书圣”是
A、王羲之
B、文徵明
C、顾恺之
D、苏东坡
13、国画作为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其精粹在于
A 文人画 B山水画 C人物画 D花鸟画
14、《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雅是指
A、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B、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C、从民间采取的歌谣
D、原始社会保留下来的歌谣
15、李华想成为一名诗人,追求“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清新激越的韵调、雄奇豪迈
的风格、明快生动的语言”的文风,其应该多读下列哪组诗人的作品
A.杜甫、杜牧 B.屈原、李白 C.白居易、陆游D.陶潜、贾岛1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17、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趋势是
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平民化
18、清代,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
方式而形成的新剧种是
A、傩戏
B、杂剧
C、京剧
D、南戏
19、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

那么在古
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呢
A、西周
B、秦朝
C、汉代
D、唐代
20、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发明分别是四大发明中的
A.印刷术、造纸术B.火药、印刷术
C.指南针、造纸术D.火药、指南针
21、“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
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研究历史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B.要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C.史学是要告诉人们过去的事情D.史学就是当代人对过去的认识
22、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包括
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和压制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闭关锁国隔绝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丧失了学习西方近代科技的机遇
③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④明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23、下列社会思潮在近代中国成为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共和②维新变法③马克思主义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24、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说成是托古改制的先师,这说明最实质的问题是
A、孔子在中国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B、维新派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崇拜偶像
C、民族资产阶级软弱
D、认为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25、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维新变法思想最突出的作用是
A、宣传变法思想
B、促进思想解放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行君主立宪
26、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27、孙中山思想发生转变,提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主要不包括
A.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不断失败
B.认识到清政府真面目,突出反对清王朝统治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2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A.毛泽东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的发表
D.建国后认识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
29、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标志包括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②中共十四大③邓小平南方谈话④中共十五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0、下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理解错误的是
A.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
B.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C.是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D.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二、非选择题(共3题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新青年》鲁迅
材料三材料四
胡适注:图中标语为“还我青岛”
材料五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

--------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务,------所谓怀旧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回答:
(1)材料一,该杂志是谁创办的?其前身叫什么名称?影响是什么?后期主要宣传什么为主?(4分)
(2)材料二,概括该学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2分)
(3)材料三的学者在新文化运动中有何贡献?(2分)
(4)材料四是什么事件?(1分)它与新文化运动有何联系?(4分)
(5)毛泽东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1分)概括毛泽东该段话的观点?(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

”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

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故曰“威不两错。

”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

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

”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乐,视为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


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三的核心思想。

(6分)
(2)从韩非子到董仲舒生活的时代,儒家思想的地位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3分)
(3)分析材料三中核心思想的特点(1分)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经济、政治角度归纳)。

(4分)
33.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人物编号图像人物速写
人物
编号
图像人物速写
①号“饮冰室
主人”,曾
拜“南海先
生”为师。


民族英雄,
领导了“虎
门销烟”。

②中国民族民
主革命的先
行者。


广东南海
人,著有
《孔子改制
考》一书。

③著有《海国
图志》一
书。


曾任北大图
书馆主任,
著有《庶民
的胜利》一
书。

④《新青年》
的创办者。


中国同盟会
重要成员,
曾任南京临
时政府陆军
部总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分)
(1)从对“西学”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类(每一类2人)。

(4分)
(2)概述这四个派别人物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4分)
(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主题是什么?(2分)
高二历史半期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
A C D
B D
C C A
D A A A B A B
16 17 18 19 2 26 27 28 29 30
C D C C D B A C C B D B B D A
二、非选择题
31、(1)陈独秀;《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4分)
(2)①是《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②其《狂人日记》深刻揭露旧礼教吃人本质;
③他写的《狂人日记》、《孔乙已》把文学的反封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只要写出两个就可)(2分)
(3)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文章要言之有物。

(2分)
(4)五四运动;(1分)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大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五四运动发生的思想条件;五四运动又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4分)
(5)新文化运动。

(1分)毛泽东认为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事物的方法是资产阶级的形式主义,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2分)
32、(1)核心思想:材料一:实行君主专制。

(2分)材料二: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材料三:论述了专制君主是天下的大害。

(2分)
(2)变化过程:①战国时期备受冷落;(1分)②秦朝遭受压制;(1分)③西汉武帝时获得独尊。

(1分)
(3)特点: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具有民主色彩)。

(1分)
原因:君主专制制度衰落,其弊端日益暴露;(2分)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2分)
33.(1)分类:①⑥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②⑧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
③⑤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④⑦属于资产阶级激进派代表人物;(4分)
(2)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2分)制度和文化。

(2分)
(3)主题:救亡图存。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