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二○一一年九月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1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5号)》、《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文件精神,按照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十二五”发展规化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集合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根据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结合学校专业建设实际,学校经慎重研究,决定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项目,申报专业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本着以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基准,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原则,制定本专业建设方案。
一、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项目建设组织机构
项目组长:高晓勤
项目副组长:张武晓、刘建刚、常茗、叶绍贵、冯黔溪
项目成员:向光烨、郭家林、雍国富、何焱、刘明照、陈本
佳、王定伦、王仁堂、范先义、郭银栓、张国
民、杨国涛、
蒋国元、谭玉蓉、杨舟、习亮、郭炫
二、专业现状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于由原遵义卫生学校和遵义中医学校组建而成,原遵义卫生学校从1973年开始举办放射医士专业,学校升专后,于开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经过30多年的办学积淀,本专业专业的办学定位合理,人才培养方案比较成熟,教学基础厚实、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文化底蕴深厚,教师梯队结构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积极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专业社会声誉良好。
2、本专业有优质的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专业教学设施较齐备,校内专业实训基地拥有常规摄影X线检查、CT、DR、超声等实训操作室、断层解剖陈列室等。与相关医院和行业的联系和合作紧密,有一批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二级、三级实习医院共计61家,其中三甲医院4家,三乙医院7家。本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基本上安排在三级医院完成。实习医院分布地域包括贵州省、重庆市、天津市、成都市、昆明市等,能充分满足临床教学和实习教学的需要。
3、开始在全国15个省市招生,学生入学报到率高,级,级、级均在80%以上,为92.81%,当前在校生数为382人。本
专业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培养质量,把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培养了一大批基层医院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实践技能及综合素质较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级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100%。同时毕业生质量也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县、地级级医院的放射科主任,甚至是院长,其中1990级放射医士班的32名毕业生,现有17人担任县级医院的放射科主任。
4、根据学校的调研,在各级医院特别是在县级医院对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在乡镇医院,约60%匮乏放射医师。,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70名毕业生供不应求。按照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十二五”发展规化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本专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三、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的办学方针,不断实践和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专业的内涵建设。不断改进办学条件,积极探索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保证本专业稳定、迅速有序地发展。
结合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本专业建设的基本思想,以医学影像技术应用能力、放射诊断和超声诊断为培养为核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