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建筑不等于仿古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式建筑不等于仿古建筑,完全的继承和模仿并不是新中式建筑的创作之路,在继承和创新之间要把握“度”。相对来说,住宅项目由于建筑尺度小,在进行新中式规划设计时更容易把握;而公建项目尺度较大,对比例尺度较难把握,因此在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善于化整为零,将传统元素用现代材料和技术来体现,同时不要拒绝西式的建筑手法和技术手法。“如今,我们的新中式建筑设计已由繁到简,越做越简洁。”申作伟说。
记者:过分追溯传统,打造本土建筑,是否是一个伪话题?
王澍:提出坚持文化传统本国特色的口号,需要有一个前提。只有在一个民族的文化被彻底隔断之后才能提出这样的话题,你不能在整个文化延续非常清晰的前提来谈这个事情。
我造的房子在建筑时间上和一般工程的建造周期都是一样的。因为中国的房子造得快并不是今天才发生的,自古以来便是如此。举例说,唐代的长安形成浩大的格局,仅仅需要8个月而已。如何形成?将洛阳的宫殿拆了,直接利用原来的材料一插就可以了。所以说中国传统的建筑体系像极了由西方传入的钢结构式样的装配体系。
因此,梁思成等老一辈建筑家们曾提出过假设性命题——中国的建筑传统有可能直接一步跳跃到现在,而不需要经历西方的材料式样的演变。当然这个命题一直都没有实现过。
既能够反映出传统的继承、对生存环境的保持和美的意境,同时也能以一种比较快的适应今天施工体系的假设,在近两年我所做的事情中证明是可以完成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记者:您如何看待本土与传统的区别?
王澍:本土这个词,简单地说就是把传统替换掉。今天谈传统已经不合适,基本上依据中国的城市现状去谈传统已经不合适了。
传统这个词,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曾经说过“传统对每一代人如果有意义,都是因为你今天以那个传统为基础,创造性地做了很多事,才会有意义。如果你非常被动地无想像、无创造性的话那它对你毫无本土可言”。
之所以重申本土,是因为今天我们谈到的传统非常狭隘。当代本土指的是在今天这个土地上,从现在开始回头看,包括正在发生的、所有的、不带有外来影响的自发的创造。
在中国大地上,本土性的建筑经常能见,并且大量存在于中国乡下。如果只是狭隘地限制在学院里面的、西方的那点建筑知识,你就谈不到当代本土。简单的传统可以这样,但当代本土的概念要大得多。
中国人对传统有一个误区,认为传统就是老的、过去的。一直到今天发展的、正在建立的都是传统,如果说对今天好的东西不保护、不爱惜,我认为对整个大环境对传统的态度都有问题。传统是一直在建立的,而不是一百年前、两百年前的。中国的文化如果能复兴的话,必须对传统的理解有一个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