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教育的现状及理性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教育的现状及理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女性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其社会地位也愈发重要。不到一个世纪前,女性还深受裹足之痛与“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传统思想之苦,如今,她们已经成为中国的半边天,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如今,女性维持着自己的工作,拥有自己的职业地位,女性在各行各业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女性要想在社会上拥有属于自己的半壁江山,就必须不断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身职业技术与综合素质。

一、重视女性教育的必要性

长久以来,女性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提高女性社会地位,重视女性教育,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

受教育程度是衡量教育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教育地位则是现代社会女性地位的核心内容。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我们通常将受教育程度代表教育地位。受教育程度既是反映女性地位的指标之一,也是影响女性地位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女性就业问题越开越受到社会关注,当今女性就业较男性困难、就业率低的现实是我国女性就业的现状。因此,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文化素质和就业服务指导对女性就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女性也迫切希望通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社会竞争力。

女性择业就业时最看重的是发展前景、其次是工作能否发挥专长、然后是经济收入、个人兴趣、工作环境与稳定程度、社会地位等。此外,对于女性就业来说,面临的困难依次为自身能力不足、高校扩招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学历不够高,大部分女性择业就业困难将主要原因归于自身能力不足与专业技能的匮乏。正是由于认识到自身能力或者专业技能不足,女性显示出改变现状的决心,接受进一步教育成了女性的一大重要选择。

二、女性教育的变迁

(一)、近代女性教育的萌芽

晚晴时期,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中国,“天赋人权”、“男女平等”与妇女解放思想的涌入促进了近代中国的觉醒,同时促进了中国女性的觉醒。中国近代女性教育由此起步,反封建、反迷信,提倡自由、民主、平等、公平、科学与真理的女性教育逐步打开局面。

在女性教育的萌芽时期,由于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条件的限制,女性教育步履维艰。1905年,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成立,为女性接受更高的教育提供了可能。其后20年间,提倡男女平等的教育风气在全国逐渐蔓延,这不但推动了近代女性教育的发展,还直接培养出众多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女性,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近代妇女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现代女性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女性教育进入了空前发展时期,广大女性不仅同男性一样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权利 ,而且也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新中国通过扫盲和普及中小学教育,使很多女性识字、脱盲,使女童能够上学,女性人口中的文盲比例逐渐降低。

但是 ,封建意识的影响并不会随着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而完全消失。不重视女性教育在社会与家庭观念中依然占据着牢固地位。

(三)、女性教育的飞跃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不仅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透过现象看本质,改革开放给女性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其加快女性解放的步伐也是有目共睹的。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到1999年,全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9%,女童入学率的变化最快,已经接近总的入学率,从近十年的情况来看,小学适龄男女儿童已经达到了性别平衡。而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更促进了高等学校入学率的快速提升。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结构改善,是与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密不可分的。在高等教育中,女性所占比例从1980年的23.6%上升到35.4%,到2004年,女性占本科在校生比例已经上升到45.7%,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见的。

改革开放是对我国传统不重视女性教育思想的冲击,女性教育的直接任务是为女性的发展和取得社会上与男性平等的地位提供教育的保障。因此 ,女性教育尽管以女性为对象 ,但它的意义与价值远远超出女性本身 ,在推动人类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女性受教育的现状

中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距与城乡差距,即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受教育程度高于西部地区,城市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高于农村人口;同时,从总体受教育程度来

看,中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仍存在着性别差距,即男性受教育状况好于女性受教育状况,具体说来,城市中男女受教育差距较小,农村中男女受教育差距较大,而贫困地区男女受教育教育则更大。

从女性人口总体来看,小学和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例最大,文盲只占14%,其中主要是老年女性;同时,接受过高中和大专以上教育的女性人口占比例仍然不高,只占20%。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前教育制度落后,导致中国受教育整体水平不高,能够接受教育的女性不多,这种历史因素的积淀表现为目前中国人口受教育水平依然普遍偏低。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在教育方面,通过扫盲教育与普及义务教育,使很多女性脱盲识字,女性人口中的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生产能力不足,中国在十三大明确提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因此要解决教育现状尚有待时日。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分析,中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性别差距均在缩小,但是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仍然高于西部地区,城市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仍然高于农村人口,男性受教育水平依然高于女性受教育水平。

在女性受教育程度的问题中,中专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教育阶段,男女性别比例在中专教育相对较低,女性受中专教育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与初中女生的升学条件与个人期望不无关系,更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着紧密联系。

总之,中国女性受教育状况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女性受教育机会大大提高,女性受教育比例逐渐增加,女性受教育构成逐渐由初级教育向中高等教育靠近。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存在着不小差距,因此,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摆在国家建设的重要位置,提高我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将是我国坚持的一条长期化基本路线。

四、女性教育的理性探讨与建议

(一)、坚持以女性为主的教育观念

教育一直强调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因此在对女性的教育中,更应该坚持以女性为主,以女性为中心的原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女性的潜能,把女性放在培养成既适合社会需要又能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受教育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困扰,如传统观念的禁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