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评审系统用例图+小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前言
1.1开发背景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Internet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足不出户的网上办公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对期刊的编辑流程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对期刊现代化建设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期刊编辑流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期刊相继建立了基于Internet的稿件评审系统。通过Internet投审稿已经成为期刊管理的主要趋势和重要途径。
在日常的稿件处理、资料信息管理方面烦琐、事务较多。图书的出版速度越来越快,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向出版社投稿的作者也越来越多。由于地域的限制,作者通常都需要将稿件邮寄到出版社,而这样的效率极低,不利于书籍的修订和出版。传统的稿件处理和管理系统由手工完成,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兴起了网络书稿的热潮。这样可以实现从投稿、审稿、编辑、发行等全过程的网络化,比传统模式更加灵活方便。
1.2稿件评审系统的现状
国外在线投审稿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发展较快,英国的电子投稿与同行审稿(Electronic Submission and PEer Review,ESPERE)项目始建于1996年,当时是作为英国电子图书馆工程(eLiB)的一部分。1998年成立了一个自筹资金组织——ESPRRE财团,继续资助英国诺丁汉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这一项目,至今已开发了第三代系统,功能更加完善、强大。而国内在线投审稿系统的研发起步比较晚,在众多期刊中,建立并使用在线投审稿系统的还比较少。广东工业大学工程师毛承洁曾报告《工业工程》杂志利用ASP技术开发设计网上电子投稿系统的经验,《中国医药杂志》、《中国药师》、《地球物理学报》等编辑部先后开始使用在线投审稿系统,但在全国5000多种科技期刊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更多的科技期刊还是采取传统的投稿模式,即邮局邮递投稿、电子函件投稿等。
目前,随着网络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网络化已成为科技期刊的主要发展趋势,
编辑流程网络化不但可以优化工作流程,而且可以实现远程编审。2006年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上传来好消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有限公司将联合构筑中国期刊网络出版联盟,其中联合开发期刊网络出版平台,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编辑远程稿件处理系统。这预示着国内期刊网络化大发展时代即将到来。
1.3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稿件投审稿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稿件投审稿系统正处于发展阶段,无论是设计还是管理都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稿信任度低。目前使用在线投审稿系统的编辑部,普遍面临这样的问
题:投稿者不愿使用在线投审稿系统,而更愿意使用传统的投寄方式,
导致系统无稿件可收;或者通过在线投稿系统后,又通过邮寄再次投稿,致使同一稿件连续接收、重复登记。
(2)系统不稳定。一些编辑部经常会接到投稿者的咨询电话或信件,询问稿
件情况,发现有些投稿者使用在线投审稿系统后,编辑部并未收到稿件,或是一段时间内系统接收不到任何稿件,系统也无法进行更新,这说明
系统存在稳定性问题。
(3)投稿不规范。例如图片未经压缩直接上传,占用系统较大空间资源;稿
件格式复杂多样,并不是系统要求格式,以致无法正常打开。
(4)审稿流程缺乏透明度。尽管许多网上审稿系统通过与邮件系统的整合,
已经可以实现系统内接收与发送电子邮件的功能,但主要流程仍由期刊
编辑控制执行,编辑工作量仍然较大,审稿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容易出
现纰漏。
(5)缺乏审稿规则控制。现有的审稿系统缺乏对审稿规则的控制,也没有将
其信息化,更多时候是采取人工方式进行控制。
1.4 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在线投稿系统不同于电子函件投稿,虽然有很多文献将电子函件投稿也称为网上投稿、网络投稿、电子投稿等,但二者功能用途是截然不同的。在线投审稿系统的设计基于Internet,前台用户可以在线投稿,查询,及时获知稿件的处理
进度,专家在线审稿,后台管理员可在线收稿、修稿,实现编者与作者和审稿人的直接互动。因而,稿件投审稿系统的设计有助于解决一下问题:
(1)改革传统的投稿与审稿模式
(2)贯彻执行双匿名审稿制度,提高审稿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便于实现审稿人资源共享
(4)便于实现一稿多审,获得不同的审稿意见,为终审提供充分依据
(5)降低稿件寄送成本
综上所述,稿件投审稿系统的设计,大大缩短了投稿和审稿的时间,大量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审稿的公平性,而且便于资源的共享,效果显著。
1.5 系统开发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构建一个编辑部门所需的稳定有效的稿件评审系统,重点在于缩短投审稿流程时间,实现一稿多审,提高审稿结果的准确性与公平性。
通过相关调查,要求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通过系统,用户可以向编辑部投递稿件以及管理个人信息
(2)通过系统,用户可以及时获得稿件的处理进度
(3)编辑在线对稿件进行初次审核
(4)编辑在收集专家意见后决定是否采用稿件
(5)随机分配专家,有效防止作弊行为
(6)一稿多审,收集数位专家意见,提高准确性
(7)专家在线审稿,提供审稿意见
(8)后台对系统各类信息的管理
(9)为用户提供密码取回服务功能
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工作是软件生存周期中重要的一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只有通过软件需求分析,才能把软件功能和性能的总体概念描述为具体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从而奠定软件开发的基础。因此,在软件开发前应该做好对软件的需求分析。
3.1 系统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分析几种主要的可能解法的利弊,从而判断原定的系统规模和目标是否现实,系统完成后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否大到值得投资开发这个系统的程度。因此,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操作上的可行性、法律上的可行性和开发环境上的可行性。本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如下:技术可行性:随着国内软件开发的日益发展壮大,各种中小企事业单位已具备独立开发各种类型的软件的能力,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特别的需求。整个系统的技术构成上来看,它属于一个数据库应用类的系统。其基本操作就是对存在数据库进行添加、删除、查找、编辑等。所以就单纯的数据库应用来看,暂不存在太大的技术问题。因此从技术方面讲开发此系统是可行的。
经济可行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通过网络做许多事情,稿件评审系统易于操作,对于虽然对硬件要求比较高但是其安全性和可管理性比较好,实用性比较好,相信经济效益也比较高,因此此系统应该积极开发。
操作可行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员素质己逐步提高,不论是对于电脑系统的基本操作还是对于系统的维护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还可以配置专业的电脑维护人员来维护电脑,不必担心电脑故障问题。
法律可行性:此系统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系统所涉及的条款与国家的现行法律没有抵触,不损害国家、集体、个人的任何利益,所以在法律上是完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