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2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地理八年级上册的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材首先介绍了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然后分别讲解了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以及其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我国的水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河流和湖泊的知识较为复杂,涉及到水文、地理、生态等多个方面,学生可能对此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直观地感受河流和湖泊的特点,以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掌握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能够运用地图和图表,分析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河流和湖泊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2.难点: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案例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准备好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美丽的河流和湖泊,引导学生产生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简要介绍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八年级地理课件河流和湖泊

世界著名湖泊介绍
里海
01
位于欧亚两洲交界处,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拥有丰富的石
油和天然气资源。
贝加尔湖
02
位于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以其清澈的湖水、
多样的生物和壮观的冰裂景观而闻名。
维多利亚湖
03
位于非洲,是非洲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对周
边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流和湖泊的分布与形成
分布
河流和湖泊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但分布不均,主要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 的影响。
形成
河流的形成与地形、气候、地质等多种因素有关,而湖泊的形成则主要与河流、 冰川或构造运动有关。
河流和湖泊对气候的影响
调节区域气候
河流和湖泊通过蒸发和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对 区域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地形和地貌
河流的形成与地形地貌密切相关, 如山地、高原、平原等地形地貌 为河流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如降雨、蒸发等对河流的 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降雨量 的大小和频率决定了河流的流量和 水位。
地质构造
河流的形成还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 如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运动对河 流的流向和形态产生影响。
特点
河流具有连续性、流动性和周期 性,水流速度和流向受地形、气 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湖泊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湖泊是陆地上相对静止的水体,由河 流、地下水或冰川形成,可分为淡水 湖、咸水湖和盐湖等类型。
特点
湖泊具有相对静止的水体特性,水深 较深,水质和水温受周围环境影响较 大,如气候、地形、植被等。
产生气流
湖泊的水温和水面的蒸发作用,可以 产生气流,影响周边地区的天气和气 候。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案

【课题】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教材、学情分析】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部分,是在讲完中国地形、气候的基础上的教学,贯穿这部分内容的主线仍然是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我们知道,河流与湖泊不仅可以给人类提供水能、航运和灌溉之便,以及丰富的水产资源,还给我们带来了凌汛、决口等灾害。
教材重点介绍了我国主要内、外流河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读图得出内、外流区的分布特征。
有关河流的水文特征,教材讲的比较抽象,教师需通过图文材料从流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多少、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外流河的特点,关于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从水源补给入手,进一步分析其流量小,属季节性河流的特征。
【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对人类活动的正反影响,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的观念。
2、读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找出中国主要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结合中国气候特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重点)3、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内、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难点)【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竟学【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读图分析【教具准备】挂图或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悟导入出示:《中国水系图》或者《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图》,引导学生看图并说出自己看到地图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读图说出: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大小不一的天然湖泊星罗棋布。
思考老师提问,大胆发从图上感受我国河湖众多。
激发学生的探(追问)请同学们接着读教材P39珠江与塔里木河的对话,思考:珠江和塔里木河为什么有不同的归宿呢?(此问题学生可能答不出来,教师可借此引入课题,不需详细解答)言。
究兴趣,引入新课。
自主探究(过渡)通过刚才读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河湖众多,但它们特征各异,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了解我国的河湖概况,请大家先自学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探究”。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说课稿2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河流和湖泊是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分类、形成和分布规律。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了解了河流和湖泊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河流和湖泊的深入了解还不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分类、形成和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表,培养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分类、形成和分布规律。
2.教学难点: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河流和湖泊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河流和湖泊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分类,让学生理解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
3.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典型的河流和湖泊案例,让学生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知识拓展:介绍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河流和湖泊知识的理解。
7.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河流和湖泊知识的学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分类、形成和分布规律。
可以采用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知识点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4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分类、形成和特点,以及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分类和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有一定的了解,但未必系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完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分类、形成和特点。
2.使学生掌握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河流和湖泊的分类、形成和特点。
2.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及特点。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河流和湖泊的相关问题。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和特点。
3.利用地图教学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案例和地图,制作PPT。
2.准备课堂练习题和拓展资料。
3.安排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地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分类、形成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结合PPT中的案例,分析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和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5分钟)小组合作学习,探讨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了解它们的分布和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河流和湖泊的保护现状,讨论如何保护这些自然资源。
八年级地理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案

八年级地理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案教案是八年级地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系列行为方案。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的教案该怎么设计呢?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八年级地理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知道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及分布特点。
3、理解内、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
2、能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步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中国河流的基本概况2、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学难点1、中国河流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运用资料分析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教学方法读图、探讨、讲练结合为主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中国水系图》或者《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图》,引导学生看图并说出自己看到地图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学生:中国河湖众多(有众多的河湖)教师:是的,同学们说的很对,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大小不一的天然湖泊星罗棋布。
(阅读图2.28小资料,并将重要内容勾画出来)(板书) 第三节河流与湖泊一、众多的河湖[教学新课](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被人们誉为大地动脉的河流、大地明珠的湖泊,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学生回答)有丰富的水资源,便于人们灌溉、航运、游泳、养殖水生动植物等。
(教师小结)教师补充:河湖的好处在于除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灌溉水源、水能资源、航运的便利外,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渔盐便利等。
(提问)河湖给人类带来好处,有没有坏处呢?(学生回答)河湖可带来“洪水灾害” “水污染”等。
不仅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八年级】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八年级】第三节河流和湖泊j.Co M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设计理念:通过让学生读图、填图、分析,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引导学生联系中国降水的分布、地形地势的分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充分讨论,经教师适当点拨,力求重点得到突出,难点得以解决。
通过对两条大河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母亲河――黄河,并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欣赏长江的秀美景色,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他们热爱长江、热爱祖国的情感。
本节的还对学生今后学习我国的水资源、水能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西部大开发等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了解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布;了解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
通过分析河流的流量,了解河流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了解长江、黄河的概况。
让学生理解长江在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优势,知道长江对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治理长江洪涝灾害的能力。
理解黄河的综合治理和利用措施,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展示多幅有关黄河的灌溉情景、长江的航运图片以及漓江、松花江、青海湖等的旅游景象,军民抗洪的情景。
)你们知道画面展现的是我国的哪些河流和湖泊吗?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河流和湖泊?(学生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图,除以上大家说的河湖外,我国还有哪些河湖?(活动一)让学生参照课本47页图,小组讨论: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找出内流区和外流区,内流河和外流河。
分别举例说出注入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的河流。
完成课本49页第1题。
(师生小结):1、我国河流大部分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2、特别注意的是在内流区里也有外流河,让学生回答(额尔齐斯河)。
3、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学生回答(塔里木河)。
出示塔里木河图片,让学生欣赏。
4、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说课稿1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是中学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一节内容承上启下,既是对前文地理环境的学习,也是对后文地形地貌的铺垫。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展现了我国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资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如流域、水系、内流河、外流河等。
此外,学生对于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及作用可能停留在表面认识,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深化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流域、水系、内流河、外流河等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环境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流域、水系、内流河、外流河等基本概念。
2.教学难点:流域、水系、内流河、外流河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介绍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讲解流域、水系、内流河、外流河等基本概念。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河流和湖泊的作用。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流域、水系、内流河、外流河等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分享讨论成果。
5.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3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地理八年级上册的第三节《河流和湖泊》,主要介绍了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河流和湖泊的形成、特点和功能。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河流和湖泊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具体的河流和湖泊的地理特点和功能,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掌握它们的形成、特点和功能。
2.能够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河流和湖泊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分布、特点和功能。
2.难点: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和实际景观,使学生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和特点。
2.实践法: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使学生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和功能。
3.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视频和实物模型。
2.准备实地考察和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3.准备学习任务单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河流和湖泊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利用地图和实物模型,展示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使学生了解它们的分布和特点。
3.操练(15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观察地图和实际景观,分析河流和湖泊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4.巩固(10分钟)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河流和湖泊的形成、特点和功能。
5.拓展(10分钟)利用视频和实际案例,介绍一些河流和湖泊的保护和利用情况,使学生了解河流和湖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科普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3《河流与湖泊》课件

黄
黄河的干流像个巨大的几字
河
的
概
况
1、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长度
2、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和桃花峪,看一看他们分别 位于哪一个省区
河口
渤海
卡日曲
5464千米
河南
桃花峪
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甘 青海
宁 夏
肃
四川
山西
陕西
河南
青川甘宁内蒙古,还有晋陕和豫鲁
渤海
山东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青海省
读“地上河”示意图,完成1、2题。
大堤
低水位 高水位 大堤 河床
开封铁 塔
13米
55米
1.黄河出现上图景观的原因是
()
B
A.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C.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 D.内蒙古高原过度放牧
2.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B
A.上游兴修大中型水库
B.中游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C.中、下游疏浚河道
第二章 · 第三节河流与湖泊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第一篇
读图2.41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黄河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
2、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和桃花峪,看一看他们 分别位于哪一个省区。
仁爱科普版初中地理八上2.3河流和湖泊(第三课时) 课件

2.3 河流和湖泊第3课时 我国的一大河——长江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1.长江的概况与作用●运用图文资料认识长江的概况,知道其在水能、灌溉、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 能够解释长江为什么被称为第一大河。
2.长江的忧患与治理●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长江流域存在的忧患以及生态建设措施。
1 21.水系特点:二、人河关系河流学习思路一、河流概况1.开发利用2.治理保护2.水文特征:发源地、 流入海、长度、流域(流经省区、流经地形区)、支流、落差等。
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你能快速描画出长江干流吗?观察长江干流的形状。
发源地和注入海洋1.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2.流入:东海第一大河河流长度(千米)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流量(亿立方米)长江6300180.99513黄河546475.2500淮河100026.9622黑龙江3420863465珠江221444.43338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概况与开发问题与生态建设长江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名 称长度(千米)位次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亿立方米)位次水能蕴藏量万千瓦位次尼罗河66701840550004亚马孙河64802693001279002长江6300396003268003密西西比河602045800449005刚果河43705141402390001 长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
第三不同河段名称1.源头2.玉树以上3.玉树以下4.宜宾到宜昌5.枝城到城陵矶6.南京以下7、长江上两个著名的峡谷是:长江源头——沱沱河长江源头山峰:各拉丹冬峰沱沱河金沙江虎跳峡巫山1.三峡位于长江哪个河段?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三 峡2.三峡位于哪个山脉附近,是地势哪两级阶梯交界处?瞿塘峡巫峡风光西陵峡黄河流经的省区上海东 海西藏自治区青 海四 川重庆云 南湖 北湖 南江西安徽江苏1.发源哪个省:青海省2.共流经了几个省级行政区:11个流经的地形区1.长江主要流经五个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 藏 高 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横断山脉上中下游分界和支流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宜昌、湖口上游中游下游宜昌湖口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雅砻江南京上海重庆武汉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大渡河岷江支流、湖泊、城市2.长江流域从西往东四大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1.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在哪个城市:武汉不同河段特征上游中游下游多峡谷急流多曲流,多支流、湖泊水流平稳,江阔水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5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主要介绍了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分类、形成和分布规律,以及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河流和湖泊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河流和湖泊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深入探究河流和湖泊的地理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分类、形成和分布规律,掌握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热爱,增强保护河流和湖泊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分类、形成和分布规律,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特点。
2.难点: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地图、实例、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河流和湖泊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让学生初步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地理特征。
3.操练(15分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分类、形成和分布规律。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1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河流和湖泊”,是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教材通过介绍河流和湖泊的形成、特点、功能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认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形、气候等地理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河流和湖泊作为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地理知识,如地形、气候等,来分析河流和湖泊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掌握河流和湖泊的形成、特点、功能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分析河流和湖泊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认识,培养关爱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的名称、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难点:河流和湖泊的功能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表、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河流和湖泊的特点。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有关河流和湖泊的图片、资料。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地形、气候特点,引出河流和湖泊与地形、气候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通过PPT呈现河流和湖泊的特点、形成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星球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共36张PPT)

(一)主要河湖分布
青海湖
洪泽湖
太湖
洞庭湖
鄱阳湖 我国最大淡
水湖
湖泊名称 青海湖 鄱阳湖 洞庭湖 太湖 洪泽湖
外(内)流湖
内流河(最大湖泊) 外流湖(最大淡水湖) 外流湖
外流湖 外流湖
湖泊名称 所在省区 外(内)流湖
青海湖 鄱阳湖 洞庭湖 太湖 洪泽湖
青海省 江西省
湖南省 江苏省 江苏省
内流河(最大湖泊) 外流湖(最大淡水湖) 外流湖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第1课时 河流湖泊众多
(一)主要河湖分布
塔里木河
珠江
河流名称
黑龙江 黄河 淮河 长江 珠江 怒江 雅鲁藏布江 额尔齐斯河 塔里木河
注入海洋
太平洋 太平洋 太平洋 太平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印度洋 北冰洋 没有
外(内)流河
外流河 外流河 外流河 外流河 外流河 外流河 外流河 外流河 内流河
( A)
A.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B.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它位于外流区
C.黑龙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D.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它位于内流区
)
2、以下关于四条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黄河是我国长度第二、流域面积第二、径流量第二的
河流
B.长江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也是最难治理的河流
一、抢答题
1、我国最大的河流是: 长江 2、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黄河 3、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珠江 4、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塔里木河 5、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额尔齐斯河 6、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青海湖 7、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鄱阳湖
二、选择题
1. 下列有关河流的叙述航,内河航运最发达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K12课件
21
长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具
有巨大的航运、灌溉和发电能力,是一条名副
其实的“黄金水道”。
K12课件
22
认识“黄金水道”
活动
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三分 之二,并能实现江海联运。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物产丰富,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有很大的客运和货运需求。长江 货运量约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三分之二。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 水道”。
19
长江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缓,无封冻期, 有利于航行。长江入海口处江面宽达90多千米, 水天相连,气势宏大。
长江下游江阔水深
K12课件
20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分列南北,江阔水深,终年不冻,是中国最重要的内 河航道。长江干流处四川宜宾以下即可通行轮船,支流可以通航的水道共有3000多 条,干支流通航里程达8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三分之二,货运量占60%, 能实行江海联运。
K12课件
8
河流 松花江 黄河 淮河 长江 珠江
长度(千米)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流量(亿立方米)
2308
55.7
762
5464
75.2
658
1000 6300 2214
26.9 180.9 44.4
622 9513 3338
我国主要河流比较
K12课件
9
长江
从卫星上拍摄的K长12江课件(三峡工程段)
������ ������ ������ ������ ������ ������
K12课件
35
地上河景观
K12课件
36
保护母亲河行动
“保护母亲河行动”是一项大型的群众性社会公益活动,由保 护母亲河宣传教育活动、保护母亲河工程和保护母亲河基金三部 分组成,主要目的是动员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最广大的社会力量, 在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黄河等江河湖泊流域植树造 林、保持水土、防治污染,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意识、生态环境 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
初二地理课件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02
中国主要河流与湖泊
长江
01
长江概述
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发源于青藏高 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 先后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全长6300余公里。
02
长江水系
长江水系庞大,由数以千计的大小支 流组成,其中较大的支流有雅砻江、 岷江、沱江、嘉陵江、汉江、湘江、 赣江等。
湖泊的分布也受地形、气候等 多种因素影响,世界大湖多分 布在气候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以 及冰川作用显著的地区。
河流具有搬运作用,可以塑造 出各种地貌形态,如冲积平原 、三角洲等。此外,河流还是 重要的水资源和交通通道。
湖泊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 、提供水资源和生物栖息地等 多种功能。不同类型的湖泊还 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如构造 湖通常较深,火山湖多分布在 火山活动区等。
黄河水系
黄河水系由干流和众多支流组成 ,其中较大的支流有渭河、汾河 、洛河等。黄河的泥沙含量很高 ,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
最多的河流”。
黄河水利资源
黄河的水力资源也很丰富,可开 发装机容量约2.2亿千瓦,年发 电量约1万亿千瓦时。黄河还是 中国重要的灌溉河流之一,沿岸
地区农业发达。
珠江
01
珠江概述
05
湖泊生态与环境问题
湖泊生态系统组成及功能
湖泊生态系统组成
湖泊生态系统由湖泊水体、湖泊生物群落和湖泊环境三部分组成。其中,湖泊水体是湖泊生态系统的 主体,包括湖水、悬浮物、沉积物等;湖泊生物群落包括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等;湖泊环境 则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因素。
湖泊生态系统功能
湖泊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如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提供生物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同时, 湖泊还是人类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三.黄河 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渤海
读地图册: (1)找出黄河,它的形状像汉字的什么字? (2)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及注入的海洋。
读地图册: 黄河流经哪些地形区?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 北 渤海 平 原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渤海
巴颜喀拉山
读地图册:黄河流经哪些省区?
甘
青海
宁 夏
肃
四川
山
1620190 752443 185700 1808500 452616
8600 1820 1110 31060 11070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3、长江流经省级行政区
青海
唐古拉山
沱沱河 西藏自治区
四川
云南
重庆
湖北
江 安 徽苏
上海
江
东
湖南 西
海
4、上、中、下游的划分 看长江流域水系图
渤海
西 山东 陕
西 河南
读课本P50图2.41: 1、黄河的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孟津在哪里? 2、哪一段的支流比较多?汾河、渭河在哪里?
河口
湟水
中
约古宗列曲
游
渭河
孟津
上游水能丰富 下游河床抬高,河水泛滥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河原口华
中
北 渤海
黄土高原平
原
游 孟津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思考:黄河给中华民族带了哪些好处? 又给人民造成怎样的忧患?
小结:
地形和气候对河流分布的影响:秦淮线以南, 河流长度__较__长___(较长或较短),水量___大___ (大或小),河流冬季___无___结冰(有或无); 秦淮线以北河流长度__较__短___(较长或较短), 水量__小____(大或小);河流冬季__有____结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70年 80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代
代
断流长度千米 135 179 683 —— 704 ——
断流时间天
9
11
121
133 226 137
断流起止月份
5月—6月
2月—11月
黄河下游出现断流现象的原因
观察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黄河流量小 思考 人为原因:上中游工农业用水过多、
2、 一位外国朋友曾说:“黄河流走得不是 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其意是指 [ ]B
A.黄土层 B.大量肥料 C.植被 D.农作物
3.“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 下列哪个地方的情景[ D]
A.长江下游 B.黄河上游 C.黄河中游 D.黄河下游
4、“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水中大量 得泥沙主要来源于 [ D]
经黄河肆掠过的土地往往变成了 沙荒地、盐碱地,使得黄淮平原的 千里沃野变成一片凄惨、荒凉的 “黄泛区。”
黄河决口原因
遇暴雨“地上河”冲出大堤
资料四:黄河断流
1972—1998年的27年
中,黄河有21年下游出现
断流,进入90年代以来,
几乎年年断流,而且断流
的天数越来越多,长度也
越来越长,严重影响了两
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忧患和治理
黄河概况 黄河的特征
发源地: 巴颜喀拉山 注入海洋: 渤海 分界城市: 河口和桃花峪
流经 4个地形区、干湿区 个9省级行政区
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上游: 落差大,水能丰富
中游: 水能丰富,河流含沙量大 下游: 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学有所得
河段 上游
忧患 荒漠化
凌汛
说一说
治理策略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 科学监测、炸冰引流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治黄关键)
地上河—洪水 加固黄河大堤,兴修水库
下游
断流 水污染
凌汛
水量统一调配,节约用水 控制污染源,达标排放
科学监测、炸冰引流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治沙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资料二:黄河重要水文站实测年输沙量
。
兰州
。
河口 。
。
利津
三 门 峡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观察 1、黄河在流经哪个河段后,泥沙剧增?为什么?
思考
2、为什么在下游泥沙减少了?
1、黄河在流经哪个地段后,泥沙剧增?为什么? 黄河在中游泥沙剧增, 因为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2、为什么在下游泥沙减少了? 黄河下游流经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流速
降低,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1稀少
思考
(3)夏季多暴雨且集中
人为原因: 毁林毁草,植被破坏
黄河深切黄土高原
多泥沙,水 土流失严重
资料三:“痛苦的记忆”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 20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 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 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 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 所者不计其数。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
5.凌汛是黄河的水患之一,发生的时间是
[ ]C
A.初秋时节 B.仲夏时节 C.初春时节 D.隆冬季节
的污染源有300多个。据
1998年水质监测资料,黄 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重点河段
黄河水污染的原因
可满足生活用水的河长仅占思
评价河长的29.2%。
考 生活污水、工业
废水的任意排放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气候干旱,降水少 过度放牧
黄河的治理
假如你是水利局长,你我会为如黄何河帮献计策 母亲河排忧解难?
1.“荒漠化” ! 我的办法是…… 2.“水土流失”! 我的办法是…… 3.“地上河” ! 我的办法是…… 4.“凌汛” ! 我的办法是…… 5.“断流” ! 我的办法是…… 6.“水污染” ! 我的办法是……
水资源浪费
资料五:黄河的凌汛
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 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黄河上游的刘家峡至包 头河段,下游的开封至河口 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 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 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 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 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 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忧患篇
凌汛的形成示意图
加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害河。
你同意哪个观点,说明理由。
1.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 海不复回。”中“天上”和“海”分别是
指(C )
• A.喜马拉雅山、渤海 • B.昆仑山、黄海 • C.巴颜喀拉山、渤海 • D.冈底斯山、黄海
高纬度
封冻
气温低
河口
低纬度
观察 思考
桃花峪
河水
气温高
1.凌汛是人为原因产生的吗?
2.黄河哪些河段会有凌汛?
3.长江有没有凌汛现象?
科科学学监检测测、炸冰引流
炸冰引流
凌汛治理
凌汛
资料六:黄河水污染
黄河水污染日趋严重。排
入黄河的废污水总量,从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21.7
亿吨,增加至90年代初期
的42亿吨。黄河干流上大
黄河的贡提献供水、源 冲积、平原、 丰富水能 旅游资源 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了解黄河不同河段的 主要忧患,提出其治理措 施。
黄河的忧患
资料一:“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每立方米水的年平均含沙量约35千克, 高峰期达到570千克。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 沙达16亿吨。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担)水, 六斗泥”。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 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黄河每 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 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 外国朋友惊讶的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 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