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民事责任实证分析——以全国首例特斯拉致死案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1月

第32卷第1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VocationalInstituteofEcologicalEngineering

Jan.2019

Vol.32No.1

doi:10.3969/j.issn.1674 ̄6341.2019.01.025

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民事责任实证分析

以全国首例特斯拉致死案为例

牛俊杰

(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ꎬ青海西宁810000)

㊀㊀摘㊀要:自动驾驶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ꎬ但这种新式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给现行法律中民事责任的分配带来了新的挑战ꎮ通过全国首例特斯拉致死案ꎬ分析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可能引起的民事责任问题ꎬ从法理运用㊁多元化解决机制等方面为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的立法㊁司法及纠纷解决提出建议ꎮ

关键词:自动驾驶汽车ꎻ交通事故ꎻ民事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3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 ̄6341(2019)01 ̄0078 ̄03

AnEmpiricalAnalysisofCivilLiabilityforDamageCausedbyAutonomousVehicle

TakingtheFirstChineseTeslaAutonomousVehicleFatalityasanExample

NIUJun-Jie

(QinghaiNationalitiesUniversityꎬXi ning810000ꎬChina)

Abstract:Autonomousvehicleisthefuturedirectionofthedevelopmentoftheautomotiveindustry.TothecurrentChi ̄

neselawsandregulationsꎬthisnewformoftravelposesnewchallengestotheallocationofcivilliability.BythefirstChineseTeslaautonomousvehiclefatalityꎬanalyzethecivilliabilityfordamagecausedbyautonomousvehicletrafficaccidentꎬfrom

theapplicationofjurisprudencediversityresolutionmechanismandsoontoprovidesuggestionsforthelegislationjudicialanddisputesettlementofcivilliabilityforautonomousvehicletrafficaccidents.

Keywords:AutonomousvehicleꎻTrafficaccidentsꎻCivilliability

㊀㊀收稿日期:2018 ̄10 ̄31基金项目:2019年校级创新项目 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民事责任实证分析 以全国首例特斯拉致死案为例

(JM1603510107)

作者简介:牛俊杰(1993-)ꎬ男ꎬ山西吕梁人ꎬ硕士研究生ꎮ研究方向:民法ꎮ

1㊀特斯拉交通事故致死案的案情及民事责任分析1.1㊀特斯拉交通事故致死案的案情

2016年1月20日ꎬ一位23岁男青年驾驶特斯拉轿车在

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公路行驶ꎬ因前车躲避障碍物ꎬ该车未能及时躲避而直接撞上一辆正在作业的道路清扫车ꎬ致使特斯拉轿车当场损坏ꎬ该司机不幸身亡ꎮ

1.2㊀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民事责任承担的实证分析通过腾讯问卷平台发放电子问卷ꎬ对与自动驾驶技术直

接或间接相关的研发人员㊁技术人员㊁产品人员㊁法律政策与人文社科研究者等不同群体投放问卷ꎬ共收到586份回复ꎮ根据调查数据分析ꎬ其中5.7%的人从事的职业与自动驾驶技术直接相关ꎬ69.6%的人从事的职业与自动驾驶技术间接相关ꎬ24.7%的人从事的职业与自动驾驶技术不相关ꎮ

55.2%的调查对象认为ꎬ自动驾驶汽车将在20年后普及ꎬ经过进一步分析ꎬ从事行业与自动驾驶技术直接相关的受访者有更高的比例认为自动驾驶汽车会在未来20年普及ꎬ这与创业邦研究中心的数据也相吻合ꎮ[1]

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ꎬ催生了一系列法律问题ꎮ通过分析调查数据ꎬ只有0.8%的受访者认为无需考虑自动驾驶汽车带来的法律问题ꎬ32.5%的受访者认为应由用户本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ꎬ48.3%的受访者认为应由产品生产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ꎬ7.5%的受访者认为应由科学家和工程师承担相关法律责任ꎬ3.2%的受访者认为应由政府承担相关法律责任ꎬ7.7%的受访者认为应由人工智能系统自身承担责任ꎮ

1.3㊀特斯拉事故致死案中民事责任的认定与赔偿根据对事故发生后行车记录仪中的视频分析ꎬ事故发生

时ꎬ天气良好ꎬ特斯拉轿车车速并不快ꎬ处于 定速巡航 的状态ꎬ但未能及时躲闪而撞上前面正在作业的道路清扫车ꎮ现场交警的调查也显示ꎬ事故发生时涉事特斯拉轿车没有刹车和减速的迹象ꎬ也没有采取任何躲避措施ꎮ因此ꎬ交警认定在这起事故中驾驶特斯拉轿车司机负主要责任ꎮ

2016年9月20日上午ꎬ特斯拉轿车车主因儿子使用特

斯拉 自动驾驶 系统发生交通事故死亡起诉特斯拉中国销售公司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ꎮ但本次庭审没有确定由哪方承担责任ꎮ

87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景明介绍ꎬ目前社会上其他自动驾驶汽车厂商明确自动驾驶技术只是一个辅助功能ꎬ不可以独立使用ꎬ而特斯拉则将它完全作为一个独立的功能ꎮ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杨殿阁教授介绍ꎬ目前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主要分为五个级别ꎬ而本案中特斯拉的这套系统应该处于二级到三级之间ꎬ不算是一个较高级的自动驾驶系统ꎬ因此从技术角度来说ꎬ称其为驾驶辅助系统更合适一些ꎮ所以ꎬ车企应承担相应社会责任ꎬ保证其使用安全ꎮ

2018年2月27日ꎬ本案有了最新进展ꎬ特斯拉承认车辆在案发当时处于自动驾驶状态ꎮ目前该案的诉讼仍在继续ꎬ期待法院作出公正的判决ꎮ

2㊀案件所引发的法律问题

2.1㊀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的属性

自动驾驶汽车事故引发的民事责任可以分为侵权责任[2]和产品责任[3]ꎮ一部分人认为ꎬ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时ꎬ一律适用产品责任ꎮ但是这种观点在遇到自动驾驶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的缺陷致人损害这一情况时将无法处理ꎮ因为由于产品投入市场时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产品缺陷存在是生产者的免责事由ꎬ所以如果将自动驾驶汽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民事责任认定为产品责任将使受害人无法得到赔偿ꎬ显然不合理ꎮ因此ꎬ应当认为自动驾驶汽车造成的民事责任具有双重属性ꎬ双重考虑民事责任承担ꎮ[4]2.2㊀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的主体

根据本案案情及调查数据分析ꎬ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可能担责的主体有:汽车使用者㊁汽车所有者㊁第三方㊁产品生产者㊁软件开发者㊁政府部门等ꎮ

如果事故是因为汽车使用者操控系统失误ꎬ责任应当归于汽车使用者ꎻ如果汽车所有者对汽车使用者发生交通事故有过错的ꎬ也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ꎻ如果第三方恶意入侵操作系统ꎬ引发事故ꎬ则责任应由第三方责任人承担ꎻ如果操控系统无误ꎬ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发生事故ꎬ那责任由自动驾驶汽车的生产者承担ꎻ如果生产者的智能操作软件系统是从别处购买ꎬ且有证据证实交通事故是由智能操作软件系统缺陷导致ꎬ生产者赔偿后可以向软件开发者追偿ꎻ由于自动驾驶汽车的特殊性ꎬ其能够在路面上行驶必须具备一定的设施条件ꎬ如果事故的发生是由于道路设施造成的ꎬ那相关政府部门应承担责任ꎮ[5]

2.3㊀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ꎬ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的相关责任主体越来越广泛ꎬ而不同的责任主体适用的归责原则不同ꎮ总的来说ꎬ主要有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ꎮ[6]

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使用者㊁所有者和第三方实行过错责任原则ꎮ在归责原则方面ꎬ与自动驾驶汽车生产者不同ꎬ自动驾驶汽车的使用者承担责任需以过错为前提ꎬ只有当损害结果是由于使用者操作失误导致时ꎬ才能把责任归到使用者身上ꎬ如果汽车所有者对汽车使用者发生事故有过错ꎬ则承担相应赔偿责任ꎮ由于智能操作系统的开放性ꎬ第三人恶意侵害也有可能造成事故ꎬ成为致损的责任主体ꎬ也应实行过错责任原则ꎮ

对汽车生产者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ꎮ即对于生产者无论其主观是否有过错ꎬ只要自动驾驶汽车发生致损ꎬ且该致损行为是由于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缺陷导致ꎬ则该汽车生产者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ꎮ[7]第一ꎬ作为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的生产者ꎬ从自动驾驶汽车的设计研发到产品投入市场以及整个产业运行过程ꎬ一直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ꎮ第二ꎬ在现代科技化的时代背景下ꎬ产品不断智能化ꎬ科技产品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㊁保密性ꎬ这使得自动驾驶汽车产业中的生产者对产品的缺陷具有较强的可预见性和总体把控能力ꎮ第三ꎬ尽管生产者已经尽到了注意的义务ꎬ但是智能产品的智能化程度越高ꎬ越不能充分地预测到风险的种类ꎬ产品缺陷不可避免ꎮ第四ꎬ对生产者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ꎬ符合分散风险的核心思想ꎮ生产者相比消费者来说ꎬ更能有效地分散承担责任所带来的损失ꎮ生产者为了减轻责任的负担ꎬ可以在承担责任后适当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售价或者采取为自动驾驶汽车投保的方式ꎬ由此平均分配责任风险给社会大众ꎮ

3㊀解决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民事责任问题的建议3.1㊀先行立法

我国自动驾驶技术研究起步较晚ꎬ目前ꎬ虽然我国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处于测试阶段ꎬ但是我国的«侵权责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均无相关法律规定ꎬ致使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时ꎬ无法准确有效地作出认定和裁判ꎬ本文所举案件历时两年之多ꎬ至今还没有作出最后裁判ꎬ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ꎮ笔者以为ꎬ虽然目前世界各国的立法工作普遍尚未跟上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步伐ꎬ但一些国家ꎬ尤其是美国㊁德国㊁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涉足人工智能产品致人损害责任相关立法ꎮ因此ꎬ我国也应该结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趋势ꎬ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成果ꎬ先行立法ꎬ制定一套有关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制度或修订现行法律法规ꎬ完善相关法律体系ꎬ使司法实践能够有法可依ꎮ

3.2㊀严格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生产标准

目前ꎬ由于自动驾驶技术尚不够完全成熟ꎬ因此造成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主要原因便是产品质量的缺陷ꎬ而且ꎬ自动驾驶汽车使用的人工智能系统具有开放性ꎬ带来的危险也是不能轻视的ꎮ因此ꎬ严格规范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的质量标准至关重要ꎮ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创新发展速度非常之快ꎬ不再适用目前普通的产业生产标准体系ꎮ所以ꎬ必须构建一个新型的产品标准体系ꎬ来提高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的安全可靠性ꎬ从而以推动我国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发展ꎮ

3.3㊀构建社会共担风险机制

3.3.1㊀创新责任保险模式

目前ꎬ我国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的投保人一般都是车辆所有者ꎬ因此ꎬ当发生交通事故时ꎬ该责任险的赔偿范围就显得力不从心ꎬ无法使受害人得到充分的救济ꎮ因此ꎬ面对自动驾驶汽车这一新型的交通工具ꎬ相关配套制度也应及时创新ꎬ以适应技术的发展ꎮ笔者认为ꎬ在投保人为汽车使用者的基础上增加汽车制造商作为投保人ꎬ这样当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ꎬ首先由保险制度发挥救济受害人的作用ꎬ可以更加及时高效地救济受害人ꎬ分摊事故风险ꎮ只有当保险制度不能完全弥补损害时ꎬ才会用到侵权责任制度或者产

(下转第136页)

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