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语言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语言文字
课程理念下——感悟语言文字
感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新大纲的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感悟是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前提,感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文带有浓重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
这种感悟包括对文字符号以及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的方式方法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总体感知和领悟。
其中,“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和感受,整体性和形象性是其基本特征;“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思想性和情感性是其基本特征。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必然会经过一个有浅入深、有表及里的认识与体察过程,下面把感悟的过程分成感性、悟性和灵性三个方面逐一加以剖析。
一、感悟的感性方面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在阅读课文并感悟语言文字时,感性层面是不可逾越的。
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边读边想,用眼睛的“生理视线”负责吸收语言符号以供心灵辨认;用心灵的“心理视线”通过想象与联想,将文字符号转换为生动、可感的图画。
这个阶段,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在与语言文字的反复充分的接触中明白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
此时,教师往往可通过提出读了这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你知道了些什么?”等浅层次的问题,来检查学生在感性层面上对课文内容掌握的信息量,而学生往往是通过复述或转述来反馈他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程度。
转述与复述,属于感悟的感性层面,是感悟过程中的起始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不管是对全文的把握还是对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还停留在感性认
识上,此时教师应寻找到感悟语言的切入口,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的介入,促使学生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二、感悟的悟性层面
感悟的悟性层面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是衡量学生是否读懂课文的重要标准。
如果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那么这种感悟是浅层次的,不完整的。
所以在悟性层面上,教师必须在引导学生充分“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其思、动其情、明其理、得其法。
在悟性层面上,感悟语言文字的最佳方法就是“熟读精思”,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然后扣读导语,以读见悟,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潜心会文”“切己体察”,“批文以入情”。
在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顺应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生的思维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师的“导”就应以形象思维为支撑,经常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如即兴表演,画简笔画,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等。
因为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个情境的。
反过来,一旦学生看到作者所描绘的那个情境,自然“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
在悟性层面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你读懂了什么?”或“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等问题来了解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程度,学生一般通过提炼或阐发来表达自己感悟到的内容。
1、提炼
提炼是指学生在熟读精思后将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情感、道理等内涵提取出来并加以归纳和概括。
它是透过语言表象寻找内在本质的过程,需要学生思维、想象、情感的共同参与。
学生是否能提炼并揭示出语言文字的内涵是评价学生是否读懂课文的重要标志,在这个环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感悟、去体验,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学会耐心等待、热情唤醒、巧妙点拨,让学生经历从迷茫到开朗再到顿悟的探究过程。
2、阐发
阐发,简言之是阐述和发挥,它是学生对语言文字内涵进行归纳提炼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引申和拓展。
当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当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语言文字时,已经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主体与主体间的碰撞、交流、融洽。
因为每篇文章的背后都自然站着一位作者,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传递,经验的融通,这必将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心田当中的与之相似相同的生活经历、经验和感受,从而会萌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
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渲泄出来,此时的课堂气氛应该热烈、民主、和谐,学生会畅所欲言,议论纷纷,个抒己见,他们真正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三、感悟的灵性层面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产生悟性,而且要在悟性当中开发学生的灵性。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对“人“的塑造和完善,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能敞开自己的心灵,使学生成为有灵性、有鲜明个性的人。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活泼开朗、争强好胜、敢于质疑、坚持己见、敢想敢说、标新立异 这些都是独特灵性的具体表现。
在语言教学当中,汉字思维内涵的多层次性,汉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和汉语文阅读的多解性,最能引发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最能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散,最能培养学生的回旋喷涌的思辨力和创造力,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为开发学生的灵性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
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地方特别多,因此在感悟的灵性层面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否、敢做,教师应常用商量的口吻提问,以激励学生去发现、创新。
如读完一段文章,可这样问学生:“留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在哪儿?”“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你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比较一下这几种看法哪种更为合适?”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此时,学生往往通过深入的质疑问难和独特的品析评价来展示他们的思维成果。
1、质疑
质疑就是提出问题,这里重点指在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它是学生思维深刻性、独特性的一种表现。
在感悟过程中,教师既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创设问题的情境,悉心爱护学生主动发问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质疑;更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边读边思边悟,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进行评点,比较高下优劣,对学生中提出的高质量问题应予肯定,并及时让他展示自己的思索和提问的过程,使学生善于质疑。
其间教师尤要让学生用比较的眼光来感悟语言文字,因为“问题”产生予“疑问”,“疑问”产生于“差异”,“差异”产生与“比较”,所以运用比较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一条捷径。
2、品评
即对语言文字的品析和评价。
名篇佳作情铸成,或思想深邃,或见解独到,或情谊深远,或用语精妙。
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诵读、揣摩、咀嚼、比较、推敲当中读出其中丰富的内涵,感受语言文字的巨大表现力和生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由感悟到品评的过程当中,不要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思维模式去限制或规范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学生感悟、品评和交流过程中不要过早地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应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的不同水平。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形象和意义不是作者创造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应该允许读者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
“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对语言的品评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发表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见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和灵性,使语文教学达到最佳境界。
关于“语言的感悟”的思考
关于“语言的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
什么叫“感悟”,今天早晨起来,认真地思考这个概念的问题。
首先,感悟本身是什么领域的问题呢?既然是在课程标准里面提出的,我推测,感悟应该是个认知领域的问题。
感,在汉语词典里面解释为“觉得,知道”。
古汉语词典里面解释为“感受”。
汉语词典中,感受解释为: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
又解释为“接受、受到外界事物的系列影响”。
既然要感受,首先要感知。
感知首先要感觉过程。
“普通心理学”对感觉这样解释:神经系统受到外界刺激的反应。
感觉的过程是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的过程——是物理信号转化为人的神经冲动的过程。
认为感觉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结果。
感知,包括感觉,同时又包括知觉过程。
在感觉的基础上,人们开始进行知觉活动。
知觉,使信息经过头脑加工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来整合个别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
知觉,的过程包括:觉察、分辨和确认。
知觉者对事物的知觉,与只觉着的需要、兴趣和期待、已有的知觉经验有关系,知觉的结果受其影响——人们在头脑中加工外部信息的的同时还要加工已储存的信息(经验和知识)。
研究了半天,没有在普通心理学里面找到“感悟”这个词语。
既然是认知范畴,为什么心理学里面却没有这个词语呢?
“悟”是怎样的一个心理过程?不知道。
心理学里面有的词语就是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联想、思维、直觉。
意识和记忆。
这些词语都表现为了一定得神经过程。
但是,都没有“悟”的过程表述。
于是,我又开始研究汉语词典,希冀能够有所突破。
在汉语词典中,“悟”这样解释:了解、领会、觉得。
在汉语词典中,“感悟,对事物有所感触而领悟”。
领悟,领,解释为了解(意思);领悟解释为领会;领会解释为“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领略解释为“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这里面又有一个词语:感触。
感触,词典里面解释为“与外界事物接触引起的思想和情绪”。
从上面一大堆词语的解释中,我这样理解课程标准中的感悟:对语言有所感知、接触,而领会语言的意思,辨别出语言的滋味,引起相应的情绪变化。
感悟的认知过程是这样的:对语言文字的符号系统进行感知,在头脑中进行加工,进而头脑总反应出语言符号所代表的形象,期间,联系个人的已有知觉经验,形成自己对这个事物的认识,同时,经过思维过程,领会语言文字所代表的意义和情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兴趣、情感、期待等实际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认识。
到此,我自己认为自己对感悟因该是有了一定的认识了。
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课程标准为什么要提出“感悟”这样的一个词语呢?
感悟是认知、感受是认知、领会是是认知、体会是认知、理解是认知、了解是认知、品味也是认知。
在课程标准里面出现了这么多的关于语文教学认知领域的词语,他们有什么不同吗?课程标准里面提出这么多的言语,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吗?教学中,需要区别把握吗?
就这个问题,我曾经请教过巢宗奇教授,但是,他没有给我明确的令我信服的回答。
他当时很含糊的说:可能是为了语言丰富吧。
其实,现在看来,应该说这些词语使用在了不同对象上的,是在语言感悟过程中的不同的过程、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程度的。
这还需要细细研究。
为什么要研究这些词语?你要纠缠概念吗?
不是。
我研究的出发点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有人提出:感悟是直觉,我不赞同。
因为,直觉是什么?——【在中文里,它原也
与宗教有关,强调的是个人“求诸于内”的静心思索。
在英语中,intuition是指问题突然得到了解决,它不是对事物表面的生动直观,而是对事物规律性的一种猜测。
】我个人理解,直觉是不经过思维过程而直接得出的一种对事物的判断。
是没有经过意识层面的加工过程而一下子就得出了答案的过程。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感悟”,显然不是说“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符号不经过思维过程或者不经过意识层面(这里的意识指的是意识和潜意识)的加工而得出判断或问题解决】”,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与感悟有关的各种解释也不匹配,结合语境来分析,应该是对语言进行认知的系统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里的感悟,也不是说直觉,而是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习过程不应该有教师代替,不应该有教师讲授来完成,而是让他们自己来建构。
培养语言感悟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也就是说,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
所谓感悟,就是感受、领悟。
在阅读教学中,课文是学生的直接感悟对象,怎么去感悟?最基本的手段就是朗读。
读得越多,感受越真,领悟也越深。
一、生活激趣、引导感悟。
课文中有许多句子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语言的魅力
二、观察体验、具体感悟。
为了让学生能在读中更好地感悟课文语言的美,我觉得我们应该注意调动多种感官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强化读的体验,从而促使他们进一步感悟语句表达的内涵和情感。
让学生活动体验具体感悟的方法可以有:
1、观察实物
如:教学“梅子、蝈蝈、知了、葵花、茉莉”等词语时可以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准读熟词语。
在此基础上,提供实物让学生观察。
2、观察画面课文中一幅幅精美的插图,应用恰当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感悟语言。
教学《夕阳真美》的第二自然段,重点是让学生感悟到夕阳西下时的壮美。
可以先让学生看与文字对应的画面,说说对画面产生的感受。
课文朗诵的磁带、制作的优美课件、与课文内容所描写相似的生活中的人事景,都能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哪怕得到丝丝感悟。
三、演演做做,快乐感悟。
课文教学中,在学生基本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适当组织他们动手演演做做,他们获得的感受会更具体、更直接,获得的感悟也更深刻。
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要求,演演做做的方法很多。
比如做一个动作、画简笔画、组织观察、演课本剧,都可以有趣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好语言。
四、发挥想象、深化感悟。
让学生感悟语言,激发学生情感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手段。
我们要在感觉、知觉、表象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推动他们情感活动得到自由的扩展和抒发。
因此,学生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调动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感。
内容感悟与语言实践关系的讨论
语言实践即语言训练,“训练”一词在1900年前后一度是我国教学改革的关键词,然而进入21世纪,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词改换成“语文素养”,课堂教学中“人文感悟”,“文本对话“成为热点,而“语文训练”遭边缘化。
近年来,课堂上教师开始关注文本的语言现象,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表达上。
其实,语
文教学中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和语言的实践训练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
我们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我认为,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只是语文训练的维度之一,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把文本作为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培养的蓝本,要理解文本的表达形式,即课文是“怎么说”的。
教师要合理配置课堂内“理解”训练和“表达”训练的比例,增加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时间,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使理解和表达,积累和表达获得双赢。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目标中首次提出了“感悟”这一概念,我们认为,所谓阅读中的“感悟”,是指学生凭借对语言和语境的直觉,获得一定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
感悟是阅读主体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是对言语对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面的整体把握,获得的是言语的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的总和。
感悟语言就是要对语言的准确性、丰富性、情感性、形象性进行揣摩把握,这也是语文课堂永恒的主题。
感悟语言的准确这是对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认识的最基本要素。
将对一个字词的理解扩展到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的准确把握,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力的基础。
如《黄河的主人》(五年级课文)有这么一句:“他(艄公)专心致志地撑着竹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把“水势”换成“水面”好吗?学生经过思辨发现语句很通顺,但“水势”是动态的,而水面是静态的。
“水势”有时是漩涡,有时是巨浪,有时是激流……这样写更能体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人物形象在这个词语中得到了渲染。
感悟语言的丰富我们引导学生对语言感悟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表层内容、意思的理解,而要深入地进行品......
感悟语言、学以置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
会。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
因此,教学中我决定不给学生讲述空泛的道理,而是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学习课文,朗读语句,加深体会。
《画家和牧童》是一篇人物情感丰富,形象生动,内含深刻哲理,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文章。
在处理教材时,我抓住课文中人物的不同语言为重点训练点,指导朗读,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的表现,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采取激励读、评价读、创造表演等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使学生自悟自得。
我引导学生在读(有感情的朗读)中感悟语言、改(动脑改换语言)中感受语言、找(动手寻找积累)中学习语言等方面,尝试展现我对语文教学的一点理解。
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感情朗读、感悟语言
课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在朗读指导方面,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所表述的情境中,入情入境的文中人物的情感,进而创设了一种想读、爱读的读书氛围。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戴嵩是个怎样一个人?为学习下文作好铺垫。
另外在描写戴嵩作画时,有这样一个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这个句子中的“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两词是整篇文章的词眼,新鲜又难度。
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懂看到了戴嵩怎样?再出示一副张大千的荷花图,通过直观的观察来体会、理解这两个词。
最后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用朗读来表现这两个词。
这样一步步地深入,学生不但感悟到词语的意思,而且又能很好地进行朗读感悟。
2、动脑改换,运用语言
语文学习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
让学生要学会运用语言,必须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渗透这样的意思,让学会在练习中学会动脑,学会运用语言。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
“一……就……”这一关联词的作用,我先设计了两句比一比,感受关联词的作用;然后又设计了让学生用上“一……就……”,结合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来表达。
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学生感悟了语言,而且学会了语言的运用,虽然有点难度但这样的尝试是值得的。
从今天的课堂上我看到了学生能通过动脑学会思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注重细节、积累语言
学习语言重在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真情实感。
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
在引导学习第3、4自然段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感悟“称赞、赞扬”这两个词,然后再让学生寻找课文中还有一个也与这两个词意思相近,学生通过寻找很快领会这三个词“夸赞、称赞、赞扬”是一组近义词,并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4、角色体验,表达语言。
教学中创造机会,帮助孩子“尝试”转换角色活动,在角色的完成中,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营造起民主的课堂气氛,激活了语文课堂教学。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主动展开合理的想象,充分体验画中人物的内心活动。
让学生扮演一下教书先生,来夸赞一下戴嵩的画。
师生在交流“还有什么人在夸赞大画家的画?”时,学生说:“还有书生、过路的人,财主,其他的画家,店老板……”,随后又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角色对戴嵩的画进行夸赞。
在这样的角色体验中,学生不但领会到“纷纷夸赞”的意思,又更好进行了语言的表达。
这样既注意了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敢于表述自己真实感受的习惯,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感悟语言,把握文字
--《石榴》教学反思
清水路小学刘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