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人生最高境界是什么
孔子所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孔子所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解释(2009-07-04 13:15:47)转载▼标签:分类:哲理孔子随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杂谈孔子<论语> 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从十五岁开始确立一个志向——我一定要好好的学做人,做一个君子。
(做一个同志们都认可,自己又不吃亏的这么一个好人。
)二:三十而立到了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等。
乃至为人处事的理念,都已基本确立。
(但还不是很稳定、很牢固。
)三:四十不惑到了四十岁左右的时候,这些思想理念已经坚定不移,牢固扎根了。
不再受外界的“迷”而“惑”了。
四:五十知天命五十岁左右的时候,认真学习了易经。
从中探寻宇宙生命的本原。
并以天地之道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
孔子学易,应该说效果是相当不错的,“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当然,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做人有多难!年纪一把了,看了这么多的书,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
才既谦虚也很恳实的说“可以不犯大的错误了”。
五:六十耳顺做人做到六十岁了,修到什么境界了呢?耳顺。
这个很难啊。
人家说我几句不是,甚至令我难堪的话,我耳顺了。
我能做到不嗔、不烦。
这可是真修养啊。
耳顺不是当没听到,当成耳边风了,那是逃避。
而是一种非常虚怀的,非常坦然的面对、纳受。
人性中,嗔习可说是最不易除。
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
”六: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七十岁了,在我看来,孔子达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意味着孔子在人际交往中,不论对方是什么个性的,也不论对方是什么地位的。
都能很融洽的相处。
心中有一个恒定的尺度不变,但在交往相处中不拘泥于形式,没有一个固定套路,没有一个死板形式。
此即“外圆内方”、“和而不同”是也。
可以想象,在与一般老百姓交流中他会显得颇有乡土味,说着市井话,或拉拉家常,或谈论着世俗风情而没有距离感。
儒家对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人生“三不朽”
儒家对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人生“三不朽”儒家对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人生“三不朽”一、孔子的主要思想与功绩:我们都知道孔子一生对中华的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不但被历代王朝推崇为儒圣和至圣先师,而且直至今日,他的思想、人格和言论,仍为我国广大人民所崇敬、学习和奉行。
当前国外许多国家也在掀起学习中国儒学热潮,建立儒学院或孔子学院,聘请中国教授讲学。
瑞士的神学家、伦理学家孔汉思(Hans Kong是他来中国后改的名,含义是孔、汉思想)。
说明孔子已被世界人民敬为先师。
那么孔子的主要思想和儒家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孔子的一生主要是搞教育的,他首创民间学馆,提倡“有学无类”。
有弟子三千余人,除教学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之外,还根据学生个人的不同素质,分别传授礼(礼仪与法制)、乐(音乐)、射(射箭)、御(驾驭车马)、书(写字)、数(数学)——六艺;他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他删诗书,定礼乐,虚心地向老子求教,学习《周易》韦编三绝,并为《周易》写传十篇(十翼),可见孔子的学识是非常渊博的。
那么孔子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儒家对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呢?据现代儒学家们研究认为只用三句话,六个字就可诠释儒学思想的真谛,那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人生三不朽。
二、关于人生三不朽论的来源:人生三不朽之说,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纪元前549年)和《国语.晋语八》。
左传的原文是:“春,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
宣子曰:昔匄(读gai)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尧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
曾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殁,其言立,其是之谓乎。
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读beng),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赏析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赏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自我评价一生学习和修养的结语,也是他对于人生境界和思想修养的至高赞誉。
这句话不仅展示了孔子的自我认知,也体现了他的教育理念和人生哲学。
以下是对这句话的赏析:一、人生境界的升华“七十而从心所欲”,表达了孔子一生对自我实现的追求。
他以不逾矩为前提,强调了自我实现并非毫无约束的自由行为,而是有规矩、有原则的自由。
这种自由不是外在的自由,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自由。
它意味着一个人能够真正地了解自己,面对世界的复杂性,能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去应对,按照自己的内心去行动,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这是人生境界的一种升华,也是孔子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不逾矩”是孔子对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的描述。
在孔子的观念中,“矩”即是道德规范、伦理纲常,是社会和谐、人类进步的基本法则。
“不逾矩”就是遵守这些法则,按照社会规范去行事,不做违背道德和伦理的事情。
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孔子强调必须遵循“不逾矩”的原则,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思想的解放。
三、中庸思想的实践“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也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主张在处理事物时要保持中正、平和的态度,不要偏激或极端。
在孔子看来,“从心所欲”即是真性情,是自然之心的流露;而“不逾矩”则是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的体现。
只有将二者合二为一,既表达真我,又遵守规矩,才是中庸思想的实践。
四、教育理念的体现这句话也是孔子教育理念的体现。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提倡教育要“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发展。
同时,他也强调学生要有自律精神,自我约束,不做违背道德和伦理的事情。
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自我实现和社会规范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培养出既有独立思考能力,又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五、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人生的六大境界
人生的六大境界(一)第一境界:志于学。
学什么?学习解放自己,学习规则,学习磨炼自己的性格、意志、毅力,按规则行事。
让自己的主观意志和客观规律相符。
这就象孩子学走路一样,需要长时间的调整,学而时习之。
孔子这句名言提到六个十年,是说每经过一个阶段需要十年十年。
现代科学已证明完全掌握一门技术,一般都需要十年。
第二境界:立。
主要意思是说一个人有了明确的人生观念,掌握了生活的基本技能,知道怎么做,并能够那样去做。
一般人都理解成家立业,也可算为一个表面的标志,但不一定谁都能做到。
第三境界:不惑。
即使你确定了人生观念,掌握了基本生活技能,也成家立业了,但还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各方面的影响,如果到了四十岁,你还处于犹豫徘徊时期,那一生就不会做出什么象样的事情了。
四十岁,人必须坚定自己的信仰,成为事业上的专家里手,毫不犹豫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第四境界:知天命。
我觉得最好的标志就是安居乐业。
知道自己的潜力和局限性,安心生活,安心工作,乐在其中。
很多不到50 岁的人说自己现在就是安居乐业,其实还是会受到许多外界诱惑,容易不自量力,或妄自菲薄的。
第五境界:耳顺。
一个人越能成为自己,就越能听到不同的声音。
不惑是心不迷惑,能够坚持自己,但耳顺却还需要修炼。
外界什么流言蜚语,谩骂诽谤,都能象大人对孩子一样一笑了之,不仅需要的是定力,更主要的是心胸和爱心。
举个例子说,如果不爱自己的孩子,你对孩子无理取闹的话就不会耳顺。
第六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最高境界,孔子说要到自己70 岁才达到这种境界,而孔子只活了72 岁。
它指的是什么?是自由,是符合规则。
能够把各种规则便成本能,下意识地按照规律行事。
而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打破束缚,完全的解放、放任自流,为所欲为。
这需要经过一生的磨炼,并不是知道什么是规则,就能按规则办事。
所以我现在还是认为知易行难。
孔子说的这个境界是你已经不需要意志、毅力去控制自己,完全游刃有余了。
状态是平静的,既不洋洋得意,也不勉为其难。
孔子知识要点总结
孔子知识要点总结一、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字仲尼,名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仁”,也就是高尚人情德行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仁的境界。
孔子主张人们应该尊敬父母、尊重长者、关心他人,并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三、修身篇1. 修身的重要性孔子认为修身是一切修行的基础,只有通过修身才能达到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修身首先要求一个人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努力成为一个君子。
2. 儒家的道德规范儒家倡导“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其中,“仁”是重中之重,指的是以爱人为本的伦理道德。
孔子认为仁是人类道德的最高境界,通过追求仁识,可以达到人格的完善。
3. 学习的重要性孔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人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追求道德的完善。
四、齐家篇1. 家庭伦理孔子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和谐的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他主张尊敬父母,孝顺长辈,并通过教育子女,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行。
2. 家庭教育孔子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家庭教育原则。
其中,“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孔子认为通过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出品德高尚、道德完善的子女,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五、治国篇1. 君子的素质孔子认为一个合格的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品行和道德,他主张君子应该以身作则,以德治国。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应该建立在道德和仁爱之上,而不是权力和暴力之上。
2. 君子的职责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宽容、谦恭、正直,并且关注人民的生活状况。
君子应该懂得尊重和倾听人民的声音,为人民谋福祉。
六、平天下篇1. 国际关系孔子提出了“天下大同”的理念,他认为各国应该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建立互利共赢的国际关系。
孔 子论人生境界:从有志到无矩
孔子论人生境界:从有志到无矩孔子,这位被誉为万世师表的思想家,其学说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数千年。
在他的诸多教诲中,对于人生境界的阐述尤为深刻。
从年少时的有志,到最终达到的无矩,孔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条不断升华的人生成长之路。
人生之初,孔子认为应当有志。
所谓有志,便是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
这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有了灯塔的指引,才有了前进的方向。
对于年轻人来说,立志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志向的高低,往往决定了未来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
然而,仅仅有志还远远不够。
志向若要实现,需要付诸不懈的努力和学习。
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从而逐步接近自己的志向。
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保持谦逊的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善于向他人学习,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随着学习和实践的积累,人们逐渐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而立。
此时,人们在事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独立自主,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停止前进的脚步,相反,这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再进一步,便是不惑。
到了这个境界,人们对于世间的诸多事物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不再被表象所迷惑,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面对人生的种种选择和诱惑,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
不惑并非是知晓一切,而是拥有了一颗坚定而从容的心,不轻易被外界所干扰。
知天命,则是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明白世间的许多事情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有些是命运的安排。
但这并非是一种消极的认命,而是在接受命运的同时,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追求和奋斗。
此时的人们,更加懂得敬畏自然和命运,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起伏。
耳顺,是一种更加豁达和包容的境界。
无论听到何种言论,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
不再因为他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而产生争执和冲突,而是能够从不同的声音中汲取有益的部分,完善自己的认知。
孔子人格修炼的三重境界:君子、仁者、圣人
孔子人格修炼的三重境界:君子、仁者、圣人《论语》有几段话集中讨论了君子、仁者和圣人的层级区分、境界之别。
《雍也》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载,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宪问》载,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子贡以为“仁”应具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品性,但是,孔子却认为广泛地施恩于人民并能周济大众的能力已经超越了仁者的界限,完全可以成为圣人的典范了。
由此可知,圣人已经超越个体道德修养的基本目标,而升华为参与社会群治、为天下苍生求福祉的终极层面,诸如尧、舜这样的圣君也担心自己不能为天下生民立命开太平,因而孔子眼中的圣人之道并非常人所能承担。
“圣人,吾不得而见”就明确表明了孔子的态度。
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皆能修己以成君子。
当子路在向孔子求教关于君子的问题时,孔子的回答最能表明他心目中君子、仁者、圣人三重境界修炼进阶的历程。
君子“修己以敬”,其关注的重点是修炼自己的身心,从而达到对外在人事的敬畏,这或许就是孔子所谓的“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这是修炼的入门功夫。
第二步登堂之功是“修己以安人”,“安人”则强调君子能以自己的修为安抚身边更多的人群,亦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已经不是君子独善其身的境界了,孔子就曾说过“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宪问》)。
仁者超越君子,具备兼济大众的仁爱胸怀。
孔子对子张问仁的回答亦可说明“仁”的内涵。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孔子对仁的阐释已经超越了个体内学之功,仁者所行应在“天下”,恭、宽、信、敏、惠五者皆着眼于人与人、人与群体间关系之经营,已然超越君子在小我天地的内修。
至人、圣人、真人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下孔子人格分析
140传统思想研究至人、圣人、真人:马斯洛需求 层次论下孔子人格分析#□付希亮【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的至圣先师,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
中国古代虽重视对文学家人生境界的评价,但是缺乏衡量的尺度。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正好可作中国古代作家人格的衡量标准。
从其一生人格成长经历看,孔子四十岁时完成了“求道”,四十岁后他倾力投入“传道”和“行道”事业,其人生境界处于自我实现层次。
马斯洛归纳自我实现者所具有的十四项特征,与《论语》所记载孔子言行多相符合。
孔子伟大人格可概括为目标至高(至)、见识广博(圣)、真诚坦率(真)三方面,对当时及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孔子;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人格心理分析;《论语》孔子是中国古代的至圣先师,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政治和道德观念影响其身后 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
20世纪以来,许多学者研究孔子的生平、思想,但很少有人从心 理学的角度研究孔子的人格心理。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对孔子的人格心理进行研 究,对于深人理解孔子的学术思想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选择马斯洛需求理论作为研究视角的原因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他选择一些杰出人物,如历史上晚年的林肯、托马 斯•杰斐逊、爱因斯坦等,以及一些与马斯洛同时代的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品格所 能达到的高度。
在《动机与人格》中,他将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生理、安全、爱 和归属、自尊、自我实现五种。
他提出低级需求满足后,人就会产生高级需求。
由于人的 行动决定于人的动机,而动机又决定于其需求层次,因此人的层次需求决定了人的行为。
人所处的需求层次由其能力、社会地位决定,而一个人能力和社会地位的变化往往是缓慢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阁腾分析路径下中国五帝文明及其起源综合研究”(16FZS002) 阶段性成果。
至人、圣人、真人: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下孔子人格分析141的,所以人需求层次的变化也是缓慢的。
论孔子“安贫乐道”来历及其现实意义
论孔子“安贫乐道”来历及其现实意义众所周知,“安贫乐道”是圣人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侧面表现、是儒家思想的人生最高境界。
然而“安贫乐道”核心要点是“乐道”,而不是乐贫、守贫。
和“士志于道”一样,要求在治学态度上能长坐冷板凳,下沉潜工夫,不为眼前的浮名小利所动,抱定对人类生存状态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做出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科研成果,提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理论观点。
坚持追求真理的人文理想,恪守非义莫取的道德底线,即使暂时遭遇贫穷落寞.也能坚持价值理性.保持耿介高标,不坠青云之志。
真正做到“宁静致远,淡泊名利”。
“安贫乐道”的来历表现出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地方,例如:(1)孔子的安贫乐道思想论述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安贫乐道思想。
“安贫乐道”不是拒绝富贵,死守贫穷;不是越穷越光荣,而是在富贵不可得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安排生活,保持平和的心境。
不眼红别人的富贵,更鄙弃“不义而富且贵”,将贫穷的孔子过得清高而有气节,决不为了摆脱贫困而不顾廉耻,泯灭良心,贪污盗窃,坑蒙拐骗,吞嗟来之食而骄其妻妾。
(2)、安贫乐道是“体面”的活法“体面”的生活理解为1. 灵肉结合、义利兼容的,除了物质生活富足,还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
他主张读书为学,接受诗书礼乐的教育,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如孟子后来所发挥的“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人而不如禽兽,虽活得安逸,有何体面可言?所以孔子主张先富后教,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证的前提下,提高人的教育程度,充实人的精神世界。
2. 孔子的“体面”观还包含对人格理想的坚守,对修养境界的追求。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3. 乐以忘忧,心境平和,是体面生活必备的一个条件。
不讲礼义廉耻去追逐名利,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那有什么“体面”可言。
第五.孔子“体面”观还表现为推己及人境界。
孔子的人生最高境界是什么
孔子的人生最高境界是什么孔圣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相信大家都对这位人物都有所了解。
那么你知道孔子的人生最高境界是什么吗?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那么你就更加不能错过这篇文章了!答:孔子的人生最高境界是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对孔子的看法对孔子来说,作为一代大教育家,不可能不思考人生境界问题,不可能不谈及其对人生的看法,从以往的阅读中了解到有人笼统的把孔子的人生最高境界定义为“仁”,我不否认孔子的最高人生境界说,但远不够系统。
也有人从人格境界和心理范畴角度将人生境界划分为九种境界,而这些都是后人归纳和总结的,有些杂乱。
我认为孔子对人生境界系统的概括应该是《论语*为政》篇提到的“吾十而又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这里,孔子从个体的生命发展历程出发,从生命的纵向发展的角度概括了人生可能和应该达到的境界,既存在整体的发展概括,也有个体独立的发展。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人生的起点是十五岁的时候,这个年龄也应该是所有人都应该达到的;三十的时候就该有了自己做人的立场和原则,有了自己对世界的判断,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十的时候就不应该再困惑于物质的世界;而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就该对生命的发展规律了然于心了,知道该如何去发展和成长了;到了六十岁的时候,就该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了,听到的事也便都是很自然的事了;到了七十的时候,也便是可以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了。
其实,孔子概括的人生境界,不止是自我的人生发展经历的境界,也是人们逐渐逼近的人生境界,而且,每前一个人生境界都是下一个人生境界的基础,没有前一个基础境界的体验是不可能跃进到下一个人生境界的,年龄只是概括的阶段,而不是确数。
如果人们能够三十知天命,或者二十而不惑,那将是更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人也将更加从容的面对人生,遗憾的是这样的人毕竟是世所罕见的。
当然,也会有人穷尽一生的努力,也无法达到知天命的境界,甚至是活了一生也不能“立”,活一辈子也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立场。
古代圣贤做人的十大最高境界
8、范仲淹的最高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郑板桥的最高境界:难得糊涂。
10、诸葛亮的最高境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古代圣贤做人的十大最高境界
1、老子的最高境界:道法自然,顺其自然。
2、孟子的最高境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3、庄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最高境界:物我两忘。
4、孔子的最高境界:随心所欲而不逾距。
5、佛的最高境界:眼里有佛,心中无佛。
6、道家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无不为。
孔子的六个境界对应的论语
孔子的六个境界对应的论语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教诲和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的言论被记录下来,这些言论正是他对于人生、道德和治理的思考和见解。
其中,孔子提出了六个境界的概念,这六个境界分别是:天人合一、玩味人生、淡泊名利、宽厚待人、温和宽容、涵养善心。
本文将以《论语》中相关的语录为基础,对孔子的六个境界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天人合一是孔子的第一个境界。
他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关联的,每个人都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天即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这句话表明了天地之间的紧密联系,人应该与天地合一,才能承担大任。
第二个境界是玩味人生。
孔子认为,人生应该是充实而有意义的,我们应该享受其中的乐趣。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富与贵,是人民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民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于人生的态度,他认为,人们追求富贵是正常的,但应该通过正确的方式去追求,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
第三个境界是淡泊名利。
孔子强调了个人的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
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对于道德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学问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名利,而是为了修身养性、实现仁爱之道。
第四个境界是宽厚待人。
孔子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宽容和善良。
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于友谊和仁爱的重视,他认为,一个君子应该通过文化的交流和朋友的互助来实现仁爱之道。
第五个境界是温和宽容。
孔子强调了在处理事务和管理社会时的温和和宽容。
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于教育和管理的理念,他认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对过去的经验保持回顾和反思,才能更好地处理新的问题。
孔子国学经典语录
5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2、过,则匆惮改。
53、不迁怒,不二过。
5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1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6、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0、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1、刚、毅、木、讷近仁。
2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3、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6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阅读拓展:
孔子是儒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原始儒学进行改造,使它成为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对我们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孔子的事迹光耀千秋、永载史册。在孔庙里可以随处看见别人对他的称赞的对联,说他与尧舜禹齐名。孟子称赞他“出乎其类,拔乎其粹,自生民以来所未有也”。孔子73年的人生经历是无人可比的。他自我总结为:“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十五就立志求学,学习了十五年才到了三十而立。三十而立,这个立不是成人自立娶妻生子,,是立于礼,立于天地之间,无愧于天。他把人从禽兽中脱离出来,从功利中跳将出来,从道德中剥离出来,达到立于天地之间的境界。人生的三种达德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的不如意,不愉快,也许原因很多,但是大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自己想不通,心胸太狭窄,无法融入太多的东西,而智慧就能帮助我们打开心结。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明白,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天命。也许天命是我们不能把握的,惟有智者不惑能达到。颜回是个大圣人,但谁能料到他就活了32岁呢?这就是天命!六十耳顺,孔子在60岁的时候又回到了平民中,他已经了解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都是很正常的,不能因此而过度悲伤。七十而从心所欲,在70岁的时候,孔子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人和天的相融。而孔子所做的最伟大的两件事是什么呢?第一个就是立人极,他到达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他告诉我们,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他也为我们树立了人格榜样。第二个伟大的事件是修订了教材。“六经”都是孔子为我们修订的。后人称赞他“修诗书正礼乐,赞易传著春秋”,作为千古读书人必须读的“六经”,是孔子第一次把前人的文化思想进行大融合,这是整个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个人的思想。“六经”中规定了中国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何谓宇宙观?淮南子说“上下四方之谓宇,古往今来之谓宙”也就是空间和时间。中国人是怎样看待时间和空间的呢?在“六经”中都做了详尽的解释。中国人崇拜什么,批判什么,热爱什么,怨恨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这些都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价值观。
《论语》的“乐学论-解读
《论语》的“乐学论”解读摘要:要真正理解和把握《论语》的“乐学论”,首先需要弄清楚孔子所言“学”何谓、如何“学”、为何“学”这三个问题。
本文通过深入探讨这三个问题得出以下结论:“学”是“成已”,是乐在心,故谓之“独乐”;“时习之”是“成己”并“成物”,是乐主发散在外,故谓之“众乐”;为己学而“乐”,是“成己”而后“成物”之乐,故谓之“至乐”。
关键词:《论语》;“学”;“时习”;“朋”;“乐”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有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茫茫学海之中,若想有所成就和建树,就必须“勤”字当先。
而“苦作舟”之“苦”字传递给人们的信息就是学习是艰难、辛苦的活动。
不可否认,时下大多数人将学习尤其是学习过程视为苦差事,认为只有当学有所成、学有所得之时(学习结果)才是幸福和快乐的,并且这种幸福和快乐转瞬即逝,所以从根本上认为学习苦不堪言,无半点乐趣。
然而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圣人孔子对于学习的评价和对待学习的态度或精神却有着独到的体悟和感受,《论语》载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学如不及,尤恐失之”(《论语·泰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从孔子的言语之中我们找寻不到一丝关于学习之“苦”的踪迹,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求知若渴、以学为乐的孔夫子形象。
在孔子看来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快乐的活动,并将对待学习的态度分为依次递近的三个境界——知之、好之、乐之。
孔子认为不仅要“学”而且更要“时习”之,要有一种力争上游、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达到“学而不厌”、“学如不及,尤恐失之”、“知之、好之、乐之”的境界。
不难看出,“乐之”是孔子极力推崇的最高学习境界。
其实这正是孔子好学、乐学,不厌不倦的“乐学论”、学习幸福观的生动写照。
一、“学”何谓在“乐学”这一论点的解读上,历代贤人时杰口径不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较有权威和争议的当推刘宝楠先生和钱穆先生的注解。
孔子的人生观念
孔子的人生观念孔子出身贵族,是商汤的后裔,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就是说要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孔子的人生观念,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的人生观念: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的人生观念:安贫乐道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的人生观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的人生观念: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孔子的人生观念: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孔子思想与人生境界
昔微矵(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 迺归中于河。微志弗忘,传贻子孙,至于成唐(汤), 祗备不懈,用受大命。
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25
孔子希望人人“守礼”
《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礼记·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
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礼仪: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
而形成的仪节; 礼义: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
同异、明是非。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 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 礼之所尊,尊其义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 弗种也。
人乎哉?” 郭店楚简《穷达以时》:“君
子敦于反己”
31
仁爱:从“亲亲”开始
仁的本义:“反求诸身”,即反省自身 《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仁的推延:
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孔子家语》、《礼 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 子》) 2、泛爱众 。(《论语》) 3、仁爱及于鸟兽。(《孔子家语》)
人生礼仪又称生命礼仪,用以展现生命的意 义。 个人以不同的身份、角色进入社会,应 通过各种礼仪来实现。
人生礼仪,国际上称作“通过礼仪”。人生 历程所经历的最重要的礼仪:诞生礼、成人 礼、婚嫁礼、丧祭礼。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礼的要义,礼的真 意,就是在社会人生各种节目上要沉着、郑 重、认真其事,而莫轻浮随便苟且出之。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 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 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
“子绝四”的圣人境界
“子绝四”的圣人境界“子绝四”是孔子所说的四种境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是孔子在中年时期的感悟。
而“子绝四”则是他晚年时期的最高境界。
它指的是孔子已经完全超越了世俗的所限,突破了人生的局限,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圣人,下面我们详细来探讨一下“子绝四”的圣人境界。
“子绝四”的第一个境界是“无欲也”,它代表着圣人已经不再受到利益和名誉的干扰和纠缠。
他已经超越了对于名利的执著,不再为个人利益而行动。
他毫不在意名利的得失,不为功名利禄而拜托关系,不畏惧权势的威胁,也不偏向任何错误和邪恶的事情。
他的行为是一种无私无欲的奉献和无畏的慈悲,他只追求自身的道德完美和伟大的事业。
“子绝四”的第二个境界是“不忧也”,它代表着圣人已经抛开了所有的忧虑和烦恼。
他已经胸怀天下,可以面对任何一种挑战和困难。
他不愁天下大乱,不惧风雨飘摇,他拥有无穷的忍耐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凝结着他对生命的珍重和责任感,绝不被任何困难和苦难所打败。
他的精神高度集中,手握无限的力量,终能高举正义的旗帜。
“子绝四”的第三个境界是“不求也”,它代表着圣人已经不再追求任何外在的权力和资源。
他已经实现了内在的完美和充实,不再需要任何的物质奖赏和社会地位的承认。
他的内在已经超越了外在,无论贫穷和富有,他都能保持平和和谦逊,心灵深处的平静如一湖清波,即使周围的世界疯狂变幻,他也能掌握真正的本质和意义。
他已经燃烧了内心的千万火焰,它们呈现出一个黑暗中的壮丽,一个独立于世界之外的辉煌。
“子绝四”的最后一个境界是“无我也”,它代表着圣人已经摆脱了自我意识的束缚,已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他的内在与外在已经达到无缝的连接,他的人格已经和大千世界相融。
他没有个人意识的界限,不再因为自我的限制而感到狭窄和苦闷,他已经完全投身于大川之中,成为一片漩涡中的纯粹之水。
他的存在成为一个旋转的中心,是所有事情的中心点,万物的源头和最终的目的。
在“子绝四”的圣人境界中,圣人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所限,突破了人生的局限,成为一个真正的圣人。
孔子:做人的境界,源于这四个字
孔子:做人的境界,源于这四个字孔子作为中国的一大圣人,一直在教我们如何去为人处世。
他曾说:“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意思是书本上学的知识,自己和普通人其实没差别,但要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自己还没完全做到。
你说孔子认为自己都还没做到君子层面,谁还敢说自己已经达到了呢?孔子的学生曾经形容孔子:“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意思是孔子待人温和,但是该严厉的时候也会很严厉的,他能够侃侃而谈,也能适时沉默。
儒家中做人的最高境界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威”、“怀”、“辩”、“讷”。
若是一个人能做到这四个字,那么他的未来就是非富即贵!首先是能“威”,意思是你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令人望而生畏。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就是要告诫大家有威严的人必定要有德行。
一个人去到别的国家,能够完成使命,并且令君主满意,这样的才有尊严和威望。
一个人在家族中,这个人若是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那么大家都会频频夸赞。
一个人再平凡,只要他能“言必行,行必果”,那么大家都会信任他,觉得这人靠谱!孔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论你处于哪个位置,只要心中有爱,就会透露出威严。
领导有威严,能够为员工谋福祉,自然会受到底下员工的尊敬和爱戴;老师有威严,能够心系学生,把最好的教育都给他们,自然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其次是能“怀”,意思是要时刻关怀别人。
让年纪大的人放心,让同龄人安心,让年轻的人信任。
“怀”在这里指的就是有仁心,能关怀的。
众所周知孔子是温和儒雅的,在他周游列国期间总能“闻其政”,他谦虚求教,能够尊重别人,怜悯残疾人,心怀仁爱。
民国时期的胡适就是一位谦谦君子。
他曾经两次帮助自己的好友林语堂,当时林语堂上学没经费,都是让胡适从北大预支,但后来他才知道那是胡适自己垫付的。
还有胡适对于自己的婚姻,他觉得旧社会女性地位低下,不忍心伤害他人,所以就接受了家里的安排,娶了江冬秀为妻。
因此他的“小脚夫人”就成了封建传统社会中的有福之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人生最高境界是什么
孔圣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相信大家都对这位人物都有所了解。
那么你知道孔子的人生最高境界是什么吗?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那么你就更加不能错过这篇文章了!
答:孔子的人生最高境界是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对孔子的看法对孔子来说,作为一代大教育家,不可能不思考人生境界问题,不可能不谈及其对人生的看法,从以往的阅读中了解到有人笼统的把孔子的人生最高境界定义为“仁”,我不否认孔子的最高人生境界说,但远不够系统。
也有人从人格境界和心理范畴角度将人生境界划分为九种境界,而这些都是后人归纳和总结的,有些杂乱。
我认为孔子对人生境界系统的概括应该是《论语*为政》篇提到的“吾十而又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这里,孔子从个体的生命发展历程出发,从生命的纵向发展的角度概括了人生可能和应该达到的境界,既存在整体的发展概括,也有个体独立的发展。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人生的起点是十五岁的时候,这个年龄也应该是所有人都应该达到的;三十的时候就该有了自己做人的立场和原则,有了自己对世界的判断,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十的时候就不应该再困惑于物质的世界;而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就该对生命的发展规律了
然于心了,知道该如何去发展和成长了;到了六十岁的时候,就该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了,听到的事也便都是很自然的事了;到了七十的时候,也便是可以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了。
其实,孔子概括的人生境界,不止是自我的人生发展经历的境界,也是人们逐渐逼近的人生境界,而且,每前一个人生境界都是下一个人生境界的基础,没有前一个基础境界的体验是不可能跃进到下一个人生境界的,年龄只是概括的阶段,而不是确数。
如果人们能够三十知天命,或者二十而不惑,那将是更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人也将更加从容的面对人生,遗憾的是这样的人毕竟是世所罕见的。
当然,也会有人穷尽一生的努力,也无法达到知天命的境界,甚至是活了一生也不能“立”,活一辈子也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立场。
这也是人生,不同就在于境界。
孔子给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具体而又详尽,有很强的指导性。
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努力,没有理由不去承继和实践。
人物信息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故事精选1、司马牛问孔子怎样做一个君子。
孔子对他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君子了吗?”孔子回答说:“自己问心无愧,那么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做人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
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更应当做到慎独慎微,防微杜渐。
不仅在公共场合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还要在无人监督、一人独处的时候,依然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工作也与一个样。
这有如此,方可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无忧无惧。
凡人当如此,成功者更应当如此。
2、鲁国大夫臧文仲曾在家养贵重的动物;;玳瑁,孔子批评他玩物丧志,不务正业。
孔子还曾把臧文仲说成“窃位者”,意思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身居高位,却不知提拔有才德的人。
孔子批评他:“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柳下惠是孟子眼中的“圣之和者”,怀中搂着女子而没有产生非分的想法和举动,被誉为道德楷模。
臧文仲明知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对其提拔重用。
一个明智和有度量的管理者,对于身边有才干的人,不应心存嫉妒,要大胆提拔任用,不应当压抑有才干之人。
当身边下属都非常强大的时候,管理者本身的能力和修
养也会得到提升,这是水涨船高的道理。
3、叶公向孔子请教如何管理政事。
孔子便对他讲:“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归附。
”此话貌似平淡,却意义深远。
近悦远来,最重要的是依靠什么呢?依靠良好的道德修为。
对于领导者而言,只有使周围的人敬佩、开心,使远方的人归附你、称赞你,才是你的真正成功!
4、仲弓向孔子问仁。
孔子回答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在朝廷做官的时候不要让人怨恨,在城邑做官的时候也不要让人怨恨。
”仲弓听后对孔子说:“我虽然迟钝,但也一定会按照您的话去做的。
”孔子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被人戳到痛处,那么与人交往的时候,也不要对他人毫无顾及。
在职场交际中,要避免踏入言语的雷区,避免触碰到别人的隐私和伤痛。
否则,不但交友不成,还可能带来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