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要告诉我们的人生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要告诉我们的人生道理
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由于人性向善,所以每个人都对“别人”负有某种责任。
一,思考焦点
孔子多次让学生“各言尔志”,因为从志向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命蓝图与奋斗目标。既然如此,为了认识孔子,上上之策不是要从孔子的志向入手吗?
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这种志向实在太过远大与伟大,孔子想做到:让老年人都得到赡养,让朋友们都互相信赖,让青少年都得到照顾。这是大同世界的理想。
问题是:孔子一生未能实现这个志向,不仅如此,古今中外也不曾实现过这个志向。那么,孔子所说的是不着边际的乌托邦吗?他曾教导学生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自己应该很清楚为何要立定这样的志向。因此,除非孔子是徒托空言,否则我们就要认真看待他的志向,并且,如果无法理解这种志向的根据何在,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孔子。
在这个志向中,“老者”与“少者”都是泛称天下人,并且都属于弱势群体。请问:孔子为何要承担这么大的责任?孔子所说的志向,是他个人的选择,还是他为人类所做的选择,若是为人类考虑,就必须由说明人性着手。
二,孔子说过“性相近,习相远”
意即: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后天的习染使人千差万别。如果未受教育或不知
戒惕,就难免陷入困境。人有身体,随之产生本能、冲动与欲望,这些统称血气。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由血气来看,人必须一生谨慎。不过,人还有心智。可以超越血气的控制,自行选择如何处世。这种选择就是:要不要真诚?要不要发挥人性中异于生物血气的那一部分?由真诚可以产生行动的力量,关键在于自觉的心。《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的一段资料,是我们了解孔子人性论的重要依据。
我们由此整理出孔子的想法。首先,人的社会一定有“伦理”规范(如,为父母守丧三年的制度);其次,伦理规范的基础在于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情感(如,不守丧三年则于心不安);然后心理情感的共同来源是人类共同的“生理”状态(如,小孩三岁才可离开父母之怀)。因此所谓人性,并非生来就固有的,而是在“生理、心理、伦理”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体现”出来的。
孔子知道心理情感的重要。所以在开导时,总是希望他们既能真诚自觉又能立志上进。这些都是个人可以把握及负责的。两句话最具代表性:一是“我欲仁,斯仁至矣”,二是“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我们暂且把”仁“字理解为“行善”,那么行善就看一个人是否愿意,只要他愿意,一定有力量可以做到。孔子这种兼顾“血气与仁”的人性论是符合我们的经验观察的。
三,一以贯之
身为哲学家,孔子宣称自己的学说是“一以贯之”的。他有一个中心思想,那是什么?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个答案显然不正确,因为一,曾参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并且资质鲁钝(参也鲁);二,“忠恕”明明是两个字,谈不上一以贯之;三,曾参后来又说过:“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个“仁”字才是孔子的一贯之道。
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一百余次,综合观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仁”是“人之性”:这时“仁”所指的是真诚;人只要真诚,则心理情感充分彰显,形成一股力量,愿意主动行善,实践自己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这种人性可以称为“向善”。二,仁是“人之道”:弟子问仁时,孔子因材施教,告诉他们如何“择善固执”。三,仁是“人之成”,像“杀身成仁”一语即为明证,表示仁是人的生命之完成。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说是“止于至善”。
由此可知,孔子是以一个“仁”字,把人类的生命贯穿起来。为了实现人生的目的,人需要受教育,明白道理,并且保持真诚的心,修练品德。知行配合,经由改善自己而造福社会。
四,认清“善”是什么
世人无不强调行善避恶,但未必明白什么是善。分析孔子所说,善是我与别
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由于人性向善,所以每个人都对“别人”负有某种责任。“别人”一词包括天下人在内,所以孔子的志向必须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们大家的志向也同样是如此。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