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 教学设计
教育技能大赛教案设计模板
![教育技能大赛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5a5915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0.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教学技能的基本概念、种类和运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教学技能的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教学技能的基本概念、种类和运用方法。
2. 难点:如何将教学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教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技能?(2)教师简要介绍教学技能大赛的背景和意义。
2. 讲授(1)教学技能的基本概念: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技能的种类:讲授、提问、讨论、演示、实验、作业布置与批改、评价等。
(3)教学技能的运用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能。
3. 案例分析(1)选取一个优秀的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中教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技能。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教学技能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4. 角色扮演(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教学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2)每个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5. 小组讨论(1)围绕教学技能的应用,展开小组讨论。
(2)每个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教学技能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技能的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教学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教学技能应用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资源1. 教学技能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
2. 教学技能大赛相关资料。
3. 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所需的道具和场地。
六、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
3.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
4.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小学美术《技能大赛》教案
![小学美术《技能大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b1ddd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b.png)
-形状:掌握常见形状的画法,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并能够组合运用创作出丰富多样的画面。
-色彩:了解色彩的搭配原理,能够运用对比色、相近色等技巧进行创作。
(2)创意思维的激发: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敢于突破常规,发挥想象力和个性。
(4)自信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部分学生在展示和评价过程中可能表现出紧张、胆怯等情绪。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展示和评价,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技能大赛》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将所学技巧灵活运用到创作中。
3.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展示个性和想象力。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互助、分享,共同完成作品。
5.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敢于展示自我,勇于接受他人评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绘画技能的运用:熟练掌握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绘画技能,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如何将绘画技巧应用到实际创作中”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于绘画技巧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够主动参与讨论。为此,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案模板(技能大赛)
![教案模板(技能大赛)](https://img.taocdn.com/s3/m/c9b92e9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0.png)
教案模板(技能大赛)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程名称:技能大赛培训1.2 课程性质:实践性课程1.3 适用对象:参赛学生1.4 课时安排:共计30 课时1.5 教学目标: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技能大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参赛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2.1 教学内容2.1.1 技能大赛概述:介绍技能大赛的背景、意义、组织结构和参赛要求。
2.1.2 专业知识:根据大赛项目,传授相关专业知识,如机械设计、电子技术、编程等。
2.1.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技能大赛中的各项技能,如机床操作、电路搭建、编程调试等。
2.1.4 策略与技巧:分析比赛过程中的策略与技巧,如时间管理、故障排查、团队协作等。
2.2 教学过程2.2.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教学材料,学生预习相关知识。
2.2.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认真听讲、记录。
2.2.3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2.2.4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教师组织分析、总结。
2.2.5 课后复习:学生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准备下次课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讲解技能大赛相关知识和技巧。
3.1.2 演示法:展示实践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方法。
3.1.3 引导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1.4 案例分析法:分析历年大赛优秀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2 教学手段3.2.1 教学PPT:展示理论知识,辅助课堂讲解。
3.2.2 视频资料:播放实践操作教程,便于学生课后自学。
3.2.3 机床设备:提供实际操作机会,让学生熟练掌握技能。
3.2.4 网络平台:搭建在线交流平台,方便学生提问、讨论。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4.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2 成果评价:评估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成果,如作品质量、技能水平等。
技能大赛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技能大赛教案设计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9692ce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4.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技能名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参与技能大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 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
- 学生增强对(技能名称)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技能大赛背景介绍- 介绍技能大赛的起源、意义和发展历程。
- 阐述技能大赛在我国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技能大赛项目解析- 详细介绍(技能名称)大赛的项目设置、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 分析参赛选手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 技能大赛参赛准备- 指导学生制定参赛计划,包括技能训练、心理调适等方面。
- 帮助学生了解比赛流程,熟悉比赛场地和设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播放技能大赛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提问:同学们对技能大赛有什么了解?对(技能名称)大赛有哪些期待?2. 主体部分- 讲解(技能名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技巧。
- 分析技能大赛的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比赛要求。
- 分组进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互动环节- 邀请优秀选手分享参赛经验和心得。
-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4. 总结与反思- 对本次技能大赛教学活动进行总结,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技能训练和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 观察学生在技能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
- 收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2. 评价内容- 学生对(技能名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 学生在技能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协作、创新意识等。
- 学生对技能大赛的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技能名称)技能大赛指南》2. 视频:技能大赛精彩片段、优秀选手访谈等。
教师技能大赛课堂模拟教案
![教师技能大赛课堂模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184f9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0b.png)
教师技能大赛-课堂模拟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学生分析1.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X概念,了解X原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运用X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2 学生分析学生背景:学生来自年级,已经掌握了X基础知识。
学生需求:学生对于X领域有较高的兴趣,希望能够深入学习和实践。
学生特点: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合作,但部分学生在X方面有待提高。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2.1 教学内容教材:使用教材,重点讲解X章节。
课程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2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X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3.1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详细讲解X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3.2 时间安排导入:5分钟讲解:15分钟互动:15分钟实践:20分钟总结: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自主评价: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和进步。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4.2 反馈与改进及时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鼓励与支持: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持续改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辅助工具5.1 教学资源教材:教材网络资源:相关案例分析、教学视频等5.2 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工具,丰富教学手段。
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讨论和资源共享。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教学活动主题主题:X应用技能培养6.2 教学活动内容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个X项目。
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方案十六篇
![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方案十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b62f3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b.png)
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方案篇1一、领导小组:组长:成员:二、大赛内容1、导学案设计(校级、区级)2、说教材(校级、区级)3、课堂风采(校级)三、参赛范围1、教育局的大赛活动通知:全区教师全员参加。
比赛分校级和区级两个层面进行。
首先,在校级进行全员比赛,之后择优推荐参加区级比赛。
按学段分初中、小学、幼教等学段。
四、大赛形式1、导学案设计(我校比赛已经结束)教育局规定:导学案设计大赛以文本形式进行比赛。
根据教师所任学段、学科,按评委规定的学科内容,由参赛教师在指定的时间内抽签选取题目,回单位自行完成,时限两天。
之后将参赛作品以a4打印文本,连同参赛教师本人本学期导学案一并交评审组。
由评委打分并汇总成绩。
2、说教材大赛现场举行。
教育局规定:根据教师所任学段、学科,按评委规定的学科内容由参赛教师抽签,在现场预备室进行准备,时间为1个小时。
参赛教师可携带课标、课本、工具书,可以准备学科教研组形成的说教材资料、课件等。
准备时间结束,按抽签顺序进入场地现场说教材,时间为20分钟,要求脱稿。
比赛场地提供电脑、投影等展示设备。
比赛结束后评委现场打分,组长收集打分卡并汇总成绩。
3、课堂风采各教研组每周抽签安排2—3名教师进课堂展示,隔周教研组活动时,有着讲课教师展开说教材评比(要求以教育局规定为准)。
学科教师做评委,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听课、打分、收集汇总成绩。
以上三项活动均以教研组为单位来开展,评价标准均以教育局规定的为准,每位教师均需参加以上三个项目的全部比赛,比赛按三项得分累计计算排名,并作为推荐参加区级第二届教师技能大赛的依据。
希望各位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参加。
五、时间安排本次比赛从3月开始,到8月底结束,共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3月11日一一7月30日为组织活动和校级推荐阶段(一)导学案设计评比(3月11日一28日)1、参赛教师根据教育局“导学案设计”评价标准,自己设计导学案并在比赛中进行展示、讲解。
2、本教研组教师依据本学科导学案评价标准逐一对照,进行打分。
教师技能大赛的教案模板
![教师技能大赛的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6965d1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c.png)
教师技能大赛的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适用于具有一定教学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在职教师,参加教师技能大赛的备赛教师。
三、授课时间总课时:45分钟四、授课教师姓名:[教师姓名]职务:[教师职务]教学经验:[教学年资及教学领域经验]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教案编写的基本结构及规范要求。
- 学习并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 提升课堂管理与学生引导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如何设计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
-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方式。
-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教师职业责任感和教学热情。
-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 培养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及竞技心态。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教案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与实践。
- 课堂活动组织和学生参与的策略。
2、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的细化和实施。
- 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与突破。
- 课堂评价的有效性与公平性。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开场活动:通过一个简短的教育故事或新闻,引发教师们对教学创新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 提出问题:向教师们提问,如“在您的教学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挑战?”或“您认为一堂优秀的课程应具备哪些特点?”以引导教师们回顾自身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做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 理论讲解:介绍教案编写的最新理念、原则和步骤,强调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 案例分享:展示一份优秀的教案范例,分析其成功之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等。
- 技能训练:教授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PPT、视频、在线工具等,丰富教学形式。
3、合作探究(15分钟)- 分组讨论:教师们分成小组,针对某一教学主题,共同探讨教案设计,分享各自的见解和经验。
- 角色扮演:小组成员扮演教师和学生,模拟教学场景,体验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方法。
教师技能大赛课堂模拟教案
![教师技能大赛课堂模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25ec1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7.png)
教师技能大赛-课堂模拟教案第一章:课堂导入技巧1.1 教学目标:理解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学习有效的课堂导入技巧能够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1.2 教学内容:课堂导入的定义和作用常见课堂导入技巧介绍实践不同导入方法的应用1.3 教学活动:1.3.1 导入环节: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1.3.2 实践环节:教师示范不同导入方法,学生分组练习并互相评价。
1.3.3 总结环节:讨论并分享不同导入技巧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第二章:课堂提问技巧2.1 教学目标:理解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学习有效的课堂提问技巧能够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2.2 教学内容:课堂提问的定义和作用有效提问的要素和技巧设计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的方法2.3 教学活动:2.3.1 提问环节:教师示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3.2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练习设计问题,并进行课堂模拟提问。
2.3.3 总结环节:讨论并分享提问技巧的运用和效果评估。
第三章:课堂讲解技巧3.1 教学目标:理解课堂讲解的重要性学习有效的课堂讲解技巧能够清晰、生动地传达知识点3.2 教学内容:课堂讲解的定义和作用有效讲解的要素和技巧提高讲解生动性和互动性的方法3.3 教学活动:3.3.1 讲解环节:教师示范课堂讲解,展示讲解技巧。
3.3.2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练习讲解,尝试运用不同的技巧。
3.3.3 总结环节:讨论并分享讲解技巧的运用和效果评估。
第四章:课堂管理技巧4.1 教学目标:理解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学习有效的课堂管理技巧能够维护课堂秩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4.2 教学内容:课堂管理的定义和作用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和技巧应对不同课堂问题的方法4.3 教学活动:4.3.1 管理环节:教师示范课堂管理技巧,展示如何处理课堂问题。
4.3.2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练习课堂管理,模拟不同情境下的处理方式。
4.3.3 总结环节:讨论并分享课堂管理技巧的运用和效果评估。
技能大赛教案设计格式模板
![技能大赛教案设计格式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37ca36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4.png)
一、课程名称技能大赛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技能大赛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 掌握参赛技能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标准。
- 熟悉各类技能大赛的比赛规则和流程。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抗压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技能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内容1. 技能大赛概述- 技能大赛的定义和意义- 技能大赛的类型和特点- 技能大赛的发展历程2. 参赛技能要求- 各类技能大赛的参赛项目及要求- 参赛选手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水平- 评价标准和方法3. 比赛规则和流程- 报名和选拔- 比赛形式和内容- 评分标准和评判方法- 获奖和奖励4. 团队协作和沟通- 团队成员的角色和分工- 团队协作技巧和沟通方法- 解决冲突和团队建设的策略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技能大赛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比赛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实践操作法:现场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参赛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简要介绍技能大赛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 提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 讲解技能大赛的类型、特点和发展历程。
- 分析参赛技能的要求和评价标准。
3.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技能大赛的规则和流程。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4.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团队协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 分享团队协作技巧和沟通方法。
5. 角色扮演- 模拟比赛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提高技能水平。
- 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大学生教师技能大赛教案
![大学生教师技能大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11f59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7.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教师技能大赛的基本流程、评分标准及参赛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教师必备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教师技能大赛的基本流程、评分标准及参赛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优秀的教师技能大赛视频,让学生了解大赛的基本情况。
(2)引导学生思考:参加教师技能大赛有哪些好处?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2. 讲授新课(1)介绍教师技能大赛的基本流程:报名、初赛、复赛、决赛。
(2)讲解评分标准: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语言表达、板书设计、教育机智等方面。
(3)分享参赛技巧:如何撰写教学设计、如何进行课堂组织、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
3.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分享自己的经验。
(2)模拟教学:每组选取一位同学进行模拟教学,其他同学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4. 案例分析(1)选取一位优秀教师的视频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优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优点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5.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教师技能大赛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技能大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3)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出不足之处,努力改进。
四、课后作业1. 观看几节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分析其教学方法和技巧。
2. 撰写一篇教学设计,准备参加教师技能大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其对教学技能的掌握程度。
3. 教学技能展示:观察学生在模拟教学中的表现,评价其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语言表达能力等。
教师教学技能赛教案模板
![教师教学技能赛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e51b49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2.png)
教师教学技能赛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高级中学或大学本科学生,具备一定的课程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并参与课堂讨论。
三、授课时间总计60分钟,分为五个阶段:导入新课、新知讲授、合作探究、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四、授课教师[教师姓名],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及相关课程领域的学术背景。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掌握课程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能在讨论和表达中展现批判性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提高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
-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培养有效沟通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探究欲。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多元文化。
- 鼓励学生积极乐观面对挑战,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课程核心知识点的讲解和案例分析。
- 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2、教学难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 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入引导和培养。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实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 使用多媒体工具(如视频、图片等)展示与课程相关的有趣现象,引发学生对新课的思考。
- 提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预测或猜想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清晰、系统地讲解新课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 使用图表、流程图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知识。
- 在讲授过程中,适时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检验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合作探究(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针对某一特定问题或任务进行合作探究。
- 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调查等方法探究问题。
技能大赛课程设计
![技能大赛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78b88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7.png)
技能大赛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XX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了解XX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XX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实验和案例分析。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部分: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XX定义、XX原理等。
2.第二部分:XX学科的方法,包括XX方法、XX技术等。
3.第三部分:相关实验和案例分析,包括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安排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用于探讨XX学科的方法和应用。
3.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具体的实验和案例。
4.实验法:用于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XX学科教材,用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拓展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XX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安排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教学技能竞赛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技能竞赛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cba76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4.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活动),培养学生(具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兴趣,培养(具体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教学道具3.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4. 学生活动手册或卡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 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二)新课讲授1. 知识点讲解:- 结合课件,详细讲解(知识点)。
- 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2. 课堂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知识点)的应用。
- 安排学生上台展示,分享学习心得。
3. 巩固练习:-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针对练习中的难点,进行个别辅导。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重点和难点。
3. 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价。
2. 教学方法的改进。
3. 学生反馈。
### 教学技能竞赛教案范文课题:《分数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分数加减法练习题3. 小组合作学习手册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分数实例,如蛋糕、分数时钟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如何表示蛋糕的四分之一?如何表示分数时钟的六点钟?(二)新课讲授1. 知识点讲解:- 结合课件,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教师教育技能大赛策划书3篇
![教师教育技能大赛策划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a897b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4.png)
教师教育技能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教师教育技能大赛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育技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决定举办一场教师教育技能大赛。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展示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激励教师不断创新。
三、活动主题“展示风采,提升技能”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具体地点]六、参与人员全体教师七、活动内容1. 教学设计比赛(1)参赛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选择一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2)教学设计要求符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过程合理,教学反思深刻。
(3)教学设计以文档形式提交,格式不限。
2. 课堂教学比赛(1)参赛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过程流畅,教学效果良好。
(3)课堂教学时间为 45 分钟。
3. 教育技术应用比赛(1)参赛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一种教育技术工具,进行应用展示。
(2)教育技术工具可以是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软件等。
(3)教育技术应用要求操作熟练,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4. 教育教学论文比赛(2)教育教学论文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新颖,论据充分,论证合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3)教育教学论文以文档形式提交,格式不限。
八、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具体时间 1])(1)参赛教师填写报名表格,提交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论文等相关材料。
(2)报名表格和相关材料提交至学校教务处。
2. 初赛阶段([具体时间 2])(1)学校组织评委对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论文等进行评审。
(2)根据评审结果,确定进入决赛的教师名单。
3. 决赛阶段([具体时间 3])(1)进入决赛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教育技术应用展示。
技能比拼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技能比拼教案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9bd634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4.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比拼活动中所需的基本技能。
- 学生能够了解比拼活动的规则和评分标准。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在比拼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 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活动名称:技能比拼2. 活动主题:团队合作,技能展示3. 活动时间:2课时4.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5. 活动地点:教室、操场或多功能厅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技能比拼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技能训练。
(二)技能训练1. 教师根据活动主题,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技能训练项目,如:手工制作、绘画、舞蹈、歌唱等。
2. 学生按照分组进行技能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三)比拼环节1. 教师宣布比拼规则,每组派代表参加比拼活动。
2. 学生根据比拼项目进行展示,评委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3. 教师宣布比拼结果,对获奖者进行表彰。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分享比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团队协作、沟通、竞争等方面的经验教训。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教师观察、学生自评、互评。
2. 评价内容:- 学生技能掌握情况-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沟通表达能力- 学生竞争意识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 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需求,确保学生积极参与。
- 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活动效果。
- 活动结束后,教师是否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学生反思:- 在活动中,我是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技能?- 在团队协作中,我是否与队友沟通顺畅?- 在竞争中,我是否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六、教学资源1. 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投影仪等。
教案模板(技能大赛)
![教案模板(技能大赛)](https://img.taocdn.com/s3/m/143f39f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5.png)
教案模板(技能大赛)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程名称:技能大赛培训课程1.2 课程性质:实践性课程1.3 适用对象:参加技能大赛的高中生1.4 教学目标: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技能大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在大赛中的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2.1 第一课时:技能大赛概述教学内容:介绍技能大赛的背景、意义、组织形式和评分标准。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2.2 第二课时:技能大赛项目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届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要求和特点。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2.3 第三课时:技能大赛策略与技巧教学内容:讲解参赛策略、时间管理、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技巧。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2.4 第四课时:技能大赛实战演练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检验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指导2.5 第五课时:技能大赛总结与反馈教学内容:总结本次培训课程的成果,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三、教学资源与工具3.1 教学PPT3.2 技能大赛相关资料3.3 模拟比赛场地和设备3.4 评价表格和反馈工具四、教学评价与反馈4.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4.2 学生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模拟比赛成绩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4.3 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注意事项5.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5.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赛意识。
5.3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技能。
5.4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通过展示往届技能大赛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6.2 讲解:详细讲解技能大赛的规则和评分标准,让学生明确参赛要求。
6.3 分析:分析本届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要求和特点,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教学技能大赛语文教案模板
![教学技能大赛语文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a1d825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5.png)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2.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主旨。
2. 学会运用作者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荷塘月色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荷塘月色的美景。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荷塘月色吗?它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导入1. 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 提问: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三、分析课文1.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1)描写手法:通过对荷塘、月光、鱼儿的描写,表现了荷塘月色的美丽。
(2)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3)表现手法: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突出荷塘月色的美丽。
2. 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1)对荷塘月色的赞美:通过描写荷塘月色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对生活的热爱:在荷塘月色的美景中,作者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四、课堂讨论1.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文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2. 拓展: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美好事物?请分享你们的感受。
六、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背诵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2. 写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教案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03bb5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7.png)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教案一、标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教案二、前言1.教学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
2.为了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应运而生。
3.本教案旨在通过比赛形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意识。
3.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师参赛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等。
2.学生参赛内容:专业知识应用、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3.比赛方式: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教学效果展示。
五、教学过程1.初赛阶段:(1)教师方面:提交自主设计的教案及教学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考核。
(2)学生方面:参加模拟教学课堂表演,展示教学内容和方法。
2.复赛阶段:(1)教师方面:进行教学实施现场教学比赛,包括课堂授课和学生动手操作等。
(2)学生方面:进行实际操作技能比拼,展示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
3.决赛阶段:(1)教师方面:进行教学总结和展示,评比出最佳教学案例和模式。
(2)学生方面:进行综合能力比拼,包括专业知识运用、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六、总结及展望1.通过技能大赛教案比赛,激发了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提高了教学实施的效果和水平。
2.通过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未来,我们将继续举办这样的教学能力比赛,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做出贡献。
七、参考文献1.张三,李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研究[J].教育科研,2016(4):45-48.2.王五,赵六.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教育论坛,2017(2):56-59.。
中职教学技能大赛教案模板
![中职教学技能大赛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13d943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9.png)
课程名称:XX专业(例如:计算机应用技术)授课班级:XX班授课时间:第X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XX技能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应用场景。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XX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XX技能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1. XX技能的基本操作步骤。
2. XX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XX技能在实际操作中的难点分析。
2.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XX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XX技能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讲授新课1. 介绍XX技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详细讲解XX技能的操作步骤,包括准备工作、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了解XX技能的操作过程。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XX技能的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指导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
四、讨论与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在操作XX技能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体会?2.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六、课后作业1. 完成XX技能的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XX技能的最新发展动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XX技能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操作熟练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包括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操作演示视频。
2. 实际操作设备、练习材料。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技能大赛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技能大赛教案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ae4234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18.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技能大赛的相关知识和技能;(2)了解各类技能大赛的特点和竞赛规则;(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技能大赛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拼搏精神;(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技能大赛概述2. 各类技能大赛的特点及竞赛规则3. 技能大赛项目及操作技巧4. 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5. 竞赛心理调适与应对策略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技能大赛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简要介绍技能大赛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技能大赛概述(1)介绍技能大赛的定义、类型和发展历程;(2)分析技能大赛在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3. 讲解各类技能大赛的特点及竞赛规则(1)列举常见的技能大赛项目,如:焊接、编程、烹饪等;(2)分析各类技能大赛的特点和竞赛规则;(3)举例说明各类技能大赛的操作技巧。
4. 讲解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1)介绍团队协作的重要性;(2)讲解团队协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5. 讲解竞赛心理调适与应对策略(1)分析竞赛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应对方法;(2)培养学生正确的心态和应对策略;(3)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心理素质。
6. 课堂实践(1)分组进行技能大赛项目模拟比赛;(2)学生在比赛中发现问题,互相交流学习;(3)教师点评,总结经验教训。
7. 课后作业(1)收集技能大赛相关资料,撰写心得体会;(2)参加校内外技能大赛,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模拟比赛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技能大赛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3 weather 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的重点单词:windy,sunny,rainy,snowy、cloudy。
2、能够看懂/听懂天气预报中关于气候特点语句的报导,并会用所学知识简单表达天气情况。
3、学会将所学句子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B.能力目标.
能够准确流利地运用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It’s...进行真实天气情况的问答,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C.情感、策略、文化目标
1、情感态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乐于助人的积极态度。
2、学习策略:注重观察、交际功能,学会观察提问等策略
3、文化目标:了解全国主要城市在同一时间里的天气差异,并为拥有如此大的国家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A.词汇:windy,sunny,rainy,snowy,cloudy。
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It’s...。
B.所学句子在情境中的应用;几个重要城市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三.教具准备
A.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单词卡和吸铁石。
B.一根做天气预报的指挥棒。
C. 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四.教学过程
A. 热身—Warming up
1、Free talk.
T: Good morning. Today I am your English teacher.I’m Miss Niu.
And what’s your name? →. S1: My name is…
T: Nice to meet you! →. S1: Nice to meet you,too!
T: (Who’s this?) This is…. →. S1: This is….
T: Nice to meet you! →. S2: Nice to meet you,too!
(设计意图: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简短的英语对话,相互之间有进一步的了解。
并且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
B.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Let’s watch a show.
教师播放简短的天气预报视频。
T:Hi,boys and girls.What’s this?
S:It’s a weather report(天气预报)。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新课。
与此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对本节课的内容有相对的感知。
)
T:So,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Unit 3 Weather.教师领读weather.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教师作擦汗的动作)
S:It’s sunny.(教师引导学生说)
出示sunny的图片,拿出单词卡片教读。
请学生相互之间教读领读拼读。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It’s sunny.
(设计意图:单词与句子的融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
同时字母在四年级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出示snowy的图片,认读。
播放风的声音。
T:What’s this?
S:刮风的。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领读,生生互相领读。
展示图片cloudy,播放声音rainy。
(设计意图:声音和图片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更生动全面的感知单词,以达到对单词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
)
T:Let’s read together.
S:OK.
出示几张天气的图片,学生分别说出每个图片所代表的表示天气的单词,小组讨论选出一名代表回答。
T:First.
S:It’s......
T:Good job.
.............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是教学不再是单纯地教与学,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
T:You are super. 奖励大家来欣赏一段歌曲。
播放视频。
T:What are they talking?
Ss:weather.
T:那我想问问今天的天气我怎么说呢,请同学们帮帮老师吧。
Ss: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T:Who can have a try?
S1: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T:OK,you are good.谁来教教大家?
Ss:Me....
(设计意图:生生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增加课堂气氛,并且对于学生的口语和交际能力是个很大的提升,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对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积极的作用。
)
出示世界地图的图片
T:what’s this?
Ss:World map.
T:Yeah.Here is the world weather.
Ss:Here is the world weather.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ydney?
Ss:It’s cloudy.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
Ss:It’s ...
播放Let’s learn录音
T:Listen and follow.
Ss:Yes.
C.练习Practice
出示一张中国地图
T:It’s...
Ss:It’s a Chinese map.
T:Look,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Urumqi?
Ss:It’s...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天气。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
S1:It’s windy.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Harbin?
S2:It’s sunny.
S2: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hanghai?
S3:It’s snowy.
S4:...
Pair work两人一组对话
(设计意图:展示中国地图,使得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而运用起来,具有实际性,可操作性。
同时感知祖国山川之大之广。
)
D.巩固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继续展示一幅中国地图。
T:I am a reporter from CCTV.我是一名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下面播报一段天气预报。
Good morning,this is CCTV. It's cloudy in Beijing. It's rainy in Urum qi. It's sunny in Wuhan. Thank you!
T: 请大家小组完成天气预报的解说稿,推举一名代表来播报本组的解说词,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天气来说。
(设计意图:以天气预报的形式呈现自己喜欢的城市,喜欢的天气,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并以自己熟见的方式展现,体现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关系。
)
五.板书设计.
Unit3 Weather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ydney?
It’s clo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