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药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_张继瑜
纳米药物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纳米药物的研究现状和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176a5c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0.png)
纳米药物的研究现状和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发展,纳米技术被应用于医学领域,开创了纳米药物的新纪元。
纳米药物是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的药物,具有较小的粒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药效和靶向性,从而使药物更好地作用于病灶,减轻药物对健康组织的损伤,有效缓解疾病症状,且具有较少的副作用和毒性。
纳米药物可以根据其粒径的大小分成几类,其中最常见的是纳米粒子,其直径通常在20到200纳米之间。
纳米粒子有许多不同的形态,如球形、棒状、盒状、肉桂棒状等,可以根据需要制备出适合不同病灶的纳米药物。
纳米药物在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炎症、感染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将分别讨论这些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一、纳米药物在治疗癌症中的应用癌症是当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领域。
纳米药物的出现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纳米药物在治疗癌症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纳米药物能够有效地提高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浓度,使药物更好地作用于肿瘤细胞,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其二是纳米药物能够减轻药物对健康组织的损伤,缓解化疗副作用。
其三是纳米药物可以被修饰成能够针对癌症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功能性纳米药物,可以实现针对性治疗。
目前,纳米药物已经在临床试验中被验证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癌症的手段。
尽管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如如何制备具有高靶向性和多功能性的纳米药物,如何控制其分布和释放,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使纳米药物在治疗癌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纳米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在当今社会非常普遍的疾病,而纳米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也显示出了很大的潜力。
纳米药物的应用使得心血管类药物的作用更加明显。
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高渗透率和持续性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穿过血管壁,进入紧张的病变组织,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纳米粒子的表面也可以修饰出具有特异性靶向性、可控性和样品化特性的药物,以更好地实现靶向治疗。
医用纳米技术的研究现状
![医用纳米技术的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8508cc4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8.png)
医用纳米技术的研究现状纳米科技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一种新兴的技术,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医用纳米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医用纳米技术正在改变着医学诊断、治疗和监测等方面的方式,成为未来医学的重要工具。
一、纳米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1. 纳米药物纳米技术已用于开发肿瘤治疗药物,研制出小分子药物纳米粒子(SNPs),这些纳米粒子能够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和减轻副作用。
通过纳米技术可以制造出不同形式、大小不同的纳米颗粒,这些颗粒可以通过微小的血管进入到人体组织内部,实现靶向治疗。
2. 纳米生物传感器纳米生物传感器是通过纳米技术制造的一种能够检测微量生物分子的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能够检测人体内各种生物分子的含量并进行监测,包括血糖、胆固醇、激素分泌和抗体等。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更加灵敏、高效和准确的纳米生物传感器,以满足人类医学需求。
3. 纳米医疗器械纳米技术被用于制造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例如纳米滤芯、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和医学成像器械等。
纳米技术能够使医疗器械更小、更轻、更灵活,同时提高了其精度和适应性,从而更好地应对不同的医学问题。
二、医用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1. 纳米药物研究纳米技术已经改变了药物研发的方式,对于肿瘤靶向治疗,纳米技术被广泛应用。
目前,已经开发出许多种嵌入性和外层包覆型的纳米药物制品,包括AuNPs(金纳米颗粒)、Dendrimers (树状分子)、Liposomes(脂质体)以及Polymeric Nanoparticles (聚合物纳米粒子)等。
2. 纳米生物传感器研究纳米生物传感器研究是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生物传感器为微生物、肿瘤、病毒等疾病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标新立异的途径。
纳米生物传感器结合了生物和纳米技术的优势,使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快速性和实时性。
3. 纳米医疗器械研究纳米医疗器械研究一般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单一器械的纳米化;二是器械与生物、纳米界面的交互。
纳米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
![纳米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2c94041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1.png)
纳米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科技作为重要领域之一,正在为医药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纳米药物作为纳米科技与医药领域的交叉应用,以其卓越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
本文将探讨纳米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
一、纳米药物概述纳米药物是将药物与纳米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采用纳米粒子的理论及制备技术,将传统药物精准地输送到肿瘤部位,从而增强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纳米药物具有诸多优势,如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的强度等,因此,其在癌症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二、纳米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目前,纳米药物在癌症治疗中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和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简单介绍一下纳米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1、纳米药物的药物传递系统纳米药物以其拥有的卓越特性,为传统的化疗药物提供了新的传递途径。
例如,将含有化疗药物的纳米粒子注射到人体内,这些纳米粒子可以从血液中渗透进入肿瘤细胞,被肿瘤细胞摄取,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纳米粒子具有特殊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可在体内稳定存在并且能够选择性地渗透到肿瘤组织中去,因此能够实现化疗药物的靶向输送。
2、纳米药物的光热治疗纳米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化疗领域,纳米药物的光热治疗也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
光热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纳米粒子吸收光能,使周围的组织产生热效应,能够杀死癌细胞,同时不损伤健康组织。
纳米药物的纳米颗粒具有较强的吸光能力,因此其在光热治疗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3、纳米药物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免疫治疗是一种新的癌症治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纳米药物的应用也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利用纳米粒子的特性,将药物输送到免疫细胞内,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激活免疫细胞参与肿瘤的免疫抗击,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三、纳米药物在未来的应用展望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药物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纳米生物医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纳米生物医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01ffd38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76.png)
纳米生物医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国防的高速发展和生物技术,环境、能源、信息以及先进制造,必然要对材料提出全新的需求。
元件的智能化、小型化,高密度存储以及超快传输等诸多对材料尺寸的要求越来越低,而新型军事装备武器,先进制造技术与航空航天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大。
新材料的不断开拓与创新,以及在此基础结构上诱发的全新技术。
目前,新产品的日益更新,是我国未来十年里,对经济振兴,促进社会发展与强大国力最具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战略目标,而纳米材料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之关键的。
纳米这一尖端技术,其结构和材料到目前为止,是当今世界新材料研究领域范围中最具活力与高科技的。
它是社会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对象,是纳米科技中最接近应用、实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2000年以来,纳米的结构与材料在不断运用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纳米结构与材料的运用,将会对怎样调解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全新布局,创建最新的产品,不断形成先进的产业以及更新传统产业摄入高科技的含量提供了更好、更新、更齐全的机遇。
1纳米及其纳米医药的概述纳米技术是指:“用纳米材料制造新型产品的科学技术。
它是现代技术(合成技术、计算机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微电子、核分析技术)和现代科学(化学、量子力学、混沌物理、介观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综合的产物。
”如今,纳米这一尖端科学技术,将会不断引发一系列的全新科学技术,例如纳米光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机械与材料学等等。
在新的世纪,纳米技术将陆续为人类带给更多超功能的生活用品与生产工具,将人类带向一个从未谋过面,高科技又完善的生活环境。
当前,关于纳米技术的研究进展来看,它存在着三个不同概念:概念一:将纳米技术定位成微加工技术的极限;概念二:分子纳米技术,即美国科学家德雷克斯勒于1986年《创造的机器》著作中的全新概念;概念三:以生物的角度为出发点。
2目前我国纳米医药的研究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纳米技术的兴起,在我国的各大高科技行业的应用逐渐形成了热门,而且一年比一年浪潮高。
新型纳米材料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新型纳米材料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d8e5fc7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2.png)
新型纳米材料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摘要:本文综述了新型纳米材料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纳米材料在制药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首先,本文介绍了纳米材料在药物传输和释放方面的应用,包括纳米粒子的药物载体、纳米材料的靶向传输以及纳米薄膜的控释技术。
其次,本文探讨了纳米材料在药物疗效提升和副作用减少方面的应用,如纳米药物的增强效应和靶向治疗。
最后,本文展望了纳米材料在制药领域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多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研究以及纳米材料在个性化医疗中的应用。
本文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纳米材料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新型纳米材料,制药领域,药物传输,药物释放,增强效应引言: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前沿科技,正迅速渗透到制药领域,为药物传输和疗效提升带来了新的可能。
其独特的尺寸、表面特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药物载体和控释技术的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新型纳米材料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靶向传输以及增强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我们有望实现药物治疗的精准性和个性化,为制药领域的革新带来新的突破。
这一领域的发展将极大地改善人类健康状况,激发科学界和制药行业的广泛兴趣。
一、新型纳米材料在药物传输与释放中的应用近年来,新型纳米材料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成为药物传输与释放领域的重要工具。
在药物传输方面,纳米材料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提供高度稳定性和控制释放的特性,从而增强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在药物释放方面,纳米材料的表面可调控性使其能够实现药物的靶向传输和持续释放。
1.纳米材料作为药物的载体具有很大的优势。
通过调控纳米材料的尺寸、形状和表面性质,可以实现药物的高度包封和稳定性,保护药物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此外,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药物负载量,从而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便利性和依从性。
纳米技术和材料在医学上应用的现状与展望
![纳米技术和材料在医学上应用的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3b787a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3.png)
纳米技术和材料在医学上应用的现状与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纳米技术和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医学研究和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纳米技术是指操控尺度在1到100纳米之间的物质和设备的科学技术,其独特的性质使得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探讨纳米技术和材料在医学应用中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将从纳米技术在医学诊断、药物传递、生物成像以及疾病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入手,分析纳米医学的当前成果与挑战,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纳米技术和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我们有望为医学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纳米技术和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纳米技术和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在诊断方面,纳米技术为医学影像提供了更精确的工具。
例如,纳米粒子作为造影剂,可以显著提高医学影像的分辨率和特异性。
纳米传感器和纳米探针技术也被应用于生物分子的检测,实现了疾病的早期发现和精准诊断。
在治疗领域,纳米药物和纳米载药系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纳米药物可以精确靶向病变组织,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纳米技术在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个性化治疗和再生医学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预防医学中,纳米技术为疫苗和免疫疗法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纳米疫苗可以更有效地刺激免疫系统,提高预防接种的效果。
纳米材料在生物防护和消毒领域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尽管纳米技术和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例如,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制备技术的标准化和规模化问题、以及临床应用的规范化和监管问题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和发展需要综合考虑技术、伦理、法规和社会等多个方面,以实现纳米技术和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可持续应用和发展。
三、纳米技术和材料在医学应用的挑战与问题尽管纳米技术和材料在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纳米药物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纳米药物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abf6173410661ed9ad51f3de.png)
文献标识码:A
纳米药物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药物与临床】
陈智成 (福建省云霄县仁发药店 363303)
【 摘 要 】:纳 米 药 物 与 普 通 制 剂 的 药 物 相 比 ,具 有 较 大 的 表 面 积 、较 强 的 化 学 活 性 、较 快 的 吸 收 速 度 ,在 通 过 生 物 体的各种屏障、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设定药物的靶向性等许多方面,纳米药物都具有一般药物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为药物研究提供了全新的领域。本文从纳米药物的制备、特点、应用等几方面介绍纳米药物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纳 米药物的前景。
在操作中做到细心,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对于腹部 手术患者,皮肤准备不要整体暴露,应从上到下逐步进行清 洁,保护性的操作,可增加对护士的信任。给男性患者清洁 皮肤时应严肃庄重,表现要自然稳当,操作前做好充分的准 备和解释,不要拖拉时间,不要用催促的语言,备皮出现的 特殊情况要用转移性方法分散注意力,避免紧张,如男性患 者出现阴茎勃起,这时操作不要停顿,表现要自然大方,不 要甩袖而走,更不能用刺激性的药物抹生殖器的敏感部位。
参考文献 1 丁志平,乔延江. 纳米技术与纳米中药[J ]. (4 ):4 3 - 4 5 . 2 王世敏,许祖勋,傅晶.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M]. 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 0 0 2 . 7 - 5 9 , 6 1 - 1 0 5 , 1 0 9 - 1 2 9 . 3 Liu JW , Shao MW ,Chen XY,et al. Large-scale synthesis of
文献标识码:B
【临床护理】
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与术后护理要点
刘妙琴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医院 010010)
【 摘 要 】:手 术 是 外 科 治 疗 疾 病 的 重 要 手 段 之 一 ,手 术 治 疗 与 其 它 治 疗 有 着 根 本 的 不 同 。患 者 对 手 术 的 认 识 和 心 理 变化也处于比较复杂的状态。因此,护士要用自己的言行给患者树立安全感,同时给予支持和疏导消除患者对手术 的恐惧心理。术后返回病房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根据病情给予合适的体位,加强各种引 流管的护理,防止引流不畅。输液时必须严格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还要了解术后患者的心理,给予对应的 心理护理,这些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医院从 2 0 0 2 到 2 0 0 5 年共做普外手术 5 3 8 例,通过实践总 结出了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要点。
纳米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纳米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faa1037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5.png)
纳米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科学已经成为了近年来引人瞩目的热点领域。
在众多纳米科学领域中,纳米药物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领域。
纳米药物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中,以期治疗许多重大疾病或者缓解疾病的症状,例如癌症。
本文将对纳米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做出详细的阐述。
一、纳米药物概述纳米药物是指药物通过纳米技术制备出的微米级或纳米级的药物制剂。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药物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较大的拓展,不仅可以用于传统药物的传递,也可以用于生物分子的传递,甚至是胚胎干细胞的传递。
纳米药物的研究被誉为是医学界的一项重大突破,因为它能够大幅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同时还具有可控性、多样性等特点。
二、纳米药物的研究进展纳米药物的研究领域经过多年的进步与发展,其研究范围已经涉及了多个方面,包括制备技术、表征方法、生物分子的传递、药物的靶向等。
纳米药物的制备技术至关重要,它涉及到纳米材料的合成、纯化和结构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当前,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气相沉积法等多种方法。
考虑到不同材料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科学家们采用不同的制备技术制备针对不同目的的纳米药物。
表征技术是纳米药物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常用的表征技术包括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
这些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纳米药物的尺寸、形态、结构等性质。
生物分子的传递是纳米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作为药物的载体,纳米材料具有很强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这使得纳米药物能够扩大药物的目标组织和细胞范围,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合理的表面修饰和功能化处理,纳米药物可以识别并靶向癌细胞或感染细胞,并释放药物以达到优化的疗效。
三、纳米药物的应用前景纳米药物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新的疾病和症状不断涌现。
与传统疗法相比,纳米药物在处理这些疾病或缓解症状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纳米医药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及前景
![纳米医药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及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c9f49b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2.png)
纳米医药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及前景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医药领域正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纳米医药领域的研究旨在利用纳米粒子和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实现更好的药物递送和治疗效果。
然而,纳米医药领域在面临着许多挑战的同时,也展示了巨大的前景。
纳米医药领域最重要的挑战之一是纳米材料对人体的安全性。
虽然纳米颗粒被证明具有出色的药物递送和治疗效果,但纳米材料的长期毒性和生物相容性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当纳米材料进入人体后,它们可能会在血液循环中引起炎症反应或与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对身体造成潜在的伤害。
因此,确保纳米材料的安全性成为纳米医药领域的重要任务。
另一个挑战是纳米药物的规模化生产。
尽管许多有前途的纳米药物已经在实验室中取得了成功,但要将它们推向市场并实现商业化生产,需要克服许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挑战。
纳米粒子的合成、稳定性和放大生产都需要精密的工艺以及大规模的质量控制。
此外,纳米药物的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通常是昂贵而复杂的。
纳米医药领域的挑战不仅限于科技和生产方面,还包括监管和法规的问题。
随着纳米药物的快速发展,监管机构需要制定相关规定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然而,由于纳米技术的独特性质,现有的监管框架可能无法完全适用于纳米医药领域。
因此,监管机构需要加强研究,并制定适合纳米药物的相关政策和指南。
尽管纳米医药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其前景依然非常广阔。
成功地克服这些挑战将有助于实现个性化医疗和定制药物递送系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首先,纳米医药领域可以通过有效的药物递送系统来解决许多传统疗法所面临的问题。
纳米粒子可以在体内精确地传递药物到特定的器官或组织,从而降低药物剂量并减少副作用。
这种精确的药物递送系统可以改善药物的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和便利的治疗方式。
其次,纳米医药领域对于癌症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力。
纳米粒子可以通过靶向肿瘤细胞,将药物精确地输送到肿瘤部位,从而减少对健康细胞的损害。
纳米药物靶向作用的研究现状
![纳米药物靶向作用的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2a6141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b.png)
纳米药物靶向作用的研究现状
王婧;胡宏伟;刘根新;李冰;张继瑜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8(036)034
【摘要】综述了纳米药物的靶向作用以及各主要器官靶向作用研究的现状.
【总页数】3页(P15019-15021)
【作者】王婧;胡宏伟;刘根新;李冰;张继瑜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新兽药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7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新兽药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7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新兽药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新兽药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9.5
【相关文献】
1.纳米药物在肝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J], 刘丽;吴发胜;邓鑫;梁健
2.双抗体靶向阿霉素纳米药物的研制及其靶向抗骨肉瘤作用 [J], 郑亦静;张小磊;林焱;武垚森;张琼
3.叶酸-顺铂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其对人鼻咽癌细胞的靶向治疗作用 [J], 张宏征;谢民强;张涛;陈帅君
4.纳米药物的靶向作用及不良反应 [J], 白荣
5.多西紫杉醇靶向纳米药物对小细胞肺癌治疗作用分析 [J], 赵守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纳米药物的现状和发展
![生物纳米药物的现状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465fee6b8f67c1cfad6b898.png)
纳米药物的现状和发展一、背景纳米药物指以纳米微粒作为载体系统,与药效粒子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后制成的药物,其粒径可能超过100 nm但通常小于500 nm。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起,它就一直是发达国家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纳米药物的粒径使它具有特殊的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等,与常规药物相比,它颗粒小、表面反应活性高、活性中心多、催化效率高、吸附能力强[1],由此导致的以下优点正是其一直受到青睐和寄予极大期望的原因。
1.改善药物稳定性一些药物为蛋白质或多肽大分子,口服会被消化系统破坏。
传统采用注射等方法给药,而如将维他命12或叶酸修饰过的纳米粒再与药物结合,不仅能避免口服时药物在肠道中发生蛋白水解,还能使药物在体内循环时间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药物的吸收度[1]。
2.提高药物的作用效率将一般的小分子药物装载在纳米粒子上后,药物的总表面积大大增加,药物的溶出速率随之提高,与给药部位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单位面积药物浓度。
同时由于载药纳米粒较好的黏附性及小粒径,药物与吸收部位的接触时间延长,增加了药物在吸收部位上皮组织黏液层中的浓度,并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因此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载药纳米粒子还可以改变膜运转机制,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通透性,药物有可能通过简单扩散或渗透形式进入生物膜 ,使溶解度增加[3] 。
3.靶向作用靶向作用主要有三类:被动靶向、主动靶向和物理化学靶向。
被动靶向指人体自然将纳米药物驱赶到其需要作用的部位,如载药纳米粒进入体内后作为异物而被巨噬细胞吞噬,到达网状内皮系统(RES) 分布集中的肝、脾、肺、骨髓、淋巴等靶部位。
主动靶向指利用抗原、抗体或配体-受体结合使药物到达靶部位。
物理化学靶向使用的方法包括热导向、磁导向、pH导向等。
有些靶组织的透过性对热敏感,给药同时结合热疗即可使纳米药物粒子更好地作用于组织[3]。
4.提高控释效果普通制剂有“峰谷现象”,而纳米药物的特殊结构使得药物可以恒速释放作用于器官或组织,从而使体内药物浓度保持平稳,减少给药次数,提高药效和安全度。
纳米药可行性分析论文
![纳米药可行性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5bb1d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7.png)
纳米药可行性分析论文纳米药是一种新型的药剂载体,通过调节纳米级尺寸、表面性质以及药物的包覆和释放机制,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纳米药在药物传递和治疗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心血管疾病和传染病等领域。
本文将从纳米药的优势、可行性以及存在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纳米药具有多种优势,使其具备了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
首先,纳米药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纳米级尺寸和特殊的表面性质可以增加药物与生物体组织的接触面积,促进药物的吸收和分布,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其次,纳米药还可以改善药物的稳定性。
药物包覆在纳米粒子表面上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药物的降解和失活,从而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
此外,纳米药还能够实现靶向输送,将药物准确地输送到病变组织或细胞中,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最后,纳米药还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毒性。
其次,纳米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首先,纳米药的合成和制备需要克服一系列的技术难题。
纳米粒子的制备需要掌握合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参数,实现纳米尺度的控制和均匀分散;同时,还需要考虑稳定性和药物的包覆和释放机制等问题。
其次,纳米药还需要克服药物的稳定性和毒性等问题。
纳米粒子的表面性质和包覆材料对药物的稳定性和释放行为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优化。
此外,纳米药的毒性和生物安全性也需要充分考虑,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监控。
最后,纳米药的临床应用还需要克服监管政策和成本等问题。
纳米药的上市和临床应用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价和审批程序,并且相关的研究和生产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综上所述,纳米药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应用空间,但也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通过克服纳米药的制备和稳定性问题,研究和评估纳米药的毒性和安全性,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和严格监管,纳米药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将进一步提高。
纳米药作为一种新型的药剂载体,将为药物传递和治疗领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并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纳米药物的研究及应用
![纳米药物的研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fcbfe3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d.png)
纳米药物的研究及应用纳米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药物研究和应用领域也不例外。
纳米药物是指以纳米尺度的材料为载体或作为药物本身,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相较于传统药物,纳米药物有着更优越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疗效,且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一、纳米材料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1.纳米尺度的载体材料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渗透性,特别是可通过BBB(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使药物更容易被体内吸收。
2.纳米质子材料具有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药物递送的特性,所以在已知有酸性病灶的疾病中,纳米质子材料应用更加明显。
3.与磁共振成像技术、打印电极技术的结合,纳米材料在药物释放、控制、及时监测和调整等方面,更具实用性。
4.纳米材料作为药物本身,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降低药物的用量,减轻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
纳米药物研究已经在药物治疗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纳米材料作为载体材料进入人体,利用纳米载体丰富的表面修饰和结构设计,精准地输送药物到体内目标组织,并能够释放预设的药物代谢产物,完成局部释放和全身治疗。
二、纳米药物在疾病治疗及预防中的应用1.心血管疾病纳米材料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通过针对肝内冷链转运蛋白的拟南口酸、利福平的纳米制剂(MIT)的作用,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
2.肿瘤治疗纳米材料具有靶向肿瘤细胞、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等优点,更好地抑制肿瘤细胞增长和扩散,同时减轻药物对沙和尚副作用。
当然也离不开临床前研究、药物代谢和药物安全等问题的解决,使之达到纳米药物的最佳效果。
3.神经系统疾病纳米药物作为重要的工具,可以突破BBB 的障碍,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对于脑肿瘤、脑瘤、脑血管意外、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具有特殊的意义。
4.感染性疾病纳米制剂通过局部、全身、经口、皮肤、注射等不同途径,对感染性疾病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防治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三、现实问题和展望在纳米药物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未知的问题和难题。
纳米药物制剂的研究及应用前景展望
![纳米药物制剂的研究及应用前景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18aa65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4.png)
纳米药物制剂的研究及应用前景展望随着医学领域的发展,在药物治疗方面也不断推陈出新。
其中,纳米药物制剂被誉为具有极大发展前景的一种新型药物。
那么,什么是纳米药物制剂?它有什么优点和应用前景呢?一、纳米药物制剂的概念纳米药物制剂指的是以纳米颗粒为载体的药物制剂,也称为“纳米疗法”或“纳米科技药物”。
它是将药物粒子经过特殊的处理方法,制成纳米尺度的颗粒,使其在体内具有更好的降解、代谢和释放特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作用效果。
二、纳米药物制剂的优点纳米药物制剂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成像效果好:纳米颗粒本身具有一定的磁性和荧光性,可以利用成像技术,如磁共振成像、荧光成像等手段,对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反应过程进行观察和研究,有利于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2. 降低毒副作用:许多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而纳米药物制剂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释放速率和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和程度。
3. 提高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通过纳米颗粒的包裹和修饰,可以改善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增强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半衰期和作用时间,从而增强药效。
三、纳米药物制剂的应用前景1. 癌症治疗:纳米药物制剂可通过改变药物的靶向性,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更准确识别和定位,提高治疗效果。
而且,纳米药物制剂还可以通过提高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停留时间和降低其在健康组织中的浓度,减轻患者的毒副作用。
2. 传统中药制剂改良:纳米技术可以将中药物质包裹在纳米颗粒内,以提高传统中药的生物利用度、疗效和稳定性,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药效。
3. 检测分析:纳米颗粒具有复合性、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等特点,可用于药物代谢物的检测分析,及时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情况。
总体来说,纳米药物制剂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然而,在运用过程中仍需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严格的评估和监测,提高制药技术的精度和标准化程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疗效和应用价值。
纳米药物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纳米药物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61f0fe4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f.png)
纳米药物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随着生物技术和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药物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因其高效、安全和靶向性的优势,被视为未来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纳米药物的组成、制备方法、性质特点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对纳米药物进行探讨。
一、纳米药物的组成纳米药物大多由载药纳米粒子、基质和功能性分子等构成。
其中,载药纳米粒子是纳米药物的核心,主要通过改变纳米粒子的大小、形态和表面修饰等方式,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
基质可以是有机物、无机物或二者的复合物。
其作用是保护纳米粒子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确保药物的长效性和稳定性。
功能性分子则是通过与载药纳米粒子结合,实现纳米粒子的靶向性。
这包括一些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分子、低分子药物和蛋白质等。
二、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现阶段,纳米药物主要通过化学合成、物理切割、自组装等方式进行制备。
化学合成是将化学物质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制备成纳米粒子。
通过该方式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可控性。
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有毒副产物,因此,该方法需要更严格的检测和控制。
物理切割是将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材料通过高速旋转等方式进行研磨、切割、挤压等工序,将其制备成细小的纳米粒子。
该方法制备的纳米粒子产量较低,但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自组装是通过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使纳米粒子自行组合成特定结构的方式。
该方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较强的生物相容性,并具有较高的单分散性。
三、纳米药物的性质特点纳米药物具有一系列较为独特的性质特点。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其靶向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靶向性是指纳米粒子在生物体内能够精确地靶向到治疗部位,避免对健康细胞的损伤,同时也能够提高药物的作用效果。
生物可降解性则是指纳米粒子在生物体内可以自行降解,成为无毒、无害的代谢产物。
这不仅能够保证纳米药物的安全性,在处理上也具有较高的环保性。
此外,纳米药物还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长效性、热稳定性等特征,能够有效地提高药物的利用效率。
纳米药物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纳米药物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761359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5.png)
纳米药物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技术在医疗领域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纳米药物是指利用纳米技术对药物进行微观尺度上的改变,使药物在靶区更准确地释放,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一种新型药物。
纳米药物是近年来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从纳米药物的定义、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纳米药物的定义纳米药物是一种组合物或纳米材料,通过精确设计和改进,使其在特定细胞和生物组织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具有更高的可逆性和选择性。
纳米药物被设计为在血液循环中能够容易地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旨在寻找和识别生物靶标并将药物释放在靶标附近,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可逆性。
二、纳米药物的研究现状现代医学已经开始利用纳米技术来发展新型的药物递送系统,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目前纳米药物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通过合成纳米颗粒来改进药物的化学性质和治疗效果,二是通过改变药物递送体系的物理性质,以达到更好的药物作用力和传递效率。
1. 纳米粒子纳米颗粒是指粒径在0.1-100nm之间的颗粒,是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能提供更广泛的表面积比,可以帮助药物更好的吸附到设备上,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 纳米载体纳米载体是一种带有药物的纳米颗粒,具有目标性,特异性和选择性等特点。
它可以通过改变体系的物理性质来改善药物的吸收性,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3. 纳米脂质体纳米脂质体是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中一种常用的类型。
它是一种由磷脂和其他成分所组成的,能够有效地将药物传送到细胞的多种不同类型的纳米颗粒。
三、纳米药物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医学的领域将会迎来更广泛和更长远的发展。
下面是纳米药物未来发展中的几个方向。
1. 个性化医疗在未来,纳米医学将更注重个体的差异和学科之间的交叉,以实现更精确、更人性化的医疗。
2. 智能纳米药物智能纳米药物是指建立在纳米结构中的相互连接的智能表面,它可以更好的计划、更好的监视和更好的治疗。
纳米药物的研究与发展
![纳米药物的研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87d65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b.png)
纳米药物的研究与发展纳米药物是一门前沿的学科,它指的是应用纳米技术和材料制备的药物。
纳米药物的研究与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探讨纳米药物的研究与发展的现状、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随着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纳米药物研究也愈发繁荣。
纳米材料的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拥有强烈的生物活性和高度的生物相容性,这使得其在药物的制备和传递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力。
利用纳米技术将传统药物包裹在纳米颗粒中,能够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制备出了许多种纳米药物。
其中,抗癌纳米药物的研究最为活跃。
抗癌纳米药物可选择性地附着于肿瘤细胞表面,释放药物后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降低了对健康细胞的伤害。
此外,纳米药物还可以被用于传递基因,治疗遗传性疾病以及改善药物制备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二、前景由于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纳米药物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这些应用包括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传染病的治疗等。
在以上这些应用中,纳米药物都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和更高的治疗效果。
对于肿瘤治疗而言,纳米药物有着独特的优势。
使用纳米技术制备的抗癌药物,能够精准的选择性传递至肿瘤细胞、释放药物,并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针对心血管疾病,纳米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疗效。
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纳米药物能够帮助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提高药效和减少副作用。
通过包裹或载运药物或治疗基因等,纳米药物还可以治疗慢性病和遗传病。
三、问题然而,在纳米药物研究与应用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1)生物相容性问题: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药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会损害人体组织。
因此,纳米药物的生物相容性是该领域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2)制备难度:纳米药物的制备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多种领域的技术,如纳米材料合成、制备纳米药物的药物学和生物学技术,等等。
纳米药物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纳米药物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c82250e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3.png)
纳米药物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随着纳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纳米药物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纳米药物是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药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生物效应、组织选择性等优点,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纳米药物的应用前景广阔,在药物研究中正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纳米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癌症是现代医学中的重大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副作用大、疗效差。
而纳米药物则可以通过长时间滞留在肿瘤组织中,提高药物浓度,减轻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同时,纳米药物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形态、大小、表面性质等特点,提高药物对癌细胞的特异性。
例如,通过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纳米药物可以减缓肿瘤内血管的形成,使肿瘤组织失去血液供应而死亡。
目前,纳米药物在肿瘤免疫疗法、药物运载、多功能配体等方面的研发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
二、纳米药物在神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神经疾病是一类难以治疗的疾病,现有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缺乏有效的手段。
而纳米药物的应用则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穿透力,因此更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达到中枢神经系统并对特定细胞进行定点治疗。
例如,纳米药物可以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出血、脑损伤等疾病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三、纳米药物在感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感染疾病是传染病的一类,大多由病毒、细菌、真菌等导致,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纳米药物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病原体生长和繁殖,改善免疫系统的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纳米药物可以用于抑制流感病毒、艾滋病毒、结核菌等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在感染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纳米药物的发展趋势随着纳米药物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纳米药物的研发将主要集中在药物运载、肿瘤免疫疗法、药物活性研究等领域,并积极探索新的药物设计和发现方法。
同时,纳米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也将成为纳米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
纳米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前景
![纳米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cdac98c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6.png)
纳米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前景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和进步,纳米药物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探讨。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对纳米技术充满了兴趣,可以看到纳米药物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纳米药物将会是未来医学领域的一大突破,因为它可以有效地治疗复杂疾病,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今天,我们将会从纳米药物的意义、技术和临床应用这三个方面来谈论纳米药物的大潮。
一、纳米药物的意义纳米药物是一种将普通药物通过纳米技术加工制成的药物,它在分子水平上改变了药物的结构和性质。
纳米药物可以被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比如球形、线性、鱼鳞状等等。
这样的结构有助于药物在体内更好地分布和传输,从而提高药效。
此外,纳米药物不仅可以对药物进行加工处理,还能与目标细胞结合,实现定向释放,从而使药物更加有效的治疗疾病。
传统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可能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但纳米药物却能够有效地针对疾病区域作用,从而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不适感。
二、纳米技术在纳米药物中的应用纳米技术在纳米药物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纳米材料、纳米胶囊和纳米管道等。
在这些新技术的帮助下,纳米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纳米药物的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来制备,在制备中加入一些新的分子和成分,来增强药物的性质和效能。
而纳米胶囊和纳米管道可以对普通的药物进行包裹和封闭,从而增强药效。
同时,纳米管道可以通过可控的方法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从而实现精准药效的提高。
除此之外,纳米技术还可以改变药物的流动性和分散性,使得药物能够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患者体内。
这样,药物可以被更好地吸收和利用,从而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
纳米药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纳米技术的不断进步密不可分,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纳米药物开发可以实现药物的智慧化和升级化,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纳米药物的临床应用前景由于其出色的治疗效果和创新的技术手段,纳米药物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领域。
针对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化,纳米药物在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感染病等方面都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纳米药物研究资料的归纳整理 ,介绍了纳米药物的发展现状和纳米药物的特点及纳米兽 药 、中药的研究状况 。同时 ,对纳米药物给药系统及载体系统的发展和纳米药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找出 了纳米药物研究中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 关键词 :纳米 ;药物 ;给药系统 ;载体系统 中图分类号 R9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 - 7731 (2007) 18 - 139 - 04
物与肠壁接触的时间和面积 ,提高口服药物吸收利用度 , 防止胃蛋白酶等对药物的水解 ,提高药物胃肠稳定性 ;可 保护核苷酸 ,防止其被核酸酶降解 ;可帮助核苷酸转染细 胞 ,并起到定位作用 ;也可用于建立一些新的给药途径 。 2 纳米给药系统
纳米 给 药 系 统 ( nanoparticale drug delivery system, NDDS)是 指 药 物 与 药 用 材 料 一 起 形 成 的 粒 径 为 1 1000nm 的纳米级药物输送系统 (DDS) ,包括纳米粒 ( nan2 oparticale, NP) 、纳米球 ( nanosphere, NS) 、纳米囊 ( nanocap2 sule, NC) ) 、纳米脂质体 ( nanoliposomes, NL ) 、纳米级乳剂 ( nano - emulsion, NE)等 。由于纳米尺度下的 DDS及其所 用材料的性质 、表面修饰等 , NDDS在实现靶向性给药 、缓 释药物 、提高难溶性药物与多肽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降低 药物的毒副作用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因而成 为近年来药剂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国外有关 NDDS 报道的文献最早见于 1978 年 [7 ] ,国内 20 世纪 80 年代末 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对其进行了介绍 [8 - 9 ] 。 2. 1 纳米粒 ( nanoparticale, NP) NP主要有可生物降解 聚合物 NP和天然的高分子材料 NP两种类型 。其主要特 点是 :生物相容性好 ,对内皮网状系统 、肿瘤 、炎症等部位 有生物靶向性 ,可被机体内的脂酶生物降解后缓释药物并 能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材料降解后可被机体清除等 ,尤 其适合于包载脂溶性药物 。[10 ] 2. 2 固体脂质纳米粒 ( solid lip id nanoparticales, SLN ) SLN 具有下述优点 [11 ] : ( 1)颗粒尺寸小 ,平均粒径在纳米 尺度 ,可用于注射给药 ; ( 2)生理可接受 ,在制备过程中无 有机溶剂 、有毒聚合物单体等有毒残留物 ; ( 3)对亲脂性 药物有足够的载药能力 ,通过工艺调整还可以包封亲水性 药物 ; (4)延长药物释放达数天至数周 ; ( 5)其水分散系可 长期稳定达 3年 ,通过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还可以制成固 体粉末 ; ( 6)通过对其表面进行特征修饰 ,可控制靶向特 定组织 (靶向给药 ) ; (7)有足以供应市场的大规模工业化 生产方式 ; (8)价格相对较为低廉 。近年来 , SLN吸引了国
1998年徐碧辉等研究发现 ,当把牛黄加工至纳米级 水平时其理化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疗效提高并获得了 一定的靶向性 ,甚至产生了一些新的作用 。徐碧辉等据此 提出了“纳米中药 ”的概念 [ 33 ] ,纳米中药是指运用纳米技 术制造的 ,粒径小于 100nm的中药有效成分 、有效部位 、原 药及其复方制剂 。一般认为 ,它是中药纳米后的产物 ,不 是一种新的药物 [34 ] 。与传统中药相比 ,纳米中药具有以 下特点 : (1)提高药物的利用度 ,减少用药量 。 ( 2)增强药 物的靶向性 。 (3)具有缓释功能 ,将中药纳米粒进行一定 的表面修饰后 ,可能使中药具有缓释作用 。 ( 4)呈现新的 药效 ,拓宽原药适应症 ,中药加工至纳米尺度时 ,由于其量 子尺寸等效应导致其物理 、化学特性的改变 ,从而可以使 中药呈现新的功能 。 (5)丰富中药的剂型选择 ,提升传统 给药途径 [ 35 - 3 ] 。
纳米药物与常规药物相比较 ,具有颗粒小 、比表面积 大 、表面反应活性高 、活性中心多 、吸附能力强等特性 ,因 此具有很多常规药物所难以比拟的优点 [5 - 7 ] : 缓释药物 , 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 ,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制成导 向药物后能达到特定的靶器官 ;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 ,减 少药用量 ,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 ;改变膜转运机制 ,增加药 物对生物膜的透过性 ,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及细胞内药效 的发挥 ;增加药物溶解度 ;有利于药物的局部滞留 ,增加药
目前用于制备纳米给药系统的载体主要是合成类可 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和天然的大分子体系 。其优点 是 :毒性低 ,生物相容性好 ;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 该体系以脂肪族聚酯为主 ,主要包括聚已内酯 ( PCL ) ,聚 乳酸 (即聚丙交酯 , PLA ) ,聚乙交酯 ( PGA ) ,聚乙交酯丙交 酯 ( PLGA)等以及它们的共聚物 。 PCL具有优良的生物相 容性及药物渗透性 ,但溶点较低 ,且高度结晶 ,降解速率较 慢 ; PLA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吸收性 ,在降解 后不会遗留任何环保问题 ,在医用领域已被认为是最有前 途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但同样地它的结晶性很强 ,降解 速度慢 ; PLGA 共聚物 ,因组分 PGA 亲水性强 ,降解速度 快 ,故可通过调节 PGA / PLA 的比率达到所期望的药物释 放速率 。 3. 3 常用纳米药物载体的修饰剂 聚乙二醇 ( PEG) [ 27 ] , 其优点是亲水性 、生物相容性 、低毒性 、无抗原性及免疫原 性 、长循环等 。通过在 PCL 主链中引入亲水性的 PEO 组 分 ,可以达到调节聚合物降解速率和药物释放性能的目的 [26 ] 。 Ge等 ( 27)的研究表明 , PEO / PCL 比率是决定 PCL PEO - PCL的纳米粒粒径 、载药量及药物释放行为的主要 因素 ,且随着 PEG量增大 ,粒径及载药量变小 ,释药变快 。 另外 ,常用亲水性修饰也有用氧化乙烯 - 氧化丙烯 - 氧化 乙烯 ( PEO - PPO - PEO ) [ 28 ] 、单糖 ( 29 ) 、葡聚糖 [ 30 ] 、天冬 氨酸 [ 31 ] 、表面活性剂 p luronic F - 68等 [ 32 ] 。 4 纳米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
1990年 7月 ,在美国巴尔的摩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纳米 科学与纳米技术会上提出了“纳米技术 ”( nano scale tech2 nology)这一新概念 。纳米技术已广泛用于材料学 、电子 学 、生物学 、显微学等多个领域并获得突破性进展 。纳米 技术是一门在 011 - 100nm 空间尺度内操纵原子和分子 , 对材料进行加工 、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或对物质进 行研究 、并掌握其原子和分子的规律和特征的高新技术学 科 [1 ] 。它的最终目的将使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操纵 单个原子 ,在纳米尺度上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实现 生产方式的飞跃 [ 2] 。纳米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 ,已展 现其推动药学发展的巨大潜力 ,以纳米技术制备的纳米药 物对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的影响已引起医药 界的高度重视 [ 3] 。
安徽农学通报 , Anhui Agri1Sci1Bull12007, 13 ( 18) : 139 - 142
139
纳米药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继瑜 1 刘根新 2 吴培星 1 李剑勇 1 董鹏程 1 周绪正 1 魏小娟 1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50; 2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兰州 730060)
纳米药物 ( nanodrug)是在纳米尺度采用纳米技术从 动 、植 、矿物资源中提取的某些有药用价值的物质或人工 合成的药物以及药物载体 。纳米药物 ( nanodrug)是以纳 米粒 ( nanoparticale, NP) 、纳米球 ( nanosphere, NS)或纳米 囊 ( nanocap sule, NC)等纳米微粒作为载体系统 ,与药效粒 子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后制成的药物 ,其粒径可能超 过 100nm ,但通常小于 500nm,纳米药物也可以是直接将 原药加工制成的纳米粒 [4 ] 。随着纳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和应用 ,必将引起制药业的巨大变革 ,为人类战胜疾病创 造更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的同时在人类研究和治疗动物疾 病方面也必将展现出美好的前景和未来 。 1 纳米药物的特点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重大课题 (课题编号 2006AA10A203) 作者简介 :张继瑜 (1967 - ) ,副研究员 ,博士 ,研究方向为新兽药研制与安全评价 收稿日期 : 2007 - 09 - 04
140
内外越来越多药物研究单位的注意 。固体脂质纳米载体 系统在靶向和缓控释给药方面仍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 新型给药系统 [ 12 ] 。 2. 3 纳 米 脂 质 体 ( nanoliposomes, NL ) NL 主 要 特 点 是 [13 ] :主要由天然磷脂和胆固醇组成 ,进入体内被生物降 解不会积累在体内 ,免疫原性小 ;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都 可包埋运载 ,药物从脂质体中缓慢释放 ,药效持续时间长 ; 通过细胞内吞和融合作用 ,脂质体可直接将药物送入细胞 内 ,避免使用高浓度游离药物从而降低不良反应 ;粒径小 于普通脂质体 ;具有高度的自身变形性 ,尤其适合作为透 皮吸收 ,黏膜给药的载体 。 2. 4 磁性纳米粒 (magnetic nanoparticales, MNP) MNP 的主要特点是 :小尺寸效应 ;良好的磁响应性和良好的靶 向性 、生物相容性 、生物降解性和功能基因等优点 ,可用于 蛋白质和酶的纯化 、回收以及酶的固定化 ,操作简单且可 提高酶的稳定性 。 [ 14 - 17 ] 2. 5 免疫纳米粒 ( immuno nanoparticales, INP) INP 的 特点是对 RES器官具有被动靶向性 ; 对特定癌细胞具有 主动靶向性 ,是抗癌药物的优良载体 [18 ] 。 2. 6 纳米乳剂 ( nanoparticale emulsion, NPE) NPE的特 点是 :对 RES、炎症部位等具有良好的靶向性 ,并能降低药 物的毒副作用 [19 ] 。微乳作为肽类或蛋白质类口服制剂的 新型载体 ,能提高生物利用度 、增强疗效 、降低毒性 。 [20 ] 2. 7 囊泡 ( niosome) 囊泡是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代 替两性表面活性剂磷脂 ,不仅具有脂质体的优点而且能克 服磷脂的不稳定 、来源不一等问题 。其优点是 : [21 - 24 ]所用 材料便于进一步表面修饰 ,以达到主动靶向的目的 ;一般 成品稳定性较好 ,便于加工 、灭菌 ;可以制成缓释剂 ,以延 长疗效 ;对所包药物有保护作用 ,可以防止氧 、介质和体内 酶对药物的破坏 ;选择适当囊材又可以达到与生物相容 , 能在体内生物降解 ,减少毒副作用 。 3 常用纳米药物载体 3. 1 理想纳米药物载体应具备的特征 [25 ] 颗粒小 (至少 小于 114um) ;能够携带多种化学药物 ;载体能够携带足量 的药物 ,使靶部位药物浓度达到治疗浓度 ,而机体内载药 量并不高 ;在靶部点 ,载体释放活性药物的释放率必须能 够控制并可以预测 ;经体外包装过的药物在靶位点释放 , 仍应具有足够的生物活性 ;具有在靶部位定位的能力 ;有 足够的循环半衰期以确保到达靶位点 ;载体或其生物学降 解产物应能被体内清除 ;抗原性 、致热源性小 ,不易形成血 栓 ;有效期长 ,便于存储 。 3. 2 常用纳米药物载体 应用较早的给药系统载体是 : 血清蛋白 、血红蛋白骨胶原 、明胶等天然可生物降解的高 分子材料 ,生物相容性好 ,但其缺点是制备困难 ,成本高 , 质量无法培制 ,不能大规模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