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理念与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理念与意义
目录
1.新型智慧城市的定义 (2)
2.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 (2)
3.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 (3)
3.1.信息网络宽带化 (3)
3.2.规划管理信息化 (3)
3.3.基础设施智能化 (4)
3.4.公共服务便捷化 (4)
3.5.产业发展现代化 (4)
3.6.社会治理精细化 (4)
4.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理念 (5)
4.1.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 (5)
4.2.共性基础“一张网” (5)
4.3.一个通用功能平台 (5)
4.4.一个数据体系 (5)
4.5.一个高效的运行中心 (6)
4.6.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 (6)
5.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意义 (6)
5.1.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6)
5.2.建设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7)
5.3.提高中国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7)
1.新型智慧城市的定义
新型智慧城市是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核心载体。

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已经进入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发展阶段。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为主要目标,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国家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新生态。

[1] 其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措施与体现。

2.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
2008年~2012年,我国智慧城市经历第一次浪潮,可称为概念导入期。

该时期智慧城市建设以行业应用为驱动,重点技术包括无线通信、光纤宽带、HTTP、GIS、GPS技术等,信息系统以单个部门、单个系统、独立建设为主要方式,形成大量信息孤岛,信息共享多采用点对点自发共享方式。

产业力量较为单一,国外软件系统集成商引入概念后主导智慧城市产业发展。

2012年~2015年,为试点探索期,智慧城市开始走出中国特色道路,掀起第二次浪潮。

该阶段在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重点推进RFID、3G/4G、云计算、SOA等信息技术全面应用,系统建设呈现横纵分割特征,信息共享基于共享交换平台、以重点项目或协同型应用为抓手。

推进主体上,中央部委层面由住建部牵头,在全国选
取了290个试点,广泛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和模式。

国内外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设备商等积极参与各环节建设。

2016年之后,国家提出新型智慧城市概念,强调以数据为驱动,以人为本、统筹集约、注重实效,重点技术包括Nb-IoT、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智慧城市平台和操作系统等,信息系统向横纵联合大系统方向演变,信息共享方式从运动式向依职能共享转变。

推进方式上逐步形成政府指导、市场主导的格局,政府方面25个国家部委全面统筹,市场方面电信运营商、软件商、集成商、互联网企业各聚生态。

3.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
3.1.信息网络宽带化
推进光纤到户和“光进铜退”,实现光纤网络基本覆盖城市家庭,城市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Mbps,50%的家庭达到100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达到1Gbps。

推动4G网络建设,加快城市公共热点区域无线局域网覆盖。

3.2.规划管理信息化
发展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动平台建设和功能拓展,建立城市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及建(构)筑物数据库,构建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国土利用、城市管网、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和精准化。

3.3.基础设施智能化
发展智能交通,实现交通诱导、指挥控制、调度管理和应急处理的智能化。

发展智能电网,支持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居民和企业用电的智能管理。

发展智能水务,构建覆盖供水全过程、保障供水质量安全的智能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

发展智能管网,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管网的信息化管理和运行监控智能化。

发展智能建筑,实现建筑设施、设备、节能、安全的智慧化管控。

3.4.公共服务便捷化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业务协同、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信息服务体系。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城市教育、就业、社保、养老、医疗和文化的服务模式。

3.5.产业发展现代化
加快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推进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创新并培育新型业态。

3.6.社会治理精细化
在市场监管、环境监管、信用服务、应急保障、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领域,深化信息应用,建立完善相关信息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4.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理念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六个一”建设理念即“一个体系架构、一张天地一体的栅格网、一个通用功能平台、一个数据集合、一个城市运行中心、一套标准”。

4.1.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
遵循体系建设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构建开放的体系架构,通过“强化共用、整合通用、开放应用”的思想,指导各类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4.2.共性基础“一张网”
构建一张天地一体化的城市信息服务栅格网,夯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实现城市的精确感知、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惠民服务;
4.3.一个通用功能平台
构建一个通用功能平台,实施各类信息资源的调度管理和服务化封装,进而支撑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智慧化,有效管理城市基础信息资源,提高系统使用效率;
4.4.一个数据体系
建立一个开放共享的数据体系,通过对数据的规范整编和融合共用,实现并形成数据的“总和”,进而有效提高决策支持数据的生产与运用,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性和智能化水平;
4.5.一个高效的运行中心
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统一的运行中心,实现城市资源的汇聚共享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为城市高效精准管理和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更好对城市的市政设施、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宏观经济、民生民意等状况有效掌握和管理;
4.6.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
标准化是新型智慧城市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需要通过政府主导,结合各城市特色,分类规划建设内容和核心要素,建立健全涵盖“建设、改革、评价”三方面内容的标准体系
5.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意义
5.1.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破解“城市病”困局,智慧城市应运而生。

由于智慧城市综合采用了包括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因此能够有效地化解“城市病”问题。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城市变得更易于被感知,城市资源更易于被充分整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解决交通拥堵,消除安
全隐患,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2.建设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呈加速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信息资源也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智慧城市正是在充分整合、挖掘、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汇聚人类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从而实现对城市各领域的精确化管理,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由于信息资源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以促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而达到抢占新一轮信息技术产业制高点的目的。

为避免在新一轮信息技术产业竞争中陷于被动,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发展智慧城市的战略布局,以期更好地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巨大机遇,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5.3.提高中国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重大技术的突破,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世界各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普遍予以高度重视,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医疗、交通、物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对中国扩大
内需、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同样显而易见。

因此,建设智慧城市对中国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